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覺小墨的現代詩作品]

夢[覺小墨的現代詩作品]

夢,也有夢想的意思。古人相信,做夢總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說“夫奇異之夢,多有收而少無為者矣”認為做夢總有原因可尋。做夢的原因主要三:即物理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夢屬於靈魂醫學範疇,是由內外信使的剌激,引起大腦的一小部分神經細胞活動,表現為高層次靈魂的最低水平的意識狀態。當然,它也遵循生物體的靈魂三定律,只是它不被清醒地覺察,也不能控制而已。夢是一種不自覺的虛擬意識。夢是一種主體經驗,是人在睡眠時產生想像的影像、聲音、思考或感覺,通常是非自願的。研究夢的科學學科稱作夢學。

基本信息

概述

夢是一種意象語言。《莊子·齊物論》云:“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這些意象從平常事物到超現實事物都有;事實上,夢常常對藝術等方面激發出靈感,德國化學家凱庫勒(FriedrichAugustKekulé)宣稱夢見一條正在吞食自己尾巴的蛇,而悟出苯環(Benzene)的分子結構。夢的形式包括了讓人驚醒的惡夢以及可能伴隨著夢遺的春夢。

夢
絕大部分的科學家相信所有人類都會作夢,並且在每次睡眠中都會有相同的頻率。因此,如果一個人覺得他們沒有作夢或者一個夜晚中只作了一個夢,這是因為他們關於那些夢的記憶已經消失了。這種“記憶抹除”的情況通常發生在一個人是自然緩和地從快速眼動睡眠階段經過慢波睡眠期而進入清醒狀態。如果一個人直接從快速動眼睡眠期中被叫醒的話(比如說被鬧鐘叫醒),他們就比較可能會記得那段快速眼動期所作的夢境(不過並非所有發生在快速眼動期的夢都會被記得,因為每個快速眼動期之間會插入慢波睡眠期,而那會導致前一個夢的記憶消失)。
真正的作夢只有在人類身上被直接證實發生過,不過很多人相信作夢也會發生在其他動物身上。動物已經確定會有快速眼動睡眠,然而他們的主體經驗卻難以確定。平均擁有最長快速眼動睡眠時期的動物是穿山甲。哺乳類可能是大自然中唯一,或者至少是最頻繁的做夢者,因為和他們的睡眠模式有關。
也有人認為上述有關夢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夢只是人睡眠時的一種心理活動,夢中的心理活動與人清醒時的心理活動一樣都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夢中離奇的夢境是因人睡眠大腦意識不清時對各種客觀事物的刺激產生的錯覺引起的。如,人清醒心動過速時產生的似乎被追趕的心悸感,在夢中變成了被人追趕的離奇恐懼的惡夢,人清醒心動過慢或早博時引起的心懸空、心下沉的心悸感,在夢中變成了人懸空、人下落的離奇恐懼的惡夢。夢中經常能感覺到一些人清醒時不易感覺到的輕微的生理症狀,是因人睡眠時來自外界的各種客觀事物的刺激相對變小,來自體內的各種客觀事物的刺激相對變強引起的。

產生因素

物理因素

中國古代思想家認識到人的一部分夢境是由來自體內外的物理刺激製造的。來自體內的物理刺激,如一個人腹內的食物過量或不足的刺激而引起的夢境。所謂“甚飽則夢與,甚飢則夢取”,或“甚飽則夢行,甚飢則夢臥”。有來自體外的物理刺激,如人在睡眠中“藉帶而寢則夢蛇,飛鳥銜發則夢飛”,“身冷夢水,身熱夢火”,“將陰夢水,將晴夢火”,“蛇之擾我也以帶系,雷之震於耳也似鼓入。”在夢的分類一節中的“感夢”(由感受風雨寒暑引起的夢)和“時夢”(由季節時令變化引起的夢)均屬於由外部物理刺激引起的夢。中國現代著名心理學家張耀祥教授對此曾評論道:“承認物理的刺激作為夢的原因,破除了無數關於夢的迷信。”

