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虛元鑒》

《理虛元鑒》

綺石,一稱汪綺石,約為明末醫家,具體姓名及詳細生卒年月與里籍難以考證,但稱之為綺石先生,以善治虛勞病證而著稱於世。

綺石,一稱汪綺石,約為明末醫家,具體姓名及詳細生卒年月與里籍難以考證,但稱之為綺石先生,以善治虛勞病證而著稱於世。他在歷代諸家學術思想的基礎之上,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對於虛勞病獨具心得,在虛勞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預後以及預防等方面形成系統,為中醫學的虛勞病防治作出貢獻。著有《理虛元鑒》。
《理虛元鑒》
《理虛元鑒》《理虛元鑒》

內容

綺石認為虛勞病的形成原因,包括先天之因、後天之因、痘疹及病後之因,外感之因、境遇之因以及醫藥之因等六個方面。虛勞病的病機總與人體正氣虛衰有關,與五臟關係密切。綺石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結合五臟病機的相互關係,提出治療虛勞應以肺、脾、腎三髒為最重要。他認為,在虛勞病的認識過程中,由於體弱久病,往往病情表現複雜,陽損及陰,陰損及陽,但總有標本之不同,或陰虛為本,或陽虛為本,這在治療時十分重要。綺石認為,陰虛之病,統之於肺,其病有數種,如勞嗽骨蒸吐血潮熱,甚至為屍疰。陽虛之病,統之於脾,但又有奪精、奪火、奪氣之不同。總之,綺石闡發勞嗽的病機,從陰陽分證,從五臟著眼,雖認為與心、肝、脾、肺、腎諸髒均有關,但其中以肺、脾二髒尤為重視,較之以先後二天脾腎論虛勞病機者,尤有特點。其對陰陽精氣虧虛之證的認識,雖加以區分,但又十分注意相互之間的關係,認為陰虛之久者陽必虛;陽虛之久者陰亦虛;奪精者必奪氣,奪氣者亦奪精。因此治療既不宜寒涼太過以傷陽,又不可偏執補火以傷陰。這些觀點,足補前人之所未備,亦是綺石的獨到見解。
綺石認為,虛勞之治,當以肺、脾、腎三髒為主。勞嗽初起之時,應考慮多挾表邪。蓋勞證之起在於人體之虛,肺氣不足,最易感受外邪,風邪乘虛侵入,邪氣內侵,氣機鬱閉,多易化火,致使外火與內火交熾,更易損傷肺金,導致咳嗽不止。因此治療時,不可壅補,更不宜斂澀,防止邪氣留戀。否則,正氣不僅不能得復,反而助火傷正,使病情加重。藥用以柴胡、前胡、桔梗、貝母、兜鈴等清疏之品為主,待邪氣已清之後,才可選用清涼滋陰之劑。如勞證乾咳者,症見有聲無痰,喉中作癢,症屬精血不足,水不濟火,虛火上炎,灼爍肺金,肺臟燥澀所致,治宜清金甘桔湯(桔梗、川貝母麥冬肉、花粉、生地、元參、白芍、丹皮、粉甘草燈心)以元參、白芍、生地等補益精血,丹皮清虛火,麥冬、花粉養陰生津,川貝母、桔梗潤肺宣肺,炙甘草和中。全方補而不膩,涼而不寒,—派清涼滋陰之品。若病情由色慾太過而致,又宜用瓊玉膏(生地、白茯苓、白蜜、人參),以人參大補元氣,培土生金,生地、白蜜養肺潤燥,金水相生。共合滋陰潤肺,益氣健脾,先後天俱顧,以治療肺腎陰虧、元氣不足之候。
若勞嗽而痰中帶血絲血珠者,多由於內火傷肺而致,綺石主張用清金甘桔湯第二方(桔梗、生地、白芍、丹皮、麥冬、元參、川貝、、阿膠、甘草),以養陰清熱,涼血止血。對於勞症吐血,當吐血正涌之時,可用炒蒲黃、炒側柏葉、陳棕炭三味為主,並佐以紫苑、犀角、地黃、白芍之類,潤肺涼血清熱。若吐血涌盛,湯藥無隙可進者,可用熱黃酒濯其兩足,引火下行,其血漸止。至於吐血初起,可用犀角地黃湯(犀角、赤芍、丹皮、地黃)涼血止血。若嫌其力緩,可用綺石自製的加味犀角地黃湯(犀角地黃湯加蒲黃、燈芯、荷葉)。勞熱骨蒸之證,綺石總以清金、養榮、疏邪、潤燥為主,方如清熱養榮湯(柴胡、丹皮、地骨、生地、當歸、白芍、元參、茯苓、麥冬肉、生甘草、燈芯)等。若病至傳屍勞階段,還可用百合清金湯(百部、地骨皮、人參、麥冬、桔梗、生地、丹皮、芍藥、茯苓、甘草)。總之,綺石治虛勞屬陰虛者,以治肺為中心,或清肺之火熱,或補肺之陰津,或斂肺之氣陰。當然,在具體治療時,還要考慮脾、肺二髒。
綺石從情志、氣候、用藥、飲食等方面,對虛勞病的治療、調養以及預防諸方面提出了系統的注意事宜,為虛勞的臨床防治提供了多種方法,頗有指導意義。他對虛勞病的論述和闡發是中醫學發展過程中最存成就的一家,至今其觀點仍有很大的實踐意義。

