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山村

超山村

超山村是餘杭區境內省級超山風景名勝區範圍內的村莊之一,由7個自然村組成,村委駐地龜山西。東與錢江開發區漳河村接壤,南與陳家木橋、小林交界,西與泰山村交界,北與杭鋼冷軋帶鋼有限公司、白嶺山橋交界,全村面積3.75平方公里,杭州市交319路公共汽車穿插越而過,水陸交通便捷。農業以糧、果及多種經營為主,土特產有梅子、楊梅及蜜餞果脯等,全村工業已經形成了“蜜餞食品、建材行業、金屬製品、機械製造、紡織”等五大行業。

基本信息

概述

超山村由山東山西跌馬橋早山塢蓮塢孟兒塢樓壩橋等7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山西。隸屬於塘棲鎮。東距縣城6公里,西、南與杭州市拱墅區接壤,北臨大運河,與德清縣交界,面積3.75平方公里。杭州市公交319路公共氣車穿越而過,水陸交通便捷。
2006年全村540戶,1986人,耕地1779畝,其中水田1219畝,果地513畝,魚塘47畝,山林2800多畝。。農業以糧、果、油為主,土特產有梅子、楊梅及蜜餞果脯等。村辦企業從1972年創辦至今,工業產值超千元。是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了2740.3萬元,有企業6家,務工人員854人,占全村勞動力的82.1%。村辦工業的崛起使村級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到1992年底止自有資金1586萬元。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總產值的比例由1980年的65%上升到1992年的87.4%。年人均收入達到1461元。

名字由來

超山源出天目山系,因清奇瘦峭奇峰突起,超然於皋亭黃鶴二山之外而馳名於世。超山村因山而名。這裡在南宋時已遍地種植梅樹,以“十里梅花香雪海”被譽為江南三大觀梅勝地之一。超山梅花以“古、廣、奇”三絕聞名中外,近代金石書畫大師吳昌碩生前酷愛梅花,更有“十年不到香雪梅,梅花憶我我憶梅,何時買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傾一杯”的題畫詩。1972年,吳昌碩逝世後,其子東邁遵父遺囑在超山之麓,大明堂西側,擇地建築墳墓,使他長眠超山梅林中。
超山有唐梅、宋梅各一株,古乾詰屈,苔蟠其身,齒齒作鱗甲狀,年久苔色幻為銅青。超山的古梅,在國內眾多的觀梅勝地中不可多得。這裡有別處罕見的花開六出的古梅綠萼,曾不知傾倒過多少天下遊人。如今,在古乾詰屈、幻為銅青的老"宋梅"枝頭上,還吐著幾點冷香、幾點閃光。圍繞老梅的一片新梅中有紅梅、綠梅、青梅、臘梅,又是一派生機,春光無限。

農業概況

超山村超山村美麗的景色
1949年前,超山村地瘦人窮,耕作技術落後。1949年後,先後組織互助組農業合作社,大力改造冷水田,汽油燈下當白天,無風細雨當好天的民謠,反映了村民們改造自然,建設家園的幹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搞活經濟,實行聯產承包到戶,打破單一的農業經濟,破除了陳舊觀念,從男耕女織的封閉農業轉移到現代農業和商品經濟的生產軌道,村辦工業的發展,增強了村級經濟的實力。
1980~1990年的十年中,從村辦工業利潤中撥出15萬元資金,用於農業基本建設和增加農業服務設施建設,新建三面光渠道1000米,架設農用電線8公里,改造排灌機埠15座。1992年,超山村達到電氣化合格村,抽水電氣化,耕田機械化,使農田旱澇保豐收。糧食產量逐年上升,從過去的種種一畈,收收一擔,上升到1992年,糧食畝產達到1145公斤,畝產超噸糧的先進村之一。
水果生產,除梅子近年來因工業污染嚴重減產外,其他水果如楊梅枇杷橘子梨子桃子種植面積逐年擴大,1991年水果產量達到100萬公斤,水果收入204萬元,占農業收入的60%左右。
油菜籽生產逐年擴大,家家戶戶都種植油菜,年產油菜籽達10多萬公斤,每年向社會提供商品油5萬多公斤。在主要農作物發展的同時,多種經營不斷擴大,利用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開發利用山坡地,種植藤念葡萄,並做到統一開發,連片種植,發展商品基地與農戶房前屋後零星種植相結合;畜禽養殖上採用戶養與圈養相結合,全村每年向市場提供肉豬、菜羊3500多頭,禽蛋10萬多公斤,肉雞肉鴨6萬餘羽。

