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沙村[浙江省台州市永嘉縣下轄村]

上沙村[浙江省台州市永嘉縣下轄村]

上沙村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東南端。坐落在甌江口泥沙淤積而成的七都島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與溫州市城區隔江相望,東瀕樟里、老塗村,南、西、北三面臨江。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上沙村轄上坦屋、後?兒、河東、上塗、?塘5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塘,隸屬於七都鎮。1992年,全村484戶,1772人,主要姓氏有:胡姓(438人)、林姓(304人)、黃姓(239人)、陳姓(195人)、葉姓(88人),並有來自青田、文成的35位農民在此承租田地。上沙村是浙南著名的僑鄉。

歷史信息

上沙村舊時村民多以到近海、外海捕撈為生,富有航海經驗與冒險精神。自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五口通商以來,村人陸續飄洋過海,旅外謀生,先至上海,隨後渡洋出國。上沙村民情風俗素重宗族鄉誼,一人發跡,互相提攜。旅居海外的華僑紛紛攜帶上沙村的兄弟姐妹、親戚朋友出國。至1992年底,全村已有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共495戶,1535人,分布在法國、美國、英國、荷蘭、西班牙、比利時、丹麥、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馬里、德國、義大利、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

華僑出國初時,大多做苦工謀生,後發展為開餐館、辦鞋廠、開商店,歷盡艱辛。現在大部分華僑名成業就,不少成為當地知名的工商實業家。如美國紐約市美東溫州同鄉會會長王久光,美國華僑總商會會長謝錦昆等。他們雖遠渡重洋,棲身海外,但眷戀桑梓,為家鄉繁榮昌盛,屢傾赤子之情,主動發起捐款,幫助故里興建道路、河堤、碼頭、學校、路亭和廟堂。上沙村近年來的發展與海外華僑的愛國愛鄉之情息息相關。

生活風貌

上沙村 上沙村

上沙村昔時的住宅大多是草房。據《七都林氏宗譜》載:明萬曆間,林氏自溫州倉湖裡分遷七都板橋頭,後分居上沙(即塘),結草廬而居。1963年,上沙村始出現一座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70年代以維修舊房為主。1981年始,上沙村民房建築較快。現在,上沙村的房屋頗具特色,村民全部獨門小院,即一戶建一座房屋,規模為2-3間、2-3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大理石面磚作牆面,樓層水磨,住宅四周有別致的圍牆,置鐵門,大多庭院內種植果樹、花卉,造形新穎、外觀別致。近年來,出現少量氣派、豪華、別墅式的房屋,房內擺設講究。至1992年止,全村擁有彩色電視機324台,電冰櫃201台,煤氣灶151台,錄像機98台,組合家具331套,腳踏車1454輛。人均占有住房面積64.5平方米。昔時有民謠:有女不嫁七都洋,遇水一片汪洋洋,晴天沒水喝,落雨路難行。七都島上缺石,上沙村皆泥路,有的路段上置幾塊石頭。1983年,旅法華僑胡蓮蓉、黃長源出資4500元,建造了上沙村第一條水泥路--河東路。以後發展迅速,至1992年底,華僑累計捐資22.1萬元,在村中築起大小道路15條,長5760米,面積1.292萬平方米。村境內河道縱橫,華僑捐資8.41萬,建造了積德、積善、愛國、上坦屋、漲浦、上塗6座路橋。現在上沙村的水泥路四通八達,主要道路有南北走向的上塗路,東西走向的上坦屋路、河東路、?塘路。上沙村去鎮人民政府駐地老塗段道路於1988年建成,長1260米,面積7560平方米,該路也由華僑捐資22.6萬元興建而成。

1984年,由華僑捐資5.2萬元,架設高壓電線,全村通電,道路兩側均置路燈。村西南、北各建有碼頭。有3艘客輪通溫州,日客運量為1600人。尚有機動漁船71艘,從事捕撈業、運輸業。

華僑捐款

上沙村地處七都島西部,是甌江的要衝之地。歷史上水災頻繁,幾經遷棄和復墾。清鹹豐三年(1853),遭洪水、海潮淹沒,致數年田地顆粒斷收,村民背鄉離井,流離失所。20世紀50年代始,村民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有計畫地修築堤壩,後每年都進行拓寬加固,水患漸消。1992年8月31日,遭颱風暴雨,外學田塗塌,水入上沙村,村境內平均積水80餘厘米。由於市、縣、鎮各級領導及時地帶領民兵、村民奔赴災區搶險救災,使上沙村雖然逢災年,但糧食依然豐收。現由縣人民政府撥款32萬元,華僑捐款7萬元,縣水利部門進行規劃的上沙村標準堤塘已經建成,標準堤塘南壩高(離地面)2.4米,下底7米,上底4米,長2450米,環上沙村南、西、北三面沿江而築。

上沙國小由華僑捐款12萬元,於1989年冬建成。校名由書法家馬亦釗題寫。現有學生202人,教師7人,1990年入學率為100%。時有回鄉探親的華僑向學校捐資捐款。

