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兵法》

《孫臏兵法》

《孫臏兵法》,中國古代著名的兵書之一。也是《孫子兵法》後“孫子學派”的又一力作。《孫臏兵法》古稱《齊孫子》,作者為孫臏,傳說他是孫武的後代,在戰國時期生於齊國阿、鄄之間(今山東陽穀、鄄城一帶),曾和龐涓一塊兒學習兵法。1974年6月7日,《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出土。

基本信息

簡介

《孫臏兵法》《孫臏兵法》

《孫臏兵法》中國古代著名兵書。古稱《齊孫子》。戰國中期孫臏及其弟子撰。

《孫臏兵法》早有著錄, 《漢書·藝文志》載:“《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其後失傳, 《隋書·經籍志》即不見著錄。1972年4月,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了一批孫臏論兵的竹簡,經過整理、注釋,編纂為《孫臏兵法》,由中國文物出版社於1975年2月與7月兩次公開出版。共364簡,11000餘字,分上、下兩編,各15篇。上編直接輯錄孫臏的有關事跡和言論,下編是否完全屬於孫臏的論著,尚難確斷。1985年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將下編移出,補入“五教法”一篇,共16篇、294簡,文字亦有較多修正。這批竹簡由於自然剝蝕和出土時發掘上的原因,殘斷散亂十分嚴重。雖經文物部門大力整理,已不能恢復原貌。但可以看出,其書應是孫臏及其弟子所著。

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銀雀山漢墓竹簡(壹)》中,收入《孫臏兵法》凡16篇,系原上編諸篇加上下篇中的《五教法》而成,其篇目依次為:擒龐涓、見威王、威王問、陳忌問壘、篡卒、月戰、八陣、地葆、勢備、兵情、行篡、殺士、延氣、官一、五教法、強兵。

歷史背景

《孫臏兵法》《孫臏兵法》

桂陵之戰

公元前354年魏國龐涓為將率軍伐趙,兵圍邯鄲。次年,邯鄲在久困之下已岌岌可危,而魏軍也因久攻不下,損失很大。齊國應趙國之請,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擊魏救趙。孫臏令一部輕兵乘虛直趨魏都大梁,而以主力埋伏於龐涓大軍歸途必經的桂陵之地。魏國因主力遠征,都城十分空虛。魏惠王見齊軍逼進,急令龐涓回師自救。剛剛攻下邯鄲的龐涓聞大梁告急,急率疲憊之師回救。至桂陵時,遭到齊軍迎頭痛擊,幾乎全軍覆滅龐涓僅以身免。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戰”。

馬陵之戰

12年後,魏國在國力恢復之後,再次發動戰爭,將矛頭指向了自己的另一鄰國——韓國。韓國難以抵擋強大的魏軍,遂派使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採納孫臏“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議,在魏韓兩國幾經激戰、韓危魏疲之際,再次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韓。孫臏依然採用圍魏救趙的計策,率兵長驅魏境,兵鋒直逼大梁。魏國鑒於桂陵之戰的教訓,遂撤韓國之圍,調10萬大軍,以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副,準備與齊軍進行一場戰略性決戰。孫臏為調動敵人,創造戰機,果斷引兵東撤。一路上,他用減灶計造成齊軍大量逃亡的假象,以誘敵深入。龐涓果然上當,便丟下步兵,率輕騎精銳,兼程窮追。至馬陵時,遭到齊軍主力伏擊,龐涓智窮力竭,憤愧自殺。齊軍遂全殲魏軍,俘太子申,取得了馬陵之戰的重大勝利。

