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福建省福州市]

鼓山[福建省福州市]
鼓山[福建省福州市]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鼓山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鼓山位於福州市晉安區東部、閩江北岸,距離市中心區約8公里,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風景區。2002年5月,福建省鼓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鼓山景區以古剎湧泉寺為中心,東有回龍閣、靈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數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羅漢台、香爐峰等50多景;北有大頂峰、白雲洞等45景。這些景點主要由花崗岩經長期剝蝕、風化、崩塌、堆積而成,千姿百態,構成蟠桃林、劉海釣蟾、玉筍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觀。此外,還有歷代摩崖石刻多處。根據2008年我國公布第二批31座山峰高程測量結果,鼓山高度應修正為870.3米。西晉尚書郎郭璞在《遷城記》中就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閩二絕”之贊。它因頂峰有一巨石如鼓,每當風雨交加,便有簸蕩之聲,故名鼓山。從山麓廨院登鼓山有三條途徑:一是從廨院東側的一條1954年修建的盤山公路約8.5里,直達湧泉寺前停車場;二是在廨院西側建了一條空中索道(纜車)到達鼓山十八景區,長達1000多米;三是在公路和索道中間有一條石階古道,道長3.5公里,有2145多級台階。

基本信息

古人評價

福州鼓山福州鼓山
或雲有石狀如鼓,故名;或雲每雷雨作,其中簸蕩若鼓聲、因名。趙汝愚詩:“幾年奔走厭塵埃,此日登臨亦壯哉。江月不隨流水去,天風直送海濤來。”元黃鎮成詩:“屴崱峰頭萬丈梯,上方高與白雲齊。青山盡處海門闊,紅日上來天宇低。” 石鼓。相傳此石鳴,則為兵應。 靈源洞。在山之湧泉寺左。岩竇頗嶔怪。五代梁徐寅有十二詠詩及記。 將軍石。在靈源洞道側,峙立若甲卒,故名。 喝水岩。相傳昔有僧神晏誦經於此,惡水聲喧轟,叱之,西澗乃涸,逆流於東澗。小頂峰。在湧泉寺後。下視殿閣,若騎其尾。西望郡城,列雉數千。市廛闤闠、麗譙浮圖、台門府寺、釋老之宮,輝霍崇麗,斗出其間。
大頂峰。由小頂而上里許至此,不通人跡。宋鹹平中,丁謂始披榛以登。上有石刻朱文公“天風海濤”四大字。國朝鄧子靜詩:“中天削出玉芙蓉,迥壓全閩氣勢雄;半夜蜂頭看日出,扶桑近在海門東。” 浴鳳池。在大頂北。唐末有樵者見五色雀群浴於此。 石門。池之南,有石砑立若門。 應真台。 祖師岩。 湧泉竇。泉自平地湧出,因名。 甘露松。 白猿峽。 香爐峰。(已上皆在石門之右。) 蹴鰲橋。唐黃璞遠祖太和中得道遺蹟。翁承贊贈璞詩曰:“煙蘿況逼神仙窟,丹灶還應許獨尋。”

景點

古徑

福州鼓山福州鼓山
這是古時登鼓山之道。從山麓下院登上2000多級台階,經過“七亭七里路”就可到達湧泉寺山門。第一亭:“東際亭”。過廨院即是東際橋,橋上過亭就開始登山。上99級石階至“仰止亭”(已廢)。此後途中岩石上有諸多字刻可觀。第二亭:“石門亭”,古名“聽濤觀瀑亭”。距第一亭367級台階。水淙淙不絕於耳
。第三亭:“乘雲亭”,與前亭之間有271級,沿道有石刻“乘雲”、“仰濤”、“小鼓”、“天風吹夢”、“風怒濤飛”等。第四亭:“半山亭”。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級台階。亭在半嶺,故名。過此亭百餘階,有石刻“路通仙苑”,轉小徑可達“十八洞景”。“半山亭”後近300階有石刻“桃岩洞口”,往東可到桃岩洞,桃花精舍。第五亭:“茶亭”。過半山亭約520台階即可達此。因亭附近有茶園而得名。道邊有石刻“欲罷不能”、“宜勉力”等。據說清乾隆時福州知府李撥登山至此,氣喘吁吁。往上走,力有不逮;往回走,心不甘願。遂題“欲罷不能”於亭旁大石上。第六亭:“松關亭”。距“荷亭”有300多級台階,附近有石刻一筆“壽”、一筆“龍”、一筆“虎”,還有文天祥所書的“忠、孝、廉、節”等。第七亭:“更衣亭”。過“松關亭”幾十步即是。傳說閩王當年上山入寺,便在此更衣。有聯曰:開門曾仰前王節,入寺還更此地衣。登山至此,汗流浹背,而高處生寒,正需更衣、添衣。附近石刻有“毋息半途”、“眼底浮雲”、“心路須平”等。

