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陳村

東陳村

東陳村位於象山縣東陳鄉駐地沙崗村東北1.8公里處。東鄰岳頭,南接大塔,西靠西莊、洋里,北通北山下,呈塊狀分布。全村39姓,以陳姓為主,占村總人口的47%。南宋末年,陳姓始祖五十四評事自福建遷象山,卜居姆嶺下東南,後子孫繁衍,漸次移居相距咫尺之今地,因號其里曰東陳。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東陳村位於象山縣東陳鄉駐地沙崗村東北1.8公里處。東鄰岳頭,南接大塔,西靠西莊、洋里,北通北山下,呈塊狀分布。全村39姓,以陳姓為主,占村總人口的47%。南宋末年,陳姓始祖五十四評事自福建遷象山,卜居姆嶺下東南,後子孫繁衍,漸次移居相距咫尺之今地,因號其里曰東陳。

村莊歷史

東陳村東陳村

嗣後文人輩出,遂立宗祠,興廟宇,造家譜,至今可查者已有二十五世。始屬歸仁鄉,清宣統二年(1910)屬靖南鄉。1931年屬東陳鄉,為鄉公所駐地。抗日戰爭初期屬靖南三鄉,為鄉公所駐地。1944年,靖南三鄉改為靖海鄉,仍為鄉公所駐地。1951年屬東陳鄉,為鄉人民政府駐地。1958年屬東陳管理區,為管理區駐地。1961年屬東陳人民公社。1983年屬東陳鄉。1992年,全村244戶、841人。耕地1079畝,山林1576畝。

東陳村歷來被譽為象山縣聞名的文化村。宋代便有八進士。清嘉慶年間,舉人陳文昌,以選貢入太學,名噪一時。同治年間,陳之翰為恩科舉人,揀選知縣,即用訓導,著有《綠滿廬文集》等。清末,陳漢章、陳畲、陳得善等連連中舉。人稱大舉人陳漢章早年肄業俞樓,師事樸學大師俞樾,專治經史。民國時期,歷為北京大學、中央大學教授、史學系主任,著作百餘種,結為《綴學堂叢稿初集》 ,為近代著名經學、歷史學家。其弟陳畲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進士,任工部主事,鏇為吏部文選司主稿、藝學館監學、實錄正校官等,後升員外郎、丞參上行走。辛亥革命後,猶以前清遺老自居,留蓄髮辮19年。1920年,應聘主纂《新昌縣誌》 。陳得善為陳漢章堂兄,得中貢生,退隱約園,有《石壇山房詩文集》傳世。弟陳得先、得森亦有文名,善詩,各有《贅人詩集》 、 《可園詩稿》 。陳漢章子慶麒畢業於北京大學,初供職教育部,繼歷任女子高等師範、華北大學、中央大學、廈門大學教授。1949年後為江蘇省文史館館員,點校古籍,著有《中國大事年表》 。次子陳慶粹,得北京大學法學士,歷為監獄科長及奉化、臨海、黃岩、溫嶺等地方法院推事,去台灣後曾任"台灣高等法院"推事及檢察官。民國時,全村有各類大學畢業生數十人,師範、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上百人,陳中適等還留學日本,被村人稱為“洋博士”。

人文淵藪來源於教育。清光緒三十二年,陳漢章任象山縣勸學所總董,勸導城鄉設立國小30餘所,又籌資創辦東陳國小,奠定象山教育之基礎。1938年春,學人陳慶麒、陳繩祖等在村西鑒池公祠(俗稱孔房祠堂),創建厚生戰時國中補習學校,後併入牆頭私立立三中學,開象山中等教育先河。1949年秋,又在原址開辦樹人中學,宣揚“百年樹人”之意,各地慕名來學者百餘人。惜局勢動亂,在校學生屢遭匪類綁架,被迫停辦。村西山麓有古廟曰神武坊,相傳建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祀抗倭名將陳元帥(名俠),兩廊塑歷朝象山名人像。民國時曾修葺一新,楹聯、殿額皆出自進士陳畲手筆。1949年後,村仍重教育人。現設完全國小1所,學生193人,教師8人,附設學前班。40餘年,歷屆升入初高中及大專院校不下數百人。村委會不惜智力投資,定期開辦農技夜校,並辦有幼稚園、保健站、老年活動室等。村設報導組,向上級新聞單位輸送稿件,屢被評為先進報導組。村辦黑板報(牆報),20年如一日,宣傳時事政治、農業科技知識等,受縣表揚和獎勵。

