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鄴區

建鄴區

建鄴區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區,是國家東部地區的金融服務中心,華東地區商務商貿中心,長三角會展中心、文體中心和創新創意中心,長三角北翼金融中心。建區始於民國22年(1933年),源於民國時期的南京市第五區(城西區),以西晉時期南京的故稱“建鄴”為名。建鄴區境內地勢低平,河流眾多,縱橫交錯,秦淮河、上新河、莫愁湖、南湖和眾多的塘、窪均為江河故道遺存,有莫愁湖公園、南湖公園、綠博園、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粵軍陣亡將士墓、惲代英烈士殉難處等景點及紀念地。2005年全國十運會、2013年南京亞青會和2014年南京青奧會的主賽場及開、閉幕式舉辦點均在建鄴區的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

基本信息

歷史

建鄴區稱源於南京古地名。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秣陵縣被一分為二,秦淮河以南稱秣陵,以北置建業,次年改稱建鄴。

建興元年(公元313年),為避晉愍帝司馬鄴諱,改建鄴為建康。

1933年南京開始設定區級建制,為第五區。

1950年6月改為第四區。

1955年8月定名建鄴區。

1967年3月改稱紅衛區。

1973年12月恢復為建鄴區。

1995年4月11日,雨花台區江東鎮所轄的河南、所街、興隆、向陽、東林5個行政村和仁東橋、棉花堤、螺絲橋3個居委會,以及原茶亭行政村,劃歸建鄴區管轄,並組建新的街道辦事處;4月24日,市政府在區劃調整辦公室舉行交接簽字儀式。4月27日,在南湖新村西南,東至南河,南至雨花台區青石村、紅旗村,西至棉花堤夾江,北至鼓樓區江東村的範圍內成立興隆街道辦事處。新成立的興隆街道辦事處,轄安國、安泰、安民、安康、螺絲橋、仁東橋、棉花堤7個居委會和河南、所街、興隆、向陽、東林5個村委會,安如、安意兩個居民區,面積8.24平方千米。人口9927戶、34268人;5月18日正式掛牌。對河西劃入地區其它部分:茶亭東街中心線以南,白鷺村以東,集慶路西延中心線以北,劃歸南湖街道管理;北圩路以西,茶亭東街中心線以北,原茶亭村與江東村河界中心線以東,鳳凰西街以南地域劃歸莫愁湖街道管理。10月16日將“愛達花園公寓”小區從雨花台區劃歸建鄴區興隆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0年,建鄴區轄6個街道。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358966人,其中:莫愁湖街道 71167人、朝天宮街道 46565人、安品街街道 31458人、止馬營街道 37648人、南湖街道 79239人、興隆街道 92889人。

2002年,雨花台區沙洲、雙閘街道辦事處和江心洲鎮劃歸建鄴區管轄;建鄴區朝天宮、止馬營街道辦事處劃歸白下區管轄;建鄴區漢中門大街及其西延至長江段以北部分劃歸鼓樓區江東街道辦事處管轄;鼓樓區漢中門大街及其西延至長江段以南部分劃歸建鄴區興隆街道辦事處管轄。撤銷江心洲鎮設立江心洲街道辦事處(2003年正式掛牌成立)。

