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村[浙江省富陽區三山鎮下轄村]

三合村[浙江省富陽區三山鎮下轄村]

三合村位於富陽區城西12.8公里。是一個半山區村莊。清雍正六年(1728)屬江北瑞豐十一莊。1945年屬長樂鄉。由大樹下,吳家村,江家村組成,取"三村合力"之意,故名三合。1992年屬三山鎮。下轄大樹下、吳家村、江家村、柴塢口4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大樹下。全村420多戶,1317人。有耕地667畝,山林6900畝。村境南北環山,富陽縣城至新浦公路自東向西依村而過,上里溪自西向東經大樹下村邊的田畈,匯入富春江。1949年前,全村800多人中,80%以做紙,租田種,做長工、短工,看牛等養家餬口,還有100多人靠挑腳(肩擔苦力運輸)過日子。1949年後,三合村人仍以造紙為傳統副業,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更新設備,成為聞名省內外的造紙村。 三合村屬於鹿山街道。面積9.81平方公里,轄區有11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全村567戶,人口1879人,93名中共黨員,耕地947畝,12100畝山林,17家工業企業,百畝水果經濟林,1個養殖場,2個石礦。常年林木茂盛,水源充沛,清澈流水的上里溪穿村而過。三合人民歷來用勤勞智慧,開拓奮進的精神創造業績。

基本信息

副業經濟

造紙是三合村的傳統副業。早在清鹹豐年間,就有人用桑皮、稻草為原料做桑皮紙。至40年代末,全村曾發展到四十來戶。後有二名村民先後辦起鐵筆蠟紙廠、洋皮紙廠,有100多工人,大部分是村人。隨之,一家或幾戶以獨資、合資和勞力、技術換工等形式,建辦起一隻槽、兩隻槽,時停、時做的造紙生產工場,村民相繼效法。產品多種,有打字蠟紙、鐵筆蠟紙、洋皮紙、雨傘紙等。至1951年這種生產遍及全村每戶人家,村民長途跋涉將產品挑到杭州出售。手工造紙技術,凡有勞動能力的男女都學、會做。檢皮、製漿、抄紙、曬紙、檢紙基本人人都能掌握一二種,有的甚至掌握工藝的全過程。

1951年,富陽縣人民政府派了三位幹部到村利用六畈廟(現三合皮紙廠廠址)辦起富陽人民造紙廠。1954年春改為皮紙業生產組,1956年6月更名為三合皮紙廠。1969年上馬原一號造紙機,開始生產機製紙,結束了村里造紙業有史以來只能以手工生產的歷史。三合皮紙廠先後生產過桃花紙、洋皮紙、雨傘紙、打字蠟紙原紙、鐵筆蠟紙原紙、副號白棉紙、濾酒紙、濾油紙、油簍紙、濕潔無紡布、卷花紙、長城牌引線紗紙等20多種產品。產品遍銷省內外,長城牌引線紗紙譽滿全國,供不應求。1988年在三合皮紙廠投資70多萬元,上馬一台日本生產的第二號造紙機,當年產值達532萬元,同時建機房450平方米,輔助機房120平方米,建5立方米漿車20台,10立方米滌車2台,上馬第二號14.3米蒸球一台,二號4噸爐子,128平方米的爐房一幢,1990年產值達1170萬元。1991年三合皮紙廠又投資100多萬元,上馬了日本產的第三號造紙機。

1978年後,在村黨支部書記、皮紙廠廠長沈柏順帶領下,黨支部、村委會堅持抓經濟,抓企業,三合村的經濟得到飛躍發展。1984年投資5萬餘元辦起年產值100萬元的三合濾油紙廠。濾油紙是村皮紙廠在1963年試製成功的,已有30年的生產歷史。1984年3月,濾油紙生產從皮紙廠析出,單獨設廠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廠區面積從10000平方米擴展到15000平方米。建有製漿、抄紙、室內焙烘、成品、倉庫等7幢廠房,26個車間。生產濾油紙、過濾棉紙、紙芯筒等品種,產品銷往江西、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四川等地。

1985年投資3萬多元,建成一個容有100多工人年產值超100萬元的三合引線廠。主要生產"長城牌"引線紗紙,遠銷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10多個省市400多家煙花爆竹廠,產量居全國26家同行之首。