古代中醫著作

  • 《黃帝內經·素問》
  • 《黃帝內經·靈樞》
  • 《黃帝內經太素》
  • 《神農本草經》
  • 《本草綱目》
  • 《中藏經》
  • 《傷寒論》
  • 《傷寒雜病論》
  • 《溫熱論》
  • 《難經》
  • 《針灸大成》
  • 《瀕湖脈學》
  • 《褚氏遺書》
  • 《仿寓意草》
  • 《孫真人海上方》
  • 《柳洲醫話》
  • 《傷寒發微論》
  • 《劉河間傷寒醫鑒》
  • 《察舌辨症新法》
  • 《跌打損傷方》
  • 《穴道秘書》
  • 《醫學源流論》
  • 《醫林改錯》
  • 《傅青主男科》
  • 《傅青主女科》
  • 《飲膳正要》
  • 《食鑒本草》
  • 《產寶》
  • 《異授眼科》
  • 《肯堂醫論》
  • 《敖氏傷寒金鏡錄》
  • 《雜病治例》
  • 《衛生家寶產科備要》
  • 《正體類要》
  • 《巢氏病源補養宣導法》
  • 《喉舌備要秘旨》
  • 《醫醫醫》
  • 《全生指迷方》
  • 《濟生集》
  • 《幼科切要》
  • 《胎產秘書》
  • 《經驗麻科》
  • 《內外傷辨》
  • 《虛損啟微》
  • 《仙傳外科集驗方》
  •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 《類證治裁》
  • 《普濟方·針灸》
  • 《臨證指南醫案》
  • 《醫碥》
  • 《醫學正傳》
  • 《張聿青醫案》
  • 《古今醫鑒》
  • 《濟陰綱目》
  • 《保嬰撮要》
  • 《萬病回春》
  • 《顧松園醫鏡》
  • 《古今醫案按》
  • 《本草求真》
  • 《醫經原旨》
  • 《婦人大全良方》
  • 《靈素節注類編》
  • 《諸病源候論》
  • 《本草新編》
  • 《金匱翼》
  • 《女科經綸》
  • 《得配本草》
  • 《脈訣匯辨》
  • 《類證活人書》
  • 《王旭高臨證醫案》
  • 《回春錄》
  • 《周慎齋遺書》
  • 《嬰童百問》
  • 《文堂集驗方》
  • 《脈經》
  • 《雷公炮炙論》
  • 《雷公炮製藥性解》
  • 《備急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
  • 《肘後備急方》
  • 《金匱要略方論》
  • 《外台秘要》
  • 《聖濟總錄》
  • 《景岳全書》
  • 《醫法圓通》
  • 《育嬰家秘》
  • 《外經微言》
  • 《臨證實驗錄》
  • 《女科旨要》
  • 《婦科問答》
  • 《張氏婦科》
  • 《顱囟經》
  • 《傷科大成》
  • 《跌打秘方》
  • 《集驗背疽方》
  •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 《金瘡秘傳禁方》
  • 《增訂十藥神書》
  • 《痰癘法門》
  • 《眼科秘訣》
  • 《尤氏喉科秘書》
  • 《白喉全生集》
  • 《喉科秘訣》
  • 《包氏喉證家寶》
  • 《慎疾芻言》
  • 《診家樞要》
  • 《重訂囊秘喉書》
  • 《眼科心法要訣》
  • 《焦氏喉科枕秘》
  • 《經絡考》
  • 《知醫必辨》
  • 《傷寒九十論》
  • 《女丹合編選注》
