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區

九里區

九里區位於江蘇省西北部。總面積98平方千米。總人口19.6萬人(2005年初)。九里區轄13個街道:龐莊街道、利國街道、桃園街道、三河尖街道、垞城街道、義安街道、張集街道、電廠街道、張雙樓街道、九里街道、拾屯街道、蘇山街道、火花街道。區人民政府駐火花街道。郵編:220040代碼:320304區號:0516拼音:JiǔLǐQū,JiuliQu。2010年9月27日下午徐州市召開調整部分行政區劃工作動員大會決定將撤銷九里區設立銅山區。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九里區九里區
九里區是徐州市四個主城區之一,位於徐州市區的西北部,面積98平方公里,耕地5萬餘畝,現轄14個辦事處,人口20餘萬人,轄城北經濟開發區和九里山工業區。在徐州市新城市規劃中,九里區作為五個城市組團之一,將建成一個面積18平方公里,人口20餘萬人的新城區,城區規劃建設生活區、商貿區、教育區、辦公區、旅遊區。有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徐州工程學院江蘇省模特藝術學校三所大中專院校和全國重點中學徐州一中。還有徐州礦務集團、江蘇巨龍集團、徐州發電廠等多家大集團座落境內。
九里區九里區

區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文物古蹟,流傳著眾多優美的傳說。有千年古剎平山寺、變幻莫測的白雲洞、風景秀麗的玉潭湖、被考古專家稱為“中華一絕”的地下宮殿---龜山漢墓,中央電視台外景基地---徐州漢城。兩漢文化看徐州,看徐州必看九里,已成共識,九里山兩漢文化旅遊區已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九里區山水秀麗,風景優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地產富饒,是徐州的建材、煤炭、電力、冶金工業基地,蔬菜和農副產品基地,也是徐州市漢文化旅遊風景區。

九里區扼守著徐州的西大門,近城靠礦,城郊一體,具有“五省通衢”之區位優勢;得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地下管道“五通匯流”之利,煤炭、電力、建材資源豐富,煤、鐵、電等省部屬大中型企業眾多,實力雄厚;鄉鎮企業、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勢頭迅猛;機械、建材、輕紡、冶金、食品、化工六大支柱行業形成規模;城郊型農業特色突出;輝耀華夏的兩漢文化,流光溢彩,以漢文化為特點的歷史、人文、自然景觀,形成九里區的

九里區九里區
特色旅遊體系;九里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突飛猛進,生機勃勃,在徐州市開發、開放的大格局中位置突出,是徐州市發展徐連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徐州市新的經濟生長點。

在邁向21世紀的今天,九里區將堅持“旅遊帶動、大辦工商、三外快上、興區富民”的發展戰略,讓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優勢和旅遊優勢變為經濟發展優勢,形成以新城區建設為龍頭、工貿和旅遊為兩翼,外引內聯,大開發、大開放、大發展的新格局,逐步建設成為城市功能齊全,基礎設施完備,綜合輻射力強,繁榮、富強、文明的現代化新城區。

“不求所有,但求興旺,加快發展,興區富民”是九里區的開發建設思路,九里區人民歡迎有識之士來此觀光旅遊,投資開發,共創偉業。


自然資源

區內煤炭、金屬鎂、鐵、銅、高嶺土等礦產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是徐州市煤炭、電力、建材、冶金工業基地和蔬菜、肉禽等農副產品供應基地。也是以“龜山漢墓、徐州漢城”為代表的具有鮮明兩漢文化特色的風景旅遊區。


經濟概況

九里區九里區
徐州市九里區是徐州市城區的五個區之一,轄區內兩個開發區——九里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北園林風景區。徐州礦務集團、徐州發電廠、華潤電力有限公司、江蘇省巨龍集團、中煤第五建設公司等多家大公司、大集團座落境內。煤炭、機械、電力、治金、建材、化工輕工業是九里區的支柱產業。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工業體系,鉬鐵、裘皮、服裝、工藝品等產品出品歐、美、日、東南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九里區工業歷史悠久,基礎相對雄厚,近年來按照“工業經濟為主導,民營經濟為主體”的發展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發展工業,積極扶持民營經濟,目前已成為徐州市煤炭、電力、冶金、建材工業基地。十年時間,從表面上看11.66億元到今天為止83.26億元,全區工業總產值增長了事8.44倍,三次產業的比例由8:41:51變成2.73:51.13:46.14,結構漸趨合理。

九里區堅持把發展工業作為推動全區經濟發展的第一方略,以工業的強勢推進,謀求錯位競爭,實現跨越式發展。科學的規劃、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四通八達的交通條件、親商安商富商的投資環境、熱情誠信的人民,這些都是投資者所要考慮的要素,近兩年九里區把招商引資和園區建設作為工業騰飛的著力點和切入點,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開展形式多樣的招商引資活動,在各地成功舉辦了多場投資推介會,2005年全區新簽約項目71個,簽約資金67億元。新上和擴建1000萬元以上工業及商貿設施項目54個,其中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7個,目前以累計完成投資4.7億元;集休閒娛樂、旅遊觀光、高科技示範農業、規模型環保節能工業和生態型商業居住為一體的城北開發區和九里工業園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卓有成效的招商工作,成為九里區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同步提高。

