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

餐具

餐具,是用於分發或攝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是日用品之一,如碗、碟、刀、筷子等。不同的地方、民族有不同的飲食文化,所以餐具也各有不同,例如叉子。餐具包括成套的金屬器具、陶瓷餐具、茶具酒器、玻璃器皿、盤碟和托盤以及五花八門、用途各異的各種容器和手持用具。目前市場上還出現了許多一次性的餐具,這種餐具對環境不好。

基本信息

詞語概念

基本資料

詞目:餐具

拼音:cān jù

注音:ㄘㄢ ㄐㄨˋ

基本解釋

1、[tableware]∶擺酒席或供應酒食用的瓷器、玻璃製品、銀器和其他器皿。

2、[dinnerset]∶用餐的器具。如:碗、碟、筷、匙子等。

引證解釋

指吃飯的用具,如碗、筷、羮、匙、盤、碟等。

《羊城晚報》1992.6.20:有專人清洗、消毒餐具,保證員工吃得豐富,吃得衛生,吃得舒適。

各種用於分發或攝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包括成套的金銀器具、茶具酒器、玻璃器皿、盤碟和托盤以及五花八門、用途各異的各種容器和手持用具。

日常餐具以瓷器餐具最多,瓷器餐具按製作原料又分白瓷餐具、骨瓷餐具、貝瓷餐具、鎂質瓷、強化瓷等,其中骨瓷餐具市場上較為流行。

餐具的出現

餐具是逐步發展起來的。各種禮儀活動中使用的酒杯,類似湯匙的東西,在相當早期就出現了。中國人早在公元前就使用筷子了。但餐叉在英國出現卻只是三四世紀前的事。當餐叉剛傳入英國時,曾遭到傳教士們的反對。他們認為肉和其他食物都是上帝為造福人類而恩賜的,避免用手指接觸食物,是對上帝的傲慢無禮和侮辱。

伊莉莎白女王一世也是用手指進餐的,但這有—套極嚴格的規矩。據斯塔肯記載,食物“應該用三隻指頭拿起”,“舔吮或是在衣服上擦油膩的手指是不雅的舉止”。

毛巾和洗手碟是必備之物,在

羅馬時代,每位客人都帶著自己的毛巾。餐巾的使用只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但當時很快就成為餐桌布置的一部分。查利王二世的御廚蓋爾·羅斯在他的著作《烹調指導大全》—書中,曾敘述了多種摺疊餐巾的方法。

供個人使用的餐盤出現在“墊盤”之後。“墊盤”實則是一片麵包。先讓它吸透放在其上的肉的汁水,然後吃掉。 ----景德鎮瓷器海商城(www.ciqihai.com)

材質分類

銅餐具:不少人使用銅餐具、銅壺、銅匙、銅火鍋等。在銅餐具表面上,常可看到一些藍綠色的粉末,人們叫它銅銹。它是銅的氧化物,是無毒的。但是為了清潔起見,在裝食物前,最好還是將銅餐具的表面用砂紙磨光。

瓷器餐具:瓷器過去被公認為是無毒餐具,但來也有瓷器餐具使用中毒的報告。原來有些瓷器餐具的漂亮外衣(釉)中含有鉛,如果燒瓷器時溫度不夠或者塗釉配料不符合標準,就可能會使餐具含有較多的鉛。當食物與餐具接觸時,鉛就可能溢出釉的表面混入食物中。因此,那些表面多刺、多斑點、釉質不夠均勻甚至有裂紋的陶瓷產品,不宜做餐具。另外大部分瓷器粘合劑中含鉛較高,故補過的瓷器,最好不要再當餐具使用。挑選瓷器餐具時,要用食指在瓷器上輕輕拍彈,如能發出清脆的罄一般的聲響,就表明瓷器胚胎細膩,燒制好,如果拍彈聲發啞,那就是瓷器有破損或瓷胚質劣。

