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對於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實質是對傳播內容所含信息量及其變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義的詞句推斷出準確意義的過程。內容分析的過程是層層推理的過程。內容分析法的信度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研究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維度,對同一材料進行評判結果的一致性程度,它是保證內容分析結果可靠性、客觀性的重要指標。內容分析法是媒介以及傳播研究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是一種對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具有客觀、方便、經濟等優點。

概念

文獻分析系統文獻分析系統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主要以各種文獻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方法。早期的內容分析

法源於社會科學借用自然科學研究的方法,進行歷史文獻內容的量化分析。

二次大戰後,新聞傳播學、政治學、圖書館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與軍事情治單位一起,對內容分析方法進行了多學科研究,使其套用範圍大為拓展。

特徵

簡介

作為一種全新的研究方法,內容分析法在很多方面都不同於傳統方法,例如,從方法屬性看,它雖然被列為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但明顯受到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滲透影響;從方法特點看,它既有獨特的個性,又處處顯示出交叉性、邊緣性、多樣性……從以上定義來看,學者基本認同內容分析法具有以下三個關鍵特性。

系統性

是指內容或類目的取捨應依據一致的標準,以避免只有支持研究者假設前提的資料才被納入研究對象。因此,首先,被分析的內容必須按照明確無誤、前後一致的原則來選擇。選擇樣本必須按照一定的程式,每個項目接受分析的機會必須相同。其次,評價過程也必須是系統的,所有的研究內容應以完全相同的方法被處理。編碼和分析過程必須一致。各個編碼員接觸研究材料的時間應相同。總之,系統評價意味著研究自始至終只使用一套的評價規則,在研究中交替使用不同的規則會導致結論混淆不清。

客觀性

是指分析必須基於明確制定的規則執行,以確保不同的人可以從相同的文獻中得出同樣的結果。這包括兩層含義:①研究者的個人性格和偏見不能影響結論。如果換一個研究者,得出的結論也應該是相同的。②對變數分類的操作性定義和規則應該十分明確而且全面,重複這個過程的研究者也能得出同樣的結論。這就需要建立一套明確的標準和程式,充分解釋抽樣和分類方法,否則,研究者就不能達到客觀的要求,結論也會令人置疑。

應該強調的是,在內容分析的前期階段,研究者選擇分析題目、制定評價標準、定義分析類別和單元等過程基本上仍是主觀的。內容分析法需要研究者首先將文字的(或圖畫的)非定量的內容轉化為定量的數據,這一轉化過程是根據理論引導觀點來進行的。但一旦評價標準、分析的類別和單位被確定,轉化過程完成,其後續的研究過程就被認為是客觀的了。這時,研究者的個人意志不再能左右分析的數量結果,他必須按照確定的評價標準、分析的類別和單位進行計量,計量出什麼結果,就只能表述什麼結果。任何研究者都應該得出同樣的結論。由此,內容分析法的客觀性被確立。

定量性

是指研究中運用統計學方法對類目和分析單元出現的頻數進行計量,用數字或圖表的方式表述內容分析的結果。首先,內容分析的目的是對信息實體作精確的量化描述。其次,統計數據能使研究者用最簡要扼要的方式描述研究結果。再次,統計數字有助於結論的解釋和分析。定量性是內容分析法最為顯著的特徵,是達到“精確”和“客觀”的一種必要手段。它通過頻數、百分比、卡方分析、相關分析以及T-TEST等統計技術揭示傳播內容的特徵。“定量”並不排斥解釋。當研究者得出一組說明傳播內容特徵的數據後,需要對這組數據進行解釋,即說明數據的意義。

