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漢語詞語]

德[漢語詞語]

“德”(發音:dé)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不違背自然發展,去發展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載道的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通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載體,是道的體現,是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是我們通過感知後所進行的行為。所以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係。簡單概括:德即是對道,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理解,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傳播。

基本信息

字義與緣源

德
“德”,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 ”字中的““形符號,表示道路,“”則表示用眼睛直視前望。兩形會意,表示目不斜視,雙腳不偏離道路,直達目標。在西周金文中,“”字在直下又添加了一個心的象形,強調了不僅要按目光直視,走通行大路的準則去行,而且必須這樣去想。這就是周人對“德”的發展,從而使“德”的字面中,含有正直、公開以及去行、去想四層意義。《易.乾卦》曰::“君子進德修業。”唐孔穎達註:“德,謂德行;業,謂功業。”由此可知,“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規範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備、德行”等。從“德”字的構型來分析,這裡已包含有禁忌:要遵從一定的思想和行為規範。
“德”用作動詞,則指恩惠,如《左傳。成公三年》:“然則德我乎?”現代漢語中,則有“感恩戴德”、“德被四海”等。“德”,也是一個人或社會好的內在的品格和價值觀。老子說“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德”指內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於人倫,則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認為,“德”包括忠、孝、仁、義、溫良、恭敬、謙讓等。
由此可見,在作為西周文化的重要內涵的“禮樂文明”中,“德”是核心。德歸納為“勤樸古健、果義敢為、居安思危、善始善終。”就是對德的最好總結。孔子當年之所以念念不忘“克己復禮”就是因為以德為核心的西周之禮是儒家思想最為推崇的道德標準,而“厚德載物”仍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精神遺產。是我們構建平安和諧文化的準繩。
周人製作禮樂,隆禮重儀,確立了以“德”為先的價值原則。敬天、保民、明德、慎罰是周人的基本的精神信仰。周人認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德”是和“天”聯繫在一起的,個人、家族、國家有德,便能得到上天的垂顧,成為“受命之人”、“受命之族”、“受命之國”。周人認為殷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無德,天命轉移到了有德的周人身上。《周易·繫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德”是涵蓋了誠信、仁義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範疇。“德”的價值原則,被孔子發展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王道原則;被孟子發展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原則;被《禮記·大學》發展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道德綱領。“德”成為中國倫理的核心概念,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
“德”的外化即為禮,在心為“德”,發之於心而表現為行為即為“禮”。《尚書大傳》:“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周人“制禮作樂”,系統整理審定了社會禮儀規範,嚴格規定了人的尊卑秩序和行為準則,將整個社會成員納入到上下一統的尊卑有分、貴賤有等、長幼有序、輕重有別的社會關係中。周禮的誕生,為中國成功地建設文明社會奠定了基石,為文明社會道德政治秩序和倫理生活方式。
在後世這些基本的價值觀得到了展開,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形成了儒道法等各種流派道德理論思想融合而成博大精深、系統完備的中國傳統文化。仁愛孝悌、精忠愛國、勤儉誠信、見利思義、謙和好禮等,這些美德成為中國民族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而世代相傳,在今天依然發出絢爛奪目的時代光彩。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不違背自然發展,去發展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

