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2000個軍事常識》

《不可不知的2000個軍事常識》

《不可不知的2000個軍事常識》介紹解讀古今中外的軍事史實,捕獲觸目驚心的戰爭場景。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不可不知的2000個軍事常識》不可不知的2000個軍事常識

作者:王曉梅//一凡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
ISBN:780211929

包裝:平裝

開本:小16開
頁數:20,414頁

印張:1次
所屬分類:圖書>軍事

內容簡介

假如有人問你,三十六計具體有哪些?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英雄是誰?歷史上最早的騎兵是哪個朝代的?法國水兵帽子上的“紅絨球”為何意?美國為什麼沒有“元帥”?何謂“三八線”?無聲手槍為什麼沒有聲音?中國紅軍為什麼沒有第三方面軍?二戰後日本戰敗賠償了多少錢?核武器殺傷破壞力有多大?……這些問題你能答得出來嗎?
為了便於讀者用最少的時間,了解最多的軍事知識,我們將2000個軍事常識輯錄在一起,內容涉及中外著名戰爭、軍事歷史人物、各種武器裝備、軍種、軍事制度、軍事學術等知識,包羅萬象,精彩紛呈。

目錄

軍事歷史
軍事常識
兵器設備

軍種
軍事制度
軍事學術

書摘

軍事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戰爭
涿鹿之戰
古史傳說中黃帝與蚩尤在涿鹿之野(今太行山與泰山之間的廣闊原野)的作戰。亦即父系氏族社會後期的大規模部落戰爭。距今約四五千年前,發祥於今陝西渭河支流的黃帝姬姓部落和炎帝姜姓部落,因其發展壯大而向東遷徙。黃帝部落渡過黃河到達今河北北部,炎帝部落沿渭河、黃河進至河北中部。同時,發祥於今河北、山東、河南三省相鄰地區的蚩尤九黎部落正向西發展,為爭奪生存地和奴役異部落,與炎、黃兩大部落在涿鹿發生衝突。涿鹿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起源的重要標誌。戰爭的勝利者黃帝部落與東方夷人部落融合。並向南發展,炎帝、共工及黃河流域的眾多氏族部落融合,逐漸形成為以黃、炎部落為核心的華夏族。傳說中的黃帝、炎帝,則被後人尊崇為華夏族的祖先。
鳴條之戰
約公元前16世紀初,商湯擊敗夏桀於鳴條(今河南封丘東),滅亡夏朝,建立商朝的戰爭。夏朝末年,夏王桀暴虐無道,大興徭役。致使民眾怨恨,眾叛親離。以湯為首領的商族崛起,率戰車70輛、敢死之士6000人攻夏桀。各地備受夏桀暴政之苦的民眾,無不盼望商軍到來。商湯勢如破竹,在成5(今寧陽東北)首戰獲勝,擒桀臣推哆、大戲。夏桀退至鳴條決戰,商軍奮力攻擊,大破夏軍,桀率殘部倉皇敗逃至三鬷(今定陶東北)。商軍乘勝追擊,桀僅率500人逃奔南巢氏(居今安徽巢湖市一帶)。商湯揮師西進,攻取夏朝腹地,滅夏。此戰,商君臣審時而動、量力而行、政治攻心與軍事打擊相結合的謀略思想。乘隙進攻、各個擊滅的作戰方針,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濫觴時期的瑰寶,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
牧野之戰
商朝末年,周武王為興周滅商,統兵直搗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與商軍在牧野(今淇縣南衛河以北地區)展開的決戰。史稱“武王伐紂”。商朝的紂王殘暴酷虐,與奴隸、平民的矛盾激化,商朝統治岌岌可危。地處今涇河、渭河流域一帶的周族、方國在周文王的統領下漸漸崛起,商、周矛盾愈益加深。周文王卒後,周武王加緊聯盟諸侯,並乘商軍主力遠征東夷未還,朝歌兵力空虛,先發制人。乘隙直搗商都。紂王倉促部署防禦,調集守衛國都的少數貴族的軍隊,並武裝大批奴隸、戰俘。開赴牧野迎戰。雖有部分商貴族軍隊拚死抵抗,終未能阻擋周軍破竹之勢。商陣土崩瓦解。紂王見大勢已去,倉皇逃回朝歌,於當晚登鹿台自焚而死。周軍乘勝攻克商都,武王舉行祭祀典禮,宣告以周代商,結束商朝約600年的統治,建立西周王朝。爾後分兵四出,征伐附商的各地諸侯,控制商王朝統治的主要地區。
繻葛之戰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周桓王即位。桓王對鄭莊公實行強硬政策。削弱其對王室的控制,免去其卿士之職,莊公也不再朝見周王。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陳、蔡、衛等國軍隊討伐鄭國,鄭派兵抵抗,兩軍戰於襦葛,王師大敗。周王被射中肩膀。繻葛之戰使天子威嚴一落千丈。諸侯爭霸時代正式到來。繻葛之戰在政治和軍事兩方面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政治上它使得周天子威信掃地,。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傳統從此消亡。軍事上,“魚麗之陣”的出現,使中國古代車陣戰法逐漸趨向嚴密、靈活。有力地推動了古代戰術的革新和演進。
長勺之戰
周莊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魯軍迎戰齊軍於長勺(今山東曲阜北,一說今萊蕪東北),後發制人而獲勝的著名戰役。春秋初期,齊、魯兩個相鄰軍事大國爭衡。時有;中突。周莊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齊、魯兩軍對陣於長勺。兩軍布陣方畢,魯莊公欲擊鼓揮軍接敵,被曹劌勸止。齊軍兩次擊鼓前進,魯軍都按兵不動,只是嚴陣以待。齊軍見魯軍反常之舉而疑慮之心愈重,更因兩次進攻耗損體力、消減銳氣。當齊軍第三次擊鼓,發起衝擊時。已是兵疲意沮。氣竭志衰,魯軍則鬥志高昂、體力旺盛。曹劌抓住有利時機,建議莊公實施反擊。魯軍“一鼓作氣”,擊潰數量占優勢的齊軍,將其逐出魯境。
假途滅虢之戰
中國春秋初期,晉國誘騙虞國借道,先後攻滅虢、虞兩國的作戰。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晉獻公欲滅近鄰的虞、虢兩小國,慮其互救。採納大夫苟息之謀,派苟息持美玉、駿馬賄賂虞公,借道攻虢。虞公貪利。被苟息巧言迷惑。不聽大夫宮之奇勸阻,應允借道,且願以虞軍為伐虢先鋒。當年夏,晉軍在虞軍配合下,攻占虢國下陽(今山西平陸境),控制了虢、虞之間的要地。二十二年。晉又派苟息向虞借道攻虢。宮之奇用“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僖公五年》)的道理,向虞公說明虞、虢利害攸關,不可借道。虞公以為晉、虞同宗不相欺,拒不聽諫,再次借道。十月十七,晉軍圍攻虢都上陽(今河南陝縣境),虢弱小無援,於十二月初一滅亡,虢公醜逃奔王城(今洛陽)。晉軍隨即回師,乘虞不備,襲滅虞國,生俘虞公。此戰晉國以假象掩蓋真實企圖而取勝,虞公因貪利借道而亡國,它所反映的唇亡齒寒的道理。為後世不少弱國聯合抗擊強國所遵循。
假道滅虢之戰體現了相當豐富深刻的軍事鬥爭藝術。因此受到歷代兵家的廣泛重視。著名兵書《三十六計》還曾將它立為,_計,以概括軍事鬥爭中這樣一條重要規律:戰爭指導者有意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利用敵人貪利、畏怯等弱點,借攻擊第三者為由,順勢滲透自己的勢力,控制對方。一俟時機成熟,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起攻擊,一舉消滅或制服對手,達到一石兩烏的目的。

