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江書院

簡介

盱江書院 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境內。宋景祐、寶元間李覯建於城北隅雍熙街興文里(一說新城鸕鶿石,一說瀘溪赤境橋),講學其中。

撫州南城盱江書院撫州南城盱江書院

鄉俊異從而師之,東南聞風至者常數千人。寶祐二年(1254)郡守楊鎮設“興文堂”以祀覯。開慶元年(1259)知軍曾埜改興文堂為思賢堂,重建書院於其右。有明倫堂、洙泗堂及誠意、正心、致知、格物四齋。景定二年(1261)知軍錢應孫增創殿宇講堂,塑先聖先師像於其中。撥籍設罪民田3000畝以供經費。元末毀。明正德七年(1512)提學副使李夢陽移建城西南,立正經、上達、志伊、學顏4堂,旁列學舍20楹,以廟租138.7石並撥鳴山廢廟等處田租224石以充經費。十一年知府韓轍、同知何恩增學舍20楹。嘉靖三年(1524)遷城北清源廟陰陽醫學廢址。九年改國小。萬曆三十七年推官陸鍵始復之於府學射圃,課諸生於其中。明末毀。清康熙間知府於翔漢改名鳳岡書院。雍正七年(1729)復名盱江。乾隆九年(1744)知府楊宏志修葺,聚5縣生童延師課之,撥租田計385.38石以充費用。十八年,新城進士陳道捐銀2000兩,職員江元洪捐銀300兩,黃道鎮捐銀200兩入院。頒銀兩支配規定。二十年改建於武岡山上。於志伊堂南之泰伯祠內增祀曾鞏、羅汝芳等8位先賢。講堂右有虛齋,其南有聚星塔、德馨堂及步雲橋,環吟亭、靜觀齋、盍簪、連菇、光風霽月堂等建築。院牆外為雨化門。二十二年復遷回府學右。嘉慶四年(1799)鹽運司曾燠捐紋銀3000兩助學,新增生童膏火20名,提高生童獎賞銀。道光四年(1824)童生王師孟捐租田30.3石,監生楊孟元捐租田4石,每年折交錢4000。鹹豐六年(1856)毀於兵。同治八年(1869)知府達春布同5縣紳士捐資修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