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縣

寶應縣

寶應縣地處里下河腹地,生態資源獨特。是揚州市的“北大門”、是江蘇承南啟北、中心節點區域,江蘇省區域幾何中心,蘇中地標區域,與泰州、鹽城、淮安市交界,城區所在地安宜鎮,寶應轄14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有機農業開發區,總面積1468平方公里,總人口90.7237萬人。境內河湖密布,土壤肥沃,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地,全國首家有機食品基地示範縣、首批平原綠化先進縣、首批生態示範區、中國荷藕之鄉、中國茨菇之鄉。近年來還先後成功創建成為江蘇省園林城市、江蘇省衛生縣城、江蘇省文明城市、省級社會治安安全縣。即將開工建設的連淮揚鎮鐵路經過寶應。寶應縣有著2100多年建城史,唐上元三年(762年),縣境獲“定國之寶”,肅宗詔書,將安宜縣易名為寶應縣,一直沿稱至今。

基本信息

綜合實力

2013年是我縣經濟建設穩步發展、社會事業持續進步的一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4.42億元,

寶應縣寶應縣
可比價增長12.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9.94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168.76億元,增長12.8%,其中工業增加值136.31億元,增長12.7%;第三產業增加值135.72億元,增長15.6%,三次產業比例為16.5:46.3:37.2。全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48483元(按常住人口計算),比上年增加5501元。
完成財政總收入46.6億元,增長10%,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3.7億元,增長14.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73元,增長9.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3093元,增長12.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14億元,比上年增長20.5%
農業經濟持續增效。糧食生產實現“十連豐”,再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新增設施農業面積2.5萬畝,有機農業面積增至2.1萬畝,創成省出口農產品示範基地3個,畜禽規模養殖比重達85%。新創省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市級12家,寶糧集團入選“中國百佳糧油企業”。

概況

寶應縣是江蘇省轄縣。全縣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三個文明和諧推進,

寶應縣寶應縣
是江蘇省衛生縣城、江蘇省園林縣城,江蘇省文明城市、省級社會治安安全縣。
寶應地名是取“勝寶應真”之義,該詞取自佛教中常用術語真如,佛教中真代表絕對真理,如是仿佛,無限接近的意思,寶應一詞蘊涵有唐政府匡復舊物,重獲正統名義的迫切願望。早在隋代,今寶應西部的安宜縣發生地塌,縣民紛紛遷徙至東鄰的山陽縣境內,並效仿南北朝僑遷郡縣故事,在山陽南部重建安宜縣。至唐朝安史之亂,唐政府國力衰敗,特別是淮南諸道及地方節度使處於半自治狀態,唐政府亟需“正名”。恰此時,有淮南道楚州進呈河南鞏縣尼姑法號真如者在今寶應縣縣南街得寶河舊址北部發現的“定國之寶”。唐政權遂改元,並以安宜為望縣亦更名寶應。至於明朝嘉靖年間,先朝舊址被發掘出來,時任知縣的岳東升為昭示太平,重修碑記。此後,老八寶亭屢經修葺,直至如今。值得一提的是,歷代舊志並《寶應圖經》均記載:“縣治南百步,八寶亭西,故淮南太守袁術墓在焉。”自南宋嘉定年間,賈涉修城垣至80年代(包括洪武重修城郭時期),縣治一直在原地。故所謂袁術墓即得寶河,即真如得寶處。寶應漢墓眾多,得寶河正在夾耶渠旁(三國志中陳登所修邗溝東道),而西道(今射陽宋涇河)旁即為九里一千墩漢墓群,故八寶亭舊址處亦應當是漢墓而已。東漢明帝復古,行大佩葬制,該葬制流行於三國。寶應至今尚有雙琚地名,雙琚者,大佩葬制之一部分。大佩之制可與《舊唐書》肅宗朝八寶一一對應。故所謂雷公石斧等八種寶玉其實是觿、珩、璧、珩、琚、璜漢等漢墓中大佩葬制的隨葬玉器13件。

