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ax

Pentax

pentax中文名:賓得/ 賓德/潘太克斯賓得相機的製造商是旭光學工業公司,其前身是旭光學合資公司,創立於1919年,主要生產眼鏡和放映鏡頭。賓德的前身是朝日光學公司,也有人叫旭光學公司,日本最好的光學公司之一,主要生產光學儀器。 賓德這個名字來自東德蔡斯潘太康的一個生產線,後來東德蔡斯被施耐德光學併入,這條生產線由施耐德賣給朝日光學,並提供先進技術,共同開發單眼相機。

基本信息

品牌介紹

AsahiflexAsahiflex
PENTAX這個名字來源於1950年代旭光學工業株式會社研製的日本第一部單眼相機ASAHIPENTAX。PENTAX這個名字的來源比較複雜,單詞的前面5個字母取自光學原件五稜鏡的英文Pentaprism,也就是說PENTAX首先是單眼的代名詞。其次,PENTAX這個名字的正式產生是得自一位日本的基督教新教牧師,叫做渡邊四郎,他是個植物學家,也是日本研究拉丁文、希伯來文的權威人士。由於他在旭光學的研究機構做植物學的研究,旭光學社長便邀請其為新產品命名。他根據拉丁文Pentecostes的發音,把Pentaprism改造成了PENTAX。Pentecostes的含義是聖靈降臨,是聖經中非常重要的事件,在復活節後50天發生,聖靈降臨節也是基督教的重要節日之一。因此,旭光學的這個新產品,日本第一台單片反光鏡相機就被命名為ASAHIPENTAX。ASAHI是旭光學的公司名,就是日語“旭”或“朝日”的羅馬字拼音。ASAHIPENTAX直譯就是聖靈在晨光中降臨的意思,同時也暗含日系單眼相機的誕生。

公司口號

賓得賓得
我們為了成為21世紀社會所需要的公司,重新定義賓得的企業使命和存在意義, 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的公司口號。
for your precious moments
- Precious包含著“寶貴”、“重要”、“不可替代”的意義。
- 人生中的寶貴瞬間,與自己密切相關者的不可替代的瞬間。
- “for your precious moment”這個公司口號傾注著我們的願望:希望通過照相機,以及各種尖端數碼產品、醫療器械等所有的產品和技術,為大家提供豐富的精彩瞬間。

