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咀社區

石咀社區

社區,不同地區發展等方面有差異。

基本信息

雲南曲靖市會澤縣者海鎮石咀社區

廣寧縣石咀鎮石咀社區

石咀鎮石咀社區黨支部著力查找影響和制約該村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以解決問題、促進發展為重點,落實整改措施,讓人民民眾真得實惠
解決“辦公難”問題。石咀社區的辦公樓面積除了功能室外只有60平方米,由於辦公環境的局限,給前來辦事的民眾帶來諸多不便。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村“兩委”幹部積極主動做好溝通聯繫,在縣檢察院等掛鈎單位的幫扶下,籌資13多萬元建設一幢占地100平方米樓高二層的樓房,使辦公室寬敞明亮,計生服務室、調解室等功能室配套齊全,大大改善了辦公環境。同時,充分利用村委會位於墟鎮的有利條件,將第一層改建成鋪位出租,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4000多元。
一角一角

解決“行路難”問題。“雨天一身泥”是石咀社區多個自然村村道的真實寫照,村民出行十分不便,期盼能早日將路修好,解決“行路難”問題。自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以來,該村黨支部急民眾之急,想民眾之所想,把民眾行路難問題擺上日程。通過走訪民眾、召開村民小組會議,發動民眾集資以及爭取上級支持,盤古根、麗塘坑、沉甫坑三個自然村共集資20多萬元,使三村共2.5公里的村道實現了硬底化,有效解決了民眾行路難問題。
解決“用水難”問題。盤古根村的水田灌溉一直以來都是該村的老大難問題。石咀社區黨支部將這一問題看在眼裡、記在心中,積極與幫扶單位縣檢察院溝通聯繫,通過上爭資金和民眾捐資的方式共籌得資金1.6萬元在盤古根村新建了一個水陂頭,解決了該村250畝的農田灌溉,受惠民眾450人。同時,廣泛發動民眾,清理了淤塞渠道,有效地解決用水難問題,為農民增收致富打下良好的水利基礎。
解決“致富難”問題。石咀社區有貧困戶30戶共123人,石咀社區黨支部切實抓好“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扶貧開發工作,充分運用該村的地理優勢,積極鼓勵和引導貧困戶走出家門去尋找和探索實現致富願望的途徑和發展出路。一是充分發動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種植本鎮推廣的龍鬚菜,目前,全社區貧困戶共種植龍鬚菜3畝,年收益可增加3萬多元;二是調動年老的貧困戶在家養雞、鴨等家禽,以幫補家庭收入,30戶貧困戶共養育雞約2000羽,豬約200頭,平均每戶年淨收益1500元;三是鼓勵勞動力充足的貧困戶利用社區座落在墟鎮的有利條件,擺攤做小買賣增加收入,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步伐。

冶溪鎮石咀社區

社區始終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社區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在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大力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加快推動現代農業建設步伐。根據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統一安排和部署,石咀社區組織有關人員對發展農業科技示範園建設狀況及發展方向進行了調研,有關調研情況如下:

農業科技示範園

一、石咀農業科技示範園的基本概況。石咀社區位於冶溪鎮的西南部,轄9個村民組,220戶,居民912人。現有耕地面積1237畝。石咀社區農業科技示範園,交通方便,園區規劃建設面積1000畝。通過最佳化產業結構,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調整生產布局,農業生產水平得到較快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8年以前,社區民眾農作物主要以傳統的水稻、油、麥為主,收入較低,民眾增收緩慢。2008年以來,結合石咀社區拖蘿畈“農發”工程改造區,建立了石咀農業科技示範園。據統計,園區現有農作物種植面積1470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832畝,平均畝產489公斤;西瓜種植面積325畝,畝產4750公斤;還有高標準無性系茶園種植面積50畝,無性系育苗50畝,瓜蔞50畝。民眾人均增收200多元。
農田農田

