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輸卵管癌

原發性輸卵管癌是女性生殖道較少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0.5%-1.8%。好發年齡為40-60歲,2/3病例發生在絕經後,1/3發生在更年期。

基本信息

概述

原發性輸卵管癌是女性生殖道較少見的惡性腫瘤,1847年由Renaud首次報導,1888年Orthomann醫生在德國對原發性輸卵管癌作了完整的描述與報導。此後對此病的報導逐漸增多,迄今世界各地的報導約1400例。實際真正的發病數遠超過此數,因為有許多病例未被報導,有些晚期病例往往被判為卵巢癌轉移。

發病原因

由於輸卵管癌十分罕見,故迄今尚無流行病學研究的報導。早期曾認為本病與輸卵管炎和盆腔結核有關,但因沒有足夠證據,現多認為至少不是主要病因。近10餘年來,多傾向於認為輸卵管癌與卵巢癌具有相似的病因。現已明確的是二者均與不孕相關。輸卵管癌患者中有不孕史者高達30%~60%。

病因

原發性輸卵管癌發病因素並未完全明了,可能因素有:
(1)有急性輸卵管炎的病史,多伴有慢性輸卵管炎,不孕的比例高。
(2)輸卵管炎性變化。
(3)輸卵管結核。
(4)輸卵管結紮。

治療原則

以手術為主,輔以化療、放療的綜合治療,應強調首次治療的徹底性和計畫性。手術範圍應包括全子宮、雙側附屬檔案及大網膜切除術。若癌腫已擴散到盆腔或腹腔,則應按卵巢癌的處理原則,仍應爭取大塊切除腫瘤,行腫瘤減滅術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術後輔以化療和放療。

症狀

一、部位:多見於輸卵管壺腹部,其次為傘端、雙側。
1、陰道排液
原因:癌組織在輸卵管內生長,滲出較多,輸卵管傘端阻塞封閉,分泌物從宮腔排溢,經陰道流出。
排出液體:多為漿液性或漿液血性,可混有壞死脫落的組織碎片,量較多。
2、陰道流血
原因:腫瘤壞死或侵蝕血管。
出血量不多,混在分泌液體中,則呈漿液血性。
3、盆腔腫塊
4、腹痛
原因:輸卵管腫塊導致下腹不適或隱痛。
輸卵管扭轉或外溢性輸卵管積水時,出血劇痛或絞痛。
5、外溢性輸卵管積水
下腹絞痛隨著間歇性陰道排液,陰道排液後腹痛減輕,輸卵管腫塊縮小或消失。
機制:腫瘤引起部分梗阻的輸卵管充盈與排空。
6、不育
原因:伴隨慢性輸卵管炎。
7、其他症狀
對周圍器官的壓迫:出血腹脹、尿頻、尿急、胃腸不適。
腫瘤轉移:出現惡病質等。
二、最重要症狀
1、輸卵管癌“三聯症”:
(1)腹痛、盆腔腫塊、漿液性陰道流液。
(2)陰道出血、陰道流液、下腹痛。
(3)、輸卵管癌“二聯症”:盆腔腫塊、大量陰道流液。

臨床表現

發病年齡
發病多見於50~70歲,患者平均就診年齡為55~60歲。
不育史
患者中有不育史的占33%~60%。
症狀
(1)陰道排液:陰道流水是輸卵管癌患者最具特殊的症狀,排出的液體為淡黃色或血水樣稀液,量多少不一,排液一般無氣味,但個別有惡臭。如腫瘤有壞死出血,則液體呈血性水樣。
(2)陰道出血:陰道不規則出血亦是常見症狀之一,出血與排液可解釋為同一來源,當腫瘤壞死侵破血管,血液可流入子宮經陰道排出。
(3)腹痛:大約半數患者有下腹部疼痛,一般不重,常表現為一側下腹間斷性鈍痛或絞痛。
(4)下腹或盆腔包塊:僅有部分患者自己能在下腹部觸及包塊,而以腹塊為主訴者更屬少數。
(5)其他:由於病情發展,腫塊長大,壓迫附近器官或廣泛轉移的結果,可出現排尿不暢,部分腸梗阻的症狀,以至惡液質,均為晚期的表現。
體徵
(1)盆腔檢查:由於輸卵管癌多合併炎症粘連,盆腔檢查時常與附屬檔案炎性腫物相似。腫物可為實性、囊性或囊實性,位於子宮一側或後方,有的深陷於子宮直腸窩內,多數活動受限或固定不動。
(2)腹水:較少見。腹水發生率為10%左右。[