摩崖題刻

文物價值很高的摩崖題刻鼓山的一大特點,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歷代名人的題刻。據統計,鼓山的摩崖題刻不下300餘處,宋代的題刻就達109處,這說明早在宋代,鼓山就是文人達官賞覽勝景的所在。現存題刻最早的是靈源洞東壁宋慶曆六年(1046年)蔡襄等人的題名,其文曰:“邵去華、蘇才翁、郭世濟、蔡君謨慶曆丙孟秋八日游靈源洞”共二十四字,楷字,字徑40厘米。蔡君謨即蔡襄,時任福州知州。
蔡襄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其餘三人為蘇軾、黃庭堅、米芾。在一處壁上刻有“忘歸石”三個大字,筆力遒勁,字徑約70厘米,也是蔡襄所書。蔡襄的這些題刻,被認為是書法藝術的珍品。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跡。在大頂峰磐石上刻有“天風海濤”四個在大字,即為朱熹所書。朱熹還寫了一字徑達四米的“壽”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是福建座崖石刻中少見的大字。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內容豐富,字型隸、行、草、楷俱全,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點,堪稱福州碑林。
它對研究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歷史和發展,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以湧泉寺為中心的百餘景點鼓山的景點很多,有名稱的就達160多個。這些景點基本上是以湧泉寺為中心,分東西南北四路。湧泉寺在山腰,相傳因寺前有一股泉水湧出地面而得名。“湧泉寺”的匾題,是康熙手書。此寺始建於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明代曾兩次毀於火,明天啟七年(1627年)重建,清順治、康熙年年間又幾次擴建。寺基本上保持了明嘉靖年間的布局和明、清兩代的建築物。遊覽鼓山的人,一般是先到湧泉寺,然後再去尋幽探勝。東路有回龍閣、靈源洞、喝水岩、龍頭泉、白猿峽、水雲亭、聽水齋、甘露松等25景。想欣賞古人題刻的,就走東路。鼓山的題,多集中的靈源洞、喝水岩一帶,幾無隙地。西路庵堂岩洞羅多,最著名的是達摩洞十八景(俗稱十八洞)。

鼓山居

【福州市鼓山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位於福州市鼓山風景區腳下,現已有三個會所正在運營中,其中以【鼓山居】為主,距離福州市東部、閩江北岸、市區中心僅8公里左右。
仁者樂山看是山居修身養性
智者樂水亦是水府照性護命
山為土六為水
有山·有水·有樂趣
鼓山居——修身養性的修行會所,利用鼓山風景區獨特的自然資源,為高端人群減壓的會所,通過膳食料理、山間茶道、大師參禪、書法修行等內容,成為福州自然資源最好的心靈修行會所。
登雲高爾夫會所——結合高爾夫資源,打造成極度私密的私人聚會會所,每次僅供10人以內使用,可以利用高爾夫資源,再結合頂級私房菜,打造高端奢華的生活圈層。
奇石紅酒會所——可以作為半開放性會所,可以在會所品鑑價值不菲的奇石,並可以品嘗頂級的紅酒。