繼承

《孫臏兵法》繼承並豐富了《孫子兵法》的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首先它發展了孫武關於“道”的學說,把“道”主要看作戰爭的客觀規律,認為“道”是可知的,“知道”包括“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情,陣則知八陣之經”等,即懂得與戰爭有關的天道、地理、民心、敵情和各種陣法並掌握其規律。又認為兵多、國富、武器精良未必取勝,“以決勝敗安危者,道也”。它還發展了“我專而敵分”、“示形”、“任勢”、“奇正相生”等學說,強調主觀能動性在戰爭中的作用,主張用種種方法造成敵人迷惑、驕傲、激怒、飢餓、疲勞和兵力分散,然後“我並卒而擊之”。它認為事物的普遍規律是“至則反,盈則敗”,“代興代廢”,“有勝有不勝”,“有能有不能”,因此戰爭中不能“以一形之勝勝萬形”,不能靠一成不變的方法和態勢取勝,而必須“以萬物之勝勝萬形”,即因敵情的千變萬化而創造無數種方法和態勢取勝。任何一種方法或態勢都只具有相對的意義,例如兵力集中一般地說勝於兵力分散,“積勝疏”;但戰爭中有時必須集中,有時又必須分散,二者更迭為用,叫做“積疏相為變”。處理盈與虛、徑(走捷徑)與行(走大路)、疾與徐、眾與寡、佚與勞的關係也應如此。它也強調出奇制勝,認為“同不足以相勝也,故以異為奇”。
《孫臏兵法》個別之處具有神秘色彩,如《月戰》篇講戰爭勝負與日、月、星的關係。有些地方還誇大了“聖人”、“明主”、“知道之將”的歷史作用。

發展

《孫臏兵法》在繼承孫、吳軍事思想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

首先,孫臏在《威王問》中闡述了戰爭是政治鬥爭工具的戰爭觀。他明確地說,戰爭不是什麼別的,而是先王傳布“道”,即政治的工具。先王不是不想要“責仁義,式禮樂,垂衣裳,以禁爭奪”,為社會創造和平的生活環境,但是,依靠空口說教辦不到,所以才“舉兵繩之”,用戰爭的手段禁止爭奪。然而,戰爭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並不是可以經常使用的。戰勝固然可以“存亡國,繼絕世”,而一旦戰敗,則會“削地而危社稷”。所以,對待戰爭“不可不察”,要慎之又慎。喜好戰爭的國家一定滅亡,貪圖勝利的人一定受辱。孫臏的這種戰爭觀顯然比《司馬法》所說的“以戰止戰”的思想更加深刻。

戰爭作為布“道”的手段,進行戰爭一定要合於“義”,“戰而無義,天下無能固且強者”。經濟是戰爭的基礎,只要有充足的物質準備,小城照樣能鞏固堅守。在《強兵》篇,孫臏又進一步提出,要想強兵,當務之急在於“富國”,明確揭示了戰爭對於經濟的依賴關係,在理論上發展了孫武所提出的“因糧於敵,取用於國”的論題。

其次,發展了孫武“任勢”的軍事理論,明確提出了“因勢而利導之”的作戰原則。《呂氏春秋·不二篇》說:“孫臏貴勢”,這指明了孫臏兵法的特點。勢是戰爭態勢,是敵我雙方軍事實力(包括兵力、武器裝備、軍事物資等)的布局。孫武早在十三篇中就提出了“任勢”,即駕馭戰爭態勢的思想。孫臏則在“任勢”的基礎上,提出創造和爭取有利作戰態勢的各種原則。他在《威王問》中說:“勢者,所以令士必斗也”,而士的斗都應當在創造優勢的條件下進行。如齊威王問:敵我兩軍實力相當,兩軍將領相望,陣勢都很堅固,誰也不敢先動,應該怎么辦?孫臏回答:先派少量部隊,由賤而勇敢的將吏率領去試探攻擊,接戰後只許敗,不許勝,把主力部隊隱蔽地布好陣勢,待敵軍分兵追擊我小部隊時,我軍從側翼攻擊敵軍主力,就可獲得大勝。在應付“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戰爭態勢時,孫臏提出要“讓威”。即避開敵人鋒芒,隱蔽好後續部隊,以便使我軍能隨時轉移。主力部隊將持長兵器的戰士排在前面,持短兵器的戰士排在後面,選派弩機手援救危急。等待敵人攻擊能力下降,再行反擊。這也是充分利用敵我雙方的條件,造成有利於我的態勢,以扭轉敵眾我寡的不利形勢。

