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村[湖南省安化縣仙溪鎮芙蓉村]

芙蓉村[湖南省安化縣仙溪鎮芙蓉村]

芙蓉村名來源:芙蓉山矗立於安化的東南部,為伊水泥溪河的發源地,其中心由極易風化侵蝕的花崗岩構成,形成一個面積不大的盆地,相傳盆地中央有一池塘名叫清玄池,長著蓮花長年不凋,常有仙女於蓮花叢中沐浴,人花相映,貌勝出水芙蓉,又因四面群山環抱,互相簇擁矗立,雄居仙溪、清塘、梅城、大福四鎮頂尖,又恰似一朵芙蓉開放,故玉皇大帝欽錠此山為芙蓉山,座落村莊為芙蓉村。

基本信息

閨在深山人未識

——安化芙蓉村紀實

基本情況:芙蓉村是安化最偏遠地勢最高的行政村,距鎮區18公里,縣城90公里,市區128公里,村民居住分散,下屬荊竹、紅旗、雪豐等21個村民小組及村中心國小一所,幼稚園一所,共有學生120多人,是撤校並點後在安化很有名氣的村級教育場所,有村衛生室三個,分別位居荊竹片、雲中片、雪中片三片的中心點,村民就醫十分方便,本村現有人口2000多人,總面積22580畝,其中林地占19447畝,分散茶園224畝,水田1010畝,望天田160.1畝,旱土496.2畝。年平均降水量1650毫米,年平均氣溫13-16℃,平均PH值5.2,晝夜溫差大,雲霧多,相對濕度大。

歷史沿革:幾千年前系瑤族集居地,後漢人驅住,曾是溈山腳庵廣化寺和尚多年的統治地,建國初為雲霧鄉,轄大侖、荊竹、葡塔、老屋四村,後並為一個大隊,劃歸仙溪人民公社,58年劃至國營芙蓉林場帶代管,65年轉至九龍鄉,75年又劃至芙蓉林場代管,96年撤區並鄉劃至仙溪鎮。故芙蓉村在行政歸屬歷程中似水上浮萍,飄移不定,失去了國家許多的優惠政策,曾有村民大怒:我們是社會主義的孤兒,黨遺忘的角落。致使今天才成為了一塊大有潛力開發的處女地。

氣候特點:雨水較多,濕度大,平均風速小,冬暖夏涼,海拔高,雲霧多,易發倒春寒和五月低溫,冰凍時間長,老天在此賜了一個純天然的高寒森林公園,自然植被十分明顯,似園藝師修剪而成。因各類植物生長期長,如雜林喬木、楠竹、杉樹比其他地方更具有質地硬,柔韌性強的優勢,病蟲害少,無藥害污染,是綠色食品的好基地。故曰:“一山有兩季,山前山後不同天”,“山下春花怒放,山頂枯草未明”,因而農業生產具有反季節優勢。

地形及名貴植物:流經山地小溪切割強烈,形成了一些小峽谷和險灘小瀑布,為梯級小水電開發提供了優勢,峽谷中陡峭石壁上的樹枝藤蔓於空中,相接而成綠色天橋,有大片省內少見的華山松,少量的銀杏,紅豆杉,刺松樹等林中之寶,中草藥隨手可得,是採摘野生藥物的最佳場地。是鮮味藥物配方治病研究的好處所。

芙蓉山仙茶:芙蓉山仙茶是明洪5年,清同治9年的貢茶珍品。系采穀雨前雀舌,“一條龍”、“清一色”手工生產的純天然產品。傳說雲霧寺禪師道動天帝,忽一夜,月明如晝,寺中突冒一青煙,變茶一株,采左右長,采右左長,蓋地八尺八,摘之不竭,禪師取果擴種,滿山長茶,叢綠於雲霧中,故醇香甘甜於口,覺之三日不絕,且有民顏道:“常飲芙蓉茶,病痛都不發”。