截至2009年底,建鄴區轄7個街道:南湖街道、濱湖街道、興隆街道、南苑街道、雙閘街道、沙洲街道、江心洲街道,區政府駐興隆街道(南京市江東中路269號)。

區劃

2012年,建鄴區轄莫愁湖、南苑、興隆、沙洲、雙閘、江心洲6個街道,42個社區,18個行政村。

街道名稱 街道駐地 面積(k㎡) 人口 下轄社區、村委會
莫愁湖街道 露園街26號 4.3 152220 莫愁湖、玉蘭里、北圩路、江東門、兆園、福園、明園、鳳棲苑、水西門、長虹路、藝苑、電站、文體、康福、茶亭、蓓蕾、沿河
南苑街道 南湖路58號 6.4 110601 愛達、健園、話園、吉慶、虹苑、怡康、國泰民安、鷺鳴苑、興達、廬山、所街村、向陽村
興隆街道 江東南路28號 12.6 67267 金典、積善、正達、月安、奧體、桃園居、仁河、樂山路、河北村、河南村、興隆村
雙閘街道 雙閘街31號 13.51 19560 雙閘街、江南村、雙閘村、紅旗村、五星村、天保村
沙洲街道 雨潤大街88號 10.95 56476 科技園、中城、中勝、中奧、中央商務區、雙和園、蓮花北苑、蓮花南苑、蓮花嘉園、金穗花園、清荷園北園、沙洲村、中和村、蓮花村、雙和村、青石村
江心洲街道 永定村 15 20875 白鷺村、洲泰村、永定村

環境

地理

建鄴區是南京市六個主城區之一,位於南京市區西南部,東、南緊鄰外秦淮河和秦淮新河,西臨長江,北止漢中門大街,總面積80.87平方千米。境內交通發達,至2011年底有長江過江隧道、應天大街、夢都大街、揚子江大道(建鄴段)、繞城公路(建鄴段)等5條快速通道,水西門大街、集慶門大街、漢中門大街、江東中路、奧體大街、河西大街等6條主幹道,長虹路、北圩路、燕山路、富春江西街、富春江東街等5條次幹道,莫愁湖東路、紀念館東路等36條支路。境內過境公交路線45條,其中境內始發車36條。南京1號、2號捷運線路橫貫全區。

氣候

南京市建鄴區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處於西風環流控制之下,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冬季受歐亞大陸氣團的影響較深,為西伯利亞高壓(或蒙古高壓)控制,多偏北風,天氣晴朗、寒冷、乾燥。夏季歐亞大陸氣溫急劇升高,成為低壓區,西伯利亞高壓中心衰退到貝加爾湖以西,高空西風帶北移,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增強,暖濕空氣由海洋吹向大陸,在它的控制之下,境內多東南風,天氣炎熱,雨水充沛。春、秋兩季是冬、夏交替過程中的季節。春季因大陸由冷變暖,而使西伯利亞冷高衰減分裂,一部分中心移到黃海一帶,造成地區多東北——東風。秋季大陸空氣冷卻下沉,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向東南退縮,西伯利亞高壓開始增強,境內又漸受北方冷氣團控制,形成乾燥涼爽天氣。

人口

建鄴區轄域東臨外秦淮河,西至長江,南到秦淮新河,北至漢中門大街,面積82平方公里。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建鄴區的人口數為225048人,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建鄴區的人口數為358966人,10年零4個月間,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為4.52%,高踞6城區之首。由於區劃調整因素,至2004年,建鄴區總人口數為331540人,其中戶籍人口184259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僅為55.58%。

人口情況

截至2011年底,全區戶籍總人口為251 480人,其中男125 231人,女126 249人。總人口比上年增加11 226人。人口出生率為11.98‰,死亡率為5.27‰,自然增長率為6.71‰。全區有回族、滿族、藏族等39個少數民族,總計9975人,其中回族8534人。

經濟

經濟發展經濟發展

建鄴區民營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與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的方針政策、與人們對民營經濟的逐步認同息息相關。從建鄴區實際情況來看,民營經濟的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限制發展時期,從建國一直到改革開放初期。建國初期,全區只有30多家手工業作坊和為數不多的個體零售店,公有制經濟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就是僅有的這幾家私營個體戶在後來也大多數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割掉了。(圖冊參考資料

第二階段:起步發展時期,從改革開放初期到1991年。這一階段,全區民營經濟發展開始起步,但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較小,而且經歷了“紅帽子”、摘帽、戴帽的曲折過程。全區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從1978年0.08萬人增加到1991年1.82萬人,占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從0.06%提高到0.8%;個體經濟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從1978年0.01億元增加到1991年4.40億元,占全區零售額的比重從0.26%提高到18.6%。