系統性、客觀性和定量性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了內容分析法的主要特徵。

分析維度

分析的維度,又稱分析的類目,是根據研究需要而設計的將資料內容進行分類的項目和標準。設計分析維度、類別有兩種基本方法,一是採用現成的分析維度系統,二是研究者根據研究目標自行設計。第一種方法:先讓兩人根據同一標準,獨立編錄同樣用途的維度、類別,然後計算兩者之間的信度,並據此共同討論標準,再進行編錄,直到對分析維度系統有基本一致的理解為止。最後,還需要讓兩者用該系統編錄幾個新的材料,並計算評分者的信度,如果結果滿意,則可用此編錄其餘的材料。第二種方法:首先熟悉、分析有關材料,並在此基礎上制定初步的分析維度,然後對其進行試用,了解其可行性、適用性與合理性,之後再進行修訂、試用,直至發展出客觀性較強的分析維度為止。分析維度必須有明確的操作定義。

設計分析維度過程基本原則:

·分類必須完全、徹底、能適合於所有分析材料,使所有分析單位都可歸入相應的類別,不能出現無處可歸的現象。

·在分類中,應當使用同一個分類標準,即只能從眾多屬性中選取一個作為分類依據。

· 分類的層次必須明確,逐級展開,不能越級和出現層次混淆的現象。

·分析類別(維度)必須在進行具體評判記錄前事先確定。

·在設計分析維度時應考慮如何對內容分析結果進行定量分析,即考慮到使結果適合數據處理的問題。

分析材料

抽樣工作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界定總體,二是從總體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樣本。內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種抽樣方式是:

·來源取樣

·日期抽樣

·分析單位取樣

量化處理

量化處理是把樣本從形式上轉化為數據化形式的過程,包括作評判記錄和進行信度分析兩部分內容。

評判記錄是根據已確定的分析維度(類目)和分析單位對樣本中的信息作分類記錄,登記下每一個分析單位中分析維度(類目)是否存在和出現的頻率。要做好評判記錄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按照分析維度(類目)用量化方式記錄研究對象在各分析維度(類目)的量化數據(例如,有、無、數字形式、百分比)。

第二,採用事先設計好的易於統計分析的評判記錄表記錄。先把每一分析維度的情況逐一登記下來,然後再做出總計。

第三,相同分析維度的評判必須有兩個以上的評判員分別做出記錄,以便進行信度檢驗。評判記錄的結果必須是數字形式。

第四,在根據類目出現頻數進行判斷記錄時,不要忽略基數。

信度分析

內容分析法的信度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研究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維度,對同一材料進行評判結果的一致性程度,它是保證內容分析結果可靠性、客觀性的重要指標。

內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的基本過程是:

·對評判者進行培訓;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評判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維度,對同一材料獨立進行評判分析;

·對他們各自的評判結果使用信度公式進行信度係數計算;

·根據評判與計算結果修訂分析維度(即評判系統)或對評判者進行培訓;

·重複評判過程,直到取得可接受的信度為止。

計算內容分析信度的公式為:

平均相互同意度是指兩個評判者之間相互同意的程度,計算公式為:

n為評判人數量,M為兩者都完全同意的類目數,N1為第一評判者分析的類目數,N2為第二評判者分析的類目數。

統計處理

對評比判結果(所獲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描述各分析維度(類目)特徵及相互關係,並根據研究目標進行比較,得出關於研究對象的趨勢或特徵、或異同點等方面的結論。

常用工具

ROST content mining是一款免費的大型內容分析研究性工具平台,主要功能包括:輔助各學科進行研究,協助完成文本分析和內容分析方面的研究,凡是需要分析論文、微博、部落格、論壇、網頁、書籍、聊天記錄、電子郵件、本地文本類格式檔案、資料庫中各類文本欄位的學科,都可以使用本軟體,分析方法目前支持:分詞、字頻統計、詞頻統計、聚類、分類、情感分析(含簡單和複雜)、共現分析、同被引分析,依存分析、語義網路、社會網路、共現矩陣等分析方法。

目前ROST content mining的總下載量超過7000次,使用者遍布國內外100多個高校,包括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東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中南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山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山東大學、廣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江西師大、江西理工大學、河南大學、河海大學、泰山學院、西南交通大學、長沙理工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劍橋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Texas A&M University、日本北海道大學等。

