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

冷兵器

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藥、炸藥等熱能打擊系統、熱動力機械系統和現代技術殺傷手段,在戰鬥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自己的武器裝備,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狹義上冷兵器是指不帶有火藥、炸藥或其他燃燒物,在戰鬥中直接殺傷敵人。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冷兵器的發展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三個階段。冷兵器按材質分為石、青銅、鋼鐵等兵器;按用途分為進攻性兵器和防護裝具,進攻性兵器又可分為格鬥、遠射和衛體3類;按作戰方式分為步戰兵器、水戰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結構形制分為短兵器、長兵器等。火器時代開始後,冷兵器已不是作戰的主要兵器,但因具有特殊作用,故一直延用至今。許多冷兵器是複合材料製成併兼有兩種以上的用途、性質的。因以其主要材料和用途、性質劃分類別。冷兵器出現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由耕作、狩獵等勞動工具演變而成,隨著戰爭及生產水平的發展,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由單一到多樣,由龐雜到統一的發展完善過程。世界各國、各地冷兵器的發展過程各有特點,但基本可歸結為石木兵器時代、銅兵器時代、鐵兵器時代和冷兵器、火器並用時代。其中石木兵器時代延續的時間最長。

基本信息

綜述

越王勾踐劍

冷兵器冷兵器

狹義上冷兵器是指不帶有火藥、炸藥或其他燃燒物,在戰鬥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自己的近戰武器裝備。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冷兵器的發展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三個階段。冷兵器按材質分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銅、鋼鐵等兵器;按用途分為進攻性兵器和防護裝具,進攻性兵器又可分為格鬥、遠射和衛體3類;按作戰方式分為步戰兵器、車戰兵器、騎戰兵器、水戰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結構形制分為短兵器、長兵器、拋射兵器、系兵器、護體裝具、戰車、戰船等。火器時代開始後,冷兵器已不是作戰的主要兵器,但因具有特殊作用,故一直延用至今。

許多冷兵器是複合材料製成併兼有兩種以上的用途、性質的。因以其主要材料和用途、性質劃分類別。冷兵器出現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由耕作、狩獵等勞動工具演變而成,隨著戰爭及生產水平的發展,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由單一到多樣,由龐雜到統一的發展完善過程。世界各國、各地R冷兵器的發展過程各有特點,但基本可歸結為石木兵器時代、銅兵器時代、鐵兵器時代和冷兵器、火器並用時代。其中石木兵器時代延續的時間最長。

歷史沿革

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

中國古代兵器在祖國悠

久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冊。那一頁頁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一篇篇敘說著石斧銅戟、金戈鐵馬的赫赫戰績。當你置身其中便會耳邊猶聞“萬鼓雷般地,千旗人生風”;眼前猶現“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的情景。

中國古代將士為國征戰、為民捐軀的英勇壯舉,被後人世代傳頌。無論是史書典籍還是白話小說;無論詩歌詞賦還是戲劇曲藝,俯拾即是。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而將士們使用的各類兵器卻伴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銷熔、埋沒、失傳。有幸留傳下來的也作為文物陳列在歷史博物館內。

中國古代兵器跨越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綿延數十萬年。中國古代兵器的發展可分為石兵器、青銅兵器、鐵兵器及古代火器四個歷史階段。從大範圍劃分,前三個階段歸於冷兵器階段,此後進入冷兵器與火器並用階段,直到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近代火器傳入中國,才逐漸結束了使用冷兵器的歷史。

石制兵器

石斧石斧

石兵器時期從原始人學會製作勞動工具--石斧、石刀等開始,到夏朝青銅兵器問世以前,大約歷經五六十萬年之久。從出土的石兵器判斷,中國最古老的兵器是古代猿人採集石英石、砂岩、煌石等原料,經過敲打、磨製而成的。有扁、圓、方、關各種不規則形,有帶刀的,有呈校狀的。我們很難跨越這歷史鴻溝,去 把現代的火箭、飛彈、高射炮、自動步槍與這些不起眼的石塊相比較。但這些現代化武器的起源,確確實實正是以遠古的石戈、石矛為開端的。

在那草莽叢生,野獸出沒的原始生東環境中,我們的祖先正是依靠那些既是勞動工具又當防衛武繳的器具,圍獸捕獵,刀耕火種,頑強生存並得以進化發展的。到舊石器時代末期,人們已能製造出可安裝竹木桶的石矛、標槍、石斧等 兵器,進而發明了拋射兵器─弓箭。這充分顯示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精湛技能,人們就此告別愚昧走向文明。新石器時代,石兵器的製造技術已有很大進步,種類日漸增多。1935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古薄一帶發掘出土了一批石兵器,有石斧、石鋒、石毯、石鏟、石鋤、石叨、石鐮、石戈等。這些石兵器多採用迷石、矽質石炭岩、千層岩等石料,經過精心敲打、琢磨、鑽鑿而成。從這些石器中我們已能初步劃分出打擊型兵器:錘、斧等。切砍型兵器。刀、鐮、戈、鐵等。當時較為先進的石兵器有石戈、石刀、石矛、石鐵等,它們為後來冷兵器的發展奠定了根基。與此同時,人們還借用獸骨、蚌殼、竹木等材料製做兵器。

在原始社會,石兵器本身也是勞動工具。那時人與人之;間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結成一個個部落。為了爭奪有限的生F存資源或掠奪婚姻,部落與部落之間常常發生械鬥,甚至爆發較大規模的戰爭。出於戰爭的需要,人們手中的勞動工具一番越來越多地演變為兵器,促使兵器走出原始時期,與勞動工具分道暢銷。在進入階級社會之後,戰爭具有了階級鬥爭的性質。這些具有獨特形制和專門作用的戰鬥器具才演變成真正 意義上的兵器,它連同軍隊一併成為統治階級的壟斷工具。

青銅兵器

青銅兵器青銅兵器

青銅兵器時期從夏朝算起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這一時期伴隨中國的奴隸制社會,從興盛走向沒落。在商朝青銅文化日益繁榮的盛況下,青銅兵器迅速崛起,很快成為奴隸主貴族士大夫階層掌握的工具,並徹底取代

了古老的石兵器, 成為了車戰時代軍隊中裝備的主要兵器。古代的青銅,實際是紅銅與銀錫熔煉的合金。用它鑄造的器物呈現青灰色或青綠色,所以稱之為“青銅器”。青銅兵器時期恰好與奴隸制社會相始終。在這長達1600多年的戰爭歲月里,各朝代的奴隸主貴族統治階級無不以其軍事勢力 、為支柱,強化其專制地位,征服廣大奴隸。於是他們建立起作坊,監智奴隸們鑄造大量青銅兵器用來裝備軍隊。那時軍隊作戰,等級十分嚴明。由貴族士大夫階層的子弟為將領或甲士,乘兵車,著皮甲,持銅製的戈矛訴我馳騁戰場。而奴隸們只能充當徒兵,手持什杖等簡單兵器,跟隨兵車左右, 步行衝殺。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兵器製造業日趨發達。各類青銅兵器如戈、載、刀、矛、蕭關、弓努,都得到進一步進和發展。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在廣袤的平原地區,連年征戰,車戰規模也越來越大。各諸侯又為爭奪地化擴大個力範圍,進而登上霸主均寶座,不惜重金。花費人力物力時間來鑄造先進兵器。

常見冷兵器

肉搏兵器

十八般兵器十八般兵器

中國古代擊刺勾啄長兵器。其特點一般為在端首帶有橫向伸出的短刃,刃鋒向內,安有長柄,用以勾割或啄刺敵人。最早的戈由石刀、石斧、石鐮等原始工具發展為石戈、青銅戈等。戈的形制尺寸多樣,據《考工記》記載,戈的規格是:戈廣2寸,內長七寸,胡長6寸,援長8寸,重1斤14兩。柄長6尺6寸。但實際上戈的尺寸並不一律。標準的戈,由戈頭、柄、銅尊三部分組成。

持矛勇士持矛勇士

一種帶有尖銳刃器的長直形刺殺兵器。世界上多數民族過去在野獵和戰爭中曾使用的刺殺武器或投擲武器。出現於舊石器時代。最初的矛是削尖了的棍棒,後來的矛是在矛桿上裝上矛頭。全長1.5一5米。在石器時代使用石矛頭和骨矛頭,從青銅時代開始使用金屬矛頭。矛使用最廣泛的時間是在鐵器時代。羅馬步兵裝備矛頭重而長的投擲矛和長矛。中世紀時,騎兵和步兵使用矛。在古羅馬,矛是徒步軍人和乘騎軍人的一種通用武器,軍人通常將投擲矛放在鑄制的矛簡內攜帶。15一16世紀,俄國的矛主要使用鐵或上等鑄劍銅製作的帶棱矛頭。矛頭的頭部稱為矛尖,套在矛桿上的矛頭的管部,稱作矛盔。矛桿末端有金撬套箍。矛頭和矛盔相連的粳大部分製成球形。一種長桿輕便矛在步兵中一直使用到槍刺的出現,而在騎兵中一直使用到20世紀30年代。在中國。矛又名銷、鍍,後進化為槍。矛由矛劈、骸、柄、韋尊四部分組成。矛劈,就是矛頭帶刃的部分,中線起脊,有的兩旁留有血槽。刃身下口是骸[釜],路呈圓錐形。用來安插矛柄。柄為竹製或木製,長為2丈或2丈4尺。為了防止矛頭脫落,兩旁常有兩個環紐或留出兩個小孔,以便用繩索將矛頭綁牢在矛柄上,或用釘子釘牢。柄端有(原文缺字),用來插地。最初用尖形約石塊或骨角做矛頭,綁在竹木桿上,商周時期,矛頭改用青銅製造,分酋矛和夷矛兩種。戰國以後,改為鐵制。由於槍的出現和興起,矛的作用減弱,晉以後矛逐漸演變為槍。

抗日大刀抗日大刀

古代一種刺擊長兵器。根據李簽《太白陰經》記載:兩軍對陣時,持槍刺敵;宿營結寨時,樹槍為營;涉渡河川時,縛槍為筏。槍的形制和矛相似,起初將竹竿、木削制尖頭,後又加銅或鐵判槍頭。晉代,槍頭改為短而尖的形式。唐和五代以至更後各時期,槍都成為軍隊的主要武器。唐代槍分漆槍、木槍、自桿槍、棒撲槍四種,漆槍短,是騎兵用的;木槍長,是步兵用的,其餘兩種為皇朝禁衛軍所用。宋朝的槍種類繁多,《武經總要》申記有搗馬突槍。雙鉤槍、單鉤槍、環子槍、素木槍、鴉項槍、鍵槍、梭槍、褪槍、太寧筆槍、短刃槍、抓槍(兩種),藻黎槍、拐槍、拐突槍、拐刃槍等。明朝軍隊申,槍仍屜“白刃之首”,主要有舀角槍、箭形槍、龍刀槍等,還有手頭標槍。清代的長槍有嫉形槍、筆形槍、鉤形槍、矛形槍等。到清末,經戰爭的淘汰,種類繁多的長槍趨向於單一化,槍頭一般為扁形,圓底,筒外加數個銅箍,其外形接近矛頭。這種槍一直沿用到中國工農民主大革命時期。北方革命根據地叫做紅纓槍,南方革命人民則叫做梭鏢。

槍

古代一種戈、矛合一或矛、斧合一的長柄兵器。中國戳又稱饅、棘等,是戈與矛的合一體,這種形制是

世界獨有的。中國柄前安置直刃,一側枝生橫刃,具有鉤、啄、刺、割四種功能,殺傷力強於戈和矛。基本形制是戈、矛聯裝在木柄上。據《考工記》記載,西周時期的規格是:戳廣寸半,內長4寸半。胡長6寸,援長7寸半,刺長6寸,重1斤4兩,柄長1丈6寸。中國目前已發現最早的是河北棠城台西商代遺址出土的一艾矛、戈合體銅戳。普遍使用於商、周以至漢、晉各代。南北朝後逐漸被槍代替,變為儀仗兵器,唐代以後被淘汰。

長刀

古代安有長柄的大刀。一種砍殺兵器。創自後漢時期,有單面刃、雙面刃之分,各代形制、名稱各不相同。三國時稱偃月刀,晉代稱大刀,刃長3尺,柄長4尺,下有鐵糟。唐代稱陌刀,全長1丈,重15斤。它是從佩刀和短柄長刀發展起來的,是漢後各代的常備武器之一。

朴刀

中國古代刀名。其柄比大刀的短,雙手使用。《水游傳》第二回:"少華山上朱武、陳達、楊春……將了朴刀"。

藏刀

藏刀圖冊藏刀圖冊

藏刀又謂“折刀”。傳說是紀念藏族英雄折勒乾布命名。在遙遠的年代,西藏草原上的牧民大都擁有藏刀,作為貴族的牧主和頭人為了鞏固自己的權位,威逼牧民交刀。許多牧民因拒交藏刀而被逮捕。訊息傳到英雄折勒乾布耳中,他為了搭救自己的同胞,就躍馬提刀殺向牧主、頭人。最終,折勒乾布因寡不敵眾,流盡了最後一滴血。牧民們為紀念他,又將藏刀稱作為“折勒乾布刀”,簡稱“折刀”。