芙蓉臘肉:又稱“百草霜臘肉”,意思是各種植物煙燻而成,集百草之精華附於臘肉上,芙蓉山民因歷史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故喜好煙燻臘肉,一般大年底宰豬,切成5斤左右一塊,散鹽於上,兩周后用繩穿好懸掛於火炕頂上,讓生火時的煙自然燻烤而成,無市場上所謂臘肉的煙燻刺鼻味。烹調上席時,香氣飛散,舒筋活絡,怡神痰溢。切成的臘肉片如天麻藥片一樣,呈半透明狀,無純脂肪感覺,可消百病,胖人多吃亦無妨。故得貴名:“百草霜臘肉”。此外,野菜之王——厥菜,野果之王——彌猴桃等亦是取之不竭,有人道:品南嶽素食,嘗農家風味,還不如芙蓉山一顆野果、一口野菜之味。

基礎建設:芙蓉村100多年前有個叫劉鳳福的人,出賣田土,自已籌資,用硝炮花7年時間從石壁上鑿出了一條羊腸小道,故曰:“羊腸小道懸岩掛,村內姑娘山外嫁”。反應了芙蓉人民當時極為貧困艱苦的現實,解放初期,芙蓉人民新開墾了部分稻田,建立了三個茶園,即搖蘭 、藥山坑、荊竹園。60年代芙蓉村民大部分勞力被抽調外出,自帶錢糧、被褥鋪蓋專門在外各地搞建設,如廖家坪修水庫、柘溪水庫、黃泥坪公路等都灑下了他們辛勤的汗水,為建設社會主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1984年依學生資源豐富的本村實況(高峰年達500名學生),村支部決定擴建新學校,從村民中籌集資金8萬餘元,6個月內勝利竣工,成為仙溪鎮九龍鄉教學場地比較齊全的

歷史文化:1.芙蓉的南面聳立著1474米的雲霧山,山上有一座雲霧寺,全部用長長的麻石條砌成,雲海霧繞,曾有榜眼黃國香作對聯曰:“自衡岳九千仞而來,推開一朵芙蓉,仿佛花中藏世界,望洞庭八百里之外,踏破幾重雲霧,依稀海上現蓬萊”,從此芙蓉遠近聞名,芙蓉的北面有天罩山八國外籍僑民避署佳地。2.元末明初,陳友諒鄱陽兵敗,其部屬逃往該山,建立大小山寨十多個,如炮台上、封山壩、關坳上、三關上、穿天界等。歷史人物余君四郎墓葬尚存,有石碑記載,宋未重臣尹三辟在螞皇山尖燒香隱居逝世。3.解放前,芙蓉村有地下支部一個共8人,支部書記喻宗保作對聯:毛愛民主效列寧,三十革命樂紅軍,蔣喜獨載道秦皇,一朝民反恨楚歌。4.1949年7月白崇喜調集6個師兵力向安化進逼,當時由熊邵安指揮姚協中、李建中率三團一個營駐紮芙蓉山準備打游擊,這裡群山起伏,活動範圍廣,周旋餘地大,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一個理想的游擊根據地。5.歷史文人劉長卿曾雲遊到此作詩:《題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描寫出了當時美麗的雪景,芙蓉山民居住簡柄,勤勞樸實的情景。6.更有一大偉人毛澤東1918年於芙蓉山觀光詩曰:“高處蹬臨放眼量,山青水秀好風光,雲霧生輝迎夕照,芙蓉吐艷沐朝陽,洞庭浩渺連天際,黃鶴雄踞鎮漢江,若此清霞常作伴,人間苦樂渾能忘。”隨後舉手指向雲騰霧繞之處,嘆曰:雲山巍巍不分春夏秋冬,難逢此清閒世界。霧海茫茫難辨東南西北,誰主這渾濁乾坤。

芙蓉廣化寺:系溈山腳庵,俗稱芙蓉寺,歷代均有僧人住寺,宣揚佛教文化,對淨化人心,規範世間道德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現已修復了被毀壞的寺院,寺前有兩棵較大的100年銀杏,高聳挺拔,枝繁葉茂,一大一小,卻久不掛果,林業部門已掛牌保護,相傳較大的一棵是高僧和尚所種植,較小的一棵是已修成正果的尼姑所種植,故是這兩顆百年銀杏不掛果之因,只可惜山高路遠,交通不便,令善男信女遙相禱拜,一派佛文化寶地養在深山人難識。

