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它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地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收錄了農業、手工業、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尤其是機械,更是有詳細的記述。在國外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天工開物》《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

《天工開物》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地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對農業方面的豐富經驗進行了總結,全面反映了工藝技術的成就。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該書文字簡潔,記述扼要,書中所記均為作者直接觀察和研究所得。問世以後,有不少版本流傳,先後被譯成等國文本。

作者簡介

宋應星宋應星

宋應星(1587~1661),字長庚,奉新縣宋埠鎮牌樓村人。明末清初科學家。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2次考中舉人。但以後五次進京會試均告失敗。五次跋涉,見聞大增,他說:“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聞”。他在田間、作坊調查到許多生產知識。他鄙棄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紈絝子弟”與“經士之家”。在擔任江西分宜縣教諭(1638~1654)年間寫成了《天工開物》。他在《序》中描寫這段情況時說:“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乞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想加以驗證而無錢,想與同人們討論真偽而無場館),只得“炊燈具(備)草”,日夜寫書,但“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縣教諭(縣學教官)。期間,他將其長期積累的生產技術等方面知識加以總結整理,編著了《天工開物》一書,在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由其朋友涂紹煃資助刊行。稍後,他又出任福建汀州(今福建省長汀縣)推官、亳州(今安徽省亳州)知府。明亡後作為明遺民,約在清順治年間(公元1661年前後)去世。宋應星一生講求實學,反對士大夫輕視生產的態度。

宋應星除著《天工開物》外,還有《卮言十種》、《畫音歸正》、《雜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傳。近年來,在江西省發現了宋應星四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議》、《論氣》、《談天》和《思憐詩》。《野議》是一部議論時局的政論著作,對明末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揭露和批判,並且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張。《思憐詩》包括“思美”詩十首,“憐愚”詩四十二首,反映了作者憤世憂民的感情。《論氣》和《談天》是關於自然科學方面的著作,從這兩篇的標題來看,很可能是《卮言十種》中的部分篇章。

體例  

《天工開物》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18卷。並附有121幅插圖,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

《天工開物》的書名取自《易·繫辭》中“天工人其代之”及“開物成務”,作者說是“蓋人巧造成異物也”(《五金》卷)。全書按“貴五穀而賤金玉之義”(《序》)分為《乃粒》(穀物)、《乃服》(紡織)、《彰施》(染色)、《粹精》(穀物加工)、《作鹹》(製鹽)、《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鑄》、《舟車》、《錘鍛》、《播石》(煤石燒制)、《殺青》(造紙)、《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礦物顏料)、《麴櫱》(酒麴)和《珠玉》共18卷。包括當時許多,工藝部門世代相傳的各種技術,並附有大量插圖,註明工藝關鍵,具體描述生產中各種實際數據(如重量準確到錢,長度準確到寸)。

《天工開物》全書詳細敘述了各種農作物和工業原料的種類、產地、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以及一些生產組織經驗,既有大量確切的數據,又繪製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圖。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又細分做十八卷。上卷記載了穀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蠶絲棉薴的紡織和染色技術,以及製鹽、製糖工藝。中卷內容包括磚瓦、陶瓷的製作,車船的建造,金屬的鑄鍛,煤炭、石灰、硫黃、白礬的開採和燒制,以及榨油、造紙方法等。下卷記述金屬礦物的開採和冶煉,兵器的製造,顏料、酒麴的生產,以及珠玉的採集加工等。

我國古代物理知識大部分分散體現在各種技術過程的書籍中,《天工開物》中也是如此。如在提水工具(筒車、水灘、風車)、船舵、灌鋼、泥型鑄釜、失蠟鑄造、排除煤礦瓦斯方法、鹽井中的吸鹵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許多力學、熱學等物理知識。此外,在《論氣》中,宋應星深刻闡述了發聲原因及波,他還指出太陽也在不斷變化,“以今日之日為昨日之日,刻舟求劍之義”(《談天》)。

他的著作都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如在“五金”卷中,宋應星是世界上第一個科學地論述鋅和銅鋅合金(黃銅)的科學家。他明確指出,鋅是一種新金屬,並且首次記載了它的冶煉方法。這是我國古代金屬冶煉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大規模煉鋅的國家。宋應星記載的用金屬鋅代替鋅化合物(爐甘石)煉製黃銅的方法,是人類歷史上用銅和鋅兩種金屬直接熔融而得黃銅的最早記錄。特別是,宋應星注意從一般現象中發現本質,在自然科學理論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在生物學方面,他在《天工開物》中記錄了農民培育水稻、大麥新品種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氣候、栽培方法對作物品種變化的影響,又注意到不同品種蠶蛾雜交引起變異的情況,說明通過人為的努力,可以改變動植物的品種特性,得出了“土脈歷時代而異,種性隨水土而分”的科學見解,把我國古代科學家關於生態變異的認識推進了一步,為人工培育新品種提出了理論根據。

在物理學方面,新發現的佚著《論氣·氣聲》篇是論述聲學的傑出篇章。宋應星通過對各種音響的具體分析,研究了聲音的發生和傳播規律,並提出了聲是氣波的概念。宋應星刊印《天工開物》後,還曾任福建汀州府推官(1638)、亳州知府(1643)。1644年明亡,他掛冠回鄉隱居。由於他的反清思想,《四庫全書》沒有收入他的《天工開物》,但卻在日本、歐洲廣泛傳播,被譯為日、法、英、德、意、俄文,三百多年來國內外也發行16版次(1637~1977),其中關於制墨、制銅、養蠶、用竹造紙、冶鋅、農藝加工等等方法,都對西方產生了影響,代表了中國明代的技術水平。

主要內容

《天工開物》《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18卷。並附有121幅插圖,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

《天工開物》序:


天覆地載,物數號萬,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遺。豈人力也哉。事物而既萬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後識之,其與幾何?萬事萬物之中,其無異生人與有益者,各載其半。匹有聰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棗梨之花未賞,而臆度“楚萍”;釜鬻之范鮮經,而侈談“莒鼎”;畫工好圖鬼魅而惡犬馬,即鄭僑、晉華豈足為烈哉?

幸生聖明極盛之世,滇南車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橫游薊北。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見見聞聞!若為士而生東晉之初、南宋之季,共視燕、秦、晉、豫方物已成夷產,從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肅慎之矢也。且夫王孫帝子生長深宮,御廚玉粒正香而欲觀未耜,尚宮錦衣方剪而想像機絲。當斯時也,披圖一觀,如獲重寶矣。

年來著書一種,名曰《天工開物》卷。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乏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隨其孤陋見聞,藏諸方寸而寫之,豈有當哉?吾友塗佰聚先生,誠意動天,心靈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長可取,必勤勤懇懇而契合焉,昨歲《畫音歸正》,由先生而授梓.茲有後命,復取此卷而繼起為之,其亦夙緣之所召哉。

卷分前後,乃“貴五穀而賤金玉”之義。《觀象》、《樂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臨梓刪去。丐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時祟禎丁丑孟夏月,奉新宋應星書於家食之問堂

上篇:

《天工開物》《天工開物》

乃粒:關於糧食作物的栽培技術
乃服:衣服原料的來源和加工方法
彰施: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粹精:穀物的加工過程
作鹹:介紹鹽的生產方法
甘嗜:種植甘蔗及製糖、養蜂的方法

中篇:
陶埏:磚、瓦、陶瓷的製作
冶鑄:金屬物件的鑄造
舟車:船舶、車輛的結構、製作和用途
錘鍛:用錘鍛方法製作鐵器和銅器
燔石石灰煤炭等非金屬礦的生產技術
膏液: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
殺青:造紙的方法

下篇:
五金:金屬的開採和冶煉
佳兵:兵器的製造方法
丹青:墨和顏料的製作
麴櫱:做的方法
珠玉:珠寶玉石的來源

科技價值

《天工開物》上卷,

《天工開物》《天工開物》
為《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鹹》、《甘嗜》6章,多數是和農業有關的,放在卷首,表明了宋應星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的思想。

《乃粒》:主要論述(豆類)等糧食作物的種植、栽培技術和包括各種水利灌溉機械在內的有關生產工具,介紹特別詳細的是以江西為代表的南方水稻栽培技術。

宋應星在談到用浸種法育秧時提到,水稻育秧後30日即拔起分栽,否則容易引起減產。一畝秧田可移栽25畝,即秧田與本田之比為1∶25,在江西到近代還是這樣。又說早稻食水三斗,晚稻食水五斗,失水即枯。這些重要的技術數據對農業生產有指導作用,是育秧、插秧、灌溉的理論基礎。在以前的農書中沒有記載過。這種用技術數據給以定量的解說,同時提出一系列理論概念,記述工農業生產中許多先進科技成果的方法,使《天工開物》成為一部科學技術的完整著作。

