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膿腫

盆腔膿腫

盆腔膿腫是嚴重的盆腔炎性疾病,主要來自厭氧菌的感染,膿液有糞臭並有氣泡。多由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未得到及時的治療,化膿形成盆腔膿腫,這種膿腫可局限於子宮的一側或雙側,膿液流入於盆腔深部,甚至可達直腸陰道隔中。輸卵管積膿、卵巢積膿輸卵管卵巢膿腫所致的膿腫也屬盆腔膿腫的範疇。這些膿腫雖各有其特點,但亦有不少相同之處。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盆腔膿腫,由於抗生素的廣泛套用,發病率已明顯減低。

病因

盆腔膿腫形成的病原體多為需氧菌、厭氧菌淋球菌、衣原體、支原體等而以厭氧菌為主在膿液培養中最常發現的是類桿菌屬的脆弱類桿菌大腸埃希桿菌,近年來發現放線菌屬(尤其是依氏放線菌屬)是導致盆腔膿腫的常見病原體,且與宮內避孕器的安放有關,這種病原體不易培養,故用一般方法培養未能培養出病原體,並不等於病原體不存在。盆腔膿腫常是急性輸卵管炎治療延遲或反覆發作及在套用宮內節育器等後發生。

發病機制

輸卵管積膿是由急性輸卵管炎發展而成,當輸卵管的傘部及峽部因炎症粘連而封閉後,管腔的膿液愈積愈多,可以形成較大的臘腸狀塊物。卵巢排卵時如輸卵管有急性炎症,並有分泌物則可經卵巢的排卵裂口處進入卵巢而逐漸形成膿腫。輸卵管炎症時若傘端未封閉,管腔內的炎性、膿性分泌物可流入盆腔及其器官周圍,並在其間積聚。如膿液下沉在子宮直腸陷凹處,或嚴重的盆腔腹膜所滲出的膿液大量流入盆底,則可形成盆底膿腫,其上方可為輸卵管卵巢、腸曲覆蓋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如未得到及時治療也可化膿形成膿腫,且膿液可流入陰道直腸隔中形成腫塊。

臨床表現

盆腔膿腫盆腔膿腫

1.急性附屬檔案炎表現膿腫形成後多有高熱,體溫可達39℃左右心率加快和下腹部疼痛、急性腹痛占89%慢性疼痛占19%,同時伴陰道分泌物增多,子宮異常出血。盆腔檢查有明顯下腹部壓痛和宮頸舉痛,子宮和雙附屬檔案區亦觸痛劇烈,由於觸痛拒按,雙合診多不滿意。有時子宮一側可捫及明顯包塊或子宮直腸隔上端捫及包塊,有部分患者發病弛緩,膿腫形成過程較慢,症狀不明顯,甚至有無發熱者。
2.膿腫表現症狀持續惡化,出現弛張型高熱腹膜刺激征更加明顯出現直腸壓迫感排便感及排尿痛等直腸和膀胱刺激症狀,並有全身中毒症狀。雙合診及肛門指診感覺盆腔飽滿,直腸子宮陷凹組織增厚、發硬或有波動性腫塊,伴有明顯觸痛。
3.膿腫破潰表現出現大量膿血便、膿尿或經陰道排出大量膿液後高熱、腹痛、腹部壓痛等臨床徵象明顯好轉檢查原存在腫塊消失或縮小,提示盆腔膿腫已向直腸膀胱、陰道穿破。
4.膿腫破入腹腔表現病情突然惡化或下腹痛持續加劇轉為全腹疼痛,伴噁心嘔吐寒戰,隨之脈搏微弱增快,血壓急驟下降,冷汗淋漓等。查體腹式呼吸消失,全腹瀰漫性壓痛,反跳痛、肌緊張明顯並有腹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提示盆腔限局性膿腫向腹腔破潰,必須緊急處理。