政治

縣委書記:王炳松
縣長:王庭國
副縣長:侯承海、楊洪國、楊步雲、張利、吳華、王世民

城市榮譽

中國之最

中國荷藕之鄉
中國茨菇之鄉
中國教玩具之鄉

全國榮譽

國家首批生態示範區
國家濕地公園
全國品牌農業示範縣
國務院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
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
全國園藝產品出口示範區
全國首家有機食品基地示範縣
中國教玩具生產基地

省級榮譽

江蘇省園林城市
江蘇省衛生縣城
江蘇省文明城市
省級社會治安安全縣

其他榮譽

縣"二妹子"民兵班更被授予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單位、全國公民道德建設先進典型等稱號。
寶應湖農產品獲批中國馳名商標
“寶應荷藕”、“寶應慈姑”、“寶應核桃烏青菜”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金禾”西瓜、“寶應湖”中華鱉獲批江蘇省名牌農產品
“名佳”、“天禾”、“荷仙”獲批江蘇省著名商標
全縣“三品”數量已達462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437個,綠色農產品17個,有機農產品8個,位列揚州第一、全省前列

寶應旅遊業

根據省旅遊局的通報結果顯示,我縣2013年,我縣全年共接待遊客170.15萬人次,

寶應縣寶應縣
同比增長10.46%,實現旅遊收入17.01億元,同比增長13.78%。
2013年,我縣旅遊業加快發展主要得益於四方面。
以項目為抓手,推進旅遊產業發展。我縣加大了旅遊項目的推進力度,一是總投資3.5億,按照五星級標準建設的寶應華美達大酒店2013年8月8日對外正式運營;二是總投資3億元的射陽湖溫泉度假村項目簽訂了投資協定,並形成規劃方案,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三是總投資4億元泰山殿佛教文化旅遊區開發項目,完成了規劃等工作;三是億元項目世華圓景區項目開工建設,已對外開放;四是總投資1.3億元,設計樓高16層,總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四星級酒店清清國際大酒店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標誌著我縣又一個高星級標準建設的酒店誕生,同時荷香盛世賓館建設進展順利,有望2014年對外營運。
以活動為載體,擴大旅遊宣傳效果。縣旅遊局進一步增強行銷理念,通過多方推介,加大推介力度,不斷擴大我縣旅遊對外影響力。一是成功舉辦2013寶應縣首屆鄉村旅遊節暨喜看家鄉變化、暢遊鄉村美景邀游活動。二是協辦完成“寶應首屆腳踏車邀請賽”和“寶應首屆微電影藝術節”等活動;三是充分利用揚州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遊節和“2013中國揚州夏季旅遊展交會”等行銷活動,推介我縣旅遊資源;四是組織參加雲南國際旅交會、台北兩岸觀光博覽會和兩岸素食文化博覽會、上海首屆長三角自駕游產業博覽會等重大活動,積極宣傳推介我縣旅遊產品,同時藉助網路平台開展推介,不斷增強我縣旅遊產品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行政區劃

寶應為江蘇省揚州。地處交通便捷長三角和蘇中,東經119°07′43″—119°42′51″、北緯33°02′46″—33°24′55″,地處江蘇省中部,夾於江淮之間,京杭運河縱貫南北,是揚州市的“北大門”。東鄰建湖、興化,南連高郵,西接金湖、洪澤,北界淮安。
寶應縣總面積1486.23平方公里。轄14個鎮、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30個行政村,53個居委會,2010年人口普查總人口90.7237萬人。轄區內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安宜鎮、氾水鎮、夏集鎮、柳堡鎮、射陽湖鎮、廣洋湖鎮、魯垛鎮、小官莊鎮、望直港鎮、曹甸鎮、西安豐鎮、山陽鎮、黃塍鎮、涇河鎮、山陽鎮
鄉 無
園區 寶應經濟開發區(省級)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此地先後屬吳、越。