搪瓷餐具搪瓷製品有較好的機械強度,結實,不易破碎,並且有較好的耐熱性,能經受較大範圍的溫度變化。質地光潔,緊密不易沾染灰塵,清潔耐用。搪瓷製品的缺點是遭到外力撞擊後,往往會有裂紋、破碎。塗在搪瓷製品外層的實際上是一層琺瑯質,含有矽酸鋁一類物質,若有破損,便會轉移到食物中去。所以選購搪瓷餐具時要求表面光滑平整,搪瓷均勻,色澤光亮,無透顯底粉與胚胎現象。

木製餐具:竹木餐具的最大優點是取材方便,且沒有化學物質的毒性作用。但是它們的弱點是比其它餐具容易污染、發霉。假如不注意消毒,易引起腸道傳染病。

塑膠餐具:常用的塑膠餐具基本上是由聚乙烯和聚丙烯作原料的。這是大多數國家衛生部門認可的無毒塑膠,市場上的糖盒、茶盤、飯碗、冷水壺、奶瓶等均是這類塑膠。但是與聚乙烯分子結構相似的聚氯乙烯卻是一個危險分子,人們發現一種罕見的肝臟血管瘤,幾乎與經常接觸聚氯乙烯的人相關。因此在使用塑膠製品時,一定要注意其原料是什麼?當手頭沒有產品說明書時,可用以下方法加以鑑別:凡摸上去手感光滑、遇火易燃、燃燒時有黃色火焰和石蠟味的塑膠製品,是無毒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凡摸上去手感發粘、遇火難燃、燃燒時為綠色火焰、有嗆鼻氣味的塑膠是聚氯乙烯,不可作食物盛器。不要選擇色彩鮮艷的塑膠餐具,據檢測,部分塑膠餐具的色彩圖案中鉛、鎘等重金屬元素釋出量超標。因此儘量選擇沒有裝飾圖案且無色無味的塑膠餐具。

鈦制餐具:運用智慧金屬鈦的特點結合特殊的物理化學表面著色工藝處理,使其具有獨特的金鈦餐具屬光澤,質地可以與銀質餐具相媲美。鈦制餐具是未來餐具使用材料的趨勢,因其質量輕使用輕巧,具有無毒無味、無輻射、不生鏽、耐腐蝕、耐磨損,韌性好,以及良好的生物親合力等優良特性。鈦制餐具既實用又可收藏,是您饋贈親友,居家使用之佳品。長久以來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青睞。

鐵制餐具:一般說來,鐵制餐具無毒性。但鐵器易生鏽,而鐵鏽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瀉、心煩、食慾不佳等疾病。另外,不宜用鐵制容器盛食用油,因為油類在鐵器中存放時間太久易氧化變質。同時最好不要用鐵制容器煮富含鞣質的食物與飲料,如果汁、紅糖製品、茶、咖啡等。

鋁製餐具:無毒輕巧耐用,物美價廉,但鋁在人體內積累過多,有加速衰老的作用,對人的記憶力也有一定得不良影響。鋁製餐具不宜燒煮酸性和鹼性食物,也不宜用來久存飯菜和長期盛放含鹽食物。

合金餐具:合金餐具主要是指使用PPS、SPS材料生產的餐具。PPS具有耐高溫、耐腐蝕、耐輻射、阻燃、均衡的物理機械性能和極好的尺寸穩定性以及優良的電性能等優點。市場上合金餐具主要是合金筷,合金筷相比其他材質的筷子相比具有高溫不變形、易清洗、不易發霉、不易吸附大腸桿菌等微生物、耐用耐腐蝕等優點。合金筷安全衛生、高溫下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物質。由於PPS、SPS是進口材料,因此在價格上略高,在中國大多是禮品以及高檔酒店使用這種進口材料製成的合金筷。

玻璃餐具:清潔衛生,一般不含有毒物質。但玻璃餐具易碎有時也會“發霉”。這是因為玻璃長期受水的侵蝕,會生成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要經常用鹼性洗滌劑洗除。

不鏽鋼餐具:美觀大方、輕便好用、耐腐蝕不生鏽,頗受人們青睞,不鏽鋼是由鐵鉻合金摻入鎳、鉬等金屬製成,這些金屬中有的對人體有害,因此使用時應注意,不要長時間盛放鹽、醬油、醋等,因為這些食物中的電解質與不鏽鋼長期接觸會發生反應,使有害物質被溶解出來。