湧泉寺

湧泉寺位於鼓山之上,占地約1.7公頃,仍保持著明清的建築風格。寺依山偎谷,檻廊連綴,25座大小殿堂簇擁著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巨柱聳立,飛檐凌空,雄偉輝煌。殿內釋迎牟尼三世佛不著梵服,只披漢裝,端坐其中;兩旁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法相莊嚴”。在大殿後側,有尊重約1.15噸的“三聖像”。像前有一張桑絲木製成的長桌,據說歷經多次火劫,至今仍完好如初,被稱為鎮寺之寶。大殿內外有許多橡聯佳句,如:“座上白雲多,正丹風浴時,蒼龍臥後;眼中滄海小,看七鯤東去,五虎南來。”等,皆為古寺歷史和環境的生動寫照。
大雄寶殿和圓通寶殿的天花板上彩繪艷麗奪目。其中,大雄寶殿有清光緒十三年(1882年)繪製的各種樣龍圖案129塊,丹頂鶴圖案86塊,另有麒麟、白馬、象、猿等圖案27塊。圓通寶殿有清光緒十三年(1882年)繪製的故事彩繪75幅。此外,還有清台灣知府慶保和福州將軍慶霖兩兄弟同獻的巨匾“寶珞尊嚴”。殿中還保藏著幾十部明版錦裝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及明清的佛像、花瓶等。在大雄寶殿前兩側的鐘、鼓樓上懸掛有古鐘、鼓,其中重約2噸的金剛般若鐘上鑄有6372字金剛經,至今有300多年了。
在圓通寶殿西側有聖箭堂,俗稱“方丈”室。院中栽有兩雌一雄的鐵樹,開花時黃色大如絨球。據說鐵樹分別為閩王王審知和首任住持神曼手植。
鼓山湧泉寺最盛時,僧人曾達1500多人。香積廚仍保留有4口巨鍋,為宋朝時所制,距今有960多年。其中最大一口,一次可裝水20擔、下米5擔,真可謂是“千口之鍋”,養千人之眾。
湧泉寺分別於明永樂六年(1408年)及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兩度毀於大火,明崇禎七年(1634年)重建,到清代又幾次修建後,於1983年重修至今,如今的湧泉寺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兩代的建築風格和布局。整座佛寺有大小殿堂25座,以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三大殿堂為主體、依著山勢層層上升、構成完整的古代建築組群。湧泉寺前兩側的兩座千佛陶塔,是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燒制的,左邊一座稱“莊嚴劫千佛陶塔”
,右邊一座稱“賢劫千佛陶塔”,雙塔是用陶土分層燒制累疊而成,八角九層,高約7米左右。塔身細部為仿宋代木構樓閣建築風格,兩座塔上各塑1038尊佛像,因而叫做千佛寶塔,八角塔檐另塑有僧人武將各36尊,懸掛陶製塔鈴72枝。塔座上塑蓮瓣、舞獅、侏儒,並刻有銘文,記載建塔時間和工匠姓名等。
湧泉寺曾為中國寺院的一所重要經書出版機構,仍保留有明末清初及近代的各種雕板2萬多塊。寺內的藏經殿,存有古版印刷的各類佛經9000部,計2.79萬多冊;手抄經書200多冊;用血書寫的《大乘般若波羅蜜多》經657冊。其中引人注目的是17世紀鼓山住持道霈和尚著作《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共有120卷,分裝48冊,雕版2425塊。這是清康熙年間有代表性的佛學著作。湧泉寺從宋代起就刻經、印經;清康熙間,成了全國出版經書的重要場所。至今,寺內還保存歷代佛經雕版11375塊,堪稱一座佛經的寶庫。
藏經殿正中有一座釋迦如來靈牙舍利寶塔,塔中僅存三顆舍利子與佛牙。舍利子是佛門高僧精、氣、神的結合物,火化後遺留下的,會發光。在塔的背後安放著一尊緬甸送來的漢白玉臥佛象,佛身勻稱,體態安詳,作睡臥狀,據說這就是釋迦牟尼圓寂時的形態。
湧泉寺南側有回龍閣,羅漢台、佛閣等,回龍閣前的放生池是北宋紹興年間(1131~1161年)開闢,元明兩代重開修繕,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砌池岸石欄。現放生池內放養著上百隻烏龜和紅鯉魚,最大的龜有上千年龜齡了。放生池內還塑有一尊高大的滴水觀音菩薩石雕像,觀音手中聖水瓶可流出聖水。閣後有"蘭花圃","蘭花圃"3字匾額是1961年朱德所書。

十八景

清朝道光年間詩人魏傑,根據這裡的自然景物和民間傳說,整理編寫成十八景,刻於達摩洞外的一面岩壁上:
達摩面壁、南極升天、仙猿守峽、古鶴巢雲、仙人巨跡、福壽全圖、蟠桃滿塢、玉筍成林、蟻蜓渡潮、漁燈普照、獅子戲球、金蟾出洞、伏虎馱經、神龍聽法、鎧甲卸岩、慈航架壑、八仙岩洞、千佛梵宮

