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東市

啟東市

啟東市是由江蘇省南通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地處萬里長江入海口北側,三面環水,形似半島,集黃金水道、黃金海岸、黃金大通道於一身,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門戶,也是江蘇日出最早的地方。啟東市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距浦東直線距離僅50多公里,總人口112萬(2012年)。啟東文化屬吳越文化,啟東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啟東陸地面積1208平方公里,下轄12個鎮,以及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個街道辦事處,被譽為“江海明珠”。作為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地區之一,啟東市連續三屆躋身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先後榮獲全國科技百強縣市、中國明星縣市、全國衛生城市等稱號。啟東是中國著名的“海洋經濟之鄉”。擁有203公里江海岸線,60多萬畝灘涂。呂四漁場是中國四大漁場之一,呂四漁港是中國六大中心漁港之一,每年海產品捕撈量占江蘇省的1/3。2015年3月,入選國家衛生城市。2018年10月8日,啟東市入選“綜合實力百強縣”。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啟東市 啟東市
啟東位於江北大陸最東端,因沙洲不斷向東延伸,便由“啟吾東疆”之意而得名。 啟東全境系長江口不同時期河相、海相沉積平原。漢朝以前為江口海域。唐初,長江口漲出東洲、布洲。唐高祖武德年間(618——626年), 長江口外形成江中島嶼, 犯人被流放於此,從事鹽業生產。與胡逗洲(今南通市區及通州平潮、西亭一帶)一起同屬 廣陵郡,上隸於淮南道。

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長江口東洲、布洲合併為海門島。後周顯德元年(954年),設政、場合一的地方管理機構“呂四場”,這是啟東境內首次出現行政管理機構。顯德五年(958年),海門建縣於東布洲,上隸於通州。海門縣域包括今啟東中北部地區。至北宋至和年間(11世紀中葉),胡逗洲向東擴展,與海門島相接,形成東西長約75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的“通呂水脊”(西至南通唐閘附近,東至呂四)。

元末至明朝中葉(14——15世紀),長江主泓北移,海門沿江地帶大面積坍塌,先後四遷縣治,僅留呂四一地。由於民戶所剩無幾,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撤銷海門縣建置,改為鄉,併入通州。

清康熙末年(1720年左右),長江口北岸開始新的淤積。在此後的200來年裡,許多小的沙洲逐漸並連形成啟海陸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劃通州19沙、崇明11沙和新漲的10個沙,設定海門直隸廳,上隸於江蘇布政使司。今啟東中部地區,時為海門直啟東市隸廳的東境。雍正至光緒初年(1733——1875年),長江口北岸的惠安沙、楊家沙、永豐沙等13個沙洲陸續形成並連成一片,因臨近崇明,大多為崇明人開墾,稱崇明外沙(稱崇明島為內沙)。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崇明縣設崇海司巡檢署於九龍鎮(後更名為久隆鎮)。崇海兩縣間開挖崇海界河,西起廟橋,經南陽村東流入海,南為崇明外沙,北屬海門。與此同時,通海界河開挖完成,以南為海門,以北為通東(通州東部)。今啟東分屬三縣的格局至此形成。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1月,海門廢廳設縣;5月,通州改稱南通縣。今啟東中部地區時屬海門縣,隸屬於滬海道;北部地區時屬南通縣,隸屬於蘇常道。民國9年(1920年),崇明縣在外沙惠隆鎮(今匯龍鎮)設行政公署。民國17年(1928年)1月,應啟東人們要求,民國江蘇省政府作出決議,“崇明外沙應即設縣分治,定名‘啟東’”。2月,國民政府作出“準予備案”的決議。3月1日,啟東縣宣告成立,縣治匯龍鎮,隸屬於江蘇省,下轄10鄉,居民33萬人。民國22年(1933年),啟東縣隸於江蘇省行政第七區。民國25年(1936年),江蘇行政第七區改為第四區,啟東隸屬第四區。