工業概況

超山村餘杭區超山村
超山村辦工業始於1972年。到1992年已創辦了6家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其中美術地毯廠、水果加工廠、織布廠、五金電器廠4家企業,共有職工540人,擁有固定資產812萬元,自有流動資金774萬元,1992年創辦產值1040萬元,稅利達到152萬元。
水果加工廠,創辦於1973年。村民採摘的水果全部由廠收購,村民既省工,又不損耗。將鮮水果通過醃製、出曬、漂洗、餞浸等工序加工成富有各地風味的蜜餞果脯。有蘇式、廣式話梅兩大類36個品種,投放到上海等地市場,成為人們飯後茶餘的美食佳品。
美術地毯廠,生產的主要產品有全毛手工美術毯、剪絨彩花地毯、膠背地毯。這些產品立體感強、線條明快莊重,為國內外高級賓館、飯店、舞廳和居民家庭裝飾所珍愛。產品行銷國際市場,銷往英國日本美國阿聯等國家。該廠1989年被餘杭縣評為出口創匯先進單位。1992年出口創匯300多萬元。
村級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全村的社會福利事業得到進一步提高。1989年投資5萬元。修建村內橋樑一座,新建道路4條,全長為3500米;1990年投資10萬多元,與鎮中心國小合資建造教育大樓一幢。村民人人參加合作醫療,戶戶參加財產保險,全村95%以上的戶,改建新建了樓房,二層三層樓房裝飾豪華,彩電、冰櫃、錄像機熱水器卡拉ok音響進入村民家中。1990年超山村被餘杭縣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村。

發展方向

新農村建設
道路建設:超山村以整治塘西自然村為突破口,2006年下半年開始,首先將塘西的路基整平,拆除部分豬圈、廁所等將路擴寬,並埋設下水管道,鋪青石子。2007年上半年將塘西的道路全部倒制混凝土,並將道路全部入戶。
河塘清淤:因現在革命草、淤泥等將所有的塘、壩阻塞,河床抬高,無法蓄水等。
建垃圾焚燒爐:因村部已在塘西安排了4名清潔工,所有垃圾均袋化,已將垃圾集中堆放,但始終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通過到寧國參觀,他們將垃圾用焚燒爐進行焚燒,既乾淨又衛生
村莊綠化
2006年下半年有鎮政府組織實施,從外地調來一批塔松、桂花廣玉蘭等樹種,無償發給塘西村農戶,有農戶將自己的庭院進行了綠化。超山村相繼將銀向路兩邊,塘西至橫龍,塘西至超山前橋的路進行了綠化,將超皮圩的所有機耕路實現全面綠化。
自來水工程
自來水工程是市為民辦實事之一,超山村於2007年初開始啟動該工程,超山村自來水覆蓋率達100%,入戶率達95%以上。
從2007年上半年開始,實現有線電視20戶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工程,超山村有線電視村組覆蓋率100%,入戶率達70%以上。

農業開發
1、維修機耕路:首先將超山村超皮圩內的機耕路重新進行了維修、擴寬、碾壓並鋪設青石子,全長近兩千米。使大型機械能到田間地頭。

2、架設橋樑:超皮圩機耕路修好後,還有一段無法通行,按圖紙設計要求,須架設橋樑一座,使超皮圩內的道路暢通無阻。

3、鋪設V型槽水渠:在超皮圩內,在機耕路邊全部鋪設了V型槽水渠,使超皮圩的水渠形成了網路形式,排送迅速,節約電費,民眾滿意。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文昌村
村坑村
里商村
隱將村
三合村
大章村
中沙村
中秋村
龍門村
四聯村
民強村
場口村
昌東村
口村
峴口村
何雲村
南四村
城東村
城西村
望仙村
蔣家村
石門堂村
西湖村
里葉村
嶺後村
桐子源村
乾潭村
梅塘村
新安江村
新葉村
馬溪村
宮裡村
仇嶺塢村
孫家村
里湖村
城關村
深澳村
橫山村
梅蓉村
東恩村
尖山下村
杜家村
航民村
浦聯村
犁頭金村
湖山村
湘湖村
建設村
歡潭村
老虎洞村
龍虎村
鳳凰村
山一村
民豐村
向陽村
吳王村
金星村
姚家埭村
張堰村
唐公村
梧桐村
聯盟村
超山村
東河村
楊家村
相士地村
青雲村
黃賢村
舒前村
滕頭村
力洋村
長街村
瓦窯山村
西店村
南門村
峽山村
前童村
橋頭胡村
冠莊
黃壇楊村
梅林村
大徐村
東陳村
北門村
牆頭村
爵溪農村
爵溪漁村
上李家村
邱二村
三官村
上張村
小溪口村
馬家村
井村
五鶴村
長潭村
雙一村
古城村
石龍村
田垓村
老石坎村
西畝村
阮村
杭垓村
羅村
統里村
曉墅村
高二村
梅溪村
鄣吳村
鶴鹿溪村
長潮村
父子嶺村
月明村
牛步墩村
白米村
白峴村
白溪村
西峰壩村
訪賢村
沈灣村
青草塢村
香山村
俞家盪村
前途村
高家墩村
新莊村
雉城村
水產村
火星村
士林村
東衡村
北代舍村
楊墩村
陸家灣村
鍾管村
湖墩村
新豐村
新塘村
北港村
陳板橋村
輯里村
新華村
黃龍兜村
朝陽村
鎮西村
漾東村
小梅村
大利村
馬塔塘村
西滸村
南鹿村
陶莊村
古竇涇村
金魚橋村
馬厙村
中華村
楊溪村
新橋村
豐盪村
陳匠村
五豐村
東田村
東浜頭村
石山頭村
范家橋村
河山村
桃園村
羔羊村
越豐村
灣里村
翔厚村
黎明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