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聯村

四聯村

四聯村位於富陽縣北部,與杭州市接壤,距市區15公里,離縣城11公里。是富陽縣的北大門。民國時期屬杭縣新民鄉。1950年為杭縣壽民鄉,稍後,壽民鄉劃歸富陽縣。1956年,受降鄉與壽民鄉合併,屬受降鄉,1987年屬受降鎮。下轄戴家塢、金子壠、茅草山、銅板橋四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金子壠。1992年,全村456戶、1329人。水田760畝,耕地180畝,茶園800畝。山林3400畝。主要種植水稻、產茶葉。320國道線貫穿其間,自然環境與地理條件優越。

基本信息

經濟發展

70年代末,四聯村還是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集體經濟空、農民收入低、村里房屋舊"的窮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給四聯帶來了蓬勃生機,村幹部帶領村民,奮發圖強,積極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發揮集體企業優勢,狠抓工業發展。至1992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200萬元,上交國家稅金140多萬元,全村公共積累500多萬元,人均收入達到1460元。自1985年起,四聯村的黨支部連年被評為縣級先進黨支部,從1988年開始,連續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是富陽縣的"三連冠"文明單位之一。
抓住機遇建辦工業群體
1980年,村創辦了金屬板廠(即富陽建材機械廠)。當時借款3000元,職工23人,人均每月收入只有18元。工人們靠一把榔頭兩隻手,白手起家,第一年創產值近30萬元,把積累的資金作為擴大再生產。1983年總產值為180萬元。村黨支部委員王勇,兼任建材機械廠廠長,深入生產第一線,把握產品質量關,產品遠銷全國各地,1991年總產值達423萬元,成為村裡的主要骨幹企業。
改革開放,拓寬了四聯人的視野。村黨支部書記馬吉榮認真組織黨員幹部學習,幹部們認為:要使四聯村的經濟加快發展,光靠一個廠的力量是不行的,還需要多方引進,多辦企業,同步齊飛。1985年至今,先後相繼創辦了四聯紅磚廠,富春江散裝水泥設備總廠、四聯玻璃製品廠,出現了欣欣向榮的群體企業。1992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026萬元,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達500萬元。
與此同時,四聯村還大力支持個體聯戶企業的發展,全村共辦有十多家,凡是個體要辦企業的,村里都給予提供土地、水、田、執照的方便,有的還給經濟上的資助。村民唐志明辦塑膠廠,村里大力支持,使塑膠廠越辦越興旺,1992年產值達到80萬元左右,在全縣個體戶交稅中,居第七位,為國家作出了貢獻。

農業投入

四聯村四聯村
村黨支部、村委會在抓發展工業的同時,仍然十分重視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每年村里用於農業的投入都在5萬元以上。從1989年開始,每年安排的水利建設項目,累計投資30萬元以上,先後修建了從二塢到下塢口三面光的水泥預製渠道500米,修建5條共約1000米的機耕路,重點整修了最易被洪水沖毀的堰壩。村內電力線路整修一新。水利設施的興修,大力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全村700多畝水田旱澇保豐收。此外,村里還組織了機耕服務隊,向村民提供優良品種,傳播農業科技等。儘管自然災害頻繁,全村糧食生產仍然取得了好收成,1992年糧食總產量達652000公斤。
"在山靠山要養山",是四聯村黨支部、村委會長期以來牢固樹立的指導思想。根據山多而散的特點,村委會將3400畝山作了統盤安排:凡是高山遠山都作為集體的封山,村民們的柴薪,每年定期砍伐;低山近山作為種植育林山,自1983年至今,四聯村已投資60多萬元,種植杉樹1000多畝。為了管好山林,村委採取三條措施:建立了由11人組成的管山員隊伍,實行分片包乾,責任到人,管山員工資由村里統一支付(每月不少於100元),對有突出貢獻的管山員年終再給予獎勵;逐年有計畫地綠化造林;嚴格採伐制度。由於山林政策落實,管理制度嚴格,山林已是枝葉茂盛,綠樹成蔭,覆蓋率達90%以上,按每畝10立方米計算,目前全村立木蓄積積累可達一萬立方米,村民們稱之為"綠色銀行"。