美麗啟東 美麗啟東
民國29年(1940年)11月, 新四軍挺進啟東,建立啟東縣抗日民主政府。16日,接管啟東縣政權,國民黨啟東縣政權到此結束。啟東民主政府最初設在匯龍鎮,後撤到江家鎮。民國30年(1941年)3月,日軍正式占領匯龍鎮後,日偽炮製臨時偽政府——“啟東地方自治會”;啟東抗日民主政府在農村流動。9月,為對付日軍“掃蕩”,抗日民主政府將啟東、海門兩縣合併為海東行署。12月,改稱海啟行署。 民國31年(1942年)7月,崇明劃入,改稱海啟崇行署。9月,通東地區劃入,成立東南行署,駐地在聚星鎮。民國32年(1943年)4月1日,日偽正式成立偽政權“蘇北清鄉區啟東特區公署”。其管轄範圍是原老啟東區域,即崇海界河以南。民國34年(1945年)8月31日,日偽軍撤逃,日偽政權垮台。

民國35年(1946年)1月,國民黨“還鄉”,在南通城組建啟東縣政府。10月起,隨國民黨軍進駐匯龍鎮。轄區崇海界河以南,即原國民黨啟東縣政府管轄區域。同年3——11月,民主政府將啟東、海門兩縣恢復建置,隸屬於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12月,啟、海兩縣再度合併為東南行署,隸屬於蘇皖邊區第九行政區。

民國38年(1949年)1月,啟東、海門全境解放。兩縣恢復建置,劃海門的東部地區、通東的呂四地區歸啟東版圖,縣政府駐曹家鎮。5月起,縣政府遷至匯龍鎮,隸屬於蘇北行政區南通專區。1953年,隸屬江蘇省南通專區,1968年隸屬江蘇省南通地區。

1983年3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新體制,啟東縣隸屬於南通市。1989年11月、12月,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先後發文,同意撤銷啟東縣,以原區域設立啟東市(縣級),仍由南通市人民政府管理,實行計畫單列。1990年2月15日,啟東召開撤縣建市大會,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人民政府、市政協掛牌,宣告啟東市正式成立。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啟東市 啟東市
啟東地處東經121°25’40″至121°54’30″,北緯31°41’06″至32°16’19″。南瀕長江入海口北支,其中東段以江心為界,西段永隆沙與上海市崇明縣接攘, 國家高速公路網G40橫貫啟東,崇啟大橋與上海崇明島相連;東、北瀕臨黃海,西與海門市毗鄰。

自然氣候

啟東市風光 啟東市風光
啟東地處東經121°25’40″至121°54’30″,北緯31°41’06″至32°16’19″,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海洋性 季風氣候特徵明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溫溫和,雨水充沛,無霜期長,春季天氣多變,秋季天高氣爽,平均氣壓1016.5百帕,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水量1037.1mm,平均相對濕度81%,年平均高於35℃的日數為5天,最多日數為18天(1964年);年最多風向為東南風,年平均風速3.5m/s;年平均日照時數2073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22天。其中寅陽鎮圓陀角是江蘇最早看見日出的地方。

水文條件

啟東境內地勢平坦,溝河縱橫,屬沿海低平地區。微域地形略有起伏,西北向東南微傾,倒岸河為南北地貌的自然分野,河南高程(吳淞標高)3.6-4.6米,河北高程在5.1-6.1米,南北傾斜度約1/30000米。東西傾斜度約1/43500米。常年地下水位1.2-1.6米。

地質地貌

啟東 啟東
在自然地面下17米範圍內主要有:填土層(或耕土層)其一般厚度為0.6-1.0米,土質鬆軟。次層為粉層粘土,局部地段以粉質粘土夾粉土薄層為主,此層厚度2-4米不等,為一般建築物基礎較好的持力層,其下層為粉砂粘土互層,局部夾有粉細砂薄層,較均勻,由西向東以粉砂為主轉為粉砂粘土互層為主,厚度逐漸加厚7.5-10.0米左右,其承載力較高,土層有一定厚度,且分布為穩定,再下層為粉細砂層。總的來說,啟東的地基承載力一般在10-13T/m2,屬濱江臨海的 沖積平原

啟東結晶基底埋深較大,其岩性較軟弱,具有柔性,難具備大震活動的岩石條件,新生代以來,坳陷作用占主導地位,表現了大規模的沉降運動,形成盆地平原,地層可塑性大,破裂變形弱,由於新生代以來的活動斷裂,多為同沉積斷裂,能量易釋放而不易積聚,升降運行有明顯振盪性,因此該地區不易孕育大震。