併發症

重者可並發感染性休克及疼痛性休克。

診斷

根據病史、症狀及以上檢查,對大而低位,有波動觸痛的盆腔膿腫診斷一般無困難,如在產後、剖宮產術後、人工流產術後或其他宮頸手術後,患者發生高熱、下腹痛,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沉快,多可確診。後穹窿穿刺抽出膿液可明確診斷。應將膿液作普通及厭氧菌培養,以明確病原體的類型進行針對性的抗菌藥物治療。
位置較高的宮旁炎性包塊,單憑婦科檢查甚難確定包塊是否為膿腫,而進行陰道後穹窿穿刺亦不安全,須藉助於以上輔助診斷方法。

鑑別診斷

盆腔膿腫的臨床表現與急性子宮內膜炎和急性附屬檔案炎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等相類似,難以鑑別,要重視病程演變過程。急性盆腔炎經適當和足量抗生素治療48~72h,病情無好轉,結合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不難明確診斷。

檢查

實驗室檢查

1.白細胞可增高或正常。
2.血沉多加快>40mm/h。
3.血清C-反應蛋白值增高>16mg/L。

其它輔助檢查

1.超聲檢查臨床上懷疑為膿腫的包塊用超聲檢查,可以發現包塊內有多種回聲區,提示包塊內有液體(膿液)。此法為非損傷性檢查,簡便易行,可靠性可高達90%以上。經B超引導下後穹窿穿刺是診斷盆腔膿腫的可靠方法,同時可行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
2.計算機斷層掃描(CT)套用此法以診斷腹腔膿腫可獲得100%的準確率。但此法費用昂貴,尚不能普遍套用
3.放射性核素掃描近年來有人採用67Ga或111In標記的白細胞作掃描以診斷腹腔膿腫,取得較高的準確率套用111In作掃描,準確率可高達85%~100%。但目前臨床上較少套用。

症狀

急性腹膜炎治療過程中、闌尾穿孔或結直腸手術後,出現體溫下降後又升高、典型的直腸或膀胱刺激症狀,如里急後重、大便頻而量少、有粘液便、尿頻、排尿困難等,應考慮到本病的可能。腹部檢查多無陽性發現。直腸指檢可發現肛管括約肌鬆弛,在直腸前壁觸及直腸腔內膨出,有觸痛,有時有波動感。已婚婦女可進行陰道檢查,以協助鑑別。
1.急性腹膜炎經治療後,症狀一度好轉後體溫又復升高、脈快。
2.下腹部墜脹不適或鈍痛,大便次數增多粘液便及里急後重等直腸刺激症狀。
3.可有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
4.下腹有壓痛,直腸指檢括約肌鬆弛,直腸前壁飽滿,觸痛,有波動感。

