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市

通州市

南通市通州區,俗語中的“南通州”之地,中國著名的“紡織之鄉”、“建築之鄉”,擁有世界第三大的南通家紡城,榮獲全國建築業最高獎“魯班獎”52項,連續6屆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區)”稱號。西部為南通濱江新區,南部連線世界級蘇通長江大橋,北部被公鐵兩用的滬通鐵路長江大橋穿境而過,4D級南通興東國際機場坐落於境內,同時南通捷運1號、2號、3號、4號線均將在通州區設站。屬吳越文化,通州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通州區面積1166平方公里,江岸線15公里、海岸線16.27公里,總人口125.64萬人。2015年4月,轄12個建制鎮和4個街道。各鎮分別建立了工業集中區或農業開發園區(錫通科技園、石港科技園、南通國家高新區等)。

基本信息

全區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工作開始於2000年,採用縣域經濟的綜合性、可比性、客觀性核心數據進行評價,以公開資料為基礎,再經資料對比、核實、甄別等,完成基本競爭力評價工作。參加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的縣域經濟單位共2002個,根據評價體系,我市的競爭力動態相對穩定,競爭力等級為A級,居民收入水平為A+級,科學發展環境為A級。

歷史改革

通州最初為長江口海域中幾塊相鄰的沙洲,南北朝中期露出水面,至唐朝末年與大陸接壤。五代時稱靜海鎮,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設立通州,屬揚州管轄,下轄靜海縣和海門縣。宋朝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改名為崇州,又稱崇川。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又仍改稱通州。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改設靜海郡,不久又改名為通州。元朝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升格為通州路,至元二十一年仍稱通州,歸揚州路管轄。明朝洪 武元年(公元1368年)廢除靜海縣,通州直接管轄靜海以及海門縣和崇明縣,屬揚州府。洪武九年,崇明縣劃歸蘇州府。清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屬江南省揚州府。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起屬江蘇省揚州府。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因海門江岸坍塌入長江,改海門縣為鄉,併入通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南通縣,屬江蘇省。

1949年2月2日,南通縣解放,城區及港閘等地設定南通市,南通縣政府移駐金沙鎮,屬南通專署管轄。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南通縣屬南通市管轄。

1993年2月,南通縣撤縣改市,稱通州市。

2009年7月2日,通州市撤市改區,稱南通市通州區。

行政區劃

2002年,通州區轄23個建制鎮,3個街道辦事處,376個村,52個社區,5個農場,總面積1351平方公里,總人口128.13萬人。

2008年2月3日,經省政府批准,將川港鎮姜灶鎮合併設立川姜鎮。原川港鎮管轄的八字橋、安東、南興、大成、保通、通海、豎積洪、培德8個村整建制劃歸張芝山鎮管轄。原姜灶鎮管轄的董家埭、利民、周照港、正場、民平5個村整建制劃歸先鋒鎮管轄。同年2月21日,全區進行了村(社區)合併調整,原376個村、58個社區合併調整為207個村、63個社區。12月,撤銷三餘鎮團結社區居民委員會,建立通州濱海工業區團結社區居民委員會。截止2008年年末,全區共設19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207個村,63個社區,5個農場。

地理

通州區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入海口東北岸,東臨黃海,西南瀕長江,與蘇州隔江相望,和上海燈火相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區政府設在金沙鎮。

通州區地處長江三角洲,土地肥沃,高程一般在3.8~4.5米,近海最低處為2.2米。海岸長16.27公里,江岸長15公里。

通州地處北亞熱帶,寒暑變化顯著,氣候溫和濕潤,日照充裕,雨水豐沛。

經濟

2004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0.4億元,比上年增長15.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656元。在全國百強縣市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測評中排名73位。

通州區是中國出口商品綜合生產基地之一,是優質糧棉油、多種蔬菜和蠶繭、薄荷、靈芝等特種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56萬多畝江海灘涂是盛產干貝、鰣魚、紫菜等特種養殖業,也是全國唯一的泥蚶苗種基地。