生理因素

夢
古代思想家認識到做夢也可因生理因素引起。我國古代學者涉及到的生理因素有四:
(1)體內陰陽之氣的缺少或過量。前文已述,夢是睡眠中的不安穩狀態。睡安穩常常會因體內的陰陽之氣缺少或過量造成。中國古代思想家、醫學家認為,在睡眠中由於缺少某種“氣”,而使睡眠處於不安穩狀態,從而出現夢境。《黃帝內經》就認為“是以少氣之厥,令人亡夢……”。中國古代思想家,醫學家也認為在睡眠中陰陽二氣中某些氣過量或全部過量也會使人產生夢境。《黃帝內經》也認為:“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陰陽俱盛則相殺毀傷;上盛則夢飛,不盛則夢墮。”《黃帝內經》的這一觀點被後代思想家廣泛繼承。如《列子》中就有類似的話:“故陰氣壯,則夢涉大水而恐懼;陽氣壯,則夢涉大火而燔:陰陽俱壯,則夢生殺。”清代學者熊伯龍認為婦女在妊娠期間的夢與生男或生女有關:“生男陽氣盛,陽盛則腸熱,故夢剛物;生女陰氣盛,陰盛則腸冷,故夢柔物。”

(2)五臟之氣過盛。中國古代思想家,醫學家認為五臟氣過盛也是致夢的一個生理因素,所謂“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恐懼、哭泣、飛揚,心氣感則夢善笑恐畏,牌氣盛則夢歌樂、身體重不舉,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以上兩個因素在古代影響是相當大的,並且有相當大的權威性。我們認為,如果說這兩種因素對探討或解析夢的原因有所貢獻的話,這貢獻便是它們對做夢的生理機製作出了嘗試性探討,給後人以某種啟示。但是這種探討僅僅停留在主觀猜測階段,缺乏科學根據,所以這些在歷史上曾發生巨大影響的學說,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而失去意義。

(3)內臟感通致夢。如二程就認為:“入夢不惟聞見思想,亦有內臟所感者。”他們認為:夢是“內臟所感”或“心所感通”造成的。口渴的人夢見水、飢餓的人夢見食物,都證明內部感覺是可以致夢的。

(4)氣血有餘致夢。與上面幾種觀點密切聯繫的是,我國古代還有一種觀點即夢是由於體內血氣有餘而產生的。比如王夫之就認為:“盛而夢,衰而不復夢;或夢或不夢,而動不以時;血氣衰與之俱衰,面積之也非其富有。然則夢者,生於血氣之有餘,而非原於性情之大足者矣。”又說:“形者,血氣之所感也。夢者,血氣之餘靈也。”

(5)疾病致夢。中國古代思想家、醫學家普遍認為,生理疾病是人做夢的一個原因。前面提到的王符的“陰病夢寒,陽病夢熱,內病夢亂,外病夢發”,便是。對疾病致夢論述的最典型、最詳細的要算隋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他說:“夫虛勞之人,血衰損,臟腑虛弱,易傷於邪。正邪從外集內,未有定舍,反淫於髒,不得定處,與榮衛俱行,而與魂魄飛揚,使人臥而不安,喜夢。”疾病致夢在現代科學中是有充分的科學根據的。由上可以看出,在以上幾個生理因素中疾病致夢是最容易“參驗”的,因此它的可靠性也就最大。

