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墩村

楊墩村

楊墩村位於浙江省德清縣東南部,隸屬雷甸鎮。與餘杭縣塘棲鎮交界。地處漾中之墩,“漾”同“楊”諧音,故名楊墩。楊墩村1950年建置為楊墩鄉,1958年為第三大隊,次年為楊墩大隊。1984年1月為楊墩村。1992年有16個村民小組,586戶,2413人。有耕地1965畝,桑地656畝,魚盪220畝,是種植水稻為主,蠶桑、水產、畜牧為輔的多種經營地區。歷來曾以盛產貢品--軟條白沙枇杷而著名。1989年以後發展村辦企業,成為富裕村。1991、1992年兩次被中共德清縣委、縣人民政府命名為紅旗村。村黨支部1989年以來連續被中共德清縣委評為縣先進黨支部。

基本信息

自然環境

楊墩村楊墩村
楊墩村位於杭嘉湖平原的中心地帶、雷甸鎮的西南側,與杭州市餘杭區接壤,地理位置優越,文化底蘊深厚,是5000多年前的浙江良渚文化遺址的一部分。這裡人民勤勞、物產豐富、出產的楊墩軟條白沙枇杷在唐代就已列為貢品,素有“江南枇杷數塘棲,塘棲枇杷產楊墩”之美譽。
楊墩村屬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6℃;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1720小時,全年無霜期為239天。
村域面積為6.11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土質條件好。2005年末,全村土地總面積4670畝,其中耕地2735畝,養殖水面283畝,果園1060畝。人均耕地較少,為0.89畝/人。

人口情況

楊墩村共有村民小組26個,總戶數908戶,總人口3618人,人口密度為592.1人/平方公里。勞動力2098人,其中男勞動力1116人、女勞動力982人。從年齡結構看:20歲以下的有996人、20-30歲的有534人、30-45歲的有750人、45-60歲的有788人、60歲以上的有550人。從文化程度看:國小及以下有2258人、國小到國中有900人、高中及中專以上的有460人。

產業發展

楊墩村村辦企業始於80年代初。1985年辦起了1家小土磚瓦窯,為村級經濟積累了資金。但村民沒有就此滿足,自動要求集資辦企業。籌資30萬元,於1986年辦起1家48台車位、年產24噸白廠絲的絲廠。並把小土窯改建成輪窯,使之成為一家大磚瓦廠。當年工業經濟收入增加500餘萬元、利潤20餘萬元。1985年劃地20畝建立楊墩村工業小區。第一期投資200餘萬元,辦起骨粉廠。通過引進人才和技術,加強企業管理,骨粉廠不僅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還摸索出骨類產品的深度開發內容和方向,開發了質量較好的骨膠產品,並得到了全國明膠協會的重視,被吸收為會員廠。楊墩村黨支部、村委會在取得開發骨類產品一定成果後,分析了市場和自身條件,認為骨類產品有較好的國內國外市場,自身又已有辦廠、開發的經驗和資金積累的條件,作出"重點發展骨產品企業,開發更多更好的骨類新產品"的決定。1987年興建骨膠廠,1990年籌辦蛋白凍廠。1992年3月投資56萬元,建起骨炭廠。同年7月籌備成立德清縣骨類開發實業總公司,統轄骨類產品廠。後又興建油脂化工廠和顆粒飼料廠。
到1992年底止,骨類系列已形成批量生產的產品有:肉骨粉、肉質蛋白粉、顆粒骨膠、生化蛋白粉、塊粒骨炭等10餘種產品。全村固定資產達650餘萬元,有自有流動資金1000多萬元,年工業總產值達1300多萬元,每年工業企業利稅超過100萬元以上。各種骨類產品大部分都被省、市列為新產品。如蛋白腖、骨炭是填補省內空白的新產品,而且全都列入省畜產品進出口公司外銷計畫,出口日本、歐美。

農業規劃

楊墩村不僅注重村辦工業的發展,同時十分重視農業的投入和開發。成立了農業開發實業總公司。首先改善農田水利排灌條件,投入資金6萬元,改造排灌機埠8個、低壓電線路5000餘米,新修"三面光"渠道3000餘米等,從而大大提高了農業旱澇保收能力。1992年起,楊墩村投資100萬,開辦400畝面積的特種農產品開發區:250畝恢復貢品--軟條白沙枇杷種植,100畝種水蜜桃,另有特種魚塘40畝、種畜場10畝。農產品開發區的建成將使楊墩村的枇杷重放歷史光彩,並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水果、鮮魚等特產。