通州已形成紡織服裝機械冶金電子建材醫藥食品飲料等門類的工業體系,是全國紡織工業的重要基地之一。

交通

機場:南通興東機場
鐵路:新長鐵路支線
公路:
水路:

歷史文化

1940年11月25日,梁靈光北興橋接管國民黨縣政府及縣保全旅,12月1日,梁靈光召開各區區長參加的解放會議,正式宣布南通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梁靈光任縣長兼保全旅旅長。提出了新四軍團結抗日的立場,“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方針和實行“三三制”政策“民主統治,澄清吏治”的施政綱領。1990年11月25日,南通縣人民政府在北興橋鎮人民政府大院內,建立“南通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碑”。碑體呈步槍對峙形,坐北朝南,占地60平方米,花崗岩質,高3.88米,紀念碑陽刻“南通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碑”,由梁靈光題書,陰刻歷史經過,由周一峰撰寫。

教育

通州市通州市

通州地區人民普遍非常重視教育,教育質量國內一流。
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
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

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

南通市通州區育才中學是一所民辦中學,地處通州城區,教學質量優秀,得到廣大家長朋友的青睞。

南通市通州區金北學校為通州區首家九年一貫制學校,通州區模範學校,通州區教育現代化工程先進學校。學校地處金沙鎮北端,金三(金沙——三餘)線、金石(金沙——石港)線金平(金沙——平潮)線、金掘(金沙——掘港)線、金北(金沙——北興橋)線從校門口經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學校目前擁有40個教學班,近2600名學生,130名教職工。
校訓:求真創新
辦學理念: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充分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
辦學信條:視質量如生命,視學生如親子,視家長如上帝。對學生負責,對學生家長負責,對民族未來負責。
辦學定位:把優質的城鎮教育獻給廣大農村孩子。
培養“品德良好,學業合格,富有個性,身心俱健”的國中畢業生。追求高升學率和實施素質教育的完美結合。
辦學目標:努力把我校建成“設施齊全,師資精良,管理高效,質量上乘”的在通州區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一流學校。教育進入變革狀態,教師進入研究狀態。
學校精神:艱苦奮鬥,崇德敬業。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實驗國小始建於1920年,是一所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辦學特色鮮明、教育成果卓著的老牌省實驗國小。學校先後獲得 “全國學習型學校”、“全國模範家長學校”、“江蘇名校”、“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省教科研先進學校”、“省綠色學校”、“省科技教育特色學校”數十項榮譽。
學校占地4萬餘平方米,現有教學班級79個,在校學生4000餘人,教職員工200餘名。學校素有“花園學校”的美譽,系通州市唯一的園林保護單位。校園內假山層疊,古木參天;亭台樓閣,相映成趣;綠樹成蔭,清新雅致……
近幾年來,該校潛心致力於生命化校園的構建,初步創建了生命化校園構建的理論模型和操作體系,努力使學校成為流淌自然靈性的生態場、學生放飛智慧的樂園、教師實現理想的綠洲。
該校積極而科學地營造“優秀教師就是先進教育生產力”的價值氛圍,全力打造學習型教師群體。目前,學校擁有全國優秀教師、省特級教師、省市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南通市教壇新秀等39人。
該校在強化常規管理的同時,在教育科研、科技教育、藝術教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

方言

通州地區方言比較複雜,西部地區主要使用南通話,屬於江淮方言的通泰片。東部使用兩種吳語,一種是通東話,屬於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分布在金沙東部地區,和啟東海門的通東話連成一片,啟海人稱江北話,其實並非一般所指的江北話。另外一種是啟海話,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分布在通東話的南北兩側,分別和如東東部的啟海方言區、啟東海門的啟海方言區連成一片。市政府所在地金沙所使用的方言金沙話是通東話和南通話的過渡方言,目前暫時歸類為吳語。