陌刀

中國唐代一種長柄大刀。唐開元之間,"軍隊中初用陌刀"。據

鉤

《唐璃_李嗣業傳》載,唐代軍中有陌刀隊,並設有陌刀將。陌刀兩面有刃,通長l丈,重15斤。

[拍刀]

中國唐代一種長柄大刀。長約1丈。

遼刀

廣義指遼代軍用刀具,俠義指契丹族具有民族特色的彎刀。

金刀金刀

金刀在金代女真族軍用彎刀,活躍在金代時期(1115年—1234年),蒙古滅金後由於女真蒙古化所以金刀的地位被蒙古刀取代。

鉤殺、捕獲敵人的白刃兵器。鉤有一刃或數刃,刃向內彎曲似鷹瓜。鉤的種類很多,性能和用途也各不相同。根據歷代兵書記載,大致可分為三類:飛鉤、短柄鉤,長柄鉤。

長柄鉤

一種安有長柄的鉤。從戈、鐮演變而來。柄很長。可達1丈5尺,主要用於攻守戰中。公元前11世紀的文王伐祟戰爭申,曾經使用長桿鉤來攻擊崇城。《詩經_大雅_皇點》朱熹註:"鉤援、鉤梯,所以鉤行上城"。鉤援鄭後世的長柄鉤。水戰中,使用長柄鉤或和多頭的撩鉤來割斷敵軍的船纜,蓬蓬。或搭鉤敵船,也可以用來撈取落水的敵人首級。步騎兵交戰時,步兵期長橇鉤鉤敵騎的下肢。

鉤刀

古代海戰中用於破壞敵艦設備的鉤割工具。其基本形制是一根很長的桿子上綴縛圈寵一把銳利的鉤形刀,接近敵艦時伸出鉤刀,鉤割敵艦桅惋的繩索,使其帆布落下從而失去風動力,戮便於接船作戰。凱撒在《高盧戰記》中曾記載,羅馬艦隊在海上與艦隻比已方高大的高盧艦隊作戰時即使用鉤刀,割鉤高盧艦隊桅溯的繩索,使其處於被動處境。

古代劈砍兵器。石斧在原始人類遺存中常有發現。以後發展為銅、鐵及鋼製斧。主要有長斧短斧兩類。是古代出現最早和最有效的兵器之一。有一種又被演變為禮器,象徵權力。

長柄斧

錘

古代一種劈砍兵器。斧頭安柄。刃部加室,柄安其中。安裝方便,使用靈活,為唐代常備兵器之一。

投射兵器

投矛器

提高矛的投擲距離、打擊力量和準確性的拋射裝置。投矛器是一塊扁平的骨頭或木頭製成的小板(長30一150厘米),板上裝有矛桿托架和握把,握把上有指槽。投矛器出現在太古時期,在考古發掘時曾在上舊石器時代地層發現了投矛器(公元前1一1.2萬年)。澳洲土著民族下巴西的印第安人和其他一些民族都曾使用過投矛器。

彈弓

發射彈丸的弓。彈弓早於射箭的弓弩出現,原為打獵工具,後也用於作戰格鬥。明清兩代軍中,也有身懷彈弓做為暗器的。彈弓彈力較小,弓脂多用竹製,外裹牛筋,內襯牛角,強弓內襯鋼片,以增加彈力。弓弦絲製,也有用牛筋劈絲,混合人發、雜絲編成。強弓需四個力才能晚開。普通弓為兩個半力。強弓射出彈丸,著人即斃命。弓長約十八拳,如拳寬2寸,則弓長3.6尺。一般彈丸用粘土和膠團製成,曬至極乾,即可使用,也有鋼鐵彈丸。

飛去來器

投擲兵器。它原是原始人的行獵工具。古代埃及人和其它一些國家中也把它作為兵器。它是有一定長度、角度和形狀(十字形,折角形等)的薄片或曲棒,拋出後飛速鏇轉,利用空氣動力原理呈曲線擊向敵人,如擊不中目標可藉助自身的迴旋力飛回來。

叉

射箭用的器械。起源於原始社會,初將樹枝弩曲用繩索繃緊即成,以後在製作技術上不斷發展,選材、

配料、製作程式和規格逐步充實,精良。但弓的基本動力原理和形制沒有改變,即由弓背,弓弦兩部分組成,射箭時拉引弓弦使弓背弩曲度加大,利用弓背曲伸的彈力將箭彈射出去。使用方法有雙臂拉引,也有腳手並用拉引的(如古代印度弓)。弓是古人戰爭中遠距離打擊的有利武器,自人類出現戰爭到近代槍炮大量使用為止,弓的作用是任何武器無法替代的。

中國弓

古代射箭用的器械。起源於原始社會,初將樹枝弩曲用繩索繃緊即成,以後各代在製作技術上都有發展,選材、配料、製作程式都有嚴格的規定。原始的制弓材料為單一材料,由竹木製成,後發展為複合材料,一般由獸角、筋、竹木材、絲、漆、膠等複合而成。弓的種類繁多,如春秋戰國時分王弓、弧弓、夾弓、庾弓、唐弓和大弓六種。王弓,弧弓用於守城和車戰;夾弓、廢弓用於打獵和飛射飛鳥。漢代分虎賈弓、雕弓、角端弓、路弓、疆弓。唐代分長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種,長弓步兵用,角弓騎兵用,稍弓、格弓皇朝禁衛軍用。

亞述弓箭

亞述人的弓弦長度一般短於埃及弓,最長約4英尺。弓用木料製成,亞述人的弓分角形弓和曲形弓。角形弓整個弓男一樣粗細,曲形弓則從中問到兩端由棍變細,角形弓較小。使用也少。二種弓的兩端均有芍紐。

利用機械力量的彈射器。弩是由弓發展而來,是把強勁的弓固定茬帶有箭槽和發射裝置的木(或金屬)槓上,弓弦張開後,由發射裝置磁定住,箭放槽中,弓弦接箭尾。發身時開動發射裝置,箭沿著箭槽射出。有的弩還可以發射石彈、鑲彈等,因此弩又可以分為箭鋒和彈弩。弩與弓的根本區別在於弩具有延時緒構,不須引弓和同時瞄準。可利用臂、足、腰、機械等多種方式引弓,從容瞄準,伺機發射。弩覽弓發射的箭射程遠,準確性高,穿透性強。但發射速度遜於弓,且比弓笨重。早在古希臘和中國戰國時期已出現了最早的弩。以後傳及幾乎所有主要軍事國家,並一直沿用到近代火器大量使用時期為止。弩的質量和種類也不斷發展,出現了連射弩、自射弩、火箭弩等種類。近現代射擊火器出現後,弩漸被淘汰。

諸葛連弩諸葛連弩

中國弩

中國已發現最早的弩是河南洛陽出土的戰國中期弩,木製弩臂,銅製簿釩。漢代幽瑰腰形弩。連弩、床弩。弩的基本結構由弩弓、弦、弩臂、弩機四大部分組成,弩弓弦與普通弓相似。但更加強勁。弩臂由堅硬木料製成,刻有槽、孔,前端固定弩弓,中間有縱糟,放置箭矢,後部裝置弩機。弩飢是發射的控制機構,一殿由殲、懸刀、牛三部分構成。牙,又稱機鉤,據《釋名·釋兵》:“鉤弦者日牙”,用來鉤張弩弦。懸刀又稱機撥,是拍發用的板機。牛,又稱墊機。在張弩時,用它把牙和懸刀鉤合茬一起。發弩時,拍扳懸刀,牛即松升,牙面下落,被鉤緊的弩弦突然馳開,把弩箭發射出去。芽的上面直立部有照門——“望山”。用來瞄準,弩機組合後,裝在一個匣里,稱為簿郭。在中國,弩最早用於打獵,約在春秋時代始用於戰爭,盛行於漢、晉至唐。各代弩的種類較多。性能也不盡一致。如戰國時期分夾弩、痰弩、唐弩和大弩;唐代分臂張弩、角弓弩,木車弩、大本車弩、竹竿弩、竹竿警。大竹竿弩、伏遠弩等。

弩機

古羅馬發射標槍的大型弩。這種弩帶有支架,可固定在地上,弦索很粗,可發射2米長的標槍,威力很大。

霹靂車

中國最早見於實戰的拋石車。《三國志·魏書》記載,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官渡之戰,曹軍制發石車,攻擊袁紹軍壁樓。因發石時聲如霹靂,故名霹靂車。

彈射器

棍

由扭絞的纖維繩的彈力帶動的投擲器,也稱弩炮包。此種投擲器於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431一404年)

期間第一次出現於錫臘庫扎,在古希臘和羅馬的戰爭中圍攻要塞時使用過。輕便型彈射器也用於野戰,並安裝在艦船上進行海戰。彈射器的構造是:在堅固的木架上固定一束扭絞的繩索(皮帶、鬃繩)等。投擲槓桿的下端插入繩內,上端有裝彈碗。裝彈時,把繩絞緊,槓桿被絞車幾乎拉成水平位置。投射時,槓桿有力地磕打在橫框的橫樑上,把所裝彈丸沿弩曲彈道拋出。彈射器可投擲石頭、石彈、金屬彈、圓木、箭、裝有燃燒著油脂的瓶罐、動物屍體等,在中世紀還投擲過球型彈、燃燒彈和爆炸彈。彈射器可將150一480公斤重的石頭投擲250一400米,可將箭相30公斤重的石頭投擲850米遠。據波利比阿的《歷史》記載,阿基米德設計的巨型投石器,曾把許多羅馬海軍的艦船打壞,打沉。花歐洲,到14一15世紀,彈射器曾相火炮同時使用。羅斯,有一種類似彈射器的裝置,叫投射機。

拋石機

依靠物體張力(如弓·木板弩曲時產它的力)拋射彈丸的大型投擲器。典型的靠鈕力發射的拋石機由地上的堅固沉重的長方形框架,一根直立的彈射桿,頂上裝有橫樑的兩根結實的柱子構成。彈射桿的下端插在一根攤絞得很緊的水平繩索里,繩索綁在長方形框架的兩端,正好位於支撐架下面的位置。平時繩索使彈射桿緊緊頂牢支撐架上的橫樑。彈射桿的頂部通常做成勺子的形狀,有時在彈射桿的頂端裝一度彈袋。彈射時,先用絞盤將彈射桿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再在"勺-子"或皮彈袋裡放進岩石或其他種類的彈體。當用扳機裝置鬆開絞盤繩索時,彈射桿便以很大的力量恢復到垂直位置,並與橫樑撞擊,產生的慣性力便將彈體以弧形軌道彈向目標。據考證,亞述軍事帝國時期,已開始用機械投擲石塊,據說可把大約10公斤的石塊投射500一700米。後來猶太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也陸續開始使用。

刀鞘末端的鋼飾物。又是一種暗器。形如矛頭,用以投擲傷人。

標槍

清代袖箭清代袖箭

一種帶鏃的短投擲梭標,又稱“投槍”、“投矛”、“短矛”、“鑲槍”等。巧嫉和骨嫉標槍、在上舊

石器時代(石器時代晚期)為狩獵武器。鐵鏃標槍在古希臘和古羅馬軍隊中郡曾裝備過。希臘斯巴達人的輕裝步兵可將標槍投擲20一60米遠。古羅馬重裝步兵的投矛長約1.5一2米,重4一5公斤,其投矛有很長的鐵尖安在木柄上,投擲30米。為使標槍投擲得更遠,達70一80米,有的標槍上裝有皮帶環,以使投擲力顯著增加,在尚不懂使用弓箭的部落(澳大利亞人)和不使用弓箭的部落(阿留申群島人),標槍是一種基本的投擲武器。在西歐,標槍一直流傳至中世紀。在俄羅斯,標槍即為短投槍。在《梆戈爾遠征記》一書(公元12世紀)中首次提到標槍。在中國原始社會已有標槍,但到宋代才成為軍隊常規武器,又稱“梭槍”。元朝蒙古軍善用標槍,桿短另尖,槍有四角形、三角形、圓形數種,多數兩端有刃,既可以馬上刺敵,又可拋擲殺敵。明代軍隊中有一種兩頭帶刃的標槍,長68厘米,槍刃長23厘米,尖尾長7厘米,兩頭尖,中間粗,有姻長箭,兩端都可以刺入,便於投擲。清代的標槍多用木竹為柄上加鐵鏃,略如明制。還有一種衛體用的標槍,槍桿較短,鏃長6寸,木柄桿長1.8——1.9尺,重不到2斤。純鐵打造的標槍更短,全長不到2尺,重不過4斤,技藝精熟者可乾50步內投中敵人。

傑里德矛

形似標槍的細短投矛,裝於一不大的矛袋中、佩於成年人腰帶私側。近東各國阿拉伯人稱騎兵持矛操練為傑里德。15一17-世紀時,俄國也使用這種矛作戰,後一段時期,"也叫傑里德矛。"Cy刀M口A"這一名詞源自與"COBATb"一詞有聯繫的古斯拉夫語"CyAM叢A》,COBATb"在古俄語中有"擲矛"的意思。這種短投槍長約一米,槍頭很重,分為刃,褲,小管內插入一根輪而堅固的桿子————————---槍桿。16一17世紀常在仟子尾部裝上一個博簿的金屬筒,以便較歷從槍筒中抽出。

投石帶

一種投擲武器,又稱投石器。根據記載,古埃及的中王國時代

(約公元前川33一前1786年)它曾經出現在埃及軍隊中的努比亞僱傭軍中。後來,手拋投石帶廣泛運用於古代世界(埃及、希臘、羅馬·波斯、印度、亞述、馬其頓等國)和中世紀各國的軍隊。它是一條由獸皮或桿扔纖維做成的帶開,中間部分寬,一端帶有環扣,套世投石手手「或木柄止

(長鞭擲彈帶),彈丸(鵝卵荷、金屬球。16-17世紀時為榴彈)放乾投石頻寬部。撥右手在握住套球扣的同時,也握住投巧帶的無環一端。投擲時,把"裝上彈。的投召帶,伯;頭頂上萬鏇轉,逐漸加力,揮力最大時鬆開無環:的一端。快速飛出的彈丸可殺傷距離l50米內的目標。投巧手帶有10發以上的彈丸。投石帶有多種,澳洲、非洲、大洋洲諸部落一直使用到20批紀初。投石帶也可化投射機械

(木炮)中使用,以增加投彈距離。投巧器曾是一些國家野戰、攻城、海戰的主要武器。古羅馬、波斯等國均曾在軍隊中組建專門的投巧手部隊希臘的海軍艦船上也曾有專門的投石手部隊。冷兵器之星

雙手十字劍

冷兵器冷兵器

據資料記載,歐洲自中世紀開始,由於冶鐵技術的不斷提高,士兵盔甲的防護功能也越來越強,促使歐洲各

國的冷兵器進入十字劍時代. 在這一時期,蘇格蘭的克雷默長劍和條頓武士的騎士劍較為有名.