治療

盆腔膿腫盆腔膿腫

1.一般治療患者臥床休息,床頭抬高,使膿液沉積於子宮直腸陷凹注意營養給高蛋白半流食。
2.藥物治療由於多種廣譜抗生素的出現選用的藥物應對厭氧菌(尤其是脆弱類桿菌)有效而且最好是廣譜藥。目前常用於治療盆腔膿腫的藥物是氯林可黴素,滅滴靈以及第三代頭孢菌素,如甲氧噻吩頭孢菌素(cefoxitin)等,甲硝唑可給0.4g,3次/d,連服7~14天。甲氧噻吩頭孢菌素2g,靜注每6小時1次,然後再給強力黴素100mg,每12小時1次口服,症狀緩解體溫已下降至正常後,尚須繼續用藥1周以上以鞏固療效,也可免於手術治療。氯林可黴素在膿腫內可達到較高的濃度這是由於多核白細胞可以將此藥帶入膿腫中,從而使其發揮療效。衣原體感染用慶大黴素氯潔黴素,強力黴素治療盆腔膿腫極有效,痊癒率可達90%以上。
藥物的套用一般僅限於治療較早期的輸卵管卵巢膿腫。如經藥物治療,雖取得療效,但所遺留的包塊尚大時,常需再用手術將病灶切除。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必需隨時警惕膿腫破裂的可能。如膿腫突然發生自發性破裂,膿液大量溢入腹腔中,可以危及生命此時必須立即進行手術治療,而不應消極等待。
3.手術治療多用於藥物治療無效者。
(1)膿腫切開引流:對位置已達盆底的膿腫,常採用後穹窿切開引流方法予以治療。可先自陰道後穹窿穿刺,如能順利吸出大量膿液則自該穿刺部位作切開排膿後插入引流管如膿液已明顯減少可在3天后取出引流管。膿液大量引流後,患者的症狀可以迅速緩解。在套用引流法的同時應加用抗生素。
此種方法對治療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所致的膿腫,尤其是子宮切除術後所形成的膿腫效果好,一旦膿液全部引流,患者即可達到治癒的目的。但如系腹腔內的膿腫,即使引流只能達到暫時緩解症狀的目的,常需以後剖腹探查將病灶切除,其時盆腔組織的急性炎症階段已過,手術較安全易行。
(2)手術切除膿腫:不少人認為除可以很容易經陰道引流的盆腔膿腫外,其他各類腹膜腔內的膿腫,包括輸卵管積膿、卵巢膿腫以及輸卵管卵巢膿腫等,進行手術切除是最迅速而有效的治療方法。患者入院經48~72h的抗生素治療後即可進行手術。採用此種方法除可以迅速取得療效外,尚可避免膿腫破裂所引起的嚴重後果。但即使在術前採用抗生素治療2~3天,手術時仍應注意操作輕柔,避免傷及腸道,或使膿液溢入腹腔內。
單純經腹引流膿液不是理想的處理方式,只有當病人全身狀況差,不能耐受手術或技術因素等才考慮,因單純經腹引流而不切除病灶,術後仍有感染灶存在,可形成殘餘或復發膿腫
手術範圍應根據患者情況而定患者年輕、尚未生育者,應僅切除患側病灶,保留對側附屬檔案。如患者已有子女,且年齡較大,則應作雙側附屬檔案及全子宮切除術,使不再復發。如術時發現雙側附屬檔案均已嚴重破壞,則不論患者年齡大小均宜將雙側附屬檔案及全子宮切除。術後可用激素替代治療。

預防

1.注意性生活衛生,減少性傳播疾病。
2.及時治療下生殖道感染。
3.公共衛生教育,提高公眾對生殖道感染的認識及預防感染的重要性。
4.嚴格掌握婦科手術指征,做好術前準備,術時注意無菌操作,預防感染。
5.及時治療盆腔炎性疾病,防止後遺症發生。

