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昭王

周昭王

周昭王(?~前977年),姬姓,名瑕。周康王姬釗之子,周朝第四任君主。姬瑕在出土青銅器銘文中多作卲王。 周昭王繼位後,欲繼承成康事業,繼續擴大周的疆域,從昭王十六年開始,親率大軍南征荊楚,經由唐(今湖北隨州西北)、厲(今湖北隨州北)、曾(今湖北隨州)、夔(今湖北秭歸東),直至江漢地區,大獲財寶,鑄器銘功。周昭王十九年,昭王再次親帥六師伐楚,結果全軍覆沒,死於漢水之濱。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王道微缺

姬瑕,周康王姬釗嫡長子。康王二十五年(前996)周康王去世,姬瑕即位,是為周昭王。

中國第一個見於史冊的治世成康之治後,西周王朝應該迎來一個盛世,但此時西周王朝的執掌者卻“王道微缺”。周昭王十四年(前982)夏四月初八,鎬京突然出現反常的自然現象,河、井、泉、池裡的水同時泛漲,井中的水竟然溢出井外,緊接著宮殿和民宅山川大地都搖晃起來。夜裡有五色光氣入貫紫徽星座,遍於四方,盡作青紅色,天空竟然看不見二十八宿 。古人認為天象和人間為表里,王道缺失才招致異象疊生。

如果說所謂天象只是古人迷信無知,那么周昭王處置國事的態度就是確證無疑的“王道微缺”。周昭王十四年秋七月,魯國發生政變,魯侯之弟姬沸殺死兄長魯幽公姬宰奪取侯位,自稱魏公。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周昭王竟聽之任之,既不發兵征討,也不興師問罪,致使天下恃強凌弱的現象屢屢發生,朝綱由此偏斜。

東夷之戰

周昭王十六年(前980),昭王率軍對東夷各國(今山東、江蘇、安徽一帶)進行軍事威懾。

東夷是古代對東方各族的泛稱。西周初年,這些方國部落對周王朝時服時叛。經周公、周成王東征,周勢力達到今山東境地,淮夷、徐夷仍倔強不服。是年,以楚為首的方國部落進犯周朝疆土,周昭王集結大軍,南征楚荊。為穩定後方,先向東夷進兵。各夷國見眾寡懸殊,紛紛歸順。至周昭王伐楚時,東夷南夷有二十六邦國前來臣服朝見。

東夷之戰加強了周王朝對東夷諸國的控制,孤立了荊楚。

昭王伐楚

據《竹書紀年》記載,昭王伐楚,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周昭王十六年(前985),周昭王“伐楚,涉漢,遇大兕” 。一般認為此次戰爭與上述《牆盤》記載相同。周昭王領軍渡過漢水,深入荊楚一帶,渡漢水時還遇見“大兕”(犀牛)。

第二次,周昭王十九年(前982),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於漢” 。周軍渡漢水時,陰風驟起,氣候惡劣,將士驚恐,軍隊損失嚴重。

第三次,“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貫紫微,其王南巡不返” 。據魯紀年推算,此時為周昭王二十四年(前977)。此次伐楚聲勢浩大,陝西扶鳳出土的“牆盤”銘文記載:“弘魯召(昭)王,廣笞荊楚,唯狩南行。”但結果全軍復沒,周人諱言此事,模糊地說“南巡不返”。

昭王伐楚與早期楚史和楚文化研究有極重要的關係,但這樣一件西周史和楚史上的重大事件,卻因為周人的隱諱而蒙上了重重迷霧,甚至連周昭王征伐的對象到底是誰都存在爭議。根據現代學者的考證,周昭王所伐之“楚”並非“楚國(楚子)”,而是西周時期和楚國(楚子)並立於楚地的楚蠻。