心理因素

夢
心理因素也可導致做夢。有哪些心理因素會引起人的夢境呢?從中國古代思想家和醫學家的言論來看,感知、記憶、思慮、情感、性格都會影響夢的產生及夢的內容。但論述較多的是思慮、情感、性格對夢的影響。(1)思慮致夢。我國古代思想家幾乎毫無例外地認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東漢時期的王符就認為:“人有所思,即夢其到;有憂,即夢其事。”又說:“晝夜所思,夜夢其事。”他還曾舉例說:“孔子生於亂世,日思周公之德,夜即夢之。”列子也認為“晝想”與“夜夢”是密切相關的。明代的熊伯龍亦認為,“至於夢,更屬‘思念存想之所致’矣。日有所思,夜則夢之。”同代思想家王廷相也認為:“夢,思也,緣也,感心之跡也。”那就是說夢既可由思慮引起,也可由感知,記憶引起。也即是說,王廷相認為人的整個認知過程都可引起夢境。如前文所述,他把夜間之夢看成是白日“思”的延伸、繼續。所謂“在未寐之前則為思,既寐之後即為夢,是夢即思也,思即夢也”。他又說:“思擾於晝,而夢亦紛擾於夜矣。”

(2)情感致夢。東漢王符所說的“性情之夢”,《列子》中所言的“喜夢”、“懼夢”、“噩夢”均屬於情感引起的夢。晉代的張湛亦云:“晝無情念,夜無夢寐。”明代的熊伯龍,在承認思慮致夢的同時,也對情感致夢有十分深刻的認識。他舉例說:“唐玄宗好祈壇,夢玄元皇帝;宋子業耽淫戲,夢女子相罵;謝眺夢中得句,李白夢筆生花,皆憂樂存心之所致也。”

(3)性格致夢。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人的性格對夢的內容有很大的影響。所謂“好仁者,多夢松柏桃李,好義者多夢刀兵金鐵,好禮者多夢簋籃籩豆,好智者多夢江湖川澤,好信者多夢山嶽原野”。這段話除了說明夢境必須依賴經驗外,亦可說明夢對人性格的依存性。王廷相認為,具有“驕吝之心”的人,在夢中就會爭強鬥勝;而具有“忮求之心”的人,在夢中亦會追貨逐利。總之不同的性格對夢境中的內容有不同影響。

夢的類型

根據夢的內容不同,把夢分為以下十五類:

直夢

夢
即夢見什麼就發生社么,夢見誰就見到誰。人的夢都是象徵性的,有的含蓄,有的直露,後者就是直夢。如你與朋友好久不見,夜裡夢之,白日見之,此直夢也。

象夢

即夢意在夢境內容中通過象徵手段表現出來。我們所夢到的一切,都是通過象徵手法表現的。入夢到登天,其實人是無法登天的,在此,天是具有象徵意義的。如天象徵陽剛、尊貴、帝王;地象徵陰柔、母親、生育等等。

因夢

由於睡眠時五官的刺激而作的夢。“陰氣壯則夢涉大水,陽氣壯則夢涉大火,藉帶而寢則夢蛇,飛鳥銜發則夢飛”,此即因夢。

想夢

想夢是意想所作之夢,是內在精神活動的產物,通常所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即想夢也。

精夢

由精神狀態導致的夢,是凝念注神所作的夢,使近於想夢的一種夢。

性夢

是由於人的性情和好惡不同引起的夢。性夢主要不是講做夢的原因,而是講做夢者的對夢的態度。

人夢

人夢是指同樣的夢境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

感夢

由於氣候因素造成的夢為感夢。即由於外界氣候的原因,使人有所感而作之夢。

時夢

時乃四時,由於季節因素造成的夢為時夢。“春夢發生,夏夢高明,秋冬夢熟藏,此謂時夢也”

反夢

反夢就是相反的夢,陰極則吉,陽極則凶,謂之反夢。在民間解夢,常有夢中所作與事實相反之說,在歷代典籍中,亦多有反夢之記載,成語中亦有黃粱美夢的典故,唐·沈既濟《枕中記》,說盧生在夢中享盡了榮華富貴,醒來時,蒸的黃粱米飯尚未熟,只落得一場空。可見反夢在人的夢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籍夢

