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國

隨國

隨國,上古時期華夏族(漢族前身)在湖北建立的一個姬姓諸侯國,故地在今湖北省隨州市。後為楚國的附庸國,最終亡於楚國。原隨國貴族有人以隨為姓。隨國自從西周早期登上歷史舞台始,便同楚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隨國史,就是一部隨楚關係史。隨國封於何時,史無明載,但據“安州六器”,不會晚於周昭王之世。1979年,在隨州市郊義地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出土兩件銘文銅戈,器主季怡為曾國公族,曾穆侯之子西宮的後人。

基本內容

【簡介】

隨國(湖北省隨州市)是周同姓諸侯國,後為楚附庸國,亡於楚國。

相傳早在女媧開天闢地時,就有一個名為隨的人,他的後代就以隨為姓。至周代,王族中有一支被分封於隨(今湖北隨州),建隨國,侯爵,為周諸侯國之一。周末,並於楚,原隨國貴族有人以隨為姓。另外,春時戰國時,原陶唐氏之後杜伯的玄孫士會在晉國擔任士大夫職務,以隨為食邑,史稱隨會。他受封的地方在今山西介休東,子孫留居於此,也姓隨。至隋朝初年,上述三支隨姓人大都隨例改為隋姓,並進一步發展成為當今隋姓主體。

【早期歷史】

自從牧野之戰武王滅商,西周王朝為了鎮守遼闊的疆土,控制殷商後裔,便把兄弟叔侄和立有戰功的異姓貴族派往各地擔任諸侯,以世襲的形式統治這些地區。這種分封制對發展邊遠地區的經濟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到西周中葉,周昭王、穆王不斷向淮夷、于越、荊楚用兵,為鞏固對南方疆域的控制,同時也為了奪取戰略物資“銅”和保護南征通道,又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從山西、陝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漢水中游地帶,建立起隨(曾)、唐、蔡、應、息等數十封國,組成一個龐大的姬姓封國集團,史稱“漢陽諸姬”。它們互為犄角之勢,負責監視並阻斷荊楚和淮夷、于越結盟,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

姬姓隨(曾)國封邑寬廣,大致以隨棗走廊為中心,北抵新野,東鄰應山,南及京山,西近襄樊。這一帶經過夏商先期開發,生產發達,文化先進。遍布隨州境內的古文化遺址揭示了這樣一個規律,它們都是臨河高地,據險而守,由村寨、貴族塢壘、都城組成梯次社會布局。這種布局,與我們今天的村、鎮、市(縣)何其相似。已發現發掘的春秋時期隨(曾)國貴族墓分布於新野、信陽、安陸、京山、棗陽等地區,在我市發現發掘的則分布在均川、安居、淅河、東城等地。這說明隨(曾)國在春秋時期處於高度文明階段,綜合國力相對強盛。加之隨(曾)國世代沿襲“修政而親兄弟之國”的內政外交方略,所以它在春秋早期敢於屢抗楚鋒,成為抵禦楚國東進北伐、問鼎中原的前沿堡壘。

【隨楚之結】

隨國自從西周早期登上歷史舞台始,便同楚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隨國史,就是一部隨楚關係史。

周武王克商立國後,曾先後分封七十一國,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姬姓之國四十人,“皆舉親也”。《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而作為“漢陽諸姬”之首的隨國,其任務是監控南方蠻夷之國,以拱衛周疆。隨國封於何時,史無明載,但據“安州六器”,不會晚於周昭王之世。學術界大都認為,“安州六器”所載,即《古本竹書紀年》所記“昭王十六年伐楚荊”事,而據“安州六器”所載昭王南伐荊楚經過唐、厲、隨等國並於唐國整治軍隊分析,昭王的這次大規模行動無疑得到了以隨國為首的漢東諸國的積極配合,這說明當時的隨國同楚國已存在著矛盾。