賓得歷史

賓得Kr系列賓得Kr系列
1919
創立Asahi Optical Joint Stock Co。
1938 創立Asahi Optical Co Ltd。
1952 首部日本製造的35mm單鏡反光相機Asahiflex I面世。
1954 Asahiflex II面世,配備全球首創的即時回鏡功能。
1957 Asahi Pentax面世,採用五稜鏡,觀景效果準確無比,獲得各界讚賞。
1964 Asahi Pentax SP面世,配備透鏡頭測光系列,暢銷全球,為日後單鏡反光相機的典範。
1969 賓得五十年誌慶,推出中制式Asahi Pentax67相機。
1971 推出Asahi Pentax ES,採用全球首創的光圈優先自動曝光系統。
1976 賓得K1000面世,暢銷全球各地。
1979 賓得Auto110獲美國太空暑選用,裝設於星座觀察火箭。
1980 推出高級單鏡反光相機賓得LX,慶祝賓得開業六十周年。
1981 全球首部透鏡頭自動對焦單鏡反光相機賓得ME-F面世。
1983Pentax Super A面世,賓得1983年歐洲最佳相機大獎。
1984 推出6×4.5制式645型號及賓得首部輕便相機PC35AF型號。
1985 賓得67在日本榮獲1985年長壽設計特別大獎。
1986 全球首創的變焦輕便相機賓得Zoom-70面世。
Zoom-70Zoom-70
1987
推出賓得SFX,全球第一部內置自動閃光燈的自動對焦單鏡反光相機;賓得Zoom-70榮獲87-88年度歐洲最佳輕便相機大獎。
1990 賓得Zoom-105Super榮獲90-91年度歐洲最佳輕便相機大獎。
1991 推出高級自動對焦單鏡反光相機Z系列,特設智慧型電動變焦系統。賓得輕便相機總產量突破一千萬台大關。
1992 賓得Z-1奪得1992年日本相機格林披治大獎;賓得Zoom 90-WR榮獲92-93年度歐洲最佳變焦輕便相機大獎
1993 賓得Espio115勇奪兩項殊榮93-94年度歐洲最佳輕便相機大獎及TIPA最佳輕便相機大獎。
1994 賓得七十五周年誌慶,推出Z-1SE及ESPIO115SE型號;變焦輕便相機總產量突破一千萬大關。
1996 賓得日本所有公司分部均獲得ISO頒發的ISO 9001品質證明書;推出世界第一部38-160mm變焦輕便相機
ESPIO160;MZ-5分別奪得96-97年度TIPA最佳單鏡反光相機大獎及96-97年度EISA歐洲最佳相機大獎。賓
得ESPIO 115M奪得96-97年度TIPA最佳輕便相機大獎。
1997 Asahi Optical Co Ltd總部獲發ISO 14001環境管理品質證明書。
1998 劃時代的中制式自動對焦單鏡反光相機賓得645n面世,內置互換式自動對焦鏡;推出變焦輕便相ESPIO200,遠距離範圍大至200毫米;賓得645n榮獲九八年相機格林披治大獎98-99年度TIPA歐洲最佳專業產品大獎及98-99年度EISA歐洲最佳專業相機大獎;ESPIO200奪得98-99年度TIPA歐洲最佳35mm輕便相機大獎。
1988年開發成形自由的“人造骨材料”
開發帶錄音功能的靜態相機,並參展1988國際攝影電影展覽會
1990年在菲律賓設立正規的照相機生產工廠“旭光學菲律賓公司(現在的賓得菲律賓宿務公司)”
1992年在菲律賓設立眼鏡片的生產工廠“旭光學菲律賓甲米地公司(現在的賓得菲律賓呂宋公司)”
1994年開發光磁碟用衍射像差校正物鏡
1995年在越南設立光學製品生產工廠——賓得VN
1997年參與數位相機領域,數碼靜態相機“Pentax EI-C90”上市銷售
世界最初的換鏡式AF中畫幅單鏡頭反光照相機“Pentax 645N”上市銷售
2000年開發出世界最初的衍射型DVD/CD複合式鏡頭,並實現了產品化
2002年公司由旭光學工業株式會社更名為賓得株式會社
搭載液晶監控器、帶數位相機功能的雙筒望遠鏡“DIGIBINO DB100”上市銷售
2003年與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共同設立開發中心
搭載滑動鏡頭系統的數位相機“Optio S”上市銷售
開始“Globalvoice”業務,利用網路對配送各種音響信息。2007年,被日本HOYO公司以強制買入股票的方式收購
2011年,理光(RICOH)公司收購HOYO公司旗下賓得產業,成立賓得理光映像株式會社
2013年,賓得理光映像株式會社更名為理光映像株式會社