戰爭是瞬息萬變的,所以要及時抓住有利戰機。孫臏把弓弩比喻為“勢”,也正在於說明戰爭就是要爭取發射弩矢的那一最有利的瞬間。孫臏還注意利用各種地形創造有利的態勢。他在《官一》篇說:在山險中作戰,要放開谷口,把敵人引出山谷來交戰。在雜草叢生的地方作戰,要虛設旌旗,誘敵深入,進行消滅。“易(地形平坦)則多其車,險(地勢險阻)則多其騎,厄(山陵狹谷地帶)則多其弩。”自己要搶占有利地勢,攻擊處於不利地勢上的敵人,這叫做“居生擊死” 。總之,孫臏主張把握有利戰機,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創造有利於我、不利於敵的態勢,以爭取戰爭的勝利。

其三,孫臏指出了人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他在《月戰》篇中說:“間於天地之間,莫貴於人”,這是人文思想的重要表現。中國的人文思想導源於春秋,戰國時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思潮,在人不被當作人看待的專制時代,孫臏能指出人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無疑是進步的。從人文主義的論題出發,孫臏與孟子一樣,也提出決定戰爭勝負的三要素是天時、地利、人和。他說:“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所謂“人和”,就是得眾、得人心。“得眾者,勝”,“不得眾者,不勝”。孫臏的這種以人為貴的軍事思想,顯然也是由繼承《司馬法》的“仁本”思想而來的,但提法又超越了《司馬法》,是戰國時代人文思想在軍事學理論方面的重要表現。

其四,孫臏在軍事學上的另一重要貢獻,是豐富和發展了春秋以來的陣法。春秋時,由於盛行以車兵為主的方陣作戰,陣法大多以“三陣”、“五陣”為主。戰國時,由於形成以步兵為主,車、騎兵為羽翼的多兵種協同作戰,又出現了大規模的野戰和圍城戰,所以軍陣的陣法更加複雜化了。孫臏在《官一》篇中,指出了十幾種陣法,如:索陣,用來進剿敵人;囚逆陣,用來疲憊敵人;危陣,嚴兵以臨敵;雲陣,以弓弩與敵對射;羸陣,圍困敵人;闔燧陣,用來消滅敵軍前鋒;皮傅陣,用來強攻救援;錯行陣,聲張軍威;刲陣,攻擊高陵之敵;雁行陣,適合擺在蜿蜒曲折而多荊棘的路上;錐行之陣,適於火燒敵人的輜重糧草及接應的戰車,等。這就大大豐富和發展了春秋以來的軍陣陣法。

孫臏還概括出一套使用八陣作戰的理論,“用陣三分,每陣有鋒,每鋒有後,皆待令而動。斗一守二,以一侵敵,以二收”。這就是說,用八陣作戰,可以把兵力分為主力、先鋒、後續部隊三支。作戰時只以三分之一的兵力接敵,而以其它三分之二作為機動兵力蓄勁待敵。如果敵人弱而亂,就用精銳的部隊擊潰它;如果敵人強而嚴整,就用老弱士卒去引誘它,待它兵力分散以後,再行進攻。孫臏對於運用八陣作戰的說明,是經典式的說明,這可以使我們從中了解古代軍陣作戰的奧秘。這是他多年統兵作戰的實踐經驗的總結。

其五,孫臏在一系列戰略戰術上也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指導原則。如:他提倡堅持積極進攻的戰略原則,在《威王問》中說:“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主張打擊敵人沒有設防或防守薄弱的要害之處。這個說法顯然繼承了孫武“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的思想。但孫臏並沒有簡單地吸收,而是把它從一般策略原則升華為戰略原則,使它變成整軍經武的急務。

