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故人莊》

《過故人莊》

《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作,是唐詩中描寫農村生活、表現恬淡自然的“農家樂”主題的上乘之作,對盛唐的田園山水詩有開風氣之先的功績。這首詩的特點是“淡而不薄”。詩人用省淨的語言,平平地敘述,幾乎沒有一個誇張的句子,甚至沒有一個使人興奮的詞語,算是“淡到看不見詩”(聞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卻描繪出一幅清新怡人的“農家樂”圖畫,被後人評為“語淡而味終不薄”(沈德潛《唐詩別裁》)。這首詩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細細品味就像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事、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基本信息

原文

《過故人莊》《過故人莊》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注釋

《過故人莊》書法作品《過故人莊》書法作品

詩中詞語注釋:
1、過:拜訪。
2、具:準備。
3、黍,脫殼的小米,指精緻的主食
4、場圃:打穀場和菜園子。
5、就:親近,主動靠上前。這裡指欣賞的意思
6、桑麻:桑蠶和亞麻,這裡代指農事。

②故人:老朋友
④雞黍:指燒雞和黃米飯。黍(shǔ):黃米飯。

⑤邀:邀請。
⑥至:到。
⑦合:環繞。
⑧郭:這裡指村莊的四周。
⑨斜:[xia]迤邐遠去,連綿不絕。因古詩需與上一句押韻,所以,應讀第二聲的xia。
⑩開:打開。
⑾軒:這裡指窗戶。
⑿面:面對。
⒁把酒:拿起酒杯。把:拿起。
⒂話:閒聊,談論。
⒄重陽日:九月九日重陽節。
⒅還((huán):回到原處或恢復原狀;返。
⒆就菊花:指欣賞菊花與飲酒。就:靠近、赴、來。這裡指欣賞的意思。菊花: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指孟浩然的隱逸之情。

譯文

《過故人莊》書法作品《過故人莊》書法作品

老友備好了精緻的黃米飯燒雞,邀我做客到他樸實的田家。
村子外邊是一圈綠樹環抱,蒼翠的小山包在郊外平緩地延伸。
推開窗戶迎面是打穀場和菜園子,舉杯對飲,閒聊著莊家長勢、收成幾何。
(談得真開心,於是約定)等到九月重陽節的那一天,再來喝酒、賞菊花啊!

韻譯:

老友備好了黃米飯和燒雞,邀我做客到他樸實的田家。

村子外邊是一圈綠樹環抱,郊外是蒼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開窗戶迎面是田地場圃,把酒對飲閒聊著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陽節的那一天,再一次來品嘗菊花酒好啦。

句解

過故人莊書法作品過故人莊書法作品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這一開頭似乎就象是日記本上的一則記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無渲染,招之即來,簡單而隨便。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間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雞黍”相邀,既顯出田家特有風味,又見待客之簡樸。正是這種不講虛禮和排場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為對方敞開。這個開頭,不甚著力,平靜而自然,但對於將要展開的生活內容來說,卻是極好的導入,顯示了氣氛特徵,又有待下文進一步豐富、發展。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走進村里,顧盼之間竟是這樣一種清新愉悅的感受。這兩句上句漫收近境,綠樹環抱,顯得自成一統,別有天地;下句輕宕筆鋒,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則又讓村莊不顯得孤獨,並展示了一片開闊的遠景。這個村莊坐落平疇而又遙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靜而絕不冷奧孤僻。

正是由於“故人莊”出現在這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所以賓主臨窗舉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才更顯得暢快。這裡“開軒”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經意地寫入詩的,但上面兩句寫的是村莊的外景,此處敘述人在屋裡飲酒交談,軒窗一開,就讓外景映入了戶內,更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

對於這兩句,人們比較注意“話桑麻”,認為是忘情在農事上了,誠然不錯。但有了軒窗前的一片打穀場和菜圃,在綠陰環抱之中,又給人以寬敞、舒展的感覺。話桑麻,就更讓你感到是田園。於是,我們不僅能領略到更強烈的農村風味、勞動生產的氣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場圃上的泥土味,看到莊稼的成長和收穫,乃至地區和季節的特徵。有這兩句和前兩句的結合,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構成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而賓主的歡笑和關於桑麻的話語,都仿佛縈繞在我們耳邊。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深深為農莊生活所吸引,於是臨走時,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再來觀賞菊花。淡淡兩句詩,故人相待的熱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間的親切融洽,都躍然紙上了。一個普通的農莊,一回雞黍飯的普通款待,被表現得這樣富有詩意。描寫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頭語,描述的層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筆筆都顯得很輕鬆,連律詩的形式也似乎變得自由和靈便了。

