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渝鐵路

襄渝鐵路

襄渝鐵路【襄陽(原襄樊)——重慶】東起湖北襄陽(原襄樊),西至重慶。自1968年4月開始修建,1970年8月鋪通到四川省達縣(今達州市),1975年11月臨時運營。1979年12月全線建成,並正式交付運營。 線路先經湖北省襄陽市(原襄樊市)、十堰市進入陝西省,後過安康市折向西南進入四川省,再經達州市、廣安市抵達重慶市。2009年11月2日襄渝二線建成並投入使用。

基本信息

綜合概述

基本簡介

襄渝鐵路 襄渝鐵路

襄渝鐵路起點位於襄陽站,由襄陽北站離開襄陽鐵路樞紐經老河口東站、谷城站、六里坪站、十堰站、白河縣站、旬陽站、安康站、紫陽站、萬源站、宣漢站、達州站、渠縣站、廣安站、華鎣站,經由重慶市北碚區境內的磨心坡站介入重慶鐵路樞紐,終點到達重慶興隆場編組站全長803公里。(其中襄陽北-老河口東區間與漢丹鐵路共軌)

這條鐵路橫貫鄂、陝、川、渝三省一市,東與漢丹、焦柳鐵路銜接,中與陽安、西康鐵路相通,南與達成、達萬、巴達、遂渝、蘭渝、成渝、川黔、渝懷鐵路相連,是聯絡中國中原和西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對發展經濟,加強國防具有重大意義。該線襄陽至老河口東段56公里,1960年建成通車。新建鐵路正線長859.6公里,由鐵道部第二、三、四勘測設計院和電氣化工程局設計,鐵道兵擔負施工。參加施工的鐵道兵部隊有8個師以及隸屬鐵道兵141個三線學兵連、2個獨立團,另有鐵道大橋工程局、電氣化工程局和湖北、陝西、四川等省民工。全線東西兩段分別於1968、1969年開工,中段於1970年第1季度開工,1973年10月19日接軌通車。1975年11月至1979年12月分別交付運營。2009年9月20日襄渝鐵路複線工程完工,北京到重慶可朝發夕至。

襄渝鐵路 襄渝鐵路

東(北)起焦柳線上的襄陽站出岔向西引出,襄陽北站至老河口東站段與漢丹鐵路共軌。從湖北襄陽市出發經老河口市、穀城縣、丹江口市、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十堰市、鄖陽區,進入陝西省;過白河縣、旬陽縣、安康市、紫陽縣,進入四川省,經萬源市、宣漢縣、達州市、達川區、渠縣、廣安市、華鎣市,最後進入重慶市。襄渝線是繼寶成線、川黔線、成昆線後第四條出入四川省及重慶市的通道,特別是由中原入川,為加強川東地區、重慶市與湖北等省的聯繫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襄渝線貫通了達成線,達萬線。是東進四川,重慶的重要道路。

途經站點

襄陽站:原名襄樊站,站址在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前進路,郵政編碼441003。建於1958年。離月山站499公里,離柳州站1152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直屬管轄。

襄陽北站:原名襄樊北站,站址在湖北省襄陽市高新區米莊鎮,郵政編碼441121。建於1958年。離襄陽站9公里,離重慶站890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直屬管轄。

馬棚站:站址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竹條鎮,郵政編碼441135。建於1958年。離襄陽站19公里,離重慶站880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熊營站(已撤銷):站址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牛首鎮,郵政編碼441134,建於1960年。離襄陽站27公里,離重慶站872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黑龍堰站(已撤銷):站址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牛首鎮,郵政編碼441134。建於1960年。離襄陽站30公里,離重慶站869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朱坡站(已撤銷):站址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朱坡鄉,郵政編碼441131。建於1962年。離襄陽站39公里,離重慶站860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陳家湖站:站址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太平店鎮,郵政編碼441133。建於1962年。離襄陽站45公里,離重慶站854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太平店站(已撤銷):站址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太平店鎮,郵政編碼441131。建於1962年。離襄陽站50公里,離重慶站849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老河口東站:原名莫家營站,站址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鎮莫家營村,郵政編碼441803。建於1962年。離襄陽站57公里,離重慶站842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在這裡襄渝線與西漢丹鐵路分離。

黃康站(下行線車站):站址在湖北省襄陽市穀城縣,郵政編碼441700.建於1968年,離襄陽站67公里,離重慶站832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谷城站:站址在湖北省穀城縣過山口,郵政編碼441700。建於1968年。離襄陽站74公里,離重慶站825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石花站(已撤銷):站址在湖北省襄陽市穀城縣石花鎮,郵政編碼441705.建於1968年。離襄陽站79公里,離重慶站821公里。