宋應星還論述了作物與環境的關係,外界環境變遷對作物物種變異的影響。例如,他說有些水稻因乾旱而逐步變成抗旱性的早稻,通過人工選擇可以培育出這種旱稻,農民們還創造出一種高山可插的旱稻。宋應星還說,對於那些排水不良,土溫較低的酸性土,用石灰撒在苗根,便於中和土壤酸性,促成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對於酸性不高的向陽暖土,則不宜用石灰。還提到了骨灰蘸秧根,是施用磷肥的有效措施。

宋應星還介紹了以砒霜為農藥伴種。砒霜又叫砒石或信石,是含砷化合物,主要成份是三氧化二砷,有劇毒,一般用來燒制白銅、配火藥、治瘧疾和頑癬、毒家鼠等。從宋應星開始,才有用於農業上拌種拌秧,以防病蟲鼠害的記載。

《乃服》:

《天工開物》《天工開物》中的“轆轤”
包括養蠶繅絲、絲織、棉紡、麻紡和毛紡等生產技術,還有上述生產工具、設備、操作要點,重點介紹了浙江嘉興湖州地區養蠶的先進技術和絲紡、棉紡,還有大提花機的結構圖。

宋應星在講到蠶種時介紹的新蠶種的培育,反映了中國古代生物學上的一項重要成就――人工雜交育種。將一化性蠶的雄蛾和二化性蠶的雌蛾雜交,便引起蠶種變異,從而育出合乎需要的新蠶種。同樣,將黃繭蠶蛾和白繭蠶蛾雜交後,育出的下一代是褐繭蠶。這是中國古代不自覺地套用定向變異原理的優秀實例。宋應星介紹的這種變異現象,與19世紀英國學者達爾文(1809―1882)所述幾乎相同。

宋應星還在本章的《病症》條中記載了根據蠶體變態、行為反常和食欲不振,來判斷病蠶。及時將有傳染病的病蠶從蠶群中除去,可以使健康的蠶發育成長,這些都是符合科學原理的方法。

《彰施》:

《天工開物》《天工開物》中的“轆轤”複製品
介紹各種植物染料和染色技術,對於蓼藍的種植和藍靛的提取,從紅花提取染料的過程敘述得比較詳細,還涉及到各種染料的搭配和媒染方法。

《粹精》:敘述稻、麥等的收割、脫粒和磨粉等農作物加工技術和工具,側重於介紹加工稻穀用的風車水碓、石碾、土礱木礱和制麵粉的磨、羅等工具。

宋應星敘述的江西水碓,以水力為能源,通過立式主軸帶動各機件,同時具有灌田、脫粒和磨麵3種功能,是17世紀世界上先進的農用機械。

《作鹹》:論述海鹽、池鹽、井鹽等鹽產地和製鹽技術,對海鹽和井鹽論述得比較詳細。宋應星在談到井鹽時,特別介紹了四川井鹽,在談到了衝擊式的頓鑽後,敘述了一種吸鹵器,是個喉下安“訊息”的竹筒。

宋應星所說的安有“訊息”的竹筒,實際上就是唧筒裝置。“訊息”相當於閥門,皮製,當竹筒沉到井下時,下端閥門受滷水壓力而張開,滷水進入筒中。提筒時,閥門又受筒內滷水重力下壓而封閉。在四川自流井土法製鹽生產時,至今仍可見到使用這種吸鹵器提取滷水――它是用物理學原理而設計出來的吸水器。

《甘嗜》:主要敘述甘蔗種植、製糖技術和工具,同時還論及到蜂蜜和飴餳(麥芽糖)。宋應星還重點介紹了將水稻育秧法移植到甘蔗種植中,實行甘蔗移栽這種新技術。

中卷共7章,主要是工業技術。

《陶埏》:敘述建築房屋用的磚瓦和日常生活用的陶器、瓷器(白瓷、青瓷)的製造技術和工具。重點是介紹景德鎮生產民用白瓷的技術,從原料配製、造坯、過釉到入窯燒結,都有說明。

《冶鑄》:是中國傳統鑄造技術論述最詳細的記錄,重點敘述銅鐘、鐵鍋、銅錢的鑄造技術和設備,包括失蠟、實模和無模鑄造等三種基本方法。

《舟車》:首先用數據標明了船舶車輛的結構構件和使用材料,同時說明各種船、車的駕駛方法,詳細介紹了大運河上航行的運糧船“漕船”。

《錘鍛》:系統敘述了鐵器和銅器的鍛造工藝,討論範圍從萬斤大鐵到纖細的繡花針,還有斧、鑿、鋤、鋸等各種生產工具的製造焊接、金屬熱處理等加工工藝。

宋應星記載了一項先進的金屬加工工藝――“生鐵淋口”。方法是在熟鐵制的農具等坯件上淋以一層薄的生鐵水,再經加工及熱處理,使製品完成。所用的生鐵水量必須恰到好處。由於表面生鐵熔覆層與滲碳層的共同作用,使工件既耐磨又堅韌。這是金工史上的一項獨特創造。幾百年來這種技術已遍及中國各地,至近代還用這方法製造小農具。

《燔石》:論述燒制石灰、採煤、燒制礬石、硫黃和砒石的技術,還論述了煤的分類,採掘和井下安全作業。

宋應星詳細敘述了砒石種類、製法、性狀和在工農業上的用途。書中還介紹明代湖南衡陽工廠中一處就年產砒石達萬斤的事。用砒石做為農藥,這是中國農業技術史中的一大發明,正是《天工開物》把這項發明正式記錄下來。

宋應星為提供了採煤技術的可貴資料。他按煤的塊度和火焰等物理性狀及用途將煤分為明煤、碎煤、末煤等類,在當時是較為先進的分類。在談到挖煤後,宋應星還談到了“煤氣”。宋應星所說的“煤氣”,就是現在煤礦中俗稱的“瓦斯”,它是在煤炭生成過程中伴生的氣體混合物,主要成分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氫等,雖然沒有顏色,但是容易燃燒,對人體有毒害作用。宋應星在談到南方採煤時,介紹用中空的巨竹管插入井下,將地下瓦斯借竹管引出地面,是一個簡便有效而且經濟的安全措施。

宋應星介紹的另一個安全措施是在井下設“支護”(即巷道支板),從他的記載中可以知道明代採煤技術已經基本解決了井下掘煤的兩項最首要的作業問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歐洲在18世紀時還沒有妥善解決瓦斯通風的問題。

《膏液》:介紹了16種油料植物子實的產油率,油的性狀,用途,還有用壓榨法、水代法提取油脂的技術和工具,還談到桕皮油的製法和利用桕皮油制蠟燭的技術。

《殺青》:論述紙的種類、原料和用途,詳細地論述了造竹紙和皮紙的全套工藝技術和設備。

《天工開物》下卷包括5章,也屬於工業技術。

《天工開物》《天工開物》中“升煉水銀”

《五金》:論述金、銀、銅、鐵、錫、鉛、鋅等金屬礦開採、洗選、冶煉和分離技術,還有灌鋼、各種銅合金的冶煉和珍貴的生產設備圖。這一章記載了不少中國人民的創造發明,如以煤煉鐵、用活塞風箱鼓風、直接將生鐵炒成熟鐵、以生鐵與熟鐵合煉成鋼等等。

宋應星記載說,在生鐵煉成之後,如果想再把生鐵變成熟鐵,就在冶鐵爐旁挖一個方塘,趁熱使鐵流入塘內,加入泥粉做為溶劑,並由幾個人用柳棍快速猛攪,從而加速生鐵中碳等成分的氧化作用,以炒成熟鐵。這種把冶鐵爐和冶鐵設備串聯使用的連續作業方法,可以減少炒鐵時的再熔化過程,降低炒鐵時間和生產成本