旅遊景點

楊墩村楊墩休閒農莊
楊墩休閒農莊(杭州三白潭綠色農莊)地處杭嘉湖平原腹地的浙江省德清縣雷甸鎮楊墩村,距杭州市中心20公里,農莊占地1500畝,其中果園800畝,魚塘460畝,由八景、六園、一塘、四港、五大功能區連環交叉組成,是一個以果業、漁業為主,集農業生產、生態旅遊、科普教育、人文歷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參與性極強的生態農業鄉村旅遊點。農莊四面環水,擁有400多畝水域,自然濕地空氣清新,風景優美,環境極佳,處處散發出江南濃厚的水鄉風情。園區四季佳果不絕,魚躍花香,農莊內建有鄉村特色的莊園賓館和枇杷林小木屋,清雅幽靜的楊墩休閒農莊,你夢中的桃源,是鄉村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會務、療休養的最佳選擇。
採摘票50元,沒有門票。包括自由採摘,2斤自采水果,還有一杯茶水。

村莊狀況

隨著村辦企業的鞏固、提高,農、副業生產的發展,1992年經濟總收入達到1721.48萬元,農民人均淨收入達到1528元,比10年前分別增加了17倍和10倍之多。楊墩人的生活提前進入了小康水平:住的都是樓房,別墅式的三層樓房到處可見,人均住房面積70多平方米。家家有彩電,電冰櫃和洗衣機,村民家中裝飾是城市裡的式樣,有臥室、會客室、廚房間和衛生間;有的鋪了地毯,裝上了空調、電話機等,家家戶戶在銀行有存款,村里建有文化站、黨員活動室,家家有廣播。投資15萬元新造了國小教育樓,辦有幼托班。對老黨員、老幹部以及老年村民都實行養老保險制度,解決了後顧之憂。
楊墩村交通基礎較好,鎮村公路、村村公路全面硬化,全長30公里,縣鄉公交班車直達。域內河道港汊密布,有5條河道貫穿全村,總長達20公里。防洪排澇設施完備,建有排灌機埠27座,具備抗2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計畫生育符合率、義務教育入學率、自來水使用率、有線電視入戶率全部達到100%。其他方面,如村級醫療站、便民商店、國小、託兒所等也基本健全。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文昌村
村坑村
里商村
隱將村
三合村
大章村
中沙村
中秋村
龍門村
四聯村
民強村
場口村
昌東村
口村
峴口村
何雲村
南四村
城東村
城西村
望仙村
蔣家村
石門堂村
西湖村
里葉村
嶺後村
桐子源村
乾潭村
梅塘村
新安江村
新葉村
馬溪村
宮裡村
仇嶺塢村
孫家村
里湖村
城關村
深澳村
橫山村
梅蓉村
東恩村
尖山下村
杜家村
航民村
浦聯村
犁頭金村
湖山村
湘湖村
建設村
歡潭村
老虎洞村
龍虎村
鳳凰村
山一村
民豐村
向陽村
吳王村
金星村
姚家埭村
張堰村
唐公村
梧桐村
聯盟村
超山村
東河村
楊家村
相士地村
青雲村
黃賢村
舒前村
滕頭村
力洋村
長街村
瓦窯山村
西店村
南門村
峽山村
前童村
橋頭胡村
冠莊
黃壇楊村
梅林村
大徐村
東陳村
北門村
牆頭村
爵溪農村
爵溪漁村
上李家村
邱二村
三官村
上張村
小溪口村
馬家村
井村
五鶴村
長潭村
雙一村
古城村
石龍村
田垓村
老石坎村
西畝村
阮村
杭垓村
羅村
統里村
曉墅村
高二村
梅溪村
鄣吳村
鶴鹿溪村
長潮村
父子嶺村
月明村
牛步墩村
白米村
白峴村
白溪村
西峰壩村
訪賢村
沈灣村
青草塢村
香山村
俞家盪村
前途村
高家墩村
新莊村
雉城村
水產村
火星村
士林村
東衡村
北代舍村
楊墩村
陸家灣村
鍾管村
湖墩村
新豐村
新塘村
北港村
陳板橋村
輯里村
新華村
黃龍兜村
朝陽村
鎮西村
漾東村
小梅村
大利村
馬塔塘村
西滸村
南鹿村
陶莊村
古竇涇村
金魚橋村
馬厙村
中華村
楊溪村
新橋村
豐盪村
陳匠村
五豐村
東田村
東浜頭村
石山頭村
范家橋村
河山村
桃園村
羔羊村
越豐村
灣里村
翔厚村
黎明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