也就是託夢,此類夢在古代書籍中也有不少記載。人們認為神靈或祖先會通過夢來向我們預告吉凶禍福。

寄夢

就是甲的吉凶禍福在乙的夢中出現,乙的吉凶禍福在甲的夢中出現,或者異地感應做同樣的夢。寄夢是由於人們之間的感應而形成的夢。

轉夢

轉夢是指夢的內容多變,飄忽不定。

病夢

病夢是人體病變的夢兆,從中醫角度來講,是由於人體的陰陽五行失調而造成的夢。

鬼夢

即噩夢,夢境可怕恐怖的夢。鬼夢多是由於睡覺姿勢不正確,或由於身體的某些病變而造成的夢。

心理學解釋

夢是思想和願望的化身

夢是願望的滿足

近代對夢的解答有開拓型的發現的人,就是著名的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他只所以格外重視夢, 是因為他發現釋夢是為

夢
了解人的心靈深處——潛意識——的利器。弗洛伊德說,本我只求快樂,而自我講現實原則,他要看一個願望是不是現實,要考慮滿足自己願望的方法。

夢是自然的真理
在夢的研究中,另一位大師級的人物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榮格釋夢數以萬計,對夢有極為深刻的理解,但他的觀點與弗洛伊德的觀點不同,他不認為夢僅僅是為了滿足願望,也不認為夢進行了什麼偽裝。榮格認為“夢是無意識心靈自發的和沒有扭曲的產物,夢給我們展示的是未加修飾的自然的真理。”

夢是象徵性語言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夢是一種象徵性的語言。他說:“所有的神話和所有的夢境都有共同的地方:它們都是以相同的語言,象徵的語言‘寫成的'”弗洛姆把象徵分為三類:慣例的象徵、偶然的象徵和普遍的象徵。

夢是自我催眠
弗洛伊德的弟子阿德勒後來自立門戶,創造了自己的心理學體系。他認為夢是自我欺騙和自我催眠。在他看來,有理智、講科學的人是很少做夢。而做夢的人,是為了用夢激怒起自己的一種情緒,好讓自己做某些不理智的事情。

夢的典故

說起夢,可能最早、最有名又有案可查的夢,可能是公元前三百多年的“莊周夢蝶”吧。而最早研究夢的或許是《周禮春官占夢》了,它將夢分成六種:一曰正夢;二曰惡夢;三曰思夢;四曰寤夢;五曰喜夢;六曰懼夢。同時又說:若將夢分為三類,則一為致夢;二為觭夢(奇怪之夢);三為鹹陟(升也進也無思慮而成之夢)。稍後,有“雲夢”、“土夢”(《書禹貢》),“夢水”(《左傳》),“嘉夢”(《陳琳大荒賦》)之說。就是“夢”的讀音也有好多種(詳見《康熙字典》第265——266頁)。這比起公元1856年5月6日出生的德國心理學家西格蒙特`弗洛依德,於44歲(1900年)時發表的有關夢的專著(《夢的解析》),不知早了多少個世紀!至於歷代各種文學體裁中,“夢”的出現與描述,那簡直是五彩繽紛、氣象萬千!千古流傳、歷來為人津津樂道的夢故事就有莊周夢蝶(莊生夢蝶)、黃粱一夢(南柯一夢)、夢筆生花、江郎才盡等。例如,莊周夢蝶。

據《莊子•齊物論》曰:“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譯成白話就是:“從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一會兒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

又如,黃粱美夢(唐·沉既濟《枕中記》)。說的是:青年盧生,旅途經過邯鄲,住在一家客店裡。八仙之一的呂翁(呂洞賓),也住在這家客店裡,盧生同呂翁談話之間,連連怨嘆自己窮因的境況。呂翁便從行李中取出一個枕頭來,對盧生說:“你枕著這個枕頭睡,就可以獲得榮華富貴。” ,這時,店主人正在煮飯(黃色的小米飯), 離開飯時間尚早,盧生就枕著這個枕頭,先睡一會。不想一睡下去立刻做起夢來。在夢裡,他娶了清河崔府里一位高貴而美麗的小姐,生活闊綽,十分體面。第二年,又考中“進士” ,後來步步高升,做官一直做到“節度使” ,“御史大夫” ,還當了十年“宰相” ,後來又受封為“燕國公” 。五個兒子,都和名門望族對了親,而且也都做了大官:一共有十幾個孫子,個個都聰明出眾。真是兒孫滿堂,福祿齊全。他一直活到八十多歲才壽終正寢。夢一結束,他也就醒來了。這時,他才發覺原來是一場夢,店主人煮的黃粱飯還沒有熟哩。盧生想想幾十年榮華富貴,竟是短暫的一夢,很覺驚異。呂翁笑。