改革開放譜新篇改革開放譜新篇

第三階段:放手發展時期,從1992年到2001年。這一時期,區委、區政府相繼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決定》、《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實施意見》等檔案。全區民營經濟從下海經商等所引起的急劇增長逐漸步入穩定發展。到2001年末,全區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1.5億元,占全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8%;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0.96萬戶,其中私營企業註冊資本在500萬元以上的有23戶、100萬元至500萬元的有1346戶;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5.87萬人,占全區從業人員的比重達到8.02%;個體私營經濟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2億元,占全區零售額的比重達57.2%。 (圖冊參考資料

第四階段:快速發展時期,從2002年至今。這一時期從南京決定實行“一城三區”的戰略為起點,全區上下群策群力,出台多種優惠政策,致力於快速發展河西新城。2002年初,區委、區政府組織召開了全區全民創業動員大會,就鼓勵幹部招商、方便民眾創業、支持企業發展、強化環境整治等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民營經濟推動全民創業的若干意見》、《關於提高機關效能服務全民創業的意見》、《關於在全區開展“全民創業,奮力趕超”主題教育活動的意見》、《關於建立發展民營經濟、推動全民創業工作和服務體系的通知》等一系列檔案,全區民營經濟迎來了大發展的春天。

2012年,堅定不移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端產業,集中精力建設功能園區,全面強化經濟運行綜合分析和動態監測,切實加強財稅組織和招商引資,經濟總量穩步提升,綜合實力不斷增強。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0.1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103.5億元,同比增長13.8%;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79.6%;財政總收入55.2億元,同比增長18.12%;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3.75億元,同比增長21.2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市河西指揮部)200.2億元,同比增長16.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5.7億元,同比增長16.2%;實際利用外資3億美元;地方外貿出口4.5億美元,同比增長10%;服務外包執行額2.2億美元,同比增長67%。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全市保持前列。

2014年,該區完成GDP253.7億元,同比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202.8億元,同比增長11.6%;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全年達到80%。河西CBD區域內已集聚各類金融和類金融機構300餘家,金融法人總部和外資機構數量均占到全市2/3強。2014年,建鄴先後獲評江蘇省“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區”、“創投集聚發展示範區”和市“網際網路金融示範區”等稱號。

中央商務區

河西中央商務區河西中央商務區

河西新城的核心區域。它以江東南路為主軸,北起夢都大街,南至河西大街,長約2公里,西隔江東南路,與奧體中心相望,東接世紀星園、光明城市等高檔住宅小區。總投資107億元,含13個項目16幢高層建築,總建築面積230萬平方米。

新城科技園

2003年9月,南京新城科技園(簡稱科技園)建立。面積4平方公里。園區位於河西新城東南部,北起月安街,南至繞城公路寧西立交橋,東臨南河,西至泰山路,與萬科光明城市、中海賽納麗舍等高檔住宅區毗鄰,與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CBD中央商務區相望。夢都大街、河西大街2條城市主幹道以及南河路、奧體大街等6條城市次幹道橫穿園區,捷運1號線在園區內設有中勝站,是一個以積體電路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型第三產業為主的市級科技園,是科技人員創業聚集的平台和地方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的基地。

科技園共分五大區域,即副食品加工區、商貿服務區、研發創業區、加工製造區(含新城科技大廈和工業大夏)及商業辦公區。

交通

陸路

已建設道路36條總長100多公里,4條城市快速通道、5條捷運線(3、4、5號線正在建設)橫貫全區,其中捷運一號線已開始運營。南京長江三橋已經建成即將通車,南京長江隧道正在建設。

水路

沿江展開,東西進深3-5公里,水路運輸便利。

航空

距離市中心新街口約3公里,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40公里。

社會

教育

2002年10月南京市實施了以建鄴區為主體的行政區劃調整,建鄴區的教育隨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近三分之二的學校劃入他區,教育品牌資源基本流失,骨幹教師比例大幅度降低。全區有中學9所,國小12所,幼稚園19所(公辦園5所),全區在校學生22380人,教育直屬機構有區電大、教師進修學校、少年宮、招考辦等,學校中現有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1所,省三星級高中1所,省示範國中4所,省(市)級實驗國小6所。