孫臏還發揮了孫武“攻其所必救”的軍事原則,把這一原則與“批亢搗虛”、“示之疑”、“示之不知事”等巧妙結合起來,取得了桂陵之戰的勝利。

對於孫武“我專而敵分”、以寡敵眾的戰術原則,孫臏也有創造性的發展。他提出對強敵要避開鋒芒,而引誘迷惑敵人,使敵人分散兵力,然後“我卒並而擊之”。

孫臏在軍隊建設上提出選拔將帥的原則是“知道者”,即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在國內得民之心,在國外知敵之情,上陣知八陣之經;見勝利敢於戰爭,不見勝利敢於進諫。他還提出了一套軍事教育法則,即五教法:處國之教,行行之教,處軍之教,處陣之教,利戰之教。並主張在軍中選拔一批勇武的戰士做選卒,以他們為衝鋒陷陣的主力。他認為,具有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國家才會“戰勝而強兵,故天下服矣”。(《見威王》)

軍事思想

《孫臏兵法》《孫臏兵法》

孫臏像馬陵之戰後,田忌遭宰相鄒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國。孫臏辭官歸隱,潛心軍事理論研究,終於寫成了流傳千古的軍事名著——《孫臏兵法》。

該書繼承了《孫子兵法》等書的軍事思想,總結了戰國中期及其以前的戰爭經驗,在戰爭觀、軍隊建設和作戰指導上都提出了若干有價值的觀點和原則。

它明確主張,“戰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1975年7月文物出版社《孫臏兵法》,下同),否則就會“削地而危社稷”。它用歷史經驗說明,奢談仁義禮樂不能“禁爭(奪)”,只能“舉兵繩之”,用戰爭解決問題。這是符合當時七強並立,全國漸趨統一的客觀要求的。

在軍隊建設上,它認為首要的問題是“富國”,只有“富國”才是“強兵之急者也”。關於強兵,它重視訓練、法制和將帥條件。提出“兵之勝在於篡(選)卒,其勇在於制”,即士兵要嚴格挑選,嚴格訓練,有良好的組織編制,做到賞罰嚴明,“素聽”、“素信”,令行禁止,才有戰鬥力。將帥不但要具備德、信、忠、敬等品質,還要善於掌握“破強敵,取猛將”的用兵之道──“陣”(布陣之法)、“勢”(有利態勢)、“變”(戰法變化)、“權”(爭取主動)。並重視人的作用,認為“間於天地之間,莫貴於人”。

在作戰指導上,強調要“知道(取勝之道)”,認為“安萬乘國,廣萬乘王,全萬乘之民命者,唯知道”。又說“知其道者,兵有功,主有名”,所謂“知道”,就是“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情,陣則知八陣之經。”強調創造有利的作戰態勢,即所謂“孫臏貴勢”( 《呂氏春秋·不二》)。諸如未戰之前要“事備而後動”,準備好了再打。既戰之後要靈活用兵:己強敵弱時要“贊師”──示弱以誘敵出戰;敵強己弱時要“讓威”──先退一步,後發制人;勢均力敵時要調動、分散敵人,然後集中兵力,“並卒而擊之”;擊窮寇時要“待生計”──引而殲之,等等。它還要求善於“料敵計險”,利用地形,做到“居生擊死”──自己居於有利的“生地”,逼敵處於不利的“死地”。並要求根據地形情況和車、騎、步特點,“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厄則多其弩”,因情用兵,掌握主動,強調實行“必攻不守”的進攻方略。認為“賞”、“罰”、“權”、“勢”、“謀”、“詐”,是益勝的重要條件,而較之於以上六者更為緊要的是“必攻不守”。

孫臏兵法問世之後,雖曾失傳,但在《史記》《通典》等古籍中仍然保存了少量佚文,在歷史上頗有影響。孫臏提出的“圍魏救趙”(見桂陵之戰),已成為軍事史上一個著名戰法,毛澤東《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給予了高度評價。竹簡《孫臏兵法》出版後,受到中外學術界的普遍重視。但是,該書因襲五行相生相剋之說,雜有一些迷信觀念,則屬糟粕。

