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醫林改錯》為清代著名醫家王清任所著。全書兩卷,以氣血臟腑基礎理論為依據,對古典醫籍中關於人體臟腑的某些錯誤進行 了厘定。王氏突出血瘀等證的辯證治療,所載活血化瘀諸方,對後學頗具啟發意義。該書論點鮮明,創新性強,文圖並茂,重視實踐,是一部極具實用價值的重要臨床參考書。作者觀點
《醫林改錯》二卷,王清任撰刊於道光十年(1830),是他訪驗臟腑四十二年嘔心瀝血之作,也是我國中醫解剖學上具有重大革新意義的著作。本書約有三分之一篇幅為解剖學內容,以其親眼所見,辨認胸腹內臟器官,與古代解剖作比較,畫出他自認為是正確的十三幅解剖圖以改錯。從一般的解剖形態結構及毗鄰關係的大體描述論,王清任所改是十分準確的。他發現了頸總動脈、主動脈、腹腔靜脈及全身血管之動靜脈區分;描述了大網膜、小網膜、胰腺、胰管、膽總管、肝管、會厭及肝、膽、胃、腸、腎、膀胱等的形態和毗鄰關係。這些是很有革新和進步意義的。但是,他對不少器官的命名和功能解釋從現代醫學觀點看是錯誤的。例如將主要的動脈稱為 “氣總管” 、 “氣門” ,並認為動脈內無血而有氣,將主要靜脈稱為 “榮總管” ,認為血液及營養等靠它供應全身等等。正是生理功能與解剖的新解釋使王清任在活血化瘀理論及臨床方面作出新的貢獻。本書約有一半以上內容即為此而作。所創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補陽還五湯、少腹逐瘀湯等,分治五十餘種瘀症及半身不遂、癱痿、痹症及難產等,實發前人之未發,且多可在臨床收到殊效。中醫學活血化瘀理論的建立,本書實有肇化之功。此外,書中一再體現出不遵經、不崇古的革新創造精神。例如:他否定天花病因的“胎毒論”、否定“胎在子宮、分經輪養”之論,認為“抽風不是風”,是因氣虛而血瘀。他接受“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之新“腦髓說”,並作了自己的發揮。《醫林改錯》體現了中醫學家革新的勇氣,其錯失之處,也是由於時代局限,不能親自動手解剖以致未有精細觀察和進行實驗所致。
當代評價
余著《醫林改錯》一書,非治病全書,乃記臟腑之書也。其中當尚有不實不盡之處,後人倘遇機會,親見臟腑,精察增補,抑又幸矣!記臟腑後,兼記數症,不過示人以規矩,令人知外感內傷,傷人何物;有餘不足,是何形狀。至篇中文義多粗淺者,因業醫者學問有淺深也;前後語句多覆重者,恐心粗者前後不互證也。如半身不遂內有四十種氣虧之症,小兒抽風門有二十種氣虧之症,如遇雜症,必於六十種內互考參觀,庶免謬誤。望閱是書者,須詳審焉。玉田王清任書。
作者評價
王清任(1768—1831),字勛臣,清玉田人,武庠生,納粟得千總銜。二十歲左右始習醫,後久居京師,以醫為業,並開了一間知一堂藥鋪,名噪京師。他是第一位對傳統醫學體系提出嚴厲糾正的中國醫生,並被清末西醫德貞(dudgeon)譽為:近代中國解剖家。他的著作《醫林改錯》於1830年(道光十年)在北京刊行後,造成不小的震撼。據統計,該書自1830至1950年竟再版了40次,為古代任何一家之言的醫學著作所不及,影響一代醫學思潮甚巨。
對於他的評論歷來不絕,褒貶不一,各有所重。近代醫家劉鍾衡(約生於十九世紀末)謂:王清任先生《醫林改錯》一書,以獨見之智力,辟古人之非,驚喜交集,半生疑竇,一旦豁然。劉自述他在1884年到上海購買西醫書數種,其中看過合信氏之《全體新論》後,發現其中描繪之骨肉臟腑,半與前書脗合。所以他給王清任的評價是:西醫於骨肉臟腑逐層剖驗,形真體晰,中華向無此條,而千載而後,闡發余蘊,實王先生《改錯》一書,為之嚆矢也。可見後來被稱為中西醫匯通的醫家們,在當時也受王書甚多的啟發;而王書與西醫之說有類似之處,它們都對傳統中醫做出批評,皆對當時的醫家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醫藥價值
清代醫家王清任(1768—1831),因見古人對臟器的描述多有不實之處,遂萌改正之心;又思古人所以不實,必因未曾親見,於是多次親赴刑場義冢,不避臭穢,觀察野犬食余的小兒棄屍,並幾度觀看 “剮刑” ,以進一步弄清成人、兒童的心肝脾肺是否相同。經過42年訪驗,王清任繪製了人體內臟圖形,並以文字敘述臟器的生理結構,又結合其臨床經驗,於1830年撰成《醫林改錯》。在注重科學實證的現當代,王清任受到了極高的評價,並被視為傳統醫學在封建社會末期出現的最後一次高峰。然而王清任在親見之前,何以能知古人描述有錯?有分析說,由於當時已能見到西方傳入的解剖學著作,故其觀察的動機是為了匯通中西醫學。但細讀其《醫林改錯》,絲毫看不到西方醫學的影響。所以又有分析認為,毋寧視其為 “格物窮理”在醫學領域中的表現,王氏是一位自髮型的革新家。時過境遷,王清任當初的動機究竟為何,已無法詳知。一種較為合理的推測是,王清任之所以能夠在未曾“親見”的時候,便知道古人對臟腑的描述有誤,極有可能是在西方解剖知識已然傳入的時代,“聽說”中國傳統醫學在這方面存在著與事實不符的問題,由此開始走上實證觀察之路的。
在醫學史上,這種由於聽說某種事情的存在,因而激發出研究與發明的動機,並最終獨立完成的例子並不少見,例如日本近世醫家華岡青洲(1760—1835),由於聽說華佗曾用 “麻沸散”進行手術,便竭力研究麻醉方法,最終獲得成功。王清任的實證研究,還體現在他為了驗證水液代謝的途徑,設計了一個動物實驗:他將兩隻家畜作為實驗動物,一隻正常餵養,一隻不給飲食,數日後剖腹比較。因見不給飲食者大網膜乾皺,即認為這是“出水道”。在對腎循環、尿生成生理沒有正確認識的時代,人們一直以為尿是從胃腸道通過 “三焦” (水道,即腹腔內的“不實之肉”)滲入膀胱的。而王清任的實驗,不過是“印證”了自《黃帝內經》就奠定的這一錯誤的生理解釋。又如,他雖然相當仔細地觀察到了膽總管在十二指腸開口處的括約肌,但卻如同《黃帝內經》時代一樣將膽總管視為“胃出精汁水液之道路”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王清任的解剖性實證觀察,不過是重演了《黃帝內經》時代醫家建立這些生理學解釋的過程,從知識層面上講並無更多創新與“改錯”之實。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