病理改變

輸卵管癌約70%發生於壺腹部,30%位於峽部。近端癌易累及子宮,而遠端癌輸卵管癌則易向卵巢和主動脈旁淋巴結群擴散。病變輸卵管明顯增粗,往往只有在切開管腔後,才能排除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卵巢膿腫。但輸卵管癌的漿膜面常光滑而無粘連。病變管腔內通常充滿乳頭狀或實性的腫瘤組織,從而使管徑增粗,半數病例傘端仍開放。雙側性輸卵管癌相對來說是常見的,其原因不明。某種共同的致癌因素可能引起腫瘤在雙側輸卵管內多中心性長,或者是由於一側輸卵管向另一側輸卵管逆行性的淋巴道擴散。雙側性輸卵管癌在0~Ⅱ期病人僅占7%,而Ⅲ~N期病人可達3%,說明轉移可能是雙側性癌的主要原因。 

鏡檢:原發性輸卵管癌絕大多數是漿液性癌。偶爾也可出現子宮內膜樣腺癌,透明細胞癌,鱗狀上皮癌和移行上皮癌。腺棘癌和腺鱗癌是指在腺癌中分別出現良性或惡性鱗狀上皮。輸卵管絨毛膜上皮癌,可在輸卵管妊娠或宮內妊娠的基礎上發生,文獻中大約有30例報告。輸卵管漿液性腺癌鏡下為腺泡狀、乳頭狀或髓樣癌結構,多種結構成分的混合十分常見。上皮細胞擁擠堆積伴核明顯的多形性,核染色質增加和核分裂相幾乎見於所有病例。有時可見正常輸卵管上皮向腫瘤性上皮的移行過渡。腫瘤細胞的粘液分泌通常不明顯,但偶爾瘤細胞可有粘液分泌。腫瘤的組織學分級對預後影響不大,但臨床分期與預後關係密切。

診斷

絕大多數是乳頭狀腺癌,其他的組織類型有腺鱗癌、透明細胞癌、腺棘癌、鱗癌、黏液癌及子宮內膜樣癌等。

乳頭狀腺癌

1、大體形態總體:

呈輸卵管增粗、不規則形或紡錘形。
早期限於黏膜層:僅在手術時見輸卵管小結節狀增粗,觸診可及柔軟結節。
犯肌層:結節或腫塊硬度增加,若未侵犯漿膜層則漿膜面光滑。
管腔內充滿腫瘤:輸卵管可呈香腸或臘腸形,輸卵管剖面見腔內有菜花樣組織充塞,有時還可見壞死團塊。
2、組織學分型
(1)1級乳頭型(papillary):為較早期病變,惡性程度較低。局限於黏膜,無肌層浸潤。呈乳頭狀向腔內突出。乳頭被覆柱狀立方上皮,復層排列,形態不規則,極性消失。核染色深,有分裂象。常可見到正常黏膜與癌的過渡區。
(2)2級乳頭腺泡型(papillaryalveolar):見於較晚期及惡性程度較高者。乳頭結構存在,細胞分化較差,異型性明顯,並有小腺泡或腺腔形成,常伴有輸卵管肌層浸潤。
(3)3級腺泡髓樣型(medullary):見於較晚期及惡性程度較高者。細胞分化差,核分裂象多。細胞瀰漫生長成片,其間有時可見腺泡結構,肌層浸潤明顯。原位癌:病灶往往較小、局限,表現為黏膜上皮呈復層重度非典型增生,核染色較深,細胞排列紊亂,易見核分裂象。
3、組織學診斷
至少應符合以下的兩條:
(1)與其他部位腫瘤不相連。
(2)明顯大於或長於其他部位腫瘤。
(3)惡性程度及期別超過其他部位腫瘤。
(4)組織表現與其他部位腫瘤明顯不同。