  • 《針灸易學》
  • 《子午流注說難》
  • 《正骨心法要旨》
  • 《重訂靈蘭要覽》
  • 《推求師意》
  • 《洪氏集驗方》
  • 《達生編》
  • 《醫學傳燈》
  • 《洗冤集錄》
  • 《醫門法律》
  •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 《外科心法要訣》
  • 《幼幼集成》
  • 《古今名醫匯粹》
  • 《衛生寶鑑》
  • 《本經逢原》
  • 《本草從新》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證治匯補》
  • 《高注金匱要略》
  • 《石室秘錄》
  • 《儒門事親》
  • 《明醫指掌》
  • 《類經圖翼》
  • 《目經大成》
  • 《外科大成》
  • 《醫原》
  • 《丹溪治法心要》
  • 《友漁齋醫話》
  • 《金針秘傳》
  • 《婦人規》
  • 《軒岐救正論》
  • 《松峰說疫》
  • 《尤氏喉症指南》
  • 《跌損妙方》
  • 《外科十法》
  • 《臨症驗舌法》
  • 《韓氏醫通》
  • 《奇經八脈考》
  • 《證治心傳》
  •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 《市隱廬醫學雜著》
  • 《一草亭目科全書》
  • 《食療本草》
  • 《海藥本草》
  • 《本草衍義》
  • 《湯液本草》
  • 《本草備要》
  • 《急救便方》
  • 《本草易讀》
  • 《馬培之醫案》
  • 《傷寒補例》
  • 《宜麟策》
  • 《理虛元鑒》
  • 《廣嗣要語》
  • 《女科指要》
  • 《竹泉生女科集要》
  • 《凌臨靈方》
  • 《塘醫話》
  • 《察病指南》
  • 《溫病指南》
  • 《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 《婦科秘方》
  • 《質疑錄》
  • 《小兒痘疹方論》
  • 《叢桂草堂醫案》
  • 《青囊秘訣》
  • 《對山醫話》
  • 《疫疹一得》
  • 《醫學讀書記》
  • 《救傷秘旨》
  • 《女科秘旨》
  • 《飲食須知》
  • 《寧坤秘籍》
  • 《傷寒醫訣串解》
  • 《壽世傳真》
  • 《醫學綱目》
  • 《古今醫統大全》
  • 《醫宗金鑒》
  • 《刪補名醫方論》
  • 《格致餘論》
  • 《癘瘍機要》
  • 《馮氏錦囊秘錄》
  • 《仁術便覽》
  • 《溫熱經緯》
  • 《仲景傷寒補亡論》
  • 《丁甘仁醫案》
  • 《金匱玉函經二注》
  • 《金匱要略淺注》
  • 《胎產心法》
  • 《明醫雜著》
  • 《溫病條辨》
  • 《傷寒大白》
  • 《讀醫隨筆》
  • 《推拿抉微》
  • 《外科證治全書》
  • 《血證論》
  • 《竹林女科證治》
  • 《兒科要略》
  • 《丹溪手鏡》
  • 《醫宗己任編》
  • 《養生導引秘籍》
  • 《時病論》
  • 《傷寒貫珠集》
  • 《內經評文》
  • 《傷寒六書》
  • 《冷廬醫話》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