觀景台

倚靠著木質欄桿極目遠眺,華燈初上的榕城夜景盡收眼底,陣陣涼風吹來,令人仿佛置身仙境。這是遊客在鼓山十八景新建的觀景台的切身感受。這座由省登山協會修建的觀景台,建在鼓山海拔400米處,與姐妹樓毗鄰,採用進口鐵杉經防腐處理搭建而成,古色古香,結實美觀。
遊客可以在這裡納涼、休閒、品茗,也可以品嘗到真正的農家菜。這座觀景台建成以來,每天都吸引大量的遊客和登山者來此休憩納涼,為鼓山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絕頂峰

鼓山的主峰,又名屴崱峰、大頂峰、鼓山頂。2008年由國家測繪局經國務院批准的“第二批31座著名風景名勝山峰高程新數據”中公布的鼓山絕頂峰海拔高度為870.3米。絕頂峰峰頂狀若覆釜,常年多為嵐氣籠罩。福州有“鼓山戴帽,三日泥道”的民諺,就是講峰若雲霧密布,則日內將下雨。絕頂峰的人文起始,據南宋《淳熙三山志》記載:”先是榛莽,不通人跡,宋鹹平中,丁謂與諸公始披刈而登”。
鼓山絕頂峰曾是以前的福州人觀海觀日出的最佳去處;其峰頂據說是福州主城區唯一的一個可以遠眺到大海的地方,晴日立於峰巔,東望大海,一碧萬頃,五虎、川石等閩江口諸島挺立於煙波之間;黎明登峰觀日出,更是一大奇景。
絕頂峰山頂是福州市鼓山旅遊風景區的最佳觀景位置,在絕頂峰之顛俯瞰福州大地,《鼓山志》如此描述:“南望雙江如帶環繞,隔江諸山如象奔虎踞;西望郡城若圖書遠近,村落若聚米若布棋;北望萬山爭奇竟峭,若擁而立其後;東望大海一氣茫然,螺髺數點隱見煙波中”。少年林則徐爬上鼓山絕頂峰後發出“海到無涯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豪邁,歷代官員和文人的不少詩賦提及,絕頂峰之名因之而來。
絕頂峰的摩崖石刻是鼓山石刻較為集中的一處,峰上有宋元明清民國不同年代石刻多處;著名的石刻有題於北宋熙寧四年(1072年)竦紳烈的“鼓山銘”、宋淳熙丁未(1187年)理學大師朱熹的“天風海濤”、宋紹定壬辰(1232年)徐鹿卿的“請雨記”、明朝福州太守汪文盛的“青天白日”等。絕頂峰峰上曾還有望州亭、天風海濤亭和海天一覽亭等景觀,但均已廢。
絕頂峰的壯美風景留下了歷代官員和文人墨客的眾多詩賦,元帖木兒的《登屴崱峰》:“絕頂一聲長嘯罷,海天空闊萬山低”,形象地描述了雄踞福州大地的絕頂峰氣勢。明嘉靖福州才子林世壁游福州鼓山五律詩中的聯句:“眼中滄海小;衣上白雲多”,生動地描寫了遊人在白雲飄繞、風濤不止的絕頂峰山頂,“東望大海,五虎雄峙;南俯閩江,漁帆點點;西眺榕城,如繪似畫;北看群山,翠峰如浮”情景的絕妙寫照.

喝水岩

湧泉寺山門東邊,有一石砌拱門,上書“靈源深處”。傍崖而下石階60餘級,中裂一澗,寬約3米,深約10米,有似石洞,故名“靈源洞”。因為“喝水岩”石刻,這一帶又統稱“喝水岩”。靈源洞兩側,薈萃了自宋以來摩崖石刻200多段,約占鼓山現存摩崖題刻480多段的一半;真、行、草、隸、篆諸體俱備,猶如一座天然石刻書法寶庫,譽為“東南碑林”。
題刻中有宋刻近百段,元刻12段,明刻30餘段,清朝至今百餘段;其中尤以宋代名書法家蔡襄的“忘歸石”,施元長的“喝水岩”以及理學家朱熹,民族英雄李綱和當代郭沫若等題詠石刻,最為著名。
喝水岩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900多年前,湧泉寺祖師神晏法師在此誦經,嫌洞下澗水喧譁,便大喝一聲把流水止住。從此,澗水改道從東側半山觀音閣石壁湧出,原來的溪澗也就乾涸了。

