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

《脈經》

《脈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系統論述脈學的專著。10卷。西晉王叔和撰。該書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選取《內經》、《難經》以及張仲景、華佗等有關論述分門別類,在闡明脈理的基礎上聯繫臨床實際。

基本信息

醫書簡介

《脈經》《脈經》

《脈經》是中醫脈學著作。西晉王叔和撰於公元三世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全書共分十卷、九十八篇。

全書共十卷。卷一論三部九候,寸口脈及二十四脈;卷二、三則以脈合臟腑經絡,舉其陰陽之虛實,形證之異同,作為治療依據;卷四訣四時、百病死生之分,並論脈法;卷五述仲景、扁鵲脈法;卷六列述諸經病證;卷七-九討論脈證治療,其中卷七以傷寒熱病為主,卷八為雜病,卷九為婦產科、小兒病證;卷十論奇經八脈及右側上下肢諸脈。原有“手檢圖三十一部”,今已亡佚。

《脈經》最大貢獻有二。其一:首次將脈象歸納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二十四種,並對每種脈象均作了具體描述。其二:將以前的診脈方法、脈象所反映的病理變化以及脈診臨床意義等許多重要文獻資料均收集保存下來。《脈經》經宋,林億等校訂後,卷數未變,而篇次和內容均有所更動。此書刻本頗多,現有幾十種刊本。1949年以來,人民衛生出版社、上海衛生出版社先後有影印本刊行。

源起

《脈經》王叔和的《脈經》

東漢末年,社會黑暗腐敗,軍閥混戰,人民顛沛流離,處於連年戰爭的災難之中。在張仲景的教誨下,王叔和刻苦鑽研各種醫學知識,四處行醫治病,認真摸索實踐,很快便以“學識淵博,洞識修養之道”著稱,成為當時的名醫。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當時魏、蜀、吳三國鼎立,連年征戰,王叔和隨軍征戰,歷盡艱辛,他一面防病治病,一面利用太醫令這個優越的政治條件,在江南淮北等地搜求古典醫著和張仲景、華佗等人的遺作,為後來著書立說做了充分的準備。

脈診是中醫診斷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在世界醫學史上的獨特創造,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周禮》中就有關於切脈可以診察內臟病變的記載,《內經》、《難經》中也有豐富的脈學內容。司馬遷在《史記》中,把戰國時期名醫扁鵲,稱為中國脈學的創始人,指出“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張仲景對脈學的造詣很深,他在《傷寒雜病論》中列出的脈學達20多種,已廣泛地把切脈識病作為辨證施治的根據。華佗也精通脈學,有人稱他為“療病平脈之候,其驗若神”。這說明在王叔和之前,中國醫學在脈學上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但是,歷史上有關脈學的資料卻非常零亂、繁雜,說法很不統一。為了提高脈學的科學性,更好地發揮其在臨床診斷中的作用,王叔和深感有將其系統化和規範化的必要,於是毅然擔起了撰寫《脈經》的重任。他利用做太醫令時搜求的各種脈學資料,旁徵博引,採摭群論,然後根據自己的臨床體驗,按照,“百病根源,各以類相從”的方法,分清綱目,依類編排,精心整理,終於在公元260年完成了這部偉大著作的撰寫。

《脈經》問世以後,一直受到歷代醫學家的重視,自隋唐以後便被列為學醫的必讀之書,書中的內容很大部分一直為後世所沿用,至今仍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具體內容

《脈經》《脈經》

《脈經》是中醫脈學著作。西晉王叔和著。撰年不詳。《隋書·經籍志》最早著錄。刊行之後,自晉至唐歷三百餘年流傳不絕。宋代校正醫書局曾對此書進行校勘。

現存主要版本有:元天曆三年(1330)廣勤書堂刻本、明成化間據元泰定本翻刻本、明趙府居敬堂刻本、明萬曆三年(1577)福建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守山閣叢書》本、清光緒十七年(1891)《周氏醫學叢書》本、清光緒十九年(1893)楊守敬校勘本等。人民衛生出版、商務印書館、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別出版了影印本和排印本。

