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窯遺址

馬家窯遺址

中國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遺址。馬家窯文化或馬家窯類型由此得名。位於甘肅省臨洮縣城西南10公里洮河西岸馬家窯村南面。面積約9萬平方米。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包含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馬家窯文化的石嶺下類型、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寺窪文化等,其中以馬家窯類型最為豐富。該遺址對研究馬家窯文化及黃河上游地區諸史前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簡介

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城南馬家窯村南面的麻峪溝口。

馬家窯遺址馬家窯陶器
馬家窯遺址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的著名遺址。遺址地處洮河西岸的一級階地上,1924年首次發現並進行了考古發掘。1957年起經甘肅省博物館等機構的多次調查,發現了馬家窯文化的馬家窯類型疊壓在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之上的地層關係,從而確定了兩者的時代早晚關係。此外還發現了馬家窯文化的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以及寺窪文化等遺存,當中以馬家窯類型的文化遺存最為豐富,馬家窯文化以及馬家窯類型也均以該遺址命名。
遺址南北寬約280米,東西長350米,巴廊溝從遺址的中部穿過,溝沿一帶被水沖刷開來,文化層暴露在外,厚約0.3~0.5米,內涵豐富。房屋有方形、圓形兩種,結構多為半地穴式。居址旁有公共墓地,盛行仰身直肢葬式。
馬家窯類型的陶器,多為橙黃色,彩陶非常發達,許多器物的口沿、外壁和大口器的裡面都施以彩繪,花紋全部為黑色,主要包括有垂帳紋、水波紋、同心圓紋、重疊三角紋、漩渦紋、蛙紋和變體鳥紋等。夾砂陶多飾以繩紋,某些器物的下部裝飾有繩紋、上部施彩。
遺址出土的石器包括石鏟、石刀、石鐮、石磨等,也有盤狀器、鏟形器,磨製較為精細。

考古發掘情況

馬家窯遺址馬家窯遺址
1924年瑞典學者J.G.安特生髮現並試掘。1957年起甘肅省博物館曾多次對遺址進行調查,1964年試掘。遺址斷崖暴露的文化層厚約3.5米,房址有方形、圓形,多為半地穴式。居址旁有公共墓地,仰身直肢葬,隨葬彩陶較多。馬家窯類型的陶器以細膩光潔的泥質橙黃陶為主。彩陶特別發達,均為黑彩。施彩的部位極為廣泛,多施於口沿和外壁,有的施於盆、缽類的內壁。紋飾以幾何形花紋為主,常以弧邊三角、直線、圓點等花紋相互組合,構成動感較強、極具韻律的鏇渦紋、同心圓紋、果實葉莖紋以及蛙紋、變體鳥紋等。圖案布局因器物造型、功用不同而異,構圖富麗明快,線條流暢多變。夾砂粗陶多飾繩紋和各類堆紋,個別器物上部施彩,下部飾繩紋。器形主要有以及帶流鍋等。石器有磨盤等。

馬家窯文化

馬家窯文化,一九二三年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的馬家窯村,故名。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出現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時間晚期,歷經了三千多年的發展,有馬家窯、半山、馬廠等類型。主要分布於黃河上游地區及甘肅,青海境內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一帶。

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彩陶衰落以後,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又延續發展數百年,將彩陶文化推向前未有的高度。馬家窯文化以彩陶器為代表,它的器型豐富多姿,圖案極富於變化和絢麗多彩,是世界彩陶發展史上無與論比的奇觀,是人類遠古先民創造的最燦爛的文化、是彩陶藝術發展的頂峰。它不僅是工業文明、農業文明的源頭、同時它源遠流長地孕育了中國文化藝術的起源與發 展,它神奇輝煌的藝術魅力至今還在震撼著我們的心靈。馬家窯文化具有非凡的文化價值、欣賞價值及收藏價值。

【文化價值】

馬家窯遺址馬家窯陶器
文化是歷史的縮影,時代的一面鏡子。馬家窯文化的高度發展,是新石器時期華夏文明晨曦中最絢麗的霞光,折射著中華先民在遠古時代所達到的多項文化成就,馬家窯文化不僅包含著史前時期眾多神秘的社會信息、文化信息、同時它創造了中國畫最早的形式。馬家窯文化彩陶的繪製中以毛筆作為繪畫工具、以線條作為造形手段、以黑色(同於)作為主要基調,奠定了中國畫發展的歷史基礎與以線描為特徵的基本形式。彩陶是中國文化的根,繪畫的源,馬家窯文化將史前文化的發展推向了登峰造極的高度,創造了繪畫表現的許多新的形式,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圖畫,就是神奇豐富的史前“中國畫”。

