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吳區

新吳區

新吳區,隸屬於江蘇省無錫市,位於無錫市東南部,地處長三角中部,太湖之濱、古運河畔,北臨錫山區,西接梁溪區、濱湖區,南依太湖。介於北緯31°7′至32°2′,東經119°33′至120°38,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區總面積220平方公里,下轄6個街道;常住人口約55萬(2015年末)。 新吳區原為無錫新區,1992年,設立無錫國家高新區。1995年,設立無錫新區。2016年2月,無錫市新設立新吳區。 新吳是吳文化發源地之一,歷史文化資源豐富,以泰伯陵、泰伯廟、伯瀆河、鴻山遺址博物館等組成的泰伯及吳文化景點為代表。2016年12月,新吳區成功創建省級社區教育示範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新吳區新吳區
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無錫國家高新區。

1995年在無錫高新區和無錫新加坡工業園快速發展的基礎上設立無錫新區

無錫新區下轄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無錫出口加工區、無錫星洲工業園、太湖國際科技園等多個專業科技園區。

1999年,旺莊鄉撤鄉設鎮,無錫市新區設立長江路街道辦事處,名義上仍隸屬郊區。無錫市新區實際管轄1街2鎮,即長江路街道、旺莊鎮、碩放鎮。

2000年12月,無錫市調整行政區劃,碩放鎮由錫山市劃屬郊區,郊區改為 濱湖區;長江路街道、旺莊鎮、碩放鎮名義上隸屬於濱湖區。

2002年1月,南站鎮、坊前鎮、梅村鎮劃歸新區管理。濱湖區新安鎮的周涇村、華光村劃歸旺莊鎮管轄。新區實際管轄1街5鎮:長江路街道、旺莊鎮、碩放鎮、南站鎮、坊前鎮、梅村鎮。

2004年1月,旺莊鎮、南站鎮撤鎮設街,新區實際管轄3街3鎮:長江路街道、旺莊街道、南站街道、碩放鎮、坊前鎮、梅村鎮。

2005年3月, 錫山區鴻山鎮由新區管理。

2006年2月,碩放鎮、坊前鎮撤鎮設街,長江路街道併入南站街道。新區管轄4街2鎮,旺莊街道、南站街道、碩放街道、坊前街道、梅村鎮、鴻山鎮。

是年,華莊街道沙墩港、李東、新莊、新虹、中華、華聯、靜慧寺7村和新安社居委劃屬新區管轄,並成立新安管理站,由新區旺莊街道代管。

2007年1月,新安街道成立,屬新區管理。新區實際管轄5街2鎮:旺莊街道、南站街道、碩放街道、坊前街道、新安街道、梅村鎮、鴻山鎮。

2007年5月,南站街道與坊前街道合併為江溪街道。新區實際管轄4街2鎮:旺莊街道、江溪街道、碩放街道、新安街道、梅村鎮、鴻山鎮。

2009年3月,新區實際管轄的錫山區鴻山鎮、濱湖區梅村鎮撤鎮設街。新區實際管轄6個街道,即旺莊街道、江溪街道、碩放街道、新安街道、梅村街道、鴻山街道。

1992年11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並授權,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93年,經 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 無錫新加坡工業園。同年 無錫縣 碩放鎮劃歸郊區管轄(名義上仍隸屬無錫縣)。

1995年1月,無錫市在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無錫新加坡工業園基礎上,設立無錫市人民政府新區管理委員會,並實際管轄郊區旺莊鄉、無錫縣碩放鎮的行政區域。同年5月,撤銷無錫縣,設立 錫山市,碩放鎮名義上隸屬於錫山市。

2015年10月,析濱湖區 旺莊街道、 江溪街道、 碩放街道、 新安街道、 梅村街道和錫山區 鴻山街道正式設立新吳區。

2016年2月,國務院批覆同意,無錫市新設立新吳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12月,新吳區轄6個街道:旺莊街道、碩放街道、江溪街道、新安街道、梅村街道、鴻山街道。

區人民政府駐新安街道和風路28號。

名稱 面積(平方公里) 人口(萬人)
鴻山街道 58.6 5.84
江溪街道 25.85 9.3
旺莊街道 42.34 7.31
碩放街道 46.0 4.3
梅村街道 25.4 3.44
新安街道 23.8 6
註:(截至2016年12月)