法律思想

《孫臏兵法》《孫臏兵法》

一、道義戰爭觀

孫臏的法律思想來自於他對戰爭的認識。與孫武一樣,他也堅持戰爭的正義性,認為只有符合“道”、“義”的目的,符合民心,才可以舉兵。他認為王者之將必須懂得“道”才可以領兵。什麼是道呢?他說:“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請(情),陣則知八陣之經”(八陣);“恆不勝有五:不知道,不勝;……恆勝有五:……知道,勝……”(篡卒);“兵之勝……其德在於道……”(篡卒)。他認為齊國君臣知兵而不知道,是很危險的。“威王問九,田忌問七,幾知兵矣,而未達於道也。吾聞素信者昌,立義用兵,無備者傷,窮兵者亡,齊三世其憂矣”(威王問)。在這裡,道的含義和內容很廣,大致包括得民心、講信義、有儲備、不好戰以及懂天文、地理、敵情、陣法等內容。

基於此,孫臏主張慎戰,即不得已時才發動戰爭。他說:“ ……兵者不可不察。然夫樂兵者亡,而利勝者辱。兵非所樂也,而勝非所利也,事備而後動。……故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智不若周公,曰我將欲責仁義,式禮樂,垂衣裳,以禁爭奪,此堯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舉兵繩之”(見威王);“間於天地之間,莫貴於人。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央,是以必付與而囗戰,不得已而後戰”(月戰)。因此,他堅決反對窮兵、利勝、樂兵,反對不顧民力、民心而發動戰爭。

二、軍中執法思想

1、將軍令在軍中要有最高的權威

孫臏認為將受命領軍,將令就要有權威。他說:“恆勝有五:得主專制,勝……,恆不勝有五:御將,不勝”(篡卒);“……而不御,君令不入軍門,將軍之恆也。入軍……將不兩生,軍不兩存,將軍……”(將德)。因為將軍“令不行則軍不專,軍不專則無名”(將觀)。

2、令要穩定必行

他對軍令的論述不多,但切中要害。首先,他認為“其(指兵)勇在於制”(指教令),因而必須重視軍令。軍令的重要作用是統一部隊,“令不行,眾不一,可敗也”(將失);即要求軍令必行,全軍行動一致。其次,他認為軍令必須穩定,“令數變,眾偷,可敗也”(將失);令變化太快,部隊就會鬆散懈怠,導致失敗。

3、治軍要以信為本

孫臏於此最為重視,論述最多。在他看來信是最重要的,“將軍不可以不信,不信則令不行,令不行則軍不專,軍不專則無名”(將觀),即將領無信用軍令就無法貫徹,部隊就要散亂。因此他特彆強調信,“素信者昌”;“兵之勝在於篡卒,其勇在於制,其巧在於勢,其利在於信,其德在於道……”(篡卒);“將敗……十曰寡信……”(將敗);這說明信在專軍權、行軍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信的內容是嚴格管理並示之以利。孫臏講的信與賞相聯繫,“信者,兵囗之明賞也”(篡卒)。有一段話最能說明這個意思:“威王問:令民素聽,奈何?孫子曰:素信。……田忌曰:行陣已定,動而令焉必聽,奈何?孫子曰:嚴而視(示)之利”(威王問)。此處嚴而視(示)之以利是對信的解釋。為什麼要示之以利?因為求利是民之本性。違背這個本性,賞罰不會起作用。他對此有深刻的認識。“使民唯(雖)不利,進死而不鏇踵,孟賁之所難也,而責之民,是使水逆留(流)也。……故行水得其理,剽石折舟。用其生(性)則令行如留(流)”(奇正)。

在其他的地方,信也是和賞相聯的。“勝在盡囗(忠),明賞,撰卒,乘敵之囗,是胃(謂)泰武之葆”(篡卒)。“囗囗令,一曰信,二曰忠,三曰敢。安忠,忠王;安信,信賞;安敢,敢去不善。不忠於王,不敢用其兵,不信於賞,百生(姓)弗德,不敢去不善,百生(姓)弗畏”(篡卒)。