宋應星在記載煉鋼時說,先把打成薄片的熟鐵捆起來放入爐中,上面放生鐵,再用塗泥草鞋蓋頂,爐溫升高后,生鐵水能自上而下地均勻滲到熟鐵中去,取出來鍛打。再煉再鍛就會成為好鋼。這種方法比南北朝時期出現的“灌鋼”技術更先進,能夠均勻地滲碳和更充分地脫去雜質。與宋代的煉鋼技術相比,也有獨到之處:不用泥封,而用塗泥草鞋蓋上,使生鐵在還原氣氛下逐漸溶化,使大部分火焰反射入爐內,提高爐溫。由於不是把生鐵塊嵌在盤繞的熟鐵條中,而是放在捆緊的熟鐵薄片上,用生鐵含碳高,熔點低的特點,使生鐵液均勻灌在熟鐵片夾縫中,增加生熟鐵的接觸面,便於均勻滲碳,這是中國灌鋼法的一大改進,這種改進的用生鐵及熟鐵合煉成鋼的設備原理,成為近代馬丁爐的始祖。

宋應星最早、最詳細地記載了鋅的提煉技術。他還提供了一幅最早的提鍊金屬鋅的生產過程圖。

宋應星所敘述的鋅的提煉方法是:制鋅所用的原料是爐甘石(不純的碳酸鋅),把爐甘石放在泥罐中封泥加固,再逐層用煤炭餅墊罐底,下面鋪薪引火。爐甘石在罐外炭火燒灼的較高溫度下,發生化學分解反應,分解後產生的二氧化碳氣從泥罐縫中逸出,而固體氧化鋅又受到從縫中進入的或者是封罐時加入的碳的作用發生還原反應,而得到金屬鋅。

《天工開物》練純鋅的文字記載比歐洲要早,所以,宋應星對金屬鋅(“倭鋅”)冶煉工藝的論述,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記載。宋應星還指出了鋅和銅按不同比例製成銅鋅合金(黃銅)的方法,也是冶金史上的可貴記載,具有世界性的生產指導意義。宋應星還記載了利用金、銀、銅、錫、鉛、鋅、汞等金屬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活潑性的不同,來分離或檢驗金屬的各種有效辦法。譬如他記載把白銀從含銀的黃金里分離出來的辦法,是利用硼砂熔點較低的特性,在分離時起助熔作用。當把金銀合金熔化後,由於金(熔點1063℃)、銀(熔點961℃)熔點不同而行分離,銀首先“吸入土內,讓金流出,以成足色”。再入鉛少許,又把銀鉤出,這是近代冶金學中所說的熔融提取法。

宋應星在論述金、銀、銅的單位體積內重量時,已經有了物理學中的比重概念。

《天工開物》弓箭製造

《佳兵》:記載弓箭、弩、乾等冷兵器火藥火器的製造技術,包括火炮、地雷水雷鳥銃萬人敵(鏇轉型火箭彈)等武器。

《丹青》:主要敘述以松煙及油煙制墨及供作顏料用的銀硃(硫化汞)的製造技術,產品均為文房用具。

《麴櫱》:記述酒母、藥用神曲及丹曲(紅曲)所用原料、配比、製造技術及產品用途,其中紅曲具有特殊性能,是宋朝以後才開始出現的新品種。

宋應星記載的紅曲可以用於食物保存,和近代用抑制微生物生長的抗生素保存食物出於同一原理。他在敘述紅曲製造時,特彆強調選用絕佳的紅酒糟作為“曲信(菌種)”,並加入明礬水來保持紅曲菌種培養料的微酸性,以抑制其他有害雜菌的生長。這些都是發酵工藝中長年積累下來的經驗總結,具有很深刻的學理性。

《珠玉》:宋應星本著輕視金銀珠寶等奢侈品的指導思想,把它放於卷末。主要敘述在南海採珠,在新疆和田地區采玉,在井下採取寶石的方法和加工技術,還談到了瑪瑙水晶琉璃等。

《天工開物》除文字敘述外,還有123幅插圖,展示工農業各有關生產過程。除個別章節引用前人著述以外,絕大部分內容都是宋應星在南北各地科學調查的資料。在敘述生產過程具體技術的同時,宋應星還用“窮究試驗”的研究方法對所述技術給以理論上的解釋。這同一般的技術調查報告是不一樣的。

《天工開物》這本書的書名,

《天工開物》水碓
表現的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科學思想。天工開物強調的是自然力(天工)和人工的配合、自然界的行為和人類活動的協調,通過技術從自然資源中開發產物,以顯示出人的主觀能動性。這種科學思想的核心意義是以“天工”補“人工”開萬物,或者是藉助於自然力和人力的協調,通過技術從自然界中開發萬物。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專門科學技術角度,把農業和手工業的18個生產領域中的技術知識放在一起進行研究。他對中國明代以前的農業和手工業方面積累起來的技術經驗作了比較全面和完整的概括,並使它系統化,構成了一個科學技術體系,這是一項空前未有的創舉。

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用《冶鑄》、《錘鍛》、《五金》等三卷專門敘述鐵、銅、鉛、錫、銀、金、鋅等金屬和它們的合金的冶煉鑄造錘鍛技術,填補了中國古代一項重要的文獻空白。

宋應星是從中國東西南北各地的全局出發,以比較的方法來融會貫通地綜合研究農業和手工業技術的。

宋應星注重“實踐”和“窮究試驗”,注重時間空間比例的數量概念,對迷信和唯心謬論持懷疑批判態度,一洗封建時代研究學術的歪風陋習,把近代科學啟蒙者所具有的那種實證精神帶到了科學界中來。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在世界科學技術史上,完全可以和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德國礦冶學家阿格里柯拉(1490―1555)撰寫的《礦冶全書》相媲美。

《天工開物》“水碓”複製品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被介紹到歐洲後,歐洲人把宋應星尊稱為“中國的狄德羅(1713―1784,18世紀法國啟蒙學者,以編撰《百科全書》知名)”。

宋應星在中國歷史上,是和李時珍徐光啟方以智等16、17世紀的卓越人物相併列的,都是明代中國科學技術領域中啟蒙思潮的先驅者和代表人物。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曾從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受到啟發,又在不少地方對這本書進行了發揮。宋應星還彌補了徐光啟《農政全書》中在手工業方面的遺漏。

公元1643年,方以智在寫作《物理小識》時就參考了《天工開物》,在卷七金石部中引用了《天工開物.五金》銅條中的資料。

傳播情況

《天工開物》出版後,很快便在福建由書商楊素卿於清初刊行第二版。

公元1725年,進士陳夢雷受命組織編撰,蔣廷錫等人續編的官刻大型著作《古今圖書集成》在食貨、考工等典中有很多地方取自《天工開物》,在引用時對《天工開物》中的“北虜”等反清字樣改為“北邊”。

公元1742年,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廷玉(1672―1755)任總裁的大型官修農書《授時通考》,在第20、23、26等卷中,都引用了《天工開物》中《乃粒》、《粹精》等章。

18世紀後半葉,乾隆設四庫館修《四庫全書》時,在江西進獻書籍中,發現宋應星的哥哥宋應升的《方玉堂全集》、宋應星友人陳弘緒等人的一些著作有反清思想,因此《四庫全書》沒有收入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乾隆以後,也再沒有人刊刻此書,因此《天工開物》在清代沒有進一步流通。

公元1840年,著名學者吳其浚(jùn)在《滇南礦廠圖略》關於採礦冶金方面的敘述中,參考了《天工開物》。公元1848年,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穀類等部分有很多地方引用了《天工開物》的《乃粒》章。

公元1870年,劉岳雲(1849―1919)的《格物中法》中,幾乎把《天工開物》中的所有主要內容都逐條摘出,還進行了評論和注釋,他是中國第一個用近代科學眼光研究《天工開物》的人。

公元1877年,岑毓英(1829―1889)撰修的《雲南通志》的食貨礦政部分也詳細引用了《天工開物?五金》章關於銅、銀等金屬冶煉技術的敘述。

公元1899年,直隸候補道衛傑寫的《蠶桑萃編》有不少部分引用了《天工開物》中的《乃服》、《彰施》等章。

公元17世紀末,《天工開物》傳入日本。

公元1694年,日本著名本草學家見原益軒(1630―1714)在《花譜》和公元1704年成書的《菜譜》二書的參考書目中列舉了《天工開物》,這是日本提到《天工開物》的最早文字記載。

公元1771年,日本書商柏原屋佐兵衛(即菅王堂主人,發行了刻本《天工開物》,這是《天工開物》在日本的第一個翻刻本,也是第一個外國刻本。從此,《天工開物》成為日本江戶時代(1608―1868)各界廣為重視的讀物,刺激了18世紀時日本哲學界和經濟界,興起了“開物之學”。