盤點中國軍事書籍

軍事是民族文化,歷史文化、人類文明的進步的一部分,戰爭對人們來說是可怕的,但是我們還要科學看待戰爭,在戰爭中吸取教訓,為人類的和平進步吶喊!

《孫子兵法》
《孫臏兵法》
《兵無常勢》
《延安保衛戰》
《解放大上海》
《遼西大會戰》
《蘭州攻堅戰》
《蓉城殲滅戰》
《濟南攻堅戰》
《海南登入戰》
《攻克石門鎮》
《塞外圍殲戰》
《羊城圍殲戰》
《雪壓陳官莊》
《強擊太原城》
《衡寶追殲戰》
《四平大血戰》
《錘擊雙堆集》

《圍攻碾莊圩》
《雄師渡天塹》
《經典保衛戰》
《經典大海戰》
《經典空降戰》
《經典閃擊戰》
《經典大會戰》
《鏖戰錦州城》
《總攻天津衛》
《孫子全譯》
《浴血孟良崮》
《現代兵器》
《軍碑一九四二》
《孫子兵法解讀》
《槍與子彈的故事》
《遼瀋戰役實錄》
《淮海戰役實錄》

《中國兵法全書》
《最新武器面面觀》
《影響中國的100次戰爭》
《圖解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不可不知的2000個軍事常識》
《解放軍帶兵藝術與領導之道》
《世界軍事史上著名長征》
《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經典戰役》
《孫子的正合奇勝》
《你一定想知道:武器軍事知識》
《中國的天空:中國空中抗日實錄》
《名槍:中國5.8毫米槍族》
《血祭:中日武漢大會戰》
《名槍:鷹之利爪》
《三十六計戰爭行動》
《未來戰爭中的武器》
《兵家智慧與軍事謀略故事》
《三十九軍在朝鮮》
《三十八軍在朝鮮》
《西路軍河西浴血》
《生死檔案·西路軍》
《天山風雲·西路軍》
《新中國三軍大閱兵》
《一江山登入大血戰》
《戰爭中的三十六計》
《平津戰役實錄》
《中國古代的軍事》
《王牌兵器百科圖鑑》
《經典登入戰》
《渡江戰役實錄》
《天下兵器》
《名槍:玩轉WarGame》
《亮劍長津湖》
《雲山大碰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