在英國民間傳說中,英雄們的手中經常握著一把形制巨大的克雷默長劍. 這種劍的長度通常為1.5~2米,形制簡樸,呈十字架形狀. 由於劍體長大,典型的克雷默長劍往往在劍柄後端配有平衡劍身的球形飾物. 克雷默長劍的威力非常強大,很適合在混戰中與敵方的重型步兵肉搏時是使用.

條頓武士劍也是一種比較有名的十字劍,它在15~17世紀之間流行於德意志,奧地利和瑞士. 不過,這種劍可不是一般人都能夠使用的,它的長度約為1.8~2米,只有身高臂長的勇士才能將它舞動起來. 條頓武士劍裝飾華麗,劍身上伸出兩個帶刃的小枝,有時還帶有鋸齒——————---之所以要做成這么奇怪的樣子,是為了增加劈砍是對敵人盔甲的破壞力.

大馬士革刀

大馬士革刀通常為彎刀,其最大特點是刀身布滿各種花紋,如行雲似流水美妙異常。這種花紋是在鍛鑄過程中形成的。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大馬士革刀獨特的冶煉技術和鍛造方式一直是波斯人的技術秘密,不為外界所知。

大馬士革刀不僅外觀精美,而且具有很強的韌性。據說,一把精良的大馬士革刀,能輕而易舉地將歐洲騎士的盔甲劈成兩半卻毫不捲刃,有一個傳說,十字軍東征期間,當薩拉丁與“獅心王”理查一世在耶路撒冷決戰時,薩拉丁躍馬揚鞭來到十字軍陣前,只見他先將一方手帕拋向空中,然後猛地抽出大馬士革彎刀凌空一劈,手帕頓時斷為兩截。大馬士革彎刀之利由此可見一斑.

大馬士革刀之所以如此鋒利,主要是因為其鍛造方法與眾不同。現代科學家經過研究後發現,大馬士革刀獨特的花紋竟然是由無數肉眼難以看到的小鋸齒組成的,正是這些小鋸齒增強了大馬士革刀的殺傷力。

廓爾喀彎刀

廓爾喀彎刀產生於17-18世紀。當年,廓爾喀部落首領拉伊率領著使用這種彎刀的武士統一了尼泊爾,並建立了尼泊爾王國。不過廓爾喀彎刀最早為世人所知還是在19世紀初英國殖民軍入侵尼泊爾之時。一開始,傲慢的英軍全然不把裝備落後的尼泊爾士兵放在眼裡,但後來在領教了廓爾喀彎刀的神奇威力後,損兵折將的英軍統帥才開始正視這些站在自己面前的勇士和他們手中那把冷氣森森的彎刀。

與其他冷兵器逐漸消失在歷史中不同,廓爾喀彎刀在現代社會中仍然有一席之地。在英國和印度的廓爾喀僱傭軍中,每個戰士都有一把廓爾喀彎刀。

在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中,當英軍的廓爾喀山地營在馬島登入後,受到阿根廷守軍的激烈抵抗。在多次衝鋒失敗後,英軍趁著夜色派出廓爾喀突擊隊對阿根廷守軍進行突襲。當阿根廷士兵看到口銜彎刀的廓爾喀人時,立刻意識到他們的麻煩來了,頃刻間便潰不成軍。廓爾喀彎刀再一次在戰爭中創造了神話。

馬來克利斯彎劍

克利斯劍產於馬來群島,比較出名的是蛇形劍。實際上,這種劍的形狀大多數都是直的只是由於蛇形比較奇特,現代留存較多而已。克利斯彎劍起源於13世紀,據說是用天上掉落的隕鐵製成的。歷史上最早使用此劍的是居住在印度支那半島南端的占婆人,後來經馬來西亞的航海者傳到各地。到15世紀時,克利斯劍已流行於整個馬來文化區。

克利斯彎劍的長度通常只有30-40厘米,而且劍身較為粗糙。不過,劍的鋒刃卻銳利無比。從荷蘭和西班牙殖民者對這種武器的描述中人們不難想像出它的鋒利程度——馬來族武士手中的克利斯彎劍,能夠輕鬆地將歐洲殖民者的火槍甚至連同他們自己一劈兩端。後來,那些殖民者在返回歐洲時,都把能夠佩戴一把克利斯彎劍看作是無上的榮耀。

更為神奇的是,馬來人有時還會在劍身上淬上毒藥或香料,這就使克利斯彎劍要么劇毒無比,要么香氣撲鼻。另外,由於彎劍的劍身上布滿了細小的孔洞,因而那些毒藥或香料有時竟能留存上百年之久。

村正妖刀

日本刀有很多流派,但最有名的當屬村正刀。村正刀產於日本伊勢(今愛知縣)的桑名,成名於戰國時期。有人認為,這種刀是以某個制刀匠的名字來命名的,但實際上,“村正”是一個工匠團體的名稱。該團體在室町幕府到江戶幕府之間的100多年內,鍛造了無數銳不可當的村正刀。

江戶幕府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的家養武士們,就廣泛佩帶這種刀。不過,雖然村正刀助德川家康統一了日本,但“妖刀”這一名號卻也是拜他所賜。在動盪的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的祖父、父親和兒子相繼死於村正刀下,甚至連他自己也險些被村正刀砍死。因此,儘管村正刀是千金難買的寶刀,但德川家康卻認為它給家族帶來了不祥,故而他統一日本後馬上就頒布了“禁刀令”,禁止武士們使用村正刀。

不過時過境遷,19世紀日本倒幕運動開始後,各藩的武士為了表示自己忠於朝廷而反對德川幕府,紛紛在自己的刀上銘刻“村正”字樣,從而讓“村正妖刀”再次名聲大噪。

黑曜石砍刀

阿茲特克人崇拜美洲虎,因而他們把最精銳的武士叫做“美洲虎武士”。勇士當然要配寶刀,但遺憾的是,當時的阿茲特克人還不懂得冶鐵,所以,他們就為自己的勇士們打造了另外一種可怕的武器—“馬夸威特”。

“馬夸威特”的刃部用黑曜石製成。黑曜石是一種火山岩石,看上去有點兒像墨綠色的玻璃。這種材料硬度很高,在青銅武器和鐵制武器出現之前,曾被很多民族當做箭頭或者矛頭來使用,而“馬夸威特”就是一種黑曜石砍刀。刀的主體是一根長約八九十厘米、寬度為10厘米的木棒,從外觀上看,如同一把木質船槳。阿茲特克人在“船槳”的兩側邊緣刻出許多木槽,然後用龜糞將多個黑曜石刀片牢牢地固定在木槽里。

它的威力相當驚人,西班牙殖民者曾心有餘悸地說,“美洲虎武士”雙手握著“馬夸威特”,只要輕輕一揮,就能將馬頭砍掉。不過,這種武器分量較大,使用起來非常消耗體力。一般來講,“美洲虎武士”們在陣前揮舞著它戰鬥十幾分鐘後,就得到陣後歇上一陣子。17世紀時,隨著西班牙人的入侵和阿茲特克帝國崩潰,“馬夸威特”隨著它的主人們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維京斧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維京海盜們曾縱橫四海,在歐洲大陸和英倫三島都留下了肆虐的痕跡,並將自己的基因滲透到歐洲各個民族的血液中去。對一個維京人來說,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兩樣東西: 一是戰船,另一個則是戰斧—戰船用來穿越海洋,而戰斧則用來征服敵人。

那時,北歐的冶鐵工藝還不是很發達,為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許多維京戰士都裝備了威力強大的單刃戰斧,這主要是由於戰斧不容易損壞,而且製造起來也不需要太多的技術。於是,在這些身高體壯的北歐海盜手中,一柄簡陋的戰斧發揮出了令人咋舌的巨大威力。維京人的精銳武士名為“狂戰士”。在戰陣上,這些“狂戰士”赤著上身,用刀子割破自己的臉和胸脯,一邊咆哮著,一邊揮舞著巨斧,盡情地享受著戰鬥的酣暢。在他們的戰斧之下,敵人屍橫遍野。直到今天,北歐地區的人們仍然在講述著關於“狂戰士”和維京斧的傳說。

十八般兵器

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語,泛指多種武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

十八般武藝的名稱,始見於元曲。如《古今雜劇》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藝都學就,六韜書看的來滑熟”的唱詞。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滸傳》第 2回中描寫九紋龍史進從王進教頭習武時說:“哪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他指的都是兵器。到明代後期萬曆年間,謝肇浙在《五雜俎》卷 5中說:“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鎬、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所謂白打,據明朝朱國楨(萬曆天啟間人)在《涌幢小品》卷12“兵器·武藝十八事”中說:“白打即手搏之戲,……俗謂之打拳,蘇州人曰打手。”清初周亮工在《閩小記》中說:“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又說“武藝十八,終以白打,以白打為終,明乎其不持寸鐵也”。十八般武藝原來全指兵器,至此又把白打包括進去。

明代抗倭名將唐順之(1507~1560)在《武編》中說:“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明末,火器威力仍不高,作戰時仍以弓、弩為遠兵利器,故在軍器三十六、武藝十八般之中,弓都列為第 1位。

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又有4種說法:

第1種說法認為是“刀、槍、劍、戟、 鏜、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

第2種說法與上述十八般的排列一樣,但最後 3件改為:代、抉、弓矢。

第3種說法是“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九長九短中不列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這是近代武師一般不習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馬刀馬刀

第4種說法,近代戲曲界有人認為是刀、槍、劍、戟、 斧、鉞、鉤、 叉、鞭、鐧、錘、抓、□、棍、槊、

棒、拐、流星錘等18種兵器。

“十八般武藝”始見於南宋華岳編的兵書《翠微北征錄》,華岳曾中過武狀元。此書編成於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他在書中自稱“臣聞”,可見“十八般武藝”的說法實際上還要早。可惜宋代的兵書多毀於兵燹,今傳者寥寥無幾,“十八般武藝”的原始出處和內涵今天已無從查考。謝肇浙《五雜俎》中對“十八般武藝”的具體內容作了記述:“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簡、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前十七種都是兵器的名稱,第十八般名目“白打”,就是“徒手拳術”。

《水滸傳》寫到的十八樣是: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扒。還有謂十八般武藝是指九長九短:九長是槍、戟、棍、鉞、叉、釒黨、鉤、槊、環;九短是刀、劍、拐、斧、鞭、鐧、錘、杵。

十八般武藝指武術中常見的諸種兵器,初見於宋代戲文《張協狀元》,後世有多種解釋。其一,明代戚晉叔輯《元曲選 ·逞風流王煥百花亭》:“若論著十八般武藝,弓駑槍牌,戈矛劍戟,鞭鏈鏜錘。”其二,元明間施耐庵著《水滸全傳》第二回:“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駑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其三,明萬曆年間謝肇淅《五雜俎》:“十八般:一弓、二駑、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後世還出現了“九長九短”、“六短十二長”,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藝內容說。綜合曆代“十八般武藝”的內容,刪去重複,共包括下列種目:屬拋射兵器的有:弓、弩、箭、矢、銃。

屬長兵器的有:戈、矛、槍、棍、殳、杵、桿、杖、棒、斧、鉞、戟、大刀。

屬短兵器的有:劍、刀、鞭、鐧(簡)、鉤、鐮、錘、拐、環(圈)