黃家營站:站址在湖北省穀城縣石花鎮黃家營村,郵政編碼441705。建於1968年。離襄陽站92公里,離重慶站807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劈柴溝站(已撤銷):站址在湖北省襄陽市穀城縣五山鎮,建於1968年。離襄陽站96公里,離重慶站803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文畈站(已撤銷):站址在湖北省襄陽市穀城縣,建於1968年,車站具有股道3條,部分建於隧道內,是襄渝線東段唯一一個隧道站。離襄陽站103公里,離重慶站796公里。

浪河站:站址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浪河鎮,郵政編碼441912。建於1968年。位於襄渝鐵路東段。離襄陽站113公里,離重慶站786公里,離十堰站64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殷家河站(已撤銷):站址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建於1968年。離襄陽站118公里,離重慶站781公里,離十堰站59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丁家營站(已撤銷):站址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丁家營鎮,郵政編碼441913。建於1968年。離襄陽站122公里,離重慶站777公里,離十堰站55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武當山站(已撤銷):舊站在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離襄陽站135公里,離重慶站764公里,離十堰站42公里,於2009年8月26日襄渝二線開通撤銷。新站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六里坪鎮,郵政編碼441916。離十堰站19公里,離漢口站467公里,離安康站221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管轄。現為三等站(六里坪站為二等站)。

六里坪站:站址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六里坪鎮,郵政編碼441916。建於1968年。離十堰站19公里。離襄陽站146公里,離重慶站753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現為二等站。位於襄渝鐵路東段,為襄渝鐵路東線最大的區段站和技術作業站。含有一個機務段:六里坪電力機務段。(現除列檢所外其餘單位均併到襄樊)2009年,襄渝鐵路複線工程全部完工,武漢-十堰動車組開行,原武當山站撤銷,武當山站客運業務全部轉移至六里坪火車站,六里坪站正式改名為武當山站。

小河站(已撤銷):站址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六里坪鎮小河村,建於1968年,郵政編碼441916,離襄陽站148公里,離重慶站751 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白浪站:站址在湖北省十堰市十堰經濟開發區白浪中路,郵政編碼442013。建於1968年。離襄陽站156公里,離重慶站743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顧家崗站:站址在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武當大道顧家崗,郵政編碼442000。建於1968年。離襄陽站170公里,離重慶站729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現為五等站。不辦理客運營業。貨運:僅辦理專用線整車貨物發到。現已停用,拆除。

十堰站:站址在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車站路,郵政編碼442000。建於1968年。離襄陽站166公里,離重慶站733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現為二等站。

花果站:站址在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花果街道西城路,郵政編碼442003。建於1968年。離襄陽站179公里,離重慶站720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黃龍站:站址在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黃龍鎮,郵政編碼442004。建於1968年。離襄陽站190公里,離重慶站709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管轄。現已停用拆除。

小花果站:站址在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小花果村,郵政編碼442517。建於1968年。離襄陽站203公里,離重慶站696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不辦理客貨運業務,為技術會讓站。

鮑峽站(已撤銷):站址在湖北省鄖陽區鮑峽鎮樺櫟崗村二組,郵政編碼442517。建於1968年。離襄陽站215公里,離重慶站684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將軍河站(已撤銷):站址在湖北省鄖陽區胡家營鎮將軍河村,郵政編碼442517。建於1968年。車站建於雙線橋上,離襄陽站224公里,離重慶站675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

胡家營站:站址在湖北省鄖陽區胡家營鎮,郵政編碼442517。建於1970年。離襄陽站231公里,離重慶站668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十堰車務段管轄,只辦理貨運和技術會讓。西安鐵路局與武漢鐵路局在此分界。現為四等站。

白河東站:站址在陝西省白河縣城關鎮,郵政編碼725800。建於2009年。離襄陽站240公里,離重慶站659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下行線單線車站,另有白河縣站作為上行線單線車站。

白河縣站:站址在陝西省白河縣城關鎮前坡,郵政編碼725800。建於1970年。車站大部分建於橋樑上,離襄陽站244公里,離重慶站655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上行線單線車站,另有白河東站作為下行線單線車站。

麻虎站(已撤銷):站址在陝西省白河縣麻虎鎮,郵政編碼725801。建於1970年。部分站線建於橋樑上,離陽站254公里,離重慶站645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

冷水站:站址在陝西省白河縣冷水鎮,郵政編碼725802。建於1970年。車站大部分建於高橋之上,離襄陽站267公里,離重慶站632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已改為上行線單線車站,另有下冷水站作為下行線單線車站。

蘭灘站(已撤銷):站址在陝西省旬陽縣蜀河鎮蘭灘村,郵政編碼725723。建於1970年。車站建於橋樑上,離襄陽站278公里,離重慶站621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