分期

1、Erez分期法
I期:腫瘤局限於一側輸卵管,未穿出漿膜層。
II期:腫瘤穿破輸卵管漿膜層或擴散至鄰近盆腔臟器。
III期:腫瘤超出盆腔範圍,但局限於腹腔內。
IV期:腫瘤轉移至腹腔外。
2、FIGO分期法
0期:腫瘤局限於輸卵管黏膜。
Ia期:腫瘤局限於一側輸卵管黏膜下或肌層,但未穿透漿膜。
Ib期:腫瘤侵犯兩側輸卵管黏膜下或肌層,但未穿透漿膜。
Ic期:單側或雙側輸卵管受侵伴腹水,或模腔沖洗液細胞學陽性。
IIa期:腫瘤擴散到或轉移到盆腔腹膜。
IIb期:腫瘤擴散或轉移到子宮卵巢。
IIc期:腫瘤擴散或轉移到子宮或卵巢,伴腹水或模腔沖洗液細胞學陽性。
IIIa期:僅在顯微鏡下可見腫瘤浸潤至上腹腔膜、小腸或網膜,腹腔液體細胞學陽性。
IIIb期:肉眼可見腫瘤侵犯上腹腔、小腸或網膜,單個病灶<2cm,腹膜後淋巴結陰性。
IIIc期:肉眼可見腫瘤侵犯上腹腔、小腸或網膜,單個病灶<2cm,腹膜後淋巴結陽性。
IV期:超出腹腔以外的轉移,遠處淋巴結陽性,肝實質轉移,胸水細胞學陽性。

轉移途徑

1、直接擴散:
(1)通過傘端擴散到腹膜及卵巢等部位。
(2)輸卵管漿膜被穿破,擴散到盆腹腔。
(3)通過輸卵管的蠕動向宮腔、宮頸,甚至對側輸卵管蔓延。
2、淋巴道轉移:主要轉移部位:盆腔淋巴及腹主動脈旁淋巴。
3、血行轉移:見於晚期癌者。
轉移部位:、腦、等器官。

預防

1、早期發現、治療。
2、密切隨訪。
治療後2年之內隔2~3個月進行盆腔及腹腔檢查,包括雙合診檢查、B超及CT檢查等。

預後

影響預後的因素:
1.臨床分期
越早療效、預後也較好,晚期者預後差。
2.初次手術後殘餘瘤灶
殘餘瘤灶≤2cm者術後化療效果較好,若有大塊殘留灶則預後差。
3.輸卵管浸潤深度
腫瘤僅侵犯黏膜層者預後好,而穿透漿膜層則預後差。
4.病理分級

檢查

1、內鏡檢查
宮腔鏡及腹腔鏡檢查可作為對可疑輸卵管癌者的術前檢查。
(1)宮腔鏡檢查:可見子宮後壁有黃色斑塊,可吸取輸卵管內液體進行細胞學檢查。
注意事項:注意輸卵管開口處。
(2)腹腔鏡:直接觀察輸卵管及卵巢的變化,還可吸取腹腔液體細胞學檢查。
2、脫落細胞學檢查
進行陰道液體、腹腔液體或沖洗液細胞學檢查,查出是否有輸卵管癌細胞。脫落細胞特點:細胞呈球形或乳頭形,惡性細胞量稀少,細胞退化,背景中無細胞碎片。
細胞學陽性:應行診刮,以排除子宮內膜癌。若診刮陰性,則甚有可能為輸卵管癌。
3、子宮內膜檢查
診刮常為陰性,但伴有宮內轉移者除外。
4、影像學檢查
常用:B超、CT、MRI等。可見盆腔腫塊,並可區分囊性或實性腫塊。
陰道超聲彩色都卜勒血流顯像(陰道彩超):附屬檔案部位呈香腸形、囊實混合性腫塊,血流阻力指數(RI)在0.29~0.4,明顯低於正常輸卵管組織的RI。
5、血清CA125測定
可作為輸卵管癌診斷、療效及觀察預後的重要參考指標。可測得CA125值升高。

鑑別

1、子宮內膜癌
多見陰道流血。多為診刮或子宮內膜活檢陽性。
2、附屬檔案炎性腫塊
炎性腫塊常伴有周圍粘連,管腔內為黃色液體或膿液,無乳頭狀或髓樣組織。
3、輸卵管妊娠
患者常有停經史。出現急腹症表現,如腹痛、內出血等血HCG升高。剖開輸卵管見內有胚囊或胎盤組織。
4、卵巢癌
多呈球形或分葉狀,無陰道流液現象。

併發症

輸卵管傘端與周圍粘連封閉,導致管腔內積液、積血或積膿。

術前護理

1、密切觀察病情
觀察患者生命體徵、陰道流血情況等。
2、感染護理
陰道流血時間長,抵抗力低下時,便後及時清理,保持會陰清潔,適當給予抗生素及止血藥。
3、一般護理
保持環境舒適清潔,並鼓勵患者保持樂觀情緒。