傳統造紙業日益更新,村里經濟進一步發展。1992年工農業總產值達2131萬元,比1981年的17萬元提高了100多倍,比1991年提高20%,工業總產值1850萬元,比1991年提高16.5%。

經濟發展

隨著村里經濟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會福利事業有了保障。村里經濟積累可分配總額達150萬元,人均分配1138元。全村糧食總產量112萬斤,固定資產資金達900萬元,自有流動資金1000萬元。上交稅利154萬元,上交教育附加費7.5萬元,發放貼農金4萬餘元,農田、水泥道路等項基本建設投資10萬餘元。至1991年,全村主要道路鋪設成水泥路,架起三合中心橋。1986年投資9萬餘元,建自來水管,全村免費供應自來水。1986年起,實行老年福利制度,發放老年福利費3.5萬元。男60歲、女55歲,每月每人可領到15元,1993年起普遍提高5元。發放獎學金4000多元。1985年以來,實行國小六年的免費教育。對考取高中、大專和大學的學生分別發給200元、300元、500元的獎學金。又投資2.5萬元建造總面積600多平方米10多間水泥平房,辦起一個搞活經濟、便利村民生活的農貿市場。1983年、1989年分別在柴塢口、周家地新建了各為20多戶幢三層樓住房的新型農民住宅區。全村80%以上的戶住進了二層至四層的現代型農村新樓房。1988年5月投資30萬元建造了五層的村委會綜合辦公大樓。1990年安裝了電視差轉台,村里95%以上的農戶可以看上多頻道的節目。電風扇、電視機、電飯煲、電炒鍋等,各家各戶普遍使用,錄像機、電冰櫃、電話機、機車進入許多村民家中。村里個體經濟同時得到發展,全村個體運輸拖拉機、三卡、四卡有12輛、汽車6輛。有開店經商個體戶38人。

村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前進。三合村黨支部,1990年被評為杭州市先進黨組織,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1991~1992年被評為縣級先進黨組織。三合村1988~1992年連續四次被評為縣"雙文明村",1991年被評為縣"七五"期間最佳鄉鎮企業集體。黨支部書記、三合皮紙廠廠長沈伯順,1988年以來連續被評為縣級辦廠能人與明星廠長,1991年被評為杭州市農民企業家。