蜀河站:站址在陝西省旬陽縣蜀河鎮,郵政編碼725722。建於1970年。車站建於橋樑上,離襄陽站289公里,離重慶站610公里,辦理職工通勤業務,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

棕溪站:站址在陝西省旬陽縣棕溪鎮,郵政編碼725711。建於1970年。車站建於橋樑上,離襄陽站302公里,離重慶站597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

長沙壩站(已撤銷):站址在陝西省旬陽縣構元鎮長沙壩,郵政編碼725713。建於1970年。車站建於橋樑上,離襄陽站309公里,離重慶站590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

高店鋪站(已撤銷):站址在陝西省旬陽縣廟嶺鎮高店鋪,郵政編碼725712。建於1968年。車站部分建於橋樑上,部分伸入三線隧道中,離襄陽站319公里,離重慶站580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四等站。不辦理客、貨運營業。

旬陽站:站址在陝西省旬陽縣城關鎮,郵政編碼725700。建於1970年,離安康站44公里,離十堰站158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三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該站是襄渝鐵路和西康鐵路的接軌換乘站。貨運:辦理整車、零擔貨物發到。

呂河站:站址在陝西省旬陽縣呂河鎮,郵政編碼725724。建於1970年。車站部分建於橋樑上,離襄陽站335公里,離重慶站564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貨運:辦理整車貨物發到;危險貨物僅辦理農藥、化肥發到。

早陽站:站址在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早陽鎮,郵政編碼725006。建於1970年。離襄陽站347公里,離重慶站552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客運:不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貨運:僅辦理整車路用貨物發到。

安康東站:站址在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關廟鎮皂樹村,郵政編碼725005。建於1970年。離襄陽站361公里,離重慶站538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直屬管轄。現為一等站。客運:不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貨運:辦理整車、零擔、貨櫃貨物發到。

安康站:站址在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進站路,郵政編碼725000。建於1970年。離襄陽站368公里,離重慶站532公里(襄渝線)離新豐鎮站271公里(西康線)。隸屬西安鐵路局直屬管轄。現為一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貨運:辦理整車、零擔、貨櫃貨物發到。

月河站:站址在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建民街道,郵政編碼725018。建於1970年。離襄陽站374公里,離重慶站525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貨運:僅辦理整車路用貨物發到。現已撤銷。

石廟溝站:站址在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瀛湖鎮,郵政編碼725012。建於1970年。車站建於橋樑上,離襄陽站379公里,離重慶站520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

南溪溝站(已撤銷):站址在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瀛湖鎮南溪村,郵政編碼725012。建於1970年。部分站線伸入三線隧道內,離襄陽站391公里,離重慶站508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

大竹園站:站址在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大竹園鎮,郵政編碼725015。建於1973年。車站建於橋樑上,離襄陽站404公里,離重慶站495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大米溪站:站址在陝西省紫陽縣洞河鎮米溪村,郵政編碼725304。建於1973年。車站大部分建於隧道及明洞內離襄陽站420公里,離重慶站479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紫陽站:站址在陝西省紫陽縣城關鎮,郵政編碼725300。建於1973年。車站建於橋樑上,離襄陽站425公里,離重慶站474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二等站。

向陽鎮站:站址在陝西省紫陽縣向陽鎮,郵政編碼725315。建於1973年。離襄陽站433公里,離重慶站466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權河站(己撤銷):站址在陝西省紫陽縣高橋鄉,郵政編碼725313。建於1973年。離襄陽站444公里,離重慶站455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高灘站:站址在陝西省紫陽縣高灘鄉,郵政編碼725311。建於1973年。離襄陽站450公里,離重慶站449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毛壩關站:站址在陝西省紫陽縣毛壩鄉,郵政編碼725309。建於1973年。車站部分建於橋上,部分建於隧道內,離襄陽站465公里,離重慶站434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麻柳站:站址在陝西省紫陽縣麻柳鄉,郵政編碼725308。建於1973年。車站兩端分別伸入兩座四線明洞,中部位於橋樑上,離襄陽站474公里,離重慶站425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松樹坡站(已撤銷):站址在陝西省鎮巴縣巴山鎮松樹村,郵政編碼723608。建於1973年。車站中部位於棚洞內,離襄陽站486公里,離重慶站413公里,離萬源站33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襄渝二線開通後關閉。

巴山站:站址在陝西省鎮巴縣巴山鎮,郵政編碼723607。建於1973年。車站建於彎道三線橋上,離襄陽站497公里,離重慶站402公里,離萬源站22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官渡站:站址在四川省萬源市官渡鎮,郵政編碼636363。建於1973年。離襄陽站510公里,離重慶站389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下行站,為四等站,另有新官渡站為上行站。

萬源站:站址位於四川省萬源市太平鎮,郵政編碼636350。建於1973年。離安康站190公里,離襄陽站519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二等站。