周室東遷以後,諸夏大一統、小分裂的局面已改變為小統一、大分裂。周王喪失了軍事盟主的實力,周公東征、昭王南征之類赫赫揚揚的壯舉已沒有重演的可能,楚人再也用不著為來自中原的威脅而擔憂了。然而,生產發達、文化先進、軍事實力雄厚的隨國則依然是楚人東進的主要障礙。於是,楚武王末年,楚對隨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左傳·桓公六年》 隨國始而修政備戰,繼而拒不參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會,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滿,楚武王再度伐隨。儘管隨人奮力抗楚,充分顯示出其抵禦外敵的“漢東大國”的氣魄與膽識,但由於楚國勢力強大,最終還是同楚人訂立盟約。《左傳·桓公八年》到春秋中期,楚勢更為強盛,隨人公元前640年“以漢東諸侯叛楚”,《左傳·僖公二十年》但終被楚令尹子文擊敗,境土日月削,國勢衰落。此後,隨國“世服於楚,不通中國”,《左傳·哀公元年》杜注成為名副其實的附庸之國。公元前506年,吳、蔡、唐聯軍攻入楚國的郢都,楚昭王奔隨,《左傳·定公四年》吳人尾追而至,隨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春秋末年,“周之子孫在漢川者,楚實盡之”,唯隨獨存。箇中奧秘,隨人已有揣測:“以隨之辟小,而密邇於楚”,而未滅,“楚實存之”。這段話雖然是吳師入郢前隨、楚關係的寫照,也同樣可以用來說明進入戰國後漢東唯隨國獨存的緣由。何浩:《楚滅國研究》,武漢出版社1989年版。

【曾侯乙和他的編鐘】

曾侯乙,姓姬名乙。戰國時期南方小國曾的國君,生於公元前約475年,卒於公元前約433年,其人其事,史籍無載。他不僅是一位熟諳車戰的軍事家,也是一位興趣廣泛的藝術家。

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指出周朝在隨國、曾國都封有同姓諸侯。1979年,在隨州市郊義地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出土兩件銘文銅戈,器主季怡為曾國公族,曾穆侯之子西宮的後人。根據銘文,季怡自稱“周王孫”,證明曾侯本是周王的宗支。

譚維四據此推斷,曾國為姬姓封國,作為其國君的曾侯乙與周天子同姓毋庸置疑。

據他介紹,曾侯乙墓萬件文物中以車馬兵器最多,其種類之全、數量之眾、綜合功能之強,前所未見。其中射遠兵器居多,長桿兵器尤為特殊,且有極為罕見的矛狀車軎,這些都是用於車戰的武器裝備,說明曾侯乙是一位擅長車戰的軍事家和指揮官。

曾侯乙墓隨葬數量龐多的樂器,鐘磬銘文中有大量樂理樂律銘文,顯示了曾侯乙生前對於樂器製造與音律研究的重視程度。墓內還有大量鑄造極精的青銅器珍品,及繪畫、雕塑藝術、書法精品,並且大量文物並非冥器,而是曾侯乙生前所用之物,多為他親自督造,說明他興趣廣泛,具有多方面的才華和較高的藝術鑑賞力。

關於古代樂器,在曾侯乙墓中有著驚人的發掘。墓的東室有琴(十弦)、箏(?)、五弦(?)各一件,瑟五件,笙兩件和懸鼓一具。沿北牆放有編磬,靠東南角放著巨大的建鼓。此外,還有篪兩件,排蕭兩管,瑟七件和枹鼓等等。其中最為輝煌,堪稱“國之瑰寶”的,要數龐大的樂器組合——編鐘。編鐘共有六十五枚,全部為青銅鑄造,製作精美。鍾架呈曲尺形,銅木結構。鍾列在鍾架上分上、中、下三層。上層鍾十九枚,中、下層鍾是編鐘的主體部份,分為三組,這三組鐘形制各異。一套稱為“琥鍾”,由十一枚長乳甬鍾組成;第二套稱為“贏司(音sì)鍾”,由十二枚短乳甬鍾組成;第三套稱為“揭鍾”,由二十三枚長乳甬鍾組成。每件鐘體上都鐫刻有錯金篆體銘文,正面的鉦間部位均刻“曾侯乙乍時”(曾侯乙作)。琴它體的銘文,基本是關於五聲音階名與八個變化音名;曾國其他五均調高銘文,曾國與晉、楚等國律名的對應文字等等。這些銘文是研究我國古代樂律極其寶貴的材料。