品牌傳奇

賓德的前身是朝日光學公司,也有人叫旭光學公司,日本最好的光學公司之一,主要生產光學儀器
賓德相機的由來,離不開德國光學巨頭——施耐德。
施耐德鏡頭施耐德鏡頭
有傳聞賓德這個名字來自東德蔡斯潘太康的一個生產線,後來東德蔡斯被施耐德光學併入,這條生產線由施耐德賣給朝日光學,並提供先進技術,共同開發單眼相機(現在的施耐德鏡頭均由朝日光學設計並生產。而三星機身均由賓德影像部生產)
因此,有人說賓德向蔡斯安插商業間諜一說並非遙傳。至少,施耐德把蔡斯的潘太康給賓德的時候,也包括了很多的先進技術。
還有傳聞說萊卡的由來也源自施耐德:據說施耐德的相機部——祿萊,想開發一種使用35MM膠片的小型相機,於是找到萊茨光學公司,並給它很多相機方面的技術。萊茨光學公司在生產完這一旁軸的135相機後,就開始設計自己的相機,那就是萊卡相機。
如果說天下武學出自少林,那么天下相機就出自“施耐德”。施耐德把135旁軸的技術給了萊茨光學的萊卡,卻把單眼的技術給了朝日光學的賓德。
賓德素有單眼王之稱,其K卡口源自 the king of LSR ,K系列,也許就是相機之王的寓意吧
另外,賓得現在的結盟技術合作夥伴:
施耐德,賓德為其設計與生產鏡頭。
三星,賓德為其設計與生產相機,以交換CCD與COMS,及亞洲相機市場份額。
柯達,經由三星為賓德提供CCD,由賓德生產的鏡頭,經由施耐德提供給柯達(所以退出相機市場的柯達不久將卷土從來)。
HOYO,朝日為HOYO設計與生產一革命性的PL鍍膜鏡片,HOYO為賓德645D投資。
其他技術交換夥伴:
尼康,尼康用SWM技術與賓德交換一項鍍膜技術,那就是尼康為賓德提供的SWM的線性馬達,賓德為尼康的納米鍍膜鏡片代工。相傳此合作的開始於賓德台灣工廠為尼康代產一支18-55 ED II 鏡頭,就是D40的套機頭,此頭拍中午的太陽也不會產生眩光,因此讓尼康公司重視鍍膜的重要性。
索尼,賓德為其提提供鏡片與鏡頭設術,交換SR(光學防抖)技術!
其他經銷合作夥伴。
圖麗,朝日為圖麗OEM代工生產鏡頭,針對尼康,佳能等APS市場。
三星,賓德為三星設計與生產NX 10,針對松下,奧林巴斯等4/3系統的市場,並以此項目為出讓賓德在中國的市場給三星。

鏡頭髮展史

Takumar太苦馬

Pentax 6x7Pentax 6x7
Takumar(中國內地一般稱太苦馬)是朝日(旭)光學(AsahiOptical)一個歷史悠久的鏡頭系列,太苦馬時代是賓得Z-1朝日光學鏡頭品質超過的德國鏡頭成為世界一流鏡頭的時代,被稱為日本光學的驕傲!這便是PENTAX在單眼機上的早期鏡頭,並使PENTAX稱著於世的重要原因。Takumar鏡頭系列可謂歷史悠久,其名字"Takumar"來自20世紀五十年代旅居紐約的日本攝影家TakumaKajiwara,他是柯達公司創始人GeorgeEastman的私人朋友。TakumaKajiwara參與設計了早期的Takumar鏡頭。

Takumar鏡頭系列有好多版本,一直處於改進之中。直到AsahiOptical公司頒布了K型卡口鏡頭,Takumar的名字才不再使用。但是Pentax6x7的配套鏡頭系列仍然保留了Takumar的名字。而且在K型卡口系列鏡頭中,仍然有部分沒有SMC鍍膜的鏡頭沿用了Takumar的名字,如Takumar135/2.5。Auto-Takumar:此系列鏡頭的特色是實際釋放快門時鏡頭光圈自動收縮到選定光圈。這一系列鏡頭實際上在k系列機型推出後才開始使用。自動收縮光圈系統工作程式如下:首先,轉動光圈環選定光圈,然後,推動鏡桶上的撥桿,這時自動收縮光圈裝置上弦。按動快門,光圈收縮。早期的兩款SuperTakumar標準鏡頭標有AtuoTakumar字樣:55/1.8Auto-Takumar和55/2Auto-Takumar。AsahiOptical公司將光圈撥桿由左邊改為鏡頭右邊,鏡頭標識也改為SuperTakumar。SuperTakumar:使用SuperTakumar鏡頭,快門按下後不用再手動把光圈開大,光圈撥桿變成了自動和手動選擇開關。當開關設在Auto檔或者測光開關鈕處於ON的狀態時,快門按下後光圈自動回到最大位置。當開關設在MAN檔時,光圈動作與以前的Takumar鏡頭相同,一直處於收縮狀態。Super-Multi-CoatedTakumar:最早的SMCTakumar鏡頭。Pentax在1971年第一個在他們的鏡頭上使用了多層鍍膜技術。公司市場部稱是Pentax發明了多層鍍膜技術,實際並非如此,這種鍍膜技術實際上由美國公司OCLI(OpticalCoatingLaboratories,Inc.)發明,最初使用在NASA登月計畫的太空裝備上。AsahiOptical公司從那家公司獲得了專利許可,SMC技術才用在Takumar鏡頭上。