青花站:站址在四川省萬源市青花鎮,郵政編碼636351。建於1978年。離襄陽站532公里,離重慶站367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曹家壩站(已撤銷):站址在四川省萬源市長壩鄉,郵政編碼636352。建於1978年。離襄陽站545公里,離重慶站354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花樓壩站:站址在四川省萬源市花樓鄉,郵政編碼636353。建於1978年。離襄陽站559公里,離重慶站340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羅文站(已撤銷):站址在四川省萬源市羅文鎮,郵政編碼636354。建於1978年。車站中部位於棚洞內,離襄陽站572公里,離重慶站327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毛壩站:站址在四川省宣漢縣毛壩鎮,郵政編碼636155。建於1978年。離襄陽站584公里,離重慶站315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上行站,為四等站,另有新毛壩站為下行站。

宣漢站:站址在四川省宣漢縣胡家鎮,郵政編碼636154,建於1975年。離襄陽站596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三等站。

石柱槽站:站址在四川省宣漢縣大成鎮雙廟場,郵政編碼636153。建於1978年。離襄陽站608公里,離重慶站291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客運:不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貨運:辦理整車貨物發到;不辦理罐裝危險貨物到達。

蒲家站:站址在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蒲家鎮,郵政編碼635028。建於1978年。離襄陽站620公里,離重慶站279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雙龍站:站址在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雙龍鎮,郵政編碼635026。建於1978年。離襄陽站632公里,離重慶站267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梁家壩站(已撤銷):站址在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復興鎮,郵政編碼635003。建於1978年。離襄陽站637公里,離重慶站262公里,隸屬西安鐵路局安康車務段管轄,現為三等站。

達州站:原名達縣站,站址在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朝陽街道朝陽西路。郵政編碼635000,建於1975年。離成都站374公里(達成線),離重慶站242公里(襄渝線),離萬州站157公里(達萬線),離巴中站179公里(巴達線),離襄陽站649公里(襄渝線)。隸屬成都鐵路局達州車務段管轄,現為一等站。是成都鐵路局和西安鐵路局的分界口。

覃家壩站:站址在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郵政編碼635024。建於1975年。離達州站18公里,離成都站385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達州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三匯鎮站:站址在四川省達州市渠縣三匯鎮,郵政編碼635208。建於1975年。離達州站40公里,離成都站363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達州車務段管轄。現為三等站。

臨巴溪站:站址在四川省達州市渠縣臨巴鎮,郵政編碼635214。建於1975年。離襄陽站706公里,離重慶站185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重慶北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渠縣站:站址在四川省達州市渠縣天星鎮,郵政編碼635200。建於1975年。離襄陽站717公里。離重慶站179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重慶北車務段管轄,現為三等站。

望溪站:站址在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望溪鄉,郵政編碼635218。建於1975年。離襄陽站736公里,離重慶站163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重慶北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觀閣站:站址在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觀閣鎮,郵政編碼638585。建於1975年。離襄陽站746公里,離重慶站153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重慶北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客運:不辦理旅客乘降;不辦理行李、包裹託運。貨運:辦理整車貨物發到。

廣安站:原名前鋒站,站址在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大佛寺街道,郵政編碼638592。建於1975年。離襄陽站755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重慶北車務段管轄,現為一等站。客運業務: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貨運業務:辦理整車、零擔、集裝貨物發到;危險貨物僅辦農藥、化肥發到。

祿市站:站址在四川省華鎣市祿市鎮,郵政編碼638602,建於1975年。離襄陽站763公里,離重慶站136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重慶北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車站。車站對接原軍工企業國營紅光廠。

華鎣站:原名高頂山站,站址在四川省華鎣市雙河鎮,郵政編碼638650。建於1975年。離襄陽站774公里,離重慶站125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重慶北車務段管轄,現為三等站。

高興站:站址在四川省華鎣市高興鎮,郵政編碼638606。建於1975年。離襄陽站786公里,離重慶站118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重慶北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客運:不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貨運:。貨運:辦理整車、零擔貨物發到;危險貨物僅辦理農藥、化肥發到。

三匯壩站:站址在重慶市合川區三匯鎮,郵政編碼401535。建於1975年。離襄陽站814公里,離重慶站85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重慶北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磨心坡站:站址在重慶市北碚區磨心坡,郵政編碼400700。建於1975年。離襄陽站840公里,離重慶站59公里,遂渝線在此站附近的東陽線路所接入,隸屬成都鐵路局重慶北車務段管轄,為四等站。

襄渝線 襄渝線

北碚站:站址在重慶市北碚區龍鳳橋街道,郵政編碼400700。建於1975年。離襄陽站848公里,離重慶站51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重慶北車務段管轄,為三等站,辦理客、貨運業務。