行政區劃

1949年1月,啟東全境解放,恢復啟東縣建制,考慮到原啟東縣地域過於狹小,且南通縣、海門縣地域東西向過於漫長,不易管理,將原海門東部海東、二效等區、南通縣東部呂四區併入啟東縣。1954年9月,又將海門縣王鮑區等地12個鄉併入啟東縣。1954年12月,海門縣通興農場也劃歸啟東縣。
2008年,啟東實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①撤銷匯龍鎮、永陽鎮、惠豐鎮,合併設立匯龍鎮;②撤銷民主鎮、北新鎮,合併設立北新鎮;③撤銷大興鎮、惠萍鎮,合併設立惠萍鎮;④撤銷和合鎮、寅陽鎮,合併設立寅陽鎮;⑤撤銷新安鎮、東海鎮,合併設立東海鎮;⑥撤銷向陽鎮、近海鎮,合併設立近海鎮;⑦撤銷少直鎮、南陽鎮,合併設立南陽鎮;⑧撤銷東元鎮、海復鎮,合併設立海復鎮;⑨撤銷志良鎮、合作鎮,合併設立合作鎮;⑩撤銷久隆鎮、王鮑鎮,合併設立王鮑鎮;⑾撤銷天汾鎮、兆民鎮、呂四港鎮,合併設立呂四港鎮。
截至2014年2月,啟東市下轄11個建制鎮、1個鄉,分別是:匯龍鎮、北新鎮、惠萍鎮、寅陽鎮、東海鎮、近海鎮、南陽鎮、海復鎮、合作鎮、王鮑鎮、呂四港鎮、啟隆鄉。
2015年,啟隆鄉撤鄉設鎮,改為啟隆鎮。

江蘇省啟東市行政區劃

鎮名面積(平方千米)人口(人)
匯龍鎮128.51189038
北新鎮98.94 40962
惠萍鎮102.6994774
寅陽鎮101.8881309
東海鎮90.7073772
近海鎮76.5066190
南陽鎮131.72115233
海復鎮69.7460143
合作鎮99.6681594
王鮑鎮116.6099899
呂四港鎮128.96168994
啟隆鎮19.863250

自然資源

呂四港風貌 呂四港風貌
啟東屬 長江口沉積平原,除通呂水脊區成陸千年以上外,大部分僅有二三百年歷史。啟東市境內地勢平坦,西北略高,東南略低,地面高程在2.0——3.14米之間。成土母質系海相沉積物和長江沖積物,具有強石灰。呂四地區土壤類型為壤性或砂性潮鹽土;蒿枝港以南,頭興港以西,協興河以北地區主要為粘性灰潮土;沿海、沿江地區主要為壤性或粘性潮鹽土。
2011年, 啟東市總面積1208平方公里(181.2萬畝),其中耕地面積為103.萬畝。江海堤防總長146.8公里,其中江堤47.3公里,海堤77公里,洲堤22.5公里。

交通

啟東車站 啟東車站
十一五以來,啟東全面推進“六縱、六橫、兩沿、兩高速、一環、一通道”重點交通網路建設,江海河聯運、公鐵水配套的集疏運體系逐步形成,啟東正成為南接 上海、蘇南,西接南通市區、蘇北,延伸西北、東北腹地的交通樞紐節點。
2006年2月,啟東確立了以 崇啟大橋及寧啟、揚啟高速公路為骨架,構建“六縱六橫兩沿一環”的市域幹線公路網與“兩高速、一通道”的通往市外公路相結合的綜合交通網路體系的總體目標。
六縱:天汾至啟隆公路、呂北公路、志圩公路、省道335公路、東惠公路、東和公路;
六橫:王海公路、南海公路、通海公路、沿海公路、省道336線、啟隆鄉-崇明界;
兩沿:沿海高等級公路、沿江高等級公路;
一環:城區繞城公路;
兩高速:寧啟高速和揚啟高速;
一通道:滬崇啟大通道。
到2020年,啟東交通將實現“123456”出行目標,即城區往各方向交通流能在10分鐘內到達高速公路互通;啟東域所有鄉鎮節點在20分鐘以內可到達高速公路互通,進入高速公路網;市區至各鄉鎮、開發區,在30分鐘以內到達;各鄉鎮、開發區之間,40分鐘內到達,市區至上海,50分鐘以內到達;各鄉鎮、開發區等重要節點,至上海在60分鐘內到達。

