《心性圖說》

李元陽的《心性圖說》,細緻地辨析了性、心、意、情四者之間的關係。

《心性圖說》

正文

中國明代白族思想家李元陽的哲學著作。是李元陽中年用漢文寫成的,生前沒有刊印,死後收入《中溪家傳匯稿》(又稱《中溪文集》)中。分 4篇:《性成》、《心識說》、《意識說》、《情識說》,共400餘字。後又收入民國三年(1914)刊刻《雲南叢書》中的《李中溪全集》卷十。《心性圖說》是論述性和心、意、情相互關係的著作。它認為,性是人所具有的、不依賴於外物的先天精神。性,“無體象可擬,非思議可及”,並且沒有偏邪錯誤。聖人保持著性不變。性感於外物而為心識,心識又為外物所感,而發生為意識,意識再為外物所蒙蔽則流行為情識。心、意二識都會蒙蔽人的本性,使人離開本性的中正圓明,而情識則更進而使人完全陷於“忘已循物,背覺合塵”的境地,至此,人已離禽獸的狀態不遠。普通人若從心、意、情三識中解脫出來,重歸於性,即“復性”,也可以成為聖賢。“復性”的方法、途徑,就是《大學》所說的“正心”、“誠意”。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