團結村站:站址在重慶市沙坪壩區土主鎮,郵政編碼401333。建於1975年。離襄陽站867公里,離重慶最近主城區沙坪壩區29公里,渝懷線和襄渝線交匯於此,隸屬成都鐵路局重慶北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西永站:站址在重慶市沙坪壩區西永鎮,郵政編碼401331。建於1975年。離襄陽站874公里,離重慶站25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重慶西站管轄,為四等站,2015年9月20日關閉。

重慶東站:原名上橋站,站址在重慶市沙坪壩區張家灣32號,郵政編碼400037。建於1975年,離小南海站17公里,離梨樹灣站6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重慶西站管轄,現為特等站,已關閉。

重慶西站:舊站站址在重慶市九龍坡區,郵政編碼400052,建於1979年。離小南海站12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管轄,為襄渝鐵路終點,曾經是重慶樞紐最大的貨運編組站,興隆場編組站啟用後關閉。新重慶西站在原重慶東站地盤上建成,是渝貴、襄渝、成渝、蘭渝、渝昆和遠期引入的渝長鐵路的始發終到站。

重慶站:址在重慶市渝中區,郵政編碼400014。建於1952年。離成都站504公里,離襄陽站899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管轄。現為特等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不辦理貨運營業。

由於襄渝二線部分區段全新改建為雙線,通過達州,河市壩,覃家壩,渡市,三匯鎮的老線更名達三線,觀閣到廣安區間的老線更名為觀廣線。同時,由於重慶樞紐大改造,重慶西站的貨運功能由新的興隆場編組站代替,興隆場以南的襄渝線更名為興珞線(興隆場——珞璜,其中西永至重慶西的老線改為成渝客專進入新重慶西站的線路)。

歷史沿革

1964年,毛澤東主席發出建設大西南的號召,經鐵道部第二勘測設計院於1965年12月勘測設計,確定線路由襄樊至成都,稱襄成鐵路。1968年初,中央出於國防建設的需要,作出了先修渝(重慶)達(縣)鐵路、緩建成(都)達(縣)段的決定。1969年底,中央確定渝達、襄成兩線合一,稱襄渝鐵路。同年12月29日,周恩來總理召開會議,研究加快鐵路建設問題。鐵道兵司令員劉賢權、鐵道兵西南指揮部司令員何輝燕參加了會議。會上決定襄渝鐵路於1972年鋪軌通車。

襄渝鐵路東段為鄂西北丘陵低山區,中段為秦嶺巴山區,西段為四川盆地丘陵區。鐵路橫穿武當山、白雲山,走經華鎣山、中梁山,在仙人渡、旬陽、紫陽3跨漢江,9跨東河,7跨將軍河,33次跨後河,在北碚跨嘉陵江。沿線兩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懸岩峭壁,地勢險峻,地質複雜。全線橋樑716座,隧道405座,橋高隧長,多線隧道13座,最長的1685米,最高橋墩76米,工程任務艱巨。施工條件差,尤其是陝西境內,交通閉塞,人煙稀少,物資缺乏。300公里長的鐵路沿線沒有公路,沒有電力,施工初期,工程和生活物資主要靠肩挑背扛。

鐵路維護

襄渝鐵路由武漢、西安、成都三個鐵路局管轄。其中,武漢鐵路局管轄老河口東站——胡家營站(包含)區間,西安鐵路局管轄胡家營站(不含)——達州站(不含)區間,成都鐵路局管轄達州站(包含)——重慶西站。

改造工程

電氣化改造

襄渝鐵路分三段電氣化改造。襄樊至安康373公里,於1980年10月通車,安康至達州276公里,於1983年12月通車;達州至重慶255公里,於1998年 12月通車。改造完畢後,渝達段客車時速達到110-120公里,達州到襄樊段時速達到100公里。

襄渝鐵路十堰段大峽河特大橋(2301.92米) 襄渝鐵路十堰段大峽河特大橋(2301.92米)

複線建設

襄渝線新武當山隧道(7721M) 襄渝線新武當山隧道(7721M)

襄渝鐵路二線工程是西部大開發十大重點工程之一,東起湖北襄樊,途徑十堰、安康、萬源、達州、廣安等地,全長873公里,總投資147億元,設計時速160公里,於2005年8月動工,於2009年10月31日正式通車,重慶北上的列車運行時間大大縮短。襄渝鐵路二線是國家“十一五”重點工程。與總長916公里的襄渝鐵路老線相比,襄渝鐵路二線減少了許多彎道,線路總長僅859.6公里,經安康、達州、渠縣、廣安、華鎣、北碚(東陽、施家梁、蔡家、童家溪)至沙坪壩。其中,重慶段慶華站至磨心坡站,正線長38.88公里,重慶樞紐引入線正線長57.95公里。襄渝鐵路二線工程造價147.3億元,計畫工期4年。建成後通過能力可達客車50對,貨運4000萬噸以上,客車平均速度提高到每小時105公里以上,西安至重慶的運行時間縮短到8小時,重慶至北京可實現一日到達,重慶至武漢朝發夕至。