利用該軟體發表的論文包括:

網際網路傳播的台灣旅遊目的地形象——基於兩岸相關網站的內容分析(旅遊學刊,權威)

基於ISI Current Contents Connect的學科網站研究——以氣象學為例(核心)

從ASIS&T年會主題看情報學研究的熱點及發展(核心)

基於主題圖的學科信息資源知識組織研究(碩博論文)

基於學習共同體理論的社會化軟體整合套用研究(碩博論文)

當前我國傳媒經濟研究的特點與問題(中國人民大學)

Emotion Mining Research on Micro-blog SWS 2009.8

Empirical Research on E-Government Based on Content Mining ICMeCG 2009.9

Research on Social Network Based on Meta-search Engine SWON2009.6

網路轉載傳播實證分析與DSCCA模型研究,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9.3

The Grand Information Flows in Micro blog Journal of Information & Computational Science 2009.6

套用

內容分析法的適用範圍比較廣泛。就研究材料的性質而言,它可適於任何形態的材料,即它既可適用於文字記錄形態類型的材料,又可以適用於非文字記錄形態類型的材料(如廣播與演講錄音、電視節目、動作與姿態的錄像等);就研究材料的來源而言,它既可以對用於其它目的的許多現有材料(如學生教科書、日記、作業)進行分析,也可以為某一特定的研究目的而專門收集有關材料(如訪談記錄、觀察記錄、句子完成測驗等),然後再進行評判分析;就分析的側重點講,它既可以著重於材料的內容,也可以著重於材料的結構,或對兩者都予以分析。

在前瞻性的教育科研中,內容分析法可以用於對教育及教育研究的趨勢預測。在教育史的研究中,內容分析法能對文獻的文字風格做出定量分析,從而幫助鑑別文獻的真偽。在對現實教育問題的研究中,內容分析法同樣能發揮作用,例如,可以用它來分析教材的結構,對教材編制的合理性做出定量、定性的分析,也可以用它來分析學生的作業,對學生的錯誤種類做出定量的描述;還可以用它來分析教師、學生或其它人的各種作品、語言、動作、姿勢,對教師、學生等的個人風格、個性特徵做出判斷。

內容分析法的適用範圍雖然較廣,但適於其的內容一般應具有能重複操作、被人的感觀體驗、意義明顯、可以直接理解等特徵。通常對不具備這樣特點的、潛在、深層的內容不適於採用內容分析進行研究,否則難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傳播學

內容分析法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是媒介以及傳播研究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是一種對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具有客觀、方便、經濟等優點。內容分析的種類可歸納為:實用語義分析,語義分析和符號載體分析。內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有推理模式和比較模式兩類。

內容分析法最早產生於傳播學領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學者H.D.拉斯韋爾等人組織了一項名為“戰時通訊研究”的工作,以德國公開出版的報紙為分析對象,獲取了許多軍政機密情報,這項工作不僅使內容分析法顯示出明顯的實際效果,而且在方法上取得一套模式。20世紀50年代美國學者貝雷爾森發表《傳播研究的內容分析》一書,確立了內容分析法的地位。真正使內容分析方法系統化的是J.奈斯比特,他主持出版的“趨勢報告”就是運用內容分析法,享譽全球的《大趨勢》一書就是以這些報告為基礎寫成的。

1981年,Krippendorf出版了經典專著《內容分析》。之後,Daniel Riff, Stephen Lacy與F. G. Fico出版了《內容分析法:媒介信息量化研究技巧》,這是又一本關於內容分析的書,該書提供了系統全面的內容分析研究的操作指南,深入分析了內容分析中的各種常見問題,如測量、抽樣、信度、效度和數據分析中的各種技術,並附以大量案例,方便初學者學習和運用。本書邏輯清晰,言簡意賅,按照內容分析的步驟順次介紹,操作性強,具有很強的實際套用價值。這本書可以作為了解內容分析法的首選讀物,是傳播學、政治學和其他社會科學、行為科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參考資料。