公元1952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中國科技史研究班的學者們將《天工開物》全文譯成現代日本語,並加譯註、校注及標點,至今暢銷。

18世紀,《天工開物》傳到朝鮮。

《天工開物》《天工開物》中的腰機圖

1783年,朝鮮李朝(1392―1910)著名作家和思想家朴趾源(1737―1805)完成的遊記《熱河日記》中向朝鮮讀者推薦了《天工開物》。

1830年,法國著名漢學教授儒蓮(1797―1873)首次把《天工開物.丹青》章關於銀硃的部分譯成法文,題為《論中國的銀硃》。譯自中文並摘自名為的技術百科全書,發表於《新亞洲報》第5卷中。

1832年,儒蓮的法文譯本又轉譯為英文,刊發於《孟加拉亞洲文會報》卷一中。1847年,儒蓮的另一篇法文譯文《銅合金.白銅.鑼鉦》(譯自《天工開物.五金》章),在譯成英文後又被譯成德文刊於德國《套用化學雜誌》卷41。1837年―1840年,儒蓮在《桑蠶輯要》一書中引用的《天工開物》論桑蠶部分被摘譯為意、德、英、俄等歐洲語。

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1809―1882)在讀了儒蓮翻譯的《天工開物》中論桑蠶部分的譯本後,把它稱之為“權威著作”。達爾文在他的《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1868)卷一談到養蠶時寫道:“關於中國古代養蠶的情況,見於儒蓮的權威著作”。他把中國古代養蠶技術措施作為論證人工選擇和人工變異的例證之一。

1869年,儒蓮和法國化學家商畢昂把《天工開物》有關工業各章的法文摘譯,集中收入在《中華帝國工業之今昔》一書中,在巴黎出版。

1964年,德國學者蒂路,把《天工開物》前4章《乃粒》、《乃服》、《彰施》及《粹精》譯成德文並加了注釋,題目是:《宋應星著前四章》。

196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任以都博士將《天工開物》全文譯成了英文,並加了譯註,題為《宋應星著,17世紀中國的技術書》,在倫敦和賓夕法尼亞兩地同時出版。這是《天工開物》的第一個歐洲文全譯本。

目前,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已經成為世界科學經典著作在各國流傳,並受到高度評價。如法國的儒蓮把《天工開物》稱為“技術百科全書”,英國的達爾文稱之為“權威著作”。本世紀以來,日本學者三枝博音稱此書是“中國有代表性的技術書”,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把《天工開物》稱為“中國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國的狄德羅――宋應星寫作的17世紀早期的重要工業技術著作”。

作品評價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科技著作,其特點是圖文並茂,注重實際,重視實踐。被歐洲學者稱為“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它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地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對農業方面的豐富經驗進行了總結,全面反映了工藝技術的成就。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

如:此書在世界上第一次記載煉鋅方法;“物種發展變異理論”比德國卡弗·沃爾弗的“種源說”早一百多年;“動物雜交培育良種”比法國比爾慈比斯雅的理論早兩百多年;挖煤中的瓦斯排空、巷道支扶及化學變化的質量守恆規律等,也都比當時國外的科學先進許多。尤其“骨灰蘸秧根”、“種性隨水土而分”等研究成果,更是農業史上的重大突破。

觀當世之一二便知此書乃絕世天成。

文章摘要

《天工開物》節選
●乃粒第一

宋子曰:上古神農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號,兩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脈歷時代而異,種性隨水土而分。不然,神農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豈有隱焉。而紛紛嘉種,必待后稷詳明,其故何也?紈褲之子,以赭衣視笠蓑;經生之家,以農夫為詬詈。晨炊晚餉,知其味而忘其源者眾矣!夫先農而系之以神,豈人力之所為哉!

○總名凡谷無定名,百穀指成數言。五穀則麻、菽、麥、稷、黍,獨遺稻者,以著書聖賢起自西北也。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來、牟、黍、稷居什三。麻、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餌膏饌之中,而猶系之谷者。從其朔也。

○稻凡稻種最多。不粘者,禾曰?亢,米曰粳。粘者,禾曰?余,米曰糯。(南方無粘黍,酒皆糯米所為。)質本粳而晚收帶粘(俗名婺源光之類)不可為酒,只可為粥者,又一種性也。凡稻穀形有長芒、短芒、(江南名長芒者曰瀏陽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長粒、尖粒、圓頂、扁圓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黃、大赤、半紫、雜黑不一。濕種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為社種,(遇天寒有凍死不生者。)最遲者後於清明。凡播種,先以稻麥稿包浸數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許,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撥起分栽。若田畝逢旱乾、水溢,不可插秧。秧過期,老而長節,即栽於畝中,生谷數粒,結果而已。凡秧田一畝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畝。凡秧既分栽後,早者七十日即收穫,(粳有救公飢、喉下急,糯有金包銀之類,方語百千,不可殫述。)最遲者歷夏及冬二百日方收穫。其冬季播種、仲夏即收者,則廣南之稻,地無霜雪故也。

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乾。夏種冬收之谷,必山間源水不絕之畝,其谷種亦耐久,其土脈亦寒,不催苗也。湖濱之田,待夏潦已過,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種,撒藏高畝之上,以待時也。南方平原,田多一歲兩栽兩獲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類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膏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時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無水即死,此秧歷四五兩月,任從烈日?乾無憂,此一異也。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則汲灌與稻相終始。農家勤苦,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則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種,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異也。香稻一種,取其芳氣以供貴人,收實甚少,滋益全無,不足尚也。

○稻宜

凡稻,土脈焦枯,則穗實蕭索。勤農糞田,多方以助之。人畜穢遺、榨油枯餅、(枯者,以去膏而得名也。胡麻、萊菔子為上,蕓薹次之,大眼桐又次之,樟、桕、棉花又次之。)草皮木葉,以佐生機,普天之所同也。(南方磨綠豆粉者,取溲漿灌田肥甚。豆賤之時,撒黃豆于田,一粒爛土方寸,得谷之息倍焉。)土性帶冷漿者,宜骨灰蘸秧根,(凡禽獸骨。)石灰淹苗足,向陽暖土不宜也。土脈堅緊者,宜耕隴,疊塊壓薪而燒之,填墳鬆土不宜也。

○稻工 (耕 耙 磨耙 耘耔 具圖)

凡稻田刈獲不再種者,土宜本秋耕墾,使宿稿化爛,敵糞力一倍。或秋旱無水及怠農春耕,則收穫損薄也。凡糞田若撒枯澆澤,恐霖雨至,過水來,肥質隨漂而去。謹視天時,在老農心計也。凡一耕之後,勤者再耕、三耕,然後施耙,則土質勻碎,而其中膏脈釋化也。

凡牛力窮者,兩人以扛懸耜項背相望而起土。兩人竟日僅敵一牛之力。若耕後牛窮,製成磨耙,兩人肩手磨軋,則一日敵三牛之力也。凡牛,中國惟水、黃兩種。水牛力倍於黃。但畜水牛者,冬與土室禦寒,夏與池塘浴水,畜養心計亦倍於黃牛也。凡牛春前力耕汗出,切忌雨點,將雨則疾驅入室。候過穀雨,則任從風雨不懼也。吳郡力田者,以鋤代耜,不藉牛力。愚見貧農之家,會計牛值與水草之資,竊盜死病之變,不若人力亦便。假如有牛者,供辦十畝。無牛用鋤而勤者半之。既已無牛,則秋獲之後,田中無復芻牧之患,而菽麥麻蔬諸種,紛紛可種,以再獲償半荒之畝,似亦相當也。

凡稻分秧之後數日,舊葉萎黃而更生新葉。青葉既長,則耔可施焉。(俗名撻禾。)植杖於手,以足扶泥壅根,並屈宿田水草,使不生也。凡宿田[B072]草之類,遇耔而屈折。而ㄗ、稗與荼、蓼非足力所可除者,則耘以繼之。耘者苦在腰手,辨在兩眸。非類既去,而嘉穀茂焉。從此泄以防潦,溉以防旱,旬月而“奄觀釒至刈”矣。

○稻災

凡早稻種,秋初收藏,當午曬時烈日火氣在內,入倉廩中關閉太急,則其谷粘帶暑氣。(勤農之家,偏受此患。)明年田有糞肥,土脈發燒,東南風助暖,則盡發炎火,大壞苗穗,此一災也。若種穀晚涼入廩,或冬至數九天收貯雪水、冰水一瓮,(交春即不驗。)清明濕種時,每石以數碗激灑,立解暑氣,則任從東南風暖,而此苗清秀異常矣。(祟在種內,反怨鬼神。)