【觀賞價值】
馬家窯文化,產生在遙遠的史前時代。它的圖案之多樣,題材之豐富,花紋之精美,構思之靈妙,是史前任何一種遠古文化所不可比擬的,它豐富多姿的圖案構成了典麗、古樸、大器、渾厚的藝術風格。它神奇的動物圖紋,恢宏的歌舞,對比的幾何形狀,強烈的動感姿態,象黃河奔流的千姿百態,生生不息,永世鏇動。它象黃河浪尖上的水珠,引領著浪濤的起伏,臻成彩陶藝術的高峰。它留下的極其豐富的圖案世界,永遠是人類取之不盡的藝術寶庫。它所給予我們的欣賞價值是任何現代藝術都不能代替的。越是遙遠的文化,就越能成為現代生活中最珍貴的收藏觀賞品。馬家窯文化彩陶的欣賞價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

【收藏價值】
要看一種物品的收藏價值,就要看它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觀賞價值和增值價值等。所有的遠古陶都有歷史價值,而馬家窯文化古彩陶的文化價值和觀賞價值,是其它遠古文化類型的古陶器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它的巨大增值潛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隊伍的迅速擴大,將進一步被人們所認識。近年來馬家窯文化彩陶的價格,每年都以翻倍的速度增長,成為收藏界十分耀眼的新星。

馬家窯文化是分布於甘肅一帶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彩陶文化,其彩陶占整個陶系的20%-50%,隨葬品中可達80%,而且成型與裝飾技術也至為發達。自本世紀二十年代瑞典人發現此類文化遺存以來,馬家窯文化一直處在學術界熱烈的討論中。有關中國古代彩陶是本土發生還是西方傳入的課題的研究使之聲望日隆,其富麗神秘的圖案及多變的造型也令藝術家愛不釋手。但無論對這些問題作出怎樣的詮釋,馬家窯文化炊食具本身的精美已足以讓後人垂涎了。

馬家窯文化彩陶分期

馬家窯遺址馬家窯遺址
馬家窯文化制陶業非常發達,其彩陶繼承了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爽朗的風格,但表現更為精細,形成了絢麗而又典雅的藝術風格,比仰韶文化有進一步的發展,藝術成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條盤築法成型,陶質呈橙黃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細膩。許多馬家窯文化遺存中,還發現有窯場和陶窯、顏料以及研磨顏料的石板、調色陶碟等。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純黑彩繪花紋為主;中期使用純黑彩和黑、紅二彩相間繪製花紋;晚期多以黑、紅二彩並用繪製花紋。馬家窯文化的制陶工藝已開始使用慢輪修坯,並利用轉輪繪製同心圓紋、弦紋和平行線等紋飾,表現出了嫻熟的繪畫技巧。彩陶的大量生產,說明這一時期制陶的社會分工早已專業化,出現了專門的制陶工匠師。彩陶的發達是馬家窯文化顯著的特點,按早中晚分半山類型馬廠類型石嶺下類型

仰韶文化與馬家窯文化

仰韶文化是如何發展為馬家窯文化的?

馬家窯遺址馬家窯出土陶器
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馬家窯文化,因最早在甘肅省臨洮縣瓦家坪馬家窯遺址發現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肅省。在青海東北部,寧夏南部也有遺存。馬家窯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肅的繼承和發展,故又名甘肅仰韶文化。在時間/頃序上,上承仰韶文化的廟底溝類型,下接齊家文化。據放射性素斷代並經校正,馬家窯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一一前2050年。

馬家窯文化在我州境內均有分布,蘊藏量十分豐富,文化遺址星落棋布。從二十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在我州多次調查發現馬家窯文化遺址幾百處,並在廣河縣半山、瓦罐咀,東鄉縣林家,臨夏縣張家咀,永靖縣馬家灣等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取得了豐富的考古資料。臨夏的馬家窯文化遺存,在馬家窯文化內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馬家窯文化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徵,一般分為馬家窯、半山和馬廠三個類型,分別代表三個發展時期。有些考古者在馬家窯類型前插入一個石嶺峽類型,我州考古工作者在康樂邊家林遺址發掘後,提出邊家林類型,介於馬家窯與半山之間。

