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城街道[廣東省雲浮市雲城區下轄街道]

雲城街道[廣東省雲浮市雲城區下轄街道]
雲城街道[廣東省雲浮市雲城區下轄街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雲城街道地處雲浮市城區中心,是雲浮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廣東省科技創新專業鎮。與雲城區高峰街道、河口街道,南盛鎮、雲安區高村鎮、石城鎮等接壤。 雲城街道總面積100.8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轄15個村民和9個社區,常住人口約13萬人,流動人口約2.5萬人。 2014年,全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8785億元,增速為19%。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雲城,自明萬曆五年(1577年)建置東安縣以後,一直是縣治所在地。

民國21年(1932年)拆城垣,建街道。

民國22年設東安鎮。

1952年改稱雲城鎮,管轄範圍是城區和城郊農村。

1954年4月,橫崗鄉、高峰鄉、大紺鄉併入雲城鎮,9月與茶洞合併為雲城鄉。同月11日成立東方紅人民公社。

1962年劃縣城東街、西街設立雲城鎮。城郊農村設附城公社。

1983年改為附城區。

1985年再併入雲城鎮。

1994年9月設雲城街道。

行政區劃

現轄金龍社區、蟠龍社區、星岩社區、馬崗社區、馬坪社區、育華社區、南山社區、天馬社區、玉屏社區等9個社區和城西村、城北村、逕口村、鵬石村、循常村、岔路村、富豐村、大坎村、大塱村、土門村、雲樓村、新中村、豐收村、羅沙村、牧羊村15個村。

人口

2011 年年末全街總人口:124977 人,總戶數:36646 戶;非農業人口:124964 人,未落常住戶口人口:23 人;男性:65139 人,女性:59838 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雲城街道位於雲浮市城區的西南部,雲城區的西部,東與河口街、安塘街交界,南與南盛鎮、石城鎮為鄰,西與高村鎮接壤,北與高峰鎮相連。雲城街道距廣州市 192 公里,距肇慶 60 公里,水路距香港 177 海里,上溯廣西梧州 60 海里。總面積100.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雲城街道西北高,東南低,中為河谷,四面環山,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巒有大紺山(1086米)、禾槍頂等7座。

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 21.5。 C,年降水量 1586.5 毫米。

水文

雲城街內的水體主要有南山河、九龍河、珠洞河、高峰河、蟠龍天湖、烈士公園人工湖、青少年宮湖、荔枝塘等。其中南山河又稱大降水,發源於雲安縣茶洞禾昌頂東(海撥 696m),從西南向東北流經雲安縣和雲城區,在雲城區都騎鎮的降水出口注入西江。沿途主要有大降坑水、 高峰水和雲樓水匯入。流經境內的集雨面積為 255km2,幹流河長 46km,主河道平均坡降為 0.315%,上游坡度較陡,雲城至下游出口段河床較緩,平均坡降為 1.74%,多年平均流量 5.74m3/s,多年平均徑流量 1.81 億 m3,主河道天然落差 101 米,水能理論蘊藏量 3419kw,其中可開發 1894kw,是貫穿雲城街的唯一河流。

自然資源

雲城街道主要礦產資源有硫鐵礦、錫礦、石灰岩、大理石等。

交通

雲城街道交通便利,三茂鐵路雲腰支線直通街內,國道324線、省道、地方公路縱橫交錯,程控電話、行動電話、圖文傳真等普及城鄉,實現了全部村(社區)通程控電話、通有線電視、通硬底化道路。

經濟概況

2006年全街實現社會總產值176265萬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同期增長18.14%,其中農業總產值11926萬元,比增7.3%,工業總產值130572萬元,比增17%,第三產業總產值33767萬元,比增27.42%。全街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924元,比上年增加300元,增長5.8%。

2010 年,雲城街實現社會總產值 33.7025 億元,同比增長 17.9%,其中農業總產值 1.2025 億元,同比增長 6%,工業總產值 24.2 億元,同比增長 18%;第三產業總產值 8.3 億元,同比增長 18%。2010 年全街農村農業人口實現人均收入 7201 元,同比增加 9.8%。工商稅收入庫累計完成 1.271 億元,完成年任務的 102.62%,比去年增長18.05%。其中國稅完成 5170 萬元,完成年任務的 100.41%,地稅完成 7540 萬元,完成年任務的 104.2%。2011 年,雲城街國民生產總值為 39.7277 億元。

2012年,雲城街實現社會總產值49.97億元,同比增長22.69%。其中農業總產值1.5億元,同比增長11.9%;工業總產值36.87億元,同比增長24.73%;第三產業總產值11.6億元,同比增長18%。2012年全街農業人口實現人均收入9176元,同比增加12.4%。2012年,我街累計完成稅收入庫2.1948元,同比增收4943萬元,同比增長29.07%;其中國稅收入9938萬元,同比增長32.5%;地稅收入12010萬元,同比增長26.4%。

