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壇楊村

黃壇楊村

黃壇楊村別名楊家,位於寧海西部,距縣城8公里。屬黃壇鎮。四面環山。東距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黃壇街1.8公里,南沿省道甬臨線公路,北鄰西莊,西為岵岫嶺、嶺豐村。村西北有慈雲寺,唐鹹通三年(862)建。抗日戰爭期間,寧波日報社曾一度遷此。1991年重修,有住僧。1992年,全村243戶,960人。楊姓225戶,占92.55%;余為胡、宋、張、王、李5姓。有耕地436畝,山2837畝。

基本信息

村莊歷史

黃壇楊村黃壇楊村
楊姓原居寧海松壇(今黃壇)。唐刑部尚書楊榮、都知兵馬使楊伴兄弟於後周顯德三年(956)由永嘉遷松壇,是為始祖。至宋,世代為官。三省樞密使楊景思,墳墓石像遺蹟尚存。元初,南宋衢州總兵楊鎮龍(譜名應龍)回鄉聚眾起義,反抗元朝統治。克寧海、象山,繼以東陽玉山為根據地,殺馬祭天,自立大興國皇帝,鑄璽封官。率兵12萬征戰東陽、義烏、嵊縣、新昌、天台一帶,波及永康、武義等縣。朝廷遣將鎮壓,起義失敗。元軍圍剿松壇,燒殺劫掠,楊氏族人四散逃亡。以後陸續回歸,在今村區定居,遂以姓作村名,代代相沿。寧海縣內多楊家村名,因地近黃壇,亦稱黃壇楊以資區別。1986年,定黃壇楊為標準村名。
1989年10月,楊鎮龍就義700周年,村人在村南華家山頂立楊鎮龍紀念碑。碑高2.4米,遠望可見。中國元史研究會邱樹森教授題碑名,中共上海紡織黨校校長楊正清書傳略。

古村變化

黃壇楊村黃壇楊村
工業帶來經濟效益,村容村貌發生了可喜變化。全村男女勞動力626人,從事工業勞動,兼顧農業生產。工廠職工半數以上是外村人。1992年人均工資收入1570元。村民原住低矮破舊平屋先後改建或擴建,90%以上住進二層或三層樓房。日常用水,原靠村內兩口水井,枯旱期間常有斷水之虞。1987年,從村外引來山水,高處建水池,容量71立方米,鋪管道為各戶裝上自來水。全村有貨運車4輛,小轎車2輛,機車10輛。1991年開始改造道路。村口建花壇。橫貫村內的石子小路及環村小路,改造成寬3.5~4.5米的水泥路,總長1000多米。燃料原用柴草,現已大都改用液化石油氣。荒山323畝,建成杉木基地。1990年重陽節,村成立老年協會,會員74人。附近西莊、新後山、嶺豐、平安山4村先後有人參加,1992年末會員增至150人。村委會撥款,修建活動場所。傳統節日,組織慰問。逢老人生日,由村黨支部、村委會集體祝壽。村委會還負擔全村農業稅、照明用電及村民家庭財產保險費等。

經濟建設

黃壇楊村黃壇楊村--民營經濟
黃壇楊村占地120畝的民營經濟征地完成,黃壇楊村以民營經濟為依託,搭建創業平台,擴大開放引項目,完善機制促項目,培育了一批創業主體,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全民創業已成經濟發展主鏇律。為切實推動全民創業,在鎮內原有創業小區的基礎上,新建一個民營經濟園,為全民創業搭建新平台。

為助推全民創業,黃壇楊村在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園區建設為平台的同時,把弘揚創業精神、激勵創業激情作為一項重點工程來抓,通過思想引導、學習參觀、創業宣講、學習浙江經驗等,培育全民創業精神,先後組織20戶產業戶和企業家到村落社區宣講,幹部、民眾把創業作為自己的第一選擇,形成農民向居民和商人轉變,打工者向老闆轉化、個私業主向企業家轉型,幹部由官場向市場轉移的濃厚創業氛圍。按照提質、提速、提效的要求,推行“走出去熱心服務,迎進來熱情辦事,經常性熱線聯繫”的工作機制,全鎮幹部實行“包掛鈎一個項目,包引進一個項目,包謀劃一個項目,包提供一條加快發展的好建議”的四包責任制。

