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街道[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南岸街道]

南岸街道[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南岸街道]
南岸街道[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南岸街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岸街道位於西江下游,與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肇慶市區隔江相望,一橋相連,是高要區委、區政府所在地。東距廣州110千米,距香港140海里,西距梧州180千米。總面積70.5平方千米,下轄南亭、西環、文峰、天資、西區、江口、硯清、湖西、德星、科德、山口、馬安、崗灶、夏崗等14個社區和坦場、烏榕、新江一、新江二、定江等5個行政村,49個自然村。2013年常住總人口90343人。主要姓氏有李、陳、黎、梁、伍等。以漢族為主,主要方言為粵語。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南岸街道位於西江下游,與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肇慶市區隔江相望,一橋相連,是高要區委、區政府所在地。東距廣州110千米,距香港140海里,西距梧州180千米。總面積70.5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南岸街道轄南亭、西環、文峰、天資、西區、江口、硯清、湖西、德星、科德、山口、馬安、崗灶、夏崗等14個社區和坦場、烏榕、新江一、新江二、定江等5個行政村,49個自然村。

人口民族

2013年常住總人口90343人。以漢族為主。

交通

南岸街道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西江從西向東橫貫全境,常年可通航2000噸以上船舶。國道324(湛江至廣州,廣州至成都)線、肇(慶)珠(海)公路、廣(州)肇(慶)高速公路和三(水)茂(名)鐵路貫穿境內,成為廣東省連線粵西、溝通大西南交通樞紐。高要汽車站、高要港口岸碼頭和進出口聯檢大樓也坐落於該街道。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全街道生產總值實現138.7億元,比上年增長23%;工業總產值129.5億元,增長22%,其中規模工業118.59億元,增長14%;稅收入庫超6.3億元,增長42%,其中本級稅收入庫2.3億元,增長超31%。年內,南岸街道湖西社區、德星社區被評為“2013—2017年度廣東省科普示範社區”,南岸街道黨工委獲肇慶市兩新組織建設完成優秀獎。

2013年,南岸街道推進天資工業集聚基地的征地工作,園區規劃建設格局進一步提升,創造優良投資環境,依託城區優勢,以工業園區建設為載體,整合資源,拓寬渠道,創新方式,努力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招商引資新格局。通過對招商引資工作加強領導,廣泛協調部門,創造性地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制定工作措施,加強項目跟蹤,克服各種困難,形成招商引資共力,年內引進註冊契約外資6398萬美元,實際吸收外資2685萬美元,實際引進民營資金121700萬元,外貿出口完成13054萬美元。

第一產業

2013年,南岸街道堅持“抓農業發展、富一方百姓”,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進一步加大農業農村基礎投入,完善和落實各項支農惠農補貼政策,加快發展高效優質農業,綜合直補、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等各項補貼落實到位。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成立專業合作社組織、最佳化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蛋雞養殖和火龍果專業戶正形成規模。大力拓展馬安片“兩水一木”規模,全力按照市提出養好“羅非魚”、養好“羅氏蝦”及發展“黑棕鵝”。馬安土雞蛋是南岸的著名土特產。由當地3家蛋雞養殖大戶生產,養殖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日產蛋量2500多千克,年產值900多萬元。全街道有耕地面積633公頃,山地面積2066.67公頃,水產養殖面積518.4公頃。農業龍頭企業有振業水產等。家庭式農場以雞、魚、蝦、豬、鵝等養殖業為主。實現農業總產值3.8億元,比上年增長28.8%,村組集體經濟經濟收入3834萬元。積極開展勞動力培訓,年內共培訓農村勞動力4324人次。

第二產業

2013年,南岸街道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兩區引領兩化”、“三產”互動、“三化”並進的發展戰略,以“實幹興市、提高執行力、加快高要發展”主題,努力強化載體、產業、服務三大支撐,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同時,著力培育精密壓鑄、製鞋、輕紡製衣、新型建材等支柱產業,逐步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工業發展格局。年內有工業企業287家,其中外資企業13戶,民營企業14戶,規模以上企業27戶;實現工業總產值129.5億元,比上年增長2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8.59億元,增長14%。