屬軟兵器的有:鏈、流星、綿繩套繩。

屬徒手的武藝,統稱為“白打”。歷代“十八般武藝”中所指的這些種目,並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例如,飛刀、袖箭、三尖兩刃刀、橛、匕首、鴛鴦鉞、陰陽銳、狀元筆、鐵尺、繩鏢、三節棍等均未包括。至於武俠小說家筆下劍造的許多“奇門兵器”,就更難以盡收了

一弓:馬箭、袖箭、步箭、

二弩:弩箭、諸葛弩、斗子弩、俚弩。

三槍:長槍、叉槍、火槍、蛇槍、看槍、標槍、線槍、神槍、戟槍、勾鐮槍、拒馬槍、飛槍。

四刀:大砍刀(長刀)、斬馬刀、腰刀、桿刀、朴刀、鉤刀、眉刀、匕首、刀、三尖刀。飛刀。

五劍。

六矛。

七盾。

八斧。

九鉞。

十戟。

十一鞭。

十二鐧。

十三槁(撾):骨朵、錘、錐、椎、鏈子錘(流星錘)、蒜頭錘、骨朵錘、臥錘、重錘。

十四棍:雙頭棍、操鉤棍、狼牙棍、悶棍、腳棍、齊眉棍。

十五叉。

十六鈀:鐺鈀、鈀、扒、省鈀、鏟、月牙鏟、馬叉。

十七綿繩套索。

十八白打。

十八般兵器——劍

分類

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是指十八種兵器。至於究竟是哪十八種,歷來說法不一,一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在這十八種兵器中,有的已被淘汰,像殳、戈;有的已經演變,像鉞,原是古代的一種大斧,現卻變成一種小巧兵器,有刃有鉤,雙手可各持一個,如子午鉞。

實際上,中國武術中的兵器遠不止十八種,如果加上各種奇門兵器和形形色色的暗器,其總數恐不下百種。我們在這裡只介紹一些常見的長短兵器,而於暗器介紹稍多一些,以供讀者了解中國武術的一個重要側面。

短兵器

所謂短兵器,是指其長度一般不超過常人的眉際,分量較輕,使用時常單手握持的兵器。最常見的短兵器是刀和劍。

刀的套路有單刀和雙刀兩種,均以劈砍為主。單刀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纏頭撩花動作。雙刀更富於觀賞性,好手舞起,猶如團雪滾滾,不見人影。清乾隆初年,安徽宿州人張興德以雙刀著稱,人稱“雙刀張”。當時山中多狼,為害行旅,張興德攜刀而往,三日之內連殺九狼,傳為佳話。同治年間,捻軍中有一少婦名劉三姑娘,也以雙刀聞名,但後來率眾投降清軍。

劍為雙刃,以撩刺為主,風格輕靈瀟灑。劍術也分單劍與雙劍兩種,以單劍為多。清鹹豐、同治年間,河南開封有一少婦杜憲英精於劍術,曾因事乘船於長江,群盜乘夜色登船搶劫,杜憲英揮劍格鬥,連殺三盜,群盜 鼠竄而去。更早一些,江蘇宜興有一位名叫周濟(1781年-1839年)的著名的詞人,武功卓絕,曾擊殺盜匪多人。有兩個大盜銜恨不已,必欲除之而後快。周濟因事北上,路過山東,兩盜尾隨其後,準備在旅店下手,而周濟毫無察覺。當夜,兩盜撲入周 室,舉刀便砍,周濟倉猝應戰,手無兵刃。正危急間,一位少女執雙劍飛步而入,雙劍“夭矯若長虹”,片刻之間,已將二盜刺死。周濟見此女武功遠勝自己,拜問姓名,才知是旅店主人之女,名叫紅蛾,原來她早就認出這兩個強盜,於是暗中加意提防,在危急之際出手救人。

有的劍在劍柄上配有劍穗(又稱“劍袍”),稱為“文劍”。無劍穗的劍稱為“武劍”。劍穗長者較為難練。有人又在劍穗上串有鐵珠,隨劍穗飛舞,可擊人致傷。

武當劍、達摩劍、太極劍、青萍劍、龍行劍等都是比較著名的劍術套路。

斧在今天也是一種短兵器。古代作戰時用的斧多是長柄,俗稱“大斧”,屬於長兵器,今武林中已極少有人練習。另一種短柄斧,俗稱“板斧”,即《水滸傳》中李逵所用之物。清代時,江西九江某公子精於此術,曾以雙板斧震懾群盜。至今仍有板斧套路傳世,以掄劈為主。

鞭有軟硬兩種。硬鞭為鋼製,共十三節,俗稱“竹節鋼鞭”,末端尖銳,以劈砸為主,亦可挑刺。軟鞭俗稱“九節鞭”,由九節細鋼棒或細銅棒連綴在一起,長度略次於身高,其動作以纏繞和掄圓為主。九節鞭便於攜帶,如今仍很流行,演練者多在鞭的兩端繫上綢塊,掄動時可呼呼作響,以增添觀賞性。

鐧為長條狀鋼質兵器,多為四棱,無刃,末端無尖,長約0.8米,也屬劈砸兵器。另有雙鐧,每根長約0.6-0.7米。

鉤是一種多刃器械,其身有刃,末端為鉤狀,護手處作月牙狀,有尖有刃。武術中常見的是雙鉤,比較難練。相傳清代中期河北獻縣人竇爾墩曾以雙鉤聞名。

拐是一種木質兵器,有短拐、長拐兩種,短拐長約0.7米,長拐長約1.3米。拐的特點是在木棒靠近末端處置一橫柄,成“丁”字形。拐可用來擊砸,又可用來鉤拉鎖拿對方兵器。

杖與拐相近,但其橫柄置於木棒末端盡頭,亦成“丁”字形。杖長約1.2米,可單手使用,也可雙手使用,其技法有鉤、掛、崩、點、撥、撩、戳、劈、掃、擊等。少林武功中有“達摩杖”一路。

鞭桿是一種木質短棒,長約1.3米,桿梢略細,據說是從馬鞭桿衍化而來。鞭桿短而無刃,便於攜帶,使用方便,流行於西北地區。

古代還有一種短兵器叫“鐵尺”,長約0.6米,細長而扁,無尖無刃,以劈砸點戳為主,清代時還比較流行,如今已極為罕見。

長兵器

武林中最常見的長兵器是槍、棍、大刀三種。

在武林中,槍被譽為“百器之王”。俗語說“槍扎一條線”,要求扎出平直,即所謂“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防”。槍法以攔、拿、扎為主,兼有劈、崩、挑、撥、帶、拉、圈、架諸法。唐末名將王彥章擅使鐵槍,人稱“王鐵槍”。宋代名將岳飛、楊再興均是槍術名家。南宋時,山東濰州(今萊州市)人楊四娘以槍法縱橫南北,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但戚繼光曾指出楊家梨花槍的缺陷。明末清初,峨眉槍法又曾冠絕一時。清鹹豐年間,江蘇無錫人陶某善槍,人稱“陶家槍”,不料竟敗於無錫守備蔣志善手下,陶某拜伏求教。蔣志善持槍起舞,“閃閃成白光”,猶如直徑數丈的車輪在飛轉。蔣志善令陶某向他潑水,誰知竟水潑不進,反彈如雨,將陶某全身淋濕,而蔣志善身上毫無水跡。棍是歷史最悠久的長兵器,最早被叫做“殳”(古時的殳有棱無刃)。棍有多種,從形制上分,有長棍、齊眉棍、三節棍、梢子棍等;從質地上分,有木棍、鐵棍、銅棍等,以木棍最常見。早期的棍多以棗木製成,取其堅實沉重。後來改用白蠟桿,取其有韌性,較輕便。棍法以威猛快速為上,多有鏇掃及舞花動作,打擊空間較大,故稱“棍打一大片”。少林棍、昆吾棍都是比較著名的棍法。

三節棍是將三節短木棍用鐵環連在一起,可收可放,夭矯多變。梢子棍是在棍之末端以鐵環連一短棍,在應敵時可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三節棍和梢子棍都比較難練,稍有不慎,容易傷著自身。

大刀是將刀身後裝上長柄,又名“春秋大刀”、“偃月刀”、“長刀”。唐代大刀全長達3米,重7.5公斤,兩面有刃,稱為“陌刀”,當時軍中專門組建有陌刀隊。如今武林中所用大刀皆是一面有刃。另有一種朴刀,其刀柄比大刀的短些,刀身窄長,也是雙手使用。朴刀套路如今仍有流傳。

在長兵器中另外還有幾種。戟在南北朝以前是一種流行兵器,有長柄單戟和短柄雙戟兩類。短柄雙戟屬於短兵器。長柄單戟又分兩種:在末端置有左右兩個月牙的,叫“方天戟”;僅有一側有月牙的,叫“青龍戟”。東漢末年,呂布是使戟的能手,曹操善於使短戟。如今武林中仍有演練者。

叉是一種常見的兵器,古代多為獵戶所用。末端分兩股的,名“牛角叉”;末端分三股的,名“三頭叉”或“三角叉”,俗稱“虎叉”。叉法本於槍法,重在中平一勢,也可鎖拿對方兵器。晚近以來,練叉者多在叉身上套上若干鐵環,演練時可嘩嘩作響。也有人能使叉在全身上下滾動,俗稱“滾叉”,頗具觀賞性。

鏟是一種不多見的兵器,最早是農村用的除草工具。鏟桿的前後都裝有兵刃,前端是一個彎月形的鏟,內凹,月牙朝外;尾部是一個斧狀的鏟柄,末端開刃。相傳鏟最初是佛門兵器,又名“方便鏟”或“月牙鏟”,演練時身法輕盈而別致,有推、壓、拍、支、滾、鏟、截、挑等擊法,其招式命名也多與佛教有關。

鈀也是從農具演變而來的兵器,其末端裝九齒鐵鈀,齒鋒利如釘。鈀全長2.4米左右,重2.5公斤,可拍擊,亦可防禦,在明代抗倭戰爭中曾為軍中利器。

钂屬於罕見兵器。其形制如叉,末端正中有尖頭,稱為正鋒,長約0.5米。正鋒靠後處橫一月牙,月牙朝外,月牙上嵌著一排利刃。钂柄長達2.5米,尾端裝有棱狀鐵鑽,稱為

“鐏”。钂可用於擊刺架格。由於這種兵器過於長大,分量又重,所以只有身高力大者才能使用。

暗器

所謂“暗器”,是指那種便於在暗中實施突襲的兵器。暗器大多是武林中人創造出來的,它們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大多有尖有刃,可以擲出十幾米乃至幾十米之遠,速度快,隱蔽性強,等於常規兵刃的大幅度延伸,具有較大威力。在千軍萬馬廝殺的戰場上,暗器很難發揮作用,所以古代戰將很少有練暗器的。武林中講究的是一對一的打鬥,雙方距離很近,於是暗器就派上了用場。中國武術中的暗器至清代而集其大成,達於鼎盛,在武林中使用極為普遍。直到清末火器盛行以後,暗器才逐漸被冷落,但至今武林中仍有人習練此技。

所謂暗器,是指那些乘敵不備暗中施發的武器,特點是短小靈活、隱蔽性好。暗器起源於原始社會,史前時代原始人獵殺野獸所用的武器許多就是暗器的祖師爺,如澳大利亞土人所用的“飛去來器”及加那利人和藏人所用的拋石皮囊都是暗器的一種。華夏民族先秦時期在娛樂時的“投壺”所用的短箭也是拋擲武器的變種。專諸刺殺吳王所用的“魚腸劍”及荊軻刺秦王的匕首更是中國古代暗器使用的著名例子。秦以後,暗器的使用有所擴展。三國時代手戟也是一種很厲害的暗器,董卓曾“拔手戟擲布”,幸虧呂布躲閃迅速,差一點被擊中。這種手戟很短小,在直刃一側有一個橫出的斜枝,手柄纏繞細繩,單手擲擊,“嚴鋒勁枝,擒鍔耀芒”,威力確實很大。東吳名將孫策就精於用手戟擊敵。

暗器的廣泛發展,是在宋元以後。北方女真、契丹等遊牧民族在對宋戰爭中,騎兵相逐,長兵使用不便,因此發明了很多馬上使用的暗器,如飛抓、背弩、犁花槍種種。蒙古人的到來更將暗器進行了充分發揮,如短標槍、套索、飛刀及乾坤圈等兵器,在征宋、西征等戰爭中,這些暗器得到了廣泛運用,效果明顯,穆斯林和歐洲騎士的長槍彎刀對付這些靈活的武器特別力不從心,在其歷史記錄中大多對此心有餘悸。

明清兩代是中國武術發展的高峰期,也是暗器由軍隊作戰進入民間的開始。特別是清代,暗器更加盛行,士農工商多以暗器相炫耀。清代暗器大約可分四個類別:手擲、機射、索系、藥噴。