“楚”有二義,一是指羋姓楚國,二是指南方楚蠻。周成王十九年,楚國先祖熊繹被封為楚子,封地在楚蠻之地,因此楚國與楚蠻有交集,到東周時,楚國崛起吞併了楚蠻,兩者才混為一體。在周昭王時期,楚國爵位不過是楚子,封地僅五十里,荒僻貧弱 。在這種情況下,周昭王不可能盡起六師,傾力南下攻打小小的楚子,更不會收穫頗豐,大小貴族均興高采烈地作器銘功 。而且如果周昭王果真的因為南征楚國而喪命,則周、楚必為不可解的死敵,周昭王之子周穆王不可能不報此仇,楚國更不可能在周穆王十四年還作為周朝的封國參與伐徐之役。

而楚蠻在周昭王時期占據地域廣大,大約在今漢水中上游的丹江地區和下游的漢東地區,且占據銅礦主產地銅綠山。在先秦時期,銅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政治、經濟、戰爭等方方面面都廣泛需求。楚蠻雖然人數眾多,分布廣泛,但始終沒有如從前的三苗和後來的楚國一樣形成一個強大統一的政治體,只是一些分散的部族,這種情形下的楚蠻正適合作為周昭王南下征伐的對象。

昭王南征之“楚”為楚國的說法最早出現於東漢,王逸注《楚辭·天問》 。後世學者多信此說,口口相傳代代為繼,昭王南征楚國幾成定論。

南巡不返

《古本竹書紀年》載:“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貫紫微,其王南巡不返”。

第三次伐楚對西周的軍事力量打擊很大,周昭王薨於漢水,全軍覆沒。經過春秋筆法潤飾的正史對此事諱莫如深,無法獲知詳情。北宋時期,在湖北安陸一帶出土了六件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稱為“安州六器”,透露了周昭王南巡的相關信息。

周昭王十六年,昭王南巡親征,征伐楚荊。為了保證進軍的順利,他任命一個姓南宮的人為統帥,一個叫中的人為先鋒。中帶領軍隊聯絡漢陽的姬姓諸侯,為大軍開路,並在鄧國和曾國為昭王準備行宮。一路上得到了漢北各姬姓諸侯的支持,軍隊人馬更加壯大,很快深入江漢腹地。原來臣服於楚荊的大部族、小方國紛紛歸順。

中的先頭部隊到達長江,後軍隨後趕到,王師攻占了鄂部駐地,大軍沿漢水東岸南下,到達長江邊後,昭王留下一支人馬在江北守衛渡口,自己親率大軍渡江南下。揚越的鄂部將主力退縮到南面的大山中,昭王占領了銅綠山。然後昭王渡江北上,在唐國(今湖北隨州西北)大會漢陽諸侯,論功行賞,給先鋒中很多馬匹和銅材,元帥南宮也得到了很多賞賜。後來,中用昭王賞賜的銅材鑄造了一批青銅禮器,並在上面刻上了文字,記載此次戰爭和他所得到的賞賜,昭王給貴族們分發一些銅材,然後將大量銅材運回。這些銅材多被用來鑄造青銅器,其中就包括安州六器。

周昭王占領銅綠山後,留下了少數王師鎮守銅綠山,率領大部隊返回。然而,鄂部一聽周軍主力已經撤走,又奪取了銅綠山,昭王決定再次親征。

周昭王十九年,昭王率大臣祭公等,以戍衛鎬京的西六師再攻楚荊。開始時形勢很好,周軍從唐國(今湖北隨州北面)出發,經過厲國、曾國向南順利推進。為了壯大聲勢,昭王還派出使臣到長江中游的大小邦國,爭取支持。昭王本人則率師沿江而上,直抵夔國邊境(今湖北秭歸)。然而回師漢水時,周軍卻遭到了楚荊部隊的強烈抵抗,又遭遇了異常天氣,全軍覆沒。