第三產業

四聯村黨支部、村委會重視發展第三產業。1992年投資13萬元,在村口統一建造了一幢3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實行統一管理,使經商的村民有一個專門指定的地點買賣經商。現在這排商品房中有的開設了商店,有的開設肉鋪,有的開設水果店,有的出售農村土產,一派小市鎮的景象。村里還有一支專搞運輸的車輛隊,有三卡、中小型拖拉機麵包車汽車等,駕駛員農忙時搞農業,農閒時搞運輸,村里還派人專管負責,給予技術指導,聯繫業務車輛調度等,使他們能安全駕駛,為工農業生產服務,實現紅磚廠運輸、生產一條龍。

福利事業

工業的發展,農業的豐收,林業的興旺,第三產業的崛起,集體經濟越來越壯大。村里家底厚實了,村黨支部、村委會積極為村民謀利益,用物質文明來推動精神文明。投資10萬元,辦起了自來水,村民免費供應。實行養老制度,凡年滿60歲和55歲的男女老人享受每月10元養老金,全村150多位老人,全年需付2.5萬多元。投資11萬元,建造教學大樓,教學設施完全達標,1991年被評為永久性的一等學校。凡1~4年級學生一律免費入學,每年六一兒童節為每個學生製作一套校服,全鎮統一的校服一律給予支付。為了滿足不足齡的幼兒入園就育,村幼稚園里辦起了幼兒小班。除每年教師節都給教師獻上一份禮物,不分公辦、民辦、代課、幼兒教師,年終都能享受同本村工廠職工同樣的待遇。對獨生子女給予30元的補貼費。發放扶貧救濟款,對軍屬發放優待金,對五保戶的醫藥費、生活費、糧食供應、喪葬費等全由村里包下來。老幹部退休後,每月除鎮人民政府發給生活費外再另外增補50元,並安排職工管理工作。1992年投資8萬元,安裝有線閉路電視的住戶占85%以上。1992年投資6萬元,澆鋪了從村校門口到公路長達250米、寬8米的水泥路。合作醫療站,為村民防治疾病。
四聯村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村民法制觀念普遍增強,無偷盜、賭博、封建迷信、違反計畫生育等現象發生,每年國家徵收農業稅認購的糧食任務、國庫券等都能如期如數完成。鄰里團結,家庭和睦,尊老愛幼,勤奮工作,勤勞致富的文明新風已經逐步形成。

嘉興市四聯村

四聯村嘉興四聯村
四聯村地處王店最北部,與南湖區接壤,屬城郊結合部,離嘉興市區僅四公里。全村區域面積2.6平方公里,有15個生產組,總戶數473戶,總人口1570人,有勞動力754人。分別有正副組長29人、村民代表33人、正式黨員38人、預備黨員1人、入黨積極分子1人。四聯村有耕地總面積1400畝,園地2000畝。
該村計畫生育符合率100%。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2005年一2006年分別達到90%,2007年合作醫療參保率高達94%。農戶衛生廁所改廁率99%,自來水入戶率100%,住宅電話裝機率99%,有線電視安裝率98%。
2003年內湖大道建設工程中,涉及拆遷農戶43戶,251人,全部住入四聯村新區。2004年底在南郊河征地中,涉及拆遷農戶140多家,497人,己在府南地域開始建造安置房,約在2008年4月份讓拆遷戶進入新家,讓村民有一個嶄新的生活環境。並且在2006年失土農民再就業培訓中,參加人員有60人,2007年參加人數達到104人。
2006年年底全村實現經濟總收人103億元,村級集體對支配資金78.3萬元,集體人均可支配收人499元,農民人均收入達7533.15元。

肇慶行政區劃百科(三)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390多萬,下轄有端州區、鼎湖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縣,代管高要、四會2個縣級市,設立了省級的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牡丹苑社區
睦崗鎮
睦崗村
睦民社區
木蚌村
蒙坑村
妙村
木格鎮
明星村
木源村
莫屋村
麻地村
馬頭村
木蘭村
馬寧村
馬寧鎮
麥村
民田村
莫村鎮
馬圩鎮
馬安村
茅崗村
廟村
南街鎮
坭塘村
牛圍村
南岸街道
南崗村
排沙鎮
平安村
平龍村
平南村
蟠龍村
芹田社區
前進社區
橋西社區
歧洲村
群力村
清水村
前途村
清湖村
錢村
橋頭社區
洽水鎮
仁尚里村
仁和村
石牌村
雙東北社區
沙街社區
三聖宮社區
沙街村
蘇二村
蘇三村
蘇一村
雙東南社區
沙上游社區
沙四村
三村
沙湖村
上水田村
水師營社區