鳳池白雲洞

白雲洞位於鼓山西北風池山西側,因洞在海拔700多米處,常常是:“白雲混入、咫尺莫辨”故稱“白雲洞”。郁達夫遊覽白雲洞後寫道:“一般人所說的白雲洞的奇岩險路,果然名不虛傳的絕景。包括你只去過一次,就會畢生也忘記不了,妙處就在它的險峻”。

鼓嶺景區

鼓嶺屬鼓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鼓嶺是位於福州東郊的避暑勝地,1886年由西方傳教士開闢,距福州約13公里,山高800多米,夏日最高氣溫不超過30℃,吸引了許多不耐福州酷暑的西方人士。1935年時,這裡擁有200多幢風格各異的避暑別墅,還有教堂、醫院、運動場、游泳池、萬國公益社等公共建築。三十年代郁達夫曾到此避暑。是江西牯嶺、浙江莫乾山、河南雞公山之外又一處有影響的避暑地。
鼓嶺在遠東基督徒中間也頗為有名。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倪柝聲曾在此購買一批傳教士別墅,辦成“執事之家”,1948年和1949年曾辦過兩次影響深遠的全國性同工訓練。今天那裡許多村民都是基督徒。
不過鼓嶺建築多屬避暑用暫住性質,因而大多規模小,多為石壘的單層小屋,今大多成了廢墟。再度開發,又新建了70多座別墅,汽車可以直接到達。這高山深處又重新熱鬧起來。建成的“柳杉王公園”和正在建設的石柱山景點、牛頭寨景點,增添遊覽景色。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2012年2月15日在出席美國友好團體歡迎午宴時,動情地講述了20年前他幫助一對美國夫婦尋訪中國故地的故事,令在場的中外嘉賓和媒體記者既備感親切又深受感動。
習近平副主席當天在華盛頓發表《共創中美合作夥伴關係的美好明天》的演講時特別提到,1992年春天,他在福建省福州市工作期間,從報上看到一篇《啊!鼓嶺》的文章,講述了一對美國夫婦對中國一個叫“鼓嶺”的地方充滿了眷念和嚮往,渴望故地重遊而未能如願的故事。

磨溪景區

福州磨溪景區位於福州市鼓山東側快安村。原名龍溪,全長25華里,發源於鼓山,因水源豐富,清道光年間全盛時沿溪處處磨坊,故名“磨溪”。溪水時而曲折迂迴,時而直瀉而下。“人在石上走,水在石下流”。溪中大大小小岩石,被溪水沖刷得乾乾淨淨,不停的流水隨著不同落差,發出各種響聲,有琴聲、鑼聲、鼓聲等。尤其龍潭深邃,水色透明,泉水從高處落下,響聲更加清脆。順溪進山,兩山對峙,東邊山上高山寨和茶園像是世外人家。對岸溪中一岩石宛如一頂紗帽,其上和著一株榕樹,枝葉茂盛,叫“紗帽潭”。磨溪東邊另一條小溪,泉水不斷地從高山寨流下,經過重重疊疊岩層,構成優美的畫面。磨溪西側,路旁有一組岩石構成的山洞,上刻“龍溪古蹟”。洞口上方刻有“無為而成”。橫穿過磨溪,一條小路可上山坡,路旁一塊岩石像青衣學士拱手溪邊,岩石上刻著“南宮拜石”。溪旁還保留一塊磨盤石,這是從前放水輪車的地方。後來這裡修起了攔水壩,成為一個小水庫。
經過福州岩友兩年多的開發,磨溪已成為福建省最成熟的戶外自然岩壁攀岩場,計有三片岩壁22條線路,其中兩條傳統攀線路,其餘20條為運動攀線路,線路高度10—21米不等,線路難度5.7—5.12,石質均為花崗岩。另有一條21米速降道,坡度85—87度,為了增加安全性、保護繩索,還在崖頂轉角處安裝一鍍鋅管形成光滑過渡。可以說,福州磨溪景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較成熟的天然攀岩場所。

瀑布景觀

鼓山僅瀑布景觀一項,就有包括掬珠潭瀑布、龍首瀑、天石灘瀑布群、仰天谷瀑布群、水雲瀑布群等多達23處。這些瀑布不僅形態各異,且可近觀、可遠觀、也可仰望,還可俯視,滿足遊客多角度欣賞需求。
依照鼓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在不久的將來,觀看這些瀑布就無須等到大雨季節,瀑布景觀將成為鼓山一大看點。

