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山人醫案》

《也是山人醫案》

《也是山人醫案》,書名。清·也是山人撰。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也是山人醫案》書名。清·也是山人撰。本書列述多種病案,包括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病證,用藥頗精煉,配伍比較活潑。但記錄較簡略。甚或有些病案在辨證分析和立法等方面有疏略或不夠清楚之處。本書收入《珍本醫書集成》中。

便血《也是山人醫案》

《也是山人醫案》荊芥穗炒白芍炒銀花丹皮炙草地榆炭炒當歸高(三四)濕熱壅於脾絡。腑腸空隙。糞前先有血下。然脾屬柔髒。非剛不能蘇陽。茅術炭新會皮炒銀花川黃柏地榆炭煨葛根濃朴炒焦荷蒂沈(四五)便後下血。屬遠血也。細生地炒黑槐花酒炒黃芩炒丹皮柿餅灰地榆炭曹(十六)春源氣泄。少陽木火。乘太陰脾陽愈竭。腹中微痛。便後始有血下。焦白朮桑葉茯苓當歸丹皮澤瀉地榆炭凌(四六)濕勝中虛。便紅已久。炒黑樗根皮(一錢)炒黑地榆(三錢)茯苓(二錢)當歸炭(一錢五分)炒焦丹皮(一錢五分)炒澤瀉(一錢)炒槐花(一錢)程(六歲)當臍腹痛。晨泄
《也是山人醫案》荊芥穗炒白芍炒銀花丹皮炙草地榆炭炒當歸高(三四)濕熱壅於脾絡。腑腸空隙。糞前先有血下。然脾屬柔髒。非剛不能蘇陽。茅術炭新會皮炒銀花川黃柏地榆炭煨葛根濃朴炒焦荷蒂沈(四五)便後下血。屬遠血也。細生地炒黑槐花酒炒黃芩炒丹皮柿餅灰地榆。