手擲暗器,如標槍、飛鏢、擲箭、飛刀及乾坤圈等。標槍,也叫投槍。早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就作為通用的武器裝備。但那種標槍很長很重,與現今體育競技中的標槍差不多,尚不屬於暗器範圍。中國的標槍來源一是南方少數民族使用的梭槍,也稱梭標,大多為竹製。另一種是蒙古人在馬上使用一種短標槍,一米多長,數桿插於馬側囊袋中,在近戰搏鬥中較弓箭更加靈活。這種兵器後來到清代更加短小精悍。一般俠客所用大多重不過一斤半,長不過一米。槍桿用木製成,尖端用鐵打制,也有用通身用純鐵打制的,但也不會重過三斤,一般人可身帶四枝,技藝高超者可在50步內擊中目標,威力很大。

在手擲暗器中,鏢久盛不衰。鏢有脫手鏢、金錢鏢等多種。脫手鏢分三棱、七棱等,是鏢客常用的暗器。一般長10厘米,重四兩半至半斤。又可分帶衣鏢與光膘。帶衣鏢是用綢布繫於鑲尾,擲出時綢衣如箭後的羽,起穩定飛行方向的作用。光鏢則不帶鏢衣,更加隱蔽,只是飛行的穩定性較差,要命中目標更需技巧。鏢一般系在腰間,共9至10枝,其中有一支較其他大的叫絕手膘,在鏢將用盡而敵情不減時使用。另外,除脫手鏢外,金錢鏢也是常見的,它是以大制錢磨光邊緣而成。此鏢易於製造,可大量攜帶,使用隱蔽,可攻擊敵之眼、咽喉等部位,只是此鏢飛行姿態難掌握,練習較難,而且攻擊距離有限。

在手擲暗器中,比較有特色的是擲箭。這種暗器有三種樣式。第一種是用純鐵打成,長28厘米,前端成三角形,後面逐漸變粗,重約七兩半,適於初學者使用。第二種是用鐵竹混制,鐵頭竹桿,尾部無羽,像箭而形體稍小,長30厘米左右,重約二兩。第三種是用竹製成,整體為竹,前細後粗,前端尖銳,為技藝成熟者使用。

日本:忍者盛行於日本戰國時代,效力於大名及封建貴族,執行刺殺等秘密任務。直到德川幕府將其納入正式編制後,進入最興盛的年代。

忍者經常穿著黑色和深藍、深紫色的服飾,因為容易隱匿於星夜之中等等。 美國《黑帶》雜誌,封面人物穿著忍者裝束。

階級組織

按照階級,忍者又分上、中、下忍三種。上忍,又稱“智囊忍”,專司策略布局的統領工作。中忍,是實際對戰的靈魂頭目,忍術也有一定的水準。下忍,也稱“體忍”,是最前方與敵軍交手的實際接觸人員。

忍術流派以伊賀(三重縣西北部)、甲賀(滋賀縣南部)兩地為本,其它的有青森中川流、山形羽黑流、新潟上杉流、加治流、長野甲陽流、芥川流等。

忍術分為陰忍和陽忍:“陰忍”強調隱身潛入敵人內部進行刺探或破壞活 動,“陽忍”強調在大庭廣眾之下運用智謀取勝。

另類冷兵器

銅鈹

鈹(皮),金屬元素,符號Be,灰白色,質硬而輕,用於原子能工業中,鈹鋁合金用來製造飛機、火箭等;鈹,做長針、長矛講,屬於矛的一種變形兵器,也是一種銳利的刺殺兵器。

銅鈹,首為尖鋒,平脊兩刃,通常長30CM左右,形制極象短劍;後端為扁形或矩形的莖,用以裝柄,一般在莖的近端處開有圓孔,以便穿釘固定。它和矛的區別,除頭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裝柄方法不同:矛是將柄納入矛筒中,而鈹是鈹莖插入木柄中,外用繩等捆綁。秦俑坑中的銅鈹,其首和短劍相同,長約30厘米,後裝長約3.5米的木柄,柄末端裝有銅樽,還有保護刃部的鞘。西漢時改為鐵制,西漢中期以後逐漸消失。

鈹是古代長兵器之一,秦俑坑中出土的這件銅鈹鑄造工藝極為精緻,鈹身柄同模合鑄,鈹格分鑄,格含於鈹身,並有刻銘。

此種兵器似乎當時的中下級軍官頗愛使用。

吳鉤

銅製,長約65CM左右,寬2.2-2.5CM。其形如彎月,齊頭無鋒,兩邊有刃,是一種推、鉤兩用的兵器。因出現在“吳國”,故稱之為“吳鉤”。以前筆者一直以為吳鉤是一種寶劍的別稱,現在看來應該兩種意思兼有。此種兵器筆者推測似乎在攻城時作用比較大,可以很方便地鉤傷城頭守軍。

鉤鑲

是一種漢代常見的、鉤、盾結合的複合兵器,上下有鉤,上鉤約長25CM,下鉤約長15CM,中為後有把手的小型鐵盾;盾為圓角方形薄鐵板,前面有突出的尖;鉤為圓柱形的長鐵鋌,均稍向後彎;上鉤頂端為銳尖,下鉤末端為小球;兩鉤中間連線盾後的把手;盾用以推擋,鉤用以鉤束。此種兵器兼具防、鉤、推三種功用,一般配合環首刀使用:戰鬥時一般用左手的鉤鑲將敵方長兵器鉤住(對戟頭橫出的小枝特別有效),同時右手環首刀揮向敵面門。有的武俠小說中將它描述為護手鉤類的兵器,則純屬無稽之談了。

戚,俗稱小斧子,屬於體形比較窄小的鉞;其體窄長,鉞刃略成弧形,後有方形的內,比鉞體略窄,在鉞體與鉞內之間有微凸的闌(橫擋),因其刃較長而常用於做斬首的刑具,有時做儀仗用,但它在格鬥中的效果不如戈、矛(實戰中的鉞通常稱做斧)。戚還用作樂舞時的道具,《禮記·文王世子》中說:“大樂正舞乾戚”,又《祭統》:“朱乾玉戚以舞”(乾指盾)。

鉞戟

近年來,河南考古出土了漢代一些頂上帶刺的鐵鉞,形制和西方斧矛一體的“戟”非常相似,但古文獻中從無記載,故專家暫定名為“鉞戟”。現一般認為這是一種鈹與鉞結合的鐵兵器,屬於戟類;它刺長25CM、鉞寬10CM、鉞長 15CM左右,可劈可刺,而以劈砍為主要功能。

由鈹演變而成,與鈹的區別是鎩在莖與刃之間加有兩端上翹呈銳尖狀的、具有格架功能的鐔。鎩有長柄也有短柄,流行於漢代,鎩長一般25-30CM,鐔寬約10CM,東漢以後絕跡。鎩也屬於矛類兵器。

屬於戈類兵器,主要流行於先秦時期的西南地區,僅具有啄擊功能,晉代未見記載,但唐代又成為騎兵的制式兵器之一。先秦時期為青銅質地,用銎孔裝柄,啄體較戈援窄,長約25CM。

音“蟬”,形似小型矛,鐵柄,屬於矛類兵器,《埤蒼》雲“鋋,小矛鐵矜”。其形制較一般矛頭稍微細長,身扁平,兩側有刃,下有鐵柄,柄下再接積竹矜,流行於西漢,刃長25-30CM,柄長120-180CM,筆者竊以為其戰鬥作用應如標槍。

屬於戈類兵器,具有鉤割功能,鐮身微曲,平頂、雙刃,長約40CM、寬約3CM,下有橢圓形的銎孔用來裝柄。戰國及唐時稱為“長鐮”,主要用於守城戰,鉤擊攀登城頭的敵人,似乎與吳鉤的作用相反。

於戈的一種變形兵器,商周時期主要流行於四川等西部地區,青銅製,也稱為戳,援部較寬,呈等腰三角形。

劍篇

萬仞:古代名劍。郭於章《劍記》:“西晉寮有旌陽令許遜者,得道於豫章山,江中有蛟為患,旌陽沒水投劍斬之,後不知所在,項漁人網得一石匣,鳴擊之聲數十里,唐朝道王為洪州否刺史,破之得劍一雙,視其銘,一有許旌陽字,一有萬仞字。”

龍劍:古代名劍。劉禹錫《武陵觀火》:“晉庫走龍劍,吳室盪燕雛。”柳宗元《聞歌》詩曰:“翠帷雙卷出頃城,龍劍破匣雙月明。”

照膽:古代劍名。南朝.梁.陶弘景《刀劍錄》載:“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歲次午鑄一劍,長三尺,銘曰‘照膽’,古文篆書。”

金劍:古劍的一種。《刀劍錄》:“章帝建初八年,鑄金劍令投於伊水中,以壓人膝之怪。”

王氏劍:古代名劍。《五代史.馮暉傳》:“吾聞王氏劍,天下利器也。”

大劍:古代劍名。《五代史.史弘肇傳》:“周太祖出鎮魏州,弘肇議帶樞密以行,蘇逢吉場鄰以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會飲竇貞固第,弘肇曰:‘安朝庭定禍亂,直須長劍大劍,若毛錐子安足用哉。’”

大梁氏劍: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命陶弘景所造神劍13口,稱大梁氏劍。《劍記》:“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劍十三口,以象閏月。”又引《水經注》:“梁國多沼,時池中出神劍,至令其民像而作之,號大梁氏劍。”

隋刃:亦名浪劍。劍身用毒藥煉鑄,傷人即死。《新唐書.南詔傳》:“隋刃,鑄時以毒藥並冶,取迎曜如星者,凡十年用成,淬以馬血,以金犀飾鐔首,傷人即死。浪人所鑄故亦名浪劍。”(註:浪人,指行蹤不定之人)。

浪人劍:古代名劍。為浪人(行蹤無定者)所鑄。《會要》:“貞觀元十年九月辛卯,南詔獻鋒槊、浪人劍。”亦名“浪劍”。

玉柄龍:古代名劍。《事物異名錄.武器.劍》:“汾陽王(郭子儀)誕日,裨將以父所寶玉柄龍奉之。”

青龍劍:唐代名劍。唐.殷成式《酉陽雜俎》:“唐開元中,河西騎將宋青春每陣,常運劍大呼,……吐蕃曰:‘嘗見青龍突陣而來,兵刃所及,若叩銅鐵,謂為神助將軍也。”

疥癆賓:古代劍名。《唐書.顧彥輝傳》:“養子瑤,尤親信,彥輝以所佩劍號疥癆賓佩之。”

青霜:古代名劍。此劍之劍光青凜若霜雪,故名。唐.王勃《騰王閣序》:“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鴉九劍:唐代鑄劍師張鴉九所造之劍。唐.白居易《鴉九劍》詩:“歐治子死千年後,精靈暗授張鴉九,鴉九鑄劍吳山中,天與日時神借功。”

靈寶劍:古代名劍。宋.沈括《夢溪筆談》:“錢塘聞人紹,一劍削十大釘皆截,劍無纖跡;用力屈之如鉤,縱之鏗鏘有聲,復直如弦。古之所謂靈寶劍也。”

裴旻劍:古代利劍。宋.文同:“交柯揮電裴旻劍,亂蔓漓張曉笑。”

鞘劍:古代劍名。《元史.何實傳》:“實來歸,大將木華黎與論兵事,奇變百出。遂引見太祖,獻軍民之數帝大悅,賜鞘劍。命從木華黎選棄前鋒。”

破山劍:古代劍。《珊瑚鉤詩話》:“有農夫耕地得劍,磨洗適市,值賈胡售以百千,未可,至百萬,約來日取之。夜歸語妻子,此何異而價至。是庭中有石,偶以劍指之,立碎。詰旦,胡人載鏹呈,則嘆叱曰:劍光已盡,不復買。農夫苦問之。曰:是破山劍,唯一可用,吾欲持之破寶山耳。”

青蛇:古代劍名。《萬花谷》載:“龜文、龍藻、白虹、青蛇……皆劍名也。”

火精:古代名劍。《杜陽雜編》:“火精劍,建中二年大林國所貢。雲其國有山,方數百里,出神鐵。其山有癉毒,不可輕為採取。若中國之君有道,神鐵則自流煉之為劍,必多靈異。其劍之光如電,切金如泥。以朽磨之,則生煙焰;以金石擊之,則火光流起。唐德宗時,上將幸奉天,自攜火精劍出內殿,研檻上鐵狻猊,應手而碎,乃乘輿夜,待從皆見上仗數尺光明,即劍光也。”

折鐵寶劍:古代名劍。狀似刀,僅一側有刃,另一側是背,上有一窄凹槽。劍身中間印有寬凹槽,長3尺4寸3分,重僅1斤4兩。《拳劍指南》謂:“狀極古雅,有剛柔力,能彎曲自如。單雙手持之,無往不利。此是古大將所用折鐵寶劍。”

干將:古代名劍名。干將,本人名,相傳他與其妻莫邪鑄有名劍二枚,因以名其劍。《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請干將作名劍二枝。干將者,吳人也;莫邪,干將之妻也。干將作劍,金鐵之精不流,於是干將夫妻,乃斷髮剪爪,投於爐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陽曰干將,陰曰莫邪。”一說干將、莫邪鑄劍,鐵汁不流,莫邪投身於爐而成劍。參見“莫邪”。