內容分析法與英國文化研究學派所進行的文本分析有所不同。文本分析主要採用的是符號學和結構主義的分析方法來分析文本(Text)的結構和意義,探尋客群對意義的不同解讀方式和文本中所隱藏的意識形態的操縱力量,屬於定性研究範疇;而內容分析主要是運用統計知識對傳播的內容(Content)進行分析與歸類,目的是為了描述傳播內容的固有傾向,說明信息來源的特徵等,屬於定量研究的範疇。在早期的傳播學研究中,內容分析主要用於對印刷媒介內容的分析,如拉斯韋爾於20世紀20年代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宣傳技巧進行的研究。隨著傳播學研究的深入和媒介的發展,內容分析法的運用範圍擴展到各種聲音和圖像訊息。

《內容分析法:媒介信息量化研究技巧(第2版)》中譯本由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目 錄

第1章 導論

● 大眾傳播研究概要

● 內容分析法與大眾傳播效果研究

● 內容分析法與內容產品的語境

● 內容處於傳播過程的“中心”

● 描述是內容分析法的目標之一

● 研究套用:內容分析法與其他方法的聯合

● 內容分析法在其他領域中的套用

第2章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社會科學工具

● 對各種定義的評述

● 量化內容分析法的定義

● 內容分析法作為一種研究技術的若干問題

● 對顯性內容進行量化分析的優點

第3章 內容分析的研究設計

● 內容分析中的概念化、目的和研究設計

● 好的設計與差的設計

● 研究設計的要素

● 通用的內容分析法模型

第4章 測量

● 傳播內容的形式

● 用單位來測量內容

● 將信息單位與數字聯繫起來

● 測量的步驟

第5章 抽樣

● 抽樣時段

● 抽樣技術

● 對媒介進行分層抽樣

● 關於媒介抽樣的一般問題

● 對網際網路抽樣

● 對個體傳播抽樣

第6章 信度

● 信度:基本概念

● 概念定義與類目建構

● 內容分析協定

● 編碼員的訓練

● 編碼員信度的評估

● 類目信度的檢驗

第7章 效度

● 對效度的概念化

● 測量的信度與效度問題

● 測量效度的檢驗

● 外部效度與內容分析中的意義

第8章 數據分析

● 內容分析法的入門知識

● 內容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描述與概括研究發現

● 變數之間的關係

● 統計的假定

第9章 計算機使用

● 運用計算機找到並接近內容

● 計算機內容分析

參考文獻

傳播學中運用時的主要步驟:提出假設;確定研究總體與樣本,並抽樣;制定分類表,並將研究內容按分類表編碼歸類;統計計算,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典型案例

日本人巧妙蒐集信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發展速度大大高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重視信息的開發、利用,不能不說這是個重要原因。

目前日本的信息傳遞非常迅速,只要5-10分鐘就可以蒐集到世界各地金融市場的行情, 3-5分鐘就可以查詢並調用日本國內三萬多個重點公司、企業當年或歷年經營生產情況的時間系列數據,5分鐘即可利用經濟模型和計算機模擬出國際國內經濟因素變化可能給巨觀經濟帶來影響的變動圖和曲線,5-10分鐘可以查詢或調用政府制定的各種法律、法令和國會記錄。這種現代化的信息處理技術,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日本人十分重視信息的作用,時時處處留意信息的蒐集,而且善於從平淡無奇的信息報導中分離出重要的內容。例如, 20世紀 60年代中國開發大慶油田,惟獨日本和中國談成了徵求設計的買賣。原因是別的國家的設計均不符合中國大慶油田的要求,而日本則事先按大慶油田的要求進行產品設計,等待中國人去購買。那么日本人是怎么知道大慶油田的產品設計要求呢?