農業發展

東陳村東陳村

村處南莊平原西南,沃野平疇,向以農業為主。現有水田976畝,旱地103畝。50年代初,糧食畝產僅300斤,70年代增至450斤。80年代初,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村民產糧積極性,1983年畝產達800斤以上。1990年後,實施噸糧工程建設。新建三面光水泥渠道3條,長1200米;修建機耕路6條,長3000米,新建農用電網1500米,引進大型聯合收割機1台、開溝機2台,總投工8400工,投資6.8萬元。村建立科技宣傳組、農業綜合服務組和農田機械操作組。幹部和重點種糧戶訂閱《農村信息報》 、 《浙江科技報》 ,不定期培訓農業技術,利用廣播、黑板報宣傳農時,傳授科學種田知識,組織供應農戶化肥、農藥、良種。同時,建立百畝示範指揮方,做好產中服務。實行統一布局,麥-瓜-稻種植方式,自繁和引進良種結合,統一供種,良種復蓋率達95%以上。農忙時,統一機耕、收割、排灌。加強農田水利建設、配方施肥和綜合防治病蟲害,糧食連年獲得豐收。1991年,被列入縣繁育良種基地,並評為縣科技先進單位。1992年,種植大麥450畝、早稻750畝、晚稻920畝,糧食畝產1085公斤,總產1000餘噸,為象山縣八個實現噸糧村之一,被評為縣噸糧村建設先進單位,列入縣農業“一優二高”示範村。

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發展多種經營,注重水果種植和養殖業。1992年,全村有柑桔100畝,黃桃60畝,楊梅20畝,葡萄10畝。並有白鵝飼養專業戶6戶。由於生產發展,村民收入增加。1992年,人均收入達1200元,其中110的戶年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村級經濟年淨收入8萬餘元,固定資產80餘萬元。曾辦有東湖麥芽廠、碳刷廠2家,村內有小店數家。1990年春,還辟有貿易市場,以活躍農村經濟,方便村民生活。

成立老年人協會,入會者占60歲以上老人95%。1989年起,堅持實行計畫生育,連續5年計畫生育率達100%,1992年人口比1979年下降24人,出現負增長。1989年始,村黨支部連續4年被評為縣先進黨組織,村連續5年被評為縣計畫生育先進單位。1988年和1989年,被評為縣級文明村建設先進單位。

工業致富

東陳村東陳村

東陳村在附近浙江、杭州兩家磚瓦廠的影響與幫助下,於1963年建立磚瓦社,才結束了世代單家獨戶的手工勞動。為了便於工農業的管理,1970年4月,磚瓦社實行工農分別建置,一部分為磚瓦廠職工,另一部分為大隊。時東陳村村民多為老人和幼童,且人多耕地少。遂於1974年在跨湖橋南端投資102萬元,建造第一個村辦企業--磚瓦廠。現該廠已有36門、22門輪窯2座,有日可產2萬張平瓦的擠出機一台。年可產磚5000萬塊,平瓦100萬張。1992年產值達535萬元,淨利35萬元,職工471人,有固定資產308萬元。產品質量在10多次浙江省、杭州市磚瓦協會質量抽檢中均名列前三名。產品在蕭山和鄰近縣(市)有較高的聲譽。

靠磚瓦起家的東陳村,用滾動積累資金,充分發揮靠近城區信息靈交通便的優勢,發展村辦工業。1976年創辦蕭山散熱器廠。1978年後,又相繼辦起了杭州錢江食品廠、蕭山通用塑膠廠。1990、1991年蕭山散熱器廠先後被評為杭州市工業先進企業和蕭山市一級工業企業。年產值601.9萬元,利潤55.09萬元。1990年錢江食品廠獲杭州市食品衛生信得過單位,產品銷往各地。1992年城廂磚瓦廠被評為蕭山市一級工業企業。到1992年底村辦的4家企業工業總產值2619.5萬元,占全村工農業總產值的97.2%;有固定資產978萬元,年淨利108萬元,共有職工892人,能解決村民的就業。

