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玉尺》

《婦科玉尺》

《婦科玉尺》是一部頗有影響的實用婦科專著。主要介紹婦科常見病的辨證施治為主。

基本信息

簡介

《婦科玉尺》《婦科玉尺》

《婦科玉尺》六卷,清•沈金鰲撰,是一部頗有影響的實用婦科專著。  

基本資料

書籍作者:清 沈金鰲
圖書出版社:上海衛生出版社
圖書品相:8成品相
庫 存 量:1 本
圖書售價:15.00元
圖書類別:醫藥衛生
圖書標籤:上海衛生出版社

上書時間:2006-12-05
出版時間:1958-01

印刷時間:1958-01-01
開本:32開

頁數:188頁

印張:6
裝訂:平裝

印數:3.5千冊

作者簡介 

沈金鰲(1717~1776),字芊綠,號汲門,又號再平,晚號尊生老人。無錫(今屬江蘇)人。早年習儒,博通經 史,兼工詩文、醫卜之術。舉孝廉,從華希閔、秦蕙田、顧楝高等學。著有《尚書隨筆》等。中年後以屢試京兆不售,乃潛心醫學,遍讀仲景以下諸名家醫著,並得名醫孫慶曾 (孫、氏與葉桂同門)之傳,遂專以醫名世。深明醫理,著述 繁富。

內容摘要

《婦科玉尺》《婦科玉尺》

所撰《沈氏尊生書》(1773),內收《脈象統類》、《諸病主脈詩》、《雜病源流犀燭》、《傷寒論綱目》、《婦科玉尺》、《幼科釋謎》及《要藥分劑》等七種醫著,凡七十二卷。其內容涵括脈診、藥物、傷寒、雜病、婦科、兒科等。流傳甚廣,向為學者所宗。其中《婦科玉尺》六卷,分為求嗣、月經、胎前、小產、臨產、產後、帶下、崩漏及婦女雜病九門。其編寫體例,每門首為綜述,概要介紹本門各種疾病之病因、證候、治療原則及套用方藥,條分縷析,提綱挈領。次則徵引文獻,列述歷代醫家精闢論述,包括脈法、證治、調養等。如胎前門即分脈法、惡阻、胎動不安、胎漏、妊娠傷寒、孕癰、產前白帶、預防難產、雙胎品胎鬼胎、胎前不治症、逐月養胎方、受胎保護諸項,並酌加按語。最後匯錄本門所用方劑,每方記述主治、藥物、劑量、加減及服用方法等。沈氏認為當時婦人性多憂思怨怒,而“憂則氣結,思則氣鬱,怨則氣阻,怒則氣上,血隨氣行,故氣逆而血亦逆,血氣乖爭,百疾於是乎作。”故主張診治婦科疾病,“必按脈切症,要於的當,不失幽隱私曲之所在”。注意調和氣血, 不失於偏頗,是為本書的特點。作者博學多識,書中廣徵博引歷代典籍與名家論述。據統計,共摘引有《素問》、《脈經》、張仲景、徐之才、孫思邈、陳自明、郭稽中、劉完素、李杲、朱震亨、張從正、薛己、王肯堂、武之望、萬全、張介賓、吳謙、亟齋居士等約40家的有關論述,做到了博採眾方,取精選粹,而不拘一格,擇善而從。

醫書名稱由來

《婦科玉尺》《婦科玉尺》

沈氏撰寫本書的目的,意在為婦科諸病的診治,尋求規矩準繩,加以規範化,有如玉尺量物,準確無誤,故書名《婦科玉尺》。所謂“玉尺”,是指“尺而以玉為之,分寸所劃,堅久不磨,尤準之準也。”總之,本書取材廣泛,體例完備嚴謹,內容剪裁詳略得宜,論述平正可法。而所收病種,幾可囊括婦科經、帶、胎、產、嗣育、雜病各類疾病,足資臨證參考之用。“求嗣” 門中,兼論男婦不育不孕,頗屬詳備,可補婦科諸書之不足。清•曹禾《醫學讀書志》批評本書“論求嗣,備述擇鼎進火”,“並描摹情狀,大能導淫”。我們認為,書中部分內容屬性醫學範疇,如《漢書•藝文志》所載“房中”之類,為中醫學組成部分,而又為中古以後醫籍甚少收載者,如能注意揚棄,仍可供醫家參考。其中一些方劑,迄今仍為醫家所沿用,甚至備受重視,如五子衍宗丸、烏雞丸等方。

