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墓室繪畫研究》

《中國墓室繪畫研究》

《中國墓室繪畫研究》:中國本土宗教美術研究叢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墓室繪畫研究中國墓室繪畫研究

本書涉及宗教理論的探討。墓室繪畫是我國宗教美術發展中的重要內容,但是,從宗教四要素的理論出發,我們尋找不到支持墓室繪畫的宗教形態。於是,作者提出了中國本土宗教有兩個發展形態的觀點:一是完全符合四要素的完整宗教發展形態,比如道教、佛教等;一是部分符合四要素的不完整宗教發展形態,比如墓葬思想、民間信仰等;墓室繪畫得到的是不完整宗教形態的支持。因此本書有這樣的結構:完整梳理本土墓葬思想和墓室繪畫遺存,探討墓葬思想對墓室繪畫的具體指導,辨析墓室繪畫中的不同敘事路徑。

目錄

引言
第一節歷代墓葬遺存的梳理
第二節歷代墓葬思想演變與墓葬繪畫發展
第一章秦漢墓室繪畫
第一節秦漢墓室繪畫概況
第二節漢代畫像石
第三節漢代畫像磚
第四節漢代帛畫
第五節洛陽地區漢墓壁畫
第六節邊疆地區漢墓壁畫
第二章魏晉南北朝墓室繪畫
第一節魏晉南北朝墓室繪畫概況
第二節河西地區魏晉十六國磚墓壁畫
第三節南朝墓葬美術
第四節北魏墓葬美術
第五節北朝後期壁畫墓
第六節粟特人墓葬畫像與入華祆教美術
第三章隋唐互代墓室繪畫
第一節隋唐五代墓室繪畫概況
第二節隋代墓室壁畫
第三節京畿地區唐代墓室壁畫
第四節山西地區唐代墓室壁畫
第五節新疆阿斯塔那古墓壁畫
第六節青海吐蕃墓葬繪畫
第七節五代墓室壁畫
第四章宋遼金西夏墓室繪畫
第一節宋代墓室繪畫概況
第二節宋代墓室繪畫
第三節遼代墓室繪畫
第四節金代墓室繪畫
第五節西夏墓葬美術
第五章元明清墓室繪畫
第一節元代墓室繪畫概況
第二節長城以北地區元代墓葬壁畫
第三節長城以南至長江以北地區元代墓葬壁畫
第四節南方地區元代墓葬壁畫
第五節明清墓室繪畫
附錄中國墓室繪畫年表
後記

序言

“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
歷天又入海,六龍所舍安在哉?”
這是李白《日出入行》中的兩句。按照唯物與唯心的論說,前一句可能屬於唯心論;又按照宗教迷信的論說,後一句可能屬於迷信。假如真有人這么幼稚地理解並簡單化地論定,李白將是一無是處了。事實上,真正的唯物論者和無神論者不會有這樣的看法。因為那只是詩人的一種感受,即使是想像,也沒有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哲學的思考是另外一回事。在文藝創作方面,如蒲松齡寫《聊齋》 ,那些鬼狐故事,並非就是迷信;吳承恩寫《西遊記》,唐僧率弟子孫悟空等赴西天取經,也不是宣傳佛教。在美術中,特別是古代美術和民間美術,表現宗教內容的很多,但其積極意義另有所指,是應該加以區別的。

我一向認為,藝術的價值和積極作用,是助人向上、人生更為完美的。因此,藝術必須直面人生、有益於人生。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宗教藝術是一種直面人生的形式,它的產生和發展,都是與人們對當時社會的現狀、對自己命運的把握等認識有關;而且,宗教藝術是以向善的面貌示人的,這也是助人向上的一種形式。

中國的所謂“三教”,道教雖是土生土長的,由於長期熱衷於煉丹長生和輕身升仙,沒有佛教思維寬闊。佛教雖系外來,但早已融匯在中國文化之中,亦即中國化了。儒家不是宗教,卻在某些方面帶有宗教色彩,特別是曾經發生過的讖緯迷信。可能出於這樣的原因,有人拿西方人對於宗教的“定義”來規範我們,說中國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宗教。好像宗教的發生與發展是按照統一模具鑄造的,不是由人們即時即地的思想和精神需要來確定的。