PENTAX品牌後的鏡頭

賓得的鏡頭群是相機品牌中最大的,主要分為三類,一為星頭,一為限量收藏鏡頭,一為民用光學鏡頭。
賓得鏡頭的保值性很高,在FA早期生產星頭的小金,新頭的售價折合9500元RMB,現在一個二手90新的要11800元。同比小白與小竹炮的價格卻一落千丈。但遺憾的是內陸的賓得多為走私,賓得從未將高檔鏡頭賣到中國內陸,很多影友聞所未聞,中國賓友也是難得一見,在90年代時的賓得真是一鏡難求,哈爾濱的滙豐相機行曾出售賓得相機與鏡頭,因此還因有賓得水貨出售在業內很有名氣,為此,在2000年前此店的外牆都是賓得的廣告。
賓得還設計生產了不同畫幅規格的相機與鏡頭,如110、135、6×7、645、APS等規格的相機與鏡頭。
賓得鏡頭的品質一流,一向有P家無狗頭之稱。許多廠家找朝日光學為其設計與生產鏡頭,賓得曾為柯尼卡、施耐德、三星、美能達、萊卡卡西歐,柯達、尼康、索尼、JVC等代工生產鏡頭,並使這些品牌廣受好評!

事業挫折

數碼時代落後

賓得賓得
2001年2月,賓得研製出一部全幅的數碼單眼。從圖片上看,這台相機的完成度已經非常高。傳聞是飛利浦的CCD有缺陷,在使用同一塊CCD的contaxNDigital胎死腹中後,最終使賓得放棄這部全畫幅單眼的上市,從此賓得的數碼全畫幅就銷聲匿跡了。直到2003年,賓得才終於推出它們第一款數碼單眼:*istD。延續了*ist的古怪名字。就機器本身而言不乏亮點,當時最輕最小的機身(依舊是金屬架構、防塵防水)、主流的600萬像素APS-C畫幅的CCD、先進的測光對焦系統,對賓得老鏡頭的完善支持。對於第一款數碼單眼來說,表現還是盡如人意的。但是在數碼時代,賓得的產品大多叫好不叫座。除了645中畫幅,其他領域都被競爭對手進一步蠶食,膠片時代的弊病在進入數碼時代之後進一步被放大,漸漸地走入泥潭深淵。K10D確實是一部不錯的數碼單眼,完完全全地走畫質路線,可是對焦和測光方面實在是不知道用什麼話來形容了......

HOYO合併風波

由於公司越來越不如人意的業績,2002年正式更名的賓得株式會社終於決定引入新的投資者。董事會選定了日本另一家著名光學公司HOYO株式會社,2006年12月21日,兩公司就合併的事宜達成了共識,並決定於2007年10月完成合併,合併後的新公司名稱將確定為"HOYA賓得HD株式會社"。實際上這家以醫用光學設備出名的公司並不太看重賓得的影像業務,而賓得內部對合併事宜也存在激烈的爭論,加之合併的股權分配對賓得的一些股東不利,終於導致賓得的管理層撇開董事會單方面宣布中止與HOYO的合作。於是2007年4月,HOYO公司在賓得主要股東的支持下發動對賓得股票的強制收購,賓得最終被併入HOYO,成為其下屬的一個事業部,賓得股票從東京證券市場上退市。原賓得管理層則以集體辭職的方式發泄不滿。最終,創業近百年的賓得公司作為一家獨立企業不復存在。