宗教信仰

上沙村 上沙村

村民絕大部分信奉佛教。村西南臨江處有太陰宮,始建於清朝,1930年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間遭毀,1985年由華僑捐資30萬餘元重建,規模宏大。每逢農曆正月初一、十五,村民前往燒香、拜佛。還有逢農曆二月初二請劇團在宮中演戲,農曆五月初請藝人唱大詞等習俗。村中各姓均建有宗祠。清明節,聚族人在宗祠內祭祖,喝清明酒。村風淳樸,鄰里互助和睦,尊敬老人。在太陰宮旁的水池中建有一個別致的老人娛樂亭。由華僑捐資20萬元的上沙老人樂園已破土動工。

雲浮行政區劃百科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西雲浮市部,西江南岸。總面積7779平方千米。總人口261萬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駐雲城區,郵編:527300。
五豐村
圍頭村
旺水村
衛星村
灣邊村
望天村
五龍村
碗窯村
圍底鎮
旺沖村
泰安村
桐油村
潭北村
棠棣村
塘沖村
塘屋村
塔腳村
通門鎮
太平鎮
潭陽村
棠梨村
鐵場村
天堂鎮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羅平鎮
羅平農場
龍灣鎮
龍甘村
葵洞村
金雞鎮
金田村
金灘村
逕心村
建城鎮
加益鎮
文崗村
五和村
烏龍村
旺洞村
灣中村
舊村
鏡坡村
金河村
江尾村
鏡西村
河背村
橫水村
會龍村
合江村
紅陽村
合河村
東一村
黃豆坪村
黃灣村
紅衛村
港口村
官坑村
思勞鎮
三合村
周村
振興社區
寨塘村
中圍村
鎮安村
竹圍村
中安村
腰古鎮
雲禮村
大地村
大窩村
大甲村
木林村
民強村
馬蘭村
馬路村
滿南村
龍慶村
南盛鎮
南山社區
南安村
南瑤村
高梘村
高嶺村
石牛村
石城鎮
石岩村
石坳村
石台村
石崗村
葵洞村
羅定市
龍鳳村
良官村
羅沙村
六馬村
燎原村
羅坪村
龍坪村
靈凡村
里午村
連城村
羅周圍村
羅溪村
馬塘村
馬崗社區
牧羊村
民安村
民福村
磨山村
木衝口村
滿塘鎮
木利村
木頭塘村
民樂村
松木村
石牌村
雙脈村
山田村
水擺村
思甲村
石龍村
羅平鎮
龍灣鎮
龍甘村
廟山村
馬安村
木坪村
水東村
上沙村
三坪村
宋桂鎮
司馬村
上台村
泗盆村
素龍村
泗盆村
上台村
司馬村
宋桂鎮
三坪村
上沙村
水東村
石巷村
十里村
沙沖村
石大村
水源村
石碑村
生江鎮
三和村
昇平村
三家店村
雙龍村
雙蓮村
雙東街道
合村
上賴村
沙口村
土門村
棠下村
太西村
水台鎮
四村
石底村
水塘村
雙鳳村
雙豆村
素龍街道
泗綸鎮
石淇灣村
梅竹村
木寨村
雲城街道
雲城區
永昌村
鬱南縣
雲安縣
永樂村
夜護村
雲龍村
雲浮市
永坑村
雲良村
楊村
新沖村
新朗村
新江村
西鎮村
新西村
西岸村
星光村
新樂村
逍遙村
許村
下沙村
新興縣
新城鎮
小洞村
西良村
新中村
新城村
西安村
新屋村
西水村
新星村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山河村
石咀村
稔村鎮
瑞平村
青桐村
前鋒村
千官鎮
清水村
慶豐村
平台鎮
平北村
東星村
大眾村
大社村
丁村
東南社區
杜村
都楊鎮
衝口村
洞心村
大雲村
大樂村
東成鎮
大朗村
東壩鎮
大灣鎮
大河村
都門村
大石村
大圍村
大未村
都近村
大旺塘村
大慶村
大林村
大方村
大方鎮
東北社區
澳塘村
矮嶺村
辦田村
步賀村
布坪村
步朗村
布馬村
古范村
古勇村
高峰村
高一村
高竹村
高朗村
古龍村
高二村
公安村
桂圩鎮
古田村
高峰街道
分界村
附城村
鳳西村
分界鎮
鳳凰村
豐盛村
駙台村
富強村
豐收村
富林鎮
芙蓉村
大平崗村
洞美村
大梘村
大台村
苹塘鎮
龐寨村
坡塘村
平西村
皮村
平山村
平南村
坪塘村
平垌村
蒲垌村
平沙村

江門行政區劃百科(二)

江門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側,全市總面積9541平方公里、人口410萬,江門市屬河流三角洲沖積平原,沿海有大小島嶼96個,海岸線總長328.7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