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源》

《美源》

《美源》作者楊泓、李力,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於2008年1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美源》《美源》

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藝術輝煌燦爛,但因屢遭歷史的戰亂和劫難,傳世者寥若晨星。所幸的是,在20世紀,隨著科學考古學的興起,我們從深埋地下的文明遺址和古人墓室里,收穫了大量與藝術史有關的考古標本,這其中不但有當時人繪製的壁畫、與墓葬禮儀有關的帛畫、裝飾器物的漆畫,還有各種形式和用途的陶器、青銅器、玉器……每一件標本都講述著一個關於遠古藝術的故事,它們聯綴在一起,匯合成一部動人的“鋤頭掘出的藝術史”。 就讓我們從這裡出發,一起去探尋中華民族藝術之美的源頭吧!

內容簡介

20世紀後半葉以來,我國的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蓬勃開展,特別是最近二三十年,幾乎每年都有令人驚喜的考古新發現面世,猶如開啟了許多深埋地下的文物庫房。數量空前的古代藝術珍品呈現於世人的面前,使我們有可能據以改寫中國藝術史,特別是唐宋以前的古代藝術史。

大量豐富的新獲得的文物考古資料,一時還難於被藝術史家,尤其是廣大中國古代藝術愛好者所熟悉,因此,必須有人從事開路架橋的勞作,本書的編寫,正是想達到這一目的。兩位長久從事文物考古研究的專家,將美術考古的最新成果分類整理,每類文物又以其發展最成熟、最輝煌的時期為重點,如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和玉雕,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秦漢的墓葬俑群,魏晉南北朝的佛教雕塑以及唐宋以來的墓室壁畫,等等,進行扼要的介紹。力圖以全新的視角,重新勾畫中國藝術歷史的發展軌跡,與讀者一起,探尋和發現中國藝術的真正美麗。

作者簡介

楊泓,男,滿族,1935年生於北京,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學術專著有《中國古兵器論叢》(文物出版社。1985年)、《美術考古半世紀——中國美術考古發現史》(文物出版社,1997年)、《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科學出版社,2000年)、《古代兵器通論》(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及有關考古、美術論文約三百篇。還著有《逝去的風韻——楊泓談文物》(中華書局,2007年)、《華夏之美——中國藝術史圖鑑》(合著,香港中華書局,1993年)等書。

目錄列表

前言
1 美的萌發
2 原始陶藝
3 彩陶
4 陶器上的圖畫
5 陶器的造型
6 豐收女神
7 美石與玉
8 治玉工藝
9 八千年前的真玉
10 紅山文化玉器:玉龍和玉鳳
11 良渚文化玉器:神人獸面徽識
12 夏商玉雕:儀仗和寶玩
13 兩周禮玉:環佩鏗鏘
14 漢玉:等級與不朽
15 夏鼎的傳說
16 青銅禮器
17 青銅器的造型
18 兵器裝飾
19 金文銘刻
20 新興的鑄造工藝
21 無聲的軍陣——秦俑
22 精緻的漢俑
23 生活中的俑像
24 動物雕塑
25 兩晉南北朝俑群
26 紀念碑式的石雕
27 陵墓石刻
28 三彩造型
29 圖繪緣起
30 漢代的繪畫
31 漢畫像石
32 漢畫像磚
33 拼鑲磚畫
34 吳晉畫藝
35 蘭亭之謎
36 北方的畫風
37 佛教藝術東傳
38 金銅佛造像
39 中國石窟寺的再發現
40 石窟寺藝術之一:壁畫和泥塑
41 石窟寺藝術之二:石雕
42 石雕造像和造像碑
43 舍利容器
44 隋唐繪畫
45 山水花鳥畫的發展