姬瑕二十七歲即位,在位執政虛記二十年,卒於昭王十九年(前977),終年四十六歲,尊號周昭王。古書上說“儀容恭美曰昭”,故諡號昭王。

周昭王崩後沒有向諸侯告喪,宗室諸侯擁立周昭王長子姬滿繼位,是為周穆王。

為政舉措

周昭王元年,東夷反叛,昭王命白懋父率師討伐,師旅族眾拒絕東征。懋父在艿得知此事後,罰師旅古幣三百寽。按律,須將此事通報全軍,而白懋父只命在師旅軍內公布。師旅將這一處罰銘刻在鼎彝之上。

同年,巢侯叛亂,周昭王令東官率宗周六師平之。

周昭王十五年,周昭王居宗周,命令毛公遣替代虢城公率師東征繁、蜀、巢諸戎,命令邦冢君,徒馭、職人組成中師,吳白旅為左師,呂白旅為右師,毛公子班率族人從征。

同年秋,周昭王大閱公族於庚辱宮(今陝西岐山西),命令中先南宮而行,經方(城)、鄧、鄂師(今鄂豫交界處),至漢中洲,命令白賈父把守渡口,至夔(湖北秭歸)長王行宮,並令歸生歸報於昭王。

周昭王十六年正月,周昭王御駕南征,到漢水,遇到以白雉(兕)為國騰的荊地民族的頑強抵抗。

同年夏,周昭王狩獵於炎(洞庭湖),命作冊矢令歸。

周昭王十七年九月,昭王班師返周。

周昭王十八年正月,周昭王在呂(今陝西西部),令士道賞己侯貉子三隻鹿。己侯作卣,卣上鏤有三隻鹿。

周昭王十九年,周昭王統軍由千地出發,逾散關,順漢水而下,溺死於水中,六師將士俱葬江底。辛餘靡負昭王屍上岸,又反救蔡公。王師北歸宗周后,周公封辛餘靡為西翟(今甘肅隴縣)侯。

周昭王親率大軍南征荊楚並非無成,從後世周穆王的表現來看,雖然昭王身死楚地,但周王朝對南方的拓展,已由周昭王完成。

歷史評價

司馬貞《史記索隱》:“南巡不還,西服莫附。”

由於周人隱晦,正史中關於昭王正面的內容不多,但1970年在周原出土的《史牆盤》,卻給周昭王姬瑕正面評價。銘文載:“弘魯昭王,廣批荊楚,唯狩南行”,對昭王南征作了完全肯定的評價。

家族成員

父親:周康王姬釗

妻子:房後

兒子:周穆王姬滿

史籍記載

《令簋》

《馭簋》

《過伯簋》

《鴻叔簋》

《鼒簋》

《墻盤》

《左傳·僖公四年》

古本《竹書紀年》

今本《竹書紀年》

《呂氏春秋·音初》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

人物爭議

眾多史料都記載周昭王崩於漢水,但如何落水卻眾說紛紜。

梁敗說

《呂氏春秋·音初》:“周昭王親將征荊,辛余靡長且多力,為王右。還反涉漢,梁敗,王及祭公抎於漢中。”

所謂梁敗,即為“橋樑倒塌”。按照這種種說法,周昭王死於橋樑垮塌。周人在漢水上架設浮橋,但不知何故,橋樑垮塌,昭王落水而死。

船解說

皇甫謐《帝王世紀》稱:“昭王德衰,南征,濟於漢,船人惡之,以膠船進王,王御船至中流,膠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沒於水中而崩。其右辛游靡長臂且多力,游振得王,周人諱之。”

周昭王率領六師而來,以當時的造船技術,如此多的人過江只能分坐多艘船隻才可以。既然分坐必定有先有後,而昭王以周天子之尊,不可能坐在前行的船中。先行的船必然會首先脫膠解體,後面的周昭王不可能明知前船已解體而仍然坐這樣的船過江,更不可能先後出發的船隻同時解體,致使六師全部沉水。