治療方法

一、手術治療
治療輸卵管癌的主要手段。
1、手術範圍:
(1)I期:行筋膜外全子宮切除、雙側附屬檔案切除術,大網膜切除術。
(2)II期以上:
A.儘量切除到無肉眼殘存瘤,甚至切除部分受累器官。
B.無法切除無肉眼殘存瘤:行瘤體縮減術,選擇性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活檢術或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除術。
2、注意事項:
術時應認真進行手術分期,仔細探查盆、腹腔各部,並行腹腔液體或沖洗液細胞學檢查,還應探查橫膈部位、肝脾及胃腸道。保留生育功能者僅限於少數極早期患者,對復發的危險也應充分考慮。
二、放射治療
主要用於術後上腹部無殘存瘤,僅盆腔有較小殘存瘤者。
注意事項:高能放療(mega-voltage)優於X射線治療(orthovoltage)。 盆腔劑量至少應達到50Gy。
三、化學治療
適用於中、晚期患者術後。
1、單一用藥的有效率不高,緩解時間也較短。
2、常用聯合方案:
(1)CP方案:28天重複
環磷醯胺600MG/M2IV第1天
順鉑75MG/M2IVD第1天
(2)CAP方案:21-28天重複
環磷醯胺600MG/M2IV第1天
阿黴素45MG/M2IV第1天
順鉑50MG/M2IVD第1天
(3)PC方案:21天重複
用於III、IV期卵巢癌不完全切除術後或轉移性卵巢癌
紫杉醇135MG/M2CIV(24小時連續)第1天
順鉑75MG/M2IVD第1天
(4)CP方案:21天重複
用於III、IV期卵巢癌
卡鉑AUC7.5IV第1天
紫杉醇175MG/M2IV第1天
3、特點:
(1)輸卵管癌者術後接受化療的生存率優於不接受化療者。
(2)含有順鉑的聯合化療優於不含有順鉑的聯合化療。
(3)紫杉醇化療對於輸卵管癌患者可獲得較高的生存率,可作為輸卵管癌的一線化療藥物,或對順鉑耐藥後的二線化療藥物。
四、激素治療
用於早期並與烷化劑合用。
藥物:甲羥孕酮(甲孕酮)或醋酸甲地孕酮(甲地孕酮)。

預防

目前,由於病因不十分清楚,故尚無較好的預防措施。根據推測考慮原發性輸卵管癌與不孕症和慢性輸卵管炎症,輸卵管積水之間存在著一定關係。故對不孕和輸卵管炎的治療應更加積極。對於輸卵管積水的病例,觀察和保守治療應有限度,徹底手術切除的適應徵應予放寬。

原發性輸卵管癌應該如何預防
1不潔的性生活可引起女性生殖器官感染, 如:陰道炎、宮頸炎、宮頸糜爛、輸卵管炎症等。它們成為外陰癌、陰道癌、宮頸癌及輸卵管癌的重要發病因素。所以女性朋友應對該類疾病及時進行治療,以減少對輸卵管的惡性刺激。同時,重視個人衛生,加強經期防護,潔身自愛,拒絕多個性夥伴,避免性病傳播。
2現在有些女性不經醫生指導,私自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藥物、補品及一些美容美膚用品,刻意或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體內雌激素水平。而長期高水平雌激素的刺激是輸卵管癌和卵巢癌的發病因素之一。
3吸菸尤其是大量吸菸,可能是誘發宮頸癌和輸卵管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據流行病學調查,吸菸婦女患本病的風險較不吸菸婦女增加2倍。所以女性儘量不要吸菸。

如何預防原發性輸卵管癌
1有陰道炎、 宮頸炎、宮頸糜爛、輸卵管炎症等病史的女性朋友應該及時治療,在平日生活中重視個人衛生,加強經期防護,潔身自愛,拒絕多個性夥伴,避免性病傳播。
2長期高水平雌激素的刺激是輸卵管癌和卵巢癌的發病因素之一。因此女性朋友要儘量少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藥物、補品及一些美容美膚用品。
3吸菸尤其是大量吸菸,可能是誘發宮頸癌和輸卵管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據流行病學調查,吸菸婦女患本病的風險較不吸菸婦女增加2倍。所以女性儘量不要吸菸。