人口

據《啟東市2010年第六次中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啟東常住人口為972525人。啟東常住人口中,家庭戶420406戶,家庭戶人口為911300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17人,比2000年第五次中國人口普查的2.39人減少0.22人。
2013年末,啟東市戶籍總人口為112.35萬人,比上年減少0.0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2.12萬人;城區(匯龍鎮和開發區)人口24.8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7508人,出生率為6.68‰,出生嬰兒男女性別比為102.3:100;死亡人口7922人,死亡率為7.05‰,自然增長率為-0.37‰。2013年末常住人口為95.78萬人,城鎮化率52.3%。
2017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111.59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602人。其中,城區(匯龍鎮和開發區)人口26.7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7524人,出生率為6.74‰,出生嬰兒男女性別比為105:100;死亡人口10060人,死亡率為9.0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27‰。年末常住人口95.18萬人,城鎮化率59%。

經濟 

綜合

啟東市 啟東市
2013年, 啟東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58.31億元,按不變價比2012年增長11.9%。啟東按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58587元和68653元。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10.4:52.0:37.6調整為9.9:50.7:39.4。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躍升至第38位,比2012年提升1個位次,縣域相對富裕程度和競爭力等級都達到A+級。
2017年,啟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9.5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6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9.13億元,比2016年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475.10億元,比2016年增長6.8%;第三產業增加值445.28億元,比2016年增長9.6%。三次產業比例由2016年的7.6:47.9:44.5調整最佳化為7.0:48.0:45.0。全市按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分別達到103950元和88530元,在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中名列第23位。

第一產業

2017年,啟東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7.94億元,比2016年增長4.7%。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10.66萬畝,比2016年增長3.9%;全年糧食總產量27.81萬噸,比2016年增長6.4%,其中夏糧產量8.46萬噸,比2016年增長3.4%;秋糧產量19.36萬噸,比2016年增長7.8%。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5.58萬噸,比2016年下降1.5%;禽蛋產量2.03萬噸,比2016年下降3.2%;水產品產量35.95萬噸,比2016年下降1.2%。

第二產業

工業
2017年,啟東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74.15億元,比2016年增長11.8%。列全國工業百強縣市第24位。啟東“三優三新”產業產值占規模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77%,比2016年提高1.3個百分點。新增長點不斷湧現,全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45家,淨增應稅銷售2000萬元以上企業105家。50強企業應稅銷售正增長面達68%。2017年全年新增上市掛牌企業5家;林洋新能源獲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神通閥門評為省“兩化深度融合”創新示範企業;啟東獲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82家;新增國標委工作組2家;2017年全年申報省級名牌產品15個、著名商標8件。
1、紡織服裝業:啟東市是中國最早的 紡織服裝出口基地。啟東擁有紡織、服裝企業百餘家,擁有世界一流的噴氣織機、劍桿織機、寬幅提花織機等先進紡織設備,寬幅提花布、人造毛皮、服裝襯布、羊毛衫、針織內衣等產品,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超1億美元。
2、機械電子:啟東機電行業起步較早,技術管理和協作配套能力強,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加工製造體系。電動工具、防爆電器、化工閥門、混合器、高壓油泵、變壓器、智慧型電錶等產品馳名中外。
3、醫藥化工:啟東醫藥化工產品門類豐富,有化學藥品、染料及其中間體、化學農藥、合成樹脂、食品添加劑、塑膠助劑、化學試劑、塗料等。“ 白加黑”是中國著名的醫藥品牌,具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
建築業
啟東海濱 啟東海濱
啟東是江蘇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建築之鄉”,建築業歷史悠久。上世紀20年代,啟東的陶桂林在上海開辦馥記營造廠,承建了當時上海的最高建築24層的國際飯店,由此掀開了啟東建築走南闖北的嶄新篇章。如今,啟東建築鐵軍遍布上海、北京、南京、蘇州等中國27個省(市、自治區)的60多個大中城市,並涉足10多個國家,十次榮獲中國建築工程最高獎——“ 魯班獎”,先後創出上海市“白玉蘭”、江蘇省“揚子杯”、北京市“長城杯”等省級名優工程280多項。
2017年,啟東市完成建築業總產值816.70億元,比2016年增長6.4%。第六次實現“魯班獎”、“國優獎”、“ 詹天佑獎”三項國家級優質工程獎大滿貫,再次刷新年度創國家級優質工程數量的新紀錄。2017年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7841萬平方米,比2016年增長8.5%,其中新開工面積3158萬平方米,比2016年增長33%;竣工產值546.80億元,比2016年增長4.1%;房屋竣工面積2006萬平方米,比2016年增長28%。