凡稻撒種時,或水浮數寸,其谷未即沉下,驟發狂風,堆積一隅,此二災也。謹視風定而後撒,則沉勻成秧矣。凡谷種生秧之後,防雀聚食,此三災也。立標飄揚鷹俑,則雀可驅矣。凡秧沉腳未定,陰雨連綿,則損折過半,此四災也。邀天晴霽三日,則粒粒皆生矣。凡苗既函之後,畝上肥澤連發,南風薰熱,函內生蟲,(形似蠶繭。)此五災也。邀天遇西風雨一陣,則蟲化而谷生矣。凡苗吐穡之後,暮夜“鬼火”游燒,此六災也。此火乃朽木腹中放出。凡木母火子,子藏母腹,母身未壞,子性千秋不滅。每逢多雨之年,孤野墳墓多被狐狸穿塌。其中棺板為水浸,朽爛之極,所謂母質壞也。火子無附,脫母飛揚。然陰火不見陽光,直待日沒黃昏,此火沖隙而出,其力不能上騰,飄遊不定,數尺而止。凡禾穡葉遇之立刻焦炎。逐火之人則他處樹根放光,以為鬼也。奮梃擊之,反有鬼變枯柴之說。不知向來鬼火見燈光而已化矣。(凡火未經人間傳燈者,總屬陰火,故見燈即滅。)

凡苗自函活以至穎栗,早者食水三斗,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將刈之時少水一升,谷數雖存,米粒縮小,入碾臼中亦多斷碎。)此七災也。汲灌之智,人巧已無餘矣。凡稻成熟之時,遇狂風吹粒殞落,或陰雨竟旬,穀粒沾濕自爛,此八災也。然風災不越三十里,陰雨災不越三百里,偏方厄難亦不廣被。風落不可為。若貧困之家,苦於無霽,將濕谷升於鍋內,燃薪其下,炸去糠膜,收炒糗以充飢,亦補助造化之一端矣。

○水利 (筒車 牛車 踏車 拔車 桔槔 皆具圖)

凡稻防旱藉水,獨甚五穀。厥土沙、泥、磽、膩,隨方不一。有三日即乾者,有半月後乾者。天澤不降,則人力挽水以濟。凡河濱有制筒車者,堰陂障流,繞於車下,激輪使轉,挽水入筒,一一傾於梘內,流入畝中。晝夜不息,百畝無憂。不用水時,拴木礙止,使輪不轉動。)其湖池不流水,或以牛力轉盤,或聚數人踏轉。車身長者二丈,短者半之。其內用龍骨拴串板,關水逆流而上。大抵一人竟日之力,灌田五畝,而牛則倍之。其淺池、小澮不載長車者,則數尺之車,一人兩手疾轉,竟日之功可灌二畝而已。揚郡以風帆數扇,俟風轉車,風息則止。此車為救潦,欲去澤水以便栽種。蓋去水非取水也,不適濟旱。用桔槔、轆轤,功勞又甚細已。

○麥

凡麥有數種,小麥曰來,麥之長也;大麥曰牟、曰?廣;雜麥曰雀、曰蕎;皆以播種同時、花形相似、粉食同功而得麥名也。四海之內,燕、秦、晉、豫、齊魯諸道,?民粒食,小麥居半,而黍、稷、稻、粱僅居半。西極川、雲,東至閩、浙,吳、楚腹焉,方長六千里中種小麥者,二十分而一,磨麵以為捻頭、環餌、饅首、湯料之需,而饔飧不及焉。種余麥者五十分而一,閭閻作苦以充朝膳,而貴介不與焉。廣麥獨產陝西,一名青稞,即大麥,隨土而變。而皮成青黑色者,秦人專以飼馬,饑荒人乃食之。(大麥亦有粘者,河洛用以釀酒。)雀麥細穗,穗中又分十數細子,間亦野生。蕎麥實非麥類,然以其為粉療飢,傳名為麥,則麥之而已。凡北方小麥,歷四時之氣,自秋播種,明年初夏方收。南方者種與收期,時日差短。江南麥花夜發,江北麥花晝發,亦一異也。大麥種獲期與小麥相同,蕎麥則秋半下種,不兩月而即收。其苗遇霜即殺,邀天降霜遲遲,則有收矣。

○麥工 (北耕種 耨 具圖)

凡麥與稻初耕墾土則同,播種以後則耘耔諸勤苦皆屬稻,麥惟施耨而已。凡北方厥土墳壚易解釋者,種麥之法耕具差異,耕即兼種。其服牛起土者,耒不用耕,並列兩鐵於橫木之上,其具方語曰鏹。鏹中間盛一小斗,貯麥種於內,其斗底空梅花眼。牛行搖動,種子即從眼中撒下。欲密而多,則鞭牛疾走,子撒必多;欲稀而少,則緩其牛,撒種即少。既播種後,用驢駕兩小石團,壓土埋麥。凡麥種緊壓方生。南地不與北同者,多耕多耙之後,然後以灰拌種,手指拈而種之。種過之後,隨以腳根壓土使緊,以代北方驢石也.耕種之後,勤議耨鋤。凡耨草用闊面大?,麥苗生後,耨不厭勤,(有三過四過者。)余草生機盡誅鋤下,則竟畝精華盡聚嘉實矣。功勤易耨,南與北同也。

凡糞麥田,既種以後,糞無可施,為計在先也。陝、洛之間憂蟲蝕者,或以砒霜拌種子,南方所用惟炊燼也。(俗名地灰。)南方稻田有種肥田麥者,不糞麥實。當春小麥、大麥青青之時,耕殺田中,蒸罨土性,秋收稻穀必加倍也。

凡麥收空隙,可再種他物。自初夏至季秋,時日亦半載,擇土宜而為之,惟人所取也。南方大麥有既刈之後乃種遲生粳稻者。勤農作苦,明賜無不及也。凡蕎麥,南方必刈稻,北方必刈菽、稷而後種。其性稍吸肥腴,能使土瘦。然計其獲入,業償半谷有餘,勤農之家何妨再糞也。

○麥災

凡麥防患抵稻三分之一。播種以後,雪、霜、晴、潦皆非所計。麥性食水甚少,北土中春再沐雨水一升,則秀華成嘉粒矣。荊、揚以南唯患霉雨。倘成熟之時晴乾旬日,則倉稟皆盈,不可勝食。揚州諺雲“寸麥不怕尺水”,謂麥初長時,任水滅頂無傷;“尺麥只怕寸水”,謂成熟時寸水軟根,倒莖沾泥,則麥粒盡爛於地面也。江南有雀一種,有肉無骨,飛食麥田數盈千萬,然不廣及,罹害者數十里而止。江北蝗生,則大?之歲也。

○黍稷 粱粟

凡糧食,米而不粉者種類甚多。相去數百里,則色、味、形、質隨方而變,大同小異,千百其名。北人唯以大米呼粳稻,而其餘概以小米名之。凡黍與稷同類,粱與粟同類。黍有粘有不粘,(粘者為酒。)稷有粳無粘。凡粘黍、粘粟統名曰秫,非二種外更有秫也。黍色赤、白、黃、黑皆有,而或專以黑色為稷,未是。至以稷米為先他谷熟,堪供祭祀則當以早熟者為稷,則近之矣。凡黍在《詩》、《書》有[B290]、芑、?、?丕等名,在今方語有牛毛、燕 頷、馬革、驢皮、稻尾等名。種以三月為上時,五月熟;四月為中時,七月熟;五月為下時,八月熟。揚花結穗總與來、牟不相見也。凡黍粒大小,總視土地肥磽、時令害育。宋儒拘定以某方黍定律,未是也。凡粟與粱統名黃米。粘粟可為酒,而蘆粟一種名曰高粱者,以其身高七尺如蘆、荻也。粱粟種類名號之多,視黍稷猶甚,其命名或因姓氏、山水,或以形似、