飲食保健

一、放療食療驗方
1、梨汁蔗漿荸薺露:雪梨汁1份,甘蔗汁2份,荸薺1份。三者和勻冷服,或加熱後溫服。
2、燕窩燉洋參:燕窩6克,西洋參9克。燕窩用溫水泡後去燕毛,西洋參切片,加清水適量,隔水燉12小時後服用。
3、黃芪枸杞煲水魚:黃芪30克,枸杞子20克,水魚1隻(約500克)。用紗布包黃芪,去魚鱗及內臟,洗淨切塊。加水適量燉熟爛,去黃芪渣,油、鹽少許調味分次服用。
4、烏龜豬蹄人參湯:烏龜1隻(約150克~250克),豬蹄250克,人參10克。先用沸水燙烏龜使其排盡尿液,截去頭爪,去除內臟,洗淨後與豬蹄均切塊。加水適量,慢火燉熟爛,分次服用。
二、化療食療驗方
1、內金谷姜兔肉湯:谷芽30克,雞內金12克,生薑3片,兔肉100克。加水適量共煲湯,少量鹽調味,喝湯吃肉。每日或隔日1次。
2、砂仁淮山燉豬肚:淮山藥50克,砂仁15克,豬肚1隻。砂仁打破,豬肚洗淨並去除脂肪。將砂仁、淮山藥納人豬肚內,加水適量,慢火燉至豬肚爛熟,少量鹽調味,喝湯或佐膳。
3、牛奶蛋清蓮子糊:鮮牛奶250毫升,鮮雞蛋2個,石蓮子50克。將石蓮子磨粉,加水適量煮蓮子粉成糊狀,放人冰糖或白砂糖調味,再放人牛奶和雞蛋清拌勻,煮沸即可服食。每日或隔日1次。
4、枸杞海參瘦肉煎:枸杞子15克,海參250克,豬瘦肉100克。先將海參浸透,剖洗乾淨,然後與豬瘦肉均切成片狀,加水適量共煮至爛熟,調味食用,分次服完。
5、枸杞甲魚瘦肉湯:甲魚1隻(約500克),豬瘦肉150克,枸杞子30克。先放甲魚在熱水中遊動,使其排尿後,殺死切開,去內臟,洗淨切塊,加清水適量,與枸杞子、豬瘦肉共燉爛熟,分2~3次服完。
6、香菇蟲草燉雞:冬蟲夏草15克,香菇20克,未下蛋母雞1隻(約10m克)。香菇去蒂,並去雞毛及頭腳和內臟,納香菇、冬蟲夏草人雞腹,竹籤縫口,加水適量慢火燉2小時,調味服食,可分2~3次服完。
三、飲食禁忌
1、平時進食定時定量,合理營養,宜補充營養,增強體質。
2、術後飲食以半流食為主,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減輕胃腸負擔。
3、多吃牛奶、雞蛋、豆漿、瘦肉、動物內臟等。
4、多吃具有健脾祛濕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核桃仁、扁豆、薏米、蓮子、蠶豆、黑木耳、綠豆、豇豆、芹菜。
5、黃帶、血性白帶:多喝湯水、飲食清淡,多吃新鮮蔬菜。如芹菜、莧菜、冬瓜、綠豆、荸薺、西瓜、紫菜、綠豆、木耳等。
6、感染者:多吃海鰻、文蛤、芝麻、蕎麥、芹菜、油菜、香椿、赤豆、綠豆、水蛇肉、陳小麥、鯉魚等。
7、出血者:多吃羊血、螺螄、薺菜、藕、蘑菇、石耳、柿餅、馬蘭頭、大蒜、淡菜、烏賊。
8、脹痛者:多吃豬腰、海鰩魚、山核桃、楊梅、山楂、橘餅、胡桃、栗子等。
9、忌煙、酒及高脂肪飲食。
10、忌煎炒、油炸類燥熱性食物。
11、忌辛辣刺激、肥甘厚膩、燒烤、醃製等食物。