地理環境

位置

新吳區新吳區
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位置

新吳區位於無錫市東南部,北鄰無錫市錫山區,西靠太湖新城,東與蘇州市鵝湖接壤,南與蘇州隔河相望,是無錫市城區的有機組成部分,東距上海125公里,西距南京183公里。

地貌

新吳區境內以平原為主,星散分布著低山、殘丘,南部為水網平原,北部低地辟成的水網圩田,河道縱橫,地勢平坦廣闊。

氣候

新吳區地處北亞熱帶濕潤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季較長,雨水充沛,主要集中在夏季,屬濕潤地區,日照充足,無霜期長,溫、光、水資源較豐富,常見的氣象災害有颱風、暴風、連陰雨、乾旱、寒潮、冰雹和大風等。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主要有粘土礦、陶土、石灰石、石英砂岩、大理石等非金屬礦。

水產資源

有魚類數十種。

人口民族

至2013年年末,新吳區戶籍總戶數112651戶,比上年增長2.25%;常住人口332239人,比上年增長1.34%;外來人口362434人,比上年下降13.69%;境外人口5849人,比上年增長16.93%。

2015年,新吳區常住人口55萬人,戶籍人口31.9萬人,外來人口34.5萬人,境外人口2857人。

截至2014年6月,新吳區少數民族族別41個,少數民族常住人口1372人,少數民族暫住人員人口4363人,總數已達5735人。

政府領導

無錫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吳區委書記:王進健

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新吳區委副書記、區長:封曉春

經濟狀況

2014年, 無錫新區(現為新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61億元,同比增長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4.8億元,同比增長10.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873.45億元,同比增長3.9%;固定資產投資777.6億元,同比增長16.9%,其中工業投入387億元,同比增長15.8%;進出口總額完成340.3億元,同比增長3.5%;完成到位外資12.12億美元。新區連續九年位列江蘇省開發區綜合考評第二名。

2011年GDP達到1100億元;一般預算收入突破百億台階,相當於無錫市2003年的全市規模;常住人口人均GDP超過2.5萬美元。累計獲得了28個各類國家級品牌或基地稱號,成為了全國首批進入中央命名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基地、國家物聯網創新示範區、國家創新型園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

社會事業

衛生

截至2013年末,無錫市共擁有各層次醫療衛生機構2,027個,衛生技術人員3.89萬名,醫療床位3.32萬張,全市各級醫療機構全年完成診療總人次4,263.79萬人次。無錫市共有7所全國三級甲等醫院,超過十個全國重點專科,可以為外籍人士提供近千張床位。

科技

1991年無錫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產值1500億元,其中超百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4家,超50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3家,超10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21家,超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114家,17家高新技術企業進入江蘇省百強行列。

無錫新區人才總量已達到13萬人。在全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對象中,無錫新區有26人,其中2人為首批中青年首席科學家。新區有超過100家研究中心,高科技研發人員達到12000人。區內已集聚各類專業技術人才5萬多人,其中碩士、博士3000人,海外留學歸國人員500多人。有近10名院士在無錫新區設立了創新工作站。無錫新區全區共申報領軍型海外留學歸國創業人才項目124個,創業團隊人數達400餘人,全年新落戶“530”項目58個。有3人躋身國家“千人計畫”申報行列。

文化

無錫新區文化館位於新區 震澤路28號科技交流中心,總投資約6000萬,總面積約8000㎡,承擔社會宣傳教育、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基層文體骨幹培訓、藝術創作指導、組織輔導民眾文化藝術(娛樂)活動等職能。館內設有:戲曲排練房、舞蹈排練房、綜合性藝術作品展館、外籍人員活動室、藝術交流創作室、美術創作培訓室、書法培訓室、兒童娛樂室、音樂器樂培訓室、製作培訓室、音樂錄製編輯室、多功能會議室、多功能小禮堂等功能室。此外,還建有2500㎡的現代化劇場可供各種文藝演出使用。

教育

無錫新區近兩年建成啟用8所幼稚園,有效落實5所中國小的新建、改建項目。

基礎配套

五大數據中心:中國電信數據中心、中國移動數據中心、中國聯通數據中心、中國物聯網雲計算中心、江蘇下一代廣電網物聯網研究中心。

電網和寬頻:新區範圍內有1個500KV變電站,14個200KV變電站(5個在建),50個110KV變電站(23個在建),全區域雙迴路供電。

交通運輸

新吳區新吳區
無錫新區位於長江三角洲核心位置,與周邊的上海、南京、蘇州、常州等主要城市形成了“同城化”效應。在城際高速鐵路的連通下,無錫新區至上海僅30分鐘車程,同時它也是全國唯一域內擁有國際機場的開發區。發達的公路、鐵路、水路和航空基礎設施構建出便捷的立體化交通網路,使無錫新區的商務出行和物流運輸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色。