曾侯乙編鐘的總音域達到五個八度,略次於現代的鋼琴。中聲部約占三個八度,由於有音列結構大致相同的編鐘,形成了三個重疊的聲部,幾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個半音,可以奏出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音樂作品。

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推想,這套編鐘演奏時應由三位樂工,執丁字形木槌,分別敲擊中層三組編鐘奏出樂曲的主鏇律,另有兩名樂工,執大木棒撞擊下層的低音甬鍾,作為和聲。

曾侯乙墓編鐘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學界為之震驚,因為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樂器,如此恢宏的樂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曾侯乙墓編鐘的鑄成,表明我國青銅鑄造工藝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國古代音律科學的發達程度,它是我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疑問:隨、曾是一個國家嗎?】

周代漢東姬姓大國---隨國

隨、曾之謎

一、曾與繒、鄫及其姓氏

曾,周初銅器銘文作“曾”。其姓氏文獻無載,只有求諸文物資料。解放前安徽壽縣楚墓出土一件《曾姬無恤壺》, 其銘文為:“ 聖(走亘)之夫曾姬無恤。”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據劉節先生考證,此器時代為戰國中期,系(走亘)聖之夫人所作器。聖(走亘)即聲(走亘),楚自惠王以後其小君可稱聲(走亘)者。聲王之夫人娶於曾,故稱曾姬。無恤,其名也。劉節:《古史考存·壽縣所出楚器考釋》,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1975年,隨州陽出土一批青銅器,其中有一件時代為春秋時期的《曾子原彝〓》,銘文為:“唯九月初吉庚申,曾子原彝為孟姬〓鑄媵〓。”程欣人:《隨縣陽出土楚、曾、息青銅器》,《江漢考古》1980年第1期此器是曾子為其長女孟姬鑄造的陪嫁媵器。從這兩件顯示曾、楚通婚的銅器銘文分析,曾國應為姬姓。1979年,隨州城郊季氏梁一座春秋墓中出土兩件青銅戈,其中一件銘文為:“周王孫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另一件銘文為:“穆侯之子西宮之孫,曾大攻(工)尹季怡之用。”。隨縣博物館:《湖北隨縣城郊發現春秋墓葬和銅器》,《文物》1980年第1期兩件戈銘中的季怡,無疑是指的同一個人。從前一件戈銘看,他肯定是姬姓,因為他是“周王孫”,至於“季”,則應為其氏;從後一件戈銘看,他不僅是曾國的大工尹,還是曾國的公族,因為他的先輩是“穆侯”。季怡既是曾國公族,又是姬姓,那么其出生國曾國無疑應當是姬姓。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上),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文獻中不見國名“曾”,卻有“繒”的國名出現。《國語·鄭語》記:“……申、繒、西戎方強,王室方騷,……若伐申,而繒與西戎會以伐周,周不守矣……”韋昭注:“繒,姒姓,申之與國也。”《史記·夏本紀》記:“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氏,故有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說明司馬遷已認為繒為姒氏,而《史記·周本紀》記同一內容則將“用國為氏”改為“以國為姓”,說明太史公時有“姓”、“氏”互用的情況,故此“姒氏”,也即姒姓。又《史記·周本紀》:“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司馬貞《索隱》和張守節《正義》均說繒為國名,夏禹後,姒姓。

文獻中還有以“鄫”為國名者。《國語·晉語》記:“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於是乎亡。”韋昭注:“鄫,姒姓,禹後也。繒字又作鄫。”韋注甚確。因為《國語·晉語》此處所記同上引《史記·周本紀》所記顯系同一件事,此“鄫”當即彼“繒”。《說文·邑部》說:“鄫,姒姓國,在東海;從邑,曾聲。”