騎行鼓山

福州鼓山福州鼓山
九曲十八彎的鼓山公路上隨處可見騎腳踏車上山的人群,充滿活力的福州市民早已把騎行
當成日常休閒和鍛鍊的最佳選擇,無論春夏秋冬,鼓山之上仙雲繚繞,盤山公路上的騎行勇士揮汗如雨,享受大自然賜予人類醇甜的空氣,芳香的土壤,靜謐的叢林,沁人的泉水,以及登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山地車,公路車,小輪車...無論你是什麼坐騎,鼓山都歡迎你來挑戰自己的極限。既可以呼朋喚友,大群朋友組隊騎行,享受一路歡笑,一路互幫互助的兄弟情義,也可以千里單騎,靜享天人合一的無上境界。
如今騎行鼓山不單單只是玩玩怎么簡單。這已經成了一種文化,獨特的鼓山文化,騎行鼓山是神聖的。不僅僅是盤山公路途經的那么多的名寺古剎以及著名景區,更因為這是福州的神山,福州的象徵,福州的驕傲。你在福州玩山地車,沒騎過鼓山,那真的會被很多人鄙視,現如今鼓山北宦溪,經鼓嶺到山腳已經是環福州·永泰國際公路腳踏車賽的正式比賽路段,每年世界各地的腳踏車手都會齊聚鼓山,來領略福州的傳奇。
環福州∙永泰國際公路腳踏車賽每年11月份在福州舉辦。賽事是福建省有史以來舉辦的第一屆經UCI註冊的2.2級國際公路腳踏車賽。
賽事將邀請國內外22支專業隊伍參賽,總獎金達10萬美金,賽事規格高、專業性強、意義重大,將是福建省腳踏車運動史上的標誌性賽事。
來吧,騎行鼓山,享受登頂的狂歡和以50公里的時速高速下坡的激情吧!(注意請帶好頭盔!)

路線推薦

以下是一些登山愛好者整理出來的8條鼓山最佳登山旅遊路線,供大家參考:
1.下院——般若庵鼓山下院下車,經新登山道東線登山經楚雲庵、海會塔到舍利院(觀賞九龍聚會),繼續東行到般若庵(遺址上重新修建)。庵前小路下山,經龍門水庫到龍門村。
2.下院——情侶谷鼓山下院站下車,經新登山道西線登山,半山向西進情侶谷,沿溪谷向上攀登,經緣潭、同心潭,向東小路上攀至觀景台。經千佛庵、達摩洞十八景下山。
3.下院——桃源洞鼓山下院下車,經新登山道西線登山,途經達摩洞十八景、千佛庵。走一段上山公路、見桃源洞路標。下山到桃源洞(有寺廟和僧人),洞前小路下山返回下院。
4.下院——喝水岩鼓山下院下車,經新登山道西線登山,沿古道登山,經半山亭、茶亭、更衣亭(欣賞摩崖題刻)。萬松灣下山,經過安樂橋,再上山經水晶山茶園到喝水岩,順石階經“石鼓名山坊”下山。
5.下院——絕頂峰鼓山下院下車,經新登山道西線登山,經茶亭、更衣亭到“石鼓名山坊”後至山門、千年楓樹、松濤亭。從絕頂峰下面經過到鳳池,由老古山、白雲洞下山。
6.魁岐——舍利院由魁岐村國小旁洞長壽路登山至1080米。走一段公路經楊樹莊墓到舍利院。小路下山,經觀音嶺,返回魁岐。
7.埠興——白雲洞由埠興村(鼓山中學附近)登山,經凡聖寺,龍脊道到白雲洞(良心寺)觀風動石(烏龜石),向西行至仙人腳跡。下山經十八羅漢台(石刻羅漢)、積翠庵,返回埠興村。
8.埠興——古寺西來院由埠興村登山,經凡聖寺、白雲洞、石棺頭岩到仙人腳跡,西行到古寺西來院遺址。沿石階古道下山,到樟林村、秀嶺自然村。