雲浮行政區劃百科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西雲浮市部,西江南岸。總面積7779平方千米。總人口261萬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駐雲城區,郵編:527300。
五豐村
圍頭村
旺水村
衛星村
灣邊村
望天村
五龍村
碗窯村
圍底鎮
旺沖村
泰安村
桐油村
潭北村
棠棣村
塘沖村
塘屋村
塔腳村
通門鎮
太平鎮
潭陽村
棠梨村
鐵場村
天堂鎮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羅平鎮
羅平農場
龍灣鎮
龍甘村
葵洞村
金雞鎮
金田村
金灘村
逕心村
建城鎮
加益鎮
文崗村
五和村
烏龍村
旺洞村
灣中村
舊村
鏡坡村
金河村
江尾村
鏡西村
河背村
橫水村
會龍村
合江村
紅陽村
合河村
東一村
黃豆坪村
黃灣村
紅衛村
港口村
官坑村
思勞鎮
三合村
周村
振興社區
寨塘村
中圍村
鎮安村
竹圍村
中安村
腰古鎮
雲禮村
大地村
大窩村
大甲村
木林村
民強村
馬蘭村
馬路村
滿南村
龍慶村
南盛鎮
南山社區
南安村
南瑤村
高梘村
高嶺村
石牛村
石城鎮
石岩村
石坳村
石台村
石崗村
葵洞村
羅定市
龍鳳村
良官村
羅沙村
六馬村
燎原村
羅坪村
龍坪村
靈凡村
里午村
連城村
羅周圍村
羅溪村
馬塘村
馬崗社區
牧羊村
民安村
民福村
磨山村
木衝口村
滿塘鎮
木利村
木頭塘村
民樂村
松木村
石牌村
雙脈村
山田村
水擺村
思甲村
石龍村
羅平鎮
龍灣鎮
龍甘村
廟山村
馬安村
木坪村
水東村
上沙村
三坪村
宋桂鎮
司馬村
上台村
泗盆村
素龍村
泗盆村
上台村
司馬村
宋桂鎮
三坪村
上沙村
水東村
石巷村
十里村
沙沖村
石大村
水源村
石碑村
生江鎮
三和村
昇平村
三家店村
雙龍村
雙蓮村
雙東街道
合村
上賴村
沙口村
土門村
棠下村
太西村
水台鎮
四村
石底村
水塘村
雙鳳村
雙豆村
素龍街道
泗綸鎮
石淇灣村
梅竹村
木寨村
雲城街道
雲城區
永昌村
鬱南縣
雲安縣
永樂村
夜護村
雲龍村
雲浮市
永坑村
雲良村
楊村
新沖村
新朗村
新江村
西鎮村
新西村
西岸村
星光村
新樂村
逍遙村
許村
下沙村
新興縣
新城鎮
小洞村
西良村
新中村
新城村
西安村
新屋村
西水村
新星村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山河村
石咀村
稔村鎮
瑞平村
青桐村
前鋒村
千官鎮
清水村
慶豐村
平台鎮
平北村
東星村
大眾村
大社村
丁村
東南社區
杜村
都楊鎮
衝口村
洞心村
大雲村
大樂村
東成鎮
大朗村
東壩鎮
大灣鎮
大河村
都門村
大石村
大圍村
大未村
都近村
大旺塘村
大慶村
大林村
大方村
大方鎮
東北社區
澳塘村
矮嶺村
辦田村
步賀村
布坪村
步朗村
布馬村
古范村
古勇村
高峰村
高一村
高竹村
高朗村
古龍村
高二村
公安村
桂圩鎮
古田村
高峰街道
分界村
附城村
鳳西村
分界鎮
鳳凰村
豐盛村
駙台村
富強村
豐收村
富林鎮
芙蓉村
大平崗村
洞美村
大梘村
大台村
苹塘鎮
龐寨村
坡塘村
平西村
皮村
平山村
平南村
坪塘村
平垌村
蒲垌村
平沙村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文昌村
村坑村
里商村
隱將村
三合村
大章村
中沙村
中秋村
龍門村
四聯村
民強村
場口村
昌東村
口村
峴口村
何雲村
南四村
城東村
城西村
望仙村
蔣家村
石門堂村
西湖村
里葉村
嶺後村
桐子源村
乾潭村
梅塘村
新安江村
新葉村
馬溪村
宮裡村
仇嶺塢村
孫家村
里湖村
城關村
深澳村
橫山村
梅蓉村
東恩村
尖山下村
杜家村
航民村
浦聯村
犁頭金村
湖山村
湘湖村
建設村
歡潭村
老虎洞村
龍虎村
鳳凰村
山一村
民豐村
向陽村
吳王村
金星村
姚家埭村
張堰村
唐公村
梧桐村
聯盟村
超山村
東河村
楊家村
相士地村
青雲村
黃賢村
舒前村
滕頭村
力洋村
長街村
瓦窯山村
西店村
南門村
峽山村
前童村
橋頭胡村
冠莊
黃壇楊村
梅林村
大徐村
東陳村
北門村
牆頭村
爵溪農村
爵溪漁村
上李家村
邱二村
三官村
上張村
小溪口村
馬家村
井村
五鶴村
長潭村
雙一村
古城村
石龍村
田垓村
老石坎村
西畝村
阮村
杭垓村
羅村
統里村
曉墅村
高二村
梅溪村
鄣吳村
鶴鹿溪村
長潮村
父子嶺村
月明村
牛步墩村
白米村
白峴村
白溪村
西峰壩村
訪賢村
沈灣村
青草塢村
香山村
俞家盪村
前途村
高家墩村
新莊村
雉城村
水產村
火星村
士林村
東衡村
北代舍村
楊墩村
陸家灣村
鍾管村
湖墩村
新豐村
新塘村
北港村
陳板橋村
輯里村
新華村
黃龍兜村
朝陽村
鎮西村
漾東村
小梅村
大利村
馬塔塘村
西滸村
南鹿村
陶莊村
古竇涇村
金魚橋村
馬厙村
中華村
楊溪村
新橋村
豐盪村
陳匠村
五豐村
東田村
東浜頭村
石山頭村
范家橋村
河山村
桃園村
羔羊村
越豐村
灣里村
翔厚村
黎明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