2014年,全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8785億元,增速為1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1.8939億元,增速為11.41%。新動工項目9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6個,項目新增累計完成投資18.34億元,完成年任務的102.5%。新增儲備項目有3個,其中億元以上投資項目1個。新批外資項目5個,完成契約利用外資1558萬美元,完成年任務1500萬美元的100.3%;實際利用外資金額530.8萬美元,完成年任務的530萬美元的100.2%。稅收入庫累計完成1.6164億元,完成年任務數的88.14%。

主要農產品有稻穀、蔬菜、柑桔、芒果等。

社會事業

雲城街現有博物館、藝術館、圖書館、檔案館四館,有一個文化廣場、一座電影院。

雲城街本身管轄中學 2 所,國小 16 所,全街中國小入學率達 100%以上,鞏固率達98%以上,畢業率達 100%,17 周歲初等教育完成率達 100%以上。

雲城街正在逐步建立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機制,對於居民的生活垃圾,目前主要實行定時、定點上門收集垃圾的制度,垃圾日產日清,清運率達到 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 100%。目前設有果皮箱約 600 個,各類公共廁所 37 座,其中一類廁所 2座,二類廁所 33 座,三類廁所 2 座。共有垃圾壓縮轉運站 5 座,主要由雲浮市城市綜合管理局負責管理,基本上採用垃圾壓縮密封轉運站,大型垃圾運輸車 6 輛,小型垃圾運輸車 20 輛,灑水車 3 輛。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位於雲城區河口街道辦八和村,填埋場區總庫容為 226.98 萬立方米,可填埋垃圾 153.7 萬噸,設計使用期限為 21 年。

風景名勝

雲城街道旅遊業較豐富,2011年城區有旅行社5家。旅遊景區(點)有國家3A景區蟠龍洞、南山森林公園、鄧發故居、硫鐵礦地質公園等。有省星級“農家樂”2家,星級酒店8家,其中四星級酒店1家、三星級酒店4家、二星級酒店3家,有床位近1000張。

雲浮烈士陵園

位於雲浮市城區岩前路麒麟山下(又名石狗山、錦鯉峰)。1953年1月,擬建鄧發公園。1958年建革命烈士紀念碑,碑座長4米,寬4米,碑高13.5米,磚石結構,石米批盪,碑頂用霓虹燈管結成五角星。碑主體的東西側鑲嵌白色大理石,刻有“革命烈士紀念碑”。1962年在麒麟山下建人工湖。1964年,正式命名為烈士公園。1987年改名為烈士陵園,烈士陵園占地面積14.5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550平方米,綠化面積4.66萬平方米,人工湖3.99萬平方米,湖內有湖心亭、人造魚形島、花壇、搭橋。烈士陵園正門為青磚結砌四柱石米批盪牌坊,雲石雕刻烈士公園四個字。

雲浮革命烈士紀念館

位於烈士陵園內。館址原為國民黨雲浮縣參議會會址,1964年,改建裝修為革命烈士紀念館,占地面積450平方米,磚瓦木結構,外牆瓷磚。館內正面為仿漢白玉雕刻的鄧發烈士半身塑像,兩旁陳列鄧發烈士遺物30多件,及梁桂華、陳劍夫、李晚等烈士的遺像,館內共有180位烈士遺像、遺物和事跡簡介。1988年4月1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廣東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009年7月,被列為廣東省國家教育基地。

鄧發故居

位於廣東省雲浮市雲城區雲城街榃石塘村。故居建於清光緒年間,為二進院落四式布局,座北向南,泥磚木結構,兩座兩廳10間,東側有偏僻回水。前後主體牆邊線長21.3米,兩側牆邊線寬12.6米,建築面積268.4平方米。屋前是曬場,長21.3米,寬6米。鄧發在參加革命前,一直在此居住了14年。1987年省文化廳撥款擴大保護範圍,征地並建立牌坊。鄧發故居的保護範圍:東至後背排水溝渠25米,南至324國道58.7米,西至進村道路一米,北至西北花塘開發區水渠18.4米,總面積2860平方米。故居上、下廳內展出鄧發烈士生平照片、介紹鄧發烈士傳略、著作、當年延安各界人士對鄧發烈士的悼念活動和近年雲浮人民紀念烈士的活動盛況。並按故居原來布置格局分設紡織作坊、出生房、廚房、游擊隊員養傷處、鄧章隱藏處、生活作坊、讀書房、革命活動室、農具存放處。1979年12月,廣東省革命委員會批准為省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4月,被列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9月,被列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景點】 1、星岩古洞位於城區內,明朝已是著名的風景遊覽地,為縣治八景之一,是歷代文人墨客覽勝揮毫之所。洞壁上碑文詩詞很多,今存有50餘幅,字跡清晰。岩內有5層大廳,廳廳有景,層層奇異。古人命名的觀音閣、仙人井、出米洞、雙龍壁、臥龍床、蓮花燈、飛鷹石等景物,形象逼真。1968年被闢為備戰洞,很多景物被破壞。1984年重新修葺,增設遊樂場、舞廳等娛樂設施。