再如,夢筆生花。據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曰:“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還如,江郎才盡。說的是: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輕的時候,就成了一位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喔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平淡得一無可取。 於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取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彩了。 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 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 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裡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了。(鍾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授之。而後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郎才盡。)

精神分析

夢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從欲望的潛意識活動和決定論觀點出發,指出夢是欲望的滿足,絕不是偶然形成的聯想,即通常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他解釋說,夢是潛意識的欲望,由於睡眠時檢查作用鬆懈,趁機用偽裝方式繞過抵抗,闖入意識而成夢。夢的內容不是被壓抑與欲望的本來面目,必須加以分析或解釋。釋夢就是要找到夢的真正根源。

作者將夢分為顯相和隱義。顯相是隱義的假面具,掩蓋著欲望(隱義)。白天受壓抑的欲望,通過夢的運作方式瞞騙過檢查以滿足欲望。

夢的分析方法

每一個夢文本都將依照這個框架來進行記述和分析。
夢境描述:對夢境的真實、客觀描述
夢境評估:對該夢境的粗略評估,什麼類型,心情怎樣,對夢境的大致定性
夢醒位置、地點:夢醒時在什麼位置、地點
夢醒原因:根據夢醒前後的狀況,判斷夢醒的可能原因
夢醒時間:夢醒後的大致時間點,以及日期
夢境前與後:對夢境發生之前一天尤其是晚上以及夢醒後當天現實生活尤其是與導致夢發生或者與夢境內容相關的細節和情緒的簡述
寫夢時間:指將夢境初次寫下來的時間
可能的現實成因:根據自己判斷,該夢境反應了現實生活中哪些困擾與擔憂,同哪些情境、細節、心理困境相關
建議與對策:1)根據與夢境相關聯的現實情境,根據夢境反應的問題,需要在現實生活中怎樣進行改善;2)針對經常做夢,或者做不好的夢,要減少這些夢的出現,應該怎么做.

夢的意義

據最新研究,夢的意義並沒有我們通常認為的那么複雜,也沒有隱喻特殊的含義。
按照心理分立原理,人的意識分為四類,第一類是與環境中的人、事、物有關的意識;第二類是關於客觀事物本身意義的意識;第三類是與欲望、情緒等各類感受有關的意識;第四類是通過眼耳等感覺器官獲得的感覺。每一類意識都是各自獨立的,由功能相對獨立的腦結構各自完成,如大腦前額葉和丘腦背內側核是第一類意識的產生機構。

對於同樣的一個詞,如美麗、高雅,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說,意義都會不一樣,可能是讚美,可能是敷衍,也可能是諷刺、挖苦,這就是詞的相對意義,是與環境的實際情況相關的,是第一類意識,是最為重要的一類意識。第二類意識僅是對事物本身意義的意識,並不與現實相關。人清醒時,四類意識並存,夢只包含了第二、第三這兩類意識。凡是關於事物本身意義的情形都可能出現在夢中,也就可以出現許多脫離現實的離奇組合,甚至連自我也不清晰。當然,在夢中是不可能知道這些事物是否離奇,只有當我們清醒時,第一類意識機制工作時,才能知道自己做了一個離奇的夢。離奇的夢和不離奇的夢,性質都是一樣的,只是內容不同。夢中會出現欲望、情緒等各種感受,這是第三類意識。如果做了恐怖的夢,會引起第三類意識機制的反應,如產生驚嚇。第三類意識屬於個體生存需求的生物性意識,雖然是你的腦器官產生的,但並不能完全代表你,不能說夢中出現的需求就是你的本質所在。實質上,這些需求只可以代表你的一部分,在你的理性(第一類意識和第二類意識)層次也有關於這些需求的,而且更能代表你。非常有趣的是,很多的時候理性需求與感受類需求是矛盾的,他們並存在你的意識中,並相互鬥爭伴隨你的一生,他們之間的衝突可能使你無以適從,但一般不會導致心理障礙,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日常心理狀態。