編制完成了《建鄴區教育布局調整及新區教育規劃方案》。全區3—5周歲幼兒入園率達97.3%,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和鞏固率均達100%,畢業率達100%;國中入學率100%、鞏固率99%,基本達到了“雙高普九”的要求,同時,有效解決了殘疾少年兒童、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國中畢業生升學率達98%以上。其中普通高中招收新生1002人(含金陵中學河西分校),比2003年多招120人;職教類招生928人,比2003年多297人,增加47%;五年制大專生招生589人,比2003年多188人,增加46.8%。區電大在校生近4000人,比2003年增長20%,全日制普專畢業生就業率達85%,專轉本達15%。

2010年,基礎教育設施規劃總數由2004年的88所調整為132所。

截止於2012年金陵中學河西分校、金陵中學實驗國小、南京師大附中新城國中、南京師大附中新城國小、中華中學上新河國中、建鄴實驗國小等20餘所新校先後建成開辦,建築總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還有一批項目在籌備中,如南京外國語學校河西分校、蓮花九年制學校、江東九年制學校。

文化

蜀漢,諸葛亮觀建鄴形勝吟出“鍾埠龍盤,石城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千古絕句。南朝,蕭衍以莫愁湖為題材賦一曲“河中之水歌”,流傳至今。歷代詩人、詞家、書畫家王羲之、李白、劉禹錫、蘇軾、朱之蕃、黃尚質、袁枚等都曾到建鄴,登過冶城山,泛舟莫愁湖,繪丹青、賦詩文,留下了許多佳作名篇。明清時期,文藝活動生機勃勃,戲劇、曲藝、舞蹈等始在戲台、茶館登場,“絲竹晝夜不絕”。南京雲錦、絨花等民間工藝美術品享譽國內外,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成為留給後人的珍貴藝術品。

民國26年(1937),日軍侵華,南京淪陷,文化活動受到影響,文化市場較為混亂。

解放後,文化事業發展順利。1950年設立文化行政管理機構。文化館、圖書館、廣播站、文化站、少年宮、工人俱樂部等相繼建成,一批管理人才湧現,文化經營場所應運而生,民間文學遺產得到挖掘與整理,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美術、書法、攝影團隊建立,並以豐碩的成果展現建鄴新面貌、新形象。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文化事業立足改革,不斷創新,館站結合,館校結合、館廠結合的文化格局業已形成,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家庭文化、軍營文化發展迅速,成績斐然,對全區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1992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全省“民眾文化先進區”,1996年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先進區”稱號。

主要文化場館有:江蘇省方誌館、江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藝蘭齋美術館、建鄴區歷史展覽館、建鄴區文化館、建鄴區圖書館等。

醫療

三甲醫院:江蘇省中醫院、南京市中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

主要醫院:南京市建鄴醫院、南京市建中中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南京市建鄴區中醫醫院、南京明基醫院、南京市建鄴區婦幼保健所

到“十一五”期末,全區有衛生機構91個。其中綜合醫院1所,中醫醫院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2個,衛生監督、疾病控制、婦幼保健、專科防治機構各1個,個體診所及社會辦醫機構68個。區屬醫療機構核定床位280張,轄區其他醫療機構核定床位680張。全區每千人口擁有床位比2.59張(南京市3.53張)。全區有衛生人員2245人,衛生技術人員2114人,衛技人員占總人數的94.16%。區屬醫療衛生單位現有在職職工664人,其中衛技人員533人,內含執業(助理)醫師287人、註冊護士172人。全區醫療機構萬元以上設備1135台,其中50萬元以下設備750台,50-100萬元355台,100萬元以上設備30台。全區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建設進一步強化,基本形成了融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醫療衛生服務網路。