寶應縣寶應縣

秦時建東陽縣,屬東海郡。漢為東陽、平安、射陽三縣地,先後屬臨淮、廣陵郡。隋初,境內統一為安宜縣。
隋初,境內統一為安宜縣
唐肅宗上元三年農曆四月十六日(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獻寶,肅宗傳旨:上元三年改為寶應元年,安宜縣更名為寶應縣,沿用至今。
南宋期間,先後升為寶應州、寶應軍,領寶應、鹽城、山陽、淮陰等縣。
宋、元時期,隸高郵軍、高郵承州、高郵路、高郵府
明隸高郵州。
清屬揚州府。
中華民國期間先後屬淮揚道、淮陰行政督察區。
縣境解放時,屬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先後屬蘇中行政公署揚州專區、泰州專區。
1953年1月寶應隸屬江蘇省揚州專區。
1960年初,析寶應湖以西置金湖縣。
1983年3月,隸屬揚州市。
另見民國《寶應縣誌》,寶應秦代屬泗水郡。漢武帝時屬臨淮郡射陽縣。東漢、兩晉射陽縣為徐州北廣陵郡郡府。東晉後期,寶應全境獨立為山陽郡山陽縣,南齊時山陽西始有陽平郡安宜縣,但不屬今寶應縣境內。隋代,寶應北部仍屬山陽縣,其餘為揚州江都郡安宜縣併入。唐代寶應屬淮南道楚州淮陰郡山陽縣、安宜縣。上元三年改名寶應縣。宋代寶應縣屬淮南東路楚州管轄。元代寶應屬淮東道高郵府管轄。明代寶應屬南直隸揚州府高郵州,清代屬揚州府高郵州

地理環境

寶應縣位於東經119°07′43″—119°42′51″、北緯33°02′46″—33°24′55″,地處長三角和里下河地區,東接建湖、鹽城、興化,南連高郵,西與金湖、洪澤隔寶應湖、白馬湖相望,北和淮安毗鄰。縣域東西長55.7公里,南北寬47.4公里,總面積1467.48平方公里。
寶應屬黃淮衝擊平原,以京杭運河為界,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高東低;沿運河兩岸高亢,東西邊緣低洼;運東南北兩側略高,中間偏低。境內多數地區在海拔兩米左右,屬里下河江蘇淺窪平原區

自然資源

寶應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豐沛,年平均降水量966毫米。日照充足,呈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溫14.4℃,適宜動植物繁衍生長。
寶應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全縣耕地面積90萬畝,主產稻、麥、棉花、油菜、大豆和多種蔬果,是全國優質糧棉生產基地縣。境內河湖密布,水資源總量共約為1.6億立方米。主要有潼河、朱馬河、寶射河等42條河流,總長約652公里。面積較大的湖盪有白馬湖、范光湖、射陽湖、廣洋湖、和平盪、獐獅盪、綠草盪、三里盪等,俗稱“五湖四盪”,約257.69平方公里。湖泊多屬淺水、封閉型水體,水生物資源豐富,盛產魚蝦螃蟹、龜鱉珍珠,是全國水產品生產重點縣。灘地面積約73.4萬畝,為里下河地區最多的縣份。灘地土壤屬腐殖沼澤土亞類,以種植優質蓮藕、耐水林木為佳。鮮藕產量和出口量名列全國之最。全縣野生藥用植物305種,總蘊量3560噸。白朮、紅花、生地、丹參、玄胡、澤瀉、薏仁等名貴藥材遠銷省內外。境內棲息著多種野生動物,以野雞、野鴨、大雁為多。