馬家窯類型因首次在臨洮縣馬家窯村發現而得名,經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公元前3300一一前2900年。馬家窯類型主要分布在隴東隴西,北至寧夏南部和青海西北部,西至甘肅武威。馬家窯類型在我州各縣均有分布,省級保護單位有東鄉縣林家遺址永靖縣小茨遺址臨夏縣楊家河遺址臨夏市工坪遺址,縣級保護單位有積石山三坪等更多。

馬家窯遺址馬家窯出土陶器
馬家窯類型彩陶在馬家窯文化最為精美。馬家窖彩陶為泥質紅陶,質地細膩,呈橙黃色和土黃色,主要器形是盆、缽、碗、瓶、罐、壺等。馬家窖彩陶以明亮的黑彩,在打磨光滑的陶底上繪出草葉、鏇渦、波浪、圓點、平行風格等紋飾。無彩陶主要是罐、瓮、甑、砂鍋等,其中泥質陶多為素麵,夾砂陶多飾繩紋和附加堆紋。

臨夏地區馬家窖類型彩陶遺存雖然不甚豐富,但也出土了一些珍品。1954年在積 石山三坪發現的彩陶瓮,其造型優美,花紋精細,稱之為“彩陶王”,現保存在中國曆 史博物館內。在東鄉林家遺址出土的許多馬家窯彩陶,也是難得的精品,現成為甘肅省 博物館珍品。此外,在我州博物館和各縣文化館也保藏著許多馬家窯彩陶。馬家窯彩陶 從體型和紋飾上,明顯地可以看出,早期器物是從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脫胎髮展起來 的,晚期器物呈現著半山類型過渡的傾向。

半山類型因首次在我州廣河縣南山鄉半山村發現而得名。它是繼馬家窯類型之後發 展起來的,經測定,年代約為公元前2900年一一前2350年,分布於隴西河谷和盆地, 河西走廊以及青海東北部。半山類型在我州廣泛遺存,除廣河首次發現的命名地半山遺 口雙耳鼓腹小底罐為最多。半山彩繪壬要以黑紅兩種相間的鋸齒紋構成各種圖案,常見 的有漩渦紋、水波紋、葫蘆紋,菱形紋,格線紋等;夾砂陶肩部多飾附加堆紋。

半山彩陶造型寬厚,紋飾繁密,是馬家窯文化的繁榮與興盛的標誌。二十年代瑞典 安特生在廣河縣徵集了大量的半山彩陶的珍品,尤其以彩繪人頭陶蓋造型最為奇特,現 藏於瑞典遠東博物館。解放以來,我省考古工作者在廣河地巴坪等遺址進行發掘和調查 中,取得了大量的科學資料,使這一類型文化內涵有了全面的認識,徹底否定了半山類 型僅為墓葬品的錯誤觀點。

馬家窯遺址馬家窯陶器
馬廠類型,因首次在青海省民和縣馬廠遺址發現而得名,它是馬家窯文化序列最後 一個類型,經測定年代約為公元前2350年一一前2050年,分布區域與半山類型相仿, 西至延伸到酒泉,玉門一帶。馬廠遺址與我州隔河相望,馬廠類型的遺址在我州大量遺 存,其中省級保護單位有永靖杏樹台等,縣級保護單位更分布全州;在我州珍藏的彩陶 中,五分之三為馬廠類型彩陶。

馬廠彩陶多為泥質紅陶,表面常塗一層紅色陶衣,體型基本脫胎於半山類型,而馬 廠罐體型上長下短,腹部上移,耳部變大,以撇口短頸高腹小底罐為其特色。彩繪用 黑、紅兩色,以四大圓圈為典型紋飾,另外還有蛙紋、回紋、幾何紋、波折紋等,早期 常用黑邊紫紅條帶繪製圖案,晚期以粗黑線條構成簡單的表意紋樣。馬廠夾砂陶多飾附 加堆紋。

馬廠彩陶紋飾相比馬家窯、半山類型彩陶製造粗糙,紋飾簡單,往往以抽象化的簡 單圖形,表現想像中的具體實物,由此可見馬家窯文化逐漸衰退。馬廠類型晚期出現的 菱形紋、編織紋,與後面的齊家文化彩陶紋飾相近。在我州永靖發現的馬廠素陶,與齊 家文化更為相似,從而孕育一種新的文化即將在臨夏這塊地方產生。