民營經濟建設,吸引了眾多創業者的眼光,促進了民營經濟快速發展。黃壇楊村在外務工人員,多年的打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術及財富,得知在鎮民營經濟園辦企業能享受土地零利潤出讓,稅收“三免二減半”零規稅管理的優惠政策後,很多人回村創業。在創業小區投資辦起了愛清服裝服裝加工廠。像他們一樣回村創業的已有10多戶,僅品牌服飾專賣店今年就新上7家。黃壇楊村的民營經濟發展,對周邊村鎮也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白嶺鎮的張柏輝就準備投資200萬元辦糧食加工廠。還有陶瓷加工、縫用機台板生產、腳踏車配件、紡織廠、皮鞋廠等項目都在洽談中。隨著項目的入園,將激活地方人力資源優勢,安排大量的就業崗位,帶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

特色農業

黃壇楊村黃壇楊村茶區
黃壇楊村的茶葉大多以草木灰或人畜糞作養料,和著大山深處的清泉一起長大的。它色澤均勻,口感柔和,氣味綿長且因茶多酚含量較多、污染小而成為中國無公害茶葉產業基地,每年所產茶葉供不應求。

黃壇楊村地處黃壇鎮西北邊陲,境內山地較多,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是天然的宜茶區,有悠久的種茶歷史。

茶雖然歷史悠久,品質優良,但因多種原因,前些年是養在深閨人未識,黃壇楊村一方面加強宣傳,積極參與多種國際、國內、省內外茶文化活動;另一方面本著上規模、上檔次、增後勁的工作思路,堅持綠色產業興村,生態家園富民的戰略,本著有地皆種茶,寸土不拋荒的原則,大力擴大茶葉面積,實行產業化經營,許多茶農越來越意識到,發展茶產業不僅是富村富民工程,更是建綠色銀行的根本所在。

為把茶產業發展真正落到實處,黃壇楊村統一規劃土地,對一些茶山、荒坡重新造冊登記,連片開發,統一流轉,形成大戶為主,小戶為輔,上下聯動的發展格局。為破解規模小、價格低、投資少、牽引力弱等不利因素,該村積極鼓勵幹部職工以及個體戶、外來投資者創辦集中連片基地,培養規模較大的加工企業,逐漸實行種植、加工、銷售社會化發展,改變過去千家萬戶種茶、制茶、賣茶的粗放經營模式,實現以市場促銷,以銷售促發展,以發展壯大茶產業的目標。該村還抓住種茶可享受退耕還林優惠政策,動員19戶農戶以個體或聯戶的方式開發四個無公害茶基地,開發茶園40畝,並以老開發戶帶新開發戶形式互動發展。

“以質量贏市場,以產量獲利潤”是該村發展茶業的經營理念,為切實提高茶葉生產質量,該村加大茶農培養力度,所有茶園卻按有機茶標準管理,茶葉質量一年一個台階,更是有了一個明顯變化,春茶上市比同期每市斤要高出120元左右。在參加的浙江國際茶文化節上,茶“雙井雀舌”一舉奪得銀獎上海一老闆聞訊後,專程以2400元/公斤購茶6公斤。與此同時,通過高產穩產,實現“兵團作戰”,茶農不僅學會了茶葉生產技術,更學會了加工和銷售。全村有茶葉加工企業3個,外出辦茶莊的有8戶茶農,全村實現茶葉總產值100萬元,茶農人均收入5950元,茶葉不僅成了黃壇楊村的特色產業,而且成為老百姓的致富產業,為黃壇提出在山上建“綠色銀行”提供了一個典範。

產品特色

黃壇楊村橡膠製品
黃壇楊村工業產品多是橡膠製品或與橡膠有關的產品。鋁鞋楦,是生產膠鞋的定型工具。黃壇楊村是寧海鞋楦生產基地,縣內各鞋楦廠皆源出於此。1992年產鞋楦31萬雙,占寧海縣生產總量的90%。產品銷往中國各地。1980年開發再生膠,1992年產740噸,產品供省內。

1985年開發的125~150厘米橡膠管,是城市建築行業的新型輸送混凝土機械的必備配件,過去依靠進口,現在各地使用的這種膠管,絕大部分產於黃壇楊村。1992年產量4000米,產值140萬元。紡織橡塑廠生產的帆布,系膠鞋的鞋幫布,1992年產量250萬米,產值710萬元。產品供應省內,主銷溫州。日月橡膠廠主產各色全膠鞋,供應東南各省。此外,則為橡膠雜件,工業消泡劑等。