4、重賞罰又不惟賞罰

關於賞罰的作用。孫臏認為賞罰對貫徹軍令具有重要的作用。他說:“夫賞者,所以喜人,令士忘死也;罰者,所以正亂,令民畏上也;……”(威王問)。他又說:“不信於賞,百生(姓)弗德。不敢去不善,百生(姓)弗畏”(篡卒)。因此他很重視賞罰。但他並不認為賞罰是最重要的事情。田忌曾問他:“賞罰者,兵之急者邪?”他回答說:“非。……可以益勝,非其急者也”(威王問)。(他還認為權、勢、謀、詐於兵也很重要,但也不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最重要的,由於簡文缺損,無法見到直接的答案。在同篇的簡文里只有“……孫子曰:……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通觀孫臏全文,可知道、義、信、委(蓄積)、不窮兵等才是兵事裡最重要的。)賞罰只能使士兵忘死畏上而勇於作戰,但並不是取得勝利的最重要的因素。

關於賞罰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1)信用。這是最重要的,如前面已經提到的“信者,兵囗(之)明賞也”;“不信於賞,百生(姓)弗德”;“不信則令不從”。又如:“明爵祿而……殺士則士必……知士可信,勿令人離之”(殺士)。

(2)公正。孫臏把公正看作治軍之道。他說:“用兵移民之道,權衡也。權衡,所以篡賢良也。……正衡再囗暨忠(即中)是胃(謂)不窮”(行篡)。另外,前文提到的“信”里也含有公正的意思。

(3)快速。孫臏強調:“賞不逾日,罰不還面……”(將德),此即軍中賞罰務速,讓民速見利害的意思。

(4)罰惡不避權貴。他認為軍中賞罰應“不維其人,不何(阿)外辰(臣),此將軍之德也”(將德);要敢“去不善”,否則士兵就會不敬畏將軍(篡卒)。

5、賞罰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起作用

孫臏之所以不把賞罰看成最重要的因素,是因為他看到賞罰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能起作用,因此不是特彆強調賞罰,尤其是罰。

首先,他認為軍令要順民心,民要願意自覺地執行。“賞未行,罰未用,而民聽令者,其令民之所能行也。賞高罰下,而民不聽其令者,其令民之所不能行也。使民唯(雖)不利,進死而不鏇踵,孟賁之所難也,而責之民,是使水逆留(流)也。”民不願執行的令硬要其執行,等於是“使水逆流”,自然不可行。“故行水得其理,剽石折舟。用其生(性),則令行如留(流)”(奇正)。這與《管子 牧民》:“下令於(如)流水之原(源)者,令順民心也”的思想是一致的。

其次,他認為士兵的勇怯來自於自己的處境,將領要努力創造有利的態勢,而不應該責備士兵不勇敢。他說,“退敢物(刎)頸,進不敢距敵,其故何也?勢不便地不利也。勢便地利,則民自……。所胃(謂)善戰者,便勢利地者也”(客主人分)。

只有在兵民願意執行,也有可能執行的情況下,軍令才能順利地執行。正由於此,他不主張重罰,而重視“得眾”,“得民心”。他認為將領在軍中“得眾勝;左右和勝”;要對“勝者益之,敗者代之,勞者息之,飢者食之”;這樣就能“令行如留(流)”,士兵們“進死而不鏇踵”。這種認識是難能可貴的,比起那種只靠重刑威懾使人服的見解高明多了。

三、簡短分析

竹簡孫臏兵法所表現的思想,明顯地與孫武的思想有繼承關係,同時又有自己的一些特點。

首先,二孫子在許多問題上有一致的見解。二人都把“道”看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因素之一。孫武認為“道”是兵者“五事”之一,要求做到“眾相得”和“令民與上同意”;孫臏認為知“道”是恆勝的保障之一,“道”包括了“天道、地理、民心”,因而也強調“得眾”、“用其生(性),令行如流”。二孫子都重視將領的重要性和軍權的相對獨立性。孫武講將為“五事”之一,要具備“智信仁勇嚴”,在軍中,可以“君命有所不受”;孫臏認為王者之將要具備“義仁德信專”,也主張“得主專制”,“君命不入軍門”。在治軍方法上,二孫子都主張依法而治,也都重視信賞必罰,但都不主張重罰。孫武主張“令素行、人相得”,“視卒如愛子”,“厚而能使,亂而能治”,強調教育在先,使兵心服;孫臏主張軍令統一、穩定,對士兵“愛之若狡(嬌)童,敬之若嚴師……”(將德),既嚴格管理而又示之以利,充分考慮士兵在勝敗勞飢時的需要,使士兵自覺自愿地拚命作戰,服從命令。二孫子都強調任勢、“便勢利地”而不責於士兵的膽怯。在上述幾個問題上,二孫子表現出驚人的相似,構成了古代兵家在依法治軍問題上基本思想。