我們為什麼會做夢,夢的產生機制還不清楚,可能入睡後,一些器官(包括感覺器官)的活動會引發做夢。夢的內容與我們的期望、企圖、擔心等各種心理趨勢有關。經實驗證實,夢的內容傾向是可以人為改變的,如你想做飛翔的夢,只要你在入睡前默想,經過多次努力就能實現做飛翔的夢,但夢的內容並沒有特殊意義的隱含。

表現

夢是一種主體經驗,是人在睡眠時產生想像的影像聲音思考感覺,通常是非自願的。研究夢的科學學科稱作夢學(oneirology)。
夢
做夢與快速動眼睡眠(REM sleep)有關,那是發生在睡眠後期的一種淺睡狀態,其特色為快速的眼球水平運動、腦橋(pons)的刺激、呼吸心跳速度加快、以及暫時性的肢體麻痹。夢也有可能發生在其他睡眠時期中,不過比較少見。在進入深度睡眠時發生的入睡狀態(Hypnogigia)被認為和作夢有關。

夢是一種意象語言。這些意象從平常事物到超現實事物都有;事實上,夢常常對藝術等方面激發出靈感。夢的形式包括了能令人滿足的美夢,令人不悅的惡夢以及可能伴隨著夢遺春夢。也有清醒時幻想某種場景出現的白日夢

絕大部分的科學家相信所有人類都會作夢,並且在每次睡眠中都會有相同的頻率。因此,如果一個人覺得他們沒有作夢或者一個夜晚中只作了一個夢,這是因為他們關於那些夢的記憶已經消失了。這種“記憶抹除”的情況通常發生在一個人是自然緩和地從快速動眼睡眠階段經過慢波睡眠期而進入清醒狀態。如果一個人直接從快速動眼睡眠期中被叫醒的話(比如說被鬧鐘叫醒),他們就比較可能會記得那段快速動眼期所作的夢境(不過並非所有發生在快速動眼期的夢都會被記得,因為每個快速動眼期之間會插入慢波睡眠期,而那會導致前一個夢的記憶消失)。

真正的作夢只有在人類身上被直接證實發生過,不過很多人相信作夢也會發生在其他動物身上。動物已經確定會有快速動眼睡眠,然而他們的主體經驗卻難以確定。平均擁有最長快速動眼睡眠時期的動物是穿山甲哺乳類可能是大自然中唯一,或者至少是最頻繁的作夢者,因為和他們的睡眠模式有關。

唯物主義認為,夢只是人睡眠時的一種心理活動,夢中的心理活動與人清醒時的心理活動一樣都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夢中離奇的夢境是因人睡眠大腦意識不清時對各種客觀事物的刺激產生的錯覺引起的。如,人清醒心動過速時產生的似乎被追趕的心悸感,在夢中變成了被人追趕的離奇恐懼的惡夢,人清醒心動過慢或早博時引起的心懸空、心下沉的心悸感,在夢中變成了人懸空、人下落的離奇恐懼的惡夢。夢中經常能感覺到一些人清醒時不易感覺到的輕微的生理症狀,是因人睡眠時來自外界的各種客觀事物的刺激相對變小,來自體內的各種客觀事物的刺激相對變強引起的。

無夢睡眠

做夢是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人入睡後,一小部分腦細胞仍在活動,這就是夢的基礎。人為什麼做夢,不做夢會有什麼反應呢?