後記

我在南京藝術學院完成博士學位論文《漢畫像石宗教思想研究》後,就有一個完整思考漢代墓室繪畫宗教思想的願望。之後,我在東南大學完成了博士後出站報告《漢墓壁畫宗教思想研究》。這次的《漢墓繪畫宗教思想研究》,就是將兩次寫作的內容刪節、整合,希望以一個比較完整的形式表達我的思考過程。

對漢代宗教美術進行完整思考後,我產生了全面思考我國宗教美術發展的想法。按照傳統的研究方法,我首先開始收集這方面的史料。我是把宗教美術定義為宗教行為的藝術活動,所以傳統的美術理論之外,還涉及傳統文化發展中的相關史料。這是一個艱難的工作,我帶的四屆研究生和一些好朋友都投入其中。近五年的時間,我們終於完成了《中國宗教美術史料輯要》。

《中國墓室繪畫研究》涉及宗教理論的探討。墓室繪畫是我國宗教美術發展中的重要內容,但是,從宗教四要素的理論出發,我們尋找不到支持墓室繪畫的宗教形態。於是,我提出了中國本土宗教有兩個發展形態的觀點:一是完全符合四要素的完整宗教發展形態,比如道教、佛教等;一是部分符合四要素的不完整宗教發展形態,比如墓葬思想、民間信仰等;墓室繪畫得到的是不完整宗教形態的支持。因此本書有這樣的結構:完整梳理本土墓葬思想和墓室繪畫遺存,探討墓葬思想對墓室繪畫的具體指導,辨析墓室繪畫中的不同敘事路徑。