馬家窯遺址仰韶文化陶器
居住在臨夏原始地域,創造馬家窯文化的原始居民,據人骨鑑定,屬於蒙古人的東 亞類型,與中原仰韶文化創造者同屬一個種族。從瑞典人安特生從廣河半山徵集的陶塑 人頭壺蓋觀察,也是圓臉,面部較平,顴骨較高,鼻樑較矮,系蒙古人種。另外,在臨 夏市博物館保存的一件陶塑人頭壺蓋上可明顯看到,此是一位馬廠女郎,臉部平展,頭 部有黑彩線條飾披散狀。馬家窯文化的前身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陶塑人像也為披髮, 兩者是相一致的。而歷史記載古代西域戎羌人都是披髮。馬家窯文化居民已經養羊,而羌的本義就是牧羊人,所以,馬家窯文化的居民當是戎、羌族系的祖先。

馬家窯文化的原始先民,已經進入農業種植時代,據東鄉林家遺址發掘發現,有麻籽的碳化物,反映了臨夏農業發展歷史。隨著原始農業的發展,臨夏先民也製造原 始生產工具石鏟、石鋤等,同時,伴隨原始手工業的興起,製作了木作工具石斧、石 鑿、石錛等。這些石器一般打磨精細,常有穿孔,工藝精細。紡織工具有陶紡輪,從遺 址出土的麻籽的情況來看臨夏先民身著的當是麻布一類的衣服。另外,有些骨珠、骨 針、骨簪之類的日用品,其手工精細程度相當高。從有些墓中隨葬的豬、狗和羊的情況看,家畜飼養也有一定的規模。出土的骨鏃、石鏃和石彈丸,表明了狩獵水平。

在東鄉林家遺址中,發現的一把銅刀和若干銅器碎塊,經鑑定為青銅,這是中國曆 史所發現的最早的青銅製品,:降中國青銅的歷史提早了-一千多年。由此提出馬家窯文化 已開始進入青銅時代,不過這僅僅是孤證,也有人推測可能是用含錫石的銅礦石冶煉 的,不一定是人工合金的產物。

馬家窯遺址仰韶文化遺址
從彩陶的數量和質量的推測,臨夏馬家窯文化的制陶業是十分發達的,在我州境內 發現許多制陶窖場。常用的製造方法是泥條盤築後用輪盤轉動修正。馬家窯類型彩陶打 磨比較光滑,馬廠彩陶常塗一層紅陶衣。在陶底上用礦物顏料繪製圖案,爾後燒制而 成。

馬家窯文化的村落遺址,一般位於黃河及支流兩岸的馬蘭台地上,接近水源,土壤 發育良好。房屋遺址平面呈方形,圓形和分間三大類,以方形房屋最為普通。在永靖西 河馬家灣遺址發掘中,發現方形和圓形房子兩種。方形房屋是挖入地下約一米的半地穴 建築,平面呈方形和長方形,屋內有圓型的火糖。圓形房屋挖一淺坑,平面呈圓形,進 門有火糖,旁邊立一中心柱,復原起來當是圓錐形的屋頂。在東鄉林家遺址發掘中,還 發現分間式房屋,在地面建起的主室中間設一火糖,側邊分出隔間,門外旁側又建小屋 一間。這種分間房屋的出現,應與家庭成員組成和家庭生活內容的變化有關,反映了馬 家窯文化氏族生活的繁榮程度。

馬家窯文化的墓葬是公共墓地,一墓地常有數百座墓,與居住地相鄰,位於較高的 山嶺山坡上,墓葬的方向多為東或東南。墓均為土坑墓,墓的形狀不太規則,有近長方 形,方形,圓形等。葬式因時期和地區不同有仰身直肢,側身屈膝,擾亂葬,二次葬 等。絕大多數為單人葬,也有兩和多人合葬。在我州發現的馬家窯文化墓葬也不少,有廣河地巴坪,康樂邊家林,廣河半山等遺址。

隨葬品常有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和裝飾品等,少數墓葬糧食和等家畜。一般男性多隨葬石斧、石錛和石鑿等生產工具,婦性隨葬紡輪和日用器皿。隨葬品數量 晚期的比早期的多,而且質量也好。在廣河地巴坪半山墓地隨葬品主要的是陶器,各墓 一般出土七八件左右,隨葬的生產工具和裝飾品不多,僅有少量的石斧、石錛、石鑿、石紡輪,陶紡輪和骨珠等。而在康樂邊家林墓葬中,發現男性多隨葬生產工具,並隨葬 品比較較大;而女性隨葬品少,生產工具為骨針和陶紡輪等,另有880枚裝飾品骨珠,可見男女分工已很明顯。