名人詩詞

福州鼓山福州鼓山
《游鼓山喝水岩》
作者:姜特立 朝代:宋
【詩詞】:
昔聞鼓山名,未到鼓山寺。勝游不易得,一失恐難值。今朝忽勇猛,便作入山計。雖無濟勝具,尚可策疲致。松下止呵導,山前屏車騎。仰窺白雲峰,俯躡青螺髻。半天開佛剎,傑閣照金翠。路窮兩崖間,巨石擘元氣。何年瀉白虹,一喝回狂勢。衝波落山後,余務泄厚地。山靈畏定力,仙鬼吝幽閟。至今千仞底,不見波流駛。尋師水倒回,卓錫泉涌沸。異事驚倒人,此理本無二。亭邊數蒼石,刻畫幾大字。顧憐身後名,慘戚當時意。茫茫千萬古,存滅可勝記。灰劫同一盡,要自濟兒戲。不知生前酒,對石聊一醉。醉到無何鄉,卻就僧床睡。
《鼓山》
作者:朱德
鼓山高聳閩江頭,面貌威嚴障福州。
縱有颱風聲猖獗,從來不敢到閩侯!
破陣子(登鼓山)
作者:喬帥
六百逶迤閩水,三千迢遞河山。
庭榭階台楊柳雨,
澗鳥春花雲岫煙。
翠峰入眼帘。
歲月風光無限,春秋蝶夢連年。
昔者羊公酬四海,
我輩今朝心淚潸。
補天志未乾。
鼓山作品
有很多鼓山相關的作品,像阮航峰的鼓山驚魂記系列,這一系列的作品有《鼓山驚魂記之守山人》、《鼓山驚魂記之九曲回魂溪》……目前正在不斷更新中,其早期與鼓山相關的代表作品有《鼓山驚魂記》、《黑段子——夜行鼓山》、《除惡寶刀》、《不要太囂張》、《我在陰間寫空間日誌》跟福州籍當代中國著名詩人陳運和的詩《鼓山》名句“敲不響的鼓山仍吸引賓客來往瞧不夠的名勝仍常生錦繡文章”等。
公交線路編輯
(1)到達福州鼓山主入口福馬路北側鼓山風景區公交總站內的公車有:7、29、69、70、97、108、115路。
(2)到達福馬路南側鼓山風景區站外停靠點的公交有162、170、112、302、303路
(3)途經鼓山風景區的公交有36、73、40、137、178、兩馬航線定時班車
(4)到達鼓嶺景區的公車有63(警官學院往返鼓嶺柳杉王公園)、193(火車站北廣場往返鼓嶺柳杉王
公園)(註:193、63路都為定時班車,有乘坐的遊客可在警官學院與火車站北廣場總站查看站牌)

門票

進山和登山免費;湧泉寺門票40元/人(年票50元/人,不限次數);
十八景門票10元/人
觀光纜車收費標準:單程50元/人,往返75元/人

鄉鎮榮譽

鼓山鎮於1993年被評為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1994年被評為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1996年名列全省百強鄉鎮第4名,1998年躍升為第1名;2000年位居全國百強鄉鎮第五位,被評為“福州市經濟強鎮”、“福州市第九屆文明村鎮”;2001年被評為“福州市一流經濟強鎮”,2002年被評為“福州市超一流經濟強鎮”。2003年,在全省50強經濟強鎮中排名第三。2004年通過市級文明鄉鎮考核驗收,被評為全省婦聯繫統先進集體。2002-2006年連續四年被評為福州市超一流經濟強鎮,2006年名列全省百強鄉鎮第七名。

交通信息

下院的公車有:7路下院-福大學生廣場末班22:00。29路下院-金牛山公園末班21:00。58路下院-馬尾水岸君山末班19:00。69路下院-火車站末班22:00。70路下院-總院分院末班22:00。97路下院-福大東門末班21:00。108路下院-赤星村委末班21:00。112路下院-洪山樑厝路末班21:20。115路下院-上渡建材市場末班22:00。131路下院-馬尾中鋼末班18:30。302路下院-公交福灣站末班21:00303路下院-洪山橋小區。170路火車站北廣場-下院162路下院-金山公交總站過路車有178路火車站北廣場-馬尾名成水產(青洲總站)。73快線公交仁德站-福州保稅區。73路馬尾中鋼-公交仁德站末班馬尾22:50公交仁德站22:00。36路東岐碼頭-公交仁德站末班東岐20:15公交仁德站19:00。40路琅岐東方學院-公交仁德站末班17:00下院最後一班車應該是從馬尾回市區的73路73路最後一班22:50從馬尾發車,到下院至少23:00以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