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啟大橋

崇啟大橋

崇啟大橋起於崇明縣陳家鎮,止於啟東市匯龍鎮,全長約51.8公里,其中跨江大橋長6.8公里。是國家高速公路網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G40)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交通節點工程,也是江蘇與上海直接對接的首座特大型長江大橋。2011年12月24日,崇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

基本信息

大橋簡介

崇啟大橋,又稱崇啟通道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高速公路網中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即滬陝高速公路,G40)的一部分。大橋起自位於上海崇明島上的崇明縣陳家鎮,接上海長江大橋,終於江蘇省啟東市匯龍鎮,與已建成的寧啟高速公路相接。全長52公里,其中上海段接線道路長28.52公里,長江大橋長2.48公里,江蘇段長江大橋長4.67公里,接線道路長18.52公里。全線設計雙向6車道,大橋於2008年8月1日奠基,12月26日上海段正式開工建設,2009年2月28日江蘇段開工建設,於2011年12月24日建成通車。

建造年曆

崇啟大橋崇啟大橋
2001年7月,時任江蘇省長季允石在蘇中區域發展座談會上,他指出:我們已經與上海商定,在啟東建一條與上海崇明之間的過江通道。
2001年10月19日,交通部部長黃鎮東專程來啟考察了滬崇蘇大通道省際接口的啟東橋位選址。
2003年10月,省交通廳與上海市政局簽訂了“關於江蘇省與上海市共同同步建成崇啟大橋的協定”。
2003年11月19日,省委書記李源潮到啟視察,要求崇啟大橋與上海橋隧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審批、同時開工。2004年6月24日,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與江蘇省交通廳在南京聯合召開《上海至西安國家高速公路崇啟通道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報告》技術預審會議。
2005年10月25日,滬蘇兩地發改委磋商決定採用審批制,由滬蘇兩地聯合向國家發改委上報項目建議書。
2006年2月,滬蘇兩地發改委聯合簽發了《關於報送上海至西安國家高速公路崇明至啟東長江過江通道項目建議書的請示》,呈報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
2006年4月18日至20日,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受國家發改委的委託,組織專家在啟進行現場諮詢評估。中咨公司評估報告於7月25日報送到了國家發改委。
2006年6月7日至9日,交通部國家規劃研究院受交通部委託,組織專家對崇啟大橋項目進行了現場調研審核。調研審核意見於7月底上報國家交通部,交通部通過內部層層審核,形成的部行業評審意見已於9月6日報送國家發改委。
2006年11月10日,國家發改委批准崇啟大橋立項。
2007年6月15日,崇啟長江公路通道防洪影響評價報告評審會在武漢召開。長江水利委員會於2007年11月5日正式書面批准了崇啟大橋防洪報告。
2007年7月5日,崇啟大橋項目蘇滬協調會在上海市召開,雙方就崇啟大橋項目有關水務、土地、環保等問題進行了具體溝通商洽,達成了共識,並排出了下階段工作時間表。
2007年8月,蘇滬兩地發改委聯合簽發“關於報送崇明至啟東長江公路通道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請示”的檔案,報送到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同年11月20日至23日,交通部綜合規劃司在上海主持召開了崇啟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現場評審會。
2007年12月7日,交通部簽發了“關於崇啟長江公路大橋通航淨空尺度和技術要求的批覆”。
2007年12月27日,國家環保總局簽發“關於上海至西安國家高速公路崇啟通道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覆”。
2008年1月15日,交通部簽發了“關於崇明至啟東長江公路通道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意見”。
2008年1月29日,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簽發了“關於上海至西安國家高速公路崇明至啟東長江公路通道(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諮詢評估報告”,報國家發改委。
2008年2月28日,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崇啟大橋土地預審手續。
2008年4月16日,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議正式討論批准了崇啟大橋項目工可報告。
2008年8月1日上午,江蘇省啟東市大興鎮白港村崇啟大橋橋址地龍獅勁舞、鑼鼓喧天、彩球高懸、旌旗招展,江蘇省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此聯合舉行崇啟大橋奠基儀式。至此,百萬啟東人民翹首祈盼的跨江通道——崇啟大橋拉開了開工建設的帷幕。
江蘇省副省長史和平、上海市副市長沈駿共同為崇啟大橋奠基揭碑,國家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蔣千在奠基儀式上講話。上海市建設交通委主任黃融,江蘇省交通廳廳長游慶仲,南通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一民,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丁大衛,南通市政協主席王德忠,崇明縣縣長趙奇,啟東市委書記孫建華,啟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徐鋒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奠基儀式。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大強主持奠基儀式。
2009年2月28日,載入我省交通歷史的一天。下午2點20分左右,隨著“嘣—,嘣—”的錘聲響起,離岸1000多米的江面上,一根80多米長的鋼樁徐徐插入江底。第一根工藝試樁的打入,奏響了崇啟大橋全面施工的第一樂章。
2009年5月14日,崇啟大橋橋樑建設快速推進,各項接線工程建設同時熱火朝天地展開。崇啟大橋東互通主橋段施工現場,只見場地上排滿了一長溜的鋼筋籠。“這些鋼筋籠的長度分別為69米和79米,都是由9米長的鋼筋焊接而成的。”現場一位陳姓焊工介紹說,“鋼筋籠將沉放到已鑽好孔的鋼護筒中,再用混凝土澆注”。從焊接場地往南走,只見工人們正在安裝鑽頭。很快,兩台打樁機轟鳴運作,直徑1.6米的鋼護筒已沉放到地面下,10多米長的鑽頭正在泥漿中高速鏇轉。現場的工作人員高聲說道:“等把泥漿抽掉,就可以下鋼筋籠了。”
2010年10月11日—12日,國家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在省委常委、副省長黃莉新,交通運輸部常務副部長翁孟勇等陪同下,專程來通考察崇啟大橋建設進展情況,並就謀劃“十二五”國家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調研。 截至2010年10月5日崇啟大橋江蘇段已累計完成投資21.56億元,約占批覆概算的59%。節段梁吊裝完成1570片,占總量的82%;接線工程完成橋樑、通道涵洞、軟基處理和路基土方,完成12公里路面底基層。正抓緊推進房建、綠化、三大系統、安全設施等附屬工程,建設進度略超計畫要求,質量、安全控制良好。至今年年底,崇啟大橋可實現全線貫通,2012年6月可全面建成通車。
2011年4月15日,隨著主橋12節鋼箱梁全部吊裝到位,崇啟大橋江蘇段近日全線貫通,工程隨即轉入橋面系以及交通、房建等附屬設施施工階段,預計年底前具備通車條件。 據了解,崇啟大橋主橋鋼箱梁自去年10月19日開始吊裝,至今年2月25號最後一次合攏吊裝,大橋主跨部分的944米順利貫通,目前僅剩上海境內陳家鎮至江蘇段有著145米的“缺口”, 預計明年6月份可實現全線通車。現場總指揮黃健說:“從測試的情況來看,崇啟大橋的質量達到了一個有效的受控狀態,下一步我們將進行橋面系的施工,以及交通工程的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將具備通車條件。”
2011年12月初,政府組織啟東人民免費參加“萬人喜看崇啟大橋”活動,啟東人民都感到驕傲和自豪。
2011年12月18日晚,慶祝崇啟大橋建成通車大型文藝晚會--“江海飛虹"在國家重點中學啟東中學操場舉行。
2011年12月24日上午10點30,崇啟大橋通車剪彩儀式舉行。2011年12月24日下午六點,崇啟大橋正式通車。