吳乾:指春秋時期吳國名劍“干將”。《戰國策.趙策》:“夫吳乾之劍,肉試則斷牛,金試則截盤義。”《呂氏春秋.疑似》高誘註:“吳乾,吳之干將者也。”參見“干將”條

乾勝:古代名劍。《廣雅.釋器》:“斷蛇、魚腸、純鉤、燕支、蔡愉、屬鏤、乾勝、墨陽,並稱名劍。”

①古代名劍。晉.王嘉《拾遺記》載:昔吳國武庫之中,兵刃鐵器,俱被物食盡,而封署依然。王令檢其庫穴,獵得雙兔,一白一黃。殺之,開其腹,而有鐵膽腎,方知兵之鐵為兔所食。王乃召其劍工,令鑄其膽腎為劍,一雌一雄。號‘干將‘者雄,號;‘莫邪’者雌。其劍可以切玉斷犀,王深寶之,遂霸其國。”

②指插於一鞘之雙劍,二劍把扁平,劍身一邊平,另一邊有脊,相合成一劍之形。

莫邪:古代寶劍名。或作“鏌邪”、“鏌鋣”、“莫鋣”。唐.陸廣微《吳地記.院門》載:吳王闔閭使干將鑄劍,鐵汁不流。干將妻莫邪問該如何辦,干將說:從前先師歐冶子鑄劍時,曾以女子配爐神,即得。莫邪聞言即投身爐中,鐵汁出,鑄成二劍。雄劍叫“干將”,雌劍叫“莫邪”。一說莫邪斷髮剪爪.投於爐中,而後劍成。參見“干將”。

墨陽:古代名劍。參見“乾勝”條。

龍淵:古代寶劍名。相傳春秋時楚王令歐冶子、干將師徒鑄鐵劍。歐冶子、干將作成鐵劍三支:一名龍淵、二名太阿、三名工布,獻給楚王。楚王見後非常高興,問道:“何謂龍淵、太阿、工布?”答曰:“欲知龍淵,觀其狀,如登高山,臨深淵;欲知太阿,觀其(紋),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紋)從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絕。”(見《越絕書.外傳記寶劍》)“(紋)”即刃上碎錦式花紋。唐人為避高祖李淵諱,改“淵”為“泉”,因稱“龍泉。”又相傳晉代張華見斗、牛二星之間有紫氣,後使人於豐城獄中掘地得二劍,一曰龍泉,一曰太阿(見《晉書.張華傳》)。

龍泉:古代名劍。亦稱“龍淵劍”。出自河南西平縣。取當地龍泉水淬劍而得名。《東觀漢記》:“章帝賜尚書劍,韓棱淵深有謀,故得龍泉劍”。又,浙江龍泉縣所鑄之劍,亦稱“龍泉劍”。

豐城劍:古代名劍。即龍泉、太阿劍。《晉書.張華傳》;“吳之未滅也,鬥牛之間常有紫外紫氣。及吳平之後,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偉象,乃要煥宿,因登樓仰觀。華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於大耳。’華曰:‘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華即補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得一石函,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煥遣使送一劍與華,留一自佩。”

太阿:古代寶劍名。相傳為歐冶子、干將所鑄。也作“泰阿”。《戰國策.韓策一》:“韓卒之劍戟,……龍淵、太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史記.李斯列傳》:“服大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參見“龍淵”。太哥:“太阿劍”之異名。敦煌遺書《王陵變文》:“不可別物,請大王腰間太哥寶劍。”泰阿:春秋時期名劍之一。這作寶劍的通稱。為鑄劍名師歐冶子、干將所鑄。見《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寶劍》。《史記.李斯列傳》:“今陛十……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一作“太阿”。參見“太阿劍”條。

勝邪:春秋時期越國冶師歐冶子所鑄五大名劍之一。參見“湛盧”條。

工布:古代名劍。《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寶劍》:“歐冶子,干將鑿茨山,匯其溪,取鐵英,作為鐵劍三枚:一曰龍淵,二曰泰阿,三曰工布。”參見“龍淵”

磐郢:古代名劍。《吳越春秋》:“吳王得越所獻寶劍三枚。一曰魚腸,二曰磐郢,三曰湛瀘。”一作“豪曹”。

湛盧:古代寶劍名。相傳為春秋時人歐冶子所鑄。《越絕書.外傳記寶劍》:“歐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鉤,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吳王闔廬之時,得其勝邪、魚腸、湛盧。”杜甫《大曆三年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另:春秋時期越國冶師歐冶子所鑄五大名劍之一。晉.左太沖《吳都賦》:“吳鉤越棘,純鈞湛瀘。”相傳歐冶子所鑄五大名劍為三大二小。其大者有湛盧、純鈞、勝邪;其小者有魚腸、世闕。湛瀘寶劍因通體“湛湛然黑色也”(宋.沈括《夢溪筆談.器用》)而得名。一作“冗盧”。

魚腸:春秋時期越國冶師歐冶子所鑄五大劍之一。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寶劍》:“闔閭以魚腸之劍刺吳王僚。”參見“湛盧”條。蟠鋼:“魚腸”劍之別名。宋.沈括《夢溪筆談》:“魚腸即蟠鋼劍也。”亦稱松紋劍。參見“魚腸”條。松紋:古代名劍“魚腸”之別稱。《夢溪筆談》:“魚腸,即今蟠鋼劍也。又謂之松經緯度。”

巨闕:古代寶劍名。相傳為春秋時人歐冶子所鑄。《荀子.性惡》:“闔閭之干將、莫邪、巨闕、辟閭,皆古之良劍也。”參見“湛盧”。

純鈞:古代寶劍名。相傳為春秋時人歐冶子所鑄。《越絕書.外傳記寶劍》:“越王勾踐有寶劍五,聞於天下。客有能相劍者名薛燭,王召而問之,(客曰)……揚其華,(揪)如芙蓉始出,觀其(紋)(花紋〉,爛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於塘,觀其斷,岩岩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此所謂純鉤耶。”參見“湛盧”。

純鉤:古代寶劍。“純鈞”之異名。《淮南子.修務》:“夫純鉤,魚腸之始下型,擊則不能斷,刺則不能入,及加之砥礪,摩其鋒鄂,則水斷龍舟,陸團犀甲。”參閱“純鈞”條

淳鈞劍:古代名劍。相傳為歐冶子所煉。《淮南子》:“山崩而落洛之水涸,歐治子而淳鈞之劍成。”亦名純鈞劍。

燕支:古代名劍。《廣雅.釋器》:“斷蛇、魚腸、純鉤、燕支、蔡愉、屬鏤、乾勝、墨陽,並稱名劍。”

蔡愉:古代名劍。參見“乾勝”條。畫影:傳說中古代部族首領顓頊所用的寶劍。《名劍記》曰:“顓頊高陽氏有畫影劍、空劍。若四方有兵,此劍飛赴,指其方則克,未用時在匣中,常如龍虎嘯吟。”

騰空:傳說中古代部族道領顓頊所用的寶劍。《名劍記》曰:“瑞頊高陽氏有畫影劍、騰空劍。”參見“畫影劍”條。

軒轅劍:古代名劍。《名劍記》:“軒轅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之古字題名。”

啟劍:古代名劍。相傳為夏禹之了啟在位時所鑄。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夏禹子帝啟在位十年,對庚戍八年鑄一銅劍,長三尺九寸,後藏之秦塑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面文為星辰,背記山月日月。”

夾劍:古代名劍。傳說殷帝孔甲在位時所鑄。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歲次甲辰,采牛首山鐵,鑄一劍,銘名曰‘夾’,古文篆書,長四尺一雨。

太康:古代名劍。以此劍造於殷帝太康在位時,故名。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啟子太康在位二十九年,歲在三月辛卯春,鑄一銅劍,上有八方面,長三尺三寸頭,頭方。”

定光:古代劍名。傳說殷帝太甲在位時所鑄。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殷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歲次甲子鑄一劍,長二尺,文曰‘定光’,古文篆書。”

含光:古代名劍。春秋時衛人孔周藏有殷代留下來的三把寶劍:含光、承影、宵練。《列子.湯問》:“孔周曰:‘吾有三劍,惟子所擇。一曰含光,視不可見,運之不知其所觸,泯然無際,經物而物不覺。’”

承影:古代名劍:為春秋時衛人孔周所藏。《列子.湯問》:“孔周曰:‘吾有三劍,惟子所擇。……二曰承影,味爽之交,日夕昏有之際,北面察之,淡炎焉若有物存,莫有其狀。其觸物也,竊然有聲,經物而物不見’。”《文苑英華.唐并州都督鄂國公尉遲恭碑銘》:“蛟分承影,雁落忘歸。”

宵練:古代名劍。為春秋時期衛人孔周所藏。《列子.湯問》:“孔周曰:‘吾有三劍;惟子所擇……三曰宵練,方晝則見影不見光,方夜則見方而不見形。其觸物也,驁然而過,隨過隨合,覺疾而不血刃焉’”。一作“霄練”。

夏禹劍:古代名劍。傳說為夏朝大禹時所鑄。《名劍錄》:“夏禹鑄一劍,藏會稽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文為日月星辰,背記山川。”

銅劍:古代劍名。以銅鑄成。《刀劍錄》:“夏君在位,以庚茂八鑄一銅劍。

錕鋙:古代名劍。《列子.湯問》:“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獻錕之劍,……切玉如泥。亦作昆吾。”註:“昆吾,龍劍也。”

輕呂:古代名劍。《逸周書.克殷》:“武王答拜。先入,適王所,乃施射之,三發而後下車,而擊之以輕呂,斬之以典鉞。”

鎮岳尚方劍:古代名劍。相傳為西周時期昭王瑕在位時所鑄的寶劍。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昭王瑕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歲次壬午,鑄五劍,名五嶽,銘曰:‘鎮岳尚書’,古文篆書,長五尺。”

掩日:春秋時越王勾踐所督鑄的八把長劍之一。

斷水:春秋時越王勾踐所督鑄的八把長劍之二。

轉魄: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所督鑄的八把長劍之三。

懸翦:春秋時越王勾踐所督造的八把長劍之四。

驚鯢:春秋時越王勾踐所督鑄的八把長劍之五。

滅魂: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所督鑄的八把長劍之六。

卻邪:春秋時期越王勾戰所督鑄的八把長劍之七。

真剛: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所督鑄的八把長劍之八。

光劍:古代名劍。春秋時吳王夫差所用之物,長約一尺五寸,莖為圓柱形,有兩道箍棱。劍身有兩行陰刻篆字,銘文“攻玉王光自(乍)用劍以戰茂人。”為安徽省南陵縣出土文物。

吳王劍:古代名劍。《項奎虎丘山詩》:“當時吳王劍,礪光裂岩幽。”

吳王夫差劍:古劍名。為春秋時期吳國君主夫差所用。河南輝縣出土文物。劍通體長59.1厘米,劍身寬厘米。劍身上有陰刻篆字銘文:“攻吾王夫差自作其之用。”

吳王光劍:古劍名。為春秋時期吳國君至光所用。安徽南陵縣出土文物。劍通體長50厘米,莖為圓柱形,有二道環棱形箍。劍身有脊,近臘處有兩行陰刻篆字銘文:“攻吾王光自乍(作),用劍以戰戍人。”

吳越劍:古代名劍。《周禮.冬官》:“鄭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吳越之劍,遷手其他而弗能為良,地氣然也。”

永用劍:古代名劍。《拳劍指南》:“永用劍是銅質鑄,為古吳季子之子逞之佩劍。……此劍式樣頗小,度為古代佩持之手劍。”此刻全長一尺五寸六分,重為一斤六兩,劍柄較短。

伍子胥劍:春秋時吳國大夫伍子胥所帶寶劍。清.俞越《茶香室三鈔.伍子胥劍》:“伍子劍,在澹臺潮中,長五尺許,有伍子胥,時浮水面,人取之必病,棄之好安。”

必盧:古代名劍。《吳越春秋》:“越王賜文種屬盧之劍。”一作“屬鏤”。參見“屬鏤”條。

屬鏤:古代名劍。《左傳.魯哀公十一年》載有:“吳王夫差賜伍子胥屬鏤自刎”事。《吳越春秋》作“屬盧”;《廣雅.釋器》作“屬鹿”;揚雄《太玄賦》作“屬婁”;《荀子.成相》作“獨鹿”。參見“乾勝”條

獨鹿:古代劍名。《荀子.成相》:“恐為子胥身離凶,進諫不聽,剄而獨鹿棄之江。”《注》:“獨鹿與屬鏤同”。“屬鏤”系吳王夫差賜伍子胥劍名。

越王勾踐劍:古劍名。為春秋越國君主勾踐所用。湖北江陵縣望北一號墓出土。劍通體55.7厘米,劍身寬4.6厘米,劍柄長8.4厘米。上有銘文,曰:“越王鳩淺自作用劍。” 鳩淺即勾踐。

越州勾劍:指春秋時越王朱勾之寶劍。湖北省荊門市子陵崗發掘出五百多件東周至東漢時期的重要文物。其中越王州勾劍尤為珍貴,是繼越王勾踐劍之後出土的又一件兵器國寶。這把劍通體長56.2厘米,以篆文鑄成的銘文“越王州勾自作用劍”清晰而精美,可與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媲美。

