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類鈐方》

《永類鈐方》

《永類鈐方》李仲南撰,二十二卷中醫著作,於1331年成書。現存主要版本有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根據元代至順年間刻本影印本。書中首創的過伸法處理腰椎骨折,豐富了創傷骨科的診斷治療經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永類鈐方》《永類鈐方》

《永類鈐方》,李仲南撰,二十二卷。1331年成書,初由李仲南集成,後經孫允賢補訂,原名“錫類鈐方”,後改名“水類鈐方”,現存主要版本有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根據元代至順年間刻本影印本。該書卷1為診脈圖訣,風、寒、暑、濕四中四傷鈐田方論;卷2~7列傷寒、雜病證治內容;卷8為“南陽活人書傷寒集要方”;卷9~10為“和劑局雜病方集要”;卷11~14輯錄宋元間諸醫親病治驗方;卷15~17為婦科證治方論;卷18~19為產科證治方論;卷20為兒科學證治記憶體“全嬰總要”;卷21為骨傷科證治方論。書中以圖散形式對比論述“傷寒”與“雜病”兩大證候的脈、病、證、治等內容,並以三因之說加以闡發,綱目清晰、明了,骨傷科病證中,載錄了多種骨折、脫臼、整復、夾板固定法,和若干醫療器械、方藥等內容。其中首創的過伸法處理腰椎骨折,豐富了創傷骨科的診斷治療經驗。

精彩摘要

《永類鈐方》,是一部綜合性方書,共22卷,元·李仲南撰,刊於1331年。據1961年《中醫圖書聯合目錄》載,此書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有以至順本為主的22卷(卷17~19以明·書林鄭筆山刻本配補),北京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分別藏有元刻本殘本5卷。關於本書作者,明代《李濂醫史》不載;清代《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名醫列傳》以及近代有關醫史文獻中,均未見收錄;劉伯驥氏《中國醫學史》中,雖略有介紹,但其內容均引自《永類鈐方》的序言部分。故有關作者生卒、生平等問題,尚有待今後進一步考證。

中醫文化

中醫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知識
《要藥分劑補正》
《永類鈐方》
《無冤錄》
《醫方藥性合編》
《歷代名醫蒙求》
《赤水玄珠全集》
《四海類聚方》
《食物本草》
《本草選》
《藥鏡》
《配方百篇》
《雷公藥性賦解》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
《本草彙編》
《炮炙大法》
《藏府標本藥式》
《證治匯補》
《雞峰普濟方》
《紹興校定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景岳全書》
《本草乘雅半偈》
《銀海精微》
《續名醫類案》
《外科精義》
《十四經發揮》
《外科證治全生集》
《釐正按摩要術》
《經效產寶》
《醫學入門》
《濟生方》
《理傷續斷方》
《御藥院方》
《五十二病方》
《顱囟經》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養老奉親書》
《外科正宗》
《引書》
《本草正義》
《衛生寶鑑》
《本草從新》
《醫宗金鑒》
《明醫雜著》
《醫說》
《重樓玉鑰》
《本經逢原》
《本草綱目拾遺》
《傷科補要》
《開寶本草》
《小品方》
《名醫類案》
《證類本草》
《醫學綱目》
《格致餘論》
《脈訣》
《類經》
《婦科玉尺》
《外台秘要》
《本草經集注》
《本草崇原》
《萬病回春》
《食療本草》
《太平聖惠方》
《本草品匯精要》
《吳醫匯講》
《針灸甲乙經》
《回回藥方》
《古今醫統大全》
《臨證指南醫案》
《飲膳正要》
《千金要方》
《外科精要》
《難經》
《本草綱目》
《針灸大成》
《溫病條辨》
《本草備要》
《脈經》
《神農本草經》
《新修本草》
《醫學源流論》
《傅青主女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