時令,總之不可枚舉。山東人唯以穀子呼之,並不知粱粟之名也。已上四米皆春種秋獲,耕耨之法與來、牟同,而種收之候則相懸絕雲。

○麻

凡麻可粒可油者,惟火麻、胡麻二種。胡麻即脂麻,相傳西漢始自大宛來。古者以麻為五穀之一,若專以火麻當之,義豈有當哉?窈意《詩》、《書》五穀之麻,或其種已滅,或即菽、粟之中別種,而漸訛其名號,皆未可知也。今胡麻味美而功高,即以冠百穀不為過。火麻子粒壓油無多,皮為疏惡布,其值幾何?胡麻數龠充腸,移時不餒。Х餌、飴餳得粘其粒,味高而品貴。其為油也,發得之而澤,腹得之而膏,腥膻得之而芳,毒厲得之而解。農家能廣種,厚實可勝言哉。種胡麻法,或治畦圃,或壟田畝。土碎草淨之極,然後以地灰微濕,拌勻麻子而撒種之。早者三月種,遲者不出大暑前。早種者花實亦待中秋乃結。耨草之功唯鋤是視。其色有黑、白、赤三者。其結角長寸許有四棱者,房小而子少,八棱者房大而子多。皆因肥瘠所致,非種性也。收子榨油每石得四十斤余,其枯用以肥田。若饑荒之年,則留供人食。

○菽

凡菽種類之多,與稻、黍相等,播種收穫之期,四季相承。果腹之功在人日用,蓋與飲食相終始。一種大豆,有黑、黃兩色,下種不出清明前後。黃者有五月黃、六月爆、冬黃三種。五月黃收粒少,而冬黃必倍之。黑者刻期八月收。淮北長征騾馬必食黑豆,筋力乃強。

凡大豆視土地肥磽、耨草勤怠、雨露足慳,分收入多少。凡為豉、為醬、為腐,皆於大豆中取質焉。江南又有高腳黃,六月刈早稻方再種,九十月收穫。江西吉郡種法甚妙:其刈稻田竟不耕墾,每禾稿頭中拈豆三四粒,以指扌及之,其稿凝露水以滋豆,豆性充發,復浸爛稿根以滋。已生苗之後,遇無雨亢乾,則汲水一升以灌之。一灌之後,再耨之餘,收穫甚多。凡大豆入土未出芽時,防鳩雀害,驅之惟人。

一種綠豆,圓小如珠。綠豆必小暑方種,未及小暑而種,則其苗蔓延數尺,結莢甚稀。若過期至於處暑,則隨時開花結莢,顆粒亦少。豆種亦有二,一曰摘綠,莢先老者先摘,人逐日而取之。一曰拔綠,則至期老足,竟畝拔取也。凡綠豆磨澄曬乾為粉,盪片搓索,食家珍貴。做粉溲漿灌田甚肥。凡畜藏綠豆種子,

或用地灰、石灰、馬蓼,或用黃土拌收,則四五月間不愁空蛀。勤者逢晴頻曬,亦免蛀。凡已刈稻田,夏秋種綠豆,必長接斧柄,擊碎土塊,發生乃多。凡種綠豆,一日之內遇大雨扳土則不復生。既生之後,防雨水浸,疏溝澮以泄之。凡耕綠豆及大豆田地,耒耜欲淺,不宜深入。蓋豆質根短而苗直,耕土既深,土塊曲壓,則不生者半矣。“深耕”二字不可施之菽類。此先農之所未發者。一種豌豆,此豆有黑斑點,形圓同綠豆,而大則過之。其種十月下,來年五月收。凡樹木葉遲者,其下亦可種。

一種蠶豆,其莢似蠶形,豆粒大於大豆。八月下種,來年四月收。西浙桑樹之下遍環種之。蓋凡物樹葉遮露則不生,此豆與豌豆,樹葉茂時彼已結莢而成實矣。襄、漢上流,此豆甚多而賤,果腹之功不啻黍稷也。

一種小豆,赤小豆入藥有奇功,白小豆(一名飯豆)當冫食助嘉穀。夏至下種,九月收穫,種盛江淮之間。

一種?(音呂),此豆古者野生田間,今則北土盛種。成粉盪皮可敵綠豆。燕京負販者,終朝呼?豆皮,則其產必多矣。

一種白[B17J]豆,乃沿籬蔓生者,一名蛾眉豆。

其他豇豆、虎斑豆、刀豆,與大豆中分青皮、褐色之類,間繁一方者,猶不能盡述。皆充蔬代谷以粒?民者,博物者其可忽諸!