馬家窯遺址帶漩渦圖案的彩陶
臨夏先民進入馬家窯文化時代,進入了一個原始藝術繁榮的時代。原始手工業的逐 步發展,制陶工匠相對獨立成為專業化,這就彩陶藝術的成熟創造了條件。馬家窯文化 原始藝術主要體現在繁麗多姿的彩陶紋飾上,使中國彩陶藝術增添了光彩的一頁,紋飾 之多,繪製精美,圖案規整,達到彩陶藝術的高峰,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馬家窯彩陶紋飾藝術地再現了原始社會生活,如水波紋、鏇渦紋、格線紋、草葉紋 等,反映了原始農業和漁獵的生活。在寫實的基礎上,又有了審美藝術的升華,用幾何寫意表達形象,對稱和等分大量套用在彩陶的體形和紋飾中,如陶器上的四大圓圈紋,從正面看是左右對稱的兩個圖案,從上面俯視又是均等的四個連續圖案,符合對稱和等分審美的法則,同時又是四大鏇渦的抽象表現。

裝飾華美的紋飾,不僅反映了人們對藝術的追求,也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界,人類本身的崇拜敬仰心理。廣河半山人頭陶蓋令人深思的是,繪在臉部上各種線條。不知是紋瞼的習俗,還是圖騰崇拜。然而在馬廠彩陶中,出現的不同形狀的娃紋、或神人紋圖案,難產不是對水族崇拜,祖先的崇拜的遺蹟嗎?還有那些葫蘆紋,蝌蚪紋,草葉紋等,可能是對葫蘆文化,蝌蚪文化,植樹崇拜的懷念。有些陶器那些奇形怪狀的符合,如“十”“米”等,最早作為記事符合留下來,後來成為原始文字的祖先。

仰韶文化,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最早發掘的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遺址而得名。其分布,以渭、汾、洛諸黃河支流匯集的中原地區為中心,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共發現遺址約1000多處,經較大規模發掘的典型遺址有10餘處。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前身是老官台、李家村、磁山、裴李崗諸文化(有人統稱為“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文化),在中原地區發展為廟底溝二期文化。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廣泛,延續之久長,內涵之豐富,影響之深遠,而成為中國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幹,它展現了中國母系氏族制繁榮至衰落時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

發現和研究 仰韶村遺址位於澠池縣城北,包含仰韶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河南龍山文化東周文化等不同遺存。1921年,瑞典學者安特生髮掘了該遺址。後來又在黃河中、上游調查發現了若干類似的文化遺址。由於這些遺存均含有一定數量的彩陶,曾被統稱為“彩陶文化”。1926年起,中國學者先後發掘了山西夏縣西陰村、萬泉(今萬榮)荊村、河南安陽後岡、濬縣大賚店等遺址。1931年梁思永在後岡第一次發現了商代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上下依次堆積的“三疊層”,從而明確了仰韶文化的相對年代。自仰韶文化發現至40年代,學術界還初步探討了該文化的特徵和性質等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仰韶文化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有了新的收穫。進行了廣泛的考古調查,比較大規模地發掘了一批重要遺址,如陝西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寶雞北首嶺、華縣元君廟和泉護村、華陰橫陣,河南陝縣廟底溝、洛陽王灣、鄭州大河村等。在田野工作的基礎上,以若干典型遺址為代表,考古界分析了仰韶文化的面貌,並對其分區、類型、分期及相互關係等問題,結合放射性碳素斷代測定的絕對年代,進行討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還對其彩陶紋飾、制陶工藝、生產工具、建築技術、埋葬習俗等,作了專題研究。又通過研究村落布局、住房形式、埋葬制度、工具用品等實物資料,綜合探討了仰韶文化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狀況,以期復原當時的社會歷史,其中主要對半坡類型的社會結構有了較多的認識。

馬家窯遺址馬家窯彩陶
社會性質的探討 關於仰韶文化的社會性質,大多數的意見是,早、中期處於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晚期向父系氏族公社轉變;也有少數人認為整個仰韶文化屬於父系氏族社會。