名人

顧秀蓮:曾任江蘇省省長、化工部部長,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

通州市通州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女省長

1936年12月生,江蘇南通人,195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

1953年至1954年東北公安幹部學校學習。1954年至1958年遼寧省本溪市公安局二處科員。1958年至1961年瀋陽冶金機械專科學校機械系學習。1961年至1964年甘肅金川有色金屬公司機修廠生產技術科技術員、團總支副書記、團委書記。1964年至1969年紡織工業部科技情報所技術員,在青島紡織機械廠、上海紡織機械廠參加“四清”工作,任組長,紡織工業部業務組抓生產,兼任黨支部委員。1969年至1973年國務院計畫起草小組工作,國家計委革委會黨的核心小組成員。1973年至1982年國家計委副主任、黨組成員兼國務院知青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計畫生育委員會副主任。1982年至1989年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兼省體改委主任。1989年至1998年化學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1998年至2002年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科學社會主義專業在職學習)。2002年任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2003年3月在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2003年8月在全國婦聯第九屆執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為全國婦聯主席。

2006年10月18日獲“宋慶齡樟樹獎”,該獎項旨在團結和激勵廣大婦女兒童工作者以宋慶齡為榜樣,積極投身於婦女兒童事業。

陳煥友:曾任江蘇省省長、省委書記

通州市通州市

江蘇南通人。1934年生,1950年3月開始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政大學學習和在軍隊工作。1952年起先後在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學習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工程經濟系進修,進修期間曾作為學生代表列席了世界民主青年理事會北京會議。

1959年起先後任吉林工業大學教師、教研室黨支部書記、工程經濟系黨總支副書記、校黨委秘書,“文革”期間曾在無錫下放勞動數年。此後曾多年擔任無錫柴油機廠黨委書記、廠長等職。1981年任江蘇省經委、國防工辦副主任。1983年3月任江蘇省副省長兼省計經委副主任。1984年底任中共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1986年3月任江蘇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1989年4月當選為江蘇省省長。1992年10月在中共十四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93年9月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江蘇省省長。1994年9月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1998年2月任江蘇省委書記兼省人大常委會主任。2000年1月至2003年2月任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是黨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第七、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8年到1998年被聘為南京大學兼職教授;1997年7月被聘為江蘇省高層論壇名譽主任和南京大學江蘇發展研究院院長;1998年至今被聘為南京大學名譽董事長、兼職教授;2002年4月被聘為日本北陸大學名譽博士;2002年10月被聘為蘇州大學名譽董事長、兼職教授;2003年1月被聘為蘇州工業園區高級顧問。

 

顧況顧況

顧況

男 南通通州人,1940年生,漢族 ,大學文化程度。196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起江蘇淮陰農村社教團,擔任過工作隊長、分團黨委委員;1967年起江蘇沐陽縣新河公社秘書;1968年起江蘇南通縣革委會組織組秘書、宣傳組副組長、金南公社黨委書記;1975年起南通地委宣傳部宣傳組長、副部長、海門縣委副書記;1981年起共青團江蘇省委副書記、團十一屆中央委員;1983年起江蘇省委組織部副部長;1986年起江蘇省委常委、組織部長;1991年起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1995年江蘇省委副書記。2001年2月任政協江蘇省第八屆委員會副主席。曾任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現任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  

 中共第十三、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文聯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文聯第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已出版的文學著作有《金陵春草》、《江海濤聲》、《盛世風情》、《神州凱歌》等新古體詞集。

江蘇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中國行政區劃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同14個國家接壤,與8個國家海上相鄰:東北與朝鮮接壤,東北、西北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為鄰,正北方是蒙古國,西部毗鄰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相接,南面有緬甸、寮國和越南。

南通市縣級行政區劃

行政單位地名
市轄區崇川區港閘區
縣級市啟東市如皋市通州市海門市海安縣如東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