綜上以觀,出土銅器之“曾”為姬姓,文獻記載之“繒”或“鄫”為姒姓,二者姓氏不同,不可能是同一國名。

(二)曾隨疆域相合

曾國由於文獻無載,其疆域也只有根據出土文物考查。據初步統計,現已發現的曾國有銘銅器共12批,其分布範圍,大致是以今隨州市為軸心向四周伸延,西起襄陽,東過隨城,北到新野,南達京山。李學勤:《續論曾國之謎》,《江漢論壇》1990年增刊隨國的疆域,文獻無明載,但據記隨事較多的《左傳·桓公八年》涉及的“沈鹿”、“漢淮之間”、“速杞”等地名來看,其境域當包括今漢水以東,桐柏山以南,廣水以西,鍾祥、京山以北地區。何浩:《楚滅國研究》,武漢出版社1989年版由此可知,曾、隨疆域相合。

(三)曾隨年代相當

已出土曾國青銅器的年代,從東周初到戰國時期的都有,有的可能還早到兩周之際。但是,前引“安州六器”銘文記述周昭王在南征途中,經歷過唐、厲、曾等國,還提到漢水,前文已論證唐、厲為漢東封國,周人經唐、厲而後至曾,可見曾的位置確在漢水流域。江鴻:《盤龍城與商朝的南土》,《文物》1976年第2期“安州六器”為周昭王時器,唐蘭:《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刻》,《古文字研究》第2輯說明姬姓曾國始封的時間應在昭王之前,很可能就在周初大封姬姓之時,或者稍後。總之,根據出土文物判斷,姬姓曾國立國於西周早期,滅亡於戰國中期偏晚。姬姓隨國立國的時間,文獻無明載,但據《國語·鄭語》“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的記載分析,至遲西周晚期已有其國,而其始立時間或許更早一些。姬姓隨國滅亡的時間,文獻無載。《水經注·水》說“楚滅之以為縣”,江永《春秋地理考實》引姓氏書謂“為楚所滅”,但均無滅年。根據《春秋·哀公六年》“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的記載分析,姬姓之隨至少春秋末年還存在。而考慮到此時它還與楚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其國祚當會延至戰國。由此說來,曾、隨存在的時間相當。

正是由於出土銅器上的曾國同文獻記載中的隨國姓氏相同、疆域相合和年代相當,所以,我們也傾向於曾隨一國二名的說法。但對於何以會一國二名,學術界仁智互見。

有的學者以為,“曾”為國名,“隨”為曾都,因而文獻又稱其國為“隨”,這就像杞國都於淳于又稱淳于、魏國都於大梁又稱梁、韓國都於新鄭又稱鄭一樣。何浩:《楚滅國研究》,武漢出版社1989年版也有學者對此提出質疑,以為魏國遷都於梁才兼稱梁,韓後遷都於鄭才稱鄭,而隨與曾既未互遷,與魏之於梁、韓之於鄭不能相提並論。何光岳:《楚滅國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如果認為曾即隨,這又的確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雖然“曾隨合一”說的和者甚眾,石泉:《古代曾國——隨國地望初探》,《武漢大學學報》1979年第1期;舒之梅、劉彬徽:《論漢東曾國為土著姬姓隨國》,《江漢論壇》1982年第1期但持異見者也不乏其人。大致說來,這些意見有以下幾種:

1、曾即是曾,隨即是隨,二者不可混同,至於何以不見隨國遺物,有待今後考古發現。楊寬、錢林書:《曾國之謎試探》,《復旦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 關於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釋為:“西周國名。姬姓。都城在今湖北隨州市。《左傳》:桓公六年(前706)‘楚武王侵隨’,即此。戰國初為楚所滅。近年在隨州市一帶發現曾國銅器,有人認為曾國即隨國。”有誤。據《史記·楚世家》引杜預曰:“隨國:今義陽隨縣。”即今湖北隨州市;而【正義】引“《世本》云:‘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隨,姬姓也。武王卒師中而兵罷。’《括地誌》雲‘上蔡縣東北五十里’是也。”按:楚武王五十一年伐隨,卒于軍中,葬於今河南省新蔡縣西北葛陵村,即《世本》所說的“豫州新息”,《水經注》所謂“(鮦陽)縣有葛陵城”,有出土文物為證(見《史記·楚世家》集解、《水經注·汝水》篇)。葛陵村遠在隨州東北,如果楚武王侵伐隨州之隨,則死後不可能遠葬於此。所以楚武王侵伐的隨,應該是《括地誌》所說的“上蔡縣東北五十里”。楚武王侵隨,行至此處,發病而死,因葬於此,合乎事理。而隨州之隨,則可能原本就是曾國而非隨國,後人因隨縣名而誤以為即古之隨國。