失音 《也是山人醫案》

衛(三十)失音已久,胃納頗佳。非其氣之餒,當金匱金實無聲議治。
麻黃(三分) 石膏(三錢) 杏仁(三錢) 生草(三分) 射干(五分) 苡仁(三錢) □ 錢(四一)肺象空懸.其位最高.據述曾經吐血之後.聲音出不揚.飲食少納.乾咳頻多.此屬少陰水虧.不能濟火.致君相上騰.燔爍嬌髒.不無受傷.顧本是滋陰補虛為要.然歲氣當深秋之際.肅化猶為最先.莫若暫用固金法從金生水意。
阿膠(二錢) 北沙參(一錢五分) 生地(三錢) 生雞子黃(一枚)麥冬(二錢) 川斛(四錢) 茯神(二錢) 生甘草(三分)
戴 瘀咯將淨.痰咳亦緩,肺胃絡脈.乃肝陽潛伏.漸有寧靜之象,今診得左關弦形已退.右關脈已鼓指.而獨右寸軟弱.左尺虛細.右尺微小,六脈雖未調和.審體質未始不為平脈,古人所謂未見病脈.即平脈也.仍擬養腎.佐以健脾。
熟地(四錢) 北沙參(一錢五分) 淮山藥(炒,二錢) 陳阿膠(二錢) 揀麥冬(一錢五分)建蓮(去心,二錢) 雲茯神(二錢) 川貝(二錢) 蒲黃(炒黑,五分)
填納下焦.肝腎肺胃絡脈漸寧.痰咯雖未淨盡.而髒陰離絡之瘀已盡.然而頤養寧神.絡脈完固.不致貽患.仍擬肝腎定例.少佐清化。
熟地(四錢) 揀麥冬(一錢五分) 建蓮(二錢) 陳阿膠(二錢) 川貝(一錢五分)淮山藥(炒,二錢) 左牡蠣(三錢) 沙蒺藜(二錢) 雲茯神(二錢)
又 自瘀盡以來.絡脈鞏固.肝腎根蒂亦基.痰咯亦少.形神頗安.脈右寸軟.尺小弱.餘部中和.但此小雪節候.
值少陰用事之時.只宜靜養,以待一陽來復.其調劑仍宗前議.聊以益氣佐之。
熟地(四錢) 西黨參(二錢) 酸棗仁(炒焦,二錢) 陳阿膠(二錢) 揀麥冬(一錢五分)雲茯神(二錢) 川貝(一錢五分) 建蓮(二錢) 炙草(四分)
又 照前議參脾為生痰之源治。
熟地(四錢) 炒焦冬術(一錢五分) 棗仁(炒黑,二錢) 陳阿膠(二錢) 新會皮(一錢)揀麥冬(一錢五分) 雲茯神(二錢) 川貝(去心研,一錢五分) 人參(另煎沖,一錢)
又熟地(四錢) 北沙參(三錢) 建蓮(去心,三錢) 陳阿膠(蛤粉炒,二錢) 川貝(去心研,二錢)淮牛膝炭(一錢五分) 揀麥冬(去心,一錢五分) 雲茯神(二錢) 九孔石決明( 研三錢)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一)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養性延命錄》
《醫方集解》
《醫林改錯》
《醫門法律》
《醫鈔類編》
《瘍醫大全》
《養病庸言》
《醫門棒喝》
《瘍科心得集》
《醫說》
《醫燈續焰》
《醫法圓通》
《藥鑒》
《醫方考》
《醫貫》
《醫級》
《醫經溯洄集》
《醫經國小》
《醫經原旨》
《醫壘元戎》
《醫理真傳》
《葉選醫衡》
《醫林繩墨》
《醫林指月》
《一得集》
《醫門補要》
《養老奉親書》
《醫述》
《醫徹》
《醫學編》
《醫學傳燈
《醫學粹精》
《醫學讀書記》
《醫學匯海》
《瘍科綱要》
《醫理元樞》
《驗方新編》
《瘍科選粹》
《藥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解》
《藥性纂要》
《醫略十三篇》
《醫方簡義》
《藥症忌宜》
《醫方論》
《醫門要訣》
《醫方全書》
《醫故》
《醫暇卮言》
《醫效秘傳》
《醫心方》
《要藥分劑》
《醫學便覽》
《也是山人醫案》
《醫學傳心錄》
《楊氏家藏方》
《楊氏提綱醫方纂要》
《醫學發明》
《醫碥》
《藥要便蒙新編》
《醫經允中》
《藥按》
《醫理髮明》
《藥治通義》
《醫法心傳》
《藥總訣》
《醫方叢活》
《醫方大成》
《醫林纂要探源》
《醫略》
《醫略稿》
《藥材學》
《養生月覽》
《醫方捷徑指南全集》
《醫門初學萬金一統要訣》
《醫方經驗彙編》
《葉氏女科證治》
《醫權初編》
《醫事問答》
《醫方類聚》
《葉氏醫案存真》
《醫悟》
《葉天士家傳秘訣》
《醫方易簡集》
《葉天士女科醫案》
《羊毛瘟症論》
《醫貫砭》
《醫學辨正》
《一草亭目科全書》
《醫寄伏陰論》
《醫家心法》
《醫階辨證》
《藥盦醫案》
《藥言隨筆》
《醫學匯函》
《葉氏錄驗方》
《藥性通考》
《養生要集》
《醫法徵驗錄》
《醫方便覽》
《醫家四要》
《瘍醫證治準繩》
《醫事啟源》
《藥材資料彙編》
《楊敬齋針灸全書》
《藥品化義》
《醫方捷徑》
《藥譜》
《醫經正本書》
《醫鏡》
《醫學白話》
《一見知醫》
《藥味別名錄及續錄》
《醫便》
《醫學初階》
《楊仁齋著作三種》
《野菜博錄》
《醫學從叢錄》
《醫方選要》
《醫方一盤珠》
《醫燈集焰》
《醫方易簡新編》
《醫綱提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