九里區九里區
民營經濟是九里區的一大亮點,九里區提出民營富區,把民營經濟作為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的依託和主攻方向,在投資方向上突出民營經濟的主體地位,大力激發民眾的創業激情,啟動民資、激發民力,打造民企。九里區注重對民營企業的培植,實行貸款優先,技改擴能優先,招商引資優先,促其不斷壯大。2005年全區私營企業發展到613家,其中註冊資本超千萬元的企業8家,年納稅額超10萬元的企業突破點100家,年納稅額100萬元以上的企業14家。火花集團和福達公司兩家企業投資近億元進行擴建,形成年吞吐鋼材3萬餘噸的規模。去年民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達13.7億元,占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的90%,私營企業已成為全區經濟的主體,對全區社會發展的影響和作用日益凸顯。

九里區工業經濟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不斷最佳化工業結構,使重點骨幹企業支撐作用明顯增強,一些科技含量高、帶動性強、產業附加值多的項目已經成為拉動全區工業增長的重要力量,力促九里在新一輪的發展規中不斷創新,實現新的飛躍。

在工業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農業基礎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現代化的城郊農業規模經濟自成一體,形成了以糧食為基礎、蔬菜為龍頭、養殖為依託、社會化服務作保障的種、養、加工並舉,菜、魚、果、禽畜並旺的農業生產體系,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交通概況

九里區扼守著徐州的西大門,近城靠礦,城郊一體,具有“五省通衢”之區位優勢;得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地下管道“五通匯流”之利。

九里區就近火車站──徐州火車站。徐州站,是京滬鐵路隴海鐵路交會點,客運特等站,是全路較大客運站之一,擔負著徐州及周邊地區每年600多萬人次的旅客運輸任務。


土產特產

白果 徐州的白果在國內外均享有極高聲譽。年產量50萬公斤以上,占全國總產量的10%。1986年被江蘇省命名為銀杏生產基地。

漢畫石拓片 兩漢406年間,徐州一帶據史書記載,“人可殷盛”、“穀米分瞻”。漢代貴族生前奢侈,死後厚葬。漢畫像石是雕刻在墓室、地面祠堂和石闕上的裝飾性壁畫。

羊方藏魚 羊方藏魚為漢高祖劉邦青壯年時所愛吃菜餚之一。豐縣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豐生豐長漢高祖,魚汁羊肉飽口福。東征西戰探故鄉,樂吃魚汁羊肉方。”這道菜源於彭祖的“羊方藏魚”。


旅遊資源

九里區旅遊業獨具特色,以兩漢文化為內涵,歷史文化、名勝古蹟與自然風光融於一體。九里有著襟山帶水的自然環境,九里山、玉潭湖相依相連,湖光山色,風景秀美;“龜山漢墓,堪稱一絕”;“徐州漢城”不僅是中央電視台的外景基地,而且是全國兩漢文化的集大成者,具有極高的文化品位和娛樂觀賞效果;距今五百萬年的白雲洞,洞天高闊,傳說神奇;白雲寺雖歷經千年滄桑,但香火不斷;“西遊記”藝術宮景點設定之多,觀賞價值之高均為全國同類旅遊項目之最;從世界影城好萊塢引進的“太空船”,體現高科技娛樂的驚險神奇,令人留連忘返……

九里區九里區
精萃的兩漢文化和珍貴的歷史遺蹟輝耀中華,1996年8月在九里區境內出土的劉和銀縷玉衣,是中國迄今為止最早、最完整的玉衣,具有極高的價值,還有蜚聲海內外的西漢著名散文家和今文派經學家劉向墓九里山古戰場遺址等。

有感於九里的綠水青山,自漢至清,一大批文人墨客紛至沓來,西漢散文家劉向,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清代皇帝乾隆等,在九里的山水之間,留下了許多充滿詩情畫意之作。

九里區委,區政府確立了“旅遊帶動”戰略,九里的旅遊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九里的山愈綠,水愈清,景愈美,今日的九里已成為秀麗多姿的旅遊新區。


習俗風情

古來民俗尚武

徐州體育項目眾多,古來民俗尚武。4000年前稱“大彭國”時,即有了彭祖氣功。春秋時期,游泳活動頗盛。漢

九里區九里區
畫像石中有舉重、摔跤、狩獵、六博、武術等生動刻繪。這些活動項目歷代相傳,經久不衰。

娶親習俗

娶親之日,徐州一帶女方必須在中午12時前到達男家,但豐縣西北數鄉、新沂東南部數鄉,女方到達男家的時間則必須在日落之後。

求雨習俗

遇旱求雨,徐州西部到龍王廟燒香、抬龍王像遊街求祈,認為“龍王一張嘴,遍地都是水”。往東至邳縣,求龍王以外,又加上了求淵德公的內容。再往東至新沂,求龍王僅是第一步,隨著旱情的加重,依次再求淵德公,求關聖帝君和地藏王菩薩。


相關條目

徐州市雲龍區鼓樓區賈汪區泉山區邳州市新沂市銅山縣︱睢寧縣沛縣豐縣


徐州市縣級行政區劃

行政單位地名
市轄區雲龍區鼓樓區[徐州市]賈汪區泉山區銅山區
縣級市邳州市新沂市
睢寧縣沛縣豐縣

中國行政區劃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同14個國家接壤,與8個國家海上相鄰:東北與朝鮮接壤,東北、西北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為鄰,正北方是蒙古國,西部毗鄰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相接,南面有緬甸、寮國和越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