步光:春秒時期越國名劍。《史記》:“越使大夫種言於吳王,曰:“聞大王將興丈義,因奉屈虜之矛,步光之劍。”

扁諸:古代劍名。《吳越春秋.夫差內傳》:“吳敗齊師於艾陵之上,還師臨晉與定公爭長。吳師皆文犀長盾,扁諸之劍,方陣而行。”註:“闔閭既鑄成干將、莫邪二劍,余鑄得三千,並號扁諸之劍。”

時耗:古代名劍。《越絕書.越絕外傳.吳地記》:“扁諸之劍三斤,方圓之口三千。時耗、魚腸之劍在焉。”

長揚劍:春秋時代晚期的鋼劍。因1976年4月考古者發掘長沙“長揚六十五號”墓時出土,故得名。為我國被發現的第一柄古代鋼劍。此劍莖長7.8厘米,身長30.6厘米,寬2-2.6厘米,脊厚0.7厘米。

長鋏:古代寶劍名。較-般劍為長。《楚辭.九章.涉江》:“帶長鋏之陸離兮!”王逸註:“長挾,劍名,其所帶長劍,楚人名為長鋏也。王夫之通釋:“長鋏,劍也。”《戰同策.齊策四》:“居有傾,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兮’。”

陽劍:古代名劍。《文 選.匕命》:“楚之陽劍,歐治所營。”

鹿盧:古代名劍。《宋書.符瑞志》:“宋太宗為徐州刺史,出鎮彭城,昭太后賜以大珠,鹿盧劍,此劍是御服,占者以為嘉祥。”定秦:古代名劍。相傳為秦始皇所鑄之劍。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秦始皇在位三十七歲,以三年歲次丁已,采北祗銅鑄二劍,名曰‘定秦’,小篆書。李斯書,長三尺六十。”

誡劍:古代劍名。傳說為秦昭王稷在位時所鑄。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秦昭王稷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歲次丙午鑄一劍,長三尺,銘曰‘誡’,大篆書。”

水心:古代名劍。《晉書.束哲傳》:“又秦昭王以三月置酒河曲,見金人奉水心之劍。”

赤霄:漢高祖劉邦斬蛇所用之劍。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劉季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於南山得一鐵劍,長三尺,銘曰‘赤霄’,大篆書。”斬蛇劍:一名“斬蛇”。漢高祖劉邦白蛇之寶劍。《西京雜記》:“高祖斬白蛇劍,十二年一加磨瑩,刃上常若霜雪。”參見“斷蛇”條。斷蛇:古代劍名。《廣雅.釋器》:“斷蛇,劍也。”王念孫《疏證》:“《西京雜記》云:‘漢高帝斬蛇劍,劍上有七採珠、九華玉以為飾,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蓋即《廣雅》所謂斷蛇也’。”參見“乾勝”條。

秀霸:漢光武帝劉秀所佩之劍。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光武)未貴時,在南陽鄂山得一劍,文曰‘秀霸’,小篆刻,帝常服之。。”

分景:古代名劍。《漢武帝內傳》:“王母腰佩分景之劍。”

崩劍:古代名劍。漢平帝所用的寶劍。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漢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掘得一劍,上有帝名。因服之,大篆書。”

神龜:古代名劍。漢文帝劑恆在位時所鑄。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文帝恆在位二十三年,以初元十六年歲次庚午鑄二劍,長三尺六寸,銘曰‘神龜’。多刻龜形以應大橫之兆。”

隨侯劍:古代劍名。《漢書.郊祀記》:“又以方土言,為隨侯劍,寶玉、寶璧、周康寶鼎,立四祠於未央宮中。”

飛景: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命能工鑄造的三把寶劍之一。曹丕《曹論》:“建安二十四年二月壬午,選茲良金,命彼國工,精而煉之,至於百辟,浹以清漳,光似流星,名曰飛景。”一作“蜚景”。元倉子曰:“蜚景之劍,威奪百日,氣成紫霞。”

流采: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命能工鑄造的三把寶劍之二。參見“飛景”條。華鋌: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命能工鑄造的三把寶劍之三。曹丕《典論》:“選茲良金,命彼國工,精而煉之,至於百辟,以為三劍:一曰飛景,二曰流彩,三曰華鋌。俱長四尺二寸,重一斤十有五兩,淬以清漳,勵以,飾以文玉,表以通犀。”

孟德劍:三國時曹操所用之玉劍。因曹操字孟德,故名。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魏武帝曹操,以建安二年,於幽谷得一劍,長三尺六寸,上有金字,銘曰‘孟德’,王常服之。”

曹操對鋒利刃:刀式古劍。劍背貼護手處有篆文“曹操對鋒利刃”,故名。劍身長三尺二寸四分,寬約一寸二分,重一斤七兩,貼護手處鑄有三朵小花。劍鐓與護手皆嵌銀精鑄,其柄與護手均似刀形。1918年,山東濟寧西關古墓中出土。

珠劍:古代名劍。《南史.羊侃傳》:“魏帝壯之,賜以珠劍”。

楊修劍:古代名劍。為漢末文學家楊修的佩劍。劍身長一尺六寸八分,篆有“楊修”二字,柄長八寸,重十四兩。便作圓環形,護手及劍柄、劍鞘均為木質,吞口為紫銅質。《紫劍指南》:“劍式極古,隱約為篆書‘楊修’二字。

白虹:三國吳大帝孫權所藏六柄名劍。晉.崔豹《古今注》:“三國吳大帝孫權有六柄寶劍,一曰白虹,二曰紫電,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紫電:二國吳在帝孫權所藏六柄名劍之二。王勃《滕王閣序》:“紫電青霜,王將軍之琥庫。”參見“白虹”條。

辟邪:三國吳大帝孫權所藏六柄名劍之三。參見“白虹”條。

流星:三國吳大帝孫權所藏六柄名劍之四。唐.楊炯《楊盈川集.送劉校書從軍》詩:“赤土流星劍,鳥號明月弓。”參見“白虹”條。

青冥:三國吳大帝孫權所藏六柄名劍之五。參見“白虹”條

百里:古代名劍。三國吳大帝孫權所藏六柄名劍之六。參見“白虹”條。

千古劍:古代名劍。《萬劍錄》載:“孫權以黃武五年,采武昌鋼鐵作千古劍,萬古刀,各長三尺九寸,刀頭方,皆是南越炭作之。”

棠溪:古代名劍。因戰國時期棠溪(今河南舞陽縣西南)地方出利劍。故以之名劍。《楚辭.九嘆.怨思》:“執棠溪以刜蓬兮,秉干將以割肉。”劉勰《新論》:“棠溪之劍,天下之銛也。”亦作劍的代稱。

楊家山鐵劍:我國現存最早的鐵劍。系湖南長沙楊家山春秋後期墓出土文物。劍通體長 38.4厘米,劍寬2-2.6厘米,劍脊厚0.7厘米。

七星劍:古代名劍。劍身近柄處飾有北斗七星文,故名。《吳越春秋》:“伍子胥過,解劍與漁夫曰;“此劍中有北斗七星文,其值百金。”

蔥:齊桓公劍。《荀子.性惡》

闕:姜太公劍。《荀子.性惡》

錄:周文王劍。《荀子.性惡》

曶:楚莊王劍。《荀子.性惡》

辟閭:闔閭劍。《荀子.性惡》

堅利侯:安祿山劍《古今注》

奪命龍:蜀王建劍《古今注》

蘭葉:《小知錄》引《山堂肆考》

流黃、揮精:《小知錄》

上元夫人劍《錦繡萬花谷》

青萍:《陳琳.答東阿王箋》:“君侯體高世之才,秉青蓱(萍)、干將之器。”

結綠:《李白.與韓荊州書》:“庶青萍、結綠,長價於薛、卞之門。”

唐刀

唐帝國通過開明的政治和強大的軍事力量,成為當時世界的中心,從唐初的統一之戰到盛唐時期所有的對內對外戰爭,都出現在冷兵器歷史上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唐刀。

《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

儀刀:蓋古班劍之類,晉宋已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至隋,謂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

障刀:蓋用障身以禦敵。

橫刀:兵士所佩之刀,名亦起於隋。《唐律疏議》卷八衛禁律“諸宿衛者兵仗不得遠身”〔疏〕議曰:兵仗者,謂橫刀常帶;其甲、矟、弓、箭之類,有時應執著者並不得遠身。宿衛時,“橫刀常帶”,故而高宗對為千牛衛將軍的王及善說:“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橫刀在朕側。”可見橫刀為宿衛官兵的主要兵仗。府兵戰士自備橫刀,宿衛時常佩橫刀,唐橫刀是兵土普遍所佩之刀。

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由此可見後世統稱的唐刀有四種,儀刀、障刀、橫刀都是短兵,按照使用的不同劃為禮儀和戰鬥刀兩種,陌刀與儀刀、橫刀、障刀(即一般的護身刀)均不同:首先,它不屬於宿衛兵仗,上引《唐律疏議》卷八宿衛者所持兵仗有橫刀、甲、矟、弓、箭之類,但沒有陌刀。其次,陌刀是重兵器。《唐會要》卷七二軍雜錄門略云:其年(開成元年)三月,皇城留守奏:城內諸司衛所管羽儀法物數內,有陌刀利器等……其諸司衛所有陌刀利器等,伏請納在軍器使,如本司要立仗行事,請給儀刀。可見陌刀不是羽儀法物,而是利器。

從歷史中分析唐刀

陌刀:從上面的四個戰例可以看出,唐刀中的陌刀是做為軍隊重要的戰爭物資裝備的,並且在唐中期作為軍用器物,

嚴禁民間私造和私藏,其傳承應為漢之長劍(漢:稱一種長劍為“斷馬劍”,應該是一種雙手使用的長劍),漢長劍現在出土的有長達140餘厘米,可推測經過盛唐的發展,變成一個雙手所持並加長手柄的兩刃長刀,至今考古資料未曾出土實物,宋《武經總要》總繪製的“掉刀”、“三尖兩刃刀”也許就是唐陌刀的直接繼承者。

陌刀也主要為步軍所用,個別主要將領使用陌刀作為主戰兵器。根據唐《衛公兵法》所記錄了唐軍的主要作戰方法:其中諸軍按其職能分為弓手、弩手、駐隊、戰鋒隊、馬軍、跳蕩、奇兵等多種。每當戰鬥展開時候,敵人在一百五十步時候,弩兵開始射擊;敵人在六十步時候,弓箭手開始射箭;敵人攻入二十步時候,弓弩手發箭後執刀棒(即陌刀、棒)與戰鋒隊齊入奮擊,步兵稍敗後,奇兵、馬軍、跳蕩不準輕舉妄動,如果步兵的戰況不順利,跳蕩、奇兵、馬軍即迎前騰擊,步兵後退整頓後準備再援,如果跳蕩、奇兵、馬軍進攻不利,所有的步軍必須配合馬軍同時作戰。敵軍退卻,馬軍不得輕易追擊,必須確認敵人真正潰敗後,才能掩殺。唐軍步馬結合,攻守有職,步兵為先鋒,騎兵為側輔,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騎兵負責步兵戰後的突擊與追擊。陌刀作為長柄大刀如牆一般推進,為先鋒步兵沖陣的主要兵器,與馬軍、奇兵一起構成唐作戰的主要特色。從史書看唐太宗的作戰很有個人特色外,最喜選擇敵陣薄弱部位,親率騎兵衝鋒,“敵無不潰敗”,一騎飛馳於前,數萬騎兵緊隨其後的場面,今日想來,尤叫人神往。初唐的時期大量的騎兵是作戰勝利的重要保證,而中期的步軍的陌刀如牆推進戰術,創造了盛唐時期輝煌的戰爭歷史,也創造了陌刀的神話。從武德到天寶,唐在立國戰爭及與善騎射的遊牧民族戰爭中能夠取得勝利,步兵的進攻性武器陌刀的使用不能說不構成了主要原因之一。陌刀的出現與推廣使用也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它關涉到唐馬政及整個軍事形勢,也可以說,陌刀使用、推廣的歷史就是唐立國及對外戰爭、開天武功歷史的一個方面。唐代刀雖分為四種,真正在疆場上發揮作用的兵器只有陌刀。

陌刀軍的參戰,在任何可查詢的戰例中都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陌刀軍做為戰鬥序列中單獨的作戰力量在唐中期為

軍的爭戰立下汗馬功勞,陌刀是漢民族與善騎射的遊牧族戰爭中改變自己馬少不精的劣勢、發揮步兵多優勢的關鍵兵器,戰爭兵器的演化實際是隨著戰爭形式的發展而演化,隨著國力的強盛與衰落而變化。隨著宋朝統一中原以後,中國冷兵器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大量新式的長矛、長刀、斧鉞、神臂弩的誕生並武裝了宋軍,豪壯的陌刀成為奢侈的戰爭器材,宋朝戰爭的主要方向是同樣是北方遊牧民族,為了對付遼金的騎兵,長矛、斧鉞開始成為軍隊的主要兵器,斧鉞的大量裝備從《武經總要》和宋石雕造像中得以佐證,斧鉞的製作和使用技藝比陌刀要簡單,對付騎兵同樣有效,岳家軍用“麻扎刀”“捉刀”“長柯斧”大破金軍“連環馬”,有效而不昂貴的兵器永遠是軍隊裝備的重要兵器,豪華的陌刀從此逐漸退出戰爭舞台,並且消失的極其徹底,是中國冷兵器的遺憾。