全街道工業園區主要集中於西區工業帶。該工業帶占地200多公頃,包括占地130多公頃的西區工業園、占地50多公頃的天資工業園和占地20多公頃的躍龍高新科技園。各園區內共有80多戶企業落戶,工人總數超過2萬人,主要行業為製鞋、紡織服裝、五金製品、包裝印刷、陶瓷建材等。主要工業企業有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傑鞋業有限公司、金海岸織造有限公司、永大金屬公司、一統服飾有限公司和紅雨傘服飾有限公司等。其中,一統服飾有限公司和紅雨傘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大型襪品針織類公司,專業從事高檔紡織品生產、印染和後處理加工民營企業。現有員工830人。公司擁有世界先進生產機械設備以及雄厚技術力量,從2003年首創9080外層天鵝絨、內層棉雙層保暖褲襪開始到2013年首創針織行業的最高端技術——第三代無縫、不脫絲絲襪。公司每年至少首創一款產品,生產技術代表國際絲襪市場的最先進水平。公司計畫投入人民幣12億元,擬建設一個集生產、研發、辦公、員工住宿為一體綜合性大型紡織生產基地。

第三產業

2013年,南岸街道積極推動房地產業、商貿流通業、飲食娛樂業發展,打造城市經濟重點發展區。以金沙咀商業中心、珀麗灣、蔚藍國際、富源華庭、中源明珠等一批高規格的商住社區加快建設;聯合電視台、報社等媒介,大力宣傳鳳凰大酒店、高要麗晶大酒店、江口食街、江南娛樂城等星級酒店和娛樂場所以及特色農家食館,壯大城區飲食娛樂業發展。2013年,南岸街道有機車和服裝銷售兩大專業市場。有機車銷售商21戶;服裝銷售商407戶。此外,還有超市9戶,酒店、旅業46戶,可同時接納1000多名旅客入住。個體工商戶3102戶,集市成交額6.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1億元。

2013年,南岸街道通過狠抓招商引資,注重引進創稅型的大企業大項目,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引導有潛力的企業做大做強。推進商貿流通、飲食娛樂等第三產業和房地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擴闊稅基,增加稅源。實現工商稅收6.3億元,增長42%;考核任務完成2.3億元,增長31%。

社會事業

城鄉建設

2013年,南岸街道認真開展城鄉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活動,2013年1月開展“千村萬戶”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活動,全街道投入資金約196萬元,有9655人次參與衛生整治行動,出動車輛19660台次,清理衛生死角28850處,清運垃圾58980噸。街道愛衛會對公共場所、國、省、縣道側合理布置新增垃圾屋3間、垃圾池13個、垃圾桶15個、果皮箱8個;垃圾運輸車3輛、手推車45輛、其他清掃械具1830件,保潔人員72人;共印發通知2500份、宣傳單張7500份、懸掛橫幅250條,張貼標語1350張,廣播電視共播出150次,出動宣傳車輛25輛(次)。創建定江郭杜、科德新塘2條生態文明村和定江格塘1條省衛生村。

教育

2013年,南岸街道繼續鞏固和加強省教育強鎮工作。全街道現有初級中學2所,國小5所,在校學生3853人,教職員工326人;成人文化學校1所;幼稚園27所。國小入學率100%,中學入學率99.8%,學前兒童入園率98%。

文化體育

2013年,南岸街道為讓城區廣大市民有休閒娛樂場所,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促進市城區繁榮發展,完善園林園公園和文峰山公園設施,打造成城區別具特色的休閒公園,為高要城區居民創造良好居住環境和休閒處所。年內加大體育投入,加快體育場地、體育設施建設,配套體育器材。新增各類球場6個,健身路徑5條,新配和維修體育設施一批,基本上形成各村(居)委都有健身活動場所。積極組織各式各樣體育活動,如醒獅、武術、籃球、廣場健身舞、游泳以及其他趣味體育活動,獲“南興杯”男子籃球賽八連冠。積極組織各村(居)委、工礦企業的居民民眾120人參加市運會全部項目體育比賽。年內創建2條生態文明村和1條省衛生村,增加健身器材5套以及其他體育活動場所、配套設施。

衛生

2013年,南岸街道以鄉鎮衛生院為樞紐的縣(市)、鄉(鎮)、村三級農村衛生網路體系,建立以新農合為核心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實行農村衛生資源的一體化管理,形成功能健全、配置合理的農村醫療衛生新格局。為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奠定堅實基礎,努力實現農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市)的目標。2013年,農民參合率達100%,參合農民報銷醫療費用達450萬多元。兩所衛生院(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共有專業技術人員115人,床位34張,門診量為26.5萬人次,醫療收入780多萬元。