油漆筷子:美觀但不可用

油漆筷子也是我國的傳統食具,尊重典雅,極具裝飾性,但使用這種筷子,對身體健康是不利的。這是因為油漆是高分子有機化合物,大多含有有毒的化學成分,如黃色油漆鉛含量占顏料總量的64%,鉻含量也達16.1%。當長期使用油漆筷子進餐,特別是油漆脫落隨食物一起進入胃內,鉛和鉻等有毒物質進入人體被蓄積,就有發生慢性中毒的危險。因此,日常進餐時最好不用油漆筷子,應選用無毒且符合衛生標準的竹製筷子或木製筷子;另外,使用筷子還應經常消毒,並每半年更換一次,以免筷子成為疾病的傳播媒介。​

鐵、鋁餐具不宜搭配使用,由於鋁和鐵是兩種化學活性不同的金屬,當有水存在時,鋁和鐵就能形成一個化學電池,其結果是使更多的鋁離子進入食物,會給人體健康帶來更大的危害。

密胺餐具又稱仿瓷餐具、美耐皿,由密胺樹脂粉加熱加壓鑄模而成,一種以樹脂為原料加工製作的外觀類似於瓷的餐具,比瓷堅實,不易碎,而且色澤鮮艷,光潔度強。安全衛生,無毒無味,被廣泛套用於快餐業及兒童飲食業等。

情侶餐具,顧名思義就是成雙成對的餐具,專屬情侶的餐具,它抓住了現代情侶之間給予尋求見證的想法,並由此設計創造出的既實用又美觀更獨特的表達愛情的餐具。

抗菌餐具又稱殺菌餐具是利用在餐具的原材料里加上抗菌劑使餐具不用做任何處理就可以殺菌。殺菌餐具的材質主要有美耐皿殺菌餐具.不鏽鋼殺菌餐具、合金殺菌餐具和陶瓷殺菌餐具.,這種餐具利用納米銀殺菌的原理,可以對餐具表面的細菌有滅殺的作用。

消毒餐具是指經過特殊的方法來殺死病原微生物達到消毒作用的餐具。

不要選擇油漆筷子,油漆多含鉛、鎘等有毒物質。

一次性餐具:是由塑膠,高發泡材料,淋膜紙張等製作的使用一次就廢棄的餐具。

清洗方法

一、炒菜鍋內積聚燒焦的油垢很難刷洗乾淨,用新鮮梨皮放在鍋里用水煮一下,鍋垢很快就脫落。

二、不鏽鋼絲清洗球刷油垢之後會變得很髒,再洗別的餐具就很難洗乾淨。若將鋼絲球放在火上燒一燒,讓鋼絲球自然冷卻後抖落灰燼,就會變得清潔如新。

餐具餐具

三、碗碟茶杯有了積垢,可用食鹽、殘茶或醋擦洗。

四、新買的鐵鍋上銹跡斑斑,可在鍋內加滿水,然後放在爐火上煮10分鐘,再端下鍋,待水涼後刷洗好即可除銹。

五、裝過牛奶、麵糊、雞蛋的食具,用冷水浸泡後再用熱水清洗,很容易洗乾淨。

六、砧板有了腥味,可浸在淘米水裡,用少許食鹽洗擦再用熱水洗淨,便可除味。

七、鋁鍋燒焦了,不要用鋼刷使勁刷,以免破壞氧化鋁的保護膜,只要將蘋果片放鍋內加水煮,鍋的焦黑可除去。八、搪瓷器皿上的陳年積垢,可用牙膏擦洗。

除味方法

1、牛奶去味法:先用洗潔劑清洗乾淨,然後往餐具中倒入兩湯鑰匙鮮牛奶,蓋上蓋子,搖晃,使杯中每一個角落跟牛奶接觸,約一分鐘,最後倒掉牛奶,將餐具清洗乾淨。

2、桔子皮去味法:先用洗潔劑清洗乾淨,然後將新鮮桔子皮放入中,蓋上蓋子,放約3到4個小時涮乾淨即可。

3、用廢茶葉除味。餐具里有腥味,先用廢茶葉擦洗,再用清水沖淨,腥味即除。

4、用鹽水泡30分鐘。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去除餐具子的異味,而且沖入熱水是餐具散發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就考慮不要用這個餐具喝水了,可能餐具的塑膠材質不好,用它喝水說不定會有害健康的,還是放棄它再換個餐具比較保險。