版本學知識

5.1清代得以倖存的私人藏書——塗本
這是《天工開物》的明刊初刻本,最為珍貴,此後所有版本都源出於此。此本原序中名為《天工開物卷》,但書口仍作《天工開物》,分上、中、下三冊線裝,印以較好的江西竹紙。原書高26.2、闊16·8公分,板框高21.7、闊14.3公分。單葉9行,行21字。序文與正文均為印刷體,序尾有“崇禎丁丑孟夏月,奉新宋應星書於家食之間堂”的題款。這是1637年四月由作者友人涂紹煃(字伯聚,1582?—1645)當時任河南汝南兵備道而居家丁憂(喪母)時資助刊刻於南昌府的。為表彰紹煃的這一功績,故此本稱為“塗本”。從該本版式、字型、紙張及墨色來看,與明末贛刻本極為相近,將塗本定為江西刻本當無疑問。種種跡象表明:此本是倉促間出版的,刊行前文字沒有經過仔細校訂,故書中錯別字也不在少數,總共約400多處。例如梢誤為稍、尾誤為尼、揚誤為楊、徑誤為經、玫誤為枚等,屬於形近之誤。而“亦”誤為“易”、瀉作寫、防誤為妨、框作匡、裹作果等,屬於音近之誤。這都是刻字不慎所造成。但因該本為初刻本,文字及插圖都直接來自宋應星所寫的手稿,因此仍然是珍貴版本。國內現傳本原由浙江寧波蔡琴蓀的“墨海樓”珍藏,長期不為人們所知。清末時藏書歸同邑李植本的”萱蔭樓”。1951年夏,李植本後人李慶城先生將全部珍藏書籍捐獻給國家,其中包括塗本《天工開物》,後轉國立北京圖書館善本特藏部收藏。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曾依此本出版了三冊線裝影印本,印以竹紙,從此國內外人土才有機會得見此書原貌。但讀者使用此書時,須注意其中文字刊誤之處。此本原版還藏於日本國東京的靜嘉堂文庫及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BibliothequeNationaleaParis)。據我們所知,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只存有這三部原刊本。
5.2明朝迅速傳播的版本——楊本
這是刻書商楊素卿於明末刻成而於清初修補的坊刻本,以塗本為底本而翻刻的第二版。因有關此本的版本學問題較多,故此處應該詳加論述。查楊本與塗本不同的地方是:(1)序文為手書體,末尾無年款,只作“宋應星題”;(2)楊本在文字上經過校改,但個別插圖翻刻時走樣。有助於對楊本斷代的證據是,《乃服·龍袍》塗本作“凡上供龍袍,我朝局在蘇、杭”,楊本改成“凡上供龍袍,大明朝局在蘇、杭”。又《佳兵·弩》,塗本作“國朝軍器造神臂弩”,而楊本改為“明朝軍器造神臂弩”,且”明朝”二字歪邪離行。塗本行文是明朝人口氣,而楊本為改朝換代後清人口氣。如楊本為明刊,為何將“我朝”改為“明朝”?再從插圖來看,塗本《乃粒·水利》節載桔槔各部件是完整的,但楊本則漏繪“墜石”,而沒有這個部件,則槓桿兩端失去平衡,說明楊本勾描時漏繪。此外,全書總序稱:“《觀象》、《樂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臨梓刪去。”塗本在全書各章總目末尾有四行墨釘,正是“臨梓刪去”的痕跡,而楊本無此現象。這也說明楊本是再刊本。......楊素卿當為明末清初江南刻書商,其籍貫及事跡尚難查出。但我們注意到楊本用紙的簾紋形刻及紙的質地與所見清初福建竹紙相似。因此疑此人為福建人,而明清之際福建刻書商也確有不少楊姓者,福建又與江西相鄰,能使楊素卿很快得到《天工開物》。應當說,楊本雖在明顯地方改動了塗本個別文字,以適應當時政治形勢,但改動得不夠徹底。如《佳兵》章塗本有“北虜”、“東北夷”等反清字樣,楊本卻一仍其舊。而保留這些字樣比使用”我朝”或“崇禎”字樣,更有政治風險。這只能在清初書籍審查制度不嚴的情況下才能順利出書。從此我們便可大致確定楊本刊行的具體年代當是17世紀50至80年代。很可能是順治年間(1644—1661),再晚不能晚過康熙初年。而這時作者宋應星尚健在於世。順治年間刊行的各種書籍,的確其中有明顯的反清思想而得出版。再晚的時候,這類書便少見。康熙中期以後至乾隆年間,清統治者加強了思想控制。順治年刊行的一些著作在修《四庫全書》時均列為“禁書”,下令全毀。
5.3最早在國外刊行的版本——菅本
這是《天工開物》最早在國外刊行的版本。此書在17世紀傳入日本以後,引起學者注意,竟相傳抄,並陸續從中國進口。為滿足日本廣大讀者的需要,18世紀60年代出版商便醞釀出和刻本。從享保年(1716—1735)以後的《大阪出版書籍目錄》中所見,早在明和四年(1769)九月大阪傳馬町的書林伯原屋佐兵衛就已向當局提出發行《天工開物》的申請,同年十一月得到發行許可。因一時缺乏善本,出版計畫被推遲。後來刻書商從藏書家木村孔恭(1736—1802)那裡借得善本,遂決定粹行。伯原屋佐兵衛是管生堂主人,故此版遂稱“菅生堂本”或簡稱“菅本”。木村孔恭字世肅,號異齋,元文元年(1736)生於大阪,是18世紀日本書畫家、書畫收藏家,其藏書室名“蒹葭堂”,藏海內外珍本秘籍甚為豐富。當他將兼葭堂藏《天工開物》借給營生堂使用後,加速了出版進程。更請備前(今岡山縣)的學者江田益英(南塘先生)作文字校訂並施加“訓點”,遂於明和八年辛卯歲(1771)出版了和刻本《天工開物》。書前再請當時大阪著名學者都賀庭鍾作序。序文是用草書體和式漢文寫的。都賀庭鍾字公聲,號大江漁人、千路行者,大阪人,是18世??》、《大江漁唱》、《明詩批評》等書,漢學造詣很深,與木材孔恭友善,同為當時大阪名士。他的生年不明,卒於寬政年間(1789—1800)。都賀氏也在促成《天工開物》出版方面作了努力。他在菅本序中介紹了出版經過及本書內容,最初已有書林將不完善的本子送到都賀庭鍾那裡,希望他幫助校訂,由於缺乏善本,他一時沒有做成,《天工開物》出版被推遲了。至1770年,菅生堂從木村孔恭得到楊本抄本,又請江田益英校訂後,再將書稿送到都賀庭鍾處徵求意見時,他對此很滿意,認為“大改舊觀”,遂迅即授梓,次年出版。從文字內容看,菅本以塗本為底本,以楊本對校,作三冊或九冊線裝。菅本的出版使《天工開物》擁有更多的日本讀者,加速此書在江戶時代學術界中的傳播。菅本的歷史作用同樣不小。但它在翻刻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錯字或漏字,例如將勻誤作句,硃砂誤為米砂,“必失《禹貢》初旨”誤為“必貢初旨”,漏掉“失禹”二字,等等。菅本後來在文政十三年(1830)重印,重印本沒有什麼變化,只在書後開列出年月及書林的名字:“文政十三年庚寅季六月,皇都(京都)出雲寺丈二郎、東都(江戶,今東京)須原屋茂兵衛、岡田屋嘉七、須原屋伊八、攝都(大阪)孰賀屋七為、大野木市五郎、秋田屋源兵衛。”這個再版的刊本所載出版廠家與明和八年所載書林不同,但書的內容則一致。文政再印本多裝成九冊。在這以前,寬政六年(1794)八月由大阪書林河內屋八兵衛的崇高堂出版的有關天文曆法書《天經或問註解圖卷》書末,載有《崇高堂藏板目錄》,即出版書目,第一本便是《天工開物》,下面是《朱子書節要》、《圓機活法》、《朱子年譜》等。每種書下都有簡短的內容提要。河內屋八兵衛是菅本刊行者之一,則此本在1894年還可在大阪買到。此後銷路較好,遂有文政十三年再印之舉。文政年刊本的書林,如未得菅生堂轉讓出版的許可,而擅自印此書,是侵犯其權宜的,因為菅本扉頁上還印有“千里必究”字樣,即“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之義。
5.4民國時期,中國刊刻的五個版本
*這五個版本,四個出自或主要參考日本“菅本” 陶本這是20世紀以來中國刊行的第一個《天工開物》新版本。從整個版本史上屬於第四版,1927年以石印線裝本形式出現。該書卷首印有下列字句:“歲在丁卯(1927)仲秋(八月),武進涉園據日本明和年所刊,以《古今圖書集成》本校訂付印。”1929年該本又刊行重印本,在書的扉頁背面印有“歲在已已(1929)/涉園重印”八字。出版此書的是出版家陶湘(1870—l940),陶湘字蘭泉,號涉園,清同治九年生,江蘇武進人,以其出版《喜詠軒叢書》而知名。由於他是民國年間《天工開物》的最早刊行者,故此本稱為“陶本”。陶本是用安徽涇縣宣紙印的,分上中下三冊(圖71)。早在民國初年《天工開物》便受到丁文江(1888—1936)、章鴻釗(1878—1951)、羅振玉(1866—1940)及陶湘等人注意,但國內難以找到傳本,他們遂以明和八年(1771)和刻本為底本謀求出一新版。關於出版經過,丁文江在1928年寫的《重印天工開物卷跋》中作了詳細說明,載陶本1929年版書末。陶湘本人也在《重印天工開物緣起》(1927)中作了類似簡介。此本雖以菅本為底本,但亦參考了楊本。前三版(塗本、楊本及菅本)體例大致相同,版面、行款、文字位置都完全一樣,插圖也基本上為同一系統。至陶本開始則完全打亂了前三版原有的布局,而另起爐灶。通本這是20世紀以來中國出版的菅本影印本,是繼陶本之後中國境內出版的第二個本子,從整個《天工開物》版本史上屬第五版。因為是由上海華通書局於1930年出版的,故稱為“華通書局本”或簡稱為“通本”。該本以日本明和八年(1771)菅本照原樣製成膠版影印,分九冊線裝,書中刪去供日本人閱讀時使用的訓讀假名,保持原有漢字,再刪去菅本扉頁、都賀庭鍾序和書尾的著作權頁。通本是單純影印本,沒作文字校勘及任何解說,故在版本學上不及他本重要。但因陶本插圖大換班,人們在未得塗本及楊本前,不知原插圖是何面目。今有通本,可提供這個機會。商本這是《天工開物》的第一個現代鉛字豎排本,在版本史上是第六版。因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故稱為“商務本”或簡稱“商本”。20年代時丁文江從羅振玉那裡看到菅本後,曾請上海商務印書館照象複製,謀求鉛印出版。但因陶本已於1927年提前問世,因此這個鉛印本遲至1933年才出版。商本以菅本為底本,文字校勘參考陶本。文字基本上是塗本系統,曾加句點,但插圖則塗本及陶本兼而用之,成為混合系統,顯得體例不一。但因是鉛印本,閱讀起來頗覺方便。此本有兩種形式,其一作36開本,分三冊裝訂,列入《萬有文庫》第719種,稱“商萬本”。其二作一冊裝32開本,收入《國學基本叢書簡編》中,稱“商國本”。二者版型、文字、插圖全同,只是裝訂冊數及開本不同。商國本使用起來方便,1954年曾重印一次,因此是較通行的本子。此本發行量較大,使《天工開物》更為普及。局本此本也是鉛印豎排本,但文字經特別校勘、斷句,在版本史上是第七版。1936年由上海的世界書局出版,故稱為“局本”。董文先生在書首《弁言》中說:“這書的文字極為簡奧,而且中多術語,我們現在特加句讀,以便讀者。菅生堂本訛字很多,陶本間亦有誤,現在把兩本互勘一過,遇有異文,註明‘某本作某’或‘某本誤某;如兩本均誤,則註明‘菅本、陶本並誤某’。這本圖畫DangerCode;今即依陶本攝影制。”這是個正規的校勘本,可惜當時沒能掌握塗本、楊本這類善本,書中插圖也沒採用較為可靠的菅本,而用了標新立異的陶本。局本用大四號仿宋鉛字,作一冊精裝,書末附《陶訂圖目》、丁文江撰(奉新宋長庚先生傳》及陶本丁《跋》。在1965及1971年台北世界書局再予重印,名為《校正天工開物》,列入楊家駱主編的《中國學術名著叢書》第五輯《科學名著》第二集第一冊。文字及插圖全然未變,是三十年代局本的單純重印本枝本這是三枝博音博士提供的版本,故稱“三枝本”或簡稱“枝本”。它是20世紀以來在中國以外出版的第一個《天工開物》版本,在版本史上是第八版。該版於1943年由東京的十一組出版部出版,共發行3000冊,在當時這個印數並不算少。此書為大32開本全一冊,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菅本《天工開物》影印,第二部分是三枝氏的《天工開物之研究》,用鉛字豎排。全書的名字仍叫《天工開物》,但扉頁印有“宋應星原著、三枝博音解說”字樣。本書第二部分是三枝氏為解說《天工開物》而寫的七篇有價值的學術論文:(1)〈天工開物〉在中國技術史中的地位;(2)〈天工開物〉的技術史意義;(3)〈天工開物〉對日本技術諸部門的影響:(5)〈天工開物〉諸版本的研究;(6)〈天工開物〉中技術諸名詞的注釋;(7)各版本(指菅本、塗本、楊本及局本)校勘表。這七篇精彩論文開創了本世紀研究《天工開物》的新局面。