交通物流

航空運輸

空運方便快捷,距上海虹橋機場340公里,南京祿口機場212公里,鹽城南洋機場100公里,與淮安漣水機場、揚州泰州機場分別相距60和80公里。

海上運輸

海運四通八達,可通過揚州港、上海港、大豐港、連雲港運輸出海,距離分別為100公里、350公里、180公里、320公里。

內陸運輸

(1)公路京滬高速公路穿城而過,縣內設有寶應、氾水、涇河3個高速匝道口,寶應到上海、南京、北京、杭州的距離分別為340公里、200公里、890公里、420公里,寶應東大門射陽湖鎮東距徐淮鹽大高速互通匝道10公里,通過此高速向東轉寧靖鹽高速去蘇、錫、常、杭州,轉沿海高速(瀋海高速)去南通、上海亦十分便捷。京滬高速江蘇段擴容及南延過江接蘇南高速路網工程已經提上省市政府議事日程,計畫同連淮揚鎮鐵路同步實施。縣內公路聯網,“四縱二橫”高等級公路穿越全境。
(2)鐵路 寶應距寧啟鐵路揚州站需2小時(揚州站擁有發至北京、廣州、西安、上海、重慶、武漢、青島等多條黃金鐵路線),即將開工建設的連淮揚鎮鐵路經過寶應。
(3)內河運輸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貫穿全境,可通行2000噸級駁船,升級航道標準及直達揚州港的寶應港正在建設中。

航空運輸

寶應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約3小時,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約4小時,距離鹽城南洋國際機場約1小時。揚州泰州機場距寶應城區僅需1小時,淮安漣水機場距寶應城區需40分鐘車程。

寶應重特大項目

1.投資50億元寶勝電纜科技城項目(2012年開工建設)
2.投資12.6億元江蘇中循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環保設備項目(2012年開工建設)
3.投資10.6億元高速列車線纜和真空集便器項目
4.投資10億元的昌辰實業差別化、功能化學纖維項目
5.投資13億元的鋁業項目成功簽約
6.總投資15億元的江蘇康源紡織有限公司30萬紗錠項目(2010年開工建設)
工業項目重在招大引強,緊緊圍繞“一主兩特”重點產業,進一步提升招商理念,聚合招商力量,創新招商路徑,加強與世界500強、行業100強、國資央企的合作,引進一批產業關聯度高、供需銜接緊、發展潛力大的重大節點項目。要藉助揚州“4·18”活動,精心組織好春季招商攻勢,要集聚更多的資源、生產要素投放到大項目上,確保新簽約5億元以上項目5個、10億元以上項目2個,完成全年任務50%以上;要精心實施基礎設施類項目,著力推進一批城建、交通、水利、電力和環保等工程建設。完善“四位一體”長效管護機制,提升鎮村環境,加快推進標準化廠房集中建設,支持經濟薄弱村脫貧致富;要切實抓好民生實事類項目,按照“民眾急需解決、財力能夠承受、年內基本完成”的原則,重點為民辦好十項實事。