目錄

自敘
凡例
卷一
求嗣
月經
卷二
胎前
卷三
小產
臨產
卷四
產後
卷五
帶下
崩漏
卷六
婦女雜病

中醫文化

中醫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知識
《要藥分劑補正》
《永類鈐方》
《無冤錄》
《醫方藥性合編》
《歷代名醫蒙求》
《赤水玄珠全集》
《四海類聚方》
《食物本草》
《本草選》
《藥鏡》
《配方百篇》
《雷公藥性賦解》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
《本草彙編》
《炮炙大法》
《藏府標本藥式》
《證治匯補》
《雞峰普濟方》
《紹興校定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景岳全書》
《本草乘雅半偈》
《銀海精微》
《續名醫類案》
《外科精義》
《十四經發揮》
《外科證治全生集》
《釐正按摩要術》
《經效產寶》
《醫學入門》
《濟生方》
《理傷續斷方》
《御藥院方》
《五十二病方》
《顱囟經》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養老奉親書》
《外科正宗》
《引書》
《本草正義》
《衛生寶鑑》
《本草從新》
《醫宗金鑒》
《明醫雜著》
《醫說》
《重樓玉鑰》
《本經逢原》
《本草綱目拾遺》
《傷科補要》
《開寶本草》
《小品方》
《名醫類案》
《證類本草》
《醫學綱目》
《格致餘論》
《脈訣》
《類經》
《婦科玉尺》
《外台秘要》
《本草經集注》
《本草崇原》
《萬病回春》
《食療本草》
《太平聖惠方》
《本草品匯精要》
《吳醫匯講》
《針灸甲乙經》
《回回藥方》
《古今醫統大全》
《臨證指南醫案》
《飲膳正要》
《千金要方》
《外科精要》
《難經》
《本草綱目》
《針灸大成》
《溫病條辨》
《本草備要》
《脈經》
《神農本草經》
《新修本草》
《醫學源流論》
《傅青主女科》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三)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黃帝內經》
《傅青主女科》
《黃帝內經素問白話解》
《古今醫統大全》
《黃帝明堂經》
《婦人良方》
《海藥本草》
《韓氏醫通》
《喉科指掌》
《婦科玉尺》
《高注金匱要略》
《格致餘論》
《黃帝內經素問吳注》
《古今醫鑒》
《婦科心法要訣》
《歸硯錄》
《感證輯要》
《傅青主男科》
《喉科秘訣》
《傅青主男女科》
《古本難經闡注》
《古今名醫匯粹》
《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古今醫案按》
《黃帝內經素問譯釋》
《黃帝內經太素》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黃帝陰符經》
《黃氏醫書八種》
《顧氏醫鏡》
《觀身集》
《管見大全良方》
《廣溫疫論》
《福幼集》
《國藥提要》
《國醫百家》
《海上方》
《海上醫宗心領》
《伏邪新書》
《寒溫條辨摘要》
《古代兒科疾病新編》
《漢方簡義》
《洪氏集驗方》
《喉白闡微》
《喉風論》
《古代疾病名候疏義》
《喉科心法》
《古方八陣》
《喉科紫珍集》
《喉痧正的》
《厚德堂集驗方萃編》
《胡洽百病方》
《花韻樓醫案》
《華氏按摩術》
《華佗神醫秘傳》
《華洋髒象約纂》
《懷少集》
《環溪草堂醫案》
《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
《皇漢醫藥全書》
《黃澹翁醫案》
《古方匯精》
《黃帝明堂灸經
《古方新解》
《古今名醫方論》
《黃帝內經明堂類成》
《黃帝內經始生考》
《扶壽精方》
《婦人規》
《黃帝內經素問節文注釋》
《黃帝內經素問靈樞合類》
《贛州正俗方》
《黃帝內經素問校義》
《古今醫案按選》
《古今醫方集成》
《黃帝十二經脈明堂五臟人圖》
《高憩雲外科全書十種》
《黃帝蝦蟆經》
《福濟全珍》
《骨蒸病灸法》
《黃氏醫書三種》
《華佗內事》
《古今醫統正脈全書》
《華佗外科》
《廣嗣全訣》
《廣嗣五種備要》
《古書醫言》
《古愚山房方書三種》
《何澹庵醫案》
《古今錄驗方》
《黃帝八十一難經注》
《黃帝脈訣》
《婦嬰至寶》
《古本康平傷寒論》
《黃帝逸典》
《黃帝明堂偃側人圖》
《華佗方》
《華佗觀形察色並三部脈經》
《廣嗣紀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