王叔和(約3 世紀),名熙。西晉高平(今山東鄒縣西南,一說今山東濟寧)人。魏晉間醫學家。曾任晉太醫令。王氏性度沉靜,博通經方,於診切之術有較深研究。鑒於前人撰集方書,其有關脈學部分,或混雜相涉,煩而難明,於是考核遺文,摭拾群論,採集前代醫家醫著如扁鵲、張仲景、華佗及《內經》、《四時經》等論述脈學的內容,結合臨床實際,撰成《脈經》。

此外,王氏曾編次整理了張仲景之《傷寒雜病論》,對保存古籍作出重要貢獻。另有《張仲景評病要方》1 卷、《論病》6 卷,均佚。

本書10卷,97篇,約8 萬字。

卷1 主要論述24種病脈體象、脈理、診脈法,各種平脈,疾病將瘥和難愈的脈候。
卷2 論“關前”、“關後”的脈象以及寸口、人迎、神門等部位脈象的陰陽、虛實變化所主的臟腑經絡病變,寸、關、尺各部脈象主病與治療,奇經八脈的脈象主病。
卷3 論臟腑的平、病、死脈。
卷4 論遍診法與獨取寸口法的各部脈象主病,雜病各種病脈,各種診虧損、決死生的脈候。
卷5 輯扁鵲與張仲景脈法,扁鵲與華佗察色與聞聲要訣。
卷6 論臟腑病機與病證。
卷7 論汗、吐、下、溫、灸、刺、火、水等治法的適應證與禁忌證、熱病諸證與死候。
卷8 論雜病脈證和治法。
卷9 論婦人、小兒諸病證的機理、脈證與預後。
卷10為“手檢圖三十一部”,然圖已亡佚,唯存論脈的“前、後、左、右、上、下、中央”診法及諸種脈象主病等內容。
《脈經》是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本書在學術上的主要特點,一是對脈象的系統歸納。第一次把病脈歸納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二十四種。並對每種脈的體狀、搏動徵象及其變化,都作了具體描述,豐富了中醫診斷學的內容,使脈學系統化。二是保存了大量古醫籍內容。《脈經》中“撰集岐伯以來,逮於華佗,……其王阮傅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鹹悉載錄”。

在脈學上保存了晉以前大量的有關診脈方法、脈象病理、脈診意義等方面的資料,成為後世脈學研究的重要參考。同時,書中幾乎轉錄了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全部內容。成為《傷寒論》、《金匱要略》的古傳本之一,對研究仲景學說有重要價值。

《脈經》的成就和學術價值,很早就被確認。後世的脈學著作,可以說都是在《脈經》基礎上的發展。託名五代高陽生撰的《王叔和脈訣》,取材於《脈經》而重新編次,以歌訣形式闡述脈理,易於講授和學習,在相當長時間中,流傳廣泛,影響超過原書,故有“脈訣出而脈經隱”之說法,並產生出不少《脈訣》的派生著作。198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脈校釋》,對原書作了系統、全面的校勘、注釋,是迄今較完善的校注本。

版本種類

《脈經》《脈經》

《脈經》經宋林億等校訂後,卷數未變,而篇次和內容均有所更動。此書刻本頗多,現有幾十種刊本。1949年以來,人民衛生出版社、上海衛生出版社先後有影印本刊行。

《隋書·經籍志》最早著錄。刊行之後,自晉至唐歷三百餘年流傳不絕。宋代校正醫書局曾對此書進行校勘。

現存主要版本有:元天曆三年(1330)廣勤書堂刻本、明成化間據元泰定本翻刻本、明趙府居敬堂刻本、明萬曆三年(1577)福建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守山閣叢書》本、清光緒十七年(1891)《周氏醫學叢書》本、清光緒十九年(1893)楊守敬校勘本等。人民衛生出版、商務印書館、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別出版了影印本和排印本。

貢獻

《脈經》人體脈經

1,確立脈象指下標準

《脈經》第一次系統論述各種脈象,總結歸納脈象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24種,並準確描述了各種脈象的不同指下感覺。如謂:“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沉脈:舉之不足,按之有餘”。《脈經》後歷代中醫著述對脈象的描述,均未離開《脈經》的基本概念。