46 唐代墓葬壁畫
47 五代繪畫
48 兩宋畫院和文人畫
49 宋畫藝術
50 宋遼金墓葬壁畫
51 元代繪畫
52 原始瓷器
53 六朝青瓷
54 隋唐瓷藝
55 宋代名瓷
56 遼瓷與西夏瓷
57 元青花
58 明清彩瓷
59 漆器之一:早期的鑲嵌裝飾
60 漆器之二:圖繪
61 絲綢和“絲綢之路”
62 金銀工藝
63 中國古代建築特徵
64 唐代木構建築
65 遼金建築遺存
66《營造法式》
67 大都會——中國古代城市建築布局
68 塔和橋
69 長城和宮殿
70 園林藝術
71 家具溯源
72 漢魏以前:席地起居的家具
73 屏風和帳
74 南北朝家具:向高足過渡
75 隋唐家具:高足時尚
76 宋元家具:高足成風
77 明式家具:實用器與藝術品
後記
名詞解釋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1 美的萌發
早在華夏族傳說中的始祖黃帝和炎帝生活的時代以前,美神早已在人間徜徉了幾十萬年,她的降臨應與人類——確切說是剛從古猿進化而成的“直立人”(猿人)——的身影出現在中華大地上同時,那些猿人也正是華夏族的遠祖。
早在20世紀20年代,從北京市西南的房山縣周口店龍骨山的洞穴堆積中發現了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化石,學者稱他們為“北京人”,生活在距現在70萬年至20萬年。此後學者們又不斷發現比北京人年齡更古老的猿人的遺蹟,例如在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發現的藍田猿人,生活在距現在約80萬到70萬年以前;而在雲南省元謀縣上那蚌村附近發現的元謀猿人更為古老,大約生活在距現在170萬年以前。這些猿人已經懂得用火,並且用他們的雙手將石頭、木材或獸骨製作成簡陋的工具。從元謀人、藍田人到北京人,經過了幾十萬年的歲月,終於不斷提高了製作石器的技藝,逐漸在打制石片和修制石器方面,都顯示出一定的程式和方法,製成的石器已經能按不同的使用功能分成形態各異的器具。也正是在這漫長的勞動創作中,形成了器物造型的原始的美感。例如常見的“尖狀器”,北京人已經瞳得對它的兩側做細緻的修理,使它的外輪廓呈現出側邊近於對稱的三角形造型。至於對均衡、對稱等造型規律的進一步掌握,又使人類耗費了長達十幾萬年的艱辛勞動,那已到了舊石器時代的晚期。
已發現的舊石器晚期遺址中,山西省下川盆地的遺存頗值得注意,其時代約距現在2.4萬年至1.6萬年。下川出土的石器製作得頗為精細,特別是那些特徵鮮明的細石器,從選料到打制都很講究。選用的石料主要是燧石,質堅色美,以黑色為上,還有灰、白、紫、綠等多種,表明人們在選料時除考慮質優外,也已注意到色澤的美觀。細石器的外形更為規範,同類器物的大小和造型極為近似,比較突出的例子是細小的石箭鏃,有著大致相同的三角形外輪廓,但底邊有圜底和尖底兩種,都是用壓製法制出銳尖和周邊,兩側近於對稱,壓痕細密勻稱,具有拙稚的韻律感。除了以三角形為基本輪廓的造型外,這一時期人們還掌握了打制球狀物體的工藝技巧,在山西省陽高縣許家窯遺址,曾出土了數量頗多的石球,大小不一,以石英、火山岩、石英岩和矽質灰岩為原料,它的時代比下川遺址略早。
除了在工具製作方面顯示出的原始的美感以外,在距今12萬~15萬年以前的三峽興隆洞遺址,發現了上面有人工刻劃圖形的劍齒象門齒化石,這是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與藝術有關的考古標本。到舊石器時代晚期則出現了專門製作的裝飾品和刻出簡單紋飾的骨角,這些已可以真正稱為史前藝術品。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裝飾品,在山西省的峙峪、寧夏的水洞溝、河北省的虎頭梁、遼寧省的金牛山等地都有發現,但是最值得注意的還是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發現的山頂洞人的遺物,距現在約1.8萬年。