醫學疾病任務——婦科

婦科是醫療機構的一個診療科目,是婦產科的一個分支專業,是以診療女性婦科病為診療的專業科室。女性生殖系統所患的疾病才叫婦科疾病。婦科疾病的種類可分很多種,本任務包含大多數婦科疾病。
卵巢兩性母細胞瘤
走哺
子宮切除術後會陰疝
陰部鮑恩樣丘疹病
子宮內膜間質肉瘤
乳房神經纖維瘤
經行失眠
早期乳腺癌
結核性宮頸炎
小兒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
乳腺脂肪肉瘤
女性性高潮障礙
避孕後閉經綜合徵
乳腺錯構瘤
右心房與下腔靜脈平滑肌瘤
無排卵性不孕症
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圍絕經期前後的外陰白色病變
外陰腫瘤合併妊娠
輸卵管自身扭轉
女性尖銳濕疣
女性膀胱頸梗阻
絕經後子宮內膜癌
尿道旁腺癌
卵巢重度水腫
絕經後子宮頸癌
產後痙症
乳房外濕疹樣癌
卵巢泡膜細胞瘤
陰道壁息肉
外陰表皮樣囊腫
回乳
卵巢功能異常綜合徵
月勞病
黃體功能不全性不孕
陰道鱗狀上皮癌
陰道粒細胞肉瘤
陰道黑色素瘤
宮頸復發癌
陰道惡性苗勒管混合瘤
走黃
多乳房
子宮肥大
子宮惡性中胚葉混合瘤
肛裂三聯症
原發性陰道惡性淋巴瘤
尿道肉阜
尿道黏膜脫垂
妊娠合併宮頸癌
乳溢
陰道子宮內膜間質肉瘤
陰道血管肉瘤
妊娠熱病
陰道平滑肌肉瘤
陰道內胚竇瘤
乳腺纖維肉瘤
泌尿生殖系支原體感染
老年性外陰萎縮
陰瘡
炎性乳腺癌
血熱崩漏
毛滴蟲病
厥陰頭痛
乳癆
絕經期尿路感染
皮膚子宮內膜異位症
外陰中腎管囊腫
外陰脂肪肉瘤
外陰脂肪瘤
外陰早期浸潤性鱗癌
外陰疣狀癌
外陰尤因肉瘤
外陰血管外皮細胞瘤
外陰血管瘤
外陰象皮腫
外陰腺泡狀軟組織肉瘤
外陰腺鱗癌
外陰纖維肉瘤
盆腔炎症性不孕症
外陰神經纖維瘤
外陰神經鞘瘤
外陰上皮樣肉瘤
外陰色素痣
外陰軟纖維瘤
慢性附屬檔案炎
外陰平滑肌肉瘤
宮頸浸潤癌
急性化膿性乳腺炎
外陰梅克爾細胞癌
外陰卵黃囊瘤
外陰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
外陰淋巴管瘤
外陰顆粒性肌母細胞瘤
外陰假上皮瘤樣增生
宮頸微小型浸潤癌
外陰滑膜肉瘤
外陰橫紋肌肉瘤
外陰黑色素瘤
外陰汗腺腺癌
外陰汗管瘤
外陰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
外陰惡性神經鞘瘤
外陰惡性淋巴瘤
外陰惡性顆粒細胞瘤
外陰惡性橫紋肌樣瘤
外陰大汗腺瘤
外陰表皮內瘤變
雙胎輸血綜合徵
輸卵管阻塞性不孕
乳發
月經周期性精神病
原發性輸卵管癌
卵巢破裂
妊娠期心臟病
經行頭痛
陰道腺病
阿米巴性宮頸炎
前庭大腺癌
陰道白斑
性交昏厥
小兒卵巢腫瘤
小兒46-XY單純性腺
先天性無陰道
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
外陰纖維瘤
外陰乳頭狀瘤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
外陰佩吉特病
外陰基底細胞癌
盆腔炎性腫塊
繼發性女陰過度角化
盆腔腹膜炎
滴蟲性陰道炎
乳頭內陷
乳頭皸裂
女性尿道癌
急性女陰潰瘍
乳管內乳頭狀瘤
宮頸外翻
乳房纖維腺瘤
不孕不育
乾血癆
乳房缺少症
福克斯-阜太斯病
阿米巴性陰道炎
成人型女性乳房肥大症
原發性乳腺淋巴瘤
幼女性外陰陰道炎
陰挺
陰道惡性腫瘤
產褥感染
外陰平滑肌瘤
輸卵管炎
失血性休克
生殖道腫瘤
乳腺纖維腺瘤
乳泣
乳癧
乳房豬囊尾蚴病
乳房絲蟲病
乳房濕疹
乳房結核
乳房棘球蚴病
妊娠性急性闌尾炎
青少年及小兒陰道透明細胞瘤
青少年及小兒卵巢腫瘤
盆腔膿腫
女性尿瘺
黴菌性外陰炎
慢性輸卵管炎
慢性乳腺炎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徵
卵泡囊腫
卵巢硬化性間質瘤
假麥格綜合徵
急性乳腺炎
宮頸白斑
非淋菌性尿道炎
惡性葡萄胎
滴蟲性外陰炎
子宮內膜結核
陰道前壁脫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