體育

2005年十運會在南京的舉行,揭開了建鄴區體育產業發展的新局面。2006年至2008年,該區連續三年在奧體中心成功舉辦了體育博覽會和體育嘉年華。

2009年在江蘇省冬季項目(短道速滑、花樣滑冰)比賽中,該區冰上運動隊取得少年男子甲、乙組和少年女子乙組第一名;2009年在全國第十一屆運動會女子足球比賽中,江蘇女足獲得冠軍,其中有3名主力由建鄴區培養和輸送。2010年在十七屆省運會中,該區青少年女子足球甲組、乙組、丙組隊伍表現出色,其中丙組更是獲得了冠軍,共獲得8.5塊金牌,建鄴區體育局也被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南京市參加第十七屆省運會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1年全區有100多支健身隊伍、100多個晨晚練健身點、20多家健身場所和會所、10餘支特色隊伍,經常參加鍛鍊的人口占60%。

2013年到2014年,建鄴區作為亞青會與青奧會的主會場,舉辦世界級的體育賽事。

城建

突出抓好重點拆遷、建設項目推進

城市建設與管理取得新進展。自覺按照國際化的標準、現代化的理念和城市化的規律,始終突出規劃的引領作用,全面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2008年在已有的新城框架基礎上不斷提升新城綜合功能,努力將一座現代化的新城展現在世人面前。

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已建成雲錦路北段,燕山路、雲錦路二期全面啟動,所街路東段道路拓寬及景觀改造工程已進場施工,所街路西延、福園路西延、江東門北街、集慶門大街西延二期等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

“生態建鄴”建設成效顯著

2008年建鄴區深入實施環境建設,新增綠地57萬平方米,栽植大樹5229株。整合區改造工作不斷深化,實施安如村等11個小區總計60萬平方米的小區出新和145幢房屋整治出新,大力開展水西門大街等主次幹道街面整治出新及占道經營、渣土整治等十大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提升區域面貌。全面實施水西門大街、江東中路等重點區段亮化建設,提升新城的亮化效果。

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建鄴區進一步完善城市模組化管理工作,加大了河西中部地區日常管理力度,積極推進城管進社區工作,著力提高城市管理問題的發現率和辦結率,進一步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能。致力滿足新城需求,各項社會事業不斷完善。2008年,以創建活動為契機,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復蓋全區的社會配套網路日趨完善,社會公共服務品質進一步提升。

社區建設取得新成果。2008年順利完成區級機關搬遷,雙和綜合辦公區項目穩步推進。區社區服務中心投入使用,沙洲、雙閘社區中心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積極推進和諧示範社區創建,協調解決玉蘭里等9個社區的辦公用房,社區辦公和便民服務條件進一步改善。

旅遊

旅遊概況

建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區內有早在宋朝就被譽為“江南第一名湖”、古金陵48景之首的莫愁湖,民族工藝瑰寶——中華雲錦織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鄴新區風景秀美,第四界世界城市論壇主會場——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氣勢恢宏,全國農業旅遊師範點——江心洲風光無限,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運動會的主會場——奧體中心世界一流,首屆中國綠化博覽會主會場——綠博園風采別樣,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南京捲菸唱魅力獨具。 建鄴區節慶活動豐富,中國(南京)長江國際旅遊節、中國南京江心洲葡萄節、“江上人家新春樂”旅遊節等節慶吸引著八方遊人。

中央公園

河西中央公園河西中央公園

中央公園位於河西大街商業軸線與江東中路河西中央商務區商務軸線的交匯之處,是河西中央商務區的中心軸點,占地10萬平方米, 2008年五·一向市民免費開放。中央公園地面以生態、景觀、水體為主,同時建有茶座、餐廳等休閒設施,地下是華東地區最大的人防工程。(圖冊參考資料

中央公園負一層以娛樂、商業為主。負二層為大型地下停車場,可容納1200輛車。中央公園是捷運一號線和二號線的換乘站。

濱江公園

活動區——賞魚釣魚、餐飲娛樂

南京河西濱江公園南京河西濱江公園

從河西大街至奧體大街,占地約435畝。這裡安排了長江遊覽、賞魚釣魚、餐飲娛樂等一系列開放的公眾活動。其中最受人注目的就是1.4萬平方米的漁人碼頭,即將是集餐飲、酒吧、茶飲等為一體的大型水岸服務設施,坐在長江邊品茶、吃飯、喝酒,眼前是濃郁繁榮的水岸景色,別有一番味道。