環繞芙蓉山的景觀:長塘有大峰山,仙溪有“醉翁問天 ”,古鎮梅城有孔聖廟,水上有廖家坪人工湖面,泉塘有八寶洞,清塘有悟空伏如萊,天罩坪有八國外籍僑民遺址……

芙蓉山民呼吸著新鮮空氣,吃的是無污染食物,喝的是清泉水泡仙茶。可謂“青青流水青青山,一步一望一層天”。住的是古式建築與現代樓房相結合,可看到日出東方如探照燈似的束光,遲到的春天美景,有早來的秋冬氣候與夏相爭,緩和了炎熱的夏天,臘月雪花飄,銀妝芙蓉山,不由使人感到北極的自然景觀游移到此,這裡可免費觀光,吃農家飯,乾農家活,耕地種菜,現場採摘,自選自做,是僻開熱門線路渡假的佳所。

發展趨勢和遠景規劃:以芙蓉為圓心,周邊鄉鎮為圓周,建立一個較大的圓型開發區,這是芙蓉山人民的夙願,更是安化人民的共同的心愿,隨著三大基礎設施的順利完成,開發各類行業日漸成熟,可作規劃如下:1.茶業:以雪杖山原仙茶地為中心,向南北延伸擇同等海拔位置,整理出萬畝茶園,利用芙蓉仙茶品牌優勢,建立加工基地,成立芙蓉茶業公司,讓芙蓉仙茶進入國際市場。2.林業:在退耕還林的基礎上,不需要多大成本,只需加強封山育林,並以厚朴,黃柏、杜仲等藥材林為襯托,配種名貴中草藥,使開發區內成為一片林海夾“藥島”的格局。3.建立無公害蔬菜基地,利用這裡的反季節優勢,病蟲害少的特點,可建大型綠色食品加工基地。4.建立養豬場,利用殘菜葉等餵養牲豬,可在臘月宰殺,利用林木殘枝落葉,枯草煙燻生產出純真地道的“百草霜臘肉”,可暢銷全國各地。5.歷史文化:以佛教文化為主題,仿大型寺院格局,重建芙蓉寺,恢復聖像等,讓高僧弘揚佛法,與溈山寺連為一體,互為呼應,並以偉大領袖毛澤東留下的足跡,親筆詩詞對聯為襯托,招引好文的遊人。6.開發渡假避暑山莊:規劃荊竹片區域為第一渡假區,雪豐片區域為第二渡假區,雲中片區域為第三渡假區,以三個區域為中心分別向四周擴散,讓那些遊人們來逍遙自在,感受芙蓉山的美.7.礦產品開發:芙蓉的鎢貯量較大,屬世界稀有金屬的白鎢。錳礦資源豐富,純度達35%左右。努力引進投資商,取得開採權受益當地村民,增加政府稅收。為達到以上目的,促進芙蓉山周圍發展,解決交通問題迫在眼前,因芙蓉村級公路能直通太奧高速,故應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將用最快的速度搞好硬化,勤勞樸實,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芙蓉人民誠心希望有遠見的大小老闆伸出持援的雙手,或提前抓住機遇項目,來共同建設好芙蓉村級公路硬化基礎設施,並以芙蓉村級公路為中心,可分如下四條公路線路逐步實現,形成旅遊開發交通網路。1.從現已與清塘蔡家連通的線路從虎形村—涼水井—東山—巷子口—韶山,迎來南面的遊人。2.芙蓉—半山村—溈山寺,招來觀光、拜佛的人流。3.芙蓉—穿天界—芙蓉林場—梅城—新化,迎進西進的貴賓。4.芙蓉—平江村—天罩山—大榮—長沙,銜接北面來賓,引發八國外籍僑民來此重溫舊夢僻署。以上四條線路的溝通總長約50公里,開發芙蓉山區域的條件日漸成熟,萬伏線路已上芙蓉,設有三個台區,解決了電力不足的後顧之憂,通信設施正在籌建中,希望就在眼前,各位前來芙蓉開發投資的老闆或專業公司老總,只要姻緣結締,今天芙蓉人民將以您為榮,明天您將以芙蓉為榮。