製作方式

1、不污染型一次性餐具

2、採用矽烷偶聯劑改性的苯丙乳液及其製造方法和套用

3、純天然快餐具製造方法及使用該方法製造的快餐具

4、稻糠餐具及其製作方法

5、澱粉基材與紙複合的降解餐具

6、澱粉基降解環保材料及製造方法

餐具圖片餐具圖片

7、澱粉生物全降解一次性餐具

8、多模位一次性用餐具和容器的生產裝置

9、多色餐具的生產工藝

10、防回潮紙餐具

11、複合竹木餐具

12、高效植物纖維一次性可降解衛生筷熱壓模

13、環保餐具盒的製造方法及產品

14、環保餐具或包裝盒的製造方法

15、環保餐具或容器的製造方法

16、一次性紙餐具膠乳塗料的製備及其塗布方法

17、環保且可食用的餐具製造方法及添加劑配方

18、降解餐具盒全自動生產設備

19、秸稈餐具

20、秸稈環保餐具及其生產工藝

21、節能型植物纖維餐具成型模具

22、可分解的一次性餐具及其生產方法

23、可降解餐具的製造方法

24、可降解餐具及其製備方法

25、可降解餐具自動成型裝置

26、可降解的快餐具及其製備方法

27、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

28、可降解環保餐具的配方及製做方法

29、可降解環保餐具及包裝材料的生產方法及設備

餐具圖片餐具圖片

30、可降解快餐具全自動生產工藝

31、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的製備方法

32、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生產工藝方法

33、可降解一次性餐用具及其製作方法

34、可降解一次性秸稈餐具壓製成型給料機

35、可降解一次性快餐盒

36、可降解一次性植物澱粉餐具的生產方法

37、可控生物降解泡沫餐盒、種籽營養缽及其製造方法

38、可快速分解的一次性餐具和包裝材料及其生產方法

39、可溶解食用型飲食餐具生產工藝

40、可溶一次性餐具的制配方法

41、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餐具的製造方法

42、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植物纖維材料製品及其製造方法

43、可自然分解的免洗餐具及其製備方法

44、快速可降解餐具及包裝物配方與工藝方法

45、利用秸稈製作一次性餐具和包裝容器及板材的方法

46、利用秸稈製作一次性餐具和包裝容器及板材的方法 2

47、利用速成型劑生產植物纖維餐飲具的工藝

48、利用遺棄物製成的綠色環保餐飲具及其製備方法

49、綠色可降解一次性餐具和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50、木薯粉複合降解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

51、內壁防水一次性環保餐具及生產工藝

52、農源全降解植物纖維複合材料餐具配方

53、農作物秸稈、稻殼制一次性餐具的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54、農作物秸稈複合材料與餐具、植樹用滴灌營養堡的製作工藝