山頂洞人的裝飾品內容豐富多樣,他們一方面利用魚或獸等的牙、骨等穿孔佩戴,另一方面用石材製作珠、墜等物。已經發現的穿孔獸牙,有125枚之多,其中有一枚虎的門齒,其餘是鹿野狸和小食肉類動物的犬齒,都是在牙根部位兩面對挖成孔,其中有五件出土時呈半圓形排列,推測可能是成串的項飾。除獸牙以外,還將海蚶殼、鯇魚眼上骨穿孔佩戴。至於石珠,更是制工精細,已發現的七枚都以白色石灰岩製成,形狀雖不甚規則,但大小相近似。最大的一枚直徑6.5厘米,孔眼由一面鑽成,表面還染成紅色。此外還有以天然的橢圓形黃綠色岩漿岩小礫石製作的石墜,石墜中央對鑽成孔。這些精工製作的裝飾品,串聯起來時還使用了以赤鐵礦染成紅色的帶子,表明當年山頂洞人已經萌發了最原始的對美的追求,美術正從這種朦朧的原始美感中孕育而成。 
  於是人們嘗試著進行最初的美術創作了。已發現的一些刻紋的獸骨和鹿角,帶給我們有關的信息,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山西省峙峪遺址發現的刻紋馬類肱骨片和河北省興隆縣發現的刻紋鹿角。峙峪刻紋骨片長僅8厘米,在光亮的骨面上有人工刻紋,似是些簡單的圖形,又難於確切辨明其含義。或認為是兩組獵人狩獵的圖像,一組是獵羚羊,另一組是捉駝鳥,但也許僅是史前人類隨意刻畫的若干線條。興隆的刻紋鹿角與上述刻紋骨片不同,十分清楚地顯露出舊石器時代晚期居民的藝術才能,那是一件已經石化的赤鹿右角眉枝的殘段。似經磨製後再刻畫,由陰刻的線條組成三組圖案:第一組由直線、斜線和連弧紋所組成;第二組由互相平行的密集的曲線所組成,呈“8”字形;第三組由四組密集的曲線構成,形成對稱性頗強的圖案。刻紋以後,又染成紅色。這件距現在約1萬年的作品,充分顯示出那時的居民已掌握了簡單的圖案構圖規律和色彩的運用,可以稱得上是華夏之美萌發的物證。
2 原始陶芑
  制陶業的出現,被認為是人類社會進入新石器時代的基本特徵之一,在中國一般認為起始的時期超過公元前1萬年,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陶器,是發現於湖南省道縣白石寨村玉蟾岩遺址,是黑褐色的夾砂粗陶敞口尖圜底的釜形器,這件制工古拙粗劣的器皿,宣告了制陶業的誕生。
舊石器時代和繼之而來的中石器時代終於逝去了,人類總算從過於漫長的嬰兒階段蹣跚地步人童年,經歷上百萬年積澱下來的原始的美術創作經驗,一下子都傾泄到新興的陶藝創作之中。在懂得制陶技藝以前,人類製造工具、裝飾品乃至原始的骨角刻紋,都只限於改變自然物的形狀或其細部,例如把自然界的石頭敲砸成石片,再敲壓琢修而成具有特定形狀的工具;或是將自然界的獸牙或蚶殼等穿孔,以串聯成為裝飾身體的項鍊等等。雖然改變了外形,但並沒有能改變其材質。陶器的燒制就全然不同了,那是通過化學變化將一種物質改造成另一種物質的創造性活動,也是人類按自己的構想用人力去改變天然物的開端。遺憾的是關於陶器發明的確切時間以及它是怎么發明的,至今學者還弄不清楚,較為流行的一種推測認為原始人偶然把沾塗有黏土的籃子,放置在火旁,後來被火烤得發硬,成為不易透水的容器,由此得到啟發,產生了重複效法的念頭,經過反覆實驗和不斷改良,最終發明了把經水濕潤後的黏土塑製成形,晾乾以後再用火焙燒,製成堅硬耐用而不透水的陶器。可以想見這一發明是人類有了穩定的住所以後才可能實現的,應該與懂得從事原始農耕聯繫在一起,所以,中國的古史傳說中,將制陶術的發明歸功於農業的創始人神農。前面說到的目前發現年代最古老的陶器的玉蟾岩遺址,同時也發現了目前所知年代最古老的水稻穀殼。
原始制陶的初起階段,只懂得用手塑捏器坯,常用的方法是先將陶泥搓成泥條,然後再盤築成型。器坯陰乾以後,露天堆放燒制,還沒有發明專門的陶窯,因此,難於準確掌握火候。燒制的陶器注重實用功效,以適用於盛物和炊煮,特別是盛放水漿等流體物體時不易傾潑。還要受當時工藝水平的限制,一方面要考慮製成泥坯後不易變形,或是稍有變形但不影響整體;另一方面還要考慮用泥條盤築法最容易製成的器型;最後還要適應傳統習慣,陶器發明前人們從自然物中獲取的盛水器皿中,以瓠類植物的果實為最實用,它們那渾圓的外貌也會為人們製作陶質容器時所模仿。基於上述諸因素,因此當時最佳選擇是用近於球體的造型,也有些近於圓筒形狀。