無錫新區已經形成以區域航空、城際高鐵、高速路網、國際港口與城市軌道交通為主的立體交通網路。

機場

全國唯一一個區內建有國際機場的開發區,無錫蘇南國際機場目前已開通香港、澳門、台北、東京、大阪、新加坡、韓國、泰國及全國40餘條直達航線。今後無錫機場將逐步建設為區域性國際空港和國際貨運機場。

公路

公路交通網四通八達,境內有京滬G2高速公路(北京-上海)、滬蓉G42高速公路(上海-成都)、上海-新疆的312國道等。公路交通網路不僅為無錫新區的商旅活動提供了與航空和高速鐵路互補的出行方式,也能夠滿足區內企業生產和運營的物流輸出需求。

鐵路

無錫市一直以來都是京滬鐵路動脈上的主要站點之一。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無錫到上海的客運時間縮短至30分鐘,至北京最快4.5小時便可到達。滬寧城際高鐵(上海往返南京)使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新的階段,該線路在無錫擁有三個站點,其中一個就坐落在無錫新區。

港口

無錫新區距離世界十大港口之一的上海洋山港約210公里;距離上海外高橋港約150公里;距離張家港港口約50公里,有高速公路和新區連線;江陰港在無錫市境內,距離新區40公里,可經由G2高速公路直達。

軌道

無錫市規劃建設8條捷運/輕軌,其中4條貫穿新區,1號線、2號線已開通運行,3號線建設已獲批。設計捷運路線經過新區,與無錫主城區時間距離將縮至10分鐘,屆時站前商貿街將建設、人流、商務流、信息流匯聚,形成城市副中心。

無錫新區公共運輸有限公司於2007年6月成立並投入運營,,擁有管理及司駕人員245人,約300輛公交運營車輛,承擔著新區範圍內的公共運輸、園區企業、學校及各鎮(街)居民的出行任務。

歷史文化

新吳區(新區)作為吳文化的發祥地和核心區,既有國家級歷史文化生態資源,又有親水稟賦,坐臨太湖之濱。無錫60%以上的吳文化資源都集中在新吳區(新區)。主要以境內較早的人工運河——伯瀆河為主軸,從梅村到鴻山形成了一個吳文化資源的集中帶。
新區的吳文化遺址北臨3200年的古運河泰伯瀆,南面太湖支流望虞河,東與蘇州漕湖接壤,生態環境優美,是一個三面環水的金三角地帶。擁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是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傳承地。有“三泰一址”(泰伯瀆、泰伯陵、泰伯廟、鴻山大遺址)、梅里古鎮、昭嗣堂、懷海義莊等諸多歷史遺蹟。同時,無錫新區擁有兩個國家級歷史文化生態資源,鴻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梁鴻國家濕地公園,還是“中國二胡之鄉”。擁有親水稟賦,坐臨太湖之濱。

特產美食

太湖白魚

太湖白魚太湖白魚
太湖白魚,亦稱“鰷”“頭尾俱向上”而得名,體狹長側扁,細骨細鱗,銀光閃爍,是食肉性經濟魚類之一。目前尚未養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撈。白魚肉質細嫩,鱗下脂肪多,酷似鰣魚,是太湖名貴魚類。

三鳳橋醬排骨

三鳳橋醬排骨,是濟公和尚為了報答三鳳橋肉莊老闆的施捨,而獻出配方烹製成的,從此無錫肉骨頭以色澤醬紅、香味濃郁、骨酥肉爛的獨特風味。

醬排骨選用豬身上最好的肋排,五花三層,排骨口感不會太膩也不會太柴,一隻100多斤的豬只能出5-6斤的排骨,製作工序多達20道。除了在選料和烹飪上的講究,最負盛名的還是它濃重的偏甜口味。傳統做法裡,食糖幾乎占據排骨重量的十分之一,只有經過文火慢燉,各種調料的味道才會滲入排骨的肉質纖維,骨香濃郁,鹹中帶甜,奠定了傳統錫幫菜的基本風味。

