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會稽王

孫亮(243—260),字子明。吳大帝孫權少子。三國時吳國第二任皇帝,後被廢為會稽王。

生平簡介

孫亮(243—?),孫權幼子,252年即位,在位6年 。
250年立為太子,252年即位時才10歲,16歲時,被權臣孫琳所廢,貶為會稽王。
吳嘉平二年,孫權廢太子孫和立幼子孫亮為太子。嘉平四年,孫權去世,太子孫亮即位,大將軍諸葛恪受遺照輔政。
孫亮即位不久,與當時的宗室武衛將軍孫峻合謀殺掉了輔政大臣諸葛恪,改由孫峻及其弟弟孫琳輔政。然而,孫峻孫琳都驕橫跋扈,甘露三年,因東吳接應曹魏叛將諸葛誕失敗,孫琳歸罪於孫亮。甘露三年,孫琳逼孫亮退位,改為會稽王。

立儲因果

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孫權為吳王,立長子登為王太子。黃龍元年(229年),權稱帝,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登為皇太子。太子官屬有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等;賓客有謝景、范慎、刁玄等,“於是東宮號為多士”。登生母身分低賤,連其姓氏都末見於史冊。孫權所愛王夫人生子和及霸,登常有讓位於和之意。孫權赤烏四年(241年)登死。下一年,權立和為太子,不久,封霸為魯王。權之愛霸,更甚於和,對霸的待遇,同太子沒有什麼兩樣。因此,和、霸不睦,大以也分為二部,比較正派的大臣如陸遜、諸葛恪、顧譚、朱據、屈晃、滕胤、施績、丁密等維護太子,公主魯班(孫權寵姬步夫人所生的長女,嫁給全綜)、全綜子寄、楊竺、吳安、孫奇等則想依靠魯王撈取政治上的好處,所以擁戴霸而“詆毀大子”。一次,權得疾,譴太子到長沙恆王孫策廟祈禱,太子妃叔父家離廟很近.乃把太子請到家中。公主魯班聞知,乃向孫權進讒,言太子不去廟禱告.卻往妃家計議,於是和寵益衰,兩派大臣的爭鬥也更厲害。孫權認為“子弟不睦,臣下分部……一人立者,安得不亂”。乃廢太子和,賜魯王霸死。另立所愛潘夫人幼子孫亮為太子。

相關條目

張大方

謝冬青

閔應驊

楊金民

郭衛鋒

申煜湘

魯春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