餐具圖片餐具

55、全降解餐具的生產設備

56、全降解餐具的生產設備2

57、全降解一次性餐具的成型方法及其模具結構

58、全降解植物澱粉餐具

59、全降解植物澱粉一次性餐具的生產方法

60、全降解植物發泡餐具成型設備

61、全綠色餐具

62、全生物降解熱塑性澱粉樹脂

63、全生物降解型一次性餐具及其生產工藝

64、全自動澱粉餐具成型機

65、全自動紙制餐具壓製機

66、確保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口杯只能一次性使用的方法

67、生產一次性餐具的方法和設備

68、生物降解餐具防水防油膠的製作方法

69、生物降解環保型餐具的配方及生產工藝

70、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生產工藝及生產系統

71、生物可降解的組合物及其用於製造餐具的用途

72、生物全降解餐具基料

73、天然植物制一次性餐具及其生產工藝

74、完全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及成型工藝

75、一次性餐具的生產工藝

76、一次性餐具及其製造方法

77、一次性草木纖維餐具及生產方法

78、一次性草纖維餐具

79、一次性環保餐具及製作工藝

80、一次性環保餐飲用具的製作方法

81、一次性降解快餐具

82、一次性可降解餐具及其製造方法

83、一次性可降解餐具及其製造方法 2

84、一次性可降解槲葉保健餐具

85、一次性可降解利用的快餐用具

86、一次性可食餐具及製造工藝

87、一次性可食性餐具和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88、一次性可食用餐具

89、一次性可食用餐具2

90、一次性綠色環保用品的製造方法

91、一次性綠色植物餐具的製備工藝

92、一次性全降解餐具

93、一次性生物全降解餐具的製造方法

餐具圖片餐具

94、一次性易降解餐具、食品和物品包裝製品

95、一次性易降解餐具、食品和物品包裝製品 2

96、一次性易降解餐飲具

97、一次性植物衛生餐具的生產方法

98、一次性植物纖維餐具及其生產方法

99、一次性植物纖維快餐具器專用模具

100、一次性植物纖維模塑(壓)餐具

101、一次用餐具成型生產設備

102、一種澱粉基生物全降解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103、一種可降解餐具或器皿及其生產方法

104、一種可降解成其原料粉末的餐具製品

105、一種可降解的耐水耐油保護膜的製備方法

106、一種可降解的植物纖維質快餐用品、食品和工業包裝用模塑製品的生產方法

107、一種可降解一次性餐具及生產方法

108、一種可降解一次性餐飲用具的製造工藝

109、一種可生物降解的餐具及其製備方法

110、一種綠色筷子

111、一種全降解發泡膠及其製備方法

112、一種生物降解材料及其一次性餐具的製備方法

113、一種生物降解餐具色漿組合物及製備方法和用途

114、一種天然纖維一次性餐具的生產方法

115、一種香味抗菌降解聚烯烴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及用途

116、一種向日葵稈所開發的環保產品

117、一種新型防水劑

118、一種一次性全降解製品的製備工藝

119、一種一次性衛生餐具及其製作方法

120、一種一次性植物纖維餐具成型機

121、一種用甘蔗渣為主要原料製造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及其方法

122、一種用玉米秸稈為主要原料製造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及其方法

123、易降解快餐具及其製作方法

124、易降解快餐具及其製作方法 2

125、用發酵生產廢渣製造一次性餐具、食品包裝及方法和用途

126、用於從麩皮製備可生物降解的模塑製品的材料及其方法

127、用於全降解(澱粉)餐具及包裝製品的WTA膨化劑

128、用於全降解(澱粉)餐具及包裝製品的WTA膨化劑

129、用植物纖維生產一次性可降解衛生筷的配方及工藝

130、用植物纖維制一次性餐用具新工藝

131、由植物纖維製做的全降解餐具和包裝物及其製造方法

132、玉米澱粉物料製造全降解包裝製品的方法及其設備

133、植物澱粉一次性餐具全自動成型機

134、植物秸稈製造的環保產品

135、植物纖維餐具、食品和物品包裝製品及其生產方法

136、植物纖維餐具材料及製備方法

137、植物纖維澱粉可降解餐具及其製備方法

138、植物纖維複合餐具139、植物纖維高溫粘合劑

140、植物纖維快餐具成型機

141、植物纖維食品包裝容器餐具製品及其生產方法

142、紙漿餐具表層噴漿裝置及產品

143、保健植物纖維餐具、包裝容器、衛生用品及製備方法

144、一次性降解環保餐具

145、一種環保餐具的製作配方及方法

146、紙模餐具用的防水劑及其製備工藝

陶瓷餐具

選購事項

陶瓷類

一看,將餐具拿到有光源的地方看其表面的折射光,如果有圖案的部分與沒圖案的部分折射光一樣,說明是劣質品,反之就是優等品。同時,還要檢查器型是否規整、表面有無明顯瑕疵;將幾個同規格尺寸的餐具堆疊在一起,如果發現距離不勻,那就說明是劣等品。