其次,孫臏也發展了孫武的思想而形成自己鮮明的特色,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地方:

第一,孫臏更重視戰爭的政治性質和目的,更強調“仁”和“義”,並將其納入到“道”的範疇里。他說:“夫陷齒戴角,前蚤後踞,喜而合,怒而斗,天之道也,不可止也。故無天兵者自備,聖人之事也”,因此才有了黃帝作劍、羿作弓弩,禹作舟車、湯武作長兵的事。他認為聖賢們用“責仁義,式禮樂,垂衣裳”的方法無法禁止爭奪,不得已才“舉兵繩之”,因而戰爭的正義性質和目的很明確,義戰才合乎“道”。他講到將要具備五種基本素質:義、仁、德、信、專。其中“義者,將之首也”(將觀),是五種素質中最重要的。正義之師並有物質儲備才能打勝仗,“夫城小而守固者,有委(儲備)也;卒寡而兵強者,有義也。夫守而無委,戰而無義,天下無能以固且強者”(見威王)。

第二,孫臏更重人。他認為:“間於天地之間,莫貴於人”(月戰);決定戰爭勝負的三要素是“天時、地利、人和”,因而強調“得眾”、“信賞”、“任勢”,這樣明確地提出人在戰爭中的作用在當時是極為可貴的。

第三,孫臏更重信。他對信在治軍中的重要性,信與令、信與賞罰的關係作了較多的闡述,發展了孫武關於“智信仁勇嚴”為將之五德的思想。

第四,孫臏更重勢。他從物理學和軍事學的角度對勢的本義及其作用作了較多的闡述,明確提出了“因勢而利導之”(本傳)的作戰原則。在先秦兵家中,孫臏以“貴勢”而著稱(《呂氏春秋?不二篇》)。他以弓弩和激水來說明勢,“囗(羿)作弓弩,以勢象之。……何以知弓奴(弩)之為勢也?發於肩應(膺)之間,殺人百步之外,不識其所道至,故曰弓奴(弩)勢也”(勢備)。在他看來,勢是一種由高速運動產生的衝擊力,使靜止的物體形成一種不可陰擋的力量。在這點上,他與孫武的“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和“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的比喻的意思是一致的。他還對勢的作用和怎樣造成勢的方法作了進一步的論述。他認為“其(指兵)巧在於勢”(篡卒);“勢者,所以令士必斗也”( );“欲知兵之請(情),弩矢其法也。矢,卒也;弩,將也;發者,主也。矢,金在前,羽在後,故犀而善走”(兵情);“勢便地利,則民自囗……。所胃(謂)善戰者,便勢利地者也”(客主人分)。因此將領要努力造成戰場上有利的態勢。尤其重要的是,這種勢不僅包括軍隊在戰場上有利的態勢,也包括士兵心理上的有利態勢,即“戰勢,勝者益之,敗者代之,勞者息之,飢者食之”,使士兵心中感奮,“道白刃而不鏇踵”,如“行水得其理,剽石折舟”。

第五,孫臏對戰爭對於經濟的依賴關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不只從戰役攻守角度出發講到“守必有委”,“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而且還從戰略的角度出發得出強兵必須富國的認識:“(兵)其富在於急歸,其強在於休民,其傷在於數戰”(見威王);在強兵篇里,他回答威王的問題時認為“正教”、“散糧”、“靜”、“行之教”等均非強兵之急者,只有“富國”才是強兵之急者,這就發展了孫武的“因糧於敵,取用於國”的思想。