經濟發展

2013年擴大開放開發,著力招大引強,健全共建機制,項目建設與園區開發取得新成效。

寶應縣寶應縣
寶生聚酯、昌辰化纖、森薩塔汽車感測器等5個10億元或1億美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寶勝普睿司曼超高壓電纜、康源紡織等項目進展順利。工業技改投入增長39.8%,購進設備抵扣增值稅增長41.7%。開發區北區一期工程近4平方公里基本完成配套,二期工程近8平方公里啟動建設,輸變電裝備科技城先導區著手規劃。
稅源經濟持續發展。突出稅源培育,推進綜合治稅,健全激勵機制,財稅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億千百”工程成效明顯,新增納稅過千萬元企業4家、過百萬元企業78家,重點企業對地方稅收的貢獻份額繼續攀升。
新城建設強勢推進。生態新城2平方公里先導區建設開局良好,搬遷農戶1633戶,3個農民集中安置區加快推進,寶射路全面建成,“一縱一橫”中軸線主幹道啟動建設,綠化景觀及寶射河駁岸示範段完成工程設計。一號鄰里中心主體工程完工,新城高中正式奠基。招商推介有效開展,相關功能性項目積極運籌
小康創建進展順利。強化組織推進和宣傳發動,狠抓重點工程和重要環節,注重上下銜接和數據監測,省定四大類18項25個指標總體達標,日前通過省級考評驗收。新創省新農村建設先進村3個、市全面小康達標村31個,人民民眾對全面小康的參與度和滿意度明顯增強。
三次產業協調並進。新增工業開票銷售過億元企業24家,總數達64家。重點產業發展穩中有升,“一主兩特”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開票銷售228.6億元,增長29.8%。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新增私營企業1870家,民資註冊增長21.4%。實現建築業施工產值245億元,增長22.7%;安宜建設晉升一級資質。糧食生產再奪豐收,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新增高效農(漁)業面積12萬畝,畜禽規模養殖比重提高5.2個百分點。榮獲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縣稱號,有機農業開發區創成國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新創農業“三品”品牌161個,“寶應湖”農產品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寶應慈姑獲批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新增農村“三大合作”組織155家。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7億元,增長17.1%。寶應文峰大世界投入運營,華美達大酒店、軟體信息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成功舉辦首屆生態旅遊推介活動,創意設計等新型業態不斷湧現。
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開放型經濟成長迅速,實際到帳外資1.73億美元,增長20.1%。外貿自營出口4.14億美元,增長27.7%,成立蘇中地區首家縣級海關事務聯絡處。實現外經營業額780萬美元,出國勞務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科技創新成效顯著,新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國家重點新產品3個、省高新技術產品88個。寶勝集團創成揚州市首家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迅達公司建成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簽約產學研合作項目78個。新創省名牌產品9個、著名商標3件。專利申請數1700件,其中發明專利218件。新增全國標委會工作組7家,獲批國家有機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寶勝股份增發融資8.5億元,仁恆實業在港成功上市。組建江蘇寶糧控股集團。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3.6%。
寶應正加快由傳統農業大縣向經濟強縣轉變,特別是近幾年,突出工業主導地位,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培育發展了一批優勢行業、規模企業和形象產品,形成了“一電兩品”(電工電器、食品藥品)主導產業和玻璃工藝、石化管件、壓力容器、紡織服裝、電子陶瓷、車輛配件等六個特色行業。全縣擁有省級企業集團14家。寶勝集團是中國製造業500強、江蘇省16個重點企業集團之一,躋身於國家大型企業行列。電工電器行業以寶勝集團公司為龍頭,以菲達寶開集團、科龍直流電機公司、仁恆實業公司、電器廠、亞寶絕緣公司等骨幹企業為主體,產品質量、銷售在全國同行業中均有較高的知名度。燃氣具行業以鋼瓶為主體,廚具等產品與之配套,全行業年產鋼瓶能力達500萬隻,成為全國最大的鋼瓶生產基地。食品行業以五瓊漿系列白酒、荷藕製品、麥芽為主體。永順泰麥芽年產銷4.5萬噸,企業綜合效益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紡織行業以江蘇銀寶集團、金夏集團等重點企業為主體,逐步形成了花、紗、布一條龍生產。玻璃及工藝品行業是寶應工業經濟發展的一支新生力量,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產銷以年40%以上的速度遞增。寶應把外向型經濟作為工業發展的助推器,全縣有外商投資企業56家,世界500強企業中的美國德州儀器有限公司、義大利比瑞利公司等2家企業已落戶寶應,並取得了驕人的經營業績。此外,揚州美瑞華公司、藍寶石公司等一批獨合資企業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寶應建築業和第三產業發展迅猛。全縣常年有2.5萬人的建築隊伍征戰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承建的一批高層建築,先後獲得了魯班獎、白玉蘭獎,成為寶應建築業的形象工程。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影響力也大大增強
寶應文化積澱深厚,人文氛圍濃郁。在誕生"建安七子"之一陳琳、明代大畫家陶成、經學大師劉寶楠、京劇鼻祖高朗亭的寶應大地上,古代文化的遺存和現代文明的風采交相輝映、相得益彰。京滬高速公路的開通,縮短了寶應與北京、上海等國際大都市的時空距離
寶應是個好地方,寶應更是一塊理想的投資熱土。寶應在稅收、土地使用、水電等方面進一步降低門檻,制定了諸多優惠政策,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熱情好客的寶應人將進一步凸顯資源優勢、勞動力優勢、生態優勢、產業特色優勢,迎來更多的海內外賓朋投資興業,共創美好未來。

