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衡村

東衡村

東衡村位於德清縣洛舍鎮東南4.2公里處,緊靠縣城。地處丘陵、平原之間,總面積為6.21平方公里,有耕地2138畝(其中水田1890畝),桑園454畝,魚塘84畝,山林3739畝,人均耕地1.39畝。1992年,有14個村民小組,385戶,1541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48人。村辦企業有釀酒廠、石料廠和茶場。名勝古蹟,舊有龍洞山、千秋晚眺、龜山晨曦、元代趙孟墓和古橋樑等。東衡村十分重視全村的文化教育事業。原先東衡村村民的文化水平都很低,有些生產隊沒有人當會計,只能請外地人來擔任。東衡枕山帶河,山明水秀,東傍苕溪,西溪,衡溪穿境而過。由於得地之利,歷來商賈雲集,士紳輩出,耕讀傳家成為村民教子信條。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東衡村處衡溪以東,故名。唐代以前屬博陸里,唐至宋屬千秋鄉,元至清初小部分屬二都外,大部分屬三都,清乾隆朝後屬第三區三莊、四莊、六莊。1912~1927年屬龍潭鄉,1928年屬衡溪村,1931年屬衡溪鄉,1945年屬衡瓜鄉,1947年屬方山鄉。1949年後屬東衡鄉,1956年併入洛舍鄉。1992年隸屬於洛舍鎮。歷來為千秋、龍潭、衡溪、東衡等鄉政府駐地,自然村鎮形成較早。宋、明、清三代,一直是德清縣北陲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

林農並舉

東衡村趙孟頫墓
東衡村資源豐富,有水田1234畝,山林27084畝,茶山427畝,以林為主。1949年前,糧食產量低。1949年後重視農田基本建設,推廣良種。1992年糧食畝產500公斤,總產達617噸。
全村有毛竹山1.4萬餘畝,立竹量200萬株,度產商品毛竹80萬支;毛料2.5萬件。筍竹兩用林5000畝,年產鮮筍5000噸。以石竹生產天目筍乾,歷史悠久。1949年後,製作工藝改進,年產2-3噸。
南天目山麓多雲霧,茶質優良。1949年前只採野生茶,產量不高。60年代開始辦林場,大面積栽培茶樹,產量逐年提高。1979年開始機械化制茶,引進技術,所產雲霧綠茶運銷全國各地,1992年產茶15噸。
重視植樹造林。60年代,在村北紫嶺辦林場,栽植及其他經濟林約千畝。近年來,荒山實行家庭承包,與7家承包戶簽訂綠化荒山承包契約,加強山林管護。村民楊繼舜,14年如一日,在公路兩旁、水庫四周、荒坡河岸義務植樹5萬株,不取分文報酬,1987年被中央綠化委員會命名為全國綠化勞動模範。專業戶陳森宇,製作盆景,造型美觀,富有新意,曾參加全國盆景展出,獲好評。

特色酒業

東衡村東衡村領導視察
據1968年以來平整土地發現,宋朝陶製韓瓶、酒罈遍布村郊墟落。酒罈比500鹽水瓶略高,敞口鼓腹,古樸可愛,可見早在兩宋,東衡村釀造業便已粗具規模。宋末元初,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趙孟隱居東衡村讀書10年,常與夫人管道升品酒鬥茶,並根據衡溪中絡繹不絕的載酒船和千秋鄉街頭茶商評茶實況,繪畫了《太白載酒圖》和《鬥茶圖》,並為《太白載酒圖》題寫了詩篇(《太白載酒圖》已失傳,詩見《趙松雪集》,《鬥茶圖》今藏台灣故宮博物院),擴大了東衡醇酒的社會知名度。清道光年間,東衡陸氏糟坊以釀造琥珀黃酒聞名遐邇。
據史料記載,年產量多達1萬紹甏(每甏新裝50斤,3年後出窖時出汗5斤為佳),遠銷上海、杭州等地,在杭嘉湖地區暢銷不衰。東衡釀造廠恪守古代琥珀酒釀造配方,堅持用龍潭漾清泉水和上等精白糯米制酒,故色澤純正,香氣濃郁,滋味釀厚。所產加飯酒,善釀,甲、乙黃酒,糯米陳釀,糟燒,糧食小曲,衡溪大曲,小茅台,五茄皮,益壽補酒等16個品種,以價格公道、質量上乘暢銷蘇、皖、滬等省市及省內各市、縣,深受消費者歡迎。文化促進經濟,村人顧阿堯撰寫《漫談企業改革的活力》一文,使東衡黃酒提高了社會知名度。自1988年以來,東衡酒廠連續被評為縣先進單位,"衡溪牌"糯米黃酒獲市級新優名特產品飛龍獎、金牛獎。