鐵路奇觀

襄渝鐵路紫陽6號橋 襄渝鐵路紫陽6號橋

在襄渝鐵路線上有一道奇觀,那就是各式各樣的鐵路橋。這些橋有大有小,還有造型獨特的鋼樑橋。這些多姿的鐵路橋是連線鐵路運輸大動脈的鎖鏈,更是貫通湖北、陝西、重慶三省市的“彩虹”。襄渝鐵路沿線多是重疊連綿的山峰,群山之間,碧綠清幽的江水急急東流,一座座的鐵路橋橫架在急流險灘之上。一座座橋下江水湍急,橋影如月映在水中。行走在高高險險的兩座大山之間,眼前便會出現一座氣勢宏偉的橋-紫陽漢江大橋,這座建於20世紀70年代初的鐵路鋼樑橋橫跨在漢江上,橋高70.5米,長437米,大橋兩邊還設有寬寬的人行通道,就像一道彩虹連起了漢江兩岸。

襄渝複線的新紫陽漢江大橋也在忙碌的施工中。長時間地停留在紫陽漢江大橋上,山清水秀的紫陽城盡收眼底。靜坐在鐵道邊,乘上列車繼續向大巴山深處行進,領略著“險隘連千里,秦塞路難行”的奇觀。山勢更加巍峨,鐵路就像一條綢帶從群山險峰中穿越,懸崖峭壁處處林立,險峻崢嶸隨處可見,有些車站不得不建在橋上。橋是襄渝線上的風景,更是大動脈的脊樑,也是襄渝鐵路的支柱。襄渝線上的一座座鐵路橋屹立在山間,跨越著河流。正是它們把江河的北岸和南岸、東岸和西岸連在了一起,使線路兩側不相干的大山牽起了手,這些多姿的鐵路橋為鐵路運輸事業奉獻著光和熱,也在襄渝線上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鐵軍歷史

鐵道兵 鐵道兵

襄渝鐵路東起湖北襄樊,西至重慶,全長895.3公里。自1968年4月開始修建,1970年8月鋪通到達縣,1975年11月臨時運營。1979年12月全線建成,並正式交付運營。線路自焦柳線上的襄樊站出岔向西引出,襄樊北站至老河口東站段與漢丹鐵路共軌。經丹江口、十堰、鄖縣,進入陝西省;過白河、旬陽、安康、紫陽,進入四川省,經達縣、渠縣、華鎣,抵達重慶市。襄渝鐵路起自襄陽,經老河口、谷城、丹江口、十堰、鄖陽、白河、旬陽、安康、紫陽、萬源、宣漢、達州、渠縣、廣安前鋒、華鎣、合川,終至重慶,全長915.6公里。這條鐵路橫貫鄂、陝、川3省,東與漢丹、焦枝兩線銜接,中與陽安、寶成鐵路相通,西與成渝、川黔兩線相連,是聯絡中國中原和西南地區交通大動脈,對發展經濟,加強國防具有重大意義。

鐵道兵修建襄渝鐵路共部署了8個師、6個師屬團、2個獨立團,共23.6萬兵力。8個師是鐵道兵第1、第2、第6、第7、第8、第10、第11、第13師;6個師屬團是第11、第20、第21、第23、第60、第70團;2個獨立團是汽車團、機械團。

襄渝鐵路是從西段四川重慶開始修起。本來中央計畫是調集修建成昆線的鐵道兵修建襄渝線,但當時成昆線還沒有完工,參戰部隊撤不下來。為了儘快展開襄渝鐵路施工,中央決定緩建達成鐵路(達縣至成都的鐵路,襄成鐵路的一部分),先修渝達鐵路(重慶到達縣的鐵路,後來成為襄渝鐵路的一部分)。1968年2月,中央軍委電令駐紮在東北的鐵道兵第6師迅速入川,修建渝達鐵路。4月,鐵道兵第6師進入重慶渝達鐵路工地。6月,從成昆線撤下來鐵道兵第7師少量分隊進入渝達鐵路工地。

襄渝鐵路建設時期老照片 襄渝鐵路建設時期老照片

1969年,中央為支援“二汽”建設,決定襄成鐵路東段儘快開工。3月,鐵道兵第1師從成昆線撤下,進入湖北境內展開施工。下半年,中央軍委調從越南戰場回國的鐵道兵第13師,進入湖北境內施工。年底,鐵道兵第8師從成昆線調入四川萬源。該年年底,中央決定鐵路從襄陽修到重慶,命名為襄渝鐵路,對外代號2107工程。襄渝鐵路是由襄成鐵路襄陽至達縣段和渝達鐵路組成。