工業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寶應工業經濟取得了較快發展,形成了“一電兩品”(電工電器、食品藥品)兩大主導產業和玻璃工藝、石化管件、壓力容器、紡織服裝、電子陶瓷、車輛配件等六個特色行業,現有工業企業一千多家。寶應“一電兩品”(電工電器、食品藥品)兩大主導產業產銷規模已經占據全縣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在全國和全省有一定規模和影響。一批具有先進生產技術和相當實力的重點骨幹企業在競爭中迅速崛起。江蘇寶勝集團跨入全國製造業500強和省十大重點企業集團行列,成為全國電纜行業的“排頭兵”。
2006年,全縣緊緊圍繞“工業經濟突破年”,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通過項目拉動、重點企業帶動,加快工業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全縣全部工業產值突破253億元,開票銷售140億元,招商引資45億元,契約利用外資1億美元,實際到帳外資4200萬美元,在建千萬元以上項目163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0個。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高新技術企業3家、產品22個,省、市名牌產品18個,著名、知名商標12個。寶勝集團先後獲得國家免檢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稱號,寶勝科創公司順利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寶勝電氣加快上市步伐。德儀公司利稅額在全市外資企業中名列前茅

農業經濟

寶應“金湖銀盪”得天獨厚,特色農業享有盛名。境內擁有耕地90萬畝,湖盪水面70多萬畝,既是全國優質糧棉基地縣、平原綠化先進縣和有機食品基地示範縣,又是省內乃至全國頗負盛名的“荷藕之鄉”、“水產之鄉”。全縣常年種植荷藕12萬畝以上,年產量10多萬噸,有加工出口企業17家,荷藕的產量、品質、出口量均居全國之冠,經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農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農業部、林業部等部門聯合評定,該縣被命名為全國唯一的“中國荷藕之鄉”。全縣三禽(雞、鴨、鵝)飼養量2500萬隻,生豬出欄25萬頭,山羊飼養量20萬隻。特別是水產養殖業初具規模,已形成池塘養殖、網箱養殖、稻田養殖、溫室養殖等多種養殖模式,年水產總量9.1萬噸,其中龜、鱉、蟹等特種水產品年產2.5萬噸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全縣林業面積21萬畝,林木蓄積量70萬立方米,蠶繭產量2500噸。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為進一步加工增值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縣已初步形成荷藕棉花、水產、畜禽、林木等5大系列的產業化工程,形成了一批貿工農一體化經營的“龍頭”企業,其中1家企業列入省100強,15家列入市60強,產業化工程年產值達30億元,出口創匯2000多萬美元。2006年,圍繞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有機、高效農業,種植業良種覆蓋率95%,水產混套養殖比例90%,農業機械化綜合作業水平達81%。優質水稻、水產、水禽、水生植物等“四水”產業特色更加顯現,高效農業發展到20萬畝,寶應湖有機農業開發區成為海峽兩岸(揚州)農業合作試驗區核心區。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新增3萬人。農民收入穩步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5400元。

第三產業

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億元,增長16.8%。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商貿網點,縱棹園、亞細亞廣場及其周邊區域現代商業圈初具規模,白田路商圈加快建設,人居、文化、購物環境得到提升,現代專業市場、電子信息、社會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荷園、地熱開發、正潤生態園、萬畝森林公園建設加快推進。

民營經濟

寶應把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擺上了重要位置,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積極扶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縣委、縣政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各個服務部門也相應制訂了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細則,進一步降低門檻,放寬政策,激勵創業者,發展有產者,促進了民營經濟總量、質態的同步提高。
2006年,全縣新增私營企業1200多家、個體工商戶4850戶,新增民營投入72億元。玻璃工藝品、藕製品、教玩具等民營特色行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建築業