科學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斷人做夢的試驗。即當睡眠者一出現做夢的腦電波時,就立刻被喚醒,不讓其夢境繼續,如此反覆進行,結果發現對夢的剝奪,會導致人體一系列生理異常,如血壓、脈搏、體溫以及皮膚的點反應能力均有提高的趨勢,植物神經系統機能有所減弱,同時還會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應,如出現焦慮不安、緊張、易怒、感知幻覺、記憶障礙、定向障礙等。顯而易見,正常的夢境活動,是保證機體正常活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於人在夢中以右大腦半球活動占優勢,而覺醒後則左側大腦半球占優勢,在機體24小時晝夜活動過程中,使醒與夢交替出現,可以達到神經調節和精神活動的動態平衡。因此,夢是協調人體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對人的注意力、情緒和認識活動有較明顯的作用。

無夢睡眠不僅質量不好,而且還是大腦受到損害和有病的一種徵兆。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證明了這個觀點,即夢是大腦調節中心平衡機體各種功能的結果,夢是大腦健康發育和維持正常思維的需要。倘若大腦調節中心受損,就形成不了夢,或僅出現一些殘缺不全得夢境片段,如果長期無夢睡眠,倒值得人們警惕了。當然,若長期噩夢連連,也常是身體虛弱或患有疾病的預兆。

超自然詮釋

有認為發夢是因為人入睡後靈魂離開軀體,穿越時空,因而有人在現實中會驚覺在夢中曾經見過、經歷過的事情或事物,稱為既視感。

清醒夢

清醒夢(luciddream)又稱為清明夢,意思是在夢中可以保持清醒,並且知道自己正在做夢。
有些人在做夢時會突然醒覺到自己正在做夢,當他知道自己在做夢時,他便可以控制自己的夢境,這便是清明夢了。在清明夢中,你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行動,也可以任意控制夢境的內容,甚至夢中的其它人也完全由你來控制。也就是說,在清醒夢中,你就是世界的主宰,你可以控制一切。

控夢

夢
夢的成因雖暫未確定,但目前最有科學根據的解釋為神經脈衝中一些未被處理好的衝擊波(impulse),這些衝擊波會使我們大腦中的一小部分從睡眠狀態中活躍起來,經過大腦的處理,形成夢。換言之,只要我們大腦的判斷部分及思考部分也活躍起來,能夠發出更強的衝擊波,取代原先的衝擊波,那我們便能隨心所欲控制自己的夢境的一切,即控夢(俗稱清醒夢),包括感覺、其他人的言行舉止、甚至違反一切物理定律(如飛)。
控夢需要做夢者自己知道身在夢中,才可能達至改變。(1)知覺(醒覺),想控制夢境的人必須先要知道自己身處夢中,並相信夢境是能夠隨心改變,從而激發大腦思考部分活躍。(2)改變,當思考部分活躍起來後,便能夠按自己思想去改變夢境的內容,然而作夢者意志必須堅定,否則大腦傳出的衝擊波較原先未被處理的衝擊波弱,夢境內容將不會被改變。
一般人會認為控夢是不可能的事,因為當人進入夢境後,自我意識便會失去,自己將不能判斷出是否在夢中,然而根據實驗發現,人是能夠透過訓練使自己在夢中判斷出自己在做夢,但成功率偏低,只有約兩成實驗對象能在半年時間內訓練至成功控夢,而且他們指出,儘管能改變夢境內容,但可改變的範圍有限,一般只能改變做夢者集中精神去思索的一樣事物。對於此點,亦有不同的解釋,大部分人認為是人腦在睡眠中能被激發的部分有限,無法處理太多神經脈衝,因此大部分仍是靠潛意識去處理。但實驗仍能作出總結,控夢是能夠透過訓練達到。
有人認為,控夢其實很容易達到。只要在一個不尋常的處境下告訴自己是夢,就可以依思考做出自己想做的事情,完成許多在現實生活無法完成的事情,且可以在夢醒後持續記得夢的內容。

拼音是meng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