二摸,用手摸餐具有圖案和沒圖案的部分。如果兩處一樣光滑,則說明是劣質品;如果有圖案部分摸著明顯有生澀感,感覺圖案像是貼在餐具表面的為優等品。

三刮,餐具的外層是非常堅硬的,即使再怎么用勁刮也不會損傷釉面,如果發現餐具的釉面圖案能被輕易刮掉,那么肯定是劣質品。

合金類

購買合金餐具時,有兩個關鍵一個是看二是聽。

首先看是看餐具的質感。主要體現在做工細膩,考究;磨邊處理細膩平滑、手感舒適;筷頭筷嘴工整飽滿;表面磨砂效果細膩有光澤;筷身筆直挺拔、勻稱、閉合緊密。

其次是是聽。以盛拓合金筷為例,當兩隻筷子碰撞時能發出清脆的聲音,類似於金屬碰撞時發出的聲音。也就是說合金餐具碰撞會發出與金屬碰撞相似的清脆聲音。

使用注意

陶瓷類

1.有些陶瓷餐具中含有少量鉛、鎘或其它重金屬,對人體健康有危害,因此對剛買回來的陶瓷餐具應認真查看其使用說明。若購買的餐具未標明無鉛、無鎘,則需對新買的餐具用4%的食醋水,浸泡煮沸。

2.新買的陶瓷餐具最好先放在鹽水中煮片刻,這樣使用時不易破裂,能延長其使用壽命。

3.清洗陶瓷餐具時,先用熱水或加少許洗滌劑來溶解餐具的油膩,再以清洗布擦拭餐具的表面的油膩,然後用冷水沖洗乾淨,再用潔淨的乾布將餐具擦乾淨。這樣清洗的陶瓷餐具才不留水跡,潔淨照人,最後將餐具反扣在碗架上或放置於消毒櫃中。

4.使用高檔陶瓷餐具時應按產品說明來使用,一般應避免反覆在高溫下蒸煮,防止由於產品的熱穩定性而引起的產品裂紋,餐具若是裝飾有金花、金線,則不應放入微波爐中使用。

網路用語

由“杯具”衍生出的網路辭彙,同出現的還有茶具(慘劇)、洗具(喜劇)、面具、火炬等。

諧音“慘劇”,意思即“慘劇”。

相關例句

例句: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擺滿了杯具;人生就像餐桌,上面擺滿了餐具。

終極版例句:人生是一隻茶几,上面放滿了杯具。而本身就是杯具的我們還非加上茶葉自以為與別人沒有茶具(差距),結果人人都說咱要具就用餐具(慘劇)。我們在沉默中滅亡,成了文具;在沉默中爆發,成了火炬。我們想明哲保身,都成了面具。我們想一鳴驚人,都成了京劇。不能再次相聚,執手相看淚眼,成了默劇。生活是自己的杯具,別人眼裡的洗具(喜劇)。

意義

自嘲&積極的雙面人生態度。餐具的運用已走出了“慘劇”的窠臼,更具娛樂和樂觀精神,也表達了廣大網民一種追求放鬆消遣的心態。應該說,這樣的心態也是積極的,不應該全盤否認。

最貴的餐具

德國一家炊具製造公司生產的一隻用黃金和鑽石打造的燉鍋,標價10萬英鎊(約合20萬美元)。

德國菲仕樂炊具製造公司生產的這款圓形燉鍋直徑0.28米,鍋身安有兩個把手,鍋身的把手和鍋蓋的把手由0.91公斤重的足金鍛造而成,並且裝飾著大小不一的200顆鑽石。

菲仕樂公司說,燉鍋外觀華麗,且重量只比普通鋁製燉鍋略重,可以和普通燉鍋一樣使用。他們還打算為這款燉鍋申報金氏世界紀錄,希望它能躋身其中,成為全世界售價最高的鍋

公司還推出了一款裝飾了銀和鑽

石的餐具,標價20萬英鎊(約合40萬

中式餐具

材質:優質竹材

規格:長度24(cm)

重量:130(g)

特點:以優質竹材精製而成的天然原生態筷子,無漆無蠟,使用起來安全方便。筷子握手處有個性化的印花圖案,更具藝術感與美感。

餐具發展史

中國餐具發展史

新石器時代的烹飪:炊具是陶製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磚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還有粗製的缽、碗、盤、盆作為食具,烹調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並重,較為粗放。