1968年4月至1973年10月, 鐵道兵施工部隊參加了襄渝鐵路的修建 1968年4月至1973年10月, 鐵道兵施工部隊參加了襄渝鐵路的修建

1970年,襄渝鐵路中段開工。一季度,中央軍委調動成昆線撤下來的鐵道兵第10師進入陝南旬陽,又將駐紮在福建的鐵道兵第11師調到陝南安康;二季度,從越南戰場回國的鐵道兵第2師被調入陝南紫陽。至此,襄渝鐵路建設工地8個鐵道兵師全部調動部署完畢。

1969年底,成立了鐵道兵西南指揮部,對襄渝鐵路西段的鐵道兵第6、第7、第8師進行面對面的領導。襄渝鐵路中段、東段的鐵道兵第2師、第10師、第11師、第1師、第13師則由鐵道兵直接領導,指揮機構常駐安康縣。

這8個鐵道兵師的師部都在襄渝線上。襄渝線上另有6個師屬團,所屬師的師部不在襄渝線上,他們是鐵道兵第3師的第11團,鐵道兵第5師的第20、第21、第23團,鐵道兵第12師的第60團,鐵道兵第14師的第70團。

參建部隊

修建襄渝鐵路的8個鐵道兵師分別來自:

1、成昆線。鐵道兵第7師、第1師、第8師,第10師;

2、越南戰場回國。鐵道兵第13師、第2師;

3、東北大興安嶺。鐵道兵第6師。

4、福建。鐵道兵第11師。

5、三線學兵連。

中國“八縱八橫”鐵路網


幹線通道 長度(千米) 組成線路
八縱通道 京哈通道 2344 京哈鐵路,經濱洲鐵路延伸至滿洲里(途經:北京瀋陽長春哈爾濱—滿洲里)
東部沿海通道 4019 瀋大鐵路-煙大鐵路輪渡-藍煙鐵路-膠新鐵路-新長鐵路-宣杭鐵路-蕭甬鐵路-甬台溫鐵路-溫福鐵路-福廈鐵路-鷹廈鐵路-梅坎鐵路-廣梅汕鐵路-廣茂鐵路-黎湛鐵路
(途經:瀋陽—鞍山大連煙臺青島臨沂新沂淮安鹽城南通無錫湖州杭州寧波台州溫州寧德福州廈門龍巖梅州河源廣州湛江
京滬通道 1463 京滬鐵路(途經:北京—天津濟南徐州南京上海
京九通道 2403 京九鐵路(途經:北京—南昌深圳九龍
京廣通道 2324 京廣鐵路(途經: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
大湛通道 3108 同蒲鐵路-太焦鐵路焦柳鐵路-石長鐵路-湘桂鐵路-黎湛鐵路)-洛湛鐵路(途經:大同太原焦作洛陽石門縣益陽永州柳州湛江
包柳通道 3011 包神鐵路-神延鐵路-西延鐵路-西康鐵路-襄渝鐵路-川黔鐵路-黔桂鐵路-湘桂鐵路(途經:包頭西安重慶貴陽柳州南寧
蘭昆通道 2261 隴海鐵路-寶成鐵路-成昆鐵路(途經:蘭州成都昆明
八橫通道 京蘭通道 3943 京包鐵路-包蘭鐵路,經蘭青鐵路青藏鐵路延伸至拉薩(途經:北京—呼和浩特蘭州西寧拉薩

煤運北通道(大同秦皇島通道、神木黃驊通道) 1540 大秦鐵路神黃鐵路神朔鐵路-朔黃鐵路

煤運南通道(太原青島通道、侯馬日照通道) 1867 石太鐵路-石德鐵路(途經:太原德州)、邯長鐵路-邯濟鐵路-膠濟鐵路(途經:長治濟南青島)、侯月鐵路-新月鐵路-新兗鐵路-兗石鐵路(途經:侯馬月山新鄉兗州日照

陸橋通道 4120 隴海鐵路-蘭新鐵路-北疆鐵路(途經:連雲港徐州鄭州蘭州烏魯木齊阿拉山口

寧西通道 1558 寧西鐵路,經寧啟鐵路延伸至啟東(途經:西安—南京—啟東

沿江通道 1893 達萬鐵路-宜萬鐵路-長荊鐵路-武九鐵路-銅九鐵路-寧銅鐵路(途經:重慶—武漢九江銅陵蕪湖—南京—上海)