太湖蓴菜

太湖蓴菜太湖蓴菜
太湖蓴菜,蓴菜又名馬蹄菜、水葵,屬睡蓮科,為多年生水生蔬菜,種植一次後可年年採摘。

風景名勝

新吳區旅遊新吳區旅遊
新吳區是三千年吳文化發源地,有鴻山考古遺址公園、梁鴻濕地公園和鴻山泰伯景區三個國家4A級旅遊品牌以及中華賞石園、梅村二胡產業園等一批歷史文化生態資源。
中華賞石園

中華賞石園,是由中國觀賞石協會與無錫新區聯合打造
的文化項目,占地294畝,包含石博館、淘寶城、賞石園林。石博館含兩個綜合廳,四個專題廳(化石廳、礦晶廳、靜思園廳、老丁石館),九個省廳(新疆、青海、雲南、廣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台灣),精品1100餘件,涵蓋造型石、圖紋石、礦晶石、化石、特種石五類。淘寶城有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及海外會長級收藏家的30家獨立式商鋪和40家集中式商鋪。現為中國觀賞石基地(綜合)、中國觀賞石協會副會長單位。

梁鴻濕地公園

梁鴻濕地公園,位於無錫市新區鴻山,總占地面積3465畝,是典型的太湖流域平原河網區濕地。擁有河流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三大濕地類型,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濕地動植物資源,景觀優美,富於野趣。2011年10月13日,在第二界亞洲濕地論壇上樑鴻濕地入選首批正式掛牌的國家濕地公園之一。

中國工業博覽園
新吳區新吳區
中國工業博覽園,是無錫八大博覽園之一,總規劃面積8.66平方公里,包含有:五洲國際工業博覽城、新世界國際紡織服裝城、東方國際汽車主題公園等,是購物休閒好去處。
鴻山遺址博物館

鴻山遺址博物館,總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建築風格古樸、簡約、自然。從宛如弓箭的平面造型、仿先秦時期古城牆的建築牆體、環繞四周的水道到屋面上的特製青銅瓦,都喻示著青銅時代吳越爭霸的歷史風雲。博物館的中軸線建築屋面採用兩面坡頂,入口部位和中央大廳之間的庭院地面則用青磚鋪設,體現了江南地區特有的建築風格。

中國吳文化博物館

中國吳文化博物館中國吳文化博物館
中國吳文化博物館,鴻山遺址博物館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無錫新區飛鳳路200號,是以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下游地區吳越文化為主題的遺址類專題博物館。館藏文物全部為鴻山墓群出土文物,藏品豐富、器型眾多、系列完整,時代性和地域性強烈,全面展示了吳越地區青瓷製造技藝、玉器微雕工藝、墓葬等級制度和禮樂制度,反映了吳越地區燦爛的歷史文化,對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歷史、玉器工藝史、音樂史、青瓷起源等研究課題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博物館依邱承墩戰國貴族墓考古原址而建,基本陳列分為鴻山墓群及其出土文物展示、邱承墩貴族墓原址展示及吳地歷史文化主題展示三大部分,演繹了鴻山遺址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

梅里古都

梅里古都,位於梅村街道老鎮區中心,以國家文保單位—泰伯廟為核心,輻射周邊,總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全區分為8個不同的功能區,形成古都特有的商業文化旅遊產業鏈。

著名人物

錢穆(1895—1990),字賓四,江蘇無錫人,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與陳寅恪、陳垣、呂思勉並稱“民國四大歷史學家”。

錢俊瑞(1908一1985),經濟學家、中科院院士。

錢偉長(1912一2010),中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錢令希(1916.7.16一2009.4.20),工程力學家,江蘇無錫人。

榮譽

無錫新區累計獲得了28個各類國家級品牌或基地稱號,成為了江蘇唯一國家火炬計畫實施20周年先進開發區,是江蘇唯一首批入選中央“千人計畫”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的開發區,成功獲批國家感測網創新示範區、國家創新型園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等,並連續八年在全省開發區科學發展綜合評價中名列第二。

2008年8月,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批准無錫新區開展科技企業“加速器”試點工作,這是繼深圳光明科技園、中關村永豐基地之後的全國第三家加速器試點。

“以占全市6%的人口、土地和資源消耗,創造了全市15%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和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2%的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近40%的到位外資和45%以上的進出口總額。

江蘇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