2006年,全縣把建築業作為富民產業,在加強隊伍建設的同時,積極做大做強“天宇集團”,鞏固和拓展縣外建築市場,加大資金、裝備、人才投入,加強與大公司、大集團的掛靠聯合,全面開拓雙包、單包和勞務工程,雙包工程比重大幅度提高。建築業產值65億元,增加值13億元。
2010年建設了寶應大道,更加提高了寶應的城市風貌

社會發展

寶應工業發展迅猛,形成“一電兩品”(電工電器、食品藥品)兩大主導產業和玻璃工藝、石化管件、壓力容器、棉紡織品、電子陶瓷、車輛配件等六個特色行業。建築業和民營經濟正成為全縣經濟的重要增長點,服務流通、物業管理、科技諮詢、信息產業蓬勃興起。縣開發區、寶應湖有機農業開發區、義大利工業園、耿耿工業園、安宜工業園、各鎮工業園等“兩區四園”加快推進,一批重大項目紛紛開工建設和投產,縣城經濟圈民經成型。產品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稱號。隨著進一步對外開放,全縣合資合作企業和外銷產品發展勢頭強勁,京滬高速公路把寶應和經濟發達地區連成一體。

教育事業

寶應視教育為立縣之本,全縣中國小共有390所,在校學生14.53萬人。寶應中學為省級重點中學,縣職教集團為國家級示範職中。繼續實施教育現代化和教育促小康工程,各類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形成了包括學歷教育、崗位培訓等多形式、多層次的教育體系。各類教育辦學水平不斷提高。1995年全縣順利完成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任務,1997年又通過省“兩基”年審;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發展勢頭迅猛,幼兒教育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0%,學前一年入園率達100%,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5%;中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形成了門類齊全、多層次教育體系,普通高中年招生達48個班,職業教育形成規模效應,國中畢業生升學率達60%。1998年該縣被確定為省第二批素質教育實驗縣,1999年國小全科合格率達95.8%,優秀率達32.5%,國中畢業生合格率和優秀率逐年上升,聯考錄取率在全市不斷升檔進位。

科技事業

寶應是“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近幾年,全縣認真實施“科教興縣”、“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技進步在工農業生產中的貢獻份額在揚州市繼續保持領先水平。高新技術產業化建設進程逐步加快,截止目前,已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家、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高新技術企業12家、省高新技術產品103個。建有“省無公害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省三水星火技術密集區”。“水生資源立體種養及深加工”被列入蘇中、蘇北星火產業帶科技先導型支柱產業建設範圍。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研成果不斷湧現。智慧財產權工作成績顯著,2004年設立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138件,創歷史最高記錄。

文化事業

寶應文化發展很有特色。以柳堡鎮為背景拍攝的故事片《柳堡的故事》,其主題歌《九九艷陽天》家喻戶曉。電視連續劇《新柳堡的故事》、紀實輕喜劇《再唱九九艷陽天》以濃郁的水鄉特色,反映了寶應人民走向富裕、共奔小康的時代風貌。《華克之傳奇》、《群英譜》、《寶應縣邑叢書》等先後出版發行,頗具影響。周恩來少年讀書處建成並對外開放,吸引了眾多人士前來參觀。文化建設步伐加快,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文化市場健康活躍。全縣各鎮都建立了廣播電視站,有60%的行政村安裝了有線電視。

衛生事業

衛生事業持續發展,衛生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建成省初級衛生保健先進縣,通過了省級衛生城和省環境綜合整治優秀縣城驗收,現有各類衛生機構38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3個,擁有病床1294多張。其中縣醫院524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2024人,其中醫生899人;擁有中西醫師605人、護師和護士559人、衛生防疫和防治人員79人。衛生工作多次獲得省市表彰,縣人民醫院在全省率先跨入二等甲級醫院行列。

江蘇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揚州市縣級行政區劃

行政單位地名
市轄區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
寶應縣
縣級市儀征市高郵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