餐具餐具

夏商周三代的烹飪:炊飲器皿革新,輕薄精巧的青銅食具登上了烹飪舞台。我國現已出土的商周青銅器物有4000餘件,其中多為炊餐具。青銅食器的問世,不僅抻於傳熱,提高了烹飪工效和菜品質量,還顯示禮儀,裝飾筵席,展現出奴隸主貴族飲食文化的特殊氣質。

春秋戰國的烹飪: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鐵質鍋釜(古炊具,斂口圜底帶二耳,置於灶上,上放蒸籠,用於蒸或煮)嶄露頭角。它較之青銅炊具更為先進,為油烹法的問世準備了條件。與此同時,動物性油脂(豬油、牛油、羊油、狗油、雞油、魚油等)和調味品,(主要是肉醬和米醋)也日風增多,花椒、生薑、桂皮、小蒜運用普遍,菜餚製法和味型也有新的變化,並且出現了簡單的冷飲製品和蜜漬、油炸點心。

秦漢魏六朝時期炊飲器皿的鼎新:炊飲器皿的鼎新突出表現是,鍋釜由厚重趨向輕薄。戰國以來,鐵的開採和冶煉技術逐步推廣,鐵制工具套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西漢實行鹽鐵專賣,說明鹽與鐵同國計民生關係密切。鐵比銅價賤,耐燒,傳熱快,更便函於制菜,因此,鐵制鍋釜此時推廣開來,如可供煎炒的小釜,多種用途的"五熟釜",大口寬腹的銅,以及"造飯少傾即熟"的"諸葛亮鍋"(類似後來的行軍灶,相傳是諸葛亮發明的),都系鍋具中的新秀,深受好評。與此同時,還廣泛使用鋒利輕巧的鐵質刀具,改進了刀工刀法,使菜形日趨美觀。

中國烹飪發展的第三階段是隋唐五代宋金元:在餐具中,最主要的是風姿特異的瓷質餐具逐步取代了陶質、銅牆鐵壁質和漆質餐具。唐代。有邢窯白瓷和越窯青瓷。宋代,北方有定窯刻花印花白瓷,官窯紋片青釉細瓷。釣窯黑釉白花斑瓷,海棠紅瓷,以及獨樹一幟的汝窯瓷、耀州瓷磁州瓷;南方有越窯和龍泉窯刻花印花青瓷,景德鎮窯影青瓷,哥窯水裂紋黑胎青瓷,以及吉州窯和建窯黑釉瓷。元代,式樣新穎的釉里紅瓷馳譽中原,釉下彩瓷和青花瓷名播江南。其中,青花瓷700多年來一直被當作高級餐具使用;1949年後國宴上使用的"建國瓷",就是在它基礎上改進的。宋代的高級酒樓--"正店",還習慣於使用全套的銀質餐具;而帝王之家和官宦富豪,仍是看金玉製品。

西方餐具發展史

大約在13世紀以前,歐洲人在吃東西時還都全用手指頭,西方不僅起步較晚,進展也十分遲緩,進食用的叉子最早出現在11世紀的義大利塔斯卡地區,餐巾發展到17世紀,除了實用意義之外,還更注意觀賞.

餐具中無論是刀子、叉子、湯匙還是盤子,都是手的延伸,例如盤子,它是整個手掌的擴大和延伸;而叉子則更是代表了整個手上的手指。由於文明進步,這許多像形的餐具逐步合併簡單化,例如,在中國最後就只剩下筷子和湯匙。有時還有小碟子。而在西方,到現在為止,在進餐時仍然擺了滿桌的餐具,例如大盤子、小盤子、淺碟、深碟、吃沙拉用的叉子、叉肉用的叉子、喝湯用的湯匙、吃甜點用的湯匙等。說明在飲食文化上,西方不僅起步較晚,進展也十分遲緩。

大約在13世紀以前,歐洲人在吃東西時還都全用手指頭。在使用手指頭進食時,還有一定的規矩:羅馬人以用手指頭的多寡來區分身份,平民是五指齊下,有教養的貴族只用三個手指,無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這一進餐規則一直延續到16世紀,仍為歐洲人所奉行。