為了放置穩定,使用時下加墊圈,或是支墊支腳,後來將它們與器體結合在一起,在陶器底部出現了圈足,或是形成穩定支點的三足。總體來看那一階段燒造的成品質量頗低,一般器形不夠規整,外觀粗糙,陶質疏鬆,火候較低,色澤不勻,僅能滿足人們的最低需求,尚無餘力顧及裝飾和美感,僅只有最簡單的裝飾花紋,有些還是為了實用。常見的繩紋,主要是由於要讓器坯堅實,須以拍子拍打,拍子上或纏以繩索,拍打時就將那些或粗或細的繩索紋印拍在陶坯表面,形成具有裝飾意味的繩紋。此外,只有少量的器物上帶有簡單的劃紋、剔刺紋、小窩篦紋,或者附貼上一些泥條形成凸起的堆紋。繪彩的做法剛剛萌發,極不普遍,也只有在少數陶缽的口沿外壁飾有紅色的寬頻紋,雖然簡單,但卻是開風氣之先的創舉。我們可以從出現在黃河上下、大江南北廣大地域的許多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原始文化遺址,例如磁山文化(河北)、裴李崗文化(河南)、北辛文化(山東)、老官台文化(陝西、甘肅)、城背溪文化(湖北)、彭頭山文化(湖南),乃至東北地區遼河流域的興隆窪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尋到這一階段原始陶器拙樸的身影。
  隨著原始農業的發展,物質生活日漸寬裕,人們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陶器的燒制中去,使原始制陶藝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由初起階段進入發展階段,懂得使用可以慢速鏇轉的“陶輪”,利用它轉動時產生的慣性力量來修整器坯,制出的陶器質量顯著提高,器形日趨規整,器類日漸增多。同時已能構築簡單的陶窯,在密閉的條件下,形成有利於陶器燒制的氛圍,能夠提高溫度和控制火候,生產出質量較高的成品。陶藝的這一進步,耗費了人們千餘年的艱辛勞動。現在除了考慮陶器的實用功能以外,人們有餘力顧及提高陶器的美感,探尋新的裝飾手段,從而導致彩陶藝術之花在中華大地遍地開放。
3 彩陶
史前彩陶,是中國原始美術中實用與美相結合的成功範例,它們出現的時間遠在距今約8000餘年以前,在陝西臨潼油槐鄉白家村遺址,已出土有下附三尖足的陶缽,在口沿部分施有褐紅色彩,有的缽內還繪有對稱的簡單幾何紋。據統計,那處遺址所獲陶器中,彩陶已占達三分之一。
史前彩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還是仰韶文化的彩陶。它們主要是日常使用的實用器皿,包括盛放物品的盆、罐、壺和飲食用的缽、碗等,制工精緻,使用的泥土經過淘洗,故此胎質細膩,入窯焙燒後成品一般呈橙紅色。花紋主要用黑彩,少數使用紅彩。經常以陶器本身的橙紅胎色為底色,也有的在制坯後繪彩前先施加一層薄薄的白色或紅色陶衣,然後繪彩焙燒,使彩繪花紋帶的色彩對比更加鮮明。
由於史前時期人們只是席地起居,還沒有任何高足的家具,所有的日用器皿都是放在地上使用,因此上面的裝飾花紋帶都被安排在席地而坐的人目光可及的部位:缽和碗,都將花紋裝飾帶繪在口唇以下的外壁上部,也有的繪於內壁直到碗心。曲腹盆將花紋帶繪在口唇以下曲腹以上的外壁及口沿面上,曲腹以下向內斜收的外壁,一般平素無紋,因為那一部位是席地坐著的人所不易看到的,史前的藝術家自然不在那些地方白費氣力。大敞口的盆,外壁不易看到,就將花紋帶安排在內壁上部,那也正是人們視線最容易看到的部位。罐上的花紋帶,多在肩部或上腹的外壁。小型的葫蘆瓶,則外壁通體施彩色紋飾。