相關介紹

崇啟大橋崇啟大橋
啟東地處長江入海口,三面環水,集黃金水道、黃金海岸、黃金大道與一身,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門戶.與上海隔江相望,距浦東直線距離僅50多公里。啟東是全國著名的“海洋經濟之鄉”。其中的“呂四漁場”是全國四大漁場之一。每年的海產品捕撈量是江蘇省的三分之一。2006年和2007年,啟東在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中兩次被列為第三名。隨著“崇啟大橋”的建成,啟東也將進入橋港經濟新時代。
崇明島,為我國第三大島。崇明島位於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海岸線的中點地區,地處中國最大河流長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也是中國僅次於台灣島、海南島的第三大島嶼,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之稱。全島三面環江,一面臨海,西接滾滾長江,東瀕浩瀚東海,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市隔水相望,北與江蘇省海門市啟東市一衣帶水。全島面積1267平方公里,東西長80公里,南北寬13至18公里。島上地勢平坦,無山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標高(以吳淞標高0米為參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間。島嶼地理位置在東經121°09′30〃至121°54′00〃,北緯31°27′00〃至31°51′15〃,地處北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5.2℃,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島上水土潔淨,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優良,居民平均壽命80.26歲,是中國十五個長壽之鄉之一。長興島,面積88平方公里,南沿有深水岸線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處-22米,可停靠30萬噸級輪船。橫沙島,總面積56平方公里。