綜上所述,可見孫臏不僅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從全局的角度看問題,把作戰勝利與富國強兵、復興禮義联在一起,在軍事和政治的關係問題上發展了孫武的思想。他既重仁義忠信、德行民心,又主張信賞必罰,以戰止爭,靠綜合國力“戰勝而強立”;其思想俱剛柔、兼儒法,對治國治軍者制定政策有著明顯的指導性價值。

作者介紹

孫臏孫臏

孫臏,齊國阿(今山東陽穀東北)人,孫武的後代,大致與商鞅孟軻同時,為戰國時兵法家。他曾與龐涓同學兵法,當龐涓作魏惠王將軍時,忌其才能,把他騙到魏國,處以臏刑(即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經齊國使者秘密載回,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協助齊將田忌,設計大敗魏軍於桂陵、馬陵。他繼承和發展了孫武的軍事理論,把“道”看作戰爭客觀規律,提出了以寡勝眾、以弱勝強的戰法,主張以進攻為主的戰略,根據不同地形,創造有利的進攻形勢,重視對城邑的進攻和對陣法的運用。著有《孫臏兵法》一書。

盤點中國古今經典兵書

兵書在哲學、科學史、天文學、氣象學、文學、歷史學等方面,都有相當高的價值,對今日充滿競爭的政治、外交、選才用人、商場角逐、為人處世等,都有著不容低估的指導意義。所以,當今世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日益喜愛和重視我國歷代兵書。

古代十大兵書

中國古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國家更替時期,由於諸多的戰事,使得在很早的時候,便產生了關於軍事戰爭的著作。這些軍事兵法集著,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盤點中國軍事書籍

軍事是民族文化,歷史文化、人類文明的進步的一部分,戰爭對人們來說是可怕的,但是我們還要科學看待戰爭,在戰爭中吸取教訓,為人類的和平進步吶喊!

《孫子兵法》
《孫臏兵法》
《兵無常勢》
《延安保衛戰》
《解放大上海》
《遼西大會戰》
《蘭州攻堅戰》
《蓉城殲滅戰》
《濟南攻堅戰》
《海南登入戰》
《攻克石門鎮》
《塞外圍殲戰》
《羊城圍殲戰》
《雪壓陳官莊》
《強擊太原城》
《衡寶追殲戰》
《四平大血戰》
《錘擊雙堆集》

《圍攻碾莊圩》
《雄師渡天塹》
《經典保衛戰》
《經典大海戰》
《經典空降戰》
《經典閃擊戰》
《經典大會戰》
《鏖戰錦州城》
《總攻天津衛》
《孫子全譯》
《浴血孟良崮》
《現代兵器》
《軍碑一九四二》
《孫子兵法解讀》
《槍與子彈的故事》
《遼瀋戰役實錄》
《淮海戰役實錄》

《中國兵法全書》
《最新武器面面觀》
《影響中國的100次戰爭》
《圖解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不可不知的2000個軍事常識》
《解放軍帶兵藝術與領導之道》
《世界軍事史上著名長征》
《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經典戰役》
《孫子的正合奇勝》
《你一定想知道:武器軍事知識》
《中國的天空:中國空中抗日實錄》
《名槍:中國5.8毫米槍族》
《血祭:中日武漢大會戰》
《名槍:鷹之利爪》
《三十六計戰爭行動》
《未來戰爭中的武器》
《兵家智慧與軍事謀略故事》
《三十九軍在朝鮮》
《三十八軍在朝鮮》
《西路軍河西浴血》
《生死檔案·西路軍》
《天山風雲·西路軍》
《新中國三軍大閱兵》
《一江山登入大血戰》
《戰爭中的三十六計》
《平津戰役實錄》
《中國古代的軍事》
《王牌兵器百科圖鑑》
《經典登入戰》
《渡江戰役實錄》
《天下兵器》
《名槍:玩轉WarGame》
《亮劍長津湖》
《雲山大碰撞》

中國古代軍事兵法及間諜類書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