沙心村
水寨村
石咀社區
水月村
上帶村
社崗村
石澗鎮
聖堂社區
三坑村
石咀鎮
寺灣村
沙坪村
四村
雙龍村
沙田村
上坑村
詩洞鎮
上洞村
昇平村
四保村
石龍村
雙興村
石灣村
石田村
上亭村
三聯村
松坑村
首嶺村
雙坡村
水邊村
石村
社坑村
石塘村
雙馬村
四聯村
山塘口村
石印村
三江村
桃二村
棠下村
塔腳社區
桃一村
同古村
塘尾村
塘角村
塘村
太和村
同文村
潭布社區
潭布鎮
塘下村
團結村
桃花村
文明社區
五和鎮
務水村
旺垌村
汶朗鎮
武壟鎮
文崗村
旺洞村

下黃崗二村
下瑤村
夏江村
杏花社區
星荷路社區
西江南社區
西江社區
新坑村
下寨村
湘下村
興義村
新田村
小竹村
徐豐村
下坑村
新龍村
小江村
謝屋村
新圩鎮[肇慶市]
新鄉村
秀林村
下帥壯族瑤族鄉
仙溪村
新洲村
孝友村
下坪村
仙洞村
躍龍社區
雅圖社區
依坑二村
崖洲村
雅韶村
義和村
永安鎮
嚴垌村
悅城鎮
永富村
魚田村
姚塘村
永平村
永紅村
姚村
嚴村
雲美村
正東社區
正西社區
洲仔鎮
中村鄉
鎮源村
中華村
鎮興村
閘崗鎮
鎮武村
中洲鎮
中和村
竹圍村
真竹村
灣邊村
新鳳村

中山行政區劃百科

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連廣州,毗鄰港澳。下轄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5個街道辦事處,18個鎮。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文昌村
村坑村
里商村
隱將村
三合村
大章村
中沙村
中秋村
龍門村
四聯村
民強村
場口村
昌東村
口村
峴口村
何雲村
南四村
城東村
城西村
望仙村
蔣家村
石門堂村
西湖村
里葉村
嶺後村
桐子源村
乾潭村
梅塘村
新安江村
新葉村
馬溪村
宮裡村
仇嶺塢村
孫家村
里湖村
城關村
深澳村
橫山村
梅蓉村
東恩村
尖山下村
杜家村
航民村
浦聯村
犁頭金村
湖山村
湘湖村
建設村
歡潭村
老虎洞村
龍虎村
鳳凰村
山一村
民豐村
向陽村
吳王村
金星村
姚家埭村
張堰村
唐公村
梧桐村
聯盟村
超山村
東河村
楊家村
相士地村
青雲村
黃賢村
舒前村
滕頭村
力洋村
長街村
瓦窯山村
西店村
南門村
峽山村
前童村
橋頭胡村
冠莊
黃壇楊村
梅林村
大徐村
東陳村
北門村
牆頭村
爵溪農村
爵溪漁村
上李家村
邱二村
三官村
上張村
小溪口村
馬家村
井村
五鶴村
長潭村
雙一村
古城村
石龍村
田垓村
老石坎村
西畝村
阮村
杭垓村
羅村
統里村
曉墅村
高二村
梅溪村
鄣吳村
鶴鹿溪村
長潮村
父子嶺村
月明村
牛步墩村
白米村
白峴村
白溪村
西峰壩村
訪賢村
沈灣村
青草塢村
香山村
俞家盪村
前途村
高家墩村
新莊村
雉城村
水產村
火星村
士林村
東衡村
北代舍村
楊墩村
陸家灣村
鍾管村
湖墩村
新豐村
新塘村
北港村
陳板橋村
輯里村
新華村
黃龍兜村
朝陽村
鎮西村
漾東村
小梅村
大利村
馬塔塘村
西滸村
南鹿村
陶莊村
古竇涇村
金魚橋村
馬厙村
中華村
楊溪村
新橋村
豐盪村
陳匠村
五豐村
東田村
東浜頭村
石山頭村
范家橋村
河山村
桃園村
羔羊村
越豐村
灣里村
翔厚村
黎明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