宗教意義中的德

德和道相對應,組成道教教義的核心。《道教義樞·道德義》稱“道德一體,而其 二義,一而不一,二而不二”。《道德經》中有“德”字四十一處,提出了“上德”、 “玄德”、“孔德”、“積德”等等,但是對於“德”的含義卻沒有具體的解釋。第五 十一章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 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將“道”和“德”兩者規定為“生長萬物”和“畜養萬物”的關係。因此,一般認為“德者,道之功也”(韓非語),“德者,道之用也” (陸德明語),“德者,道之見也”(蘇轍語)。《莊子》的《天地篇》就說到:“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並稱:“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窮生,立德明道,非至德者邪?”當代旅美華人學者陳鼓應在分析“德”的概念時認為,它有三個意義:一是“道所顯現於物的功能”;二是“內在於萬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亦即表現它的德”;三是“道落實到人生層面時,稱之為德”,即通常說的人的“德行”。早期道教沿用了先秦道家的學說。太平道的《太平經》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稱,“道者,天也,陽也,主生;德者,地也,陰也,主養。……夫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德興者主養,萬物人民悉養,無冤結”。這裡也將道和德兩者解釋為“生長 萬物”和“畜養萬物”的關係,同《道德經》的思想一脈相承。
太平道從追求“太平”的社會理想出發,將德“主養”的觀點推廣到社會政治領域,認為“地以德治,故忍辱;人以和治,故進退多便”,“以德治者,進退兩度也”。並且將“德治”列為幫助帝王之治的“十法”的第四法,僅次於“元氣冶、自然治、道治”。《太平經》認為“德”和“刑”相對立,稱“德者與生氣同力,故生氣出亦出,入亦入;刑與殺氣同力,故殺氣出亦出,入亦入。德與天上行同列,刑與地下行同列。德常與實者同處,刑與空無物同處。德常與興同處,故外興則出,內興則入,故冬入夏出。刑與衰死氣同處,故冬出而夏入。死氣者清,故所居而清也。故德與帝王同氣,故外王則出陰,內王則入刑;刑與小人同位,故所居而無士眾也。物所歸者,積帝王德,常見歸,故稱帝王也;刑未嘗與物同處,無士眾,故不得稱君子”。君子的服人依靠的是“道”與“德”,欲得天地之心的,也要行“道”與“德”,至於行“嚴畏智詐”之術,只能收服那些言行無狀的小人。《太平經》還將德“主養”的觀點推廣到個人的修養上,批評“人不力學德,名為無德之人”,無德之人必“好害傷”,因此,是“凶敗之符”,是“最劣弱困窮小人之名字”。這種人是“天不愛,地不喜,人不欲親近之”,他們“為王者致害,為君子致災,鬼神承天教,不久與為治”。五斗米道的《老子想爾注》中,亦有多處對於“德”的闡述。注“玄德”為“玄,天也。常法道行如此,欲令人法也”;注“常德”為“道德常在”,可見,五斗米道是主張“道德一體”的,“德”就是“道德”的意思。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教義著重在宇宙觀、社會觀和神仙觀方面的建設。《西升經》就是以體用關係闡述“道”和“德”的關係的,稱“道以無為上,德以仁為主”。劉仁會註解說:“宥物於無者,道也;仁物之性者,德也”。“德”也就是“道”體現於“物”之中的屬性——“仁”。《西升經》中還有“道非欲於虛,虛自歸之;德非欲於神,神自歸之”,“無心德留而鬼神伏矣”。這裡的“神”,既有人“神”的意思,又有“神靈”之神的意思。唐代李榮註解說:“道既虛無,德亦神妙。虛無神夢,畢竟清 靜。而人若能虛心無身,自然歸道;抱神守妙,自然歸德也。”又注稱:“聖人無心,不起貪慾,道在於己,德止於身,故曰:留也。用道,則道流遐邇;懷德,則德被幽明,既為人之所歸,亦為鬼神之所伏從也。”因此,人能歸道,也就歸德。德是人的精神的根本,辦使鬼神降伏。但是,同期的江南一帶的道教卻大多 從一般的“道德”觀念闡述“德”。葛洪的《抱朴子內篇》要求個人“積善陰德”,這個“德”解釋為“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樂人之吉,愍人之苦,賙人之急,救人之災”,而治國之君以及忠臣輔佐則應修道德;使“道普德溢”,至於太平。唐代,道教教義體系逐漸充實完備。吳筠在《玄綱論》中稱:“嘗試論之,天地、人物、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吳筠認為:“德者,何也?天地所稟,陰陽所資,經以五行,緯以四時,牧之以君,訓之以師,幽明動植,鹹暢其宜。澤流無窮,群生不知謝其功;惠加無極,百姓不知賴其力,此之謂德也。”這就將天地陰陽幽明的一切生成物都視為“德”成之物,包括“靈仙、鬼神”。唐宋以後,道教教義著重探討人的問題。宋徽宗注《西升經》有《序》稱:“萬物莫不由之之謂道,道之在我之謂德。道德,人所固有也。”這就將“道”和“德”視為人所共有的稟賦。古時,“德”和“得”相通,因此,混然子王道淵認為:“德者,得也,心之所蓄,性之混融,開物成務之理也。”一些有“上德”的聖人,“未嘗顯己之有德,藏身潛跡,抱朴含光,專氣致柔,如嬰兒也”,而“下德”的賢人,“執著其事,唯於世情,是非得失之物,理論揚於己德,以被聰明所蔽”。因此,有德之人,就應該“含養德性,純純樸朴,則比如赤子也,赤子如初生嬰兒也”。認為: “太上以此喻修真之士,心切切矣。我輩欲反本還源,歸根復命,以此為則,不亦簡妙乎。今心無所主,性不安閒,安得元神凝寂,元氣沖虛而比如赤子乎。”唐代內丹家們多將“道”和個人的內丹修煉相結合,認為“道”與“生”的結合就是“德”。司馬承禎說過:“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樂也,人之大福也。”又稱:“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然後乃長久。言長久者,得道之質也。”因此,“大人含光藏暉,以期全備,凝神寶氣,學道無心,神與道合,謂之得道”。清代道士、著名的內丹家柳華陽則稱:“道者德之用,德者道之體,人能明乎其德,而天性自現,體乎其道,而沖和自運,是之謂寂然不動,感而遂能也。”又稱:“古聖云:德者, 性能中求之耳。夫德非道則無著,道非德則無主。道外覓德,其德遠矣;培德體道,其功切矣。”柳華陽在內修實踐中曾經以“道德體用觀”指導其內修實踐,自謂:“吾嘗自內觀而無心,外覓而無體,飄飄乎尋之不得,恍恍乎覺而虛靈,似魚之隨水,如霧之籠煙,一派沖和,榮衛天地,但人不能深進,故 本然之道味卻矣。”另一些內丹家則從內修角度認識和解釋《道德經》,將內修理論置於道教教義系統之下。清代道士、著名內丹家劉一明在《修真九要》中,強調內丹修煉必須“積德修行”,認為“德”就是“恤老憐貧,惜孤憫寡,施藥舍茶,修橋補路,扶危救困,輕財重義,廣行方便”,稱“道者,為己之事;德者,為人之事。修道有盡而積德無窮”,感嘆“德者,自己人世之事;道者,師傳成仙之事。不積德而欲修道,人事且不能,仙道怎得成”?劉一明在《修真辯難》中,對“上德下德”則完全從內丹學的角度來解釋。他認為:“先天全,則為上德;先天虧,則為下德。”所謂“先天全”,就是“體全德備,乾陽未傷之人”,就是“未傷先天之陽”。所謂“先天虧”,就是“先天已散,五行各分,四象不和,諸般寶物皆失”。劉一明還批評了當時某些內丹家的謬指,即稱“精漏者為下德,精全者為上德”。由此可見,在內丹家的修煉理論系統中,“德”已經衍化為“精”和“先天之陽”的同義語了。道德在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德”,實質上體現和捍衛的正是封建社會中男性的利益,同時也是他們價值觀的集中體現。
關於古代婦女的地位,有很多證據表明並不低。只不過在家庭活動中參與度較高,而在政治活動中參與度較低。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比如說昆蟲之類的動物,都是一雌多雄的制度,而靈長目、貓科動物等都是一雄多雌(或者雖有多隻雄性,但只有一隻居於支配地位);人類進入原始社會,開始也是母系氏族的,後來才漸漸演化為父系。這說明雌雄關係,與社會發展是相對應的;並不是說在古代男人就是想壓迫女人,須知在封建禮教存在時,男和女都是受害者。
現代社會,婦女的地位之所以提高,首先並不是男人或者女人的要求,而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在封建社會,女人只能做些雜活,不能做一些高技術含量的事情,這在自然經濟時代是合適的。但是到了商品經濟,工業飛速發展,勞動力的缺口非常大;此時,提高婦女權益和地位,有解放勞動力的效果。其次,婦女地位之所以提高,也與婦女自身的價值觀,自身的要求有關係。同工同酬,地位平等是女性通過自己的勞動爭取的,不是空喊自由平等不勞動就能得到的。