滬昆(成)通道 2653 滬昆鐵路滬杭鐵路-浙贛鐵路-湘黔鐵路-貴昆鐵路),達成鐵路-遂渝鐵路-渝懷鐵路(途經:上海—杭州—金華株洲懷化—重慶—成都貴陽昆明

西南出海通道 1700 南昆鐵路-湘桂鐵路-黎湛鐵路(途經:昆明—南寧—黎塘湛江

中國著名鐵路

中國大陸擁有全世界第三大的鐵路運輸系統,規模僅次於美國及俄羅斯。以鐵路連線的鄰國計有:哈薩克、蒙古、俄國、朝鮮、越南與寮國(興建中)等國家。中國《鐵路線路設計規範》中規定,新建鐵路和改建鐵路(或區段)的等級,應根據它們在鐵路網中的作用、性質和遠期的客貨運量確定。
包蘭鐵路
包神鐵路
包西鐵路
寶成鐵路
寶中鐵路
北疆鐵路
濱綏鐵路
濱洲鐵路
昌九城際鐵路
長吉城際鐵路
長吉城際鐵路
長昆客運專線
長圖鐵路
長株潭城際鐵路
成灌城際鐵路
成昆鐵路
成綿樂城際鐵路
成渝城際鐵路
赤大白鐵路
川藏鐵路
川黔鐵路
大西客運專線
丹大城際鐵路
東南沿海客運專線
豐沙鐵路
福廈高速鐵路
福廈鐵路
贛龍鐵路
廣梅汕鐵路
廣深港高速鐵路
廣深鐵路
廣珠城際軌道交通
廣珠城際鐵路
廣珠鐵路
貴昆鐵路
哈大鐵路
哈牡城際鐵路
哈齊城際鐵路
海南東環城際鐵路
杭長客運專線
杭甬客運專線
合蚌客運專線
合寧客運專線
合寧鐵路
合武鐵路
合西鐵路
橫南鐵路
侯西鐵路
侯月鐵路
滬漢蓉高速鐵路
滬杭城際鐵路
滬杭高速鐵路
滬杭鐵路
滬昆客運專線
滬寧城際鐵路
淮阜鐵路
淮南鐵路
集二鐵路
集通鐵路
膠濟客運專線
膠濟鐵路
膠新鐵路
焦柳鐵路
金台鐵路
金溫鐵路
津保城際鐵路
津濱城際鐵路
京包鐵路
京承城際鐵路
京承鐵路
京福高速鐵路
京港客運專線
京哈客運專線
京哈鐵路
京滬高速鐵路
京津城際鐵路
京津高速鐵路
京瀋客運專線
京石城際鐵路
京台高速鐵路
京通鐵路
京原鐵路
京張城際鐵路
奎阿鐵路
昆河鐵路
昆台高速鐵路
昆廈高速鐵路
蘭青鐵路
蘭新客運專線
蘭新鐵路
藍煙鐵路
黎湛鐵路
柳南城際鐵路
龍廈鐵路
隴海鐵路
洛湛鐵路
漯阜鐵路
茂湛鐵路
梅坎鐵路
內昆鐵路
南防鐵路
南疆鐵路
南昆鐵路
南柳城際鐵路
嫩林鐵路
寧安城際鐵路
寧杭城際軌道交通
寧啟鐵路
寧蕪鐵路
寧西鐵路
寧宜城際鐵路
平齊鐵路
浦東鐵路
齊北鐵路
黔桂鐵路
秦瀋客運專線
青阜鐵路
青蘆鐵路
青榮城際鐵路
青太客運專線
青煙威榮城際鐵路
三茂鐵路
神黃鐵路
神延鐵路
瀋大鐵路
沈丹城際鐵路
石長鐵路
石太客運專線
石太鐵路
石武客運專線
通霍鐵路
同蒲鐵路
外福鐵路
莞惠城際軌道交通
皖贛鐵路
溫福客運專線
溫福鐵路
武廣客運專線
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
武九鐵路
武麻鐵路
西寶客運專線
西成客運專線
西康鐵路
西延鐵路
西渝客運專線
廈深鐵路
湘桂鐵路
湘黔鐵路
襄渝鐵路
向莆鐵路
蕭甬鐵路
新長鐵路
徐蘭客運專線
宣杭鐵路
煙大鐵路
鷹廈鐵路
甬台溫客運專線
甬台溫鐵路
渝長客運專線
渝懷鐵路
渝昆客運專線
渝利鐵路
渝黔客運專線
渝萬城際鐵路
粵海鐵路
浙贛鐵路
鄭焦城際鐵路
鄭西客運專線
鄭渝客運專線
京滬客運專線
京廣客運專線
廣深港客運專線
杭褔深客運專線
滬杭甬客運專線
寧漢蓉客運專線
合武客運專線
漢宜客運專線
渝利客運專線
成渝客運專線
石鄭客運專線
福廈客運專線
津秦客運專線
甬溫客運專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