其實日本人對大慶油田早有耳聞,但始終得不到準確的信息。後來,日本人從1964年4月20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上看到“大慶精神大慶人”的字句,於是日本人判斷‘中國的大慶油田確有其事”。但是,大慶油田究竟在什麼地方,日本人還沒有材料作出判斷。從1966年7月的一期《中國畫報》封面上,日本人看到一張照片,鐵人王進喜身穿大棉襖,頭頂著鵝毛大雪,猜測到“大慶油田是在冬季為零下三十度的東北地區,大致在哈爾濱與齊齊哈爾之間”。後來,到中國來的日本人坐這段火車時發現,來往的油罐車上有很厚的一層土,從土的顏色和厚度,證實了“大慶油田在東北”的論斷,但大慶油田的具體地點還是不清楚。1966年10月,日本人又從《人民中國》雜誌上找到了王進喜的先進事跡,從事跡介紹的分析中知道:“最早鑽井是在安達東北的北安附近下手的,並且從鑽井設備運輸情況看,離火車站不會太遠。”在該事跡介紹中還寫有這樣一段話:王進喜一到馬家窯看到大片荒野時說:“好大的油海!把石油工業落後的帽子丟到太平洋去。”於是,日本人又從偽滿州地圖上查找到“馬家賽是位於黑龍江海倫縣東面的一個小村,在北安鐵路上一個小車站東邊十多公里處。”就這樣,日本人終於將大慶油田的準確地理位置搞清楚了。

後來,日本人又從王進喜的一則事跡報導中了解到“王進喜是玉門油礦的工人,是 1959年9月到北京參加國慶之後志願去大慶的”,由此日本人斷定大慶油田在1959年以前就開鑽了,並且大體上知道了大慶油田的規模:“馬家窯是大慶油田的北端,即北起海倫的慶安,西南穿過哈爾濱與齊齊哈爾鐵路的安達附近,包括公主峰西面的大貪,南北400公里的範圍。估計從北滿到松遼油田統稱為大慶。”但是,日本人一時還搞不清楚大慶的煉油規模。

從1966年7月《中國畫報》上發表的一張大慶煉油廠反應塔的照片八日本人推算出大慶煉油廠的規模。其推算方法很簡單,首先找到反應塔上的扶手欄桿,扶手欄桿一般是一米多一點,以扶手欄桿和反應塔的直徑相比,得知反應塔內徑約為5米。據此,日本人推斷:大慶煉油廠的加工能力為每日 900 Mi,如果以殘留油為原油的 30%計算,原油加工能力為每日3000kl,一年以360天計算,則其年產量為1000000kl。根據這個油田的出油能力和煉油廠規模,日本人得出結論:中國將在最近幾年出現煉油設備不足,買日本的輕油裂解設備是完全有可能的,以滿足每日煉油 10 000 kl的需要。這就是日本人在 1966年從中國公開報刊中獲得的有關大慶油田的重要信息,然後按他們估計的大慶油田要求進行產品設計。

此外,日本政府還特別重視信息機構的建設,外務省分布在世界105個國家的75個駐外使館是其蒐集外交信息的前沿陣地,這些機構為日本外交提供各國動向的信息。外務省內有一個約 100人的電信部門,以三班倒方式在 24小時內與世界各地保持不間斷的聯繫,平均每天處理公務電話電報就有近30O0封。在外務省的63個部門中,只有電信部門擁有一棟獨立的四層樓,無特殊通行證的人不得進入。公務電報是用110根專線和普通線路收發的,這些公務電報都採取無法破譯的密碼。為了防止竊聽還沒有隱線裝置。1988年還開始研究採用“宇宙通信系統”,即使在條件惡劣的地區,也可確保通信暢通。