理光賓得重生

歸入HOYO旗下之後,賓得的運營者們並沒有放棄積極進取的精神,但限於資金和人材的流失,不得不採取了一系列更為保守的發展路徑,比如放棄高端相機的研發等等。然而市場的發展證明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這使得HOYO下的賓得在市場上陷入了更加快速的衰退。大概是因為業績越來越不好,導致HOYO公司對賓得的影像事業更加失去了興趣,於是開始尋找新的買家。最終,一直保為相機業務的日本著名辦公設備生產商理光集團看中了賓得。2011年7月1日,日本理光公司和HOYA公司共同宣布,由理光收購HOYA旗下的賓得影像系統業務,雙方已經達成協定,並於2011年10月1日由理光正式接手HOYA品牌旗下賓得品牌。為完成此次收購,HOYA將成立一家新公司,將旗下賓得影像業務,以及海外子公司PENTAXVNCo.Ltd分拆至該公司名下,隨後再將該公司全部股份移交給理光。理光此次收購的HOYA旗下賓得影像系統業務,具體包括數位相機、鏡頭、附屬檔案、保全攝像頭、望遠鏡等光學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賓得公司餘下業務包括:數位相機模組、DVD雷射頭用透鏡、內窺鏡、人造骨骼、語音分析等,核心為醫療器械產品等業務HOYA還會繼續運作。屆時,理光旗下數位相機和HOYA旗下內窺鏡等產品將共同使用PENTAX品牌。
2011年,作為理光收購賓得過渡時期的安排,理光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賓得理光映像株式會社成立,並對原賓得株式會社旗下的影像業務進行了重新整合。從2012年開始,新的賓得公司在市場上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賓得品牌似乎重新煥發了生機。不過,隨著整合期的結束,理光也開始了一系列"去賓得化"的動作。2013年7月,賓得理光映像株式會社正式更名理光映像株式會社,其下屬所有子公司也全部改姓理光。PENTAX作為一個公司名終於成為了歷史,而重新回到了一個純粹的單眼相機品牌的身份。

系列型號

Asahiflex

AsahiflexAsahiflex
旭光的第一台單眼相機Asahiflex
二戰後,鑒於單眼相機在歐洲市場蓬勃發展,旭光決定模仿,於1945年開始其第一台單眼相機的研製,而7年後的1952年5月,旭光的第一台單眼相機Asahiflex正式發布,這也成為日本的第一台單眼相機,而在同一時代,佳能和尼康依舊在合作開發旁軸相機、美能達專注雙反相機的開發。

賓得SF-1

生產年份:1987-1988年,全球第一款搭載TTL自動閃光控制的單眼相機。

賓得Z-1

賓得Z-1賓得Z-1
生產年份:1991-2000年(Z-1至1994年停產,由Z-1P接替,但兩者區別不大),KAF2鏡頭的完美機身,有電動變焦和自動變焦(配合電動變焦鏡頭使用可實現"景別鎖定"變焦功能)!當時賓得最高端的機器,快門速度高達1/8000秒,設計上有獨到之處,如強調不應該過分依賴機器,在自動拍攝過程中攝影師可隨時干預相機動作,提出了"超程式"、"超手動"等獨特曝光模式,以及按鏡頭最佳光圈優先的MTF曝光模式。此外也具備高端機型的結實、用料出色等特點。雖然如此,但Z-1比起其它廠商的專業機型仍有一定的差距,如取景器亮度不夠,機身密閉性不好等。

賓得MZ-S

MZ-SMZ-S
生產年份:2001賓得最後一部頂級膠捲單眼,賓得數碼時代過渡的產物,賓得曾經有一部基於MZ-S的全幅數碼單眼計畫,但最終胎死腹中。MZ-S的思路和其它廠商不太一樣,它沒有太過繁複、但又不常用的功能,把基礎功能強化後加上一個鎂合金外殼,得到一個小巧、結實的MZ-S,對於實用主義者而言,這就是完美。

賓得*istDL

賓得*istDL賓得*istDL
生產年份2005年6月上市,有史以來最古怪的相機命名方式,賓得最後一部膠捲單眼,改進包括全新的對焦系統、有史以來最小巧的機身、先進的測光、完善的自定義功能、超大的背部LCD等。但這部機器的主要目的其實是為賓得接下來推出的數碼單眼提供原型機,本身的意義已經不大。

賓得*istDL2

賓得(PENTAX))*istDL2,一款APS畫幅600萬像素的單眼數位相機。卡賓得*istDL2口設計相對開放,可以兼容賓得K、KAF、KAF2等多個接口規格的鏡頭,配轉接環還可以使用傳統M42接口鏡頭。相傳這部相機因小巧,輕便,鏡頭抗眩能力強等原因,伴隨楊利偉上過太空的相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