韻律

《過故人莊》《過故人莊》
【格律】:○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

賞析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書法作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書法作品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這一開頭似乎就象是日記本上的一則記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無渲染,招之即來,簡單而隨便。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間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雞黍”相邀,既顯出田家特有風味,又見待客之簡樸。正是這種不講虛禮和排場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為對方敞開。這個開頭,不甚著力,平靜而自然,但對於將要展開的生活內容來說,卻是極好的導入,顯示了氣氛特徵,又有待下文進一步豐富、發展。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走進村里,顧盼之間竟是這樣一種清新愉悅的感受。這兩句上句漫收近境,綠樹環抱,顯得自成一統,別有天地;下句輕宕筆鋒,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則又讓村莊不顯得孤獨,並展示了一片開闊的遠景。這個村莊座落平疇而又遙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靜而絕不冷奧孤僻。

正是由於“故人莊”出現在這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所以賓主臨窗舉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才更顯得暢快。這裡“開軒”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經意地寫入詩的,但上面兩句寫的是村莊的外景,此處敘述人在屋裡飲酒交談,軒窗一開,就讓外景映入了戶內,更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對於這兩句,人們比較注意“話桑麻”,認為是忘情在農事上了,誠然不錯。但有了軒窗前的一片打穀場和菜圃,在綠陰環抱之中,又給人以寬敞、舒展的感覺。話桑麻,就更讓你感到是田園。於是,我們不僅能領略到更強烈的農村風味、勞動生產的氣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場圃上的泥土味,看到莊稼的成長和收穫,乃至地區和季節的特徵。有這兩句和前兩句的結合,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構成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而賓主的歡笑和關於桑麻的話語,都仿佛縈繞在我們耳邊。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深深為農莊生活所吸引,於是臨走時,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再來觀賞菊花。淡淡兩句詩,故人相待的熱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間的親切融洽,都躍然紙上了。

一個普通的農莊,一回雞黍飯的普通款待,被表現得這樣富有詩意。描寫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頭語,描述的層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筆筆都顯得很輕鬆,連律詩的形式也似乎變得自由和靈便了。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早年隱居鹿門山時,應故人邀請到農做客時所寫,描述了田園生活的樂趣。一、二句從應邀寫起,“故人”說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寫山村風光的名句,綠樹環繞,青山橫斜,猶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畫。五、六句寫山村生活情趣。面對場院菜圃,把酒談論莊稼,親切自然,富有生活氣息。結尾兩句以重陽節還來相聚寫出友情之深,言有盡而意無窮。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語言樸實清新,意境鮮明,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從而成為自唐代以來田園詩中的佳作。
全詩清空如話,既不用典,也不生澀,讀起來令人想到純樸,自然而又真摯,一種古道熱腸的友情躍然詩上,傳誦不衰。
這首詩為什麼能具有這樣的藝術感染力呢?
仔細想來,是因為詩人以喜悅的感情,寫出了一個和平生活,美麗恬靜的農村情景,既無名山勝水,也無異草奇花,有的是一片場圃,一片桑麻和具有淳樸感情的農家朋友。當詩人被邀到農家做客的時候,於是“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的樸素語言展開了饒有古風的場景。雞黍是農民款客最誠意的表現,通過雞黍的具體描寫,就令人浮起了田家的形象。田家的環境,是綠樹繞村,青山遠襯,故人把酒敘舊,面對著窗外的場圃,娓娓談著桑麻的農事,充滿了喜悅的情緒。主人的款待出自真誠,不僅以這次歡敘為難得,更約定客人來年重陽佳節再來做客,到那時籬菊已開,又另有一番賞心的情趣了。
孟浩然擅長於自然描寫,與王維齊名。從《過故人莊》可以看到作者以清峭的情懷,感受到農村大自然的陶醉,承受到友情的溫暖,因而能以樸質的語言抒發出美好的篇章,所描寫的環境,令人想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和《歸去來辭》中的一些情節,但又各有特色,各有天地,而非藝術上的重複。
《過故人莊》能傳誦下來,藝術上是具有純樸的特點,語言上具有清新口語化的風格,大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致。由此看來,好詩能去掉陳詞濫調,寫得自然,不塗飾,不堆砌,正如寫出“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一樣,於平淡之中見出功力。