二、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建設的制約因素。與發達地區相比,無論在速度上、規模上、還是在效益上,還有很大的差距,現代農業建設道路還十分艱巨。農業剩餘勞動力的大量存在,勞動力素質低。還應看到另一方面,由於城市的高度開放和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已有60%以上的農村強壯勞動力投入到了非農產業。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勞動生產率低。當前,園區農業生產經營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糧食作物占有很大的比重,占農作物種植面積75%,經濟作物的種植和經營規模比較小,從而無法在激烈的國內、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聯產承包之後,基本上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農業生產經營分散、規模小,難以形成帶動我市農業的規模經濟,勞動生產率低。
三、加快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建設的對策和建議。實施科教興農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到2013年,園區基本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農田達到標準化,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經營基本實現產業化,農業產業化組織帶動農戶達到7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或超過全縣平均水平。把農業建設成為具有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現代產業,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科教發達、社會文明、環境優美的新農村。園區建設時間2009年7月-2012年6月,建設計畫面積1200畝,總投資900萬元。建設主要內容有:改造中低產田面積300畝,計畫投入資金24萬元;建設設施大棚面積100畝,投入資金300萬元;建立蔬菜噴灌面積100畝,投入資金250萬元;配套農業機械100萬元;完善蔬菜貯藏、保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配套儀器需要投入資金50萬元;名、優、特、稀果蔬新品種引進試驗示範推廣156萬元;園區設計規劃前期工作經費20萬元。
四、推進示範園建設的措施。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建設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全鎮農業現代化進程。因此,必須高標準、高起點抓好示範園規劃。要根據示範園自然資源條件及農業產業發展基礎,利用本地區位、交通優勢,以建設發展高標準無性系茶葉為主,依託茶葉公司為經營支撐的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建立無公害茶葉基地面積200畝,配套名、優、特、稀果蔬新品種引進示範園,加工、貯藏、保鮮、精包裝等項目,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依託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建設高標準、規模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輻射帶動全縣現代農業發展。創新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大力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出台,為我縣大力加快土地流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機遇。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當地生產力狀況,在穩定土地承包關係的前提下,通過土地經營權流轉,發展土地規模經營,推動園區種植業的主產品生產走向規模化,區域化生產,進一步提高經營效益,促進產業化經營的發展。以實施現代標準農田建設工程為重點,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利用即將實施的土地平整項目,改造中低產田面積300畝,項目建設內容包括開挖疏浚渠道1公里,襯砌排灌渠道2公里。通過項目實施,完善田間排灌渠系,提高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將園區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機能進、物能運、土肥沃、產出高”的現代標準農田,為示範基地建設打好基地;加強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推廣節水噴灌、滴灌技術,提高生產水平,計畫建設噴灌面積100畝。依託農業龍頭企業,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促進產業化經營。採取“扶大、扶優、扶強”的手段,進一步加大對皖潤茶業有限公司扶持力度,帶動農民增收。計畫在未來三年內帶動農戶200多戶。抓好農業技術專業合作組織培育工作,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組織的橋樑和紐帶作用,促進農民增收。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充分利用示範園區資源、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適應現代化生活潮流的觀光旅遊農業,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利用園區內正在申報建設的石咀農業科技示範園移民一條街,結合司空山整體開發、冶溪名木古樹、田園風光,將示範園區打造成為先進農業科技示範與生態旅遊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肇慶行政區劃百科(三)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390多萬,下轄有端州區、鼎湖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縣,代管高要、四會2個縣級市,設立了省級的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牡丹苑社區
睦崗鎮
睦崗村
睦民社區
木蚌村
蒙坑村
妙村
木格鎮
明星村
木源村
莫屋村
麻地村
馬頭村
木蘭村
馬寧村
馬寧鎮
麥村
民田村
莫村鎮
馬圩鎮
馬安村
茅崗村
廟村
南街鎮
坭塘村
牛圍村
南岸街道
南崗村
排沙鎮
平安村
平龍村
平南村
蟠龍村
芹田社區
前進社區
橋西社區
歧洲村
群力村
清水村
前途村
清湖村
錢村
橋頭社區
洽水鎮
仁尚里村
仁和村
石牌村
雙東北社區
沙街社區
三聖宮社區
沙街村
蘇二村
蘇三村
蘇一村
雙東南社區
沙上游社區
沙四村
三村
沙湖村
上水田村
水師營社區

沙心村
水寨村
石咀社區
水月村
上帶村
社崗村
石澗鎮
聖堂社區
三坑村
石咀鎮
寺灣村
沙坪村
四村
雙龍村
沙田村
上坑村
詩洞鎮
上洞村
昇平村
四保村
石龍村
雙興村
石灣村
石田村
上亭村
三聯村
松坑村
首嶺村
雙坡村
水邊村
石村
社坑村
石塘村
雙馬村
四聯村
山塘口村
石印村
三江村
桃二村
棠下村
塔腳社區
桃一村
同古村
塘尾村
塘角村
塘村
太和村
同文村
潭布社區
潭布鎮
塘下村
團結村
桃花村
文明社區
五和鎮
務水村
旺垌村
汶朗鎮
武壟鎮
文崗村
旺洞村

下黃崗二村
下瑤村
夏江村
杏花社區
星荷路社區
西江南社區
西江社區
新坑村
下寨村
湘下村
興義村
新田村
小竹村
徐豐村
下坑村
新龍村
小江村
謝屋村
新圩鎮[肇慶市]
新鄉村
秀林村
下帥壯族瑤族鄉
仙溪村
新洲村
孝友村
下坪村
仙洞村
躍龍社區
雅圖社區
依坑二村
崖洲村
雅韶村
義和村
永安鎮
嚴垌村
悅城鎮
永富村
魚田村
姚塘村
永平村
永紅村
姚村
嚴村
雲美村
正東社區
正西社區
洲仔鎮
中村鄉
鎮源村
中華村
鎮興村
閘崗鎮
鎮武村
中洲鎮
中和村
竹圍村
真竹村
灣邊村
新鳳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