第三產業

2017年,啟東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2.97億元,比2016年增長8.8%。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總額15.36億元,比2016年增長8.8%;零售業零售總額306.12億元,比2016年增長8.8%;住宿業零售總額1.50億元,比2016年增長10.6%;餐飲業零售總額30.00億元,比2016年增長8.5%。分地區看,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241.11億元,比2016年增長8.8%;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111.86億元,比2016年增長8.6%。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零售總額中,出行類商品零售總額比2016年增長10.9%;家居類零售總額比2016年增長2.6%;大眾消費類和文化及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總額分別比2016年下降1.9%和5.3%。

文化

沙地文化

啟東城建 啟東城建
啟東是年輕的沙地,是近200多年內由沙洲之間的泓道封淤而聯並成陸的。啟東這一帶,古稱“東勝瀛洲”。晉人王嘉《 拾遺記》對啟東一帶洋面作了描述:“瀛洲,一名魂洲,亦曰環洲。東有淵洞,有魚長千尺,色斑,鼻端有角,時鼓舞群戲。遠視,水間有五彩雲;近視,乃此魚噴水為雲,如慶雲之麗,無以加也。”此文雖語出不經,但對啟東成陸以前,沙嶼不時出沒於大海波濤之中,並有群鯨嬉戲,噴水若五彩雲的景象,作了生動的描述。另外,名著《 浮生六記》對啟東作了珍貴的記載。
據考,瀛洲的幾經滄桑歸根結底則是跟長江主泓道的幾度變遷有直接關係的。唐時的瀛洲,是在今日南通市往東那條長150公里,南北寬約40公里的通呂水脊北側,即古稱東布洲的地方。故而呂四有“西連通泰,東及扶桑,北負滄海,南襟長江”之說。清朝 嘉慶年間,長江主流重入南泓道,在南蒿枝港以北便漲出了呂復新沙,灶界沙,日照沙等幾塊沙洲,南部長江口上更出現了成群的江心沙洲。這些沙洲便是啟東一帶成陸的雛形。它們遍身堆積著層層疊疊的海貝和海藻的殘骸,後來更長出了草萊萋萋的灌木,遂成綠洲。
在啟東,北部呂四一帶稱為“北沙”,南部和中部地區叫“南沙”。“南沙”“北沙”語言迥異,習欲有別。南沙人講的是啟海方言,與海門話完全一致,和崇明話相似,跟上海話相近,同屬吳語,而“北沙”人說的則是“呂四話”。對於“南沙”居民的由來,比較主流的看法是“句容遷崇明,崇明搬啟東。”據明正德《崇明縣誌》記載,崇明島初漲時,人煙稀少。696年(唐萬歲通天年),有黃、顧、董、施、陸、宋六姓在島上“辟草墾土,易而為田”,人口大多來自江蘇句容一帶。1025年(宋天聖三年),崇明新漲一沙有姚、劉二姓來居,名姚劉沙。1101年(宋建中靖國元年),三沙漲成,因“有魚鹽之利,民樂居焉。”句容人朱、陳、張三姓來此定居。清光緒以後,崇明島東北江中相繼漲出十來個大小不等的沙洲,於是外地特別是臨過的崇明、海門居民便陸續遷來開沙墾荒,繁衍生息。這些沙上人,便是啟東南部最早的居民,他們大多是崇明地主的佃戶。由此可以推斷“南沙”居民源於江南句容、遷自崇明的說法是極為可信的。然近代以來,“南沙”居民的主流大多是來自浙江嘉興湖州一帶。是太平天國時期為了躲避戰亂一路北遷的浙北江南人。就現在來看,長江口沙地的民俗文化和浙北也是極其相似的。
啟東南部沙地的居民潛意識裡還常以 江南人自居,自己居住在江北,仍然固守著江南的不少習欲。居然噱稱外地人為“江北人”,把聽不懂的話叫作“江北話”。’這也正好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南沙”居民源自江南。另也稱自己為“沙上人”、“沙里人”。以示區分與北部人的不同。
至於啟東北部呂四一帶的“北沙”居民,更是由來已久的複雜移民。“北沙”是啟東最早成熟的沙地,為長江入海口出漲的“東布洲”。唐朝時,呂四闢為鹽場。根據史料記載,這裡的早期居民為流放於“胡逗洲”上以“煮鹽為業”的各地“流人”,當然也不乏從外洋漂來的各地漁民。其居民究竟源於何地,如今很難考證。但語言學家對於如今呂四話的研究,認為呂四話是古常州語。故將呂四話劃為吳語毗陵片。從人類遷徙規律看,大凡人口流徙,總是與自然地理、行政命令、區別設定、社會經濟密不可分。在呂四,民間曾有這樣一種傳說:明朝 洪武八年八月十三日,呂四地區發生 海嘯,3萬人淹死。於是朝廷下旨,從白卯(今常熟)抽杜、盧、季、周、毛、彭等姓,連同祖宗枯骨,舉家遷往呂四,永不回原籍。因此,傳說呂四地區本籍就有這么幾個大姓,其餘都為後來遷來的客籍戶。