2、曾滅隨,據其國土。顧鐵符:《筆談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0年第2期

3、隨滅曾,延姬姓宗嗣。於豪亮:《為什麼隨縣出土曾侯墓》,《古文字研究》第1輯

4、早期曾國已被楚所滅,楚滅隨以後,又在隨地分封了一個曾國。徐揚傑:《關於曾侯問題的一些看法》,《江漢論壇》1979年第3期

5、可能因隨被楚滅後,楚以隨地與地處楚邊陲的曾國西陽相換;或者曾國國境直向西楔入隨國境內。何光岳:《楚滅國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當然,在沒有找到直接證據以前,上述幾種情況也並非毫無可能。但問題的徹底解決,仍有待於新的考古發現。

需要說明的是,歷史上還有一個姜姓隨國。《元和姓纂》“隨”下引《風俗通》:“炎帝裔隨侯之後。”李白《江夏送倩公歸漢東序》說:“漢東之國,聖人所出。神農之後,季良(梁)為大賢。”《路史·國名紀甲》亦謂“隨侯,炎裔”,是為“姜姓”。儘管文獻未明言這個炎帝之後的姜姓隨國的地望,但考慮到李白將“神農之後”同“漢東之國”並稱對舉,其地當位於漢東,立國時間大約與漢東的另一姜姓國家厲相當,可能早至商代。無獨有偶,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辭中,也有一個曾(按卜辭作“〓”)國,地域也在漢東。我們以為,此卜辭之曾就是上述文獻中的“炎裔”、“姜姓”之曾,也就是說,這同前述姬姓“曾隨合一”一樣,是又一個姜姓“曾隨合一”。不僅如此,周代漢東姬姓之曾還應當是在兼併商代的漢東姜姓曾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何浩:《楚滅國研究》,武漢出版社1989年版但由於姜姓曾隨史料奇缺,難究其詳,故下文的論述專指姬姓隨國。

【隨國的滅亡】

但是由於各諸侯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大國爭霸稱雄已成大勢所趨。楚武王三次攻打隨(曾)國都未成功,特別是公元前690年隨(曾)楚下溠之戰,楚武王病死軍中,不得不結盟退兵。此後楚人繞開隨(曾)國鋒芒,轉而攻占隨(曾)的周邊小國,迫使隨國逐步向隨棗走廊腹地退讓收縮,擇地遷都。均川鎮鎮區以西為隨(曾)國貴族墓地,以東為楚的勢力範圍就是例證。

春秋中期以後,“五霸”政治格局形成,楚已完全控制了隨(曾)的周邊鄰國,完成了對隨棗走廊的戰略包圍。隨(曾)國亦由最初的抵楚抗楚轉為親楚附楚,成為楚的戰略同盟。所以在公元前506年,當楚昭王避難於隨(曾),隨(曾)人不僅保護了楚王,還配合秦軍助其還都。所以在曾侯乙死後,楚惠王不僅以銘文 鐘相贈,楚的令尹和封君也送車馬陪葬。

雖然楚國在楚昭王和以後的幾個時期里對隨人在危機時刻的救援感恩戴德而沒有消滅它,但大國一統的形勢終究不能逃避,到了戰國初年,在隨人對楚人曾經的恩惠漸漸淡去的時候,這個小小的諸侯國也最終難逃被楚人滅國的命運,消失在了歷史的版圖中,而它的歷史,只能留給後人尋味了……

隨國後裔分布

原隨國貴族有人以隨為姓。隨姓得姓以後,在發展中還在清河(今屬河北)一帶形成望族,以致仍被人當作隨姓的代表郡望。同樣,在分布上,隨姓人口也以清河及其附近的山東省最為集中,幾乎占全國隨姓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隨姓在今山西省按姓氏人口統計,隨姓居全省第412位,共有835人。隨姓望居河內郡(楚漢之際置。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北岸武陟縣一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