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村

林西村,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區揚子街道管轄,轄13個村民組。

基本信息

1、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區揚子街道林西村

基本概況

林西村地處清流河東岸,滁城東郊城鄉結合部,全境面積約5平方公里,可耕地1992以前為3500畝,隨著城東工業園興起,土地逐年被修路、工業及房地產業徵用,至2006年底,全村可耕地不足2000畝。截至2006年,全村13個村民組,多以自然村莊建組制,居住1500戶,近5000人口,其中農業戶1000餘戶,3500多人。

農業狀況

境內地勢北高南低,比較平坦,屬於半圩區,圩區土層厚達20多米,土壤肥沃,適宜各類農作物生產,實行聯戶承包制以後,農民習慣種植小麥、油菜、水稻和少許雜糧。隨著城郊型農業的興起和人均耕地的銳減,農民瞞準市場需求,由傳統農業改種為蔬菜和草莓。截至2006年,地膜覆蓋和大棚種植面積占耕地60%以上,其中下塘村民組於1996年就建冬暖日光大棚70個,老莊村民組於2000年建冬暖日光大棚60個,還有蔣郢等三個村民組建鋼管鈣鎂、磷支架大棚150個,反季節蔬菜和花卉等棚內種植,使每畝經濟效益都在5000元以上,2006年全村糧食產量750噸,油料80噸,農民收入的40%依賴於種植、養殖業,30%靠進城務工,個體工商戶及運輸服務等收入也占30%,2006年人均純收入4400元以上。

新農村建設

截至2006年,林西村有市級公路南北走向兩條,東西走向一條,村級砂石路10多公里,交通便利,村內渠道縱橫交錯,排灌方便,1996-2006年,村內進住民營企業8家,境內有完小1所,衛生室兩所。8家民營企業進住林西,不斷推進了村級經濟發展。2006年,梅郢、金郢和柿樹作為琅琊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成效顯著,林西村也因此被評為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百村十鎮”示範先進村。

2、浙江省寧波市慈谿市逍林鎮林西村

基本概況

林西村位於逍林鎮西部,由大浦村、下高家村二個行政村合併而成。截至2007年,全村有總農戶1073戶,總人口2633人,在冊外來人口1980人,共有16個村民小組,實有耕地面積950畝,村黨總支下設2個支部,共有黨員120人。於2008年底開工建設的移民安置區位於村域西北部,交通便利,居住環境優美。

區位交通

林西村南鄰建設中的汽車貿易市場,東以水雲浦江為界,西與黃尖浦江為界,北與聯明村接壤,寺馬線南北貫穿該村,林西路東西橫穿該村。村辦公室(樓)緊靠林西路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經濟發展潛力較大。

經濟狀況

2007年全村有個私企業114家,工農業總產值3.3億元,以生產服裝、鞋帽及小五金為主。農業以蔬菜、瓜果為主,並逐漸形成規模經營。第三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林西農貿市場在村內,農民生活生產方便,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增長。2007年農民人均收入9850元,村級集體收入38萬元。

3、江蘇省海門市三星鎮林西村

簡介

林西村——跨國經營第一村,位於三星鎮北3公里,東依三星豎河,西與通州市姜灶鎮接壤,南緊靠全國最大的繡品集散中心——疊石橋家紡城、繡品城。北與通州市二甲鎮接壤,行政區劃面積為3平方公里,行政區劃調整後,現在的林西村是有原來的林西、永和,新鎮村合併而成,全村共有人口3608人,1315個農戶,分設36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623畝,全村共有正式黨員107人,分10個黨小組,村級兩委班子成員7人,識定職幹部6人,群團幹部1人,管理體制實行黨政合一。

經濟建設

林西村為海門工業園區農業開發第一村,全村以葡萄規模種植為基礎,種植面積多達2000多畝,其中大鵬鋼架葡萄600多畝,特別是科創現代農業園區的建立,規模化、高效化的提升了葡萄種植業在林西村的發展。在配合多種特產養殖——三星鎮林西村萬頭豬場、梅花鹿養殖場,形成了具有林西村特有的農業特色化經營的氛圍。

文體衛生

該村新建成的社區服務中心設有籃球場、健身房,方便該村村民空閒時積極鍛鍊身體。設有新鎮衛生醫療室,極大的方便村民平時就近就醫。

湛江行政區劃百科(二)

湛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