休閒區——親水平台、濕地公園

從奧體大街至夢都大街,占地590畝,是濱江公園的休閒區。這裡通過改造原有地形地貌,綠化、美化水岸環境,將防洪牆開闢為濕地公園,並建有觀江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休閒區還藏著一個“老古董”——太陽宮,這個是明末清初的一個木材交易中心,如今還剩下一棟老房子和兩個舊亭子。經過修繕擴建,在太陽宮原址上保留了原有古建築,占地2萬多平方米。

文化區——主題公園、雕塑花園

作為連線奧體中心場館與濱江風光帶的文化體育軸線,也就是濱江公園的文化區,這裡占地約180畝。設計內容包括“三山”、“二水”、“白鷺”3個主題公園,以及8個雕塑花園。

南京奧體中心

南京奧體中心南京奧體中心

南京奧體中心是一座世界一流的,全國獨一無二的體育公園,以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標準最高、環境最美而享譽國內外。中心集旅遊、演出、健身、體育賽事、經濟展覽為一體。南京奧體中心座落於南京市河西新城區中心區域,總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總投資21億元,由世界著名的霍克公司設計(曾設計過悉尼歌劇院),中心由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網球中心、科技中心五大場館組成。是世界第五代體育建築的代表。在科技中心觀光塔上俯瞰,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網球中心宛如彩虹環繞、扇貝開啟、海螺橫臥、蓮花綻放,徜佯在綠草如茵,碧波蕩漾的體育公園,一座座將體育和慶典、未來、海洋、自然、生命完美結合的大型體育場館建築群,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綠博園

綠博園綠博園

南京中國綠化博覽園(以下簡稱“綠博園”)是首屆中國國際綠化博覽會的主會場,位於南京河西新城區濱江風光帶內,毗鄰奧體中心,西臨長江,與江心洲景區隔岸相望,依山傍水、氣勢恢弘,整個公園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揚子江畔。

綠博園占地面積77公頃,以濱江綠色生態景觀營造為主題,結合博覽、科普、環保、休閒、渡假與旅遊功能,配以適量的商業服務和游賞設施。全園由35個國內園、5個國際園、2個行業園以及江堤外3個自然風光區、綠博館、溫室、花卉苗木交易市場等組成。園內種植有600多種全國各地植物,其中包含金花茶、銀杉、桫欏、水杉等多種國家一類保護植物;國家級珍稀保護植物對節白臘;以及從新疆運來的胡楊與樹木的化石——矽化木。南京綠博園是集示範推廣、科普宣傳、觀光休閒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城市綠色主題公園。

莫愁湖

莫愁湖內景莫愁湖內景

莫愁湖為明代古典園林,面積48.6公頃。自古有“金陵第一名勝”、“江南第一名湖”、“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讚譽。園內樓、軒、亭、榭錯落有致。尤其是園內的勝棋樓、粵軍陣亡烈士墓、抱月樓、中日友好鳶尾園、湖心亭水榭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綠蔭、岸堤柳煙之中,令遊人流連忘返。

(圖冊參考資料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位於建鄴區水西門大街418號,這裡曾是侵華日軍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同胞叢葬地。本館始建於1985年,是全國第一座抗戰系列專題紀念館,通過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再現南京大屠殺特大慘劇的歷史。該館建築採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氣勢恢宏,莊嚴肅穆,別具一格,被譽為是一部用石頭築成的史書。2004年3月1日起免費對外開放,已成為對內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外配合國家開展民間外交及國際和平友好交流的重要場所。國家已投資對其進行大規模擴建,並準備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圖冊參考資料