文化特色

黃壇楊村菊花茶

黃壇楊村很注重待客之道,客人來時,主人遞上一碗菊花茶,有的泡有茶果或家制清茶,使涼茶有色,有香,又略有鹹味,也有在茶里放了少許花椒子,那種麻辣香酥又生涼意的味道,使你喝後心神一爽。

待客的茶俗,代代相傳,一直很少變化,舊日裡無熱水瓶,故先以涼茶應急。

山區集市貿易欠繁榮,來了客人,臨時砍肉困難、臘肉、雞蛋則可隨到隨取,不致窘迫,生活條件提高后,有些人視情況已取消了涼茶,靠集鎮近的,“泡泡茶”也儘量用新鮮豬肉,更有的泡上蜂蜜,麥乳精,或以汽水、啤酒之類的飲料待客,以顯示生活富足。時代的步伐,已經邁入茶俗的領域了。

創業精神

黃壇楊村橡膠廠
村民歷來務農,信息閉塞,生活清貧。1971年,寓居上海的橡膠業行家楊廣元,組織同人,幫助家鄉開發工業。從300元資金起家,以破廟作廠房,用簡陋設備,創辦冶煉廠,生產鋁鞋楦。3年後,職工由20多人發展到50多人,產品供不應求,生產大有起色,為不斷開發新產品奠定經濟、技術基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開始生產橡膠製品。1980年,冶煉廠改組,分別建立黃壇橡膠廠和寧海冶煉三廠,職工300多人。1990年,又建寧海紡織橡塑廠,職工100多人。1992年,接辦鎮屬日月橡膠廠,職工580人。在此期間,培養了一批技術力量,帶動多數村民集資或自營辦廠。工業總產值,1981年52萬元,1985年185萬元,1990年679萬元,1991年1255萬元。1992年,全村有工廠15家,內個體企業7家;總產值2858萬元,比1981年增加54倍;固定資產原值554萬元,創稅利305萬元。職工1399人。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文昌村
村坑村
里商村
隱將村
三合村
大章村
中沙村
中秋村
龍門村
四聯村
民強村
場口村
昌東村
口村
峴口村
何雲村
南四村
城東村
城西村
望仙村
蔣家村
石門堂村
西湖村
里葉村
嶺後村
桐子源村
乾潭村
梅塘村
新安江村
新葉村
馬溪村
宮裡村
仇嶺塢村
孫家村
里湖村
城關村
深澳村
橫山村
梅蓉村
東恩村
尖山下村
杜家村
航民村
浦聯村
犁頭金村
湖山村
湘湖村
建設村
歡潭村
老虎洞村
龍虎村
鳳凰村
山一村
民豐村
向陽村
吳王村
金星村
姚家埭村
張堰村
唐公村
梧桐村
聯盟村
超山村
東河村
楊家村
相士地村
青雲村
黃賢村
舒前村
滕頭村
力洋村
長街村
瓦窯山村
西店村
南門村
峽山村
前童村
橋頭胡村
冠莊
黃壇楊村
梅林村
大徐村
東陳村
北門村
牆頭村
爵溪農村
爵溪漁村
上李家村
邱二村
三官村
上張村
小溪口村
馬家村
井村
五鶴村
長潭村
雙一村
古城村
石龍村
田垓村
老石坎村
西畝村
阮村
杭垓村
羅村
統里村
曉墅村
高二村
梅溪村
鄣吳村
鶴鹿溪村
長潮村
父子嶺村
月明村
牛步墩村
白米村
白峴村
白溪村
西峰壩村
訪賢村
沈灣村
青草塢村
香山村
俞家盪村
前途村
高家墩村
新莊村
雉城村
水產村
火星村
士林村
東衡村
北代舍村
楊墩村
陸家灣村
鍾管村
湖墩村
新豐村
新塘村
北港村
陳板橋村
輯里村
新華村
黃龍兜村
朝陽村
鎮西村
漾東村
小梅村
大利村
馬塔塘村
西滸村
南鹿村
陶莊村
古竇涇村
金魚橋村
馬厙村
中華村
楊溪村
新橋村
豐盪村
陳匠村
五豐村
東田村
東浜頭村
石山頭村
范家橋村
河山村
桃園村
羔羊村
越豐村
灣里村
翔厚村
黎明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