中國道教造像研究》遇到的難題是遺存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完整性難題是因為我國宮觀數量龐大、類型眾多,目前還缺少全面研究的成果。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野人獻曝》
《西漢禮制建築遺址》
《文物叢談》
《考古人類學隨筆》
《定陵出土文物圖典》
《東平後屯漢代壁畫墓》
《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中華古地圖集珍》
《探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唐陵的布局》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
《地中海考古》
《迦太基傳奇》
《考古的故事》
《何正璜考古遊記》
《藏傳佛教寺院考古》
《上古西藏與波斯文明》
《探尋瑪雅文明》
《中國考古學·秦漢卷》
《湖南宋元窖藏金銀器發現與研究》
《中國古輿服論叢》
《眾神的宮殿》
《考古學讀本》
《美術與考古》
《漢唐之間的宗教藝術與考古》
《馬的中國歷史》
《另一種古史》
《古代人牲人殉通論》
《西域考古圖記》
《中華梳篦六千年》
《會說話的希臘石頭》
《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
《成都城坊古蹟考》
《輝煌、瑰麗的瑪雅》
《入山與出塞》
《所羅門示巴女王之鷹》
《佛教石窟考古概要》
《萬世法門》
《中國文明的形成》
《李濟文集》
《考古學》
《占卜的源流》
《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
《文物物語》
《安陽》
《往古的滋味:中國飲食的歷史與文化》
《中國文明的起源問題》
《考古學專題六講》
《新疆的地下文化寶藏》
《隋唐考古》
《滿城漢墓》
《埃及考古學》
《傳薪有斯人》
《亞特蘭蒂斯:消逝的人類文明真相》
《水晶太陽之謎:現代人失落的宇宙奧義》
《神與獸的紋樣學》
《吐魯番考古記》
《黃泉下的美術》
《新鐵證待判》
《逝去的風韻:楊泓談文物》
《伊特魯利亞人的靈魂》
《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
《明清金銀首飾》
《沿著古代中亞的道路》
《最新中國考古大發現》
《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
《故宮退食錄》
《印加人:黃金和榮耀的主人》
《宣化遼墓》
《神祗·墳墓·學者》
《古埃及探秘》
《宮殿考古通論》
《中國石窟寺研究》
《商周青銅器群綜合研究》
《奢華之色》
《漢畫像的象徵世界》
《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十五講》
《中國古兵與美術考古論集》
《中國聖火》
《松漠之間》
《考古中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成果薈萃》
《人是太空人的試驗品》
《中國青銅器綜論》
《秦俑真相》
《中國古代天文文物圖集》
《中國盜墓史》
《美索不達米亞:追溯近東文明的起點》
《殷墟青銅器研究》
《馬承源文博論集》
《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
《尋常的精緻》
《尋找那隻爵》
《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
《武梁祠》
《簡牘檢署考校注》
《先秦兩漢考古學論文集》
《楊鴻勛建築考古學論文集》
《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
《粟特人在中國》
《東魏北齊莊嚴紋樣研究》
《穿越時空的智慧》
《斯坦因中國探險手記》
《古代高昌王國物質文明史》
《中國古代青銅器》
《中國襖教藝術史研究》
《考骨紀》
《小法老之死》
《中國古車輿名物考辨》
《華燭帳前明》
《中國考古發現與研究》
《閱讀過去》
《西域文明》
《希伯來語聖經》
《曾侯乙墓》
《垃圾之歌》
《破解古埃及》
《死海古卷概說》
《鳥濱貝冢》
《中國方術正考》
《古文物稱謂圖典》
《漢唐考古學講稿》
《唐代金銀器研究》
《希臘藝術與考古學》
《中國考古學通論》
《神話考古》
《路經樓蘭》
《郭店楚簡校讀記》
《廣漢三星堆》
《從長安到雅典》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
《中國新石器時代》
《商周青銅器文飾》
《考古人手記》
《殷墟婦好墓》
《簡帛佚籍與學術史》
《鹽池馮記圈明墓》
《沙海古卷釋稿》
《中國早期文明》
《花舞大唐春》
《四神》
《美術、神話與祭祀》
《郭店楚墓竹簡》
《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
《偃師杏園唐墓》
《發現藏經洞》
《商文明》
《古代兵器通論》
《商周祭祖禮研究》
《正倉院考古記白川集》
《白沙宋墓》
《考古學與船舶社會史》
《雲岡日記》
《伯希和西域探險記》
《定陵》
《中國天文考古學》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敦煌考古漫記》
《燕衎之暇》
《墓葬與生死》
《甲骨文與殷商人祭》
《穿越塔克拉瑪乾》
《天使的承諾》
《古墓探秘》
《上海明墓》
《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
《我的探險生涯》
《中國青銅時代》
《時間與傳統》
《考古學研究入門》
《消失的城市》
《凱爾特人的歐洲》
《神秘的蘇美爾人》
《古代都城與帝陵考古學研究》
《文物小講》
《青銅揮麈》
《劍橋插圖考古史》
《鑠古鑄今》
《活著的女神》
《亞洲腹地旅行記》
《考古學是什麼》
《廣州南越王墓》
《國寶一百件》
《失落的古格王朝》
《消失的建築》
《騙局、神話與奧秘》
《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
《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
《中國墓室繪畫研究》
《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窯藏》
《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
《北齊東安王婁睿墓》
《西域文明史概論》
《埃及歷史銘文舉要》
《北宋皇陵》
《尋找亞特蘭蒂斯》
《考古器物繪圖》
《漢長安城遺址研究》
《唐代墓室壁畫研究》
《考古學理論》
《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
《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
《埃及的遺產》
《宴饗的故事》
《古代神話與民族》
《新定三禮圖》
《六朝瓦當與六朝都城》
《清皇陵地宮親探記》
《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
《羅馬考古:永恆之城重現》
《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
《發現我們的過去-簡明考古學導論》
《趣味考據》
《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
《中國紋樣史》
《考古學一百五十年》
《從羅布沙漠到敦煌》
《中國陶瓷史》
《美源》
《梁莊王墓》
《創世紀的守護神》
《文物中的古文明》
《中國文明的開始》
《走出疑古時代》
《考古不是挖寶》
《法門寺考古發掘報告》
《最早的中國》
《拉美西斯二世:尼羅河上的輝煌》.
《古事雜談》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
《水晶頭骨之謎》
《失落的約櫃》
《東周與秦代文明》
《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
《大崑崙》
《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
《商周彝器通考》
《古代中國考古學》
《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
《風雪定陵》
《考古與藝術史的交匯》
《中國古建築考古》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天工開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