2,奠定脈名種類基礎

《脈經》對古代醫學文獻散載的30餘種脈名進行整理,歸納為24種脈象名稱,從而奠定了脈名種類的基礎,成為歷代脈書中脈名及其分類的基本準則。

3,首開脈象鑑別先河

《脈經》在提出24脈象後,緊接著提出浮與芤、弦與緊、革與實、滑與數、沉與伏、微與澀、軟與弱、遲與緩八組相類脈,提醒醫生要注意脈象的區別對照,對後世醫家對脈象的鑑別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4,確立三部脈法和臟腑分候定位

《脈經》在《難經》基礎上,將寸尺二部脈法發展為寸、關、尺三部脈法;把《內經》遍身診脈法之三部加以發揮,解釋為掌後脈口寸關尺三部,並以寸關尺三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為九候。這是最早的寸口三部九候提法,並提出寸關尺三部左手依次候心小腸、肝膽、腎膀胱,右手依次候肺大腸、脾胃、腎膀胱的臟腑分配觀點,從而使獨取寸口脈法在理論與方法上趨於完善,推進了這種簡便易行的診脈法的臨床普遍套用。《脈經》的臟腑定位,歷代除大小腸、三焦脈位略有歧議外,一直沿用至今,成為中醫脈學診斷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5,總結脈象臨床意義

《脈經》對不同脈象的臨床意義也作了大量論述:一是對脈象主病進行原則概括,如“遲則為寒”,“洪則為熱”;二是結合脈、證、病機、治療進行綜合總結,如“寸口脈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虛血去故也。宜服竹皮湯黃芪湯,灸膻中”等等。這類論述對脈象臨床意義作了較為系統的總結,反映出當時的脈象病理研究已達到較高水平,同時一直對臨床有重要參考價值。

價值

《脈經》《脈經》

《脈經》是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在學術上的主要特點,一是對脈象的系統歸納。二是保存了大量古醫籍內容。《脈經》中“撰集岐伯以來,逮於華佗,……其王阮傅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鹹悉載錄”。

在脈學上保存了晉以前大量的有關診脈方法、脈象病理、脈診意義等方面的資料,成為後世脈學研究的重要參考。同時,書中幾乎轉錄了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全部內容。成為《傷寒論》、《金匱要略》的古傳本之一,對研究仲景學說有重要價值。

《脈經》的成就和學術價值,很早就被確認。後世的脈學著作,可以說都是在《脈經》基礎上的發展。託名五代高陽生撰的《王叔和脈訣》,取材於《脈經》而重新編次,以歌訣形式闡述脈理,易於講授和學習,在相當長時間中,流傳廣泛,影響超過原書,故有“脈訣出而脈經隱”之說法,並產生出不少《脈訣》的派生著作。198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脈校釋》,對原書作了系統、全面的校勘、注釋,是迄今較完善的校注本。

《脈經》不僅在中國國內有深遠的影響,而且對國外醫學的發展也有一定的貢獻。隋唐時期,這部書便隨著中國醫學的外傳流入日本,以後又傳到阿拉伯。公元11世紀時,阿拉伯偉大醫學家阿維森納在他的醫著《醫典》的切脈部分,基本上引用了《脈經》的內容。歐洲人拉希德·丁·哈姆達尼在他的《中醫大典》中,也提到了王叔和。公元14世紀,我國的脈學傳到波斯,當時波斯出版的一部《百科全書》中,還特別引述了《脈經》和王叔和的名字。公元17世紀時,來中國學習的波蘭卜彌格,曾把《脈經》譯成拉丁文,於公元1666年出版,介紹了中國的脈法。特別值得提出的是,18世紀英國的著名醫學家芙羅伊爾,因受《脈經》的影響而研究脈學,發明了切脈時的脈搏計數表,還寫了《醫生診脈的表》一書,於公元1707年在倫敦出版。上述這些中外醫學交流活動,充分說明了王叔和及其《脈經》在世界醫學發展史上的地位及產生的深遠影響。