儀刀:而儀刀多出現在重要的禮儀場合,唐懿德太子墓、長樂公主墓中的壁畫中多可看見侍衛所配的長刀,長刀為環手,有明顯呈菱形刀擋,刀鞘上有比較明顯的雙吊環掛在腰間,或雙手持握頂部,或佇立身前,儀刀作為皇家御用軍隊和侍衛的重要兵器,刀比較長,形制上“施龍鳳環”,承襲漢環手刀式樣,裝飾上“裝以金銀”極盡奢華,這樣精美的環手大刀不僅是威儀的大唐的體現,同樣也深遠的影響了中國冷兵器的發展,這樣的環手大刀隨著各國使臣的往來,流向四方,深刻受到儀刀的影響的有兩個國家和一個民族:高麗、日本,吐蕃。從現在考古資料來看,高麗、日本都出土環手刀,這些環手刀的刀環都是以龍和鳳作為主要的藝術表現,大量的鑲嵌金銀,這些環手刀都是儀刀的傳承,而吐蕃保留了唐儀刀的造型特點。而中原大地隨著朝代的更替,戰爭的蹂躪,唐儀刀也消失和湮滅了。

儀刀在向東演化的過程中,高麗和日本在最初的階段都完全照搬形制式樣,1965年烏茲別克斯坦的撒瑪爾罕遺址的壁畫中的高麗使者身配環手大刀,大刀的式樣和昭陵壁畫中“持甲儀衛圖”中侍衛所佩帶的長刀完全一樣。四天王寺的“丙子椒林劍七星劍”,正倉院的“金銀鈿莊唐長刀”,這些刀都被成為“唐樣大刀”。據考證這些刀劍是多為中國,朝鮮的舶來品。同樣在日本出土的古墳期(公元7-8世紀)的刀劍中,“栃木県芳賀郡益子町天王冢古墳出土金銅裝単鳳環頭大刀”,東京國立博物館保存的銘文為:“不畏也□令此刀主富貴高遷財物多也”的環手龍頭大刀,這些環手刀都符合史書記載的“皆施龍鳳環”。這些壁畫、出土的文物都充分證明了儀刀是現在的朝鮮刀、日本刀的祖先,根據這些實物和壁畫我們來還原一下盛唐時期儀刀的本來面目:

1、刀環:首先儀刀重要的標記就是有環,環中主要是龍鳳作為主要的裝飾,龍鳳和整個環體鎦金,龍鳳環是用對焊或者鉚接的形式和刀體連線,這樣的製作非常巧妙,刀環的製作工藝考究,裝飾精美,是由單獨的工匠進行操作,刀刃的鍛造是專門的鍛造匠人鍛造,這樣兩個工序保證了整刀的精美和刀刃鍛造的精良的有效結合,這樣的工藝在漢朝的環手刀中也有出現,傳承有序可見一般。

2、手柄:多纏繞金銀絲或裝飾金銀薄片,從西安市今年出土的一隻唐環手刀和日本東京國立的博物館的出土環手刀來看,手柄的製作非常接近,巧合的是這兩柄大刀刀背都有錯金或錯銀銘文。

3、刀刃:唐刀的刀身是直刀,無弧度,刀脊有兩種一種是平的,上面會鑲嵌文字,一種是現在日本刀稱之為“庵棟”,也就是刀背有脊線,這樣的刀脊在高古藏刀中也有實物。刀刃靠近手柄部分厚度最厚,然後均勻遞減到刀尖。

4、刀尖:刀尖有兩種一種是日本稱之為“切刃造”,也就是刀尖不是有弧度的,像阿拉伯數字的“7”一樣,另外一種刀尖是弧形的刀尖自然和刀刃結合,古藏刀嚴格的遵循這個形狀並保留下來。

5、刀擋:從壁畫和雕塑上來看,早期的儀刀沒有刀檔。刀檔的出現是在唐中期以後,部分壁畫和造像依稀找到唐儀刀的刀檔是菱形的,比較小,這樣的刀檔在日本的唐樣大刀中能夠看到。

6、刀鞘:鞘口和鞘尾都開始採用金屬包裹,並鎦金銀。早期儀刀也沒有吊環,估計佩帶還是斜插在腰帶上攜帶,中期以後刀鞘的掛環工藝複雜,極其具備裝飾性,正倉院的“金銀鈿莊唐長刀”能充分體現出來盛唐時期儀刀的威儀和精美。

7、鍛造:唐刀的鍛造應該承襲了漢朝發明的“百鍊鋼”技術,刀刃的鍛造也是採用複合鍛造。

日本刀雖然是唐儀刀的傳承,但是在日本本土隨著戰爭的錘鍊,姿態和鍛造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過平安時期的戰亂,刀匠開始研究更加好的鍛造技術,由於日本本土的資源匱乏,鐵礦和高溫燃料的不充足,鋼鐵的性能受到限制,為了解決刀刃鋒利保持很好的硬度,同時具備非常鋒利的性能,刀身又要保持適當的彈性,日本刀開始採用三明治式的鍛造技術,由於使用材料的性質不同,在淬火的時候金屬內部產生的應力不同,刀刃開始變的有弧度,從此日本刀逐漸脫離的中國唐刀的影響,發展成為具有典型日本特色的冷兵器。

同樣作為唐刀的傳承的藏刀,由於沒有大的對外戰爭和內部的戰爭,刀劍的演化和進步基本停止了,所以嚴格保留的唐刀的姿態,如今對我們研究冷兵器提供了活化石的樣本。

障刀和橫刀:從史書記載來看是侍衛和普通士兵的佩刀,和唐長樂公主、章懷太子墓壁畫以及昭陵六駿的“颯露紫”中丘行恭佩刀來看,橫刀無環手,比儀刀短,手柄的柄頭是一個金屬管形套在手柄上,手柄中間收腰,有穿繩孔,由於缺乏實物和詳細的壁畫資料,無法準確的還原橫刀的形制,但是日本出土的圭手直刀也是唐末流傳到日本的,形制上是非常接近橫刀的。唯一能知道的只是橫刀佩帶範圍寬,應該是大量生產和製造的兵器,手繩從儀刀的環挪到刀柄中間,是為了防止刀脫手後的工藝,這樣的工藝一直流傳到明清,這樣的佩刀在以後的演化中就成了軍隊士兵和普通人防身的隨身兵器。

從現有的考古資料和壁畫,以及從史書中的隻言片語,我們努力去還原唐刀的形制和發展,去體會盛唐時期冷兵器文化的魅力,唐刀作為中國冷兵器發展的一個高峰不僅伴隨著唐帝國的建立、昌盛、榮辱悲歡,也成功的影響到整個亞洲冷兵器文化,隨著戰爭形態的變化,唐刀中的儀刀和橫刀發展成為以後的佩刀,儀刀向東流傳到高麗和日本,並進化成為本民族的冷兵器,向西南則成為藏刀的祖先,陌刀在以後的演化中成為宋掉刀,其中變化出的來數種長刀都為後世流傳,唐刀的誕生和發展見證了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帝國,唐刀是冷兵器文化中最燦爛輝煌的,僅已此文追憶那段偉大的歷史。

素知,世界上最好的刀就是中國的唐刀和德國的開山刀。今天介紹唐刀。橫刀,最初傳到日本的唐刀,其刀形是直形的刀,發展到後來逐漸被日本人變為了帶著弧度的彎曲著的刀形,而現在的日本刀其刀形在刀身上是帶著弧度的彎曲著的刀形。

橫刀,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唐大刀”。橫刀,為雙手刀,是在漢朝的“環首刀”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而研製的,去掉了在漢朝常見的刀柄尾部的環,並延長了短柄改為可以雙手使用的長柄,使其變為可以雙手使用的窄刃厚脊的長直刀,基本形狀和現在的“日本刀”很象,但唐朝橫刀的刀身及刀鋒基本上都是直的,不象現在的常見的“日本刀”是帶著弧度的彎曲著的,唐朝橫刀的形狀為直刀形狀。可以說現在的“日本刀”的形狀總體上就是完全抄襲中國的唐朝的“橫刀”樣式,雖然這對於喜歡標榜“日本刀”攻擊力的日本人來說是種難堪,但是這的確就是真實的歷史。橫刀的鍛造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極為先進的,鍛造出來的刀鋒銳無比,而且步騎兩用,製造橫刀的技術後來被日本學去,成就了日本刀後世的聲名。

簡單來說唐刀是直刃其他刀都是帶弧度的這是最大的區別不過唐代晚期的一些唐刀也是有弧度的

摺疊花紋鋼~的刀身~現在訂作一吧真正的唐刀要30~40天左右價格1000~8000的都有

日本刀直系血緣是唐刀,優點是鋒利硬度高,缺點是成本高昂且不可修復

唐朝很多節度使就差點當唐刀弄到破產,唐之後就逐漸淘汰了。

也就適合戰爭規模小的日本使用,而且別讓電影誤導,似乎日本兵人手一刀似的,其實只有武士階層才裝備得起。而且日本資源少,盔甲材料都是竹木結構為主,就算將軍所用高檔貨也只是關鍵部位包鐵皮而已,對武士刀損耗較小。

所以實際上倭刀和中國劍差不多,中看不中用,基本上一場戰鬥下來就報廢了。還是大刀片更適合實戰。價格便宜量又足,報廢了就回爐也無所謂,真正大戰場上最使用還是厚大砍刀。

日本刀基本上和花劍一樣,單打獨鬥用還行,想上戰場,準備50把備用吧。基本上在萬曆朝鮮戰場上,日本刀碰到明朝的砍刀隊,是連刀帶人一塊被砍斷,當時裝備的砍刀重量12KG.日本刀的重量在0.8~1.2KG之間

唐刀有四制,為中國唐朝時期軍隊所裝備刀制的合稱。

《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

儀刀:蓋古班劍之類,晉宋已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至隋,謂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

障刀:蓋用障身以禦敵。

橫刀:兵士所佩之刀,名亦起於隋。《唐律疏議》卷八衛禁律“諸宿衛者兵仗不得遠身”〔疏〕議曰:兵仗者,謂橫刀常帶;其甲、矟、弓、箭之類,有時應執著者並不得遠身。宿衛時,“橫刀常帶”,故而高宗對為千牛衛將軍的王及善說:“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橫刀在朕側。”可見橫刀為宿衛官兵的主要兵仗。府兵戰士自備橫刀,宿衛時常佩橫刀,唐橫刀是兵土普遍所佩之刀。

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由此可見後世統稱的唐刀有四種,儀刀、障刀、橫刀都是短兵,按照使用的不同劃為禮儀和戰鬥刀兩種,陌刀與儀刀、橫刀、障刀(即一般的護身刀)均不同:首先,它不屬於宿衛兵仗,上引《唐律疏議》卷八宿衛者所持兵仗有橫刀、甲、矟、弓、箭之類,但沒有陌刀。其次,陌刀是重兵器。《唐會要》卷七二軍雜錄門略云:其年(開成元年)三月,皇城留守奏:城內諸司衛所管羽儀法物數內,有陌刀利器等……其諸司衛所有陌刀利器等,伏請納在軍器使,如本司要立仗行事,請給儀刀。可見陌刀不是羽儀法物,而是利器。

橫刀的形狀為直刀形狀且短柄。可以說現在的“日本刀”的形狀總體上就是完全抄襲中國的唐朝的“橫刀”樣式,雖然這對於喜歡標榜“日本刀”攻擊力的日本人來說是種難堪,但是這的確就是真實的歷史。橫刀的鍛造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極為先進的,鍛造出來的刀鋒銳無比,而且步騎兩用,製造橫刀的技術後來被日本學去,成就了日本刀後世的聲名.

中國唐刀,德國的開山刀,都可以說是刀中極品,只是正宗的少見,特別是唐刀,天下少找賣家,只能托經驗豐富的老鐵匠來特別打造.日本的倭刀與唐刀外形極象,怎么形成的不用再說,日本有幾樣東西是靠自己創造出來的?

唐朝時發展出新的刀型,刀首無環,柄部以木夾裹鐵莖,外纏絲繩,刀首包裹金屬飾件,刀柄與鞘均鑲金刊嵌玉、裹以鮫革,裝飾華麗非常,日本稱之為「唐樣大刀」,至今正倉院中仍有同一型式的傳世品可供參考,日本人在精心模仿之後,以此為基礎而發展出後來的武士刀。

除了短柄長刀之外,唐代還有一種長柄的刀,長一丈(約三米),稱為「陌刀」,威力極強,步兵持之以橫向密集隊形列於陣前,「如牆而進」,但唐以後就未見使用的記載了。

兩把刀都是唐朝八世紀中國制的寶刀,當時運到日本,現藏日本皇宮擁有的正倉院。

第二把刀裝的白刃(下圖七),這把刀是高造、直刃文;日本刀的製法如夾鋼和包鋼、切刃造和高造、用燒土來淬刃和造刃文、反覆鍛打都是中國發明而流傳到日本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