方言

吳語 吳語
啟東話,是一種 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

旅遊

啟東名勝古蹟 啟東名勝古蹟
圓陀角風景區:圓陀角位於啟東市寅陽東南角,為江蘇省的最東端。這裡寅時(早晨五時)即可見到日出,比他地約早一小時而得名“寅陽”。
通師僑校:前身為清末狀元 張謇創建的南通師範附屬學校。該校創建於1938年,建校後,在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培養了大批革命人才,如 粟裕將軍等。通師僑校被稱為蘇北(蘇中)革命基地的搖籃。解放後政府多次撥款重修通師僑校。通師僑校共有大小房子四十多間,並陳列著許多珍貴的革命文物。
集慶庵:位於呂四鎮鶴城路,傳創建於南宋,是啟東最古老的佛剎,現存大殿、祖師堂等。庵堂西側還有宋代磚塔,內放開山主持—真慧師太靈骨。集慶庵距今近千年,在呂四有“先有集慶庵,後有呂四鎮”的說法,現建築於1988年以後易地重建。
三清殿:呂四唯一沒有被毀的 元代建築,始建於元代。歷史上三清殿規模宏大,所供主神:元帥大老爺。該廟毀於文革,但主體大殿沒有完全被毀,90年代在原址基礎上重修了三清殿,又把在文革期間被毀的三甲鎮海神廟的海神娘娘也挪了進來,三清殿已經成為出海漁民頂禮膜拜的聖地。
慕仙樓:始建於清代,就在今天的呂四三官殿內,毀於文革。當時有一個參加破四舊的 紅衛兵讀過高中,看見洞賓樓內有一塊清代張宗緒所寫的《慕仙樓紀》,細心的他在破壞以前把這篇遊記全文抄了下來,90年代重建慕仙樓,這位紅衛兵把他當年抄寫的《慕仙樓紀》交了出來,說以在公園的慕仙樓里,才有幸看到早已被毀的《慕仙樓紀》的全文。值的提一下的是,如今的慕仙樓裡面還有一篇文章叫《重修慕仙樓紀》,它是當時呂四鎮政府委託呂四中學語文教研組長樊永若所寫。
曹家鎮德肋薩堂:位於啟東合作曹家鎮,1933年修建,是當時中國第六大教堂。其堂內所有裝飾用料均從德國進口。1950後,教堂先後被鄉糧站,公社禮堂,縣水泥廠先後沒收占用。改革開放後,落實教產,由當地政府主導,在原堂東側一華里處縮小建造一所教堂抵擋賠償,並在1996年舉行復堂典禮。2005年老堂被正式列入啟東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啟東人傑地靈,基礎教育全國聞名,在江蘇省領先。啟東市擁有國家級示範高中1所,江蘇省重點學校8所,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學1所。啟東的普通聯考成績歷年名列江蘇省前茅,江蘇省啟東中學連續多年創造了1個班有20個左右的同學考取清華、北大的奇蹟,在中學生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中創造了“十三金二銀”的佳績,占江蘇省的三分之二。
在2013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中國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260大最佳高中》中啟東中學以滿分100排名並列第一,同樣獲得滿分的學校還有北京人大附中、湖北華中師大第一附中和北京四中。
截至2017年末,啟東市擁有中國小及各類學校136所、各類學校在校學生87140人。2017年全年新增南通市數位化校園30所。全市教育現代化建設監測數據85.27分,比2016年提高5.48分。2017年聯考文、理科均分分別超出省本科線39.05分和59.90分;普通類本一、本二上線率分別超出省平均19.7和33.4個百分點;對口單招本科上線率超省平均26.9個百分點,連續六年居南通市前三甲。19個省級課題、44個南通市級課題獲準立項,數量和質量再創新高。

