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縣

溧水縣

溧水縣隸屬於南京市,距南京僅42公里,總面積1067平方公里,人口41萬,下轄8個鎮,1個省級開發區。2013年撤縣為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行政區劃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克商,分封諸侯,封周章於吳地,國號吳。溧水故地屬吳。

春秋戰國時期,爭霸、兼併戰爭頻繁,溧水故地成為楚、吳相爭之地。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統一中國,廢分封,置郡縣,溧水故地屬會稽郡溧陽縣。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劉邦攻滅西楚,統一全國,溧陽縣屬鄣郡。漢武帝劉徹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廢鄣郡,置丹陽郡,溧陽縣屬之。

三國時,吳黃武元年(222),析溧陽置永安縣。吳寶鼎元年(266),以永安隸吳興郡。西晉初,永安屬丹陽郡。太康元年(280),改永安為永世。永興元年(304)析永世置平陵縣,俱屬義興郡。後尋還丹陽。永嘉四年(310),又分永世、平陵等縣。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溧陽、永世隸丹陽郡,屬揚州。

宋大明七年(463),以王畿之內郡屬南徐州。大明八年(464),以王畿諸郡復為揚州。
隋開皇十一年(591)析溧陽西北境及丹陽(今江寧小丹陽)故地東部置溧水縣,此為建縣之始。

元元貞元年(1295)升溧水為州。

明洪武二年(1369)復改州為縣。明弘治四年(1491),析溧水西南境置高淳縣。清代屬江寧府。

民國時期,縣內區域建置常有變更。
1949年4月25日,溧水解放後,實行區建制。屬蘇南行政公署鎮江專區

1953年,屬江蘇省鎮江專區。

1956年9月撤銷區建制,全縣劃為16個鄉、1個鎮。

1958年,16個鄉、1個鎮成立17個人民公社。

1983年3月,溧水縣劃屬南京市。

1984年4月,行政體制變革,恢復鄉鎮建制。

2000年2月,全縣完成撤鄉建鎮,實行鎮管村體制,全縣設8個鎮、1個省級開發區,至2005年未變。

2013年,撤縣為區。

地理

溧水縣地處北緯31°23′~31°48′,東經118°51′~119°14′,屬寧鎮揚丘陵山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低山丘陵面積占總面積72.5%,最高海拔368.5米。縣境內浮山、東廬山、回峰山、芳山、秋湖山、無想山拱據東、南,連綿環列,西橫山突兀西端,逶迤綿延。

南京市最大的淡水湖位於縣境西南,分屬秦淮河水系的一、二、三乾河和石臼湖水系的天生橋河、新橋河、雲鶴支河貫通縣境,河流全長118.7公里。全縣有中小型水庫79座,其中方邊水庫(東屏湖)、中山水庫(中山湖)分別為南京市第二、第三大水庫。山水天然組合,原始植被完好,森林覆蓋率31.8%,生態環境優良。

氣候

水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5.6℃,平均相對濕度79%,平均降雨量1079.4毫米。空氣品質常年達國家二級標準。

行政區劃

現區政府駐地為永陽鎮(原名在城鎮),下轄8個鎮分別為永陽鎮、洪蘭鎮、石湫鎮、柘塘鎮、白馬鎮、東屏鎮、晶橋鎮、和鳳鎮。設28個居民委員會(單獨辦公16個,12個村民委員會增掛居民委員會牌子),91個村民委員會。

自然資源

2011年,有耕地面積4.24萬公頃,盛產水稻小麥棉花及油類等農作物。水域面積2.76萬公頃,魚、蟹、鱉等水產資源豐富,菱、藕等水生植物繁多。山林面積1.47萬公頃,遍布林、桑、茶、果、麻等,有徐長卿、蒼朮、桔梗、沙參、明黨參等中藥材500餘種。山區有狼、豺、黃鼬、野兔等野生動物。縣境內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發現礦產18種,其中金屬礦產有、鉛、鋅、鍺、鐵、金、銀8種,非金屬礦有水泥用石灰岩、建築石料用火山岩、石灰岩、砂岩、砂、耐火粘土、高嶺土和磚瓦用粘土,能源礦有鈾礦,水氣礦有礦泉水。

經濟

2012年,有年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90家、上市公司1家、高新技術企業30家;有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近300家,初步形成了汽車、新型材料、輕工食品、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等幾大產業支柱。多個企業擁有進出口貿易自營權,有160多種產品出口60多個國家和地區。

省級溧水經濟開發區是全縣開放開發的龍頭。區內三條高速公路立互動通,專用碼頭經秦淮河、石臼湖直達長江,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15平方公里,2003年達到28平方公里。區內有,旺旺食品,喜之郎果凍、聯強30萬噸不鏽鋼薄板、長安汽車、佛山照明、澳洲風情園、太陽島、中山軟體園等項目。全縣8個鎮都建立了特色工業園區,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功能齊全。永陽鎮省級鄉鎮企業示範園(南京市私營經濟園)、晶橋鎮南京市觀山精細化學工業園、柘塘鎮工業園、白馬鎮食品機械工業園、石湫鎮刀具工業園、東屏鎮玩具輕工園已初具規模。永陽私營園已有80餘家企業落戶。觀山精細化學科技園與世界500強企業德國巴斯夫公司、日本豐田公司、美國PMC、英國拿坡特、瑞士汽巴精細集團建立了良好的業務合作關係。省級傅家邊農業科技園的農業綜合開發走在了全省前列。全縣8個鎮基礎設施功能齊全,經濟建設都各具特色。

休閒旅遊業和商貿流通業成為溧水服務業的兩大支柱,一年一度的梅花節成為溧水縣集聚人氣、吸引客商的亮點。天生橋景區和傅家邊景區被確定為國家AAA級風景區,天生橋景區被列入南京新48景,傅家邊被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基礎設施

截止2005年,全縣建有22萬伏、11萬伏變電站共6座,實現了與華東電網雙迴路輸供電。已建成固定、移動、網際網路組成的數據通信絡,電話裝機容量8萬門。縣內幹線道路暢通,支線道路成網。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並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程控電話、鄉鄉鎮鎮建成35千伏變電站”的目標。縣城教育、文化、商業、娛樂設施齊全,城區由兩座雙水源、無污染供水,日供水能力10萬噸,正在興建2萬噸污水處理廠。

交通

溧水縣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省會南京的南大門,東鄰溧陽市,南連高淳縣,西與安徽省當塗縣毗鄰,西北與江寧區交界,東北與句容市接壤。距南京主城區45公里,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13公里。寧高、寧杭、沿江3條高速公路及寧杭城際鐵路穿境而過。243、246、340、341、123省道等高等級公路與繞城高速、滬寧高速、104國道連為一體。是長三角重要交通樞紐縣和蘇、浙、皖、滬三省一市的重要交通節點。

榮譽

溧水縣先後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國家生態示範區”、“全國團建先進縣”、“全國鄉村青年文化活動先進縣”等榮譽。

南京市縣級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