雲浮行政區劃百科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西雲浮市部,西江南岸。總面積7779平方千米。總人口261萬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駐雲城區,郵編:527300。
五豐村
圍頭村
旺水村
衛星村
灣邊村
望天村
五龍村
碗窯村
圍底鎮
旺沖村
泰安村
桐油村
潭北村
棠棣村
塘沖村
塘屋村
塔腳村
通門鎮
太平鎮
潭陽村
棠梨村
鐵場村
天堂鎮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羅平鎮
羅平農場
龍灣鎮
龍甘村
葵洞村
金雞鎮
金田村
金灘村
逕心村
建城鎮
加益鎮
文崗村
五和村
烏龍村
旺洞村
灣中村
舊村
鏡坡村
金河村
江尾村
鏡西村
河背村
橫水村
會龍村
合江村
紅陽村
合河村
東一村
黃豆坪村
黃灣村
紅衛村
港口村
官坑村
思勞鎮
三合村
周村
振興社區
寨塘村
中圍村
鎮安村
竹圍村
中安村
腰古鎮
雲禮村
大地村
大窩村
大甲村
木林村
民強村
馬蘭村
馬路村
滿南村
龍慶村
南盛鎮
南山社區
南安村
南瑤村
高梘村
高嶺村
石牛村
石城鎮
石岩村
石坳村
石台村
石崗村
葵洞村
羅定市
龍鳳村
良官村
羅沙村
六馬村
燎原村
羅坪村
龍坪村
靈凡村
里午村
連城村
羅周圍村
羅溪村
馬塘村
馬崗社區
牧羊村
民安村
民福村
磨山村
木衝口村
滿塘鎮
木利村
木頭塘村
民樂村
松木村
石牌村
雙脈村
山田村
水擺村
思甲村
石龍村
羅平鎮
龍灣鎮
龍甘村
廟山村
馬安村
木坪村
水東村
上沙村
三坪村
宋桂鎮
司馬村
上台村
泗盆村
素龍村
泗盆村
上台村
司馬村
宋桂鎮
三坪村
上沙村
水東村
石巷村
十里村
沙沖村
石大村
水源村
石碑村
生江鎮
三和村
昇平村
三家店村
雙龍村
雙蓮村
雙東街道
合村
上賴村
沙口村
土門村
棠下村
太西村
水台鎮
四村
石底村
水塘村
雙鳳村
雙豆村
素龍街道
泗綸鎮
石淇灣村
梅竹村
木寨村
雲城街道
雲城區
永昌村
鬱南縣
雲安縣
永樂村
夜護村
雲龍村
雲浮市
永坑村
雲良村
楊村
新沖村
新朗村
新江村
西鎮村
新西村
西岸村
星光村
新樂村
逍遙村
許村
下沙村
新興縣
新城鎮
小洞村
西良村
新中村
新城村
西安村
新屋村
西水村
新星村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山河村
石咀村
稔村鎮
瑞平村
青桐村
前鋒村
千官鎮
清水村
慶豐村
平台鎮
平北村
東星村
大眾村
大社村
丁村
東南社區
杜村
都楊鎮
衝口村
洞心村
大雲村
大樂村
東成鎮
大朗村
東壩鎮
大灣鎮
大河村
都門村
大石村
大圍村
大未村
都近村
大旺塘村
大慶村
大林村
大方村
大方鎮
東北社區
澳塘村
矮嶺村
辦田村
步賀村
布坪村
步朗村
布馬村
古范村
古勇村
高峰村
高一村
高竹村
高朗村
古龍村
高二村
公安村
桂圩鎮
古田村
高峰街道
分界村
附城村
鳳西村
分界鎮
鳳凰村
豐盛村
駙台村
富強村
豐收村
富林鎮
芙蓉村
大平崗村
洞美村
大梘村
大台村
苹塘鎮
龐寨村
坡塘村
平西村
皮村
平山村
平南村
坪塘村
平垌村
蒲垌村
平沙村
彭山村
南充村
內東村
牛路村
農林村
南龍村
南洋村
逕口村

清遠行政區劃百科

清遠市是一座年輕而充滿魅力的城市。中國廣東省轄地級市。廣東省地域最大的地級市和廣東省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地。1988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清遠地級市,同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

湛江行政區劃百科(二)

湛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