雲錦研究所

南京市雲錦研究所南京市雲錦研究所

南京市雲錦研究所的前身為1954年成立的“雲錦研究工作組”,中國著名的工藝美術專家陳之佛教授擔任研究工作組組長。1956年10月,周恩來總理親自指示:“一定要南京的同志把雲錦工藝繼承下來,發揚光大。”1957年,經江蘇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南京市雲錦研究所”,從此,南京市雲錦研究所作為全國唯一的雲錦專業研究機構,承擔著雲錦繼承和保護的歷史重任。(圖冊參考資料

南京雲錦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因其絢麗多姿,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織物。而南京雲錦則集歷代織綿工藝藝術之大戊,位於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品貢品,因其豐富的文化和科技內涵,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公認為“東方瑰寶”、“中華一絕”。亦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已成功申請世界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

江心洲景區

江心洲景區江心洲景區

農趣館位於建鄴區江心洲南部,為南京市青少年教育實踐示範基地、南師附中和考菲爾德學校(澳大利亞)傳統農業教育交流師範基地,也是農業旅遊定點單位(三星級)。收集了祖輩所使用過的數百種簡樸原始的手工勞動工具。遊客在這些憶往昔的參觀過程中,可以了解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讓青少年一代受到良好的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傳統教育,從中得到有益的啟迪和鼓舞。(圖冊參考資料

江心洲葡萄樂園

位於江心洲洲泰村,占地1000畝。是欣賞江心洲田園風光的最佳地方,在它周圍,是3000畝連成片的葡萄種植園區。葡萄樂園由三部分組成:兩層的門樓、綠色走廊和葡萄種植園。綠色走廊是最吸引人的景觀,它長500米,兩邊種植著葫蘆、金瓜等藤蔓植物,在夏天特別上葡萄節舉辦的時候,這裡滿眼綠色,廊頂上果實纍纍,風景絕佳。遊客們可以在此觀看音樂歌舞表演、購買旅遊紀念品,還能島葡萄地里採購各個品種的美味葡萄。

名人

革命烈士代表

人傑地靈-革命烈士代表人傑地靈-革命烈士代表

李捷烈士,女,1916年8月生,南京人。1936年參加新四軍,1941年在皖南事變中被捕,1942年6月在上饒被殺害。

趙繼貴烈士,1955年7月生,南京人。1976年參加人民解放軍,1979年2月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光榮犧牲,榮立一等功。

先進模範人物代表

原慶豐浴室服務員、市勞模周金貴。

原瀘光理髮店副主任,省勞模李學東。

原建鄴區環衛所工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翟玉珍。

原第五中學教室、市勞模、全國優秀教師金城。

原建鄴路幼稚園主任、全國教育系統勞模張杏英。

南苑街道興達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劉麗華。

原區檢察院民行科科長、市勞模、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楊衛華。

原建鄴區房產局局長、省勞動模範陸叢良。

知名人物代表

郭金龍,1964年畢業於南京五中,曾任四川省忠縣縣長、樂山市委書記、四川省委副書記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安徽省委書記、北京市委副書記、北京市代市長等職,自2012年起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

束懷德,1948年畢業於南京五中,曾任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原秘書長、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共產黨十四大、十五大代表。

吳祖強,1947年畢業於南京五中,著名音樂家,曾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主要作品有《在祖國的大地上》、清唱劇《與洪水搏鬥》,以及與杜鳴心合作的舞劇《魚美人》《紅色娘子軍》等。

喬登江,1947年畢業於南京五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少將軍銜。長期從事核技術工作,並指導研究生。

陳達,1957年畢業於南京五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少將軍銜。長期從事核技術研究工作,曾榮獲國家二等發明獎,國家二等科技進步獎。

沙葉新,1957年畢業於南京五中,著名劇作家,曾任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主要作品有《陳毅市長》等。

李宏為,1956年畢業南京五中,上海瑞金醫院院長,外科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獲法國騎士勳章。

歷光烈,1957年畢業於南京五中,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趙振寰,1951年畢業於南京五中,同濟大學原副校長,著名工程地質學家,專著有《工程地質學》等。

張弦,1951年畢業於南京五中,著作局作家,主要作品有《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青春萬歲》等。

江蘇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南京市縣級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