民政工作

2013年,南岸街道落實為民解困措施,困難民眾實現應保盡保。年內慰問貧困戶12戶,慰問軍烈、犧牲屬、老復退軍人、傷殘軍人共30戶,動員退伍兵參加免費職業培訓,鼓勵他們自主創業。全街道有五保戶54戶、62人;低保戶242戶,543人,每月按時發放五保金和低保金。在敬老助殘工作中,街道與村(居)委會建立服務網路,對孤老人、孤兒,有困難的殘疾人進行定期檢查,組織人員定期進行慰問。街道老年人活動中心和曲藝社開展得有聲有色,曲藝社每周進行兩次表演,使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託。遺體火化率達100%,並實行骨灰集中存放在公墓或骨灰樓,存放率達99%。

旅遊資源

歷史悠久的文明塔、巽峰塔呈鼎足之勢,矗立於市城區。文明塔始建於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巽峰塔位於新興江口東岸的烏榕崗頂峰,始建於明天啟四年(1624年),成於天啟七年(1627年)。公園有象山公園、國蕎公園、園林園公園、文峰山公園等,是市民休閒娛樂好去處。正在開發建設的旅遊景點有上清灣文化旅遊風景區,該景點位於西江岸邊,南灣公路旁,是古端州老“八景”之一的“五顯漁燈”勝景所在地。舊村東北角有一座160多年歷史的天主教堂。新江一村是明錦衣衛指揮使鄧稅保的故鄉,村中有保存完好鄧氏宗祠。歷史名人還有銀星村的同盟會會員、民國中將呂鑒周,新江一村的興中會會員、愛國華僑鄧蔚,泥塑師傅鄧子舟,洋籃祖師鄧福等。

肇慶行政區劃百科(三)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390多萬,下轄有端州區、鼎湖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縣,代管高要、四會2個縣級市,設立了省級的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牡丹苑社區
睦崗鎮
睦崗村
睦民社區
木蚌村
蒙坑村
妙村
木格鎮
明星村
木源村
莫屋村
麻地村
馬頭村
木蘭村
馬寧村
馬寧鎮
麥村
民田村
莫村鎮
馬圩鎮
馬安村
茅崗村
廟村
南街鎮
坭塘村
牛圍村
南岸街道
南崗村
排沙鎮
平安村
平龍村
平南村
蟠龍村
芹田社區
前進社區
橋西社區
歧洲村
群力村
清水村
前途村
清湖村
錢村
橋頭社區
洽水鎮
仁尚里村
仁和村
石牌村
雙東北社區
沙街社區
三聖宮社區
沙街村
蘇二村
蘇三村
蘇一村
雙東南社區
沙上游社區
沙四村
三村
沙湖村
上水田村
水師營社區

沙心村
水寨村
石咀社區
水月村
上帶村
社崗村
石澗鎮
聖堂社區
三坑村
石咀鎮
寺灣村
沙坪村
四村
雙龍村
沙田村
上坑村
詩洞鎮
上洞村
昇平村
四保村
石龍村
雙興村
石灣村
石田村
上亭村
三聯村
松坑村
首嶺村
雙坡村
水邊村
石村
社坑村
石塘村
雙馬村
四聯村
山塘口村
石印村
三江村
桃二村
棠下村
塔腳社區
桃一村
同古村
塘尾村
塘角村
塘村
太和村
同文村
潭布社區
潭布鎮
塘下村
團結村
桃花村
文明社區
五和鎮
務水村
旺垌村
汶朗鎮
武壟鎮
文崗村
旺洞村

下黃崗二村
下瑤村
夏江村
杏花社區
星荷路社區
西江南社區
西江社區
新坑村
下寨村
湘下村
興義村
新田村
小竹村
徐豐村
下坑村
新龍村
小江村
謝屋村
新圩鎮[肇慶市]
新鄉村
秀林村
下帥壯族瑤族鄉
仙溪村
新洲村
孝友村
下坪村
仙洞村
躍龍社區
雅圖社區
依坑二村
崖洲村
雅韶村
義和村
永安鎮
嚴垌村
悅城鎮
永富村
魚田村
姚塘村
永平村
永紅村
姚村
嚴村
雲美村
正東社區
正西社區
洲仔鎮
中村鄉
鎮源村
中華村
鎮興村
閘崗鎮
鎮武村
中洲鎮
中和村
竹圍村
真竹村
灣邊村
新鳳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