醫學疾病任務——婦科

婦科是醫療機構的一個診療科目,是婦產科的一個分支專業,是以診療女性婦科病為診療的專業科室。女性生殖系統所患的疾病才叫婦科疾病。婦科疾病的種類可分很多種,本任務包含大多數婦科疾病。
卵巢兩性母細胞瘤
走哺
子宮切除術後會陰疝
陰部鮑恩樣丘疹病
子宮內膜間質肉瘤
乳房神經纖維瘤
經行失眠
早期乳腺癌
結核性宮頸炎
小兒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
乳腺脂肪肉瘤
女性性高潮障礙
避孕後閉經綜合徵
乳腺錯構瘤
右心房與下腔靜脈平滑肌瘤
無排卵性不孕症
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圍絕經期前後的外陰白色病變
外陰腫瘤合併妊娠
輸卵管自身扭轉
女性尖銳濕疣
女性膀胱頸梗阻
絕經後子宮內膜癌
尿道旁腺癌
卵巢重度水腫
絕經後子宮頸癌
產後痙症
乳房外濕疹樣癌
卵巢泡膜細胞瘤
陰道壁息肉
外陰表皮樣囊腫
回乳
卵巢功能異常綜合徵
月勞病
黃體功能不全性不孕
陰道鱗狀上皮癌
陰道粒細胞肉瘤
陰道黑色素瘤
宮頸復發癌
陰道惡性苗勒管混合瘤
走黃
多乳房
子宮肥大
子宮惡性中胚葉混合瘤
肛裂三聯症
原發性陰道惡性淋巴瘤
尿道肉阜
尿道黏膜脫垂
妊娠合併宮頸癌
乳溢
陰道子宮內膜間質肉瘤
陰道血管肉瘤
妊娠熱病
陰道平滑肌肉瘤
陰道內胚竇瘤
乳腺纖維肉瘤
泌尿生殖系支原體感染
老年性外陰萎縮
陰瘡
炎性乳腺癌
血熱崩漏
毛滴蟲病
厥陰頭痛
乳癆
絕經期尿路感染
皮膚子宮內膜異位症
外陰中腎管囊腫
外陰脂肪肉瘤
外陰脂肪瘤
外陰早期浸潤性鱗癌
外陰疣狀癌
外陰尤因肉瘤
外陰血管外皮細胞瘤
外陰血管瘤
外陰象皮腫
外陰腺泡狀軟組織肉瘤
外陰腺鱗癌
外陰纖維肉瘤
盆腔炎症性不孕症
外陰神經纖維瘤
外陰神經鞘瘤
外陰上皮樣肉瘤
外陰色素痣
外陰軟纖維瘤
慢性附屬檔案炎
外陰平滑肌肉瘤
宮頸浸潤癌
急性化膿性乳腺炎
外陰梅克爾細胞癌
外陰卵黃囊瘤
外陰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
外陰淋巴管瘤
外陰顆粒性肌母細胞瘤
外陰假上皮瘤樣增生
宮頸微小型浸潤癌
外陰滑膜肉瘤
外陰橫紋肌肉瘤
外陰黑色素瘤
外陰汗腺腺癌
外陰汗管瘤
外陰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
外陰惡性神經鞘瘤
外陰惡性淋巴瘤
外陰惡性顆粒細胞瘤
外陰惡性橫紋肌樣瘤
外陰大汗腺瘤
外陰表皮內瘤變
雙胎輸血綜合徵
輸卵管阻塞性不孕
乳發
月經周期性精神病
原發性輸卵管癌
卵巢破裂
妊娠期心臟病
經行頭痛
陰道腺病
阿米巴性宮頸炎
前庭大腺癌
陰道白斑
性交昏厥
小兒卵巢腫瘤
小兒46-XY單純性腺
先天性無陰道
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
外陰纖維瘤
外陰乳頭狀瘤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
外陰佩吉特病
外陰基底細胞癌
盆腔炎性腫塊
繼發性女陰過度角化
盆腔腹膜炎
滴蟲性陰道炎
乳頭內陷
乳頭皸裂
女性尿道癌
急性女陰潰瘍
乳管內乳頭狀瘤
宮頸外翻
乳房纖維腺瘤
不孕不育
乾血癆
乳房缺少症
福克斯-阜太斯病
阿米巴性陰道炎
成人型女性乳房肥大症
原發性乳腺淋巴瘤
幼女性外陰陰道炎
陰挺
陰道惡性腫瘤
產褥感染
外陰平滑肌瘤
輸卵管炎
失血性休克
生殖道腫瘤
乳腺纖維腺瘤
乳泣
乳癧
乳房豬囊尾蚴病
乳房絲蟲病
乳房濕疹
乳房結核
乳房棘球蚴病
妊娠性急性闌尾炎
青少年及小兒陰道透明細胞瘤
青少年及小兒卵巢腫瘤
盆腔膿腫
女性尿瘺
黴菌性外陰炎
慢性輸卵管炎
慢性乳腺炎
卵泡腺細胞增殖綜合徵
卵泡囊腫
卵巢硬化性間質瘤
假麥格綜合徵
急性乳腺炎
宮頸白斑
非淋菌性尿道炎
惡性葡萄胎
滴蟲性外陰炎
子宮內膜結核
陰道前壁脫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