蜜棗

東陳村西面自古以來產棗子。改革開放後,當地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擴栽棗樹,使棗樹面積大幅度增加,品種不斷更新。如今盛產的有青皮棗、花皮棗、雞心棗、紅燈籠等,一個個大如牛眼,而且皮薄核小甜如蜜。

花椒

東陳村的花椒在當地出了名,每年收穫季節,外地客商上門要貨,見農戶採摘不過來時,指樹作價自己採摘或請人采搞。客商夸古市花椒味正勁好,麻辣中透著清涼,既可做麻辣作料,還可泡茶入藥。三伏天在菊花茶中放幾粒花椒,不僅清涼祛暑,且茶水過夜不餿。

板栗

東陳村板栗近年打入了浙江市場,這是當年在這裡插隊落戶的知青的功勞。如今板栗品種多,有雜交大板栗,有本地甜板栗,還有野生尖栗子。東陳村板栗肉脆味甜耐保鮮,尤其是風乾了幾天后的板栗,破殼後內皮自脫,板栗肉就象軟飴糖似的格外有味。

化紅

東陳村甜橙俗名化紅,在明萬曆年間就出了名。主要出產於西港、上杭、杭口、東津等地,化紅味甜而略酸,香氣濃郁,食之有止咳、化痰、散氣、健胃之功能,皮還可入藥。

香菇

東陳村一直產天然香菇,其香菇拼短肉厚、個頭中等、鮮甜可口、香味撲鼻。引種菌種香菇,雖沒有別的鄉鎮多,但單產比別的地方高,而且形色味道更好,年年供不應求。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文昌村
村坑村
里商村
隱將村
三合村
大章村
中沙村
中秋村
龍門村
四聯村
民強村
場口村
昌東村
口村
峴口村
何雲村
南四村
城東村
城西村
望仙村
蔣家村
石門堂村
西湖村
里葉村
嶺後村
桐子源村
乾潭村
梅塘村
新安江村
新葉村
馬溪村
宮裡村
仇嶺塢村
孫家村
里湖村
城關村
深澳村
橫山村
梅蓉村
東恩村
尖山下村
杜家村
航民村
浦聯村
犁頭金村
湖山村
湘湖村
建設村
歡潭村
老虎洞村
龍虎村
鳳凰村
山一村
民豐村
向陽村
吳王村
金星村
姚家埭村
張堰村
唐公村
梧桐村
聯盟村
超山村
東河村
楊家村
相士地村
青雲村
黃賢村
舒前村
滕頭村
力洋村
長街村
瓦窯山村
西店村
南門村
峽山村
前童村
橋頭胡村
冠莊
黃壇楊村
梅林村
大徐村
東陳村
北門村
牆頭村
爵溪農村
爵溪漁村
上李家村
邱二村
三官村
上張村
小溪口村
馬家村
井村
五鶴村
長潭村
雙一村
古城村
石龍村
田垓村
老石坎村
西畝村
阮村
杭垓村
羅村
統里村
曉墅村
高二村
梅溪村
鄣吳村
鶴鹿溪村
長潮村
父子嶺村
月明村
牛步墩村
白米村
白峴村
白溪村
西峰壩村
訪賢村
沈灣村
青草塢村
香山村
俞家盪村
前途村
高家墩村
新莊村
雉城村
水產村
火星村
士林村
東衡村
北代舍村
楊墩村
陸家灣村
鍾管村
湖墩村
新豐村
新塘村
北港村
陳板橋村
輯里村
新華村
黃龍兜村
朝陽村
鎮西村
漾東村
小梅村
大利村
馬塔塘村
西滸村
南鹿村
陶莊村
古竇涇村
金魚橋村
馬厙村
中華村
楊溪村
新橋村
豐盪村
陳匠村
五豐村
東田村
東浜頭村
石山頭村
范家橋村
河山村
桃園村
羔羊村
越豐村
灣里村
翔厚村
黎明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