作者

簡介

孟浩然的古代畫像孟浩然的古代畫像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頓失意,以隱士終身。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於趨承逢迎。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同時和後世所傾慕。李白稱讚他“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讚嘆說:“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贈孟浩然》)。

孟浩然的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作的題材也很狹隘。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雖遠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

詩歌

《過故人莊》孟浩然墓在湖北襄陽
孟詩不事雕飾,佇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於寒儉枯瘠。他善於發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一時真切的感受。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杜甫說他、"清詩句句盡堪傳"(《解悶》),又讚嘆他"賦詩何必多,往往凌鮑謝"(《遣興》)。

其抒情之作,如《歲暮歸南山》《早寒江上有懷》《與諸子登峴山》《晚泊潯陽望廬山》《萬山潭作》等篇,往往點染空靈,筆意在若有若無之間,而蘊藉深微,挹之不盡。嚴羽以禪喻詩,謂浩然之詩"一味妙悟而已"(《滄浪詩話·詩辨》)。

流派

《過故人莊》孟浩然的印
盛唐田園山水詩,在繼承陶、謝的基礎上,有著新的發展,形成了一個詩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輩最長,開風氣之先,對當時和後世都有很大的影響。他的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唐音癸簽》引《吟譜》語)。如"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聯,與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並列,成為摹寫洞庭壯觀的名句。清代潘德輿曾指出:"襄陽詩如'東旭早光芒,浦禽已驚聒。臥聞魚浦口,橈聲暗相撥,日出氣象分,始知江湖闊'、'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精力渾健,俯視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養一齋詩話》)然而這在孟詩中畢竟不多見,不能代表其風格的主要方面。

特點

山水畫山水畫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農家恬靜閒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樸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作者以親切省淨的語言,如話家常的形式,寫了從往訪到告別的過程。其寫田園景物清新恬靜,寫朋友情誼真摯深厚,寫田家生活簡樸親切。這是一幅非常樸實的田園風景畫。誠摯親切的友情,典型農家生活場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於一爐,可以看出詩人的內心世界的和諧。他把藝術美深深地融入整個詩作的血肉之中,顯得自然天成。這種不炫奇獵異,不賣弄技巧,也不光靠一兩個精心製作的句子去支撐門面,是藝術水平高超的表現。你只覺得這種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風格,與他描寫的對象──樸實的農家田園和諧一致,表現了形式對內容的高度適應,恬淡親切卻又不是平淺枯燥。

這不禁又使人聯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斗。”杜詩田父留人,情切語急;孟詩與故人再約,意舒詞緩。杜之鬱結與孟之恬淡之別,從這裡或許可以窺見一些訊息吧。

集評

聞一多先生《唐詩雜論》云:"真孟浩然不是將詩緊緊地築在一聯或一句里,而是將它沖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詩。"《瀛奎律髓》:"此詩句句自然,無刻劃之痕。"《唐詩別裁》:"通體清妙。"

沈德潛《唐詩別裁》:““篇法之妙,不見句法”》;皮日休《郢州孟亭記》“不鉤奇抉異……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他把藝術美深深地融入整個詩作的血肉之中,顯得自然天成。這種不炫奇獵異,不賣弄技巧,也不光靠一兩個精心製作的句子去支撐門面,是藝術水平高超的表現。

中國古詩詞

詩詞是一種極具個性化的藝術形式,對於文學作為一種藝術出現的時候,他代表的不僅僅是定義層次方面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而是一個作家的心路歷程,一個作家的血與骨!如果我們不在詩詞里保有一個乾淨、純粹的自我、那么我們還期望在那裡找到一個這樣的自我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