  令人更感興趣的是陶器裝飾花紋帶的主題紋樣,仰韶文化的不同文化類型的居民各有偏愛,也就有所不同。最引人注意的是分布在陝西的華山附近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彩陶,大量出現在陶器上的是一種美麗的多方連續的圖案。製作時先在器坯上安排好裝飾花紋帶的部位,然後以圓點排列定位,再用線或是弧形三角紋將圓點聯結起來,組成既均衡對稱,又活躍生動的連續圖案,富於節奏感和韻律感。至於這些美麗的圖案的含義,還只能猜測。經過反覆觀察,有人認為那是用陰陽紋結合的技法,表現出植物的覆瓦狀花冠以及花蕾、葉子和莖蔓,以連續交錯的構圖,將薔薇科植物中玫瑰花那香艷誘人的花朵,化為美麗的彩陶裝飾圖案。這樣一來,出土這些原始彩陶的史前遺址,正好與在其附近的著名的華山聯繫起來。在中國古代,“華”即“花”字,據說華山的得名正因為遠望其大五峰如華(花)的緣故。那么在它周:圍生活的以玫瑰花圖案彩陶為文化特徵的古代民族,或許當時被稱為“花族”即“華族”,給我們帶來了有關中華民族起源的重要信息。
  但是現在人們對廟底溝類型彩陶主題紋樣的觀察,得出的推測並不只有上述一種,或者認為那種圖案是由寫實的鳥紋演變而成,那些鳥由簡練寫實的飛鳥形象,幾經變化,只留下頭和象徵身軀,也就最後形成一個圓點後面聯結有兩條弧線的垂幔狀紋,由具體到抽象,達到更為簡潔明快的裝飾效果。還有人認為那種圖案是火光、火焰的變化,那些活潑靈動的弧形三角紋,正表現火焰在風中動盪的生動形態,那些定位的圓點,仿佛是原始的鼓聲。面對同樣的史前彩陶圖案,今人竟得出如此不同的推測,看來各有道理,但是誰都缺乏確鑿的證據。雖然推測得各有千秋,但是也有共同之處,那就是全部都折服於史前彩陶散發出的渾厚粗獷的原始美感,極力想透過那稚拙淳樸的圖形,去探尋那朦朧的未知的含意,解答幾千年前那藝術之謎,也許這正是原始彩陶的藝術魅力至今不衰的原因所在。
除了美麗的玫瑰花圖案以外,廟底溝類型的彩陶中也有以動物形象為主題的圖案,有各種形態的飛鳥或簡化變形的鳥紋,以及寫實的蛙紋。而比其稍早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彩陶圖案,則以各種形態的魚和簡化變形的魚紋圖案為特色,有時還配以模擬魚網的圖案。也有青蛙的圖像,形體蹣跚,和游魚同飾於陶盆內壁,相映成趣。至於走獸,只見到在陶盆內壁繪出的小鹿。此外,還有一些具有神秘色彩的巫師頭像。但是上述兩種文化類型的彩陶,還不能概括仰韶文化彩陶的全貌,因為仰韶文化延續的時間很長,分布地域又極廣泛,以陝西、河南為中心,覆蓋了河北、內蒙古、山西、甘肅、青海乃至湖北的部分地區,地域的差異和時間的早晚,形成許多不同類型,除去半坡和廟底溝類型以外,經常提到的還有西王村、後岡、大司空村、大河村等類型,在彩陶紋飾細部有所差異,但以玫瑰為題材的構圖幾乎到處都可尋到,顯示出某種內在的聯繫。
除了仰韶文化以外,與它同時或稍遲的其他史前文化,也常製作彩陶,紋飾各有特色。例如分布在東北地區的紅山文化、山東地區的大汶口文化、西北地區的馬、家窯文化及更晚的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南方的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東南沿海地區的曇石山文化。甚至遠到新疆、西藏的一些史前文化遺址,也有少量彩陶出土。
……

盤點考古書籍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中國近代“考古學”一詞,可能是從西文Archaeology一詞翻譯而來的。考古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範圍是古代,所以它與近代史和現代史是無關的,自人類的起源始,下限隨考古學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又由於各地區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所以無法統一,各國考古學都有它們的年代下限
《野人獻曝》
《西漢禮制建築遺址》
《文物叢談》
《考古人類學隨筆》
《定陵出土文物圖典》
《東平後屯漢代壁畫墓》
《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中華古地圖集珍》
《探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唐陵的布局》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