教育事業

東衡村十分重視全村的文化教育事業。原先東衡村村民的文化水平都很低,有些生產隊沒有人當會計,只能請外地人來擔任。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領導認識到,發展經濟,必須以教育為本。為此,投資27萬元,於1991年建成了在村級學校中算得上最漂亮、設施最齊全,面積為759平方米的東衡村完小教學樓。本村學齡兒童入學,免除學雜費;每年還給學生免費發放校服兩套。在東衡村國小任教的教師向上浮動一級工資,福利費每年不少於600元。這些措施有力地促進和推動了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實施,該村已連續多年沒有出現流生現象。
1991年,東衡村投資24萬元,建造了村文化中心,建築面積為602平方米,內設影劇院錄像室、卡拉OK廳、桌球房和圖書館,另外還辦起了村老年茶室,凡60歲以上的本村老年人,都可免費在該茶室喝茶娛樂。
這些年來,由於黨的組織健全,領導作用發揮好,東衡村黨支部曾被評為1990年度嘉興市郊區先進黨支部,1991 年又被評為郊區先進黨支部標兵和嘉興市先進黨組織。東衡村被評為1987年度德清縣郊區發展村辦工業先進集體,1988年度德清縣郊區鄉鎮企業先進集體,1990年度德清縣郊區工業產值超千萬先進集體和嘉興市鄉鎮企業先進村,1991年度德清縣郊區先進集體。

歷代名人

東衡枕山帶河,山明水秀,東傍苕溪,西溪,衡溪穿境而過。由於得地之利,歷來商賈雲集,士紳輩出,耕讀傳家成為村民教子信條。近人陳藕慶在《東衡日知國民學校校歌》歌詞中寫道:半山半水,從來是半讀半耕;半鄉半市,自古就半武半文。追溯文明,誰不知衡溪溪畔八半村;努力進取,斯不負山靈水秀育群英。"在現今東衡村村境範圍內,歷史上出過不少名人望族,纓冠綿世,形成了文化氛圍特別濃厚的文化村。
東衡村沈、章兩姓文化人輩出。據史籍記載,自東漢車騎將軍沈戎因功賜居烏程縣余不鄉博陸里(即東衡里)後,沈氏家族一直重視文化教育。其中南朝文學家、音韻學創始人沈約,死後被封為當方土地,今東衡北郊俞塘村(即古代余烏村)尚有吳興地主廟。宋朝,沈畸官至監察御史,沈介官至兵部尚書,沈詵官至戶部尚書,冠蓋車馬,盛極一時,東衡至今尚有"天下五部六尚書,東衡四部三尚書"古話流傳。據《沈氏宗譜》記載,自宋迄清,沈氏家族共出進士7人。至今,進士第、舒潤堂、春暉堂、旗桿石、拴馬碑等遺蹟、遺物尚比比皆是。章姓在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已秀才頻出,萬曆八年至崇禎間,共出進士3人。其中章嘉禎官至大理寺卿,人稱章吏部,平生軼事在民間流傳頗豐。次為陳姓。家庭出生寒微、本人大半生時間以教書餬口和躬耕農桑為業的陳斌,在清嘉慶四年考中進士,為東衡村平民走上科舉道路譜寫了自強不息的一頁。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文昌村
村坑村
里商村
隱將村
三合村
大章村
中沙村
中秋村
龍門村
四聯村
民強村
場口村
昌東村
口村
峴口村
何雲村
南四村
城東村
城西村
望仙村
蔣家村
石門堂村
西湖村
里葉村
嶺後村
桐子源村
乾潭村
梅塘村
新安江村
新葉村
馬溪村
宮裡村
仇嶺塢村
孫家村
里湖村
城關村
深澳村
橫山村
梅蓉村
東恩村
尖山下村
杜家村
航民村
浦聯村
犁頭金村
湖山村
湘湖村
建設村
歡潭村
老虎洞村
龍虎村
鳳凰村
山一村
民豐村
向陽村
吳王村
金星村
姚家埭村
張堰村
唐公村
梧桐村
聯盟村
超山村
東河村
楊家村
相士地村
青雲村
黃賢村
舒前村
滕頭村
力洋村
長街村
瓦窯山村
西店村
南門村
峽山村
前童村
橋頭胡村
冠莊
黃壇楊村
梅林村
大徐村
東陳村
北門村
牆頭村
爵溪農村
爵溪漁村
上李家村
邱二村
三官村
上張村
小溪口村
馬家村
井村
五鶴村
長潭村
雙一村
古城村
石龍村
田垓村
老石坎村
西畝村
阮村
杭垓村
羅村
統里村
曉墅村
高二村
梅溪村
鄣吳村
鶴鹿溪村
長潮村
父子嶺村
月明村
牛步墩村
白米村
白峴村
白溪村
西峰壩村
訪賢村
沈灣村
青草塢村
香山村
俞家盪村
前途村
高家墩村
新莊村
雉城村
水產村
火星村
士林村
東衡村
北代舍村
楊墩村
陸家灣村
鍾管村
湖墩村
新豐村
新塘村
北港村
陳板橋村
輯里村
新華村
黃龍兜村
朝陽村
鎮西村
漾東村
小梅村
大利村
馬塔塘村
西滸村
南鹿村
陶莊村
古竇涇村
金魚橋村
馬厙村
中華村
楊溪村
新橋村
豐盪村
陳匠村
五豐村
東田村
東浜頭村
石山頭村
范家橋村
河山村
桃園村
羔羊村
越豐村
灣里村
翔厚村
黎明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