相關詞條

《傳習錄》 《舊五代史》 《九章算術》 《春秋公羊傳》 《元和郡縣圖志》
《後漢書》 《四書集注》 《天工開物》 《春秋左氏傳》 《通鑑紀事本末》
《南齊書》 《白虎通義》 《五經正義》 《明夷待訪錄》 《四庫全書提要》
《北齊書》 《船山遺書》 《新五代史》 《傷寒雜病論》 《讀史方輿紀要》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野人獻曝》
《西漢禮制建築遺址》
《文物叢談》
《考古人類學隨筆》
《定陵出土文物圖典》
《東平後屯漢代壁畫墓》
《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中華古地圖集珍》
《探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唐陵的布局》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
《地中海考古》
《迦太基傳奇》
《考古的故事》
《何正璜考古遊記》
《藏傳佛教寺院考古》
《上古西藏與波斯文明》
《探尋瑪雅文明》
《中國考古學·秦漢卷》
《湖南宋元窖藏金銀器發現與研究》
《中國古輿服論叢》
《眾神的宮殿》
《考古學讀本》
《美術與考古》
《漢唐之間的宗教藝術與考古》
《馬的中國歷史》
《另一種古史》
《古代人牲人殉通論》
《西域考古圖記》
《中華梳篦六千年》
《會說話的希臘石頭》
《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
《成都城坊古蹟考》
《輝煌、瑰麗的瑪雅》
《入山與出塞》
《所羅門示巴女王之鷹》
《佛教石窟考古概要》
《萬世法門》
《中國文明的形成》
《李濟文集》
《考古學》
《占卜的源流》
《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
《文物物語》
《安陽》
《往古的滋味:中國飲食的歷史與文化》
《中國文明的起源問題》
《考古學專題六講》
《新疆的地下文化寶藏》
《隋唐考古》
《滿城漢墓》
《埃及考古學》
《傳薪有斯人》
《亞特蘭蒂斯:消逝的人類文明真相》
《水晶太陽之謎:現代人失落的宇宙奧義》
《神與獸的紋樣學》
《吐魯番考古記》
《黃泉下的美術》
《新鐵證待判》
《逝去的風韻:楊泓談文物》
《伊特魯利亞人的靈魂》
《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
《明清金銀首飾》
《沿著古代中亞的道路》
《最新中國考古大發現》
《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
《故宮退食錄》
《印加人:黃金和榮耀的主人》
《宣化遼墓》
《神祗·墳墓·學者》
《古埃及探秘》
《宮殿考古通論》
《中國石窟寺研究》
《商周青銅器群綜合研究》
《奢華之色》
《漢畫像的象徵世界》
《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十五講》
《中國古兵與美術考古論集》
《中國聖火》
《松漠之間》
《考古中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成果薈萃》
《人是太空人的試驗品》
《中國青銅器綜論》
《秦俑真相》
《中國古代天文文物圖集》
《中國盜墓史》
《美索不達米亞:追溯近東文明的起點》
《殷墟青銅器研究》
《馬承源文博論集》
《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
《尋常的精緻》
《尋找那隻爵》
《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
《武梁祠》
《簡牘檢署考校注》
《先秦兩漢考古學論文集》
《楊鴻勛建築考古學論文集》
《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
《粟特人在中國》
《東魏北齊莊嚴紋樣研究》
《穿越時空的智慧》
《斯坦因中國探險手記》
《古代高昌王國物質文明史》
《中國古代青銅器》
《中國襖教藝術史研究》
《考骨紀》
《小法老之死》
《中國古車輿名物考辨》
《華燭帳前明》
《中國考古發現與研究》
《閱讀過去》
《西域文明》
《希伯來語聖經》
《曾侯乙墓》
《垃圾之歌》
《破解古埃及》
《死海古卷概說》
《鳥濱貝冢》
《中國方術正考》
《古文物稱謂圖典》
《漢唐考古學講稿》
《唐代金銀器研究》
《希臘藝術與考古學》
《中國考古學通論》
《神話考古》
《路經樓蘭》
《郭店楚簡校讀記》
《廣漢三星堆》
《從長安到雅典》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
《中國新石器時代》
《商周青銅器文飾》
《考古人手記》
《殷墟婦好墓》
《簡帛佚籍與學術史》
《鹽池馮記圈明墓》
《沙海古卷釋稿》
《中國早期文明》
《花舞大唐春》
《四神》
《美術、神話與祭祀》
《郭店楚墓竹簡》
《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
《偃師杏園唐墓》
《發現藏經洞》
《商文明》
《古代兵器通論》
《商周祭祖禮研究》
《正倉院考古記白川集》
《白沙宋墓》
《考古學與船舶社會史》
《雲岡日記》
《伯希和西域探險記》
《定陵》
《中國天文考古學》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敦煌考古漫記》
《燕衎之暇》
《墓葬與生死》
《甲骨文與殷商人祭》
《穿越塔克拉瑪乾》
《天使的承諾》
《古墓探秘》
《上海明墓》
《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
《我的探險生涯》
《中國青銅時代》
《時間與傳統》
《考古學研究入門》
《消失的城市》
《凱爾特人的歐洲》
《神秘的蘇美爾人》
《古代都城與帝陵考古學研究》
《文物小講》
《青銅揮麈》
《劍橋插圖考古史》
《鑠古鑄今》
《活著的女神》
《亞洲腹地旅行記》
《考古學是什麼》
《廣州南越王墓》
《國寶一百件》
《失落的古格王朝》
《消失的建築》
《騙局、神話與奧秘》
《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
《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
《中國墓室繪畫研究》
《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窯藏》
《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
《北齊東安王婁睿墓》
《西域文明史概論》
《埃及歷史銘文舉要》
《北宋皇陵》
《尋找亞特蘭蒂斯》
《考古器物繪圖》
《漢長安城遺址研究》
《唐代墓室壁畫研究》
《考古學理論》
《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
《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
《埃及的遺產》
《宴饗的故事》
《古代神話與民族》
《新定三禮圖》
《六朝瓦當與六朝都城》
《清皇陵地宮親探記》
《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
《羅馬考古:永恆之城重現》
《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
《發現我們的過去-簡明考古學導論》
《趣味考據》
《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
《中國紋樣史》
《考古學一百五十年》
《從羅布沙漠到敦煌》
《中國陶瓷史》
《美源》
《梁莊王墓》
《創世紀的守護神》
《文物中的古文明》
《中國文明的開始》
《走出疑古時代》
《考古不是挖寶》
《法門寺考古發掘報告》
《最早的中國》
《拉美西斯二世:尼羅河上的輝煌》.
《古事雜談》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
《水晶頭骨之謎》
《失落的約櫃》
《東周與秦代文明》
《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
《大崑崙》
《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
《商周彝器通考》
《古代中國考古學》
《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
《風雪定陵》
《考古與藝術史的交匯》
《中國古建築考古》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天工開物》

科普讀物(一)

科普讀物就是與科學技術普及有關的書籍。這類讀物的特點一是要善於把複雜的科學理論用最簡明的語言加以說明,使一般讀者能夠大體明白其中的道理,做到深入淺出;二是所介紹的科學知識一定要準確無誤,不能給讀者留下含混不清的概念,更不能使讀者得到錯誤的知識;三是它以介紹當代科學新成就為主要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