傳播學辭彙

5W傳播模式 | IIP指數 | 《人類傳播理論》 | 《傳媒符號學:後麥克盧漢的理論轉向》 | 《後工業社會》 | 《媒介研究:文本、機構與客群》 | 《帝國與傳播》 | 《理解媒介》 | 《電視導播學》 | 丁曉正 | 上線效果 | 兩級傳播模式 | 個人差異論 | 個人社會化 | 中國人物傳播研究中心 | 中國新聞傳播學高影響論文評介 | 書籍設計與印刷工藝 | 二級傳播理論 | 交往理性 | 人內傳播 | 人物傳播學 | 傳播學 | 人際傳播 | 伊里調查 | 傳媒產業 | 傳播制度 | 傳播功能 | 傳播單位 | 傳播史 | 傳播學基礎 | 傳播學引論 | 傳播學批判學派 | 傳播學概論 | 傳播學經驗學派 | 傳播學論壇 | 傳播技巧 | 傳播效果 | 傳播模式 | 傳播流 | 傳播渠道 | 傳播障礙 | 傳者 | 伯明罕學派 | 使用與滿足模式 | 使用與滿足理論 | 依賴論 |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 | 信息 | 信息匱乏 | 信息溝 | 信息熵 | 信息爆炸 | 信息超高速公路 | 信息過載 | 信源 | 傾向性解讀 | 假寐效果 | 充欲主義 | 克勞德·香農 | 共同意義空間 | 內容分析法 | 內爆 | 冗餘信息 | 冷媒介與熱媒介 | 分層抽樣法 | 創新理論 | 刺激理論 | 勸服傳播 | 加布里埃爾·塔爾德 | 中國組織人事報 | 單向傳播 | 單向度人 | 南京大學廣告與傳播學系 | 卡爾·霍夫蘭 | 卡爾•霍夫蘭 | 雙向傳播 | 反向社會化 | 反抗式解讀 | 客群 | 客群商品論 | 受傳者 | 口傳系統 | 口碑傳播 | 口語傳播 | 同時傳輸制 | 後援會 | 吳飛[著名傳播學者] | 周勝林 | 周郵報 | 哈羅德·拉斯韋爾 | 國際傳播 | 國際傳播學 | 國際傳播:延續與變革 | 國際輿論 | 地球村 | 培養理論 | 多元無知效應 | 大眾傳媒與民主政治 | 大眾傳播 | 大眾傳播研究方法 | 奧斯古德模式 | 麥克盧漢 | 威爾伯·施拉姆 | 媒介事件 | 媒介依賴論 | 媒介即訊息 | 媒介奇觀 | 媒介控制 | 媒介理論 | 媒介生態環境 | 媒介研究的進路:經典文獻讀本 | 媒介組織 | 媒體奇觀 | 子彈論 | 守門人 | 守門人理論 | 容器人 | 導語 | 居延安 | 工具說 | 市民新聞 | 廣告效果評估 | 廣播電視集團 | 庫爾特·盧因 | 庫爾特•勒溫 | 廉價報紙 | 強大效果模式 | 心理圖像理論 | 意見領袖 | 所羅門控制實驗 | 托馬斯公理 | 批判學派 | 把關人 | 報導思想 | 拉斯韋爾模式 | 擬像理論 | 控制論 | 控制試驗法 | 政治傳播學引論 | 文化行為模式 | 文化規範論 | 新媒介 | 新聞傳媒專業 | 新聞戰 | 新聞控制 | 新聞洞 | 新聞道德 | 施拉姆大眾傳播模式 | 無知之幕 | 最合適效果跨度 | 有效傳播 | 有效信息 | 有效效果模式 | 有限效果 | 有限效果模式 | 有限效果論 | 機械性噪音 | 李卓鈞 | 李金銓 | 楊宇時 | 標題新聞 | 欒軼玫 | 框架理論 | 欣賞指數 | 武漢大學傳播學複習精編 | 民主參與理論 | 民族志傳播學 | 污名化 | 沉默的螺鏇 | 沉默的螺鏇模式 | 沉默螺鏇 | 涵養分析 | 王彥琦 | 王文宏 | 用信息顛覆世界 | 電子傳播 | 電子空間 | 電視文化 | 皮下注射論 | 知溝理論 | 知識溝 | 知識鴻溝 | 