餐具餐具

叉子:進食用的叉子最早出現在11世紀的義大利塔斯卡地區,只有兩個叉齒。當時的神職人員對叉子並無好評,他們認為人類只能用手去碰觸上帝所賜予的食物。有錢的塔斯卡尼人創造餐具是受到撒旦的誘惑,是一種褻瀆神靈的行為。義大利史料記載:一個威尼斯責歸人在用叉子進餐後,數日內死去,其實很可能是感染瘟疫而死去;而神職人員則說,她是遭到天譴,警告大家不要用叉子吃東西。

12世紀,英格蘭的坎特伯爵大主教把叉子介紹給盎格魯一撒克遜王國的人民,據說,當時貴族們並不喜歡用叉子進餐,但卻常常把叉子拿在手裡。當作決鬥的武器。對於14世紀的盎格魯一撒克遜人來說,叉子仍只是舶來品,像愛德華一世就有7把用金、銀打造成的叉子。

當時的大部分歐洲人,都喜歡用刀把食物切成塊,然後用手指頭抓住放進嘴裡;如果一個男人用叉子進食,那就表示,如果他不是個挑剔鬼,便是一個“娘娘腔”。

18世紀法國因革命戰爭爆發,由於法國的貴族偏愛用四個叉齒的叉子進餐,這種“叉子的使用者”的隱含寓意,幾乎可以和“與眾不同”的意義畫上等號。於是叉子變成了地位、奢侈、講究的象徵,隨後逐漸變成必備的餐具。

餐刀:西方餐具中至今仍保留丁刀子,其原因是許多食物在烹調時都切成大塊,而在吃的時候再由享用者根據個人的意願,把它分切成大小不同的小塊。這一點與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在烹調開始前,將食物切成小塊的肉絲、肉片等然後再進行加工的方法不同,也許這便是西方烹調技術一直落後於東方特別是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餐刀很早便在人類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15億年前,人類的祖先就開始用石刀作為工具,刀子掛在他們的腰上,一會兒用來割烤肉,一會兒用來禦敵防身;只有有地位、身分的頭領們,才能有多種不同用途的刀子。

法國皇帝路易十三在位期間(公元1610年—公元1643年),深諳政治謀略的黎塞留大公,不僅在使法國躋身於歐洲的主要強國之列作出了貢獻;即便是對於一般生活細節,這位樞機主教也很注意。當時餐刀的頂部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那樣呈橢圓形狀,而是具有鋒利的刀尖。很多法國的官僚政要,在用餐之餘,把餐刀當牙籤使用,用它來剔牙。黎塞留大公因而命令家中的僕人把餐刀的刀尖磨成橢圓形,不準客人當著他的面用餐刀剔牙,影響所及,法國也吹起了一陣將餐刀刀尖磨鈍的鏇風。

湯匙:湯匙的歷史更是源遠流長。早在舊石器時代,亞洲地區就出現過湯匙。古埃及的墓穴中曾經發現過木、石、象牙、金等材料製成的湯匙。

餐具餐具

希臘和羅馬的貴族則使用銅、銀製成的湯匙。15世紀的義大利,在為孩童舉行洗禮時,最流行的禮物便是送洗禮湯匙,也就是把孩子的守護天使做成湯匙的柄,送給接受洗禮的兒童。

餐巾希臘和羅馬人一直保持用手指進食的習慣,所以在用餐完畢後用一條好毛巾大小的餐巾來擦手。更講究一點的則在擦完手之後捧出洗指缽來洗手,洗指缽里除了盛著水之外,還飄浮著點點玫瑰的花瓣;埃及人則在缽里放上杏仁、肉桂和桔花。

將餐巾放在胸前,其目的是為了不把衣服弄髒,西餐中常有先喝湯的習慣,一旦喝湯時弄髒了衣服,便常會讓人整個的一餐都吃得很不愉快。

公元1680年,義大利已有26種餐巾的折法,如教士僧侶的諾亞方舟形,貴婦人用的母雞形,以及一般人喜歡用的小雞、鯉魚、烏龜、公牛、熊、兔子等形狀,令人美不勝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