養生

道德並非宗教,而是古代人對自然的認識。古代的“道學”與今天的“科學”分屬於形而上與形而下兩個層次。道德研究的對象是形而上;而科學研究的是形而下。道是宇宙本體存在與變化的規律;科學則是三維物質世界的存在與變化的規律。
德和道相對應,組成道教教義的核心。《道教義樞·道德義》稱“道德一體,而其二義,一而不一,二而不二”。《道德經》中有“德”字四十一處,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積德”等等,“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即大德只服從於道。第五十一章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此,一般認為“德者,道之功也”(韓非語),“德者,道之用也”(陸德明語),“德者,道之見也”(蘇轍語)。《莊子》的《天地篇》就說到:“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並稱:“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窮生,立德明道,非至德者邪?”當代旅美華人學者陳鼓先生將德歸納為三點:一是“道所顯現於物的功能”;二是“內在於萬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亦即表現它的德”;三是“道落實到人生層面時,稱之為德”,即通常說的人的“德行”。早期道教沿用了先秦道家的學說。太平道的《太平經》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稱,“道者,天也,陽也,主生;德者,地也,陰也,主養。……夫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德興者主養,萬物人民悉養,無冤結”。這裡也將道和德兩者解釋為“生長萬物”和“畜養萬物”的關係,同《道德經》的思想一脈相承。