《地中海考古》
《迦太基傳奇》
《考古的故事》
《何正璜考古遊記》
《藏傳佛教寺院考古》
《上古西藏與波斯文明》
《探尋瑪雅文明》
《中國考古學·秦漢卷》
《湖南宋元窖藏金銀器發現與研究》
《中國古輿服論叢》
《眾神的宮殿》
《考古學讀本》
《美術與考古》
《漢唐之間的宗教藝術與考古》
《馬的中國歷史》
《另一種古史》
《古代人牲人殉通論》
《西域考古圖記》
《中華梳篦六千年》
《會說話的希臘石頭》
《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
《成都城坊古蹟考》
《輝煌、瑰麗的瑪雅》
《入山與出塞》
《所羅門示巴女王之鷹》
《佛教石窟考古概要》
《萬世法門》
《中國文明的形成》
《李濟文集》
《考古學》
《占卜的源流》
《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
《文物物語》
《安陽》
《往古的滋味:中國飲食的歷史與文化》
《中國文明的起源問題》
《考古學專題六講》
《新疆的地下文化寶藏》
《隋唐考古》
《滿城漢墓》
《埃及考古學》
《傳薪有斯人》
《亞特蘭蒂斯:消逝的人類文明真相》
《水晶太陽之謎:現代人失落的宇宙奧義》
《神與獸的紋樣學》
《吐魯番考古記》
《黃泉下的美術》
《新鐵證待判》
《逝去的風韻:楊泓談文物》
《伊特魯利亞人的靈魂》
《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
《明清金銀首飾》
《沿著古代中亞的道路》
《最新中國考古大發現》
《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
《故宮退食錄》
《印加人:黃金和榮耀的主人》
《宣化遼墓》
《神祗·墳墓·學者》
《古埃及探秘》
《宮殿考古通論》
《中國石窟寺研究》
《商周青銅器群綜合研究》
《奢華之色》
《漢畫像的象徵世界》
《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十五講》
《中國古兵與美術考古論集》
《中國聖火》
《松漠之間》
《考古中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成果薈萃》
《人是太空人的試驗品》
《中國青銅器綜論》
《秦俑真相》
《中國古代天文文物圖集》
《中國盜墓史》
《美索不達米亞:追溯近東文明的起點》
《殷墟青銅器研究》
《馬承源文博論集》
《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
《尋常的精緻》
《尋找那隻爵》
《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
《武梁祠》
《簡牘檢署考校注》
《先秦兩漢考古學論文集》
《楊鴻勛建築考古學論文集》
《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
《粟特人在中國》
《東魏北齊莊嚴紋樣研究》
《穿越時空的智慧》
《斯坦因中國探險手記》
《古代高昌王國物質文明史》
《中國古代青銅器》
《中國襖教藝術史研究》
《考骨紀》
《小法老之死》
《中國古車輿名物考辨》
《華燭帳前明》
《中國考古發現與研究》
《閱讀過去》
《西域文明》
《希伯來語聖經》
《曾侯乙墓》
《垃圾之歌》
《破解古埃及》
《死海古卷概說》
《鳥濱貝冢》
《中國方術正考》
《古文物稱謂圖典》
《漢唐考古學講稿》
《唐代金銀器研究》
《希臘藝術與考古學》
《中國考古學通論》
《神話考古》
《路經樓蘭》
《郭店楚簡校讀記》
《廣漢三星堆》
《從長安到雅典》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
《中國新石器時代》
《商周青銅器文飾》
《考古人手記》
《殷墟婦好墓》
《簡帛佚籍與學術史》
《鹽池馮記圈明墓》
《沙海古卷釋稿》
《中國早期文明》
《花舞大唐春》
《四神》
《美術、神話與祭祀》