社會分化論 | 社會市場學 | 社會責任理論 | 官方自媒體 | 窄眾化 | 符號學噪音 | 第三人效果 | 第三者效果 | 第二傳播 | 精心的可能性模式 | 精確新聞學 | 紐科姆模式 | 組織傳播 | 編碼 | 網路傳播學 | 網路輿論操控食物鏈 | 群體傳播 | 群體感染 | 蒲公英式傳播 | 視界政體 | 議程設定 | 議程設定模式 | 議題設定 | 語彙 | 語言符號 | 說服性傳播 | 新世界信息秩序 | 豆瓣,流行的密碼 | 象徵符 | 貝羅傳播模式 | 賴利夫婦模式 | 超真實 | 跨媒介傳播 | 跨界傳播五維理論 | 適度效果模式 | 選擇性接觸 | 選擇性接觸假說 | 選擇性理解 | 鐵砂船 | 長陽南曲 | 閱聽大眾 | 陳艷紅 | 霍夫蘭與耶魯學派 | 非典流言 | 韋斯特利一麥克萊恩模式 | 順序傳輸制 | 香農一韋弗模式 | 馬特拉 | 魔彈效果論 | 魔彈理論 | 魔彈論 | 麥克布萊德報告 | 麻辣書生 | 艦隊街 | 社會流瀑效應 | 身勢學 | 多倫多學派 | 電子烏托邦 | 李南田 | 社會認同 | 韋爾伯·施拉姆 | 訊息 | 新聞內參 | 社會共識 | 伊里研究 | N級傳播 | IPP指數 | 象徵性現實 | 語義空間 | 選擇性認知 | 大眾報紙 | 社會雷達 | 兩極傳播 | 他律性慾望主義 | 傳播學政治經濟學派 | 先有傾向 | 華爾街日報體 | 社會順從理論 | 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 | 媒介行銷 | 金定海 | 自由至上主義 | 蘇維埃-全權主義 | 田野調查法 | 張樹庭 | 大眾傳播功能失調 | 媒介環境 | 中國傳播學會 | 社會新聞 | 媒介霸權理論 | 文化規範理論 | “5W”傳播模式 | 電子烏托邦思想 | 國際戰略傳播學會 | 霍桑實驗 | 紐科姆的對稱模式 | 象徵性互動理論 | 周裕瓊 | 閔大洪 | 餘明陽 | 公共輿論 | 涵化理論 | 傳媒接近權 | 中國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自我互動 | 董天策 | 趙為學 | 議程安排 | 孫宇科 | 拉斯韋爾 | 說服研究 | 尉天驕 | KDKA廣播電台 | 體育傳播學 | 詹成大 | 蘇振東 | 夏德元 | 靶子論 | 健康傳播 | 公共領域 | 《第二傳播》 | 教育體系 | 整合行銷傳播球 | 海南大學傳播學研究中心 | 擬劇論 | 尹章池 | 媒介技術決定論 | 傳播過程 | 預言的自我實現 | 內向傳播 | 群體動力學 | 個性化檢索 | 盧因 | 群體暗示 | 群體意識 | 傳播隔閡 | 餘霞 | 霍夫蘭 | 金兼斌 | 獵奇新聞 | RTBF | 南都全媒體 | 恐懼訴求 | 徐敬宏 | 擬態環境環境化 | 培養分析 | 操作化 | “假寐效果” | 文化指標 | 自然化 | 發展傳播學 | 伊萊休•卡茨 | 傳播效果研究 | 頻道專業化 | 頻道分眾化 | 信息吸盤理論 | 媒體素養 | 權力的媒介 | 范龍 | 兩級傳播論 | 警鐘效果 | 情境決定論 | 擬態環境 | 媒介依存症 | 大眾文化 | 自我傳播 | 多元主義 | 傳播媒介 | 傳播學專業 | 接種免疫論 | 傳播學理論基礎與實戰練習 | 縱合傳播 | CNN效應 | 一面提示 | 文化傳播 | 輿情 | 網路輿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