作者

《脈經》《脈經》

王叔和,名熙,,大約公元180年(東漢靈帝光和三年),王叔和出生在山東一個封建貴族家庭里。他從小就勤奮好學,立志獻身於祖國的醫學事業。東漢末年,社會黑暗腐敗,軍閥混戰,人民顛沛流離,處於連年戰爭的災難之中。王叔和的家族,在戰亂中多次遷移。約公元190年,他跟隨族人從洛陽遷往荊州,投奔劉表。當時,東漢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正家居荊州所屬的南陽。張仲景精通醫道,遠近聞名。王叔和自幼立志學醫,自然傾慕張仲景的高超醫術,所以一到荊州,便親往南陽拜師求學。在張仲景的教誨下,王叔和刻苦鑽研各種醫學知識,四處行醫治病,認真摸索實踐,很快便以“學識淵博,洞識修養之道”著稱,成為當時的名醫。

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劉表病死。不久,劉表的兒子劉琮以荊州投降曹操,王叔和與他的家族也一同歸順曹操。在此之前,曹操因“頭風”病復發,召華佗不至,便將華佗殺死在獄中。不久,曹操的小兒子倉舒得病,無人醫治死去,曹操才認識到醫學的重要,後悔不該殺了華佗。公元220年魏國建立後,曹操重視啟用各種人才,王叔和便以其高超的醫術,當上了曹魏的“太醫令”。
王叔和學識淵博,為人誠實,性格沉靜。他潛心研究醫學,洞識養身之道,精於切脈診病,並做到了當時的太醫令(太醫令相當於今天的最高級醫院的院長)。他平生雅好著述,在中醫學發展史上,主要做出了兩大重要貢獻,一是整理了《傷寒論》,一是著述了《脈經》。在中醫學的發展史上,可謂豐功偉績。在對中醫學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先要遵古、博古、習古以繼承前學,才能知新、用新、創新以發揚醫理,這才是學習中醫學,宏揚中醫事業的正道。

公元261年,王叔和因病與世長辭,享年81歲,死後葬在湖北麻城縣老爺山。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醫學家,後人在山上建了一座藥王廟,並將附近的一個村莊改稱藥王沖。王叔和以其在祖國醫學方面的卓越貢獻,贏得了人們對他的崇敬,他的業績已永垂後世。

對針灸學的貢獻

《脈經》針灸

王叔和不但是一位精通脈學的醫家,也是一位相當重視針灸學的著名醫家,對針灸學的發展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脈經》雖以論脈學著稱,但其中也有較多篇幅用來闡述針灸學的內容。書中對經絡病候、腧穴理論、辨證分型、刺灸方法等均有所涉及,補充了針灸學的部分理論,對針灸學的發展有較好的促進作用,現將《脈經》對針灸學的貢獻歸納如下:

(1)倡導針灸務先切脈。王氏認為:在進行針灸治療以前,必須進行診斷,而診斷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切脈。《脈經》中的診療特點是將切脈與臟腑經絡辨證密切結合等,以脈象為先導,然後論述證候或症狀,最後決定針灸治則及方法。

(2)臨證時主張針、灸、藥結合。王叔和的《脈經》中,常可見針刺、艾灸、方藥綜合治療的論述,可以看出王氏對針刺艾灸方藥三者無偏頗。

(3)補充了俞募穴理論。《內經》、《難經》中已經出現了“俞”、“募”穴的名稱。但《內經》中只有五臟背俞穴的名稱和位置,對於六腑之背俞穴僅提出“六府之俞各穴”,並未列出穴名和位置;《難經》中也僅僅提到了“五臟募在陰而俞在陽”。《脈經》中則明確了五臟六腑中的十個募穴和十個俞穴的名稱及有關定位,大大豐富了俞募穴的內容,使俞募穴理論向系統化和條理化的方向發展,距六髒六腑十二俞募穴的完整理論已經近在咫尺。

(4)發揮了五輸穴與俞募穴的協同作用。《脈經》在運用針灸治療疾病時,倡導五輸穴與俞募穴配合使用,以發揮五輸穴與俞募穴的協同治療作用。如在《脈經》卷六,王氏將五輸穴與俞募穴配合使用治療神志病,確實是一種較為鮮見的獨特方法,拓寬了配穴思路。

中國醫學古籍

中國的傳統醫學淵源流長,有很多寶貴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而要想讓大家學習到其中的精神,最簡便的方法就只有通過閱覽古籍。

