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猿人

藍田猿人

藍田猿人在陝西省藍田縣東15公里處的公王嶺和縣西北10公里處的陳家窩村。頭骨骨壁極厚,超過北京猿人和爪哇直立猿人的頭骨相當部分的厚度;額骨很寬,明顯向後傾斜;眉嵴粗壯,在眼眶上方形成一條橫行的骨嵴;腦容量很小,估計約為780毫升頭骨高度甚小。

概述

在中國發現的直立人化石之一,1963年夏,首先在陳家窩村發現了藍田猿人下頜骨,陳家窩村位於陝西省藍田縣城西北約10公里的泄湖鎮附近。其後,1964年在公王嶺發現了藍田猿人頭蓋骨和部分面骨,公王嶺在藍田縣城以東十多公里的秦嶺北麓。
在公王嶺發現的猿人頭骨化石計有:完整的額骨、頂骨的大部分,右側顳骨的大部分和右鼻骨的鼻根部、右上頜體的額突部以及右上第二、三臼齒和左上第二臼齒,這些人類化石是從同一塊堆積物中修理出來的,屬於同一個體。它的額骨前部的眶上圓枕碩大粗壯,在眼眶上方幾乎形成一條橫行的骨脊,額鱗非常低平,頭骨壁極厚,腦量小,大約為780毫升,這些形態比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原始(見圖)。

藍田猿人藍田猿人

陳家窩村找到的下頜骨與北京猿人下頜骨相似,但也有區別,如藍田猿人下頜骨的前端傾角小,臼齒列角大等等。
與藍田猿人化石同一層位還發現大量哺乳動物化石,例如劍齒虎、腫骨鹿、爪獸、大熊貓、劍齒象、埃楚斯坎熊、藍田金絲猴等。根據動物群的性質及古地磁、胺基酸等測定,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公王嶺的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早期;陳家窩的地質時代可能略晚於公王嶺而與北京猿人接近。

特徵

藍田猿人藍田猿人

藍田猿人的脊骨特別粗大,前額低平,嘴部突出,牙齒較大;其腦殼較圓,腦量較小,約為780毫升,比爪哇人(5個頭骨平均腦量881毫升)和北京人(5個成年頭骨平均腦量1088毫升)都小;頭骨枕部寬闊而圓鈍,外形輪廓呈楔形。這些形態特徵說明他們的體質還有較多的原始性。古地磁測定,公王嶺的化石層時代距今100萬年左右。藍田人是迄今已知亞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屬早更新世晚期或者中更新世早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