《郭店楚墓竹簡》
《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
《偃師杏園唐墓》
《發現藏經洞》
《商文明》
《古代兵器通論》
《商周祭祖禮研究》
《正倉院考古記白川集》
《白沙宋墓》
《考古學與船舶社會史》
《雲岡日記》
《伯希和西域探險記》
《定陵》
《中國天文考古學》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敦煌考古漫記》
《燕衎之暇》
《墓葬與生死》
《甲骨文與殷商人祭》
《穿越塔克拉瑪乾》
《天使的承諾》
《古墓探秘》
《上海明墓》
《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
《我的探險生涯》
《中國青銅時代》
《時間與傳統》
《考古學研究入門》
《消失的城市》
《凱爾特人的歐洲》
《神秘的蘇美爾人》
《古代都城與帝陵考古學研究》
《文物小講》
《青銅揮麈》
《劍橋插圖考古史》
《鑠古鑄今》
《活著的女神》
《亞洲腹地旅行記》
《考古學是什麼》
《廣州南越王墓》
《國寶一百件》
《失落的古格王朝》
《消失的建築》
《騙局、神話與奧秘》
《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
《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
《中國墓室繪畫研究》
《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窯藏》
《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
《北齊東安王婁睿墓》
《西域文明史概論》
《埃及歷史銘文舉要》
《北宋皇陵》
《尋找亞特蘭蒂斯》
《考古器物繪圖》
《漢長安城遺址研究》
《唐代墓室壁畫研究》
《考古學理論》
《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
《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
《埃及的遺產》
《宴饗的故事》
《古代神話與民族》
《新定三禮圖》
《六朝瓦當與六朝都城》
《清皇陵地宮親探記》
《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
《羅馬考古:永恆之城重現》
《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
《發現我們的過去-簡明考古學導論》
《趣味考據》
《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
《中國紋樣史》
《考古學一百五十年》
《從羅布沙漠到敦煌》
《中國陶瓷史》
《美源》
《梁莊王墓》
《創世紀的守護神》
《文物中的古文明》
《中國文明的開始》
《走出疑古時代》
《考古不是挖寶》
《法門寺考古發掘報告》
《最早的中國》
《拉美西斯二世:尼羅河上的輝煌》.
《古事雜談》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
《水晶頭骨之謎》
《失落的約櫃》
《東周與秦代文明》
《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
《大崑崙》
《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
《商周彝器通考》
《古代中國考古學》
《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
《風雪定陵》
《考古與藝術史的交匯》
《中國古建築考古》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天工開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