中醫文化

中醫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知識
《要藥分劑補正》
《永類鈐方》
《無冤錄》
《醫方藥性合編》
《歷代名醫蒙求》
《赤水玄珠全集》
《四海類聚方》
《食物本草》
《本草選》
《藥鏡》
《配方百篇》
《雷公藥性賦解》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
《本草彙編》
《炮炙大法》
《藏府標本藥式》
《證治匯補》
《雞峰普濟方》
《紹興校定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景岳全書》
《本草乘雅半偈》
《銀海精微》
《續名醫類案》
《外科精義》
《十四經發揮》
《外科證治全生集》
《釐正按摩要術》
《經效產寶》
《醫學入門》
《濟生方》
《理傷續斷方》
《御藥院方》
《五十二病方》
《顱囟經》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養老奉親書》
《外科正宗》
《引書》
《本草正義》
《衛生寶鑑》
《本草從新》
《醫宗金鑒》
《明醫雜著》
《醫說》
《重樓玉鑰》
《本經逢原》
《本草綱目拾遺》
《傷科補要》
《開寶本草》
《小品方》
《名醫類案》
《證類本草》
《醫學綱目》
《格致餘論》
《脈訣》
《類經》
《婦科玉尺》
《外台秘要》
《本草經集注》
《本草崇原》
《萬病回春》
《食療本草》
《太平聖惠方》
《本草品匯精要》
《吳醫匯講》
《針灸甲乙經》
《回回藥方》
《古今醫統大全》
《臨證指南醫案》
《飲膳正要》
《千金要方》
《外科精要》
《難經》
《本草綱目》
《針灸大成》
《溫病條辨》
《本草備要》
《脈經》
《神農本草經》
《新修本草》
《醫學源流論》
《傅青主女科》

有關針灸的著作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套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千百年來,對保衛健康,繁衍民族,有過卓越的貢獻,直到現在,仍然擔當著這個任務,為廣大民眾所信賴。