科技事業

2017年,啟東市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6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工業產值比重達54.4%。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組織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168項,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6家,新增省重大成果轉化項目2個、國家“兩化融合”企業1家。創新載體加快建設,新增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項目2個、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研發平台8家;建成南通地區首家離岸孵化器。深入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2.77件,獲評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

衛生事業

截至2017年末,啟東市擁有醫療衛生機構425家,執業(助理)醫師2163人、註冊護士2078人,每千人擁有衛技人員4.7人、每千人擁有床位數4.19張。公共衛生服務全面實施,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提高到80元。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率達90.2%、全市數位化兒保門診建成率達72.7%、規範化婦保門診建成率達63.6%。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分級診療制度進一步完善,全市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急慢分治的就醫新格局逐步形成,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升。

體育事業

2017年,啟東市舉辦了啟東市第二十屆全民健身節、檯球比賽、微型馬拉松賽等20多項活動,基本做到“月月有活動、季季有賽事”,極大豐富了人民民眾文體娛樂生活。先後承辦了中國沙灘排球錦標賽、國際鐵人三項邀請賽、啟東圓陀角風箏衝浪國際邀請賽、“FKI”國際搏擊王爭霸賽等高水平賽事,城市對外知名度持續擴大。吳健等3名啟東籍運動員參加全運會比賽,吳健獲男子鐵餅冠軍。

榮譽

1928年3月,啟東正式設立縣治。改革開放以來,啟東經濟社會得到較快發展,先後被授予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中國農村綜合競爭實力百強縣市、中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中國百佳明星縣市、中國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啟東是中國著名的“海洋經濟之鄉”。擁有203公里江海岸線,60多萬畝灘涂。呂四漁港是中國六大中心漁港之一,每年海產品捕撈量占江蘇省的1/3。
啟東是中國知名的“電動工具之鄉”。從事電動工具生產的企業近200家,專業行銷人員達5萬名,行銷網路遍及中國各地,年銷售占中國總量的60%,電動工具專業市場被中國五金交電協會授予“中國電動工具第一城”的稱號。
啟東是聞名中國的“建築之鄉”。10萬建築鐵軍馳騁海內外,曾10次榮獲中國建築業的最高獎“魯班獎”。
啟東是聞名遐邇的“教育之鄉”。基礎教育發達,教育質量連續10多年在江蘇省、中國名列前茅,啟東中學學生在國際中學生學科奧賽中共獲得13金2銀。
啟東也是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版畫之鄉”。啟東版畫院被譽為“中國版畫第一院”。
2015年,啟東市獲評為國家衛生城市
2017年12月14日,啟東市獲評2017年工業百強縣(市) 。

江蘇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南通市縣級行政區劃

行政單位地名
市轄區崇川區港閘區
縣級市啟東市如皋市通州市海門市海安縣如東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