如果真的因為膠船解體而導致周昭王殞命,楚國難辭其咎。但繼位的一代雄主周穆王南征北伐,其軍隊的力量不可謂不強,如果昭王死於楚人之手,以穆王之強,面對軍國之辱、君父之死,不可能不對楚國採取復仇行動,然則史實卻是穆王非但沒有任何報仇舉動,反而曾與楚軍連手殄滅了正在勃然興起的徐偃王。

翦伯贊在《中外歷史年表》中對膠船解體的說法認為:“此系晉人之說,不知何本。”對皇甫謐之說持懷疑態度。

酈道元《水經注》也有類似記載:“昔周昭王南征,船人膠舟以進之,渡沔水中流而沒死。”這顯然是皇甫氏說法的一個翻版,只不過將漢書改成了沔水。但這一說法連酈道元自己也似乎不太相信,因此他在他這段話的後面綴上“村老雲”字樣,以示難於憑信,僅供後人參考。

地震說

此外,還有地震說。這種說法依據的是今本《竹書紀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於漢”的記載。其中的“雉兔皆震”,被理解為大地震,周昭王南征楚國、兵敗身死的史實不是人為因素,而是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周人信仰天命,史官對地震這樣意味著天罰而導致周天子之死的事件採取避諱態度,是為了避免公布周昭王死因真相後引起社會動盪,動搖周人的思想統治基礎。如果這件事被天下諸侯知道真相,周王朝所一直宣稱的“真龍天子,皇權神授”之說就會受到嚴重質疑。

鱷魚說

鱷魚說的依據同梁敗說,並串聯戰國《公輸》一文中墨子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認為周昭王不是淹死於漢水,而是被水中覓食的鱷魚咬死。根據《公輸》記載,犀牛(兕)產於雲夢澤,漢江是鱷魚(鼉)橫行的地方。周師遭遇梁敗後跌落漢江,驚擾鱷魚,周昭王不幸命喪鱷口。

周朝君主

更多歷史知識詳見歷史百科

西周時期周朝君主

諡號姓名在位時間
周文王姬昌約前1099年—約前1061年
周武王姬發約前1050年—約前1045年
周成王姬誦約前1044年—約前1008年
周康王姬釗約前1007年—約前982年
周昭王姬瑕約前981年—約前963年
周穆王姬滿約前962年—約前908年
周共王姬繄扈約前907年—約前896年
周懿王姬囏約前895年—約前871年
周孝王姬辟方約前870年—約前862年
周夷王姬燮約前861年—約前854年
周厲王姬胡約前853年—前841年
共和(一說為皇君姬和攝行天子政)前841年—前828年
周宣王姬靜前828年—前782年
周幽王姬宮涅前781年—前771年
周攜王姬余臣前770年—前760年

東周時期周朝君主

周平王姬宜臼前771年—前720年
周桓王姬林前720年—前697年
周莊王姬佗前697年—前682年
周釐王姬胡齊前682年—前677年
周惠王姬閬前677年—前675年
前673年—前652年
周廢王姬頹前675年—前673年
周襄王姬鄭前652年—前619年
周頃王姬壬臣前619年—前613年
周匡王姬班前613年—前607年
周定王姬瑜前607年—<前586年
周簡王姬夷前586年—前572年
周靈王姬泄心前572年—前545年
周景王姬貴前545年—前520年
周悼王姬猛前520年
周敬王姬丐前520年—前477年

戰國時期周朝君主

周元王姬仁前477年—前469年
周貞定王姬介前469年—前441年
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
周思王姬叔前441年
周考王姬嵬前441年—前426年
周威烈王姬午前426年—前402年
周安王姬驕前402年—前376年
周烈王姬喜前376年—前369年
周顯王姬扁前369年—前321年
周慎靚王姬定前321年—前315年
周赧王姬延前315年—前256年
西周文公姬咎前256年
東周昭文君姬傑前256年—前249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