做人之道

每個家庭從老至小,要各正本為,各行其善道,是人類本份,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好途徑。男女各以八德為做人的規範。男子八德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女子八德是:孝、順、和、睦、慈、良、貞、靜。以此代代相傳。教子嬰孩。教婦初來,奠定做人的基礎。強調要按道而行,對照自己,找到本為。
1、兒子道:從小要學好道德,學好本領、技能,長大才能夠去施展發揮,才能報效祖國和父母的養育之恩。
2、姑娘道:女人是世界的源頭,是齊家之本,清國之源,必須要從姑娘做起,姑娘性格要溫柔,要像棉花一樣,即溫暖又潔白又柔軟,要平等待人,沒有分別心,要自愛,應潔身如玉。
3、丈夫道:男人是一家之主,是社會的棟樑,要構建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要領妻子孝敬父母走正道。男人要立足三剛,性剛無脾氣,心剛無私慾,身剛無嗜好,給家庭成員做出好榜樣,使好的家風代代相傳。
4、妻子道:女人要明確重任,要上敬下和,要用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公婆,尊敬丈夫,助夫成德,慈愛兒女教子成長,為人類培育出好的種子是善的人根。這是女人應該做的責任。
5、老人道:老年溫和性如灰(過了火的木頭),家務皆宜推,引導子女入正軌,清閒入庭圍,養心性,講道德,莫說是和非,無憂無慮笑嘻嘻,人稱有福氣。
從啟示中我們還知道人體的五臟六腑與家庭有著密切的關係。犯上傷下,恨、怨、惱、怒、煩都是疾病的根源。心不善不孝做逆反規律的事都會傷害身體。世間難治的疑難雜症都是自己缺德招來的報應。要從自身清理缺點,找出原因,從家庭的倫理道德中找到自己的虧欠,那么要身體好的唯一的辦法----就是要懺悔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把心理面不愉快的陰影拔出,這就叫拔陰取陽,在加上藥物的治療才會健康,只要對症下藥,各人找回自己,了解自己,就能得到健康和幸福的鑰匙。而自身找回自己就是要多看別人的優點。心量要大,“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清理自己內心的髒東西,每天要用感恩的心態,用微笑去溫暖服務你身邊的每個人,使他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這樣做才能得到一個非常健康的身體,過著和睦快樂的人生生活。願禱世界和平,社會安定,家家幸福,人人吉祥!

相關詞語

源自《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商務印書館

1、德昂族:名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在雲南。舊稱崩龍族。
2、德比:名詞德比原為英國賽馬會的名稱,後用德比戰或德比賽指同一個城市或區域內兩個代表隊之間的體育比賽:珠海隊挑戰廣州隊,是一場南粵~大戰。〔英derby〕
3、德行:名道德和品行:先生的文章、~都為世人所推重。
名譏諷人的話,表示看不起他的儀容、舉止、行為、作風等:看他那~,不會有什麼出息。也作德性。
4、德藝:名品德和技藝:~雙馨。
5、德治:①名古代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張為政以德,強調道德和道德教化在治國中的作用。
②動指通過倡導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規範來治理國家和社會。

中華字源

“德”字在現代漢語中多表示“道德”之義,引申義有“心意”(如“離心離德”)、“恩惠”(如“感恩戴德”)等。我國自古就是一個非常重視“道德品行”的國家,所以我們的先人在創造這個“德”字時也是費了一番腦子的。
從上列甲骨文形體來看,它的左邊是“彳”(chì),它在古文字中多表示“行走”之義;右邊是一隻眼睛,眼睛上面有一條直線,表示眼睛要看正;二者相合就是“行得要正,看得要直”之義。它是一個會意字。金文的形體與甲骨文的形體基本相似,只是在右邊的眼睛下加了“一顆心”,這時的人們又給“德”字的含義加了一條標準,即除了“行正、目正”外,還要“心正”,可見人們對“德”字的含義標準要求越來越高。小篆的形體結構基本沿襲了金文的形體結構,楷體的形體又沿襲了小篆的形體。
《廣韻•德韻》里說:“德、德行。”就是說“德”字的本義是指“道德和品行”。《荀子•非十二子》中說:“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意思是說:一個人不知道就要向別人請教,不會幹就要學習,雖然會幹了(懂了)一定要謙讓,這才算是有“德”之人。在古代不同的領域裡“德”字有不同的含義,如儒家以“溫、良、恭、儉、讓”為修身五德,而兵家以“智、信、仁、勇、嚴”為將之五德。但不管怎么說,“德”總是美好的東西,有了高尚的品德才會被人所尊重,“德高望重”就是這個道理。

拼音是de的漢字

拼音是de的漢字共有12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