建築資料

崇啟大橋示意圖崇啟大橋示意圖
崇啟大橋是上海至西安國家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通往上海的又一便捷通道,是長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網以及江蘇省、上海市高速公路網的組成部分,也是江蘇省境內第8座過江大通道。項目南起上海崇明島陳家鎮,與在建的崇明越江通道相接;北接啟東市匯龍鎮,與寧啟高速公路相連。項目全長約52公里,其中江蘇段約21公里,全線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總投資75.73億元,建設工期3年,計畫2010年與上海滬崇通道工程同步建成通車。崇啟大橋採用主跨185米的六跨鋼連續梁橋的設計方案,其跨度和聯長為國內同類橋型第一,是又一項展現我國橋樑建設技術水平的重大工程。
崇啟大橋的建設將進一步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為長三角地區提供一條重要便捷的通道,必將對長三角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發揮長三角地區的整體效應,提升長三角地區國際競爭力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國家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蔣千代表交通運輸部表示,將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為大橋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崇啟大橋的建設必將對江蘇全面小康建設乃至我國東部率先發展戰略實施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江蘇省交通廳廳長游慶仲在介紹崇啟大橋(江蘇段)項目建設準備情況時表示,省交通廳將加強與上海各有關部門的聯繫,加快崇啟大橋建設步伐,切實做好各項保障工作。
上海市建設交通委主任黃融在介紹崇啟大橋(上海段)項目建設準備情況時說,崇啟大橋的奠基,標誌著連線江蘇省和上海市的另一條新的高速公路——崇啟高速項目正式啟動。他表示,將按照江蘇省、上海市提出的工作目標和要求,全力以赴加快上海段建設,為崇啟大橋早日通車作出貢獻。
南通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一民,崇明縣縣長趙奇分別在奠基儀式上講話。
崇啟大橋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代表,上海橋隧公司代表,崇明縣代表,崇啟大橋指揮部和南通市交通局代表,我市市級機關各部門負責人,各園區、鄉鎮、街道辦負責人,重點企業、重大項目負責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團組織代表,有關鎮村幹部代表,優秀模範人物代表,近1000人參加了奠基儀式。
2008年12月26日上海段正式開工建設,2009年2月28日江蘇段正式開工建設,2011年12月24日通車。

最新進展

1、2月27日,隨著崇啟大橋最後一節鋼箱梁的吊裝完成,這標誌著崇啟大橋已經實質性貫通,整個大橋工程也進入收尾階段。
2、 4月15日上午,崇啟大橋主橋12榀鋼箱梁的臨時支撐順利完成卸載,替換為永久支座。至此,崇啟大橋江蘇段正式全線貫通。待上海境內陳家鎮至江蘇段145米的距離貫通後,長江天塹就將真正變為通途。
3、2011年7月18日,崇啟大橋上海段實現全線貫通之際,在崇啟大橋主線收費站,施工人員正在實施相關配套工程。該收費站於去年11月20日動工,經過8個月時間的建設,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收費站總投資為800萬元,總面積達3200平方米,集辦公、居住、安檢等功能於一體。
同一天,隨著上海城建第二市政承建的崇啟大橋工程北橫引河橋最後一片25米預製箱梁架設完畢,崇啟大橋工程上海段實現了全線結構和路基貫通。
4、11月22日上午10時,在崇啟大橋北橋頭西側,施工隊正在吊裝崇啟長江公路大橋銘牌。該銘牌高11.5米、寬5.4米。
5、12月2日晚,300隻路燈和300隻防霧燈把崇啟大橋裝點成了金黃色的巨龍。大橋江蘇段機電系統經過前階段安裝調試,於12月1日開始接受專項驗收。截至目前,大橋交通工程及其附屬設施交工驗收全面完成。
6、12月14日上午,崇啟大橋江蘇段通過交工驗收。
7、12月24日下午,崇啟大橋通車。

重要作用

崇啟大橋是上海至西安國家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通往上海的又一便捷通道,是長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網以及江蘇省、上海市高速公路網的組成部分,也是江蘇省境內第8座過江大通道。
崇啟大橋的建設將進一步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為長三角地區提供一條重要便捷的通道,必將對長三角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發揮長三角地區的整體效應,提升長三角地區國際競爭力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

意外事故

10月15日,崇啟大橋發生慘烈交通事故,一尼桑轎車衝破隔離欄撞上養護工人,致5死3傷。據目擊者稱,現場極其慘烈,慘不忍睹。11時許,在滬陝高速崇啟大橋段啟東往市區方向的路面上,一輛轎車突然沖向正在路面上作業的多名養護工人。據目擊者稱,遭飛來橫禍的多名養護工人當時就倒在地上一動不動。
據了解,肇事車為一輛滬牌尼桑車,車內一對父子來自江蘇啟東,並無大礙。當時這輛尼桑轎車衝破路面上的施工隔離欄,直接沖向正在作業的養護工人。新民網記者了解到,目前事故已導致5死3傷,被撞8人均為養護工人,有目擊者稱事故現場慘不忍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