論證仰韶文化為母系氏族社會,主要是根據當時的社會經濟、聚落布局和埋葬習俗等。仰韶文化經濟生活的基礎,是原始的鋤耕農業,採集、漁獵和家畜飼養是其必要的補充,生產水平比較低下。農耕主要由婦女承擔,她們還從事採集、制陶,並撫養子女,料理氏族內集體生活的各種事務。擔負著社會生活的主要職能。在這種情況下,婦女具有崇高的地位,世系以母系計算,人們生活在以血緣紐帶聯結起來的氏族集體中,過著原始共產主義的生活。

聚落布局反映了當時的這種社會關係。仰韶文化聚落以向心布局為典型形態。這種布局的特點是居住區為聚落的核心,住宅呈向心圓形整齊地排列。姜寨聚落有5個居住群落,每個居住群落在聚落內是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單元,可能是一個氏族。如此,則姜寨聚落應是包括5個氏族的一個部落實體。這種向心布局,意味著維繫氏族團結的血緣紐帶是牢固的,這也是與母系氏族社會組織的特徵相一致的。

埋葬制度也部分地反映出氏族社會的概況。氏族成員集體埋葬在公共墓地,葬坑的排列組合與聚落布局一樣,表現出每個氏族成員無論活著還是死後,都受氏族社會組織的約束。葬制中的二次多人合葬、女性厚葬、母子合葬等,都反映了以女性為中心、母性權威在社會上受到尊敬的情況。同性合葬,可能說明當時有性別組織的存在。大小坑相套的葬制,可以解釋為同一部落或同一氏族中,不同氏族或母系大家庭的關係。同一墓地內有分片的墓區,如元君廟墓地那樣,可能是包括兩個氏族墓地的部落墓地。兒童瓮棺不入公共墓地,表明成丁禮習俗和年齡組織的存在,還可能顯示了母系氏族社會中母子間的親密關係。

主張仰韶文化為父系氏族社會者,認為當時已有發達的鋤耕農業,處於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之後;又提出墓葬中隨葬品之有無和多寡,與私有制萌芽有關,這是父系氏族產生的標誌。還有的以仰韶文化晚期輪制陶器的產生和多間房子的出現,作為父系氏族社會的徵兆。

與其他文化的關係 仰韶文化是由“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文化發展而來的。後者包括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或稱大地灣文化)和李家村文化(見華北早期新石器文化)。其中對渭水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了解得比較清楚,經過大地灣期、白家期和北首嶺期3個發展階段,一直可與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銜接起來。從器物對比來看,“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文化的陶器以三足器和圜底器為特點,器類中的缽、碗、盂、罐、盤,與仰韶文化早期的器物接近,隨時間的推移其特點越加相同。所飾刻劃紋、繩紋和線紋,以及簡單的彩紋,如寬頻紋和在盆、缽內面著彩,都為仰韶文化所承襲並進一步發展。其他如“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文化圓形或橢圓形的半地穴式房子,成人多實行頭向西的單人仰身直肢葬,兒童也用瓮棺埋葬等,都說明它與仰韶文化有淵源關係。有人認為,其演變最早可能是在渭水流域完成的。仰韶文化發展到晚期,即秦王寨類型和西王村類型。前者在中原地區,發展成廟底溝二期文化,後者在渭水流域,發展為趙家來類型和常山下層類型,然後再發展到陝西龍山文化和齊家文化。兩者基本上是同步發展的。

馬家窯遺址大汶口文化時期酒器
仰韶文化與大汶口文化是大體並行發展的兩支原始文化,相互借鑑和影響之處很多。如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中的鼎、圈足器和鏤孔器,多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為仰韶文化所吸收;大汶口文化劉林、大墩子墓葬中的彩陶盆、缽,無疑是從仰韶文化中汲取的。在長江中游,大溪文化中期的卷唇盆、斂口缽與仰韶文化相同,器蓋上的把鈕與半坡尖底瓶口形狀一致,關廟山遺址出土的彩陶花紋中也有與廟底溝類型特徵相同的。黃河上游甘青地區的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晚期向西發展所形成的一個地區性支系。接近北方沙漠草原地帶的仰韶文化諸遺存,含有不少細石器的文化因素。遠處遼河上游的紅山文化也含有仰韶文化的紋飾和器形,甚至有人看作仰韶文化向東北發展的地方支系。

總之,仰韶文化在長達2000年的歷史行程中,逐漸形成為中華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它不斷吸收周圍諸文化的因素,又給周圍文化以不同程度的影響,共同為中華民族文化機體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