蟠龍洞

位於城區獅子山下,1984年開發,並開始接待遊客。該洞分三層,迂迴曲折,遊程520米,共有57景。上層為天堂通天洞,洞中設有螺旋雲梯,盤旋而下,中層為九龍長廊,下層為龍泉地下河。洞內的石柱、石筍、石鐘乳,千姿百態,尤其是“寶石花”,晶瑩潔白,剔透玲瓏,不按重力生長,似珊瑚向四面開花,為世間瑰寶,全國罕見。1993年,蟠龍洞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人民廣場

雲浮市人民廣場位於城區南山河畔,與碧波蕩漾、嬌美靈秀的南山河相偎相依,面積7萬平方米,2000年竣工。廣場綠草如茵,樹木蔥蘢,環境幽雅。建有中心浮雕、露天舞台、戲水池、浮雕水幕、休息長廓、木製涼亭、咖啡屋及花架廓、八角亭等景物。2000年國慶節向市民和遊客開放,成為雲浮市假日旅遊觀光新亮點。

著名人物

鄧發是雲城區雲城街榃石塘村人,1921年參加革命,曾參加過香港大罷工、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是中國和國際工人運動的著名領袖之一,1946年4月8日因飛機失事遇難。

雲浮行政區劃百科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西雲浮市部,西江南岸。總面積7779平方千米。總人口261萬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駐雲城區,郵編:527300。
五豐村
圍頭村
旺水村
衛星村
灣邊村
望天村
五龍村
碗窯村
圍底鎮
旺沖村
泰安村
桐油村
潭北村
棠棣村
塘沖村
塘屋村
塔腳村
通門鎮
太平鎮
潭陽村
棠梨村
鐵場村
天堂鎮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羅平鎮
羅平農場
龍灣鎮
龍甘村
葵洞村
金雞鎮
金田村
金灘村
逕心村
建城鎮
加益鎮
文崗村
五和村
烏龍村
旺洞村
灣中村
舊村
鏡坡村
金河村
江尾村
鏡西村
河背村
橫水村
會龍村
合江村
紅陽村
合河村
東一村
黃豆坪村
黃灣村
紅衛村
港口村
官坑村
思勞鎮
三合村
周村
振興社區
寨塘村
中圍村
鎮安村
竹圍村
中安村
腰古鎮
雲禮村
大地村
大窩村
大甲村
木林村
民強村
馬蘭村
馬路村
滿南村
龍慶村
南盛鎮
南山社區
南安村
南瑤村
高梘村
高嶺村
石牛村
石城鎮
石岩村
石坳村
石台村
石崗村
葵洞村
羅定市
龍鳳村
良官村
羅沙村
六馬村
燎原村
羅坪村
龍坪村
靈凡村
里午村
連城村
羅周圍村
羅溪村
馬塘村
馬崗社區
牧羊村
民安村
民福村
磨山村
木衝口村
滿塘鎮
木利村
木頭塘村
民樂村
松木村
石牌村
雙脈村
山田村
水擺村
思甲村
石龍村
羅平鎮
龍灣鎮
龍甘村
廟山村
馬安村
木坪村
水東村
上沙村
三坪村
宋桂鎮
司馬村
上台村
泗盆村
素龍村
泗盆村
上台村
司馬村
宋桂鎮
三坪村
上沙村
水東村
石巷村
十里村
沙沖村
石大村
水源村
石碑村
生江鎮
三和村
昇平村
三家店村
雙龍村
雙蓮村
雙東街道
合村
上賴村
沙口村
土門村
棠下村
太西村
水台鎮
四村
石底村
水塘村
雙鳳村
雙豆村
素龍街道
泗綸鎮
石淇灣村
梅竹村
木寨村
雲城街道
雲城區
永昌村
鬱南縣
雲安縣
永樂村
夜護村
雲龍村
雲浮市
永坑村
雲良村
楊村
新沖村
新朗村
新江村
西鎮村
新西村
西岸村
星光村
新樂村
逍遙村
許村
下沙村
新興縣
新城鎮
小洞村
西良村
新中村
新城村
西安村
新屋村
西水村
新星村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山河村
石咀村
稔村鎮
瑞平村
青桐村
前鋒村
千官鎮
清水村
慶豐村
平台鎮
平北村
東星村
大眾村
大社村
丁村
東南社區
杜村
都楊鎮
衝口村
洞心村
大雲村
大樂村
東成鎮
大朗村
東壩鎮
大灣鎮
大河村
都門村
大石村
大圍村
大未村
都近村
大旺塘村
大慶村
大林村
大方村
大方鎮
東北社區
澳塘村
矮嶺村
辦田村
步賀村
布坪村
步朗村
布馬村
古范村
古勇村
高峰村
高一村
高竹村
高朗村
古龍村
高二村
公安村
桂圩鎮
古田村
高峰街道
分界村
附城村
鳳西村
分界鎮
鳳凰村
豐盛村
駙台村
富強村
豐收村
富林鎮
芙蓉村
大平崗村
洞美村
大梘村
大台村
苹塘鎮
龐寨村
坡塘村
平西村
皮村
平山村
平南村
坪塘村
平垌村
蒲垌村
平沙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