古代中醫著作

  • 《黃帝內經·素問》
  • 《黃帝內經·靈樞》
  • 《黃帝內經太素》
  • 《神農本草經》
  • 《本草綱目》
  • 《中藏經》
  • 《傷寒論》
  • 《傷寒雜病論》
  • 《溫熱論》
  • 《難經》
  • 《針灸大成》
  • 《瀕湖脈學》
  • 《褚氏遺書》
  • 《仿寓意草》
  • 《孫真人海上方》
  • 《柳洲醫話》
  • 《傷寒發微論》
  • 《劉河間傷寒醫鑒》
  • 《察舌辨症新法》
  • 《跌打損傷方》
  • 《穴道秘書》
  • 《醫學源流論》
  • 《醫林改錯》
  • 《傅青主男科》
  • 《傅青主女科》
  • 《飲膳正要》
  • 《食鑒本草》
  • 《產寶》
  • 《異授眼科》
  • 《肯堂醫論》
  • 《敖氏傷寒金鏡錄》
  • 《雜病治例》
  • 《衛生家寶產科備要》
  • 《正體類要》
  • 《巢氏病源補養宣導法》
  • 《喉舌備要秘旨》
  • 《醫醫醫》
  • 《全生指迷方》
  • 《濟生集》
  • 《幼科切要》
  • 《胎產秘書》
  • 《經驗麻科》
  • 《內外傷辨》
  • 《虛損啟微》
  • 《仙傳外科集驗方》
  •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 《類證治裁》
  • 《普濟方·針灸》
  • 《臨證指南醫案》
  • 《醫碥》
  • 《醫學正傳》
  • 《張聿青醫案》
  • 《古今醫鑒》
  • 《濟陰綱目》
  • 《保嬰撮要》
  • 《萬病回春》
  • 《顧松園醫鏡》
  • 《古今醫案按》
  • 《本草求真》
  • 《醫經原旨》
  • 《婦人大全良方》
  • 《靈素節注類編》
  • 《諸病源候論》
  • 《本草新編》
  • 《金匱翼》
  • 《女科經綸》
  • 《得配本草》
  • 《脈訣匯辨》
  • 《類證活人書》
  • 《王旭高臨證醫案》
  • 《回春錄》
  • 《周慎齋遺書》
  • 《嬰童百問》
  • 《文堂集驗方》
  • 《脈經》
  • 《雷公炮炙論》
  • 《雷公炮製藥性解》
  • 《備急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
  • 《肘後備急方》
  • 《金匱要略方論》
  • 《外台秘要》
  • 《聖濟總錄》
  • 《景岳全書》
  • 《醫法圓通》
  • 《育嬰家秘》
  • 《外經微言》
  • 《臨證實驗錄》
  • 《女科旨要》
  • 《婦科問答》
  • 《張氏婦科》
  • 《顱囟經》
  • 《傷科大成》
  • 《跌打秘方》
  • 《集驗背疽方》
  •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 《金瘡秘傳禁方》
  • 《增訂十藥神書》
  • 《痰癘法門》
  • 《眼科秘訣》
  • 《尤氏喉科秘書》
  • 《白喉全生集》
  • 《喉科秘訣》
  • 《包氏喉證家寶》
  • 《慎疾芻言》
  • 《診家樞要》
  • 《重訂囊秘喉書》
  • 《眼科心法要訣》
  • 《焦氏喉科枕秘》
  • 《經絡考》
  • 《知醫必辨》
  • 《傷寒九十論》
  • 《女丹合編選注》
  • 《針灸易學》
  • 《子午流注說難》
  • 《正骨心法要旨》
  • 《重訂靈蘭要覽》
  • 《推求師意》
  • 《洪氏集驗方》
  • 《達生編》
  • 《醫學傳燈》
  • 《洗冤集錄》
  • 《醫門法律》
  •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 《外科心法要訣》
  • 《幼幼集成》
  • 《古今名醫匯粹》
  • 《衛生寶鑑》
  • 《本經逢原》
  • 《本草從新》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證治匯補》
  • 《高注金匱要略》
  • 《石室秘錄》
  • 《儒門事親》
  • 《明醫指掌》
  • 《類經圖翼》
  • 《目經大成》
  • 《外科大成》
  • 《醫原》
  • 《丹溪治法心要》
  • 《友漁齋醫話》
  • 《金針秘傳》
  • 《婦人規》
  • 《軒岐救正論》
  • 《松峰說疫》
  • 《尤氏喉症指南》
  • 《跌損妙方》
  • 《外科十法》
  • 《臨症驗舌法》
  • 《韓氏醫通》
  • 《奇經八脈考》
  • 《證治心傳》
  •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 《市隱廬醫學雜著》
  • 《一草亭目科全書》
  • 《食療本草》
  • 《海藥本草》
  • 《本草衍義》
  • 《湯液本草》
  • 《本草備要》
  • 《急救便方》
  • 《本草易讀》
  • 《馬培之醫案》
  • 《傷寒補例》
  • 《宜麟策》
  • 《理虛元鑒》
  • 《廣嗣要語》
  • 《女科指要》
  • 《竹泉生女科集要》
  • 《凌臨靈方》
  • 《塘醫話》
  • 《察病指南》
  • 《溫病指南》
  • 《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 《婦科秘方》
  • 《質疑錄》
  • 《小兒痘疹方論》
  • 《叢桂草堂醫案》
  • 《青囊秘訣》
  • 《對山醫話》
  • 《疫疹一得》
  • 《醫學讀書記》
  • 《救傷秘旨》
  • 《女科秘旨》
  • 《飲食須知》
  • 《寧坤秘籍》
  • 《傷寒醫訣串解》
  • 《壽世傳真》
  • 《醫學綱目》
  • 《古今醫統大全》
  • 《醫宗金鑒》
  • 《刪補名醫方論》
  • 《格致餘論》
  • 《癘瘍機要》
  • 《馮氏錦囊秘錄》
  • 《仁術便覽》
  • 《溫熱經緯》
  • 《仲景傷寒補亡論》
  • 《丁甘仁醫案》
  • 《金匱玉函經二注》
  • 《金匱要略淺注》
  • 《胎產心法》
  • 《明醫雜著》
  • 《溫病條辨》
  • 《傷寒大白》
  • 《讀醫隨筆》
  • 《推拿抉微》
  • 《外科證治全書》
  • 《血證論》
  • 《竹林女科證治》
  • 《兒科要略》
  • 《丹溪手鏡》
  • 《醫宗己任編》
  • 《養生導引秘籍》
  • 《時病論》
  • 